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如何提高数学成绩两百米的成绩?

跑两百米有什么常识?_百度知道
跑两百米有什么常识?
怎么最快?在家应该作些什么我们学校是一百米直道训练应注意啥
提问者采纳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练习:一是负重深蹲,二是练习蛙跳,三是多拉伸腿部韧带,四是练习左右腿的单脚跳,五是多多练习高抬腿!!!每天至少练1个小时,这5个项目交替练习!此外你还要提高自己的起跑速度和听到起跑信号后的敏捷性!!另外在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手臂的自然摆动,以提高速度!! 而耐力的练习,在这段时间,同样也是通过每次慢跑3到5圈(400米的跑道)时间控制在1分50秒到2分钟,强度不是很大,按自身能力决定,跑到自己难受时必须再坚持跑一圈,这样才能提高速度耐力和无氧耐力。短跑要想跑的快,你主要就是提高自己的下肢力量,确切地说是小腿腓肠肌的收缩力量!虽然短跑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每个人先天的肌肉纤维,是快肌多还是慢肌多,但通过后天的刻苦训练也是可以提高的!你如果能坚持按以上训练方法一天两练的话,你的200米成绩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的!鼎搐策短匕的察痊畅花要严格控制好训练的时间,每次训练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以免训练受伤!有时越想证明自己,越容易陷入误区,越发挥不出正常水平!放轻松些!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3条回答
到底是100米还是200米啊?!按学校老师讲的准备活动依次做,坚持才有效啊!
要是100米要看爆发力啦,还有反应急速,我以前总是反应太慢,注意力不集中,人家跑出去了我才准备跑,跑得再快也吃了亏。100米是练不出来的。百米没诀窍,但有心理压力是失败大重大因素!!!!!!!
200米可以练出,建议每次训练是最少跑200多米,或负重物。这样的话,比赛时会不太累,(小心肌肉损伤)但体力要分配好,不能一开始把劲全用完鼎搐策短匕的察痊畅花了,或为攒力气被别人甩了一大截追不上去了哦……要注意的,就上道后要集中精力,听到“预备”时深吸气,听到枪声迅速起跑。其次,看过200米比赛的人都知道,200米起跑的位置在跑道的入弯处。
200米需要良好的弯道技术,起跑后身体向内侧道稍倾,外侧臂摆动幅度比内侧臂稍大,外侧腿的扒地力量比内侧腿稍大。 200米跑体力分配:从起跑~50米为加速阶段,要全力加速,50米~100米左右保持速度(不用发力,保持速度即可),下了弯道利用惯性和向心力全力加速,直至冲刺。当然,200米跑还需要一定的速度耐力,别太注重结果了,否则会有压力啊
别忘了做准备活动。
还有反应急速,我以前总是反应太慢,注意力不集中,人家跑出去了我才准备跑,跑得再快也吃了亏。
是真的!!!!!!!!!!!!!!!!!!严谨复制,违者必究!!!!
记得调节好每个阶段的节奏,放松心态,做好热身准备。
就好好V刚刚好吧哈哈哈几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校运会就要到了,老师帮我报了两百米和八百米!我想要问的是怎么样才能在一个月内把两百米和八百米练好!(还有哦我是女生,想跑出好的成绩)谁能帮我?
校运会就要到了,老师帮我报了两百米和八百米!我想要问的是怎么样才能在一个月内把两百米和八百米练好!(还有哦我是女生,想跑出好的成绩)谁能帮我? 15
补充:我每天都有起来跑,学校的操场400米一圈,我早上跑2圈,下午跑3圈,就是感觉累死了,而且像散架了一样!
坚持每天锻炼,最好分配好时间来,你不是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吗?
首先先锻炼好自己的体力
然后在锻炼自己的速度
这样慢慢的就会习惯了
加油哦!
祝你考个好成绩啦!
提问者 的感言:Thanks! 满意答案
田径不管是长|短都要自身素质,练习阶段不要太频繁的跑早晨起来练习自己感到轻松跑就OK慢慢的给自己
+任务,不出半月耐力大大提升。
耐力提升才是一点。而且要滙懂怎么冲刺特别是短跑|200M起步,要反应快|冲没嘚说。跑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学生最容易这样动作)跑的过程要引上一楼的朋友(借花献佛呵呵)
其他回答 (13)
200米是需要速度,你在前程加速,后程冲刺。800米你多练习1500米。最好是每天一个3000米。
早上不要睡懒觉,每天在上都要加强锻炼,素质是最重要的
早上起来练长跑 和冲刺
第一,你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所以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跑步上面;第二,练习时不一定要跑到你参加的项目的全程,因为很大一部分发挥是现场观众给你的鼓励,所以建议你跑个400米感受下,找一找发力的感觉
800米跑之前先深呼吸,刚开始你要调整好呼吸,最后一圈的时候,加快速度,可能那个时候会觉得累,跑不动,所以坚持,再快到终点的200米左右,开始加快,跑完后要慢慢的走走,因为从动态变为静态的时候,中间需要过度的,所以慢慢的走....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加锻炼,知道么?
200米就是起跑;反应时 加速能力
途中跑:保持高速度奔跑的能力,以及身体各部分完成动作的质量。在一个跑的周期中包括:着地、缓冲、后蹬与前摆、腾空等动作阶段。
后蹬与腾空
着地缓冲阶段
当摆动腿的脚掌着地的瞬间,即开始了着地组冲阶段,脚着地动作应该是非常积极的,着地位置距身体重心投影点前一脚半处。脚前掌着地后,由于重力和摆动腿摆动的压力作用,使支撑腿迅速弯曲进行缓冲。支撑腿的缓冲不是一个消极的。而应主动用力来加速身体重心的前移,有一个向下向后的扒地动作。当身体重心移至垂直地面时,支撑腿关节约成 130~140 度角,踝关节背屈约为 85 度角,脚跟离地,形成“压紧待发”的姿势。在支撑腿着地缓冲过程中,摆动腿以大小腿折叠姿势迅速向前摆动,直至摆过支撑腿的膝关节稍前部位时,折叠最紧,脚跟几乎碰到臀部。
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时,就进入了蹬地腿的后蹬和摆动腿的前摆阶段。这时摆动腿大小腿应该是成折叠姿势,折得紧,有利于缩短摆动腿的半径,加快摆动速度。当其膝关节超越支撑腿后就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抬出,并带动同侧骨盆前送,大腿与水平面是因为 15~20 度左右,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关节,依次伸展膝、踝关节蹬离地面。后蹬将结束时的一瞬间,两大腿之间的夹角约为100~110 度,支撑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 47~51 度 。
支撑腿后蹬结束就进入了腾空阶段,此时刚刚结束后蹬的小腿随蹬地的惯性和大腿摆动并迅速向大腿折叠靠拢,形成大小腿边折叠边前摆的动作。与此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摆动腿大腿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伸展,准备着地。
在整个途中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头部要正直,上体稍前倾,两手臂作前后摆动要快要有力。前摆时稍向内但不能过人体的垂直中线,手的高度不超过下颚,并伴随同侧肩前送和异侧望后引的动作,臂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大小臂夹角前摆为 60~70 度,后摆夹角为 90 度,中间处在身体垂直部位时为 130~150 度。总之途中跑要求放得松,蹬摆配合协调,折叠得紧,抬得高,并得快,落地积极要有扒地的动作,配合强有力的摆臂,精神集中,情绪高涨,顺其自然,讲究实效。
跑200米最重要的首先是找一双钉鞋,要刚刚好大小。
刚开始你要调整好呼吸,最后一圈的时候,加快速度,可能那个时候会觉得累,跑不动,所以坚持,再快到终点的200米左右,开始加快,跑完后要慢慢的走走,因为从动态变为静态的时候,中间需要过度的,所以慢慢的走....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加锻炼,知道么?
200米就是起跑;反应时 加速能力
途中跑:保持高速度奔跑的能力,以及身体各部分完成动作的质量。在一个跑的周期中包括:着地、缓冲、后蹬与前摆、腾空等动作阶段。
我觉得800米跑最重要的要均匀用力,不要开始就拼命跑,那样会用完力气,这对后面的跑步是很不利的.还有跑时要注意呼吸,一般为两三步呼吸一次,最好别张嘴呼吸!
200米跑最重要的是起跑时要反应迅速,最后冲刺也要注意!
要快快的呼吸
一定要堅持練習
每天跑米,并练习冲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田径领域专家怎样在两百天里科学高效地提高高考成绩?高三文科,基础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考试在400分左右。(我们这六百就可以考虑南大北大了。)做好了心理准备调整好了心态,我觉得突击始终不是办法,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事半功倍。我总是订不出合理的计划,常常不能完成。想请教有经验有能力的前辈们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希望前辈们晒一下自己的高考以及自己那时的学习计划,不胜感激。谢每一个回答者,支持吐槽。【BATter Unknown 的回答(51票)】:在哪些时刻,你们真的能肯定自己是一个天才?里有一些知友让我分享一下高考秘籍。今天正好看见这个问题,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种经历背后的故事吧。题目里说离高考只有200天了,其实200多天都足够完整地复习回顾整个高中知识了。所以完全不用着急,看看我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学渣逆袭的故事。1.小学三年级时成绩班上倒数前十,班主任说能考上隔壁的破初中算不错了。六年级时班上尖子生,进入市里顶级的国重初中,小学同学腿都吓软了,那个学渣竟然都能上X中?!2.国家级重点校学习水准就是不一般,初一上期中考试年级排名750/850,班上排名55/60左右,又是班上倒数前十,而且语数外全面沦陷。初一结束时班主任告诉我再这样下去别说升本校高中部了,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初三时挤入班上前十,顺利升入本校高中部,还走运地考进了实验班。很自然的level up,然后就该换地图了。3.高一时依旧是倒数前十,而且英语数学还在班上垫过底,不愧是全省顶尖的班级,真是不让我失望! 还好我心态好,已经习惯了。高二的暑假去玩了玩物理竞赛,缺了不少课,特别是生物,一整本教材都没上过。考完竞赛后回来只能自学缺掉的一大堆课。最后一次全市诊断性考试里,生物只扣了1分,勉强拿了单项全市第一。生物不是看看教材就可以去考了么?作业用不着全做的吧? 物理考试那么多,干嘛还要写作业呢? 数学的参考书会比自己的笔记更好么? 化学还需要自己练题,不是吧? 唔.. 高三末期所有理科都有接近满分的时候,最后也终于是班上前十的水准了,也考入自己最喜欢的三所大学之一(最喜欢的三所也就是物理专业排名前三的那三所)。忘了说一点,小升初,中考,高考,我都考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花了三年准备的考试当然应该是最高表现吧。反正我是只会在最后一次考试拼尽全力的人。4.果然是一种循环,大一上期末结束又是班上倒数前十。唔..但是不太想管分数的事了,还是去学自己最喜欢的吧。大一是热能动力工程的,大二学的高能物理专业,大三时转入原分物理专业,大四时转入微电子专业。大四时把微电子专业课全部补上,修了研究生课才终于顺利毕业。最后竟然还能排专业前5名。。在一个专业学了四年的人到底怎么才能让成绩不好啊。。。大一时还参加了面向大一大二物理基础能力测验,前三名,拿了一等奖。考试内容明明有那么多大二的物理基础课,大二的学长们好像根本没认真吧。5.看见大学里的学霸朋友们都打算横扫美帝top6(CSBHMP)名校offer的时候,我感到困惑了。后来经过权衡后,我觉得还是日本比较适合我的规划。去日本的话当然是要去最好的学校,非东京大学莫属啊。某天上午邮件联系了东大的一个教授,进展意外的快,当天下午就和教授谈好了,教授表示欢迎加入。当天晚上我在亚马逊上买了日语教材,开始学日语。后来每次看见一群人低效地做着申请准备就很无语,特别是准备留学日本的。其实这种问题不应该由一群学生党来答的,毕竟我们是一群还没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只有普通的才能罢了。真正为这个世界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才有资格谈“天才”。----------------------正文开启-------------我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把专门把写第一篇《炼心》单独写出来。《炼心》对我的意义远远超出的高考的范围。我觉得自己要是没有这样的觉悟的话是不可能找到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第一篇 炼心1.有信心信心带给人动力,生命可以自己寻找出路。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中考结束后以比录取线高一分的成绩升入高中部,那个暑假参加了母校选拔实验班的夏令营。为期三周的左右,大约每上5天课都考一次试,数理物化生课都有。取大约四次还是五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数学一开始就讲向量、排列组合,物理基本上把高中力学都讲完了,化学更夸张,直接讲价键理论、八隅律、刘易斯理论一类的东西,生物当时就没有听懂过!这可是面对刚上完初中的学生啊。而且更糟糕的是我被分在一个大约有四五百人的大班里,在大礼堂上课。周围的人和我一样都是中考分数最低的那一拨人。剩下两个班大约都是60人,一个班全部报送实验班,另一个算是实验班的候补班吧。面对那种情况(如此难的课程、如此糟的课堂)我从一开始就没有信心可以进实验班,我觉得那是智商超神的学霸们才能待的地方。所以每节课我都坐在大礼堂最后几排,斗地主、下象棋什么的,还把龙珠的剧情从第一个boss到最后一个boss都给旁边的人讲了一遍。大约一周后,我突然发现,大礼堂里的学习氛围怎么这么差啊,那么多躲在后面聊天打牌玩游戏的。原来我只要超过这一群人就可以进实验班了。之后的半个月我每天坐在前排认真听课,认真考试,最后竟然考上了最好的实验班。2.有底线每一个都会有考差的时候,这实在是太正常了。但千万不要让分数一次次刷新底线,那是堕落的起点。我高一给自己设的底线是绝对不能不及格。但我果然高估当时的自己了,高一期中就有一次化学考试挂掉了,另外几个和我一起挂的人也丝毫不能安慰我。我只知道自己必须改变。那个周末我就去一家补习学校上了一个化学补习班。第一次去试听,突然发现,这老师讲的神马玩意儿啊!那么简单的东西可以讲两节课么!周围上补习班的同学又在搞神马东西,那种事情不是老师都应该讲过的么!瞬间明白,不是我太渣,是高中同学太nb。那节补习课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我不可能从补习班学到什么化学秘籍,只能靠自己才能补上和同学的差距。之后的一个月是我学化学学的最认真的一段时间,尝试了各种方法,花费了大量精力。一个月后的化学考试,我考到了全班第一,从此之后的化学成绩至上可以比较稳定地保持的平均分以上,到了高三可以稳定在全班TOP5的水平。有什么东西触犯到你的底线时,就是爆发最深处的力量的时候,就是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力的时候。在那之后,就算你没有学到秘籍你也可以自己开发出秘籍,还是那句话,生命可以自己寻找出路。是每一个生命都可以,不是学霸才可以。3.无极限没错,永远不要告诉自己什么已经是极限了!生命有无限的潜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地进化,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都可以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力。我的经历已经证明,越激烈的竞争越能帮人一次次地突破极限。4.招不尽,意不绝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小升初、中考、高考时我每次都是都能考出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那么我会回答,因为我从来没有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更多的是对应自己内心的状态,当你说自己已经全力以赴时,你的意思其实是“我已经不能再做什么了”。再讲一个故事。传说中,真正的武林高手对决时永远不会在一招上耗尽全部内力真气,无论何时,无论多么危险,都必须能在这一招后再发一招。每一招之后都要为下一招留有可能性,直到对手彻底倒下。同样地,在过完这一招后,无论是自己受到重创还是给对手以重创,都要维持住高昂的战意应对下次出招。只要战意未绝,自己就有彻底击倒对手的机会。高考是一场为期三年的决斗。三年中的无数次考试都在给你试招。你每一次变招(改变学习方法、习惯),都会在下一次考试中得到回应,这时你就要继续发招变招才能不断地攻陷对方。到了高三末期时,你已经知道你发出每一招后,会在考试里得到什么回应。到了真正的高考时,一切都在自己的把握中了。最后还是奉劝一句,即使到了高考,也请留有招意应对后事。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因为考试失败而自暴自弃。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能将自己击倒。当你拥有更广阔的胸怀和眼界面对人生时,高考对你来说就是一次试招而已。我说的从未全力以赴就是指的这个,试完这高考招后就可以更清楚看清对手的真正面目了,准备好迎接下次一招吧!只要战意未绝,自己就有彻底击倒对手的机会。第二篇 炼招其实炼招反而是一件道理简单的事。哪门那派没有秘籍啊,哪门哪派也都会有高手和菜鸟啊。取众家之长为佳,不用有什么门户之见。能产出高考状元的名门大派的招式可以学学,能让本来只能上专科的学生突然考上一本的秘技也可以用用。都拿来试试招,高中那么多次考试全都是在试招),千锤百炼之后可就形成你自己的独门绝技了。如果你悟性上佳,拿招出来与周遭尖子生交流交流,那时就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审视每一招的得失。我高三上9月份时才考完物理竞赛,然后回到班上继续上课。就想我在上面提到过的一样,各科都缺了不少课。而且,在离开班级去学竞赛的那3个月之前,我的成绩就只相当于班级平均分而已。刚回归班级时更糟了,各种给班上拖后腿。然后,自动技炼心1、2、3、4全部同时触发。。整个高三里,我各科分数都不断地刷新上限。数理化生任意一科都到了班上顶尖的水准。我们班上顶尖水准就是,随时都有可能接近满分,同时不会引发同学的惊讶。我使用的具体招式很可能只适用于自己。无论用什么招式其实都不重要。捕捉过招之间的瞬息万变,根据自己学习水平、学习状态的变化来见招拆招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住进步的趋势。成绩好的学生并不都是懂得炼招的人,很多的优等生一开始就学习不错,但是他们根本毫无向上攀升的能力。可以在任何时候都不断进步、不断把一个个优等生远远甩在身后的人才明白什么叫炼招、什么叫招式。还是讲讲我的学习策略吧,虽然对大多数人都不会有直接的用处。但是看懂上文的人还是可以获得一些启发吧。1.数学平时,不看任何参考书,不自己找任何习题做,作业只做大题。不看教材,高中三年数学老师也从没让我们把教材带到课堂。不做一件事不一定是因为做这件事没有用,而是因为我们可以做更有用的事。考前复习,不做任何热身练习,只看总结本。2.物理平时,不做任何作业和习题集,每周或者每个月的考试当初作业来写。教材在高三前久遗失了,从没看过,只看自己的笔记本。考前复习,只看以往考试的错题,大约20分钟看完。3.化学平时,不看参考书,不做习题集。作业全部认真完成,教材必须非常熟悉。没有笔记本,笔记全部记在书上。考前复习,只看教材。高一到高三的教材,每一页的内容和笔记都浏览一遍,一本书大概看半小时。等到高考前,已经看过上百遍教材了吧。4.生物平时,不看参考书,不做习题集。作业全部认真完成,教材必须非常熟悉。没有笔记本,笔记全部记在书上。考前复习,只看教材。高一到高三的教材,每一页的内容和笔记都浏览一遍,一本书大概看半小时。等到高考前,已经看过上百遍教材了吧。(没错,生物和化学一模一样)我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法?因为我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上面的只是我保持到高考的学习方法,我发现这样的方法才是对我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整个高中生涯中,随着成绩提升,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会不断变化。但就我最后的学习策略而言,这种招式最大的好处是放弃了对我而言所有效率最低的学习途径,把时间集中在其他更有用的地方。就化学和生物来说,看教材就是最有用的学习方式,每次考前复习都不断在脑海里加深整门科目的知识结构,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迅速定位到具体的章节。就物理而言,出了考试以外什么都不做就是最佳的策略。上面的学习策略为我结余了大量时间,让我把语文、英语这种我完全不在行的科目在高中三年里分别提升了20分(95到115)和30分(100到130)。即使在语文英语学习中耗费了不少时间,依然还保有大量空闲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每周末总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半天不做任何与高考相关的事,只凭着自己的想法学习。差异化的学习会让人与人之间有质的差异。这一点完全不会体现在高考成绩中,但是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扮演关键角色。我从未想着怎么去竭尽全力,我想的最多的是怎么用有限的精力把事情做的更好。不要试着去压榨自己的身体,高考这种对手还不够格呢!再一次强调“传说中,真正的武林高手对决时永远不会在一招上耗尽全部内力真气,无论何时,无论多么危险,都必须能在这一招后再发一招。每一招之后都要为下一招留有可能性,直到对手彻底倒下。”勿为了高考耗尽所有精力,高考之后还有无限的人生呢。在持续三年的应试压力中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独立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的自由并不应该为了一次高考而断绝。时刻提醒自己并不是一台考试机器,而是真的需要认真地在课内课外学习才能保持良好的成长。课堂内外兼修可以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稳定成长,稳定而强大的精神力可以保证长期紧绷的弦已久充满弹性。不止如此,当视野远远地超过高考以后,就很难再背高考的压力所束缚。怎么获得适合的学习策略/招式才是重点。我相信经过一次接一次的试招后,每一个人都能锤炼出越来越适合自己的招式,让学习变得越来越高效。不只如此,随着自身的提高还应该不断地优化学习策略,这样下去就可以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最后总结一下,最关键的一个词是尝试。各门各派各招各式你亲手去试试就知道了。(各门各派的招式到处都是,翻翻其他答案就能看到很多。)一定要知道自己学的每一招的优劣之处。你使出某招后,下次考试就会得到积极回应或者消极回应。保留带来积极回应的招式,替换带来消极回应的招式,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然选择”。所谓的“进化”便是如此。第三篇 高考之后填志愿请点 高三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您有什么心得要分享?ps.高考以后的生活里对于炼心的意义更深有体会。强大的精神世界可以化为最强固的铠甲!What did not kill you will make you live stronger!——赠 关注者中的高中生们----------------以上是 20:01----------------------------------------回复一下评论。1.我不是那么聪明。聪明的人从一开始就能保持学习上的优势。当我用着和聪明的人使用一样的学习策略时,我总是会输。这就是为什么我小学三年级初一高一时都是在全班垫底。在我还没有锤炼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前,我只能采用老师教授的方法学习。得到的成果——高一时高中班主任对我的评价是“没脑子”。每次家长会都黑我。高三时对我的评价是“有灵性”,每次家长会都夸我。2.我是”进化论“者。在我的眼中里,保持进化是一项远远比保持优秀更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优秀是相对的,只有进化才是生命无穷的力量。初中时至少有7个人同学每一次考试都比我高,那时候我认为他们是我永远难以企及的天才。但在竞争更大的高中里,其中5个人都泯然众人了。不知道持续地挖掘潜力的话,再优秀的人在另一个环境下可能马上就会成为平庸的人。3.我从来不认为人与人的智商差距有多大。我们面对的是硬件没有代差的情况,工作效率的差距的是软件产生的。4.我自己的策略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演变出来的。我最开始的学习方法就是高中老师教的那样,只是随着自己不断的锤炼,学习策略变得看起来很诡异。为什么高三时物理作业可以不用写也可以?因为我高二时做了好几斤的物理竞赛题目啊。为什么数学只写大题呢?因为我在尝试过全部作业都写啊,但是对我来说效果和只写大题一样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写数学总结和英语学习。英语学习可以短期突破么?反正我没有那个智商。我只能从高一开始就认真学英语,高中三年才能把英语从100分提到130分。每一个招式的演变都是有其渊源的。5.再次强调。懂得锤炼比招式本身重要的多。一开始最好把“名门正派”的招式拿来用,再根据我文中的理念来优化它。假以时日,必然能得到属于你自己的称心绝招!6.看看排名第一的苏菲学姐的招式呗。真正的名门正派。各种一线高中名师传授的也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名门招式。你觉得不称心还是因为你还没有去锤炼招式的意识。---------------------------------------本文转自「知乎」,更多答案可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觉得本文不错,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查看历史文章请在资料中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微信ID「知乎精选」微信号「zhihujingxuan_weixin」如果你也爱知乎。爱知识。爱分享。请加入知乎社区「」与更大的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作者:知乎精选微信号:zhihujingxuan_weixi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