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的结合图鉴我国周边环境 写一篇关于对最复杂环境的1000字以上的论文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论文,关于环境保护的 题目要新颖!急!!!_百度知道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论文,关于环境保护的 题目要新颖!急!!!
提问者采纳
身边的环保——湘大一次性餐具使用调查报告 求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以下给你提供几个题目和相关内容!!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攀枝花生态旅游的发展道桥毕业设计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创新与西部环境保护浅论WTO与环境保护问题洪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规划指标体...环境科学电力环境保护基本知识范文:攀枝花生态旅游的发展原文:摘要: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发展方向,它对环境负责,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最终带来最大经济效益,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主导旅游形式。攀枝花拥有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还有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和人文景观。由于42年的城市建设使其生态环境遭受较为严重的破坏。开展生态旅游不应牺牲环境为代价。有必要借鉴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制定合理的规划。本文提出发展田园观光生态游、自然体验生态游、休闲互动生态游以及梦幻仙境生态游等形式作为建设生态风景区的规划。为了更好地发展攀枝花的生态旅游,本文提出从开发多种生态旅游;开辟多条生态旅游线路;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建设生态区;增加旅游专项资金;增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来发展攀枝花的生态旅游业。以实现攀枝花的生态、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surroundings, ecotourism is responsible for environments, and it can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mong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s to bring th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So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best mode of tourism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anzhihua is rich not only in iron and steel, vanadium-titanium and hydropower resources, but also in ecological tourist resources of ideal climate,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ll of them are the basis of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42 years’ 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Panzhihua has been destroyed to some degrees. Developing ecological tourism should not sacrifice environments at a price. It’s necessary to learn the good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ecotourism from abroad.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enic spots are made, namely the pastoral, natural, leisure and magical fairyland ecotourism. ....................以上内容均摘自
更多详细内容 请登录 刨文网
”,这里的文章全部是往届高校毕业生发布的原创毕业论文,内容详细,符合自身的专业水平。
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跪求一篇科技小论文(1000字左右)_百度知道
跪求一篇科技小论文(1000字左右)
求求各位大虾啊
提问者采纳
  我有两个。都得过奖的,你参考一下吧,切忌抄袭!  第一篇:  成都地区高压输变电项目  噪声污染研究  研究人员:  研究单位:  研究时间:  成都地区高压输变电项目噪声污染研究  摘要 针对初二物理中讲到的噪声概念,结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的假期科技实践活动,对成都市周边地区若干500kV、220kV和110kV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噪声污染情况进行了测试调查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就治理方案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根据国家现行环保标准,成都地区现有输电线路能满足国家环保标准,变电站基本满足标准。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高压输电项目业主单位及建设单位应对高压输电项目,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高压输电项目噪声污染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做到在实现电力工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环境,保证人民生活居住优质环境。  研究背景  物理课本中曾讲到“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飞机轰鸣、工地噪音......让人心烦意乱”,声音无处不在,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被称做乐音,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被称做噪音。从人的主观需要判断,一切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在噪声干扰下,人们感到烦躁不安,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工作生活质量。发声源发出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就是环境噪声污染。  噪声的来源有两类: 一类是自然现象引起的自然界噪声;另一类是人为造成的。噪声污染通常指人为造成的噪声,是一种社会性的公害。噪声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 工厂噪声污染源: 工厂中各种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如运转中的排风扇、鼓风机、空气压缩机等。② 交通运输污染源: 运行中的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火车、飞机和轮船等。③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源: 运转中的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和压路机、凿岩机等。④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 高音喇叭,商业、交际等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等。  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型物理污染,当声源消失或者采用一定措施使声音降低到一定程度,污染就不复存在了,噪声污染没有残留和富集的特征,但噪声对人类的危害具有长期累计效应。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能源方式和保障。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将成为未来电力发展的主要方向。那么,与人们了解较多的电力行业发电项目噪音污染相比,输变电项目是否也存在噪音污染问题呢?目前成都周边地区高压输电项目噪声污染情况如何呢?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减轻其中的噪音污染问题?为此,我们利用假期的时间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并利用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的“中小学生科技实践周”机会对成都周边地区高压输变电项目的噪音污染及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线路的电压高低不同,输电线路的噪声也有所不同,通常在45~60dB分贝之间。电压等级较低的输电线路,噪声问题不突出。对于一般高压输电线路来说,主要是无规则噪声,其次是100Hz或200Hz的交流声。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特别是在潮湿或安静地区,输电线路噪声已成为环境问题。  输变电项目噪声分为来自输电线路的噪声和变电站变电设备的噪声。  输电线路噪声分为两种,宽频带噪声和100Hz及其整数倍的纯音(纯音又称交流声)。宽频带噪声为嘶嘶和啪啪的爆裂声,纯音为按一定频率起伏的嗡嗡声。天气条件对输电线路噪声的影响很大,好天气时噪声小,坏天气时(如雨天、雾天、下雪天)可听噪声增大。不同气象条件下,无规则噪声和交流声的相对值也不同,雨天无规则噪声大,而结冰时交流声大。输电线路在开始投运前半年可听噪声相对较高,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可听噪声逐渐减小,趋于稳定。  变电站噪声主要是电气设备机械振动噪声,如主变压器、电抗器的振动噪声,油泵、风机的连续性噪声和断路器的非连续性机械撞击噪声。其中,油浸自冷式变压器由铁芯硅钢片的磁致伸缩振动和磁动态振动产生电磁性噪声;油浸风冷式或强迫油循环风冷式变压器,除了电磁性噪声外,还有风机产生的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以及油泵产生的液力噪声;集中式空气压缩机噪声大、连续,危害最大。  110kV及以下的配电变电站主要是变压器本体及其冷却系统产生的电磁性、机械性和空气动力性噪声。在220kV及以上的变电站中,除了变压器噪声外,不同结构型式的电抗器和同步调相机在运行中会发生不同的噪声;空气断路器在操作时,由于压缩空气的排放,也会发出巨大噪声。高压配电装置导电部分及导线附近的空气在强电场中会产生电晕放电,发出噪声;高压配电装置中某些电场较集中部位,在空气湿度较高时局部火花放电,也会发出噪声。  当前,随着公众环境意识提高,输变电工程所引起的噪声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输变电工程的噪声有什么特性?我们应如何治理?2007年8月下旬,我们参加了对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的对其所辖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噪声污染现状调查实践活动。在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化学环保所工程师们的安排指导下,我们测试调查了成都及周边地区500kV、220kV和110kV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各15个,线路类别涵盖了同塔双回、单回水平排列、单回三角排列等线路排列方式;变电站则涵盖了室内、半室内和户外等型式,因此此次调查的线路和变电站的代表性强,对于我们了解掌握成都及周边地区高压输变电项目的噪声特性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噪声监测方式进行,所使用仪器为国产HS6288B噪声分析测试仪。HS6288B是一种便携式智能化噪声频谱分析仪器,由主机、打印机两部分组成,适用于环境噪声测量及统计分析、频谱分析。该仪器能进行A声级和1/3倍频程频谱分析测试,能进行瞬时A声级或声压级测量,能按预先设定测量方式和倍频程滤波器的中心频率(31.5Hz、 63Hz、125Hz、250Hz、500HZ、1K、2K、4K、8K)自动采样计算及倍频程自动扫描测量,测量结束自动打印出频谱图和数据。通过RS-232接口、主机与微机可实现通讯,对数据作进一步处理分析及输出,测量精度较高,能满足此次调查要求。  在输电线路噪声调查中,测量位置选择在两侧塔高基本相同的档距中央且距交流线路外侧导线的垂直投影15m处,传声器在地面上的高度均为1.5m,测量A声级噪声。为真实调查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噪声现状,本次调查采用连续进行5次测量,每次测量1分钟,取5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噪声评价值。15条输电线路的噪声测量结果如下:  表1:输电线路噪声测试结果  线路编号 1# 2# 3# 4# 5#  线路噪声(A) 53.1 50.0 44.0 43.6 46.3  线路编号 6# 7# 8# 9# 10#  线路噪声(A) 44.9 41.7 54.8 45.6 45.2  线路编号 11# 12# 13# 14# 15#  线路噪声(A) 41.8 44.1 44.9 47.8 47.7  图1:输电线路噪声测试结果折线图  变电站噪声的厂界噪声测点选择在围墙外1米处,且测点高于围墙50厘米。15个变电站噪声调查结果如下:  15个变电站昼间噪声测量值均低于60dB(A),具体统计结果为:噪声值在55~60dB间的测点为总测点数的8%,噪声值在50~55dB间的测点为总测点数的36%,噪声值在45~50dB间的测点为总测点数的42%,噪声值在40~45dB间的测点为总测点数的14%。  图2
变电站昼间噪声统计结果  15个变电站夜间噪声测量值绝大多数低于50dB(A),具体统计结果为:噪声值在50~55dB间的测点为总测点数的12%,噪声值在45~50dB间的测点为总测点数的63%,噪声值在40~45dB间的测点为总测点数的25%。  图3
变电站昼间噪声统计结果  对于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所产生的噪声允许限值范围,在我国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48-90)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规定值如下:  表2
各类厂界噪声标准值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Ⅰ 55 45  Ⅱ 60 50  Ⅲ 65 55  Ⅳ 70 55  注:Ⅰ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Ⅱ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Ⅲ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Ⅳ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由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根据国家现行环保标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一般执行二类噪声标准,即昼间噪声不高于60dB,夜间噪声不高于50dB,从15个输电线路的噪声的调查结果看,输电线路噪声满足国家环保标准。变电站厂界噪声基本满足国家环保标准,仅个别地方噪声值出现偏大现象,而变电站绝大多数位于农村和郊区,相对远离居民区,尽管出现噪声值偏大,因其附近无敏感点,所以对环境影响较小。  针对变电站噪声部分值超标问题,在工程师指导下,我们对某500kV变电站的厂界噪声进行了进一步的频率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变电站噪声主要来源于变电站的变压器噪声、电抗器噪声以及高压带电构架的电晕噪声,具体测试数据如下:  表3
500kV变电站厂界噪声频谱分析  昼间噪声  测点  编号 等效声级  dB(A) 频
dB(A)  31.5 63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1 58.9
31.7  2 64.1
45.3  3 58.3
47.3  4 51.3
44.3  5 51.4
34.5  6 55.2
42.4  7 42.2
30.0  8 41.0
19.9  夜间噪声  测点  编号 等效声级  dB(A) 频
A计权)  31.5 63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1 56.5
31.8  2 65.0
39.2  3 59.2
49.6  4 51.3
38.0  5 52.6
35.7  6 56.2
28.5  7 45.0
26.3  8 45.2
25.8  从表3可以看出,500kV变电站厂界噪声主要为低频噪声,最大值噪声主要分布于63~500Hz之间。正因为变电站噪声为低频噪声,其特点是随距离增加衰减速度比高频噪声衰减慢,对人员的影响比高频噪声突出,但实际测量值却比高频噪声低。因此,一些变电站附近居民抱怨其附近变电站的噪声影响其生活,而通过现场检测,噪声值并不高,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排放限制标准。  通过现场测试调查,我们发现尽管成都周边地区输变电项目噪声基本能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标准,但由于输变电噪声多为低频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会带来一定影响。目前低频噪声所产生的危害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低频噪音与高频噪音不同,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马路上的线性声源每10米也能下降3分贝。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因此能够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如果人长期受到低频噪音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对输变电项目引起的低频噪音进行治理。  通常,对噪音的治理是从噪音的产生、传播及接收几个环节入手。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以下方案来降低输变电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提高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1)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精细施工方式,尽可能减少输电导线的表面划伤,同时使用高质量的金具,减少电晕放电,降低电晕噪声,这样在减低噪音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电能损失。  (2)变电站在设计和施工中,对变压器和电抗器等一些高噪声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使其尽可能远离围墙和居民点,降低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3)对于已经投运的变电站,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和方法尽量降低变电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变压器和电抗器等设备附近修建隔音墙,以屏蔽方式来降低噪声;改善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通风散热方式或加装消音设备,降低机械噪声。在变压器和电抗器附近地面采用灌木绿化,减少反射噪声,从而降低外传噪声。  通过这次科技实践活动,我们深化和拓展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从制定实验方案、现场数据采集、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整套的实验方法,还通过对输变电项目噪音特性分析及噪音治理方案的探讨,加深了环保意识,所以,我们认为这次活动是一项意义非常重大的活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类科技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测量方法》(GB )  (2)《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测量方法》(DL 501-1992)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  第二篇:  汶川大地震对安县生态旅游的影响  及对策初步分析  摘
要:安县生态旅游业是该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和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5.12汶川大地震对该县的生态旅游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就汶川地震中安县生态旅游业的受损情况、地震灾害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评估,进而初步提出了安县生态旅游恢复、重建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健词:安县
对策建议  一、前言  四川省安县是我爸爸的家乡,每年的节假日我们都要回去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和姑妈他们一家。安县生态环境优美,有很多风景名胜,尤其是安县的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罗浮山温泉和溶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县是“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而且听家在安县的姑父说,地震最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罗浮山温泉等所在的茶坪乡、高川乡和晓坝乡。想起昔日曾经多次游览的地方已遭受重创,心里总是觉得无限惋惜。据我所知,生态旅游业可是安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地震对这些地方造成了怎样的损失?将来该如何恢复重建和发展?这些问题成为我在灾后始终悬挂的疑问。放暑假了,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我终于有机会在地震2个月后重回安县,对我心中挂念的风景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后来,又在姑父的帮助下,了解到相关地点受灾的情况。我想,我一定要写一篇文章,为家乡的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之后,我开始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安县地质公园管理处、安县科技局、环保局和林业局的叔叔阿姨们的大力帮助),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带着问题请教老师和专家,最终形成了《汶川大地震对安县生态旅游的影响及对策初步分析》一文。  二、地震前安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发展情况  (一)安县地理位置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与成都平原接壤地带,跨东经104°05′45〃-104°38′15〃和北纬31°22′20〃-31°47′30〃范围,东临绵阳市、江油市;西与罗江县相邻;南连绵竹市;北接北川县、茂县,全县幅员面积13.99万公顷,距离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直线距离不到70公里(图1)。  图1 研究地点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位置示意图  来源:互联网  (二)安县生态旅游资源  1、生态旅游内涵及分类  生态旅游的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塞巴洛斯?拉斯奎林(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先提出的,是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品牌。四川省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随着我省旅游业从传统旅游到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将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的生态旅游(ecotourism)就成为在川西地区,特别是在重要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选择。学术界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认识各有不同,不同概念也各有其侧重点,较为共识的是以生态旅游系统的“四体”组分分析为基础,将生态旅游资源定义为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往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生态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生态旅游专家印开蒲老师(2003)将生态旅游资源大致分为三大类:(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旅游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海滨、湖泊、温泉、河流生态旅游资源);(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田园风光、牧场、渔区、农林生态旅游资源)、园林生态旅游资源(中国园林、西方园林)、科普生态旅游资源(植物园、野生动物园、世界园艺博览园、自然博物馆);(3)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北极、南极、山岳冰川生态旅游资源)、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中华五岳名山、宗教名山、“龙山”生态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  2、安县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安县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植物资源814种。森林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421.60万立方米,森林面积7.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4%。动物资源有948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大鲵、棘湍蛙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7种;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也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寻龙山风景旅游区(天然溶洞)、罗浮山温泉度假区等。主要生态旅游资源情况如图2所示:  (1)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2)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  (3)罗浮山及温泉  (4)寻龙山风景旅游区  (5)白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6)罗浮山羌王城、飞鸣蝉院  (三)安县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地震前安县生态旅游主要由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罗浮山温泉、寻龙山溶洞、白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旅游点及40多个农家乐为主。2007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54.09万人次,同比增长47.28%;旅游总收入6.38亿元,旅游税收达到693万元,同比增长22%;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2000余人。生态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安县第三产业的龙头,正成为全县经济支柱产业(表1)。  三、地震对安县生态环境及生态旅游的影响  (一)地震对安县生态环境的影响  安县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上,安县境内的地震灾区所属的龙门山脉主要包括茶坪山体,全县18个乡镇,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51万人,其中茶坪、高川、秀水等8个沿山乡镇是重灾区。是“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  安县是省级生态示范区,地震重灾区植被类型繁多,景观多样性特征丰富,以珙桐、大熊猫、金丝猴为主体的珍稀濒危物种为其保护对象,拥有千佛山、海绵生物礁等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创建的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之一的茶坪乡是重灾区,损毁严重。高川河、茶坪河、苏保河流域的山区,房屋倒塌严重,林地植被因山体滑坡、垮塌毁坏十分巨大,林区公路垮塌209公里,防火通道受损630公里,桥梁20座、涵洞108处,经济损失合计3678.6万元。太平伐木场、千佛山保护区、王银章沟林场、城北园林场、天台山林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都不同程度的损坏,由垮塌、滑坡、泥石流造成林地、林木被毁28.0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4.3亿元。  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堵塞河谷或河床,流水聚集形成堰塞湖。全县共形成堰塞湖二十多处,其中肖家桥、老鹰岩为高危险级,肖家桥现已基本解除险情。地震造成的岩石崩塌和山体滑坡,直接造成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珍稀野生动物个体的受伤和死亡,也将严重威胁它们的生存。全县林区损失面积240246亩。千佛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受损面积5000亩,直接经济损失27482万元。管护站点、科研监测设施、供水供电、防火道、了望台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重要保护对象的监测能力和监管能力基本丧失。此次地震灾害破坏了大量的植被,诱发了大量次生灾害,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水、土壤、大气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发生潜在环境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二)“5.12”汶川8级地震对安县生态旅游的影响  1、生态旅游资源受损情况  (1)生态旅游主要景区生态环境受损  位于龙门山地震带上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千佛山景区,受地震影响,造成山体倾斜移位、垮方、泥石流随处可见,地形地貌完全变了样。肖家桥两座大山合围一起,形成了堰塞湖。森林覆盖率由95%变为灾后的不足50%,林地损毁45000亩。景区内建筑损失较大,百鸟园、龙洞沟古栈道被土方掩埋,金溪湖被填为平地,藏羌艺术馆整体移位,老街、国际大酒店破坏严重,总的损失估计在52885万元;罗浮山温泉度假区地面设施破坏严重,酒店宾馆建筑受损严重,损失达2.15亿元。羌王城中的著名景点“壁绘仙人”、“天然座佛”受损,景区山体存在众多安全隐患,财产损失880万元;寻龙山风景区的溶洞等存在安全隐患,景区损失5700万元;白水湖景区湖心岛码头、园林站、酒店餐厅、配电线路、输水管道等损坏严重,损失5700万元。  (2)生态旅游交通受损  安县境内的旅游交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晓坝镇、睢水镇、秀水镇到白水湖计30公里,晓坝到茶坪的20公里、以及高川乡和茶坪乡的内部公路由于山体的垮塌滑坡全部损坏,桥梁垮塌40多座,隧道垮塌2公里,因此地震灾害形成的堰塞湖导致公路桥梁修复难度极大。景区内部旅游道路损毁也较为严重,其中千佛山景区投资修建的158公里防火便道、35公里林区道路全部损毁,损失1287万元。  (3)生态旅游设施受损  地震对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等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毁(表2),旅游标示、旅游酒店宾馆、旅游建筑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表2 旅游系统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  2、生态旅游受灾情况分析评估  (1)主要旅游景区受损严重,但核心旅游资源依然存在  安县旅游资源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其中千佛山景区损失最为严重,罗浮山景区内建筑损坏严重,但核心旅游资源温泉并未在地震后丧失,安县未来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依然存在。  (2)山区旅游通道破坏严重,但旅游外部交通依然通畅  沿山景区因地震造成山体移位和滑坡待次生灾害,旅游通道破坏非常严重,其中千佛山景区和茶坪乡内部道路几乎全部被毁,罗浮山等沿山附近景区的内部旅游道路均有损毁。连接旅游景区之间的旅游通道:晓坝通往茶坪乡的旅游公路损坏严重,安县旅游主通道之一成青路桑枣段有部分坍塌。  (3)地震遗迹等新生旅游资源出现,提高了旅游吸引力  安县拥有国家地质公园一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核心吸引力竞争力都很大。此次汶川大地震,使得处于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的安县地质地貌发生极大的改变,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山体大量倾斜和移位,晓坝肖家桥形成了一处堰塞湖,茶坪乡等处的地震遗址,地震造成的地质地貌景观丰富,丰富了安县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虽然道路只是初步恢复,但我在去肖家桥考察中,已看到来自成都和德阳等市的自驾游游客在那里旅游。  (4)旅游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地震后千佛山和罗浮山等主要旅游景区基本处于歇业关停状态,灾区酒店、餐饮等基本关门。地震导致本地旅游者对灾区风险的感知提升,外地旅游者由于对灾区信息等情况不明了,会加大他们对灾区旅游风险的感知,影响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短期内将给旅游者造成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市场信心。同时,旅游业的投资信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地震增大了旅游投资者和经营者对投资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的风险感知,对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预估会降低。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安县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灾后安县生态旅游恢复与重建对策建议  (一)恢复重建主要景区的生态环境  (二)恢复重建生态旅游设施  (三)发展森林、山地、温泉生态旅游  (四)发展地质科普、地震遗迹旅游  (五)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  (六)恢复重建旅游信心  (七)利用地震遗迹加大对中小学生科普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安县林业局:《关于全县林业地震灾害损毁调查报告》,安林发[2008]59号  [2].蔡淑华,陈朝镇.《四川省安县干佛山旅游资源开发刍议》,《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4): 58-59  [3].印开蒲、鄢和林.《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附件:  1、 安县生态旅游主要景区实地考察照片  2、 安县生态旅游主要景区灾前灾后对比照片  3、 部分工作记录和参考资料  4、部分参考文献  ……………………  我删了一些,字太多了……………………汗…………………………  您就自个儿琢磨吧、
提问者评价
你真的是人才。我爱你,就是太乱了,无奈中。
其他类似问题
科技小论文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撒的结合图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