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训练要注意什么

[0回复 / 33阅读]
关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教学的必要性
楼主发表于: 09:03来源于:
&关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教学的必要性&&&&&&&&&&&&&&&&&&&&&&&&&&&&&&&&&&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吴立忠【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进入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同时各种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也提供了更多角度的思考,更重要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比连续性文本更为有效的平台。【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学会生存&&&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必要性【正文】【必要性宏观浅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提出了新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不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涌入我们的视野,需要我们快捷的做出反应,提高我们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是时代和个人发展的必要能力,更重要的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初中的思品课程,课程主旨虽有不同,但这一点是想通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恰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训练能够更好、有效的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很有帮助,弥补文本教学的这一空白,所以把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纳入常规教学就凸显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非连续性文本是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它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这样理解:通过阅读简单的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并能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在连续性文本中插入非连续性文本,可以提供更多信息和多角度的思考,使文本生动活泼,富有变化,它已在现代社会里被广泛运用。生活在信息时代,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加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训练显得更为重要。【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现状】&&&&&&因为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仅占很小分量,常常穿插在连续性文本之中,有很多内容安排在小资料以及教材的边边角角,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或者一笔带过或者轻描淡写的指点,让学生自由发挥一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位教师会专门安排课时、制定好教学计划、提前精心备好非连续性文本的课,更没有哪位领导把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质量纳入常规教学的检查之中,故此,大多数教师还没有认识到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重要性。【现实必要性的迫切需求】一、各科学习的需要让我们必须重视&&&非连续性文本不仅仅出现在语文课本里,它还出现在数学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统计等、科学课本里大量的表格阅读等等,品德与社会比如三年级课本里如何购物中对于购买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等,可以这样说所有科目里都渗透有非连续性文本能力训练的素材和教学,这就要引起我们教师教学的关注:关注能力的培养;关注方法的选择;关注学科的整合。有意识的把课堂常规教学成为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主渠道。二、各种考试中综合题的出现让我们必须加强【原题回放一】2012年中考题例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表是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阅读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传统报刊阅读率58.4%50.1%46.9%45.6%41.3%数字媒介阅读率9.1%24.5%24.7%32.8%38.6%(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原题回放二】2013年小学升初中品德与社会考试题1、阅读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筹粮&&&&4.8千克大小车&&&&88万辆&&&&&&&&&船只8500只&越来越多的考试中出现了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目,并且分值都很高,不仅学生在乎,我们老师同样在乎。三、生存能力的诉求让我们必须有强化的意识《2011年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每天我们的学生要购物,要出行,要娱乐......一句话:他们要生存。说明书、路标、表格、图画等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充斥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是教会学生会生活,如果他们不会阅读这些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可以说将寸步难行。试想: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独自乘坐公交车不会看路标、一个三级的学生购买玩具后不能够按照图纸去拼图、一个初中生感冒了买了感冒药后不会根据说明书去服药……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吗?面对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并不陌生而又陌生的教学资源,作为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教师来说,必定会把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纳入教学重点!【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初中思品课程标准》&、《2012年中考试题集锦》、《2013年小学升初中试题汇编》&湖北枣阳第一实验小学&&吴立忠&&&&&&&&&&&&&&&&&&&&&&&&&&&&&&&&&&&&&&电子信箱:&&&&&&&&&&&&&&&&&&&&&&&&&&&&&&&&&&&&&&&&邮编:441200&&&&&&&&&&&&&&&&&&&&&&&&&&&&&&&&&&&&&&&电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请或。
按 CTRL + ENTER 快速回复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出现了一个新亮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就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那么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它在初中学段中的教学现状怎样?此类文本阅读有何作用?语文教师该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呢?相信这些问题的探索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 概念作用&& 教学现状&&& 阅读指导
&& &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坚信自己对语文怀着一份虔诚的心态。在第一时间阅读中考试卷已成为我多年的习惯。2011年的夏天,绍兴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这一新题型以现代文阅读这样大板块的方式出现尚属首次。无独有偶,2012年,看到宁波卷的现代文&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心头猛地一颤。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新题型在看似&断&的情况下,其实与整份试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2012年宁波卷中几乎每个板块都统帅在&书&这个大话题之下,几乎每个角落都能追寻到&读书&的影子。自然这种新颖的题型与整份试卷就相得益彰了。陆陆续续地开始关注这一新题型,查阅了些资料,笔者将结合所查资料及自己粗浅想法谈谈初中学段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明晰概念,领会作用
第一次看到&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是在PISA2009上海学生阅读素养测评分析报告中。PISA素养阅读测评根据阅读材料外在形式的不同,又将阅读材料分成了两种类型: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主要是指以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依据连续文本的内容以及修辞目的,可以分为描述、说明、叙述、论证等不同的形式。非连续性文本则与连续性文本的组织结构不同,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数据表格、图表和图解文字、调查报告、广告、公告、计划、产品介绍、使用说明、保修单据、地图等。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 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英国伊顿公学研修团来北京游学。车开到东直门,老师就要求首次来北京的十三四岁的孩子们都下车, 40分钟内自行赶到天安门,但不许打出租车。导游担心出问题,老师却觉得多余,因为孩子们手上有地图。
案例二:一位记者在美国国家科技馆看到,很多美国中小学生有仔细阅读说明牌的习惯,静静地看一会,然后试着按步骤依次操作,结果出来后再思索一番,这就达到了参观、参与的目的。记者联想到在中国的科技馆,这样的小观众不多。很多初中生成群涌进来,不看说明,不按步骤,上来就用力转手轮,捅按钮,结果当然出不来,于是大家嘟囔着&没意思,没意思&,再涌向下一个项目接着&毁&。
看完以上两个案例,相信我们的思考会更深入一点。这难道透露的是孩子的自觉性、纪律性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平时忽略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造成的。这两个案例在提示着我们: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因素,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关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非常重要。
1.全面提升学生的&真阅读&能力。随着时代发展,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此类文本阅读主要任务有提取信息,并从材料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等。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隐含在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或隐含在文字里面。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此外,还需从文本信息中得出结论,这就需要对文本信息再加工处理。此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并通过运用已有相关知识,使知识能以连贯的方式组织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对学生&真阅读&能力的真正落实。
2.发展学生多元智能。首先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工作。由于优点很多,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科研等各方面得到极广泛运用,不学会读它就不能适应生活、工作需要。其次极大地丰富知识。当今信息爆炸时代,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帮学生吸收海量信息,学习、工作得更好。再者促进立体思维发展。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单向直线式思维过于简单而不适用,非用系统性的立体思维不可。比如设计和管理一项工程,繁多而复杂的工序不可能安排成一条线,而只能安排成空间二维的&程序框图&。如此种种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分析现状,了解形势
此类文本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此类文本阅读的实施情况怎样呢? 我们可以先看一些数据。2011年上海参加了PISA测试,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平均分为564分,比第二名韩国高26分;在非连续性文本分量表上,上海学生平均得分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上海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高达25分,是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PISA2009测试卷调查结果也表明,上海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在阅读的自我调控策略方面也低于平均水平。这样的数据也许能引起我们的反思。纵观初中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现状,形势堪忧。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