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盈科《雪涛小说.崔科奕》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None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强不知为知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里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①,以所乘驴为赌②。”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注释】①质:作为保证人。②赌:用财物作注比输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或曰:“从土里生成。”
(2)已而遍问十人
(3)仕于南方
(4)或曰:“啖菱须去壳。”
2.楚人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此人固执己见,难以进步,但是,从这句话中能看出他还有一个优点。请你说出这个优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
4.北方人因对菱一无所知而闹出这场笑话,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1.(1)有人& (2)一会儿& (3)做官& (4)吃
2.嘴上虽然不认输,但是不赖帐。(意思对即可) @可圈可点组卷cooco.net.cng
3.有个自出生以来不认识姜的楚国人说:“这是从树上长成的。”(意思对即可)
4.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读书学习,我们都决不能不博装懂,否则就会贻笑大方。(意思对即可)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中考文言文阅读·&江盈科的《&蛛与蚕》
&&&&&&&&&&&&&&&&&&&&&&&&
&&&&&&&&&&&&&&&&&&&&&&
&&&&&&&&&&&&&&&&&&&&&&&&&&&&&&&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
&( 选自《雪涛小说》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遂为文章(&&&&&&&&&
孰非我为(&&&&&&&&&
&③汝乃枵腹而营(&&&&&
(2)蛛和蚕各指什么人?
【参考答案】
(1)① 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此指带花纹的织品。
② 孰:疑问代词,哪一个。
③ 营:营生,谋生。
(2) 蛛:指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的人。
蚕:指利世不利己,舍身为人的人。
&&&&&&&&&&&&&&&&&&&&&
(佛山市200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作者简介】
江盈科(),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桃源人。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江盈科是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与袁宏迫等互相唱和,从理论到创作都有所建树,在当时影响颇大,有“袁、江二公”之称,曾为公安派的创立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为文主张“元神活泼”,写真性、真情、真我,被袁氏兄弟称为诗文“大家”。传世著作有今人黄仁生博士辑校、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江盈科集》。
蜘蛛对蚕说:“你饱食终日一直到老,口中吐出纵横的蚕丝,嫩黄的嘴已金光灿灿,把自己裹得萦紧的。蚕妇把你放到开水里,抽成长丝,于是便丧失了生命。既然如此.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蚕回答蜘蛛说:“我固然是自杀,(但)我吐的东西,接着织成有华美花纹的绸缎,天子穿的龙袍,百官穿的礼服,哪一样不是我(吐丝)做成的呢?你却是空着肚子到处去寻找食物,嘴里吐出纵横的丝,织成罗网,在罗网里坐着窥视,蚊、虻、蜂、蝶经过,没有不被杀死的.(然后)用它们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你的)技巧高是高.(可是)多么残忍啊!”蜘蛛说:“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我)宁肯为自己!”&
咳,世上愿意做蚕而不做蜘蛛的人是很少的呀。
《蛛与蚕》通过蜘蛛与蚕的对话,描写了人生观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种人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一种人利世不利己,舍身为人。这个寓言故事,赞扬了蚕的无私,高尚和奉献精神,抨击了蜘蛛的冷血和残忍。作者赞扬后一种人,并感叹社会上这种人太少了啊!
<img STYLE="TexT-ALiGn: MArGin: 0 DispLAY: block" TITLE="高考古诗词鉴赏&&wbr&&wbr&&wbr&&wbr&&wbr&&wbr&&wbr&&wbr&路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 ALT="高考古诗词鉴赏&&wbr&&wbr&&wbr&&wbr&&wbr&&wbr&&wbr&&wbr&路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orignal/5d5da3e9t" />
我的更多文章:
( 06:13:35)( 06:20:29)( 05:36:24)( 05:31:08)( 05:16:35)( 05:20:20)( 06:07:23)( 05:47:51)( 06:42:42)( 00:09:0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古文《外科医》的翻译_百度作业帮
古文《外科医》的翻译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②.一裨将阵回③,中流矢④,深入膜内⑤,延使治⑥.乃持并州剪⑦,剪去矢管⑧,跪而请谢⑨.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⑩.”医曰:“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⑾.” 〔注释〕 ①选自《雪涛小说》.作者江盈科,明代人.②善:这里有精通的意思.③裨将:副将.阵回:从阵地回来.④中:受到.流矢:飞箭.⑤膜:这里指皮肉.⑥延使治:请这位外科医生治疗.延,请.⑦并州:古代地名,生产锋利的刀剪.⑧矢管:箭杆.⑨请谢:请求赏钱.⑩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头还在肉里,必须赶快治疗.簇,箭头.亟,赶快.⑾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并,一起.责,要求.译文:有个医生,自称精通外科.有一位副将从战场下来,被流矢射中,深入皮肉里,请这个医生来治辽.这医生手持并州剪,剪掉了箭杆,跪在地上请求奖赏.副将说:“箭头还在皮肉里,必须赶紧治疗.”医生说:“取肉内的箭头是内科的事,没想到也一起要求我来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江盈科《雪涛小说》鼠技虎名寓言故事读后感 - 怎缺查询网
江盈科《雪涛小说》鼠技虎名寓言故事读后感
作者:怎缺网&发布日期: 18:31:00&【字号
&&& 【鼠技虎名寓言故事出处】:江盈科《雪涛小说》
&&& 【鼠技虎名寓言故事读后感】:
&&& 楚人称虎与苏州人称鼠都叫“老虫”,这种偶合引起了一场小小的惊恐。偶合之事,生活中常有,但作者却由此引起联想,借题发挥,讽刺“今天下冒虎名骇俗耳”的诈骗之徒,并且进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黑暗的官场,揭露当时高踞于百姓头上的都是这样一批冒着老虎一样的威名,干着老鼠一样勾当的人,天下事因而令人忧心。这样的寓言是很有社会意义的。这则寓言并没有曲折的虚构情节,也没有着力的形象描写,作者只是写一次偶合的误会。在这次偶合中,同一名称(语言符号,能指)与不同的陈述对象(概念内涵,所指)产生了矛盾。特别富有意味的,是所指的两种动物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对立内容:鼠的渺小与虎的庞大,人们对鼠的鄙贱与对虎的恐惧却在语音中形成了叠合。又由于听者的误会产生了置换,结果就出现了“鼠技虎名”这种内容与形式相矛盾的现象。在故事中,“鼠技虎名”只是人对动物名称的误会,并不存在是非善恶的价值内容。但是,在生活中,“鼠技虎名”包含的矛盾却完全可以使人联想到某些人的丑行,那种在美的形式下掩盖着丑的本质的卑鄙和罪恶。不过,这不是寓体自身的呈现,而是读者由此及被自觉思考的结果。正由于本文的重点不是动物形象与人的直接类比,因此,作者没有象一般动物寓言那样作拟人化描写,而是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讲述故事,而后再进行联想发挥,揭示题旨。全文沿着巧合――误会――联想――议论的线索展开,叙议结合,以议补叙,构成一个整体。
本文网址:
?&& 18:30:17?&& 18:29:49?&& 18:29:26?&& 18:26:27?&& 18:25: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雪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