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性

您现在的位置: -
对山西现代农业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西现代农业建设绩效的客观描述,着重从土地经营制度、城乡经济结构、财政分配制度和科技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当前制约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促进山西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    现代农业是一个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且具有发展变化特点的农业概念,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以保障农副产品供给、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工具、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经营理念为支点;在接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实现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与各种企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更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2006年是山西省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加快山西现代农业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山西现代农业既适应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又有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协调我省在人口与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而且有益于统筹我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构建&和谐山西&的步伐。  一、山西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绩效  众所周知,山西历来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一直是以煤焦、钢铁、化工等行业为主导产业,农业相对属于弱势产业。但是,这并没有动摇和削弱农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的发展方针,在推进山西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2004年,全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长期稳定在4300万亩以上,年平均总产量稳定在90亿公斤,2004年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06.2亿公斤,平均亩产242公斤,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增速为12.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1637元,年增长4.8%;恩格尔系数为45.8%,比&九五&末下降2.8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等为特色的四大产业,并建立起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太行吕梁两山干果杂粮生态经济区和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作物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在乡镇企业的二次发展中,全省有13家乡镇企业进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20家成为省级重点企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治理水土面积4.92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4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90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122万亩,占到有效灌溉面积59%。到2005年9月末,全省99%的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81.19%的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联保贷款,受益农户达303.23万户,占全省总数的49.01%;全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达到117.96亿元,占各贷款比重的41.52%;农户联保贷款余额达59.68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35%。为走农业节约化道路创造了条件。  二、制约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探析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运转机制不健全,征地制度存在问题  从我省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运转机制成为阻碍山西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因素。其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一方面有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由农村集体按农户人口数加以平均分配的,由于客观上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由于城镇扩建、交通占地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化与调整,出现农民对土地&只种不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壤肥力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低而不稳且品质不佳。这种人地关系不稳的状态导致了农民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能合理地长期地对土地进行规划使用。此外,一些县乡政府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明显存在征地标准过低的问题,不能体现土地应有的价值。农民丧失了对土地去留的决定权利,反之,县乡政府却成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既得利益者。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分异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山西城镇化步伐  目前,我省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涉及户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已成为制约城乡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公平分配、人力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根源。特别是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的社会的发展。不可否认,户籍制度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挥过积极有益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已成为山西农村城镇化的巨大制度障碍。具体表现为,那些选择进城务工,走农民兼业化道路的农民工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并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他们却无法分享社会公共财政、医疗、教育给现代都市所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一个小小的户口本将我省的城市和农村相分离,成为城乡壁垒的分界和标志。虽然在&十五&期间,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消除城乡差别的政策,也在不断朝着&统筹城乡&的目标迈进,但无论是从涉及的广度还是执行的力度上都显不足。尽快赋予农村居民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以国民待遇,已成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省级财政对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总量不足且分配结构不合理  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农村社会事业滞后是山西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筹为辅的资金投入渠道。这里我姑且不论农民自筹资金来发展现代农业,但就省级财政投入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目前,在财政投入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省级财政投入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极不相称。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与&九五&末相比,全省财政收入增长1.7倍,而财政支农资金只增长了69%,省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每年保持在2.9亿元水平不变。此外,有限的政府支农资金存在分配不合理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县乡村各级人员的供养和开支,建设性支出较低;第二,在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中,用于流通领域的过多,用于农业研究、技术推广以及农业现代化经营的比例太低;第三,财政支农资金缺乏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所以,财政总量投入不足和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山西现代农业发展滞后的根源所在。  4.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落后,农民文化素养亟待提高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与支柱。目前,山西在农业科技方面问题严重,集中反映为科技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当滞后、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很不发达、农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其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和农业科技经费制约体制。在我省农村教育方面则表现出农村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且投入不到位、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在校人数和就业人数比例很低、。因此,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现代农业最大的障碍,也成为影响和制约着我省未来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关键因素。  三、推进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1.明确土地产权,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征地制度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它的基本要求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土地产权对农民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无疑给山西省的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我们可以大胆的借鉴兄弟省份的改革经验,以明晰地权,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目的,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我们可以在有条件的市县乡直接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尝试,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以股权形式分配给农民,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创办股份合作制的农业企业;对直接推行土地股份制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大幅度延长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进一步稳定人地关系。此外,我们可以对荒山、荒坡、荒滩、荒沟实行公开拍卖,整合我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必须体现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条件下,我们可以根据被征农地的用途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具体如下:对出于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土地征用,府与可以参照土地市场的价格并根据政府的现有财力加以调节,给以实地农民合理的补偿后,可将集体用地征收国有;对出于商业开发为目的的土地征用,必须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加以征购,让政府已经批准的可以征购的农集体土地直接进入一级土地交易市场,大幅度提高土地征用价格,让土地价格与真实的土地价值保持一致。在此交易过程中,政府要担负起行政登记和市场监管的作用。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以城乡分异为特征的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山西省城镇化建设的一块绊脚石,严重制约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需要强调的是,改革户籍制度的目的,不是取消户籍登记管理,关键是要取消附加在户籍上的种种诸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不合理甚至是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和制度,给新进城落户的居民以平等的待遇,进一步适应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建议我省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依据的城镇户口申报制度,用导向性的准入条件代替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制度。同时,要按照统筹城乡的发展要求,逐步清理现行制度中带有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规定,尤其是对其子女的入学、医疗、社会保险给予城镇人口的同等待遇。从深化户籍管理入手,通过省市县乡的各级努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弊端,扎实稳步地推进建设&和谐山西&的重大战略。&&&&&&&&&&&&&&&&&  3.建立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完善管理体制。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山西省地方财政总收入757.9亿元,比2004年的总收入增长40%。在我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下,应按照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所规定的&财政用于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法律条文,通过投资农业基本建设、变流通环节补贴为对农民直接补贴、支持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据最新消息,2006年我省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支农、惠农和强农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今年仅省财政就安排支农资金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8.6%。省财政厅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的要求,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2006年一号文件&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的要求,开辟新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这次省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投向是:安排1亿元资金,解决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3亿元完成林业五大工程造林500万亩;安排1000万配套资金,新发展沼气用户20万户;安排农业产业化和扶贫产业化资金50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安排1.8亿元,解决5万山庄窝铺农民搬迁;安排1.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此外,为了保证支农资金有效发挥其最大效应,笔者建议应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避免资金投入过于分散或重复投资建设,建立一个&统一、效能、协调&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为山西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个强有力的资金后盾。  4.建立农科教结合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山西现代农业的兴衰成败。为此,我省应把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发展山西现代农业的一个核心任务加以落实。一方面,继续深入地完成农村青少年的&普九&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我省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培养出大批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实用技术水平,为山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此外,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鼓励广大农业科技研究人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作者: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农村经济处贾步云)&& &
发布时间: 编辑:王宁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襄州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湖北襄州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3月25日,笔者从襄州区获悉,该区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抓手,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跨越。今年示范区内至少建成4个万亩种植示范片,建设1个高标准的农村新型社区;支持万宝公司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突出品牌示范效应。该区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成样板”的发展步骤,集中力量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全市样板”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形成以双沟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张家集、程河和朱集等镇的部分村组,涉及85个行政村、528个组、面积327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域,重点建设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农技服务组织,建成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推动龙头企业向示范区集中。
  锁定产业向高端发展。该区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全面推进双沟食品工业园建设,鼓励加工企业向开发区园区集中,争创全省农产品加工50亿元园区;加大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纵深推进农产品加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全国前20名的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南燕油脂项目、维维豆奶项目和正大100万头生猪新上加工项目落地步伐。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全年新增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7个以上,新增湖北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2个以上,积极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支持万宝公司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调整结构彰显特色。该区完善“一园区、两基地、三片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峪山镇建成全省生猪养殖第一镇,襄北、襄东建成全市最大的优质粮生产基地,其中龙王、石桥争创全市优质稻生产第一镇,双沟、张家集、朱集、程河等夹河套地区建成全市最大的蔬菜瓜果和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古驿镇建成全市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大镇。
北京中农信联科技有限公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积极评价曲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
作者:朱党强
&&& 5月20日至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主任何宇鹏、秦中春和王宾博士三人组成的调研组到曲靖市调研“三农”工作。期间,对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指出曲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一些做法对其他行业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座谈会会场
&&& 调研组先后深入马龙县、麒麟区、陆良县、沾益县、宣威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参观了马龙己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项目区暨己沃中低产田改造区;参观了麒麟区珠街乡红花海子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地考察了陆良召夸镇小坝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情况,在“现代烟草农业服务中心”与乡镇干部和曙光烤烟生产合作社社员座谈;视察了沾益西河治理工程;察看宣威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引水济榕”工程指挥部、引水隧洞、引水明渠、主拦水坝等项目建设情况,并就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下步工作与乡镇干部、灌区群众、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
调研组领导积极评价曲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
&&& 在实地调研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曲靖市政府副市长宁德刚向调研组汇报了曲靖现代烟草农业、中低产田改造、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工作。曲靖市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杨荣生就调研组提出的曲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的一些亮点作了汇报。调研组在进行情况反馈时指出,通过实地查看和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认为曲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体效果较好,特别是一些制度创新对其他行业很有启发,诸如工商农对接等做法对其他行业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杨经理作汇报
&&&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巡视员包毅、烟叶处副处长腾永忠,曲靖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曲靖市烟草公司副经理夏开宝、张拯研陪同调研。生态农业研究报告 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5页免费77页免费10页免费63页¥30.0054页免费 75页免费64页免费65页免费78页7下载券65页4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9页免费
生态农业研究报告 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