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研究进展进展交流竣工验收汇报材料料怎样

“科学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
当前位置: > > >列表
“科学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的提出:在园中,一直是我们较为专门且困难的领域之一,学者呼吁科学必须从小做起。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功名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教育的启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使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性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生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当前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性和低效性问题。而科学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
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科学教育既包括自然与人类世界的知识,又包括发现该知识的技巧,还是包括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是一种思考,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种正确的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夏帕克教授曾说过,&科学教育不仅改变了学习的方法,也改变着他们的方式&。所以,科学教育绝不只是为多教几个知识给孩子,更不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去对会考试,它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良好的学习方法,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精神,培育21世纪的先进文化。
那么,如何保证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呢?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性和低效性问题。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提升科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二、概念界定
有效性是对选择测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评价测试效果的一个指标。本课题中的有效性主要是在科学活动中评价测试幼儿学习效果的一个指标。
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本课题中的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活动材料的投放及教师的来促进幼儿有效的学习。
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科学活动中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本课题中的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科学教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及教师的指导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
三、理论依据
1、幼儿园纲要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以《纲要》指导为主,科学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生活中数字事物的有趣,亲近动植物,热爱大自然。本课题中,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还需从幼儿生活中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或是幼儿感的,在孩子远有经验基础上,帮助其更深层次的了解大自然、社会。
2、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教育家,她的教法之所以受到各国幼儿教育界的欢迎,是因为她对每一活动材料的设计都独具匠心,从活动材料的构成、活动材料的适宜年龄、操作活动材料的步骤、活动材料的兴趣点、活动材料的错误控制、活动材料的延伸以及操作活动材料的注意事项的要求,从这个意义说,蒙台梭利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处在观念与行为结合的层次上,她的教育法更接近处在幼儿教育第一线的管理者和教师。蒙台梭利她是以儿童的需要为主要依据,先由观察、再经探试,然后实验孩子的反应,实验孩子的同时将会给予其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并予以启发或诱导。最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所以又称之为&实验教学法&。蒙台梭利她是以儿童的需要为主要依据,先由观察、再经探试,然后实验孩子的反应,实验孩子的同时将会给予其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并予以启发或诱导。最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所以又称之为&实验教学法&。
3、&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中心在&2002&年发表的《&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中就提到:在&做中学&活动中教师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等,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
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促进幼儿所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孩子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孩子学会了学习,掌握了一定方法,提升了一定技能能力。教师是引导者,而幼儿是吸收者。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自身班级进行研究调查,并针对每次的科学教学活动对材料的提供幼儿的记录情况进行分析。科学教学活动中注重的是幼儿如何自身研究和探索,针对此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为了更好的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四、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1、通过开展本课题,探索在科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2、通过教学活动的研究和探讨,挖掘记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性。
3、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针对每个活动的材料和记录的研究探索,能够引导幼儿学习探究的技能,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主要研究的内容
1、科学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有效性的研究。
主要研究在科学活动中如何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每个幼儿不同的个性特征提供各种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科学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多种能力。
2、科学教学活动中记录有效性的研究
主要研究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图表、或跟中符号记录下来,帮助幼儿对实际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使他们的认识趋向客观、准确并在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尊重科学、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查分析与,不断地进行总结,调整,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按照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记录,比较分析。活动中针对幼儿与教师进行调查分析,怎么样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性。
3、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结合本课题研究,加以调整提升和完善。不断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过程,及时回顾、总结、反思,不断调整工作思路。
集与讨论信息、拟订具体计划、行动、评价总结,解决幼儿在园自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查分析与反思,不断地进行总结,调整,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按照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记录,比较分析。活动中针对幼儿与教师进行调查分析,怎么样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性。
3、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结合本课题研究,加以调整提升和完善。不断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过程,及时回顾、总结、反思,不断调整工作思路。
集与讨论信息、拟订具体计划、行动、评价总结,解决幼儿在园自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六、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5月)
1、成立课题,拟定研究思路,收集研究相关的素材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3、聘请课题研究方案,培训课题组成员。
4、成立子课题组,制定各自研究方案。
5、搜集有关文献资料,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文献综述。
5、举行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二)实施研究阶段(2008年6月~2011年6月)
1、全面实施研究方案,深入、细化自课题的研究。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幼儿兴趣浓厚的科学活动,开展研讨活动,通过课题成员的讨论,形成研讨记录表或形成比较成功的科学教学活动)
2、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下阶段的研究工作。
3、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
4、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0月)
1、整理各类资料,形成研究成果系列。
2、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3、接受课题坚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七、研究成果
(一)文献查阅,参考借鉴。
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就通过网络搜索和查阅报刊杂志,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如科学活动中幼儿对材料运用有、&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怎样的记录才能让活动更有效等资料。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研究初期,很多在如何让科学活动更有效存在着困惑和问题,于是我们加强理论导读,同时通过&好书推荐&、&我的读书&等活动,提高教师的阅读、写作能力,并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服务。
(三)准确定位,构建目标。
我们根据《纲要》精神,科学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感受生活中数字事物的有趣,亲近动植物,热爱大自然。针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讨论和研讨,并尝试更换不同的教学活动,让活动变得更加的有效。
(四)多途径收集幼儿活动,建立资源库。
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就分别从现有课程(教材)、各类杂志、幼儿、网络等方面进行收集,选出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活动,通过材料和记录这两个方面为重点,着重进行研究。
(五)利用资源创设环境,丰富幼儿探索材料。
我们通过设置科学区域活动,提供不同的材料,增强了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欲望,丰富了孩子的区域游戏材料。在班级里还能精心设计、布置幼儿的科学角,让幼儿刻接触科学活动或游戏,让孩子的一日生活更为丰富。
(六)加强科学教学活动审议,调整教学活动内容。
由于存在班级差异、幼儿个别经验差异等,科学活动材料或是记录表的提供必需遵循各班幼儿的不同经验进行调整。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多次尝试,并调整教学活动,让每个班级的孩子都能够在科学活动中达到有效,获得科学知识。
(七)科研引领教研,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和策略。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我们主要抓住&材料&、&记录&这两个热难点问题,以各专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小组研讨活动。先后从区域活动&科学小实验&、公开活动&科学绘本阅读&、以及研讨积累了一系列的&科学有效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科学教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
1)活动前材料的提供要适宜适量。进行科学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有所把握,要根据活动的内容提供相对应的材料,同时准备好适量的材料让幼儿操作。
2)教学过程中,材料的投放要适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材料投放的时机要适宜,并考虑分层次提升幼儿的操作能力。
3)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合理的利用材料。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的引导者,科学教学活动中倡导的是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其中蕴含的知识,所以如何引导幼儿合理适宜的运用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2、科学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记录。
1)对不同的层次年龄的幼儿去定不同的记录内容。基于各个层次年龄的幼儿发展程度不同,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表达科学经验过程中,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而只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记录内容,不仅能巩固幼儿的科学经验,还能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2)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幼儿思维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特点。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实验工具、材料及方法,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
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的介入程度和组织形式不同。不同年龄的幼儿观察的经验与能力不同,决定了教师的指导要有差异。
八、研究后的思考
(一)课题活动研究了如何让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的自主探索
一、倾听、顺应幼儿的探索愿望。
幼儿天性对周围事物有着探索的愿望,如果成人置之不理,或任其自生自灭,幼儿就会丧失深入探索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幼儿的问题、倾听幼儿的声音,顺应幼儿探索的愿望组织活动,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探索的兴趣。
1、观察幼儿的行为
在平日的活动中,孩子会发现身边许多他们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及事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便由此开始。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了孩子们所关注的事物,抓住了孩子们捡拾种子的教育契机,引发了孩子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2、发现幼儿的问题
自主性的探索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而教师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让其深入地进行探索,从而去获得更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在&小乌龟死了吗&这个案例中,幼儿提出了问题、展开了争论,在发现了幼儿的争论后,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通过收集资料和查询,深入地进行探索。
3、倾听幼儿的声音
对生活中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也都有发言表述自己想法的权利。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倾听关注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对知识的需求,这样才能帮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倾听是重要的,教师要在倾听幼儿声音的基础上,抓住教育的契机,促使幼儿对科学现象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不断探索发现&天为什么会下雨&等科学问题。
平时生活中,幼儿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学会观察、关注、倾听幼儿的行为、动作、语言,抓住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耐心倾听、随时捕捉,及时回应,才能使幼儿积极地去探索,才能使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得以深入。倾听、顺应幼儿的探索愿望,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对幼儿的问题、幼儿的评论、幼儿的想法及时作出反应,要多了解幼儿的兴趣、想要学习的问题,顺着幼儿的好奇心组织活动,而不是教师决定要开展什么科学活动。一旦教师尊重了幼儿的想法,接下来的活动就会变得既轻松又有价值。
二、鼓励、引导幼儿的探索行为。
我们主张让幼儿自主探索,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幼儿活动时袖手旁观。幼儿学习的自主性需要教师的激发、培养和保护,要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1、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在幼儿产生了认识种子的愿望时,教师创设了&种子世界&的环境,用于支持幼儿的探索。幼儿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种植,自主地发现、种子的生长,在实践中获得有关种子的知识。而幼儿这样的表现与教师的精心教育是分不开的,当教师暂时放弃&教&的权利,让幼儿自己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自己建构知识的时候,难道不是教师的&不教之教&吗?
2、引导幼儿收集资料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改变以往直接告诉幼儿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回去进行资料的收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幼儿通过调查,获取了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之后教师根据幼儿调查的情况,将幼儿原先的知识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讨论,让幼儿自己得到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
3、鼓励幼儿操作验证
操作、实验是幼儿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操作活动,才能够对事物有所了解。因此,在&雨是怎么形成的&案例中,教师通过材料的提供,给幼儿一个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幼儿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大致了解水的变化,再通过观看课件,就能清楚明白地了解雨的形成。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支持、鼓励、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索。实践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真知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科学认知的根本方法。教师应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通过实践观察、收集或是查询相关的一些资料信息,帮助幼儿进行探索。在探索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因为幼儿在自发的探索活动也许不能发现的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发现;幼儿尽管发现了却不会去深入探索的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深入地探索下去。
三、欣赏、分享幼儿的探索成果。
当幼儿获得了一些知识、经验,他们会急于把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同伴分享,这时,我们就要以欣赏的态度,分享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这将激励幼儿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探索活动中。
1、肯定幼儿不同的回答
在探索动物冬眠的问题时,亮亮根据自己的观察,得出了&我家的乌龟不冬眠&的结论,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让孩子表述自己不同的见解,对于孩子的发现给予肯定。然后,可以针对幼儿的回答,一起讨论分析,让幼儿自己发现正确的答案。
2、欣赏幼儿独特的想法
在&天哭了吗&的案例中,幼儿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说出了自己的解释,尽管这个解释不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是幼儿主观想象的结果,教师仍然对他的想法表示了欣赏。因为从幼儿认识角度来看,这正是&幼儿的科学&,而并不是成人所认为的&科学&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不要笑话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表现出的幼稚,因为这是幼儿在学习科学,所有的责备都无助于幼儿获取科学知识,幼儿需要的,是教师的鼓励和欣赏。
2、分享幼儿探索的成果
在&种子发芽&的这一案例中,记录表的运用,是为了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了解到不同种子的生长特点及情况。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观察的,还让幼儿自己探索、丰富了知识。幼儿将自己记录情况与同伴、老师分享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成就感。
科学活动离不开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是引导幼儿进行初步归纳概括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交流中,教师应该鼓励赞赏幼儿,让幼儿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结果。当发现幼儿的结果和我们预想的不同,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发现,欣赏幼儿独特的想法,这样才能鼓励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大胆探索,才能使每个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都有自己不一样的发现。在幼儿的交流讨论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学会欣赏幼儿,肯定幼儿,鼓励幼儿,并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去看问题。教师要对幼儿在活动中作出的努力进行赞赏,要让幼儿感到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是有价值的。
(二)研究了科学活动中的情景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升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其实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生活中幼儿一些不经意的小发现,如果教师也能进行把握,对于幼儿的科学知识也能做到有效地学。首先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恰当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创设情景教学,增加幼儿与操作材料之间的互动,给予幼儿充足讨论自由,关注幼儿的&非常规&表现,深化幼儿的探究行为。教师还要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什么是教学情景?简要地说,教学情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情景。情景中的&情&是学习者的情绪、情感与体验,&景&是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能&置身其中&的场景。具体地说,幼儿园的教学情景是教师为教学活动有目的设计或设置的能引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幼儿能&置身其中&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
教学情景的实质是幼儿的&学习情景&。
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应该蕴含一个学习问题,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幼儿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新经验或新知识的过程。 问题是教学情景的关键要素。一个好的情景问题应具备四个基本特点:
一、幼儿自己的问题(幼儿自己发现的或认同的,而不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幼儿的发现,兼顾了幼儿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原则与应用原则。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找到一条&线&来变化生成一个科学教学活动中,教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知识。
教师以孩子为主,让孩子了解明白生活中的一些科学性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很喜欢,积极性也表现的很强。教师这时再把准确收集到资料和图片给孩子看,让孩子了解这一科学性的知识。
二、幼儿生活中的问题(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科学是严谨的,不容许有一丝的错误。科学活动吸引着不少的幼儿探索,趣味性的科学教学方式更加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就会在趣味情境中开展有效学习;只要给予幼儿操作材料的机会,幼儿就能主动探究问题,将幼儿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到科学活动中。
趣味性的情境设计,让幼儿对科学探索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幼儿对问题有较大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教师带领幼儿一同去发现,首先认识到的是这些鸡蛋都是空的,但是似乎下面还有一些东西。这些和我们小朋友平时玩到的不倒翁一样。中重心原理,只要物体的下面放着中的东西,物体就不容易倒下去。通过这样的探索和发现,幼儿一同制作器了鸡蛋不倒翁。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情景较易诱发幼儿的问题,并使他们产生探索与研究的欲望呢?研究与实践证明:当幼儿面对的情景或事件与自己的已有经验、认识之间有差异,或者是当幼儿之间对同一事件或现象的认识、看法不同时,幼儿易于发现问题,并产生探索欲望与兴趣。
四、幼儿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情景问题的设计还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经验水平,这样,幼儿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与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
教与学互动包含了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情景资源的互动。理想的教学情景应该是引导教与学互动的背景,支持教与学互动的平台。因此,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情景中的材料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层次性,保证每个幼儿都能与材料互动;教学情景中的活动应该是需要幼儿之间或幼儿与教师之间协作或合作的活动,使幼儿在与他人协作或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帮助;教学情景不仅要为幼儿的交流提供话题,还要为幼儿的交流提供较为充裕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一个幼儿的体验和想法都为其他幼儿所共享,并成为幼儿新经验的组成部分。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情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创设教学情景,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将幼儿的发展落到实处。
(四)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教师及幼儿园的发展。
1.幼儿方面: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针对科学教学活动中材料和记录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使得许多的科学教学活动达到有效性,并且培养出了幼儿主动探索热爱科学的一个情感。
2.教师方面: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也在不断成长。
(1)提高了科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育技能。
(2)善于挖掘各种有效教育资源。
(3)学习、反思、总结的能力不断提高。在研究中,老师们不断学习、反思、总结,探索出了科学的幼儿自由活动指导策略。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善于分析、反思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现象,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点滴经验。课题开展以来,先后有数篇文章发表或获奖。本人撰写的论文《让孩子做回&孙悟空&》获2008年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苏州师陶杯论文二等奖,并发表在《太仓教育》杂志上,《科学活动情景的有效性》获2010年太仓市课题研究成果论文一等奖。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汇报材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幼儿园绿色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中期成果汇报材料
1.大教育观的需要
在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引导下,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从幼儿的能力、经验出发,充分挖掘环境的教育功能,通过扎实开展绿色教育活动,在教育内容、方式、手段、引导策略、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促进幼儿情感、能力、态度全面发展,引导幼儿、教师、家长、社区人群树立绿色观念,正确对待身边的环境,有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
2.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应适合幼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各园要根据本园、本地区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大胆进行园本课程的构建。绿色教育模式的建构,能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通过对幼儿园绿色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能有效促进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成长。
3.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
&文明、友善、健康、睿智&是有品位的现代人的代名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做起,关爱生命、关注环境、节约资源,幼儿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只有从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态度,将来才能成为合格的地球村公民。
本课题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绿色教育、绿色教育与课程整合。
1.绿色教育: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绿色教育:指环保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绿色和环境绿色。广义的绿色教育不仅包涵狭义绿色教育中的&绿色&,还包括与教育相关的物质和意识上的绿色。即:绿色的环境,绿色的理念,绿色的课程,绿色的评价,绿色的心态,绿色的氛围,绿色的感悟等等。它也是&健康、文明、自然、和谐&的教育,在&绿色&的氛围中,追求完善的人格培养,使身心得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是在&绿色&的教育氛围中,注重人文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我们的课题研究的就是广义的绿色教育。
2.&绿色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课程的整合即利用两种以上事物之间赋有相关内在联系的特点,以系统整体的观点,从内容到形式及展示的功能价值有机地组合,使之成为一种赋有教育新品质的整体。本课题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特色活动、随机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孩子们绿色和谐快乐的意识,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绿色和谐的环境。并以绿色教育为突破口,打破各科之间的界限,打破师生之间的界限,将创建的绿色和谐快乐的教育理念有机地与各学科相互交融组合,形成我们的园本课程。通过绿色教育,丰富教师、幼儿及家长的相关知识,使幼儿在认知、能力、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绿色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是弥漫在整个幼儿园生活时空中的无形的力量,有力地促进我们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体现我们商务城特有的人文、生态、绿色教育的资源,形成具有花幼特色的生态式绿色教育与课程的整合。
根据对谷歌、百度的搜索、中国国家图书馆&学前教育&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学术期刊数据库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整理、综括,我们发现,国内外系统研究绿色教育和幼儿园生态教育的较多,但是将绿色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相对少些,只是对幼儿绿色环境教育有一些阐述。如英国最早涉及环境教育研究,提出从校园环境、学校能源的使用、学校课程等几方面进行绿色学校的建设;德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目标上注重环境行为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二是方法上采用渗透式教育,三是措施上实施学校开放;国内90年代,广州一些幼儿园、小学开始了创&绿色幼儿园&、&绿色学校&的行动,并出台了有关的评价标准,主要从环境绿化、环保实践、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只有在2001年11月,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为&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作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认为要按孩子发展的规律来实施教育,他们有学习的能力、探究的欲望、创新的潜能、独立的个性,有着灵性与本性。外在的教育由于孩子的灵性而发生作用,可与他们的天性得以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孩子能自由、生动、健康的发展。
现代教育认为当今教育应该是&绿色&的现代教育,即&绿色教育&,她本着科学
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思想,将科学、人文与艺术教育相融而成一体,予孩子一个绿色的现在,许孩子一个绿色的未来!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融为一体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把学校教育有机整合,成为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崇尚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所以,在幼儿园绿色教育的目标中,更重要的应是对幼儿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此,我们要在绿色教育的实践中解读《纲要》,反复领会《纲要》精神与内涵,扎实开展绿色教育活动,努力寻找有效途径,高效推动家园互动式绿色教育,更好的延展及增强了绿色教育的社会效力。
1. 探索构建一套适合我园的绿色教育课程模式,探究开展幼儿园绿色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2. 通过绿色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践,萌发幼儿的意识,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操作实践,帮助幼儿形成绿色生态的道德观、审美观,最终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实现幼儿充满个性的健康成长。
3.通过教师对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促进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一种绿色教育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教研方式,增强教师课程整合的能力,迎接课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
根据我园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三个二级子课题下的十五个三级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二级子课题一:绿色教育与游戏课程的整合研究
三级子课题:①良好进餐习惯与幼儿养成教育的探索;②探索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③生活习惯与游戏化课程的整合研究;④生活自理能力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⑤关于幼儿分享与快乐的实践研究。
二级子课题二:绿色教育与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
三级子课题:①培养幼儿劳作能力的实践研究;②线绳运用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③生活中的标志规则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④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在教学中的渗透研究;⑤幼儿环保教育与环保制作的实践研究。
二级子课题三:绿色教育与环境课程的整合研究
三级子课题:①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②利用软性废旧材料进行拼贴活动的实践研究;③探索自然材料与线描创作相结合的方法途径;④利用瓶瓶罐罐进行环保小制作的实践研究;⑤利用光盘进行环保小制作的实践研究。
1. 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国内外绿色课程的研究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通过教师们的集中讨论,对这些理论进行切合本园实际的筛选,形成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案。
2. 案例研究法:教师设计绿色教育活动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绿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一起制定方案、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改进、调整方案,并进行教师指导策略的研讨、总结,交流阶段研究成果。
4. 观察记录法:结合课题实施情况,采用日常观察、日志记录、撰写反思、论文等方法手段收集研究资料,并对整个研究过程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形成绿色环保教育的经验和案例,指导课题实施和改进。
5. 经验总结法:将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提升。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1)成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2)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3)撰写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落实各子课题;(4)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内容,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5年8月)
(1)启动课题研究,明确绿色教育,研究各年龄段的目标和要求;(2)各班级教师根据三级子课题内容,认真开展活动,做好观察、记录,定期进行讨论研究;(3)开展家长及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4)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整理和分析研究过程资料,汇报中期研究成果;(5)开展对外开放、展示活动;(6)编撰教师课题研究优秀论文集。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继续教师论文集的编撰工作;(2)收集、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3)完成各子课题与总课题研究报告;(4)领导及专家来园鉴定研究成果。
本课题从2011年3月开始着手准备,于2011年10月提交立项申报书,2012年4月正式立项,2012年10月进行了开题论证会。
1.研讨论证,修正课题方案
我们让老师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形成&问题即课题&这一中心点。课题组前期归纳提炼老师的问题,使每一个将要参与研究的教师对如何推进研究从整体上获得感知,对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等有所了解。但是从当初的&绿色环保教育&提升到&构建园所绿色教育文化&的研究,教师需要对课题概念有进一步的澄清。课题组引导教师进行网络搜索、资料查询、相互论证,对课题中的&绿色教育&&绿色教育与课程整合&等概念达成共识。
2.前沿理论,价值引领前行
通过各类培训和专家的引领,我们明确了&绿色教育&倡导的&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园所文化的核心&理念,要求&幼儿园的一切工作要围绕孩子的发展展开&,要&努力构建一个优质的、充满人性温馨的美好幼儿园&。&绿色教育&课题的实践研究,传播的是一种理念,引导我们用完善的教育观对待所遇到的教育问题,努力打造绿色课堂,打造人性化园所,这也是构建幼儿园&绿色文化&的意义所在。
3.全员参与,分组实施研究
我们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分成小、中、大三个合作研究小组,确定了阶段研究内容与目标,推选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任子课题组长,撰写研究方案,组织小组成员论证并实施研究。各子课题组长结合各领域教学特征或&温馨班级&建设的具体要求,分别确立了三级子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
1.提升师资,课题更上台阶
构建幼儿园&绿色文化&需要学校教师人人参与,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征与研究能力,课题组把参与研究的教师定位成&理论运用者&、&实践探索者&的角色,所以,教师根据总方案思考如何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如何与本年龄段的教学相结合进行改革实践。群体的参与也浓厚了幼儿园的科研氛围,教师在实际研究中产生的想法,困惑相互交流,又使课题组生成许多新思考,不断完善和提升原有课题。
2.家长参与,课题全面展开
&&& 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参与我们的绿色教育活动,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和支持,实现家园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此举,家长也更明确教师的教育要求,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与教育理念,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为幼儿园绿色文化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日常渗透,促进孩子发展
阅读有关绿色教育的资料,一种充满人性的教育理想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作为一种精神、它鼓舞着我们去思考自己的课题,并从中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即为了每一个生命获得更快乐和谐的发展,我们把绿色教育的理念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转化成每位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让孩子在集体中更活泼开朗、勇敢大方、能干懂事、团结友爱、礼貌待人&&
成果一:绿色环境的建设&&你我齐收获
我们遵循了&儿童为本&的原则, 以儿童喜欢并愿意积极参与为衡量标准,进行了幼儿园环境建设,逐步彰显出&绿色﹒健康﹒环保&这一主题。
(1)花幼园&&凸显办园理念的环境
我园主环境的创设着眼于为师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蕴含无限美感的生活空间,让大家在&花儿朵朵﹒幼荷尖尖&的主题诗和&绿色﹒健康﹒环保&的主题墙围绕的空间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花幼园分布合理,又有品味。树木花卉错落有致,四季常绿,镌刻于圆石小桥之间的童诗,让幼儿在美好的环境中得以快乐成长,在诗情画意中陶冶性情;同时,各班种植地为平时养尊处优的孩子辟一隅养花弄草、护绿爱绿的地方,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找到融进自然的感觉,了解生命成长的过程和需要,家长们一致认为其&高雅而有意义&。
(2)科技廊&&与孩子对话的环境
进入我园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花幼科技廊&,装设了一些供幼儿操作探索的精巧玩具,与家长和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一起制作的各种小制作,在折、叠、剪、裁、贴的过程中,有包含几何原理在内的科学知识,也有&废旧回收、变废为宝&的人文精神的渗透。此外,幼儿各类作品也分布在学校各处醒目的楼梯走廊的墙面,每月更换一次,意在让更多的孩子获得机会,获得激励,让孩子们浸润其中,参与其中,在纯真的心田播撒&绿色的种子&。
(3)游戏街&&与文化对话的环境
幼儿园的游戏环境我园也力求体现花桥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如大班的&花桥老街&,街内的江南丝竹展台、花桥之桥集锦、花桥人家、花桥小吃、成衣坊、花鸟店等每一件具有老花桥文化特色的东西都源自于教师、幼儿及家长的收集布置;中班组的&新商务城&,包括东南东、易买得、麦当劳、中影影城、鑫隆广场、花溪公园等商务城耳熟能详的新地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发展中的商务新城,这些理念和材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绿色的、富有生命力的。
(4)活动室&&与温馨对话的环境
温馨班级的环境建设外显的标记是为一个班级形象牌、两个特色小园地、多个班级小岗位。开展&五个一&教育活动:每天一次礼仪谈、每周指导一要点、每月一次专题会、每班一个特色板、每学期一次特色展。我们精心设计温馨班级外显环境建设的过程,把时间拉长,把过程考虑细致,把班级环境建设的主动权还给班级、还给幼儿,这是个令人愉悦的教育过程。
(5)自然角&&与生命对话的环境
班级自然角里绿意盎然,孩子们可在种植活动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不仅美化了幼儿园环境,激发了他们对动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更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的能力。
成果二:绿色课程的建设&&园所创特色
&绿色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指导着课题组教师实施研究,同时它也被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列入幼儿园课程计划内。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尝试自己编写,通过一阶段的实践与论证,参照别人的成功经验,我们以&绿色﹒健康﹒环保&为主题,逐步形成了绿色和谐、健康生活、科技环保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基于幼儿发展的需求,体现教师的创造性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透过我们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课程过程中逐步习得良好的习惯和可贵的品质,学习和同伴友好交往,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学习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学习遵守社会的规则,学习用科学的知识、技能来保护生命。
成果三:绿色文化的建设&&师幼同成长
&绿色教育&的研究首先是从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改变师幼交往互动的方式,改善师幼关系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有利于幼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堂环境。在这两年中,教师采用较多的方式是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在课堂中还学习到了&五还&:即还幼儿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我们创造了&每天一小步,天天有进步&的教师科研文化。
此外,我们还通过&三个结合&的科研途径,实现注重实效的教师科研自主性,切实提高了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一是科研与培训相结合,建立科研组织管理网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加强自培,全面提高&的宗旨,以&自我探求为主,专家指导为辅&的科研指导形式,把科研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培训的一大课程。二是科研与园务相结合,在园课题组的引领作用下,从整体上把研究的问题、研究的主题深入教师员工的心里,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通过不断尝试、探索,初步形成了研究与工作相互融通,合二为一的运行格式。三是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把科研的思维融进教研的探究中,不仅提高个体研究能力的整体辐射效应,同时通过科研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优质教师队伍。
成果四:绿色活动的建设&&家园共欢乐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力求营造一个开放整合的教育环境,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教育价值,为绿色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如我们积极利用周围的环境和家长资源,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并在社区活动和各类节日中渗透绿色教育:迎新年的环保时装表演,学雷锋日&我是环保小卫士&,三八节的利乐包装小制作,植树节的&爱绿护绿&,母亲节的&妈妈来园讲故事&,父亲节的&爸爸们来啦&,劳动节的生活技能竞赛、参观花桥天福农业区、采摘大棚蔬果活动,儿童节的百米长卷画绿色,爱牙日的相关活动,国庆节的参观花桥国际商务城,亲亲一家人才艺表演,重阳节的敬老爱老、秋冬季的亲子运动会等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将各种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使活动的内容更加拓展了。在活动中,孩子感受了节日的真实性和快乐感,也增长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增进了家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促进了亲子间的情感,实现了家园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1.由于本课题研究设计的面较广,我们发现有研究力量不能够很好的集中,研究成效也不够明显。还需我们对照课题研究总方案总目标,各子课题组结合自主研究内容、目标达成情况,写好中期自评报告,由总课题负责人组织学校各子课题组进行中期互评。同时认真参加课题的中期评估,对照专家组意见进行方案修订,部署好下阶段研究计划,
确保研究成果最终落实。
2.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运用研究是比较重视的,如何实现由实践再到理论的提升还不够,将研究初步成果总结提炼成可推广的经验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下阶段要攻克的难题。我们将聘请专家来园具体指导,对本课题前期研究情况进行提炼和分析,对下阶段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并进行阶段试验推广,追踪成效。
3.下阶段要继续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和日常的教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的累积总结、办好园刊《花溪苑》、丰富教科研网站内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好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推广宣传工作。
作为课题参与者的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绿色的眼睛去仔细观察,更多绿色的心去努力发现,让孩子们在充满生命的绿色课程中时时处处体验和感悟这个神奇的世界,充满阳光,茁壮成长!
【字体: 】【】【】【】
上一篇: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