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了,老师要求写关于传播心理学调查问卷的论文,要有问卷,有结论的论文,能帮忙想几个容易写的论题吗?

传播心理学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83页免费49页免费59页免费5页¥3.0032页免费 30页免费22页免费8页免费4页免费8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页免费5页免费13页1下载券2页免费3页免费
传播心理学论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传播学
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深圳大学学专业硕士点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学教学研究工作者和高级传媒业务工作者。本专业研究生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学理论与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传媒技术、传媒组织和传媒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具备较强的科学分析、社会反思和文化创造的能力,具备优良的沟通、组织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本专业按照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实行分类培养。研究型人才须经过严格规范的专业学术训练,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适合从事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应用型人才须经过严格规范的专业训练,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适合从事传媒内容创造、传媒及文化产业组织管理与经营工作。本专业着力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非学本科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媒体素养教育和学基本理论方法的教育,与原来所学的本科专业结合起来,建构复合型人才的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本专业着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生要深入理解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国家安全及发展战略与的关系,具备较强的国际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学研究深造和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与文化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中外史论、理论、跨文化、大众文化、文化产业研究等。2、媒体与社会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学、大众、媒体技术应用、网络及新媒体、舆论、效果与受众研究等。3、广告与品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整合营销、广告、公共关系、品牌研究等。4、视觉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创意、电影、电视、摄影、 新媒体等。三、学习年限本专业为全日制培养,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年,不少于2年,不超过5年。研究生在校期间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评审和答辩,可如期毕业,获得研究生毕业文凭(学专业),向深圳大学学位委员会申请授予硕士学位(学专业)。四、培养方式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为学位论文写作。第一阶段学习结束后,需经过中期筛选合格,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全部规定学分(32个学分)的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通过中期筛选考核,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学位论文写作,需通过开题审查,方能进入研究写作。论文完成后,由个人申请,经过导师、学院、研究生部、院学位委员会逐级审批同意后,进行学位论文评审答辩。1、本专业因材施教,实行分类培养。根据人才分流,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趋势的原则,将研究生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人才,分类培养。具体做法:在第一学期末,根据学生的个人志愿和导师组的建议,实行人才培养定位。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一般比例为1: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未来的博士研究生以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重在培养其广博深厚的学术知识理论基础,进行严格的学术研究方法论训练和写作训练,拓展其学术交流范围。研究型人才,要求在校期间正式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并承担教学科研助理工作,累计不少于200学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未来的高级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行业竞争力。重在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平衡培养,进行严格的从业训练,拓展其行业交往范围。应用型人才要求在校期间完成调研报告一篇以上,并在本行业单位进行不少于连续3个月的全职专业实习。分类培养对照表
研究型类别
应用型类别
专业知识系统
专业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化
专业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化
扩展知识系统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知识系统
行业与现状知识与
研究策略、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能力训练
实验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能力训练
国内外学术交流
有目标的行业实践
学术型导师
双导师:学校导师+行业特聘导师
学年学术论文
毕业学位论文(规范学术论文)
学年行业调研报告
毕业学位论文(毕业或研究报告)
考博深造,教研部门就业
对口行业就业
2、本专业实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培养。根据学科的跨学科特点,准许非学科的本科生报考学专业研究生。为了保证专业培养的基本知识水准,针对已经录取的非本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系列学专题讲座,进行高效率的基础知识强化教育。建议学生适当选修本科相关课程。根据学生原有的本科专业知识特点,指导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以便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复合型知识的优势。3、本专业实行国际化培养。国际化培养方式包括:选用国际经典的和前沿的教学内容,采用国际规范的培养训练方法,广开渠道进行国际交流、港澳台交流等。4、本专业实行以学为主,重在学生自主发展的培养。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可以通过指导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但导师不应以雇佣者自居,不可视研究生为单纯的研究助手或劳动力。研究生教育,仍然要保持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导师甘为人梯,甘为红烛,一切致力于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必须以研究性的研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主的灌输方式。学生可根据培养目标,自行制定学习计划,组成讨论小组或项目小组,独立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导师有责任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列出研究生阅读书目。阅读书目反映本学科经典成果和前沿成果。学生的读书计划、专业实践计划,因人而异个别制定,个别检查。日常检查研究生读书笔记为规定的培养方式。导师组将根据学生的读书计划,抽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以便督促学生认真读书,潜心钻研。保护研究生在学术创造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学术论著,导师一般不应署名。由导师主持、规划、资助的项目成果,确需署名者,必须在学术成果中予以说明,并明确说明研究生执笔部分。准许研究生根据已有的学习水平提出免修课程的申请。申请免修需提交有关读书报告、学术成果等作为佐证,经过任课教师审查同意,报导师组长批准,研究生部备案。5、本专业实行导师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结合的培养。本专业考虑到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整合的特点,以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层次的限度,采取导师组集体培养和导师个人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入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根据个人志愿,选择研究方向;第二学期按照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研究生个人导师。导师组在征求研究生和导师意见的基础上,统一协调决定导师的分派。本学科导师组成员对于每一位研究生均有指导责任,不分内外彼此,体现“有教无类”原则。导师培养研究生人数,根据学生人数和导师人数总量平衡,一般设导师个人指导上限为8名研究生。各位导师培养学生人数基本平衡。导师个人负责,包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和就业发展的全面指导与帮助。导师对于学生是否通过中期筛选,是否准许提交论文答辩,是否准许毕业,是否准许申报奖学金等均有推荐权和一票否决权。6、本专业实行综合能力协调发展,重在创造性的培养。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基于广博知识视野的适应能力。在培养三大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创造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观点;鼓励学生向导师、向名人权威提出学术质疑或挑战;为研究生创造学术表现和专业表现的机会,鼓励其脱颖而出,竞争向上。7、本专业实行学院与业界合作培养。通过建立实习基地,聘任业界导师,试行论文双导师制度等形式,引导学生与业界精英交流,直接向业界精英学习请教。努力帮助研究生顺利进入业界实习和就业,通过业界调研,掌握人才培养的社会反映,及时总结,调整培养计划。五、培养计划1、培养计划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第二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即每年6月),导师组在尊重学生选择意愿的基础上为研究生确定指导教师,经学院审定报研究生部。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在第一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本人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生的具体情况,本着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原则,为每位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经过导师组会商,由学院审定。一式四份,分别由研究生本人、导师、学院和研究生部各执一份。2、中期筛选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后,可以申请中期筛选。取得中期筛选合格必须通过以下各项条件:(1)修读完成所有课程学分计划,成绩合格;(2)如期完成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计划,取得合格;(3)完成学年论文或专业调研报告,取得合格。如有任何一项未达到,均不能通过中期筛选。只有通过中期筛选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和写作。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计划提前修读课程,并提前进入中期筛选。中期筛选实行三审制度:研究生工作秘书负责对学生所修课程等进行资格审查;导师负责对学生思想学习和实践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导师组联席会议或委托导师组长负责审定。六、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两类,均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详见课程及学分设置表:学 专业硕士生课程及学分设置表
1.本专业学制为 3 年。
2.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少于
3.课程学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比例为1:1。
(必修课)
不得少于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
自然辩证法概论
(理工科)
学研究方法
学质化研究
专业课(2门)
学年论文报告会
评审合格通过
非学位课程
不得少于 11
开题报告通过即可
学名家讲座
(导师考核)
跨文化研究
文化产业研究专题
视觉文化研究
媒体经济研究
网络文化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研究
视觉传达研究
新媒体研究
电影学研究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
中国研究专题
跨媒体营销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学生或补修2―3门本科课程,只记成绩,不记学分。或修读学专业基础知识系列讲座。
中期考核表中导师签字确认
(60分以上)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不记学分)
(导师考核)
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须参加考试。
第一学期结束前,
确定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学院、研究生本人、研究生部各持一份(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学生须注明补修课程)。
课程学习结束后,
举行开题报告前
考核筛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实践能力。均合格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考核结束,各学院将中期考核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中期考核表由学院永久保留。
中期考核筛选后
经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首次未通过者,应一个月后再次开题,仍不能通过者应终止学习,做退学处理。评审结束,
学院将开题报告评审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开题报告由学院永久保留。
备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规定:各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理学专业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1 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1 学分。七、课程教学管理1、课程设置规范。 本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特点。所有课程设置需经过学位点导师组集体讨论,并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学位课程设置须符合本专业学科知识规范要求,同时充分反映本专业培养点的学术特点。非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除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之外,还需要与导师的研究方向、课题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学位课程保持较高的稳定性。非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有一定的灵活性。非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由计划开课导师本人提出课程大纲,由导师组长审核同意方可开设。所有课程均提倡由2位以上的导师共同研究教学。根据学术发展的需要,确需开设的课程,也可以由特聘校外专家、本校专家开设。特别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设“学名家讲座”,列为选修课。在各个学期循环开设,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出席听讲15次以上(考勤记录)方可获得学分。 2、课程教学质量要求。 研究生课程教学,必须制定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必须包括:课程教学目的、讲授及培训方式、教学详细内容、学习资料和必读书目、教学进度、考核要求等内容。教学大纲必须在开课前制定,经过导师组长审核。上课前发给选课学生。 课堂教学,主要实行研讨式,尽量不采用演讲灌输式。各门课程的规定课外学习时间和内容必须是课堂教学时间的至少5倍以上。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分析思考能力。加强并充实教师语言教学沟通内容,避免过分依赖视听媒体的被动观摩教学。 3、课程教学检查。 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包括:检查教师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检查学生考试(考查)、读书笔记和作业、实地抽查课堂教学等。导师组对于每学期开设的所有研究生课程进行匿名的抽签检查。抽签检查重点是学生的读书笔记,考试(考查)、作业、教师评分。每学期对于所有课程的教学状况在学生中进行匿名问卷评议。匿名问卷评议由学院独立组织进行。课程检查结果将有助于监督、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 4、免修课程研究生通过自学或者其他途径已经掌握某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考核要求,经本人申请,经过任课教师同意,两级批准后可以申请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或在申请免修前通过单独组织的课程考试。八、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学年论文等科目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按照导师组确定的培养计划决定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原则上。除了学术报告、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文献阅读等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考试一般采用采取笔试形式(开卷或闭卷)。考试课程由任课教师并阅卷,导师组长本人或指定其他教授审题。考查课程由学生提交足以证明其学习成果的调研报告、论文、读书报告等,由任课教师评审。导师组长本人或指定其他教授抽查。2、课程考核成绩考试科目按照百分制评定成绩;课程考核成绩到60分(合格)以上可获学分。考查科目按照通过和不通过两级评定成绩。学位课各科成绩每门不低于75分方可申请学位。文献阅读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完成与开题报告直接有关的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开题报告通过,即可取得学分。研究生必须按照规定参加本学科点组织的专业学术讲座,累计出席10次,实行考勤;并按照规定轮流整理学术讲座记录。3、学年论文和专业调研报告学年论文和专业调研报告考核,是通过中期筛选的必要条件。要求在中期筛选之前的任何学期,研究生将已经完成的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不少于8000字,或已经发表、即将发表、学术会议报告)交由本人导师评阅通过。未能通过导师审阅通过的学年论文或调研报告,将要求学生在中期筛选前进行修改提交导师复审。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将与研究生考试一同收入学生档案收存。学院将对所有研究生的学年论文或调研报告组织抽查。抽查比例为每届学生的30%以上。抽查方式为每篇论文(调研报告)聘请2位非本人导师的教师进行匿名评议。匿名评议以质量评估为导向,以同行交叉评审为公正,不以公开发表与否为抉择。反对为研究生发表论文向任何期刊缴纳版面费。4、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由接受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单位负责人考核。考核标准包括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成果等方面。 九、实践环节和基本技能要求学专业作为应用性社会科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1、时间安排社会实践或专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3学期及期末进行。2、实践内容按照分类培养的计划,研究型人才实践科目内容:担任本专科生教学助教,进行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组织课堂讨论及协助审阅学生论文;担任科研项目的助研,进行专业调研、文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撰写报告等。应用型人才实践科目内容:进入传媒及相关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担任社会调研和各类业务工作。3、考核形式要求所有研究生须就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内容完成5000字以上的总结报告。经过实践单位负责人审查确认情况属实,并作出必要的鉴定。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和实践鉴定为学生获得学分的依据。4、实践能力要求要求所有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翻译外语专业文献。所有研究生还必须具备使用处理图文、社会调研、统计分析数据、网络或多媒体交流的能力。研究生必须利用实验室设备学习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的方法和技术,还必须掌握与本方向业务直接相关的媒体操作技术。涉及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的科目,均由实验室辅助教学的老师给予评分。5、实践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在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媒体、政府机构、文化事业和企业单位,建立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十、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应用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写作需经过开题报告、初稿写作和定稿修改的基本阶段。1、开题报告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相关研究状况、学位论文主要内容框架、资料文献准备情况、研究思路与方法、工作步骤与调研计划等。开题报告须在指定时间地点在导师组内集中汇报,导师组评议。由导师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按照开题报告执行论文写作计划。2、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初稿及修改定稿,由导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要求修改定稿。导师负责对研究生论文质量把关。学位论文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3、学位论文审查与答辩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经过资格审查、导师评审、通讯评审、论文答辩等程序,可以向学位委员会申请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内容由作者文责自负。指导教师承担审查责任。论文涉及的引用文献、数据,应无知识产权争议。正式提交评审的学位论文,如果被发现并确证有抄袭剽窃情况的,立即取消评审资格,并不再准许答辩,自动取消学位申请资格。为了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学科导师组可以组织论文预审。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由导师组决定推荐。每篇论文由2位以上校外专家负责评审。可采取匿名评审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一年举行两次。第一次为每年6月。第二次为每年11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为学位论文权威评审机构,由学院提出建议组成人员名单,报学校研究生部批准。答辩委员会内至少有一名校外专家。论文评审标准、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资格,均按照深圳大学有关条例执行。学位委员会仅受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4、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学硕士学位论文必须达到以下质量方可通过评审:(1)显示作者具有比较全面扎实的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并能准确运用学研究方法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问题;(2)选题切合我国研究的实际需要,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3)资料翔实、逻辑结构合理、论据充分、论点成立并有一定的独创性、文通字顺、篇幅适中(一般为3万字左右)、文体符合学术规范。5、 学位论文修改及二次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如果未能通过通讯评审或答辩,必须进行修改,可于一年内完成修改后再次申请评审。二次评审的论文,需经过3位专家(至少2名校外专家)匿名通讯评审,方可提交答辩。十一、参考书目根据学的跨学科特点及应用性社会科学的特点,要求研究生按照知识谱系完成基本阅读计划。阅读计划考虑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要求与专业性要求的统一,同时也考虑了在不同知识水平阶段进入这一学科的学生的自主选择性。阅读书目按照基础书目、进阶书目两类编排;在每一类别中,再划分专业书目和相关学科书目两类。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学科的研究生来说,并非专业书目比相关学科书目更加重要。本书目在确定学科主干知识系统的前提下,重视前沿知识、相关知识。不可避免地反映了深圳大学学科所强调或侧重的某些知识领域:社会、社会学、社会科学方法论、文化研究、广告研究等,这也是由于大学的学科建设的特点所决定的。所列书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三年时间内读完,其中部分内容作为考察范围。考虑到学科知识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也考虑到研究生所需要的往往是最为精要的书目提示,因此推荐的指导阅读书目尽量精简。近年来,本学科知识进步幅度很大,大量的翻译和研究专著不断出版,这个指导书目也可能会有遗漏,因此,指导书目将每年在教授中征求意见更新一次。第一类 基础阅读书目学专业书目1、《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2、《大众模式论》,[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大众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新华出版社,1990年。4、《人类史》,[美]施拉姆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5、《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专业书目6、《中国事业通史》(1~3卷),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起陆续出版。7、《美国史――大众媒介解释史》,[美]迈克尔?埃默里等著,展江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8、《精神交往论DD马克思恩格斯的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9、《学》(修订版),黄旦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10、《西方事业概论》(第2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论自由》,[英]密 尔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12、《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著,中国人民大学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13、《公众舆论》,[美]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相关学科书目14、《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美]巴比著,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二类 进阶阅读书目学专业书目15、《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6、《符号学理论》,[英]约翰-费斯克著,张锦华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17、《大众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选,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8、《20世纪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9、《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美]大卫-宁等著,常昌富、顾宝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0、《关键概念:与文化研究辞典》,[英]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21、《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三联出版社,2005年。22、《理解大众文化》,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从社会分析和符号解读的方式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探讨。23、《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24、《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英]古瑞维奇、班尼特、库仑等编著,唐维敏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25、《理解媒介》,[美]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26、《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27、《大众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8、《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29、《交流的无奈:思想史》,[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30、《权力的媒介DD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31、《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报告,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32、《论出版自由》,[英]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8年。33、《比较学》,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4、《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稿》,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5、《法教程》,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6、《世界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法]马特拉著,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7、《》,[加]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38、《组织中的与权力:话语、意识形态与统治》,[美]姆贝著,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9、《当代广告学》,[美]阿伦斯著,丁俊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40、《民意DD沉默的螺旋的发现之旅》,[美]诺尔-纽曼著,翁秀琪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41、《解读电视》,[英]费斯克、哈特利著,郑明椿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42、《表征DD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英]霍尔等著,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43、《媒介研究的进路》,[英]巴雷特、纽伯尔德编著,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44、《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法]麦茨著,李幼蒸译,三联出版社,2002年。45、《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46、《无形的网络:从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吴予敏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47、《华夏论》,孙旭培等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48、《美国大众法:判例评析》,[美]吉尔摩等著,梁宁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9、《作为话语的》,[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50、《现代日本大众史》,张国良著,学林出版社,1992年。51、《消失的地域: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2、《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卜卫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53、《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美]哈罗德.拉斯韦尔著,张洁等译,展江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4、《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年。55、《中国事业史新编》,丁淦林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56、《中国学说史》,徐培汀、裘正义著,重庆出版社,1994年。57、《中国近代思想史》,胡太春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58、《世界史》,陈力丹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59、《美国事业史》(上、下)[美]F.L.莫特著。世界书局发行(台湾),1960年。60、徐宝璜:《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1、《写作方法论》,艾 丰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作者依据其丰富的从业,总结中国当代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62、《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63、《当代采访》,刘海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4、《深度报道原理》,杜骏飞等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65、《的策划与组织》,蔡 雯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66、《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报道手册》,[美]杰里.施瓦茨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67、《中国法纲要》,魏永征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8、《大众法概要》,[美]T.巴顿.卡特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9、《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美]克里斯蒂安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70.M.Schudson: Discovering the News: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Newspaper,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197871.D.Schiller: Objectivity and the New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ress,198172.T.Gitlin: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C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73.G.Tuchman: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NY:FreePress(1978)74.M. Fishman: Manufacturing News. University of TexasPress.198075.H.J.Gans: Deciding What’s News. NY:Vintage Books.197976.J.C. Nerone: Last Right: Revisiting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577.J.Lichtenberg: Democracy and the Mass Media,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078.D.L.Altheide et.al.,Media Logic, Sage, 197979.D.Berkwitz(ed):Social Meanings of News,CA:Sage. 199780.D. Weaver et.al.,The American Journalist. University of IndianaPress.198681.R. Picard: Media Economics. Beverly
Hills, Sage. 198982.J. Turow : Media Industries. NY:Longman. 198483.P. Meyer : Ethical Journalism. Longman,198784.M. Feinstuck : Media Regulation, Public Interest and the Law,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85.Denzin, N. & Lincoln, Y. :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Newbury, Park, CA: Sage, 199486.Lindlof, T. : Qualitative Commun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Park, CA: Sage, 199487.Potter,W.J. : An Analysis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about QualitativeMethods, Mahwah. NJ: LawrenceErlbaum Associate. 199688.Wimmer,R.D. & Dominick,J. R.: Mass Media Research: In Introduction, Belmont,CA:Wadworth. 199489.McQuail, D. & Windahl, S. :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and Newyork: Longman, 199390.Shoemaker,P.J.: Gatekeeping, Newbury
Park,CA:Sage.199191.Rogers,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Y: Free Press. 198392.Tichenor,P.J., Donohue,G.A., & Olien, C.N.: Conflict and The KnowledgeGap., In Community Conflict and The Press, Beverly Hill, CA:Sage 198093.Noelle-Neumann, E. : 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 C Our SocialSki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8494.Fox,S. : The Morror Makers: A History of American Advertising and ItsCreators, NY: Morrow.198495.Aker, D. A. & Biel, A.L.: Brand Equity & Advertising:Advertising’s Role in Building Strong Brands, Hillsdale,NJ: LawrenceErlbaum Associates. 199396.Paul Cobley ed. :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der.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199697.Rogers,E. :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ritical Perspectives. Beverly Hills, CA:Sage,1976. 98.McCroskey,J.C.: An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al Commun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93. 99.Burke, K. : Definition of Man, In 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 Essay on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 Press. 1968100.Cragan, J. F. & Shields, D. C. : Symbolic Theories in AppliedCommunication Research,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1995.101.Davis, J. J. : Advertising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Pentice Hall1997102.Fiske, S. T. & Taylor, S. E. : Social Cognition, McGraw-Hill, Inc.1991.103.Belch,G. E. & Belch, M. A. : Introduction to Advertising &Promotion, A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erspective, Irwin,McGraw-Hill Press.1995.104. William Wells, John Burnett & Sandra Moriarty: Advertising: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105. 《广告创意完全手册》,马里奥. 普瑞根编著,初晓英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相关学科书目106、《》,[英]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7、《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英]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三联出版社,1998年。108、《: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德]西美尔著,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10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10、《社会实在问题》,[德]许茨著,霍桂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111、《人论》,[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再版)。112、《文化与交流》,[英]利奇著,郭凡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3、《文化的解释》,[美]格尔茨著,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114、《话语与社会变迁》,[英]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115、《实践与反思DD反思导引》,[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6、《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德]曼海姆著,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117、《狱中札记》,[意]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8、《普通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19、《交往行为理论》,[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0、《心灵、自我与社会》,[美]乔治-米德著,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121、《语言》,[美]马蒂尼奇编,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122、《词与物》,[法]福柯著,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23、《科学革命的结构》,[美]孔恩著,程树德等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89初版, 124、《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5、《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126、《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外国研究室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127、《诠释与过度诠释》,[意]艾柯等著,王宇根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128、《法兰克福学派史》[美]马丁-杰伊著,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9、《社会如何记忆》,[美]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30、《结构人类学》,[法]莱维-施特劳斯著,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131、《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32、《自由秩序原理》,[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133、《通往奴役之路》,[英]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34、《理解与解释DD诠释学经典文选》,洪汉鼎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135、《与DD阿尔杜塞读本》,陈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36、《社会性动物》,[美]埃利奥物-阿伦森著,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137、《文化研究导论》,[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38.《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年。139、《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140、《货币》,[德]西美尔著,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十二、专业学科导师组1、研究生管理体制本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由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组织实施。传媒中心组成研究生导师组,负责研究生学术培养工作。中心主任担任导师组长,副主任担任导师组副组长。传媒中心及本院科研和研究生工作专职秘书,负责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日常事务。研究生培养经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2、专业导师组导师组长:吴予敏教授副组长:丁未教授秘书: 刘晓燕讲师导师队伍:(1)与文化研究方向吴予敏教授 林晓光教授 李蕾蕾教授 潘晓慧副教授 王婷副教授王琛副教授 黄春平副教授孙海峰副教授 (2)媒体与社会研究方向丁 未教授 林晓光教授 王晓华教授 刘劲松副教授 周裕琼副教授 尹连根副教授 (3)广告与品牌研究方向欧阳康教授 王晓华教授 李新立副教授 马春辉副教授 何建平副教授 胡莹副教授(4)视觉研究
田少煦教授 何建平副教授 刘辉副教授 阎评副教授 胡莹副教授学科组负责人签名: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任签名:(单位盖章)日
深圳大学相关标签
深圳大学相关文章
&&&&&&&&&&
深圳大学最新文章
&&&&&&&&&&
深圳大学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犯罪心理学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