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力量借助民间力量来增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量

来源:《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 作者:李长健;张锋;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三种力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05年从“苏丹红”事件到“牛奶事件”、“甲醇啤酒”、“孔雀石绿”、“致癌薯条”事件,食品安全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每个食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传统理论认为,政府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情势的变迁,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分割化,政府职能体现出需求膨胀和管制约束的双重特征,单一的政府监管不能单独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新的社会权力、组织、资源和力量参与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必须具有分散化的权力架构和多元化的主体结构,第三种力量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也就呼应了时代和历史的呼唤。一、动态社会契约理论——第三种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社会契约论构建了“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元架构,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两元架构下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于是人们对社会结构提出了新的需求,动态的社会契约论也就应运而生。动态社会契约论包括两层内涵:一方面,人们将部分权力让渡给某个主权者——即政府(国家)。由于社会情形的变......(本文共计4页)
相关文章推荐
《粘接》2010年07期
《中国会展》2004年11期
《南方农村》2008年01期
生产力研究
主办: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出版:生产力研究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委员建议加强基层力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于胜德说,食品安全问题,有主观也有客观原因,但他个人认为基层力量不足,乡一级没有监督机构,乡镇没有检验技术支撑是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现在实行了地方政府责任制,但这样还不够。
原标题: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委员建议加强基层力量
天山网  
日 11:07:39  
亚心网讯(记者范琼燕报道)1月15日下午,在第十组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讨论现场,多名政协委员一再请政协委员、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于胜德讲讲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于胜德说,食品安全问题,有主观也有客观原因,但他个人认为基层力量不足,乡一级没有监督机构,乡镇没有检验技术支撑是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现在实行了地方政府责任制,但这样还不够。“打个比方说,一个普通的肉联厂,牛肉是印度的、肉皮可能是加拿大的,肠衣是我国广东等地的,食品生产已走向国际化,但相对于我们的监督,特别是乡一级的检验技术,几乎还是空白,而这却往往是食品生产的源头,即前沿所在。对于复杂的生产来源,我们只能靠看、闻、摸来实现检验,可见监管有多难!”听了这话,有的政协委员表示惊讶,政协委员莫涓说:“靠看、闻、摸,怎么能保障没有问题?”“是呀,食品生产的国际化,就提出了更高的检验技术要求。” 于胜德说。莫涓表示赞同,“技术是一方面,不过我觉得责任心也很重要”。于胜德接着说,现在有两种提法,一种是在一定区域内(几个县)建一个检验机构,一种是一县建一个食品检验机构。“我个人支持是一县建一个,因为有的食品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发生变质,如果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检验结果难保科学公正。不过一县建一个食品检验机构,投资比较大。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均隶属于官方,检测机构袒护本土问题企业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消除这一痼疾,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也有专家认为,第三方食品安检机构关键要保持中立性,不受地方及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影响,发布政府、社会都认可的食品安全检测结果。但于胜德表示,“建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听上去很合理,但我认为可操作性不高,若公众连官方食品安检机构都表示不信任,民间第三方机构又怎能做到客观公正并赢得信任?”其实,在我国,也有许多专家认为将食品安全寄托在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不靠谱,他们认为,食品安检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因为一些官方检测机构辜负了这个责任,就干脆把责任推给民间机构。虽然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民间第三方食品安检机构,但这只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官方检测机构少之又少,同时,美国等国家的民间组织又很发达。于胜德介绍,今年,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是食用油、奶制品、添加剂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92950
播放数:125653
播放数:211920
播放数:90740
48小时点击排行>> 经营主体多监管力量弱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重重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重重
编辑: 小锐
07:57:00 法制日报 
速度30秒40秒50秒提示:按键盘 ← → 键可以翻页
内容提要:近日,陕西、吉林、湖北的多所幼儿园相继发生给孩子喂药事件,轰动全国。几乎与此同时,法制日报》记者获悉,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法院连续判决了多起学校食堂经营者非法使用工业盐案件。
  近日,陕西、吉林、湖北的多所幼儿园相继发生给孩子喂药事件,轰动全国。几乎与此同时,《法制日报》记者获悉,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法院连续判决了多起学校食堂经营者非法使用工业盐案件。
  这不得不让我们将视线再次聚焦到校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
  现状不乐观
  3月28日,当记者站在郑少军家门口时,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将大门反锁上,又关掉了手机。此前,记者通过电话与其沟通时,他表示愿意接受采访。
  今年2月,经营一所学校食堂的他因为在给学生做的食物中使用工业盐而获刑一年,如今正在缓刑考验期。
  在经人沟通后,他委托一名亲属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采访。该名亲属告诉记者,郑少军承包学校食堂,自负盈亏,学校只是提供场所和水电,他销售的食品相对市场上的则便宜一些。
  “学校隔一段时间会有卫生检查,但日常的采购、食材使用等都是由郑少军自己做主的。”这名亲属说。
  从公安机关做的口供可知,在这起案件中,学校老师和校长对郑少军使用工业盐一事均表示不知情。
  目前的现状是,“校园食堂粗放经营,生产流程监管链条长,监管部门执法不力,并未将其纳入食品监管范围。”禹州市法院刑庭庭长王俊友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相关新闻: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增强力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