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关于道德的论文与人生的理解,论文2000字左右

谈谈你对人文科学的科学精神的理解(论文2500字以上)_百度知道
谈谈你对人文科学的科学精神的理解(论文2500字以上)
谈谈你对人文科学概论课的认识
提问者采纳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它的核心是 “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科学精神的影响迅速扩大,如日中天。科学文化受到崇尚,科学教育受到青睐。人文主义相形见绌,地位降低,影响弱化。科学和人文精神正是从这时分道扬镳的,科学主义正是由此而背离人文主义,开始凌驾于人文知识之上,俨然成了真理的唯一化身。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唯一正当的知识,是真理性的知识,而艺术、人文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不科学的,最多是前科学的,甚至是应该驱逐的。两者各执一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科学主义强调人的理性。 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埂骸第忌郢涣电惟钉隶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 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有重要的意思.我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其他类似问题
人文科学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以庄子思想的作用为主题写一篇论文,2000字左右,内容不要太艰涩
以庄子思想的作用为主题写一篇论文,2000字左右,内容不要太艰涩
庄子思想的作用,积极,消极方面都要有。今晚就要,发邮箱,急用!重谢!!!
庄子哲学思想 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 不过,绝对、抽象的“无”还并不是庄子哲学的顶点,庄子哲学的顶点是“矛盾”。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即由庄子哲学中内在的、并且又是由庄子自己提出来的矛盾现象表现出来。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这些矛盾问题庄子自己没有解决。 庄子自己很可能没有识意到他是要表达“道”的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但在他的哲学探索过程中实际上是确实表现出了“道”的兼有开放性的双重性。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因而也是实用的、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体系具有封闭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就不是实用的和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因此就空前绝后,往而不返,不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尤其是“不为王公大人所器”。但是时过二千数百年之后,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从现代开放环境的背景上看,庄子哲学以揭示矛盾、表现为开放,而不是以涵括矛盾、表现为封闭作为结束,就并不比儒家的提出一个完备、实用、但却封闭的体系缺少意义。认识到哲学史上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从“有”和“无”的关系上看。道兼“有”“无”,庄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有”是就物质全体而言,“无”是就抽象本质而言。二者异名同实,“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无”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是天地万物的统一和绝对。“有”生于“无”,“无”是“有”的终极根据,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但同时,“无”也可以是无根据,也可以是对终极根据和宇宙万物共同本质的否定。 从宇宙万物的生成上看。庄子的“道”有情有信,现实的物质世界有日月之明,有星辰随转,有旦暮之期。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各得其序。但有序的现实物质世界的本原和根据是“无”,而“无”的展现形式又是“无所可用乃为予大用”,从而使得在从“无”到“有”的物质运动与生化过程中,存在着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从生命的意义上看。庄子认为“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道”。人从人与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上获得了自身的生命意义、存在意义。但“道”之于物,生生不休,变动不居。对于万物来说,生为体,死为尻,生如得,死如丧,生死一守,“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生的意义又从而为“道”的更高层次所否定了。 从对“道”的认识上看。“道”无所不在。日夜萌于前,春夏秋冬四时代序。“道”在蝼蚁,在瓦甓,在屎尿。“道”可道,可名,“道”的痕迹至显无遗。但是在“道”的认识和描述上,“道”非常道,非常名。“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之为不知,不知乃知之。所以,如果庄子知“道”,就应该抱一自守,对“道”不加论述;如果庄子对“道”屡有论述,著书十余万言,申之无已,这个“道”就应该不是真实的“道”。 道家学说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认为有“道”,以“道”为精,以“道”为本,叫作“主之以太一”(《庄子?天下》)。庄子继关尹、老聃之后十分认真地坚持了“道”的绝对性、一元性,力求建立道论的封闭体系。但在庄子坚求乎“道”的过程中,却因为同时出现了“道”自身内部的矛盾现象,从而使道论导向了开放。一方面“道”是统一的,不统一就不是“道”,“道”只能是统一的;另一方面,“道”实际上并不统一,还存在着内在矛盾,包含着它所不能包含的因素。既然“道”是统一的,也就不必要有人类对于“道”的追求探索;既然“道”并不统一,也就不能先验地称之为“道”。
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故读庄子之书,多用漫画式白描语言,贵在汇通其意。庄子一书主旨在于消除现象界的对立来体悟本体界,心,性,神,气一滚说(注意,中国哲学儒释道对四者各有解释,大不相同,不可弄混),由气保心,由心保神,由神保性。对于外在世界主张由个人到天下,不乱动手脚,自生自长。 下面选几段随文解释,以见庄子之大概(括号内为解释): (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通为一,即无成毁,即无分别,即康德的物自身即佛教的如)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达者即真人,通为一即证知物自身,不用者,非真不用也,乃不粘滞之谓也,用后过而不留之意。)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已即过而不留,然即范畴,即分别。)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同即分别)何谓朝三?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此为不见道之害)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是非和即无分别)。 (二)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此即无分别之知)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此为以分别之知即知识为无分别之知之用)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这个知是分别之知,即知识,有对待,即有条件前提,科学知识皆如此)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此为不乱动手脚)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此为白描,即不受害也)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此为无分别之知即物自身之作用)。 (三)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明者,浮明,即知识,神,带气说,即无知之知) 以上见庄子对见闻之知即科学知识的看法。其实其并非反对知识,而是要去除知识之执,以知养不知(即性)。 (四)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4),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i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实,即果实。为政勿卤莽灭裂而民自化,此段见庄子的政治思想。) (五)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注意:此处天,性,情,心,神皆带着气说,与道教由分解之路讲三清不同。此处见庄子对道的理解,即人受天地和气而生,本皆为大人,只因后天受到骚扰,卤莽其性,故并溃漏发。如欲复性,则需保气不受无谓骚扰) (六)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由此见庄子无用之真用,庄子无为无用之说于此可得的解) 以上三段见庄子对道和外在施设的真实态度。可见其绝非真正无为,弃世,而是通过保己之气而保天下之气,从而使天下治。 (七)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此段文字明白,故不释,此可见庄子非与儒家势不两立,只是对仁义之僵化有感焉。
庄子此类话头甚多,可自观,不过需有古文基础,和哲学常识,不然甚难也。以上即为庄子之大略,然一指可以知味。如真欲了解庄子,需对人生之艰难有相当体悟方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内容提要】庄子提倡自然本色之美,反对人为雕饰。遵循“天道自然无为”的规律,否定人的主观创造;采用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和离奇的寓言故事,表达“形残而神全”的理念。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塑造一个超脱于天地间,清享虚静而卓然不群的精神模型。这个模型经过后世的不断继承和丰富,熏陶造就了一代代中国文人的为文处世之风格,求善求真之精神。 【关键词】庄子思想;风格;情感表达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继承发扬了老子的道家学说,是道家思想的的集大成者。以他为代表的道家文艺思想对我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形成起了很大作用。郭沫若曾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他(庄子)的影响之下发展的”,[1](P59)闻一多也认为“中国文艺出于道家”(见手稿)。 然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较为偏颇的看法:一提老庄,特别是庄子,就联系到“消极出世”、“逃避现实”等概念,而忽视思想中的有益影响。即使其哲学中唯心主义思想给他的文艺思想带来消极影响,但文艺思想是个综合体,还受到政治思想及世界观的作用,何况唯心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并不是一味的起消极因素。庄子正是不拘一格的走出道理说教模式,其言谈内容不注重引经据典寻求历史依据,而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般轻松自如。在阐述哲学道理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他“大而无当,往而不反”,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诚如苏珊?朗格所说:“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但是,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2](P24-25) 一.关于《庄子》一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大体由庄子本人所著,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因而难免有参差不齐之嫌。“其中境界高的,如《秋水》、《天下》等篇,可说尚得庄子的真精神,而思想粗俗的,如《骈拇》、《马蹄》等篇,虽说是庄子后学所写,但和庄子的思想不仅毫无所会,甚至于由曲解而至于变成了庄子的罪人。”[3](P13)本文将着重于较为纯粹的内七篇。 文如其人,《庄子》大都使用辛辣冷峭的文字,对社会上“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等诸多丑恶现象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不仅长于论辩,而且冷嘲热讽的议论方式和生动活泼的描述构成了一种情感充斥、笔触纵逸、夸张渲染、意气纷呈的话语特征。有人说,庄子作书,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也是庄子文章的一大亮点。作为文本形式存在的《庄子》,千百年来一如始综,没有发生多大更改;然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庄子》,同样秉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共性,不同的人对庄子有着不同的认识。当然无论争鸣激烈到何种程度,也逃脱不了“哈姆莱特不会变成李尔王”的基准。也如瓦雷里所说的“他们既在又不在,既运动又不运动,这便是一部作品的文本。其存在的行为改变着精神,并按照其不同的本质及状态而引起构思中强有力的组合。但不管出现怎样的反动,其文本并不会改变,并能在另外的境况下和另外的个人的心灵中无限地激发千变万化的现象。”[4](P280-281) 二.庄子文艺思想概述 1.“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审美标准 庄子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表现在他提出的“天籁”、“天乐”之音,“解衣般礴”之绘画,“言不尽意”之文学等方面。在他“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可他走上向一种极端,否定知识,提出了“绝学”、“弃智”的主张,要求人们在无是非、无荣辱的虚无缥缈境界中逍遥漫游。 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那么可谓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这也遂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所不懈追求的一种艺术上的最高境界”[5](P15)。 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刻受到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如刘勰《文心雕龙》中讲“人文”起源于“自然之道”;在讲到诗歌的本质时说“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讲文学风格时强调贵在“自然之恒资”(《体性》)。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直至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6](185)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而应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2.由“虚静”到“大明”的认知境界 庄子的“虚静”来源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寻求摆脱一切主观杂念,做到“涤除玄览”,最终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他认为发掘事物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征必须做到内心“虚静”,“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天地》)。“虚静”可以扫除各种外界的干扰,好比水一样,静下来后浊物下沉才得清明;心静了就像镜子一样,如实地照见天下万物,方能在认知上达到大彻大悟。 在文学创作中,同样如此,这在庄子论述关于技艺神化的一系列故事中可以得见。如“梓庆削木为L”(《达生》),梓庆由“斋以静心”到步入“虚静”的境界走得十分艰辛:有“不敢怀庆赏爵禄”的名利干扰;有“不敢怀非誉巧拙”的主观干扰;有“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的具体认识局限性的干扰……终究炼就“天人合一”的本事,达到“大明”境界。同样在《达生》篇中关于佝偻者承蜩的故事,“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方法,显现了只有做到专心致志方能掌握神化技艺。此外,还反映在《养生篇》中所述著名的“庖丁解牛”故事。庖丁之所以能做到目无全牛,解牛时能游刃有余,关键在于他具备了内心清静,与“道”合一。 庄子的这种“虚静”理念,从魏晋时期就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学批评鉴赏中。陆机《文赋》开篇道“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把“虚静”作为创作的最关键,“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苏轼也认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送参廖师》) 3.“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创作风格 “庄子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新奇特”[7](P99)多见新颖之词,甚而自造字句,故不落俗套。其作也被列为千古奇书,令人百读不厌。“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感情,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于落于下乘。”[8](P218)从上文分析庄子得知,他认为,凡是具体的、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都执著于具体事物,影响到对至高“道”的认识和掌握,因而他选择能上天入地、放荡不羁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如此,既能体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又完全超乎现实之上。 庄子》一书大都是寓言故事,书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史记》卷六十三则也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这些寓言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构思奇特,含蓄蕴藉。在叙述中,庄子多运用超乎想象的虚构和异乎寻常的夸饰及比喻。“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的形象世界;“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同上)。让人在他编制的诡奇世界中,忘乎所以,惊叹不绝。如在开篇《逍遥游》中写北冥之鲲,其大不知几千里;又说有一种叫鹏的鸟,其背不知几千里,翼若垂天之云;还介绍一种冥灵之树,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外物》中写任公子钓鱼,为大钩巨缁,以五十条牛为饵,蹲在会稽山上,投杆于东海,等等。无不以恣肆纵横的文字,构织一幅幅瑰玮另类的艺术效果,也是庄子卓然不群的孤傲天才性情的自然流露。 庄子文艺思想中的这种浪漫主义特色,对我国古代诗歌、小说以致戏曲的浪漫情调都有极深远的影响。如李白不仅被称为与庄子同样“神于文者”(杨慎语),而且他本人也很赞赏庄子的浪漫主义特色,并在《大鹏赋》开首说“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文,徵至怪于齐谐。”以至后来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亦被赞为“驰想天外,幻迹人区”的“齐谐滥觞”(《聊斋志异》高珩序)[9](P180)。 总之,庄子“随意出词,绝无结构”(朱得之《庄子通议》)的文风投射出他“虚静”而脱俗的心境。 “我们不难看出一切风格都表示一种心境,或是松弛或是紧张,或是激动或是冷淡,或是心神明朗或是骚乱惶惑,而境遇与性格的作用或者加强或者减弱,就要看风格的作用和它一致或者相反而定。”[10](P398-399)庄子正是自如调动内在情感的涌动,巧妙地深藏于瑰玮、荒诞的创作风格之中。只要真正走进庄子,亲近庄子,就会发现其字里行间尽是真实性情的流露。也许正是这,奠定了庄子在我国浪漫主义起源,乃至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可谓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今日失落之文学,其境界实不可同日而语,怎能不教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十二卷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3]吴怡.逍遥的庄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法?瓦雷里.论
庄子哲学思想 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 不过,绝对、抽象的“无”还并不是庄子哲学的顶点,庄子哲学的顶点是“矛盾”。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即由庄子哲学中内在的、并且又是由庄子自己提出来的矛盾现象表现出来。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这些矛盾问题庄子自己没有解决。 庄子自己很可能没有识意到他是要表达“道”的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但在他的哲学探索过程中实际上是确实表现出了“道”的兼有开放性的双重性。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因而也是实用的、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体系具有封闭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就不是实用的和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因此就空前绝后,往而不返,不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尤其是“不为王公大人所器”。但是时过二千数百年之后,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从现代开放环境的背景上看,庄子哲学以揭示矛盾、表现为开放,而不是以涵括矛盾、表现为封闭作为结束,就并不比儒家的提出一个完备、实用、但却封闭的体系缺少意义。认识到哲学史上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从“有”和“无”的关系上看。道兼“有”“无”,庄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有”是就物质全体而言,“无”是就抽象本质而言。二者异名同实,“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无”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是天地万物的统一和绝对。“有”生于“无”,“无”是“有”的终极根据,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但同时,“无”也可以是无根据,也可以是对终极根据和宇宙万物共同本质的否定。 从宇宙万物的生成上看。庄子的“道”有情有信,现实的物质世界有日月之明,有星辰随转,有旦暮之期。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各得其序。但有序的现实物质世界的本原和根据是“无”,而“无”的展现形式又是“无所可用乃为予大用”,从而使得在从“无”到“有”的物质运动与生化过程中,存在着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从生命的意义上看。庄子认为“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道”。人从人与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上获得了自身的生命意义、存在意义。但“道”之于物,生生不休,变动不居。对于万物来说,生为体,死为尻,生如得,死如丧,生死一守,“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生的意义又从而为“道”的更高层次所否定了。 从对“道”的认识上看。“道”无所不在。日夜萌于前,春夏秋冬四时代序。“道”在蝼蚁,在瓦甓,在屎尿。“道”可道,可名,“道”的痕迹至显无遗。但是在“道”的认识和描述上,“道”非常道,非常名。“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之为不知,不知乃知之。所以,如果庄子知“道”,就应该抱一自守,对“道”不加论述;如果庄子对“道”屡有论述,著书十余万言,申之无已,这个“道”就应该不是真实的“道”。 道家学说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认为有“道”,以“道”为精,以“道”为本,叫作“主之以太一”(《庄子?天下》)。庄子继关尹、老聃之后十分认真地坚持了“道”的绝对性、一元性,力求建立道论的封闭体系。但在庄子坚求乎“道”的过程中,却因为同时出现了“道”自身内部的矛盾现象,从而使道论导向了开放。一方面“道”是统一的,不统一就不是“道”,“道”只能是统一的;另一方面,“道”实际上并不统一,还存在着内在矛盾,包含着它所不能包含的因素。既然“道”是统一的,也就不必要有人类对于“道”的追求探索;既然“道”并不统一,也就不能先验地称之为“道”。
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故读庄子之书,多用漫画式白描语言,贵在汇通其意。庄子一书主旨在于消除现象界的对立来体悟本体界,心,性,神,气一滚说(注意,中国哲学儒释道对四者各有解释,大不相同,不可弄混),由气保心,由心保神,由神保性。对于外在世界主张由个人到天下,不乱动手脚,自生自长。 下面选几段随文解释,以见庄子之大概(括号内为解释): (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通为一,即无成毁,即无分别,即康德的物自身即佛教的如)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达者即真人,通为一即证知物自身,不用者,非真不用也,乃不粘滞之谓也,用后过而不留之意。)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已即过而不留,然即范畴,即分别。)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同即分别)何谓朝三?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此为不见道之害)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是非和即无分别)。 (二)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此即无分别之知)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此为以分别之知即知识为无分别之知之用)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这个知是分别之知,即知识,有对待,即有条件前提,科学知识皆如此)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此为不乱动手脚)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此为白描,即不受害也)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此为无分别之知即物自身之作用)。 (三)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明者,浮明,即知识,神,带气说,即无知之知) 以上见庄子对见闻之知即科学知识的看法。其实其并非反对知识,而是要去除知识之执,以知养不知(即性)。 (四)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4),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i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实,即果实。为政勿卤莽灭裂而民自化,此段见庄子的政治思想。) (五)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注意:此处天,性,情,心,神皆带着气说,与道教由分解之路讲三清不同。此处见庄子对道的理解,即人受天地和气而生,本皆为大人,只因后天受到骚扰,卤莽其性,故并溃漏发。如欲复性,则需保气不受无谓骚扰) (六)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由此见庄子无用之真用,庄子无为无用之说于此可得的解) 以上三段见庄子对道和外在施设的真实态度。可见其绝非真正无为,弃世,而是通过保己之气而保天下之气,从而使天下治。 (七)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此段文字明白,故不释,此可见庄子非与儒家势不两立,只是对仁义之僵化有感焉。
庄子此类话头甚多,可自观,不过需有古文基础,和哲学常识,不然甚难也。以上即为庄子之大略,然一指可以知味。如真欲了解庄子,需对人生之艰难有相当体悟方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内容提要】庄子提倡自然本色之美,反对人为雕饰。遵循“天道自然无为”的规律,否定人的主观创造;采用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和离奇的寓言故事,表达“形残而神全”的理念。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塑造一个超脱于天地间,清享虚静而卓然不群的精神模型。这个模型经过后世的不断继承和丰富,熏陶造就了一代代中国文人的为文处世之风格,求善求真之精神。 【关键词】庄子思想;风格;情感表达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继承发扬了老子的道家学说,是道家思想的的集大成者。以他为代表的道家文艺思想对我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形成起了很大作用。郭沫若曾说:“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他(庄子)的影响之下发展的”,[1](P59)闻一多也认为“中国文艺出于道家”(见手稿)。 然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较为偏颇的看法:一提老庄,特别是庄子,就联系到“消极出世”、“逃避现实”等概念,而忽视思想中的有益影响。即使其哲学中唯心主义思想给他的文艺思想带来消极影响,但文艺思想是个综合体,还受到政治思想及世界观的作用,何况唯心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并不是一味的起消极因素。庄子正是不拘一格的走出道理说教模式,其言谈内容不注重引经据典寻求历史依据,而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般轻松自如。在阐述哲学道理的同时,张扬自我风格,流露真实性情。在他“大而无当,往而不反”,无可验证稀奇古怪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生对社会严峻深邃的叩问;从他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形象的比喻夸饰中跃升到体察、洞悉事物的本质,人生的真谛。诚如苏珊?朗格所说:“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但是,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2](P24-25) 一.关于《庄子》一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大体由庄子本人所著,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因而难免有参差不齐之嫌。“其中境界高的,如《秋水》、《天下》等篇,可说尚得庄子的真精神,而思想粗俗的,如《骈拇》、《马蹄》等篇,虽说是庄子后学所写,但和庄子的思想不仅毫无所会,甚至于由曲解而至于变成了庄子的罪人。”[3](P13)本文将着重于较为纯粹的内七篇。 文如其人,《庄子》大都使用辛辣冷峭的文字,对社会上“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等诸多丑恶现象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不仅长于论辩,而且冷嘲热讽的议论方式和生动活泼的描述构成了一种情感充斥、笔触纵逸、夸张渲染、意气纷呈的话语特征。有人说,庄子作书,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也是庄子文章的一大亮点。作为文本形式存在的《庄子》,千百年来一如始综,没有发生多大更改;然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庄子》,同样秉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共性,不同的人对庄子有着不同的认识。当然无论争鸣激烈到何种程度,也逃脱不了“哈姆莱特不会变成李尔王”的基准。也如瓦雷里所说的“他们既在又不在,既运动又不运动,这便是一部作品的文本。其存在的行为改变着精神,并按照其不同的本质及状态而引起构思中强有力的组合。但不管出现怎样的反动,其文本并不会改变,并能在另外的境况下和另外的个人的心灵中无限地激发千变万化的现象。”[4](P280-281) 二.庄子文艺思想概述 1.“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审美标准 庄子文艺思想的核心是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表现在他提出的“天籁”、“天乐”之音,“解衣般礴”之绘画,“言不尽意”之文学等方面。在他“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可他走上向一种极端,否定知识,提出了“绝学”、“弃智”的主张,要求人们在无是非、无荣辱的虚无缥缈境界中逍遥漫游。 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那么可谓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这也遂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绘画、文学所不懈追求的一种艺术上的最高境界”[5](P15)。 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刻受到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如刘勰《文心雕龙》中讲“人文”起源于“自然之道”;在讲到诗歌的本质时说“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讲文学风格时强调贵在“自然之恒资”(《体性》)。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直至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6](185)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而应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2.由“虚静”到“大明”的认知境界 庄子的“虚静”来源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寻求摆脱一切主观杂念,做到“涤除玄览”,最终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他认为发掘事物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征必须做到内心“虚静”,“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天地》)。“虚静”可以扫除各种外界的干扰,好比水一样,静下来后浊物下沉才得清明;心静了就像镜子一样,如实地照见天下万物,方能在认知上达到大彻大悟。 在文学创作中,同样如此,这在庄子论述关于技艺神化的一系列故事中可以得见。如“梓庆削木为L”(《达生》),梓庆由“斋以静心”到步入“虚静”的境界走得十分艰辛:有“不敢怀庆赏爵禄”的名利干扰;有“不敢怀非誉巧拙”的主观干扰;有“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的具体认识局限性的干扰……终究炼就“天人合一”的本事,达到“大明”境界。同样在《达生》篇中关于佝偻者承蜩的故事,“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方法,显现了只有做到专心致志方能掌握神化技艺。此外,还反映在《养生篇》中所述著名的“庖丁解牛”故事。庖丁之所以能做到目无全牛,解牛时能游刃有余,关键在于他具备了内心清静,与“道”合一。 庄子的这种“虚静”理念,从魏晋时期就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学批评鉴赏中。陆机《文赋》开篇道“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把“虚静”作为创作的最关键,“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苏轼也认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送参廖师》) 3.“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创作风格 “庄子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新奇特”[7](P99)多见新颖之词,甚而自造字句,故不落俗套。其作也被列为千古奇书,令人百读不厌。“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感情,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于落于下乘。”[8](P218)从上文分析庄子得知,他认为,凡是具体的、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都执著于具体事物,影响到对至高“道”的认识和掌握,因而他选择能上天入地、放荡不羁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如此,既能体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又完全超乎现实之上。 庄子》一书大都是寓言故事,书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史记》卷六十三则也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这些寓言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构思奇特,含蓄蕴藉。在叙述中,庄子多运用超乎想象的虚构和异乎寻常的夸饰及比喻。“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的形象世界;“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同上)。让人在他编制的诡奇世界中,忘乎所以,惊叹不绝。如在开篇《逍遥游》中写北冥之鲲,其大不知几千里;又说有一种叫鹏的鸟,其背不知几千里,翼若垂天之云;还介绍一种冥灵之树,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外物》中写任公子钓鱼,为大钩巨缁,以五十条牛为饵,蹲在会稽山上,投杆于东海,等等。无不以恣肆纵横的文字,构织一幅幅瑰玮另类的艺术效果,也是庄子卓然不群的孤傲天才性情的自然流露。 庄子文艺思想中的这种浪漫主义特色,对我国古代诗歌、小说以致戏曲的浪漫情调都有极深远的影响。如李白不仅被称为与庄子同样“神于文者”(杨慎语),而且他本人也很赞赏庄子的浪漫主义特色,并在《大鹏赋》开首说“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文,徵至怪于齐谐。”以至后来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亦被赞为“驰想天外,幻迹人区”的“齐谐滥觞”(《聊斋志异》高珩序)[9](P180)。 总之,庄子“随意出词,绝无结构”(朱得之《庄子通议》)的文风投射出他“虚静”而脱俗的心境。 “我们不难看出一切风格都表示一种心境,或是松弛或是紧张,或是激动或是冷淡,或是心神明朗或是骚乱惶惑,而境遇与性格的作用或者加强或者减弱,就要看风格的作用和它一致或者相反而定。”[10](P398-399)庄子正是自如调动内在情感的涌动,巧妙地深藏于瑰玮、荒诞的创作风格之中。只要真正走进庄子,亲近庄子,就会发现其字里行间尽是真实性情的流露。也许正是这,奠定了庄子在我国浪漫主义起源,乃至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可谓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今日失落之文学,其境界实不可同日而语,怎能不教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十二卷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3]吴怡.逍遥的庄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法?瓦雷里.论(发布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道德的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