当代青少年面临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哪些新挑战

中国青年思想道德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06期
中国青年思想道德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中国青年思想道德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为大多数青年所认同,在重大理论问题上青年的认识与中央精神基本吻合,但不同群体呈现出一定差异实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新时期对青...
【关键词】:
【分类号】:D432.62【正文快照】:
中国青年思想道德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为大多数青年所认同,在重大理论问题上青年的认识与中央精神基本吻合,但不同群体呈现出一定差异实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新时期对青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秋歌;[D];河南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生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杨四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刘志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9期
刘铁芳;[J];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冯建军;;[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李延平;;[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杨军,万明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冯建军;[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1期
刘铁芳;[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01期
董娅;石雪;;[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卫刘华;;[J];理论与改革;2011年01期
周作明;[J];学习导报;2001年11期
向长刚;[J];学习导报;1997年05期
农培龙;[J];桂海论丛;1998年01期
;[J];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01期
豆学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10期
;[J];下一代;2009年03期
韩占良;[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郭建国;[J];党的生活;2001年09期
吴雪会;;[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郗杰英;李学谦;刘俊彦;方奕;邓希泉;杨守建;陈卫东;鞠青;;[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曹彦鹏;;[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吴倬;;[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常冠群;韩雪梅;;[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袁潇;风笑天;;[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赵青山;;[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敖小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田杰;;[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周国文;;[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艺;[N];大连日报;2007年
马文博;[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万君?通讯员
郝鹏涛;[N];陕西日报;2008年
胡欣;[N];辽宁日报;2007年
熊飞;[N];河南日报;2008年
王皓;[N];北京日报;2007年
孙丽萍;[N];厦门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石岩;[N];南方周末;2007年
李琼燕 实习生
刘妞;[N];陕西日报;2009年
陈晓春;[N];新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蕾;[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王彦臻;[D];山西大学;2006年
张巍;[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戴宏;[D];黑龙江大学;2006年
蚁雪飞;[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谭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陈志姣;[D];外交学院;2006年
丁振;[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刘芸;[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刘基;[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学员主页 -->文章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本身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他们思想道德教育的成败取决与多种社会因素。应当看到,近年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全社会发展总体进程相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应该加强的环节。
  (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调查,当前有一些部门,特别是中小学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还有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严重,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明显不足。有些学校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抱着&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软指标、德育是空指标&的想法。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和部门对待德育工作是&说起来最重要,干起来是次要,忙起来可不要&。这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科学化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脱离了学生思想实际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空洞说教多,感情触动少。很多情况下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采取的是&我说你听&的空洞说教式做法,忽略了师生之间和主体之间民主、平等的思想感情交流。
二是封闭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多,开放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少,忽视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没有关注和有效指导青少年的生活,青少年难以接受。
三是缺乏感动生命的体验性活动,现有的活动一般化,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浓,吸引力不足。
  (三)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变化,有待充实和优化。
&&&&&&&&近年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劳动观念、群众观念、集体主义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有所放松,特别是劳动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的基本条件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失去了对人们的约束力和吸引力,而一些能够适应现代需要的道德规范,在理论上又缺少总结和研究,还没有完全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同时,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趋明显。
  (四)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后力,有待机制创新。
  长期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多采用学校德育为唯一途径的封闭方式,而学校、家庭、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之间协调不够,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完全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由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复杂性,以及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必然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从而有力的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目前这种有机的联系在许多方面仍然较薄弱。
浏览: 381&&评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重要性-----科教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18版:德育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连线
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重要性
郴州市三中 黄小纯 每一个人从被父母送入学校的那一刻起,老师经常在耳边教诲的一句话是要懂礼貌,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将来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除此之外,思想政治课的开设也潜移默化地在影响我们的道德思想意识的塑造,在影响我们的为人,随着成长,我们不断地升学,无论进入哪一阶段的学习,这一方面的教育都没有被遗忘在某一角落,而是紧随我们每个人的步伐。总而言之,作为前辈并没有少花心思对他们的后辈进行人格的培养。按理来说,每一个人的素质都应该是优秀的,特别是新时代的年青人,成长在如此繁盛的时代,他们更应该与众不同,更应该文明优雅。然而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有多少稚嫩的面孔会将手中零食的包装纸扔进垃圾箱,嘴里叼着烟,吞云吐雾,开口闭口说着脏话,为一点小争端就打架斗殴,哪怕是头破血流,在校园亦或是大街上,就恣意的谈着恋爱,享受着提前的禁果,全然不计后果;进入网吧,乌烟瘴气之中,依稀模糊见到的面孔,大多是稚气未脱;走进肯德基和麦当劳,走进品牌时装店,美容美发店,高档消费及各种迪厅,酒吧等娱乐场所,……,试问,哪一个角落没有未成年人年轻的面孔?年轻的孩子们,时代骄子的身影,想必你也无法否认这眼前的一切,因为这是事实。 回过来深思一下,这是为什么?是学校教育得不够呢,还是另有其因呢?众人皆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成长环境就是自己的家庭,这里边的主要成员就是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白天,父母亲很早就起来,整日忙忙碌碌,无暇顾及这新生命,只好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条件的就请保姆代为看管、抚养,这些人都是极尽最大限度的宠着自己的孩子,称其为“小祖宗”,全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婴儿服务。除了尽显自己的责任心和溺爱之外,还能博得其亲生父母的信任和满意!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家伙还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父母亲劳累一天下班后,却还是因为缺乏对孩子给予的爱,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带回来大量的美食和玩具,甚至是衣物,周末,还会驱车带着他们去游乐园玩耍,去奢靡的地方享受,寒暑假甚至还领着他们飘洋过海到处游玩,一言以敝之,则可表述为极尽人间吃喝玩乐,讨小宝贝的欢心,希望他们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回过头来再思考一下,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全家人都以这颗小生命为中心的家庭,真的让他们健康成长了吗? 相信很多人都不这么认为。肥胖的身体,高度近视的眼睛,时尚高档的着装,豪华手机,MP4,叛逆的心理,整日沉迷于网络,抽烟、酗酒、逃课,不听老师的教导,不听父母亲人的好言相劝,甚至出现心理畸形,生活中遭遇到挫折不顺,就无法承受,而出现寻短见等等,如此种种,不能不发人深省。 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从此来看,是亟待改变的,这个第一教育场所应该发挥他积极的作用,而并不是由着一种错误的导向发展下去。只有这一教育的关把好了,才可能有学校教育的良好发展趋势,甚至是将来进入社会的继续教育能顺利健康地进行,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父母和长辈应该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相相连,团结并带领广大青年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竞展风采,创造永恒的青春。 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坚定他们的信念,培养他们成为新人,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必须相结合。家庭、学校、党组织教育三管齐下。一方面,要让家长们改变以前那种错误的引导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明白从小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从小做起,磨练他们的意志,将来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学校的各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不能松懈,加大师资力度的投入,言传身教并举,加大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达成一致,上一个新的台阶,理论深入心髓,然后指导言行。反过来,又作用于自己的意识,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来指导青少年的言行。而党组织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我们党内,国家机关和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树立起一种崭新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慨括起来就是高昂的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坚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坚持不懈地进行“四有”新人的教育,应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是最主要的,只有搞好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党组织教育才有发挥的余地,才能水到渠成,达到教育的目的。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其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家长、学校、各级党组织教授当代青少年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时代与世界接轨,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真正成为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这一切,需要我们从小做起,尤其是从良好的家庭教育做起。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
广告热线:( 传 真:
 订报热线:
410071 邮 箱:
kjdbcb@.cn 
全年订价:87元 零售每份:2元
& .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11:23&&
?& 10:52&&
?& 10:36&&
?& 10:12&&
?& 10:03&&
?& 09:59&&
 当前位置:&&&&&&&&&
袁贵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子孙后代,党和人民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时代赋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始终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摆在首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青少年德育提出明确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培养“四有”新人,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期教育方针重要内容,突出了德育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就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要求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是对全党全社会承担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持之以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娃娃开始全面提高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筑牢思想道德根基。2010年,全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亿多,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分别为9941万人、5276万人和4447万人;18岁以上青年有数亿人,包括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和谐幸福,关系到民族复兴火炬代代相传。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按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努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性任务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有关调研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肯定党成立90年来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同时要看到,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更趋复杂,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对青少年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也反映到青少年头脑中,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一定干扰。学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增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校内外教育衔接等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点,加大学校德育体系及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
相关报道&&&
    &&&
    &&    
    &&&
    &&&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电话:0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近期,我对部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下面谈谈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一、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1、存在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少年儿童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原因探索通过认真调查,经过深入研究,我认为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在教育者的组织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而现实中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未能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而把社会的道德意志、行为规范以教条的形式强加于他们。德育的内容、形式一直重复着,学生就像永不知疲倦的容器反复地接受着兴趣、愉悦、对错……这就造成许多学生只知道道德的规条,而不懂其内涵,不解其意义,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学生”,甚至“心理障碍学生”。
(2) 学校与家庭缺乏互动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学生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具有奠基作用。家庭与学校合力有利于双方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以便克服学生中出现的先兆性、倾向性的不良问题。因此,家访成为学校深化德育工作的一座桥梁,成为目前弥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脱节,让二者良性互动的最好方式。但实际上,我们的家访已渐渐流于模式化和表面化,没有多大实质性成效,很多学校与家庭之间其实就是一个真空地带,缺少了密切的联系。
(3) 学校与社会缺乏沟通学生在校园中总是接受着“最完美”的思想道德教育,善良、关爱、诚实……我们总是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单纯,他们在社会现实面前却过早地圆滑和早熟。老师讲的那些互相关心、互尊老爱幼等道理对他们来说有时根本没用。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则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学校欠缺与社会沟通的渠道,并且为了使有限的渠道显得完美无缺,往往忽略或逃避了真相。
结合本专题学习,谈谈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哪些新挑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