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刘翔快比姚明高和姚明在哪个国家照相

推荐阅读v&& 08:32:43v&& 08:07:38v&& 08:06:20v&& 08:05:40v&& 08:05:01体坛明星娱圈秀 姚明刘翔亮晶晶成电影宠儿(图)(0/921)
  刘翔姚明参演的影片即将公映,田亮主演的新片《雷锋》也在拍摄当中,很多体育明星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之外,还不忘找点“兼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本期《竞周刊》将带您走进体坛明星的另类世界,让大家来看看,哪些体育明星是两不误的“兼职高手”。
  忽如一夜春风来,体育明星成了胶片的宠儿。
  刘翔、田亮、姚明、郭晶晶、王军霞、刘璇、贝克汉姆、乔丹……似乎,我们耳熟能详的体育明星或多或少都过了把娱乐明星的瘾,有的甚至还在娱乐圈引起不小的轰动。姚明曾因为在公益片《2008分之一》中有出色的表演而被大导演陈凯歌称赞,而陈凯歌正是篮球运动员出身。
  论人气,很多娱乐圈的一线演员都不及姚明、刘翔、田亮、郭晶晶、贝克汉姆、乔丹等这些在各自体育项目中出类拔萃的顶尖运动员。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表现,不仅为自己,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更为自己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同时还有许多娱乐演员所无法企及的形象和名气。像姚明、刘翔这样的大腕,再无需利用电影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更不需要炒作。或许,正如张玉宁所说,拍电影只是觉得好玩。
  但生活在镁光灯下,怎能逃过炒作,逃过关注?无论是姚明演电影,还是刘翔拍广告,或者贝克汉姆进影棚,这注定是影迷和篮球迷、110米栏迷和足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仅田亮试演雷锋这一角色,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甚至有媒体搬出雷锋的老队友来评理,足见体坛大腕走出赛场,走进片场,依然足以掀起眼球风暴。
  这,也正是多数导演瞄上体坛大腕的初衷。他们有名气,有人气,甚至有的还有演技,更有表演的天赋和欲望,何乐而不为呢?一部小成本电影《夺子》,因为王军霞的加盟而备受瞩目;一部《空中大灌篮》,因为乔丹的演绎而大获成功;一部例行的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因为收录了刘翔的身影,成为今年8月8日万众期待的大银幕作品。谁能说,这些商业电影、公益电影不是因为体坛大腕的号召力而引发关注的吗?记者黄双
  你红你也行
  就像是围城,演艺圈的明星们动辄组织一场足球赛,体育界的大腕们则没事就往银幕里钻。不管是田亮、刘翔还是别的什么人,客串起来总是兴致盎然。这不奇怪,谁不愿意去体验一下神秘的演员生活?既然音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刘德华、成龙都可以进军歌坛,并且还取得了一些成绩,刘翔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李小龙,田亮为什么不能成为又一个邓超?
  在体育明星进军银屏的过程中,无处不闪耀着名人效应的光芒。在北京电影学院考试现场永远人满为患的同时,体育明星很容易就成为导演的座上宾。绝大多数时候,强强联手的结果是双赢。譬如刘德华,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没名气更没有钱,就凭他那副嗓子,这辈子都不用指望能出一支单曲。但在进军歌坛之前,他已经是明星艺人了。更上一层楼就比原地起步简单多了。
  所以,无须怀疑田亮、刘翔或是别的体育明星演不好电影。借助他们的超强人气和超级名声,导演已经获得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只要再为跨行战斗的明星们选择一个适合他们形象或性格的角色,组织一个强有力的班子,离成功就不是很远。跨行玩票,只要你够红,你就一定行。问题仅仅在于,名气不是用来被挥霍的。凭借着明星们的号召力,拍出来的电影通常都会很卖座,但如果导演把心思一味用在炒作而非制作上,最终受损失的还是那些明星。记者隋海涛
  大赛场 大片场之大人物
  刘翔,姚明,两个来自上海滩的男人,手挽手掀起了110米栏和篮球的狂热风暴,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收视习惯,全世界都为之惊叹。21世纪迄今为止中国最成功的两位体育明星,用他们在赛场内的飒爽英姿诠释着焦点的涵义。一转身,两人又登上了大银幕,连大牌导演都趋之若鹜,垂涎刘翔和姚明的人气。从赛场内走到摄影机旁,刘翔和姚明踏着前辈的脚印,将这条路走得更加宽广。
刘翔的银幕处子秀《筑梦2008》
  刘翔退赛将现大银幕
  上周,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北京奥运会》在尚未完成制作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公开了电影的片花。与其他明星相比,刘翔的表现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但翔迷想要一睹刘翔在电影中的风采,还需要再耐心地等上漫长的四个月。
  大跨越 刘翔飞过栏端
  《北京奥运会》是刘翔参演的第二部电影,他的银幕处子秀名为《筑梦2008》,同样与北京奥运会息息相关,甚至两部影片的导演都是同一个人——顾筠。
  “在原定的《筑梦2008》拍摄计划中,刘翔并不在列。雅典奥运会之后,我们才把这个代表中国体育新精神的运动员拍摄到自己的影片中。”导演顾筠承认,她看上刘翔,完全是因为雅典神奇的12秒91,和随之而来刘翔陡升的关注度。
  刘翔在雅典让全世界的观众都吃了一惊。他身披国旗跳上领奖台的那一幕,震颤了整个中国。巨大的关注度,为刘翔拉来了接踵而至的代言合约,他在一些品牌的广告片中屡有精彩的发挥。再配上一副堪比小沈阳学谁像谁的好嗓音,娱乐圈频繁地向刘翔招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拍摄之初也想到了他,导演侯咏承认,想到刘翔,是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炒作点”。连大导演吴宇森在奥运会期间都设想拍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想找刘翔和郭晶晶来演绎。
  大奖牌 期待重塑辉煌
  刘翔在上周五进行了最近一次的公开训练,他透露尚不知道自己何时复出。很多人都想知道刘翔能否重返巅峰,孙海平守口如瓶—— 一切需要刘翔穿上钉鞋之后才见分晓。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12秒91打破奥运会纪录,并追平世界纪录;
  2006年,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以12秒88打破由英国人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2007年,大阪世锦赛,以12秒95问鼎,成为集世界纪录、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脚伤退赛。
  大话筒 “跨栏比拍电影容易”
  从拍广告开始,刘翔就算正式与胶片结缘,他的一些广告被看成是迷你电影。在体会了吊威亚的辛苦之后,刘翔吐露真言:“拍广告都这么难,看来拍电影更难,还是跨栏容易。”
  进入顾筠的视线拍摄《筑梦2008》,刘翔说:“我哪有表演,我训练时,剧组就在一边拍摄,我以为他们就是拍摄一些训练素材,没想到真剪辑到影片里了。如果这叫表演的话,那就叫本色演出吧。”
  在备战奥运会期间,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传出有意让刘翔参演的消息,刘翔对此予以澄清:“我长得这么难看,怎么拍电影!”
  大电影 绝对本色演出
  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北京奥运会》曾在筹划之初也列入了姚明的名字,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将重点锁在刘翔身上。这部影片在拍摄时得到了奥委会的特许,幸运地记录了刘翔退赛前的五分钟,这将是本片最大的卖点。
  这部影片从去年3月一直拍到8月底奥运会闭幕,预计在今年6月底完成全片,之后将赴德国阿莱公司进行数字中间片制作。由于是纪录片,《北京奥运会》更多地是走近真实的刘翔,因此不需要任何演技,只是那刻骨铭心的退赛,将再次揭开刘翔内心的伤疤。
  与之相比,刘翔的银幕处子秀《筑梦2008》来得更为轻松。这部影片自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即开始筹划,历时7年出炉,以国家体育场的创意、设计、方案确定、建设到完工为时间主线,把7年来奥运筹备过程中反映历史变迁的四组不同特征的人物故事穿插进去,其中刘翔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帮助刘翔收尾的,是好运北京测试赛,那一次刘翔顺利夺冠,《筑梦2008》就像刘翔的梦一样,陪伴他走过了四年。
  大嗓门 成绩决定一切
  从刘翔退赛至今,有关他的负面新闻就没有断过。有消息称,刘翔的商业价值已由巅峰时期的代言单价1500万元人民币跌落到目前不足200万元。尽管田管中心对这一数据并不认可,但是在刘翔因为退赛、未来模糊的情况下,他的身价出现滑落是必然的。如此一来,邀请刘翔拍电影的热度就不及北京奥运会之前。因此,体育明星涉足娱乐圈,还是以成绩为基础,失去了成绩就失去了相当一部分人气,在市场化的今天,就失去了在导演和投资商眼里的票房保证和市场价值。
姚明拍电影曾被三顾茅庐
  从《姚明年》开始,姚明积累了丰富的大银幕表演经验,尽管他的银幕处子秀并不卖座,却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导演对姚明表演潜质的窥探。
  大跨越 姚明架不住软磨硬泡
  说起来,姚明的第一部电影《姚明年》在拍摄时他没有红到如今的地步,制片人找到他的时候他刚刚当上状元秀。姚明起初并不同意拍这部传记电影,他认为那是烈士或者老人家才要做的事情。但最终,架不住制片人的软磨硬泡,姚明同意真实地纪录他的生活。
  大话筒
  “拍电影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锻炼成的,那些演员都是在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经过多年的学习以后才成功的,我想我不具备这个素质。”
  大电影 自己演自己
  《姚明年》是一部真实纪录姚明赛季从菜鸟到“姚鲨对决”不断成熟的影片,以他的翻译潘克伦的视角,解读了中美的文化碰撞。“我和其他的演员有些不一样,我演的是自己,这对我来说比较轻松。”姚明说。
  大奖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第十
  2002年,甲A联赛冠军,随后以状元秀身份登陆NBA
  2003年,亚锦赛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八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八
  大嗓门
  受身高的限制,姚明在电影界的定位会很单一,所以对姚明来说,涉足电影仅仅玩票就好。A19a记者黄双
  大赛场 大片场之大帅哥
  他们是赛场上的佼佼者,但他们长得太英俊了,以至于人们经常忽略他们的本职,只因为长得帅就甘当他们的追随者。这正是制片人所喜欢的:有才有貌有人气,必然会有市场。
田亮演雷锋
  田亮绯闻婚姻都是炒作资本
  阳光,帅气,亲切,田亮具备了一个娱乐明星的特质。悉尼奥运为他带来世界冠军的光环,也让他一跃成为最受广告商青睐的男运动员。
  大跨越
  雅典奥运会后,田亮欲脚踏体育与文娱两圈,因此离开国家队。遭此变故,正处于运动生涯巅峰阶段的田亮毅然选择退役,义无反顾地踏入娱乐圈。娱乐圈的浑水不好趟,但田亮知道怎样才能如鱼得水。
  2007年冬天,田亮的曝光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在他与超女叶一茜的盛大婚礼上,百名保安护驾,文体明星道贺,百万红包礼金,媒体挤破门槛……那时起,田亮就完成了从体育明星到娱乐明星的华丽转身。
  在频繁不断的争议声中,电视剧《雷锋》于4月8日在黑龙江悄然开机,饰演雷锋的田亮把双眼皮粘成了单眼皮、薄嘴唇画成了厚嘴唇、白皮肤涂成了棕皮肤,之后他还去拜访了雷锋的老战友,一口一个“老师”,虚心请教学习。尽管如此,争议声还是不绝于耳。
  回想田亮从体育圈到娱乐圈的跨越过程,哪一次人气高涨不是用争议堆起来的呢?
  大话筒
  让跳水跳进娱乐圈的田亮来主演雷锋,雷锋的70多位老战友们无法接受,他们发表声明:“顶着明星光环的田亮,生活背景和经历与雷锋有很大区别。这令我们深感不安:雷锋精神是否会因一个扮演者的身份和背景而被误读。”这段声明被简化为田亮“纪律差、绯闻多、讲排场,不配演雷锋”。对此田亮是怎么回应的呢?“演雷锋肯定有压力,但我会变压力为动力,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大电影:很多人以为演出《雷锋》是田亮的首次触电,实际上,在此之前,他还出演了电视剧《牛郎织女》,在片中饰演男一号牛郎,影迷们对其扮相恶评如潮。
  大奖牌
  2000年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
  2000年、2002年、2004年世界杯跳水赛男子单人、双人10米跳台冠军
  2001年世锦赛男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4年奥运会10米跳台双人冠军
  大嗓门
  田亮演雷锋引起不小波澜,甚至惹得雷锋70多位老战友联名抗议。但这正是田亮转战娱乐圈的成功之处。娱乐圈肯定有长得比田亮更像雷锋的人,也肯定有演技比田亮好的人,但他们出演雷锋都不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而制片人需要的正是波澜。
  贝克汉姆不可复制
  34岁的贝克汉姆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末期,但状态下滑丝毫不影响他的商业价值。
  大跨越
  4月10日,美国福布斯官方网站公布了2008年世界足坛收入最多的20名职业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以4600万美元傲视群雄,这其中2/3来源于广告代言,达到3300万美元。电影《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因为用了他的名字就火爆全球。这样成功的案例在体育界绝无仅有。
  大话筒
  小贝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总是觉得脖子后头24小时都跟着摄像机。”若是其他明星,恐怕会露出要崩溃的表情,而贝克汉姆说这话时没有任何抱怨的意思,这也是小贝不可复制的原因。
  大电影
  贝克汉姆先后在《一球成名》、《皇马》等影片中客串,扮演的都是他本人,称得上是绝对的本色演出。不过小贝在电影中也有突破表演,2007年,小贝在英国影片《红灯信使》中扮演一名独眼杀手。
  大奖牌
  1996年代表曼联获得英超冠军、足总杯冠军 1997年代表曼联获得英超冠军
  1999年代表曼联获得英超冠军、足总杯冠军、欧洲冠军杯冠军
  2000年代表曼联获得英超冠军
  2003年代表曼联获得英超冠军
  2007年代表皇马获得西甲联赛冠军
  大嗓门
  事实证明,贝克汉姆是不可复制的。2007年,小贝从西甲转战美国大联盟时,很多媒体认为他将淡出足坛,从此跨进好莱坞阶层。没想到两年后小贝又重新杀回顶级联赛,穿上了红黑战袍,他用行动告诉人们,足球永远是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道具。
  张玉宁离开足球就是普通百姓
  大跨越
  1999年到2003年,是张玉宁最火的时候。当时足球界资深人士是这样评价他的:“那个10号,他踢的是艺术足球”(上海中远主帅勒鲁瓦),“张玉宁是中国最好的前锋”(李章洙),“给我张玉宁,我也能拿冠军”(陕西国力主帅卡洛斯)。当时,球迷们给张玉宁起了许多绰号:老黑、吕布、玉面杀手,但叫得最多的是“中国足坛第一酷哥”。其实张玉宁并非完全符合“帅气”标准,但一个“酷”字就足以令当时的女性球迷们神魂颠倒。所谓越冷酷越神秘,正是这个“酷”字带来的超高人气,让制片与导演们选中了他。拍电影,拍广告,拍MV。当时与他合作的娱乐圈人士都认为张玉宁的气质、外型具备了吃娱乐饭的先天条件,然而张玉宁在这个圈里并没能走多远。
  大话筒
  张玉宁这个名字已经很少出现在媒体上了,不踢球的张玉宁会凭借他的外表向演艺圈发展吗?昨日,记者拨通了张玉宁的电话。
  《竞周刊》:2001年,你参加过《乌龙闯情关》的拍摄,当时是什么感受?
  张玉宁:没啥,就是玩吧。
  《竞周刊》:你对拍戏感兴趣吗?
  张玉宁:这话问得,太不职业了。
  《竞周刊》:那应该怎么问呢?
  张玉宁(笑):应该是如果有机会,你还会拍戏吗?
  《竞周刊》:那如果有机会,你还会拍戏吗?
  张玉宁:有机会再说吧。
  《竞周刊》:如果要进军娱乐圈,需要炒作的,你看田亮……
  张玉宁:我不认识田亮。
  《竞周刊》:其实你的形象挺适合进军娱乐圈的。
  张玉宁:是吗?适不适合得看制片人、看导演怎么说,别人说都没用。
  《竞周刊》:你已经很长时间没在媒体露面了,网上很多球迷都在问你的近况,方便透露一下吗?
  张玉宁:我目前在国内,已经很久不踢球了,其他的不方便说。
  大奖牌
  1998年获甲B联赛最佳射手
  1999年代表辽宁队获甲A联赛亚军
  2002年代表辽宁队获足协杯亚军
  大电影
  2001年,张玉宁参加了《乌龙闯情关》拍摄,在戏中扮演守城军袁方。台词只有4句,然后就“为主捐躯”。
  大嗓门
  2003年张玉宁还很火的时候,有记者问他:“你最喜欢的周星驰在上海拍戏,如果他找你拍戏,你会接受吗?”张玉宁说:“得看我有没有时间,还是要以训练比赛为主,如果我不踢球,也不会有人找我拍戏了。”那时的张玉宁就意识到了足球是他的立足之本,没有足球,他只是普通人。6年后,事实不幸被他言中。
  大赛场 大片场之大美女
  郭晶晶越另类越增值
  大跨越
  在雅典奥运会夺得两枚金牌后,郭晶晶成为了跳水界的女一号。秀气的她与跳水王子田亮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金童玉女,从那时起,郭晶晶的身份就被娱乐化了。这种文体两栖明星的身份,让她身价激增,成为广告吸金女王。目前,年收入以千万计的郭晶晶是中国体坛当之无愧的“一姐”。郭晶晶一再表示,很反感“一姐”这个称呼,对于耍大牌、“脏T恤”等无穷的炒作也很头大,但不可否认,她的商业价值有一部分是通过炒作得来的。
  大话筒
  “我应该不会离开跳水吧,我挺笨的,我觉得我除了跳水什么都不会。”
  “中国那么多运动员,为什么绯闻总是找上我呢?我觉得实在没办法,我不找麻烦,可麻烦找我啊。”
  “会不会进入娱乐圈?不会的,我清楚我的性格不适合。”
  大奖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3米板单人、双人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 3米板单人、双人冠军
  ●2001年至2007年之间的四届世锦赛中郭晶晶囊获了8枚金牌
  大电影
  郭晶晶首次触电是在陆毅的MV《左鞋右穿》里担任女主角,两人在天寒地冻中演绎“穷画家”和“富家女”的浪漫故事。另外有传言说她可能在冯小刚2009的贺岁片中出演角色。
  大嗓门
  一边训练比赛,一边游走于各种时尚与商业庆典,与豪门公子谈恋爱,时而爆一些负面消息,并且没有像田亮一样离开国家队,跳水皇后郭晶晶绝对是中国体育界的一个特例。
  刘璇:“在娱乐圈就得放得开”
  刘璇是少数几个退役之后还能保持高曝光率的奥运冠军,不过现在的刘璇却是以娱乐明星的身份出现。谈起璇美人是如何实现从体育圈到演艺圈的跨越,还真得佩服她的执著。
  大跨越
  还在悉尼征战的时候,刘璇就因为在《旅澳一家人》中的客串表演而被圈内有心人牢记。后来有记者采访她,刘璇便反复透露自己喜欢表演的“秘密”。在媒体的炒作下,刘璇的这一兴趣顿时尽人皆知。很快,刘璇就实现了愿望。先后主演过电影《我的美丽乡愁》、电视剧《终极目标》与《夜半歌声》等,担任过《体育星风暴》、《北京2008》等节目和各类晚会主持人,还拍摄过许多公益和商业广告,推出多首单曲。因此,人们可以名正言顺地给她冠上娱乐圈“全明星”的称号。2007年,借助男友王弢参加《加油好男儿》,刘璇又火了一把,在比赛现场,刘璇出人意料地走上舞台,与男友拥抱,牵手唱歌,并说:“我是来接你回家的。”一时间体操公主与单簧管王子的爱情成为少男少女们羡慕的范例。
  大话筒
  “怕别人批评你的演技差吗?”
  “批评就批评吧,我以前练体操时也有很多人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我的今天。”
  “有什么忠告给想进娱乐圈的体育明星吗?”
  “在娱乐圈就得放得开。”
  大电影
  在《我的美丽乡愁》中,刘璇扮演的是一位坚强的打工妹,在陌生的城市里,她不断遭受挫折却从来不流泪。在《终极目标》中,刘璇饰演一位性格单纯直率又深爱男主角的跆拳道教练。在《夜半歌声》里,刘璇扮演了一个年轻的剧团演员。在《我和我的父亲》中,刘璇扮演了一位被养父培养成世界冠军的体操运动员。
  大奖牌
  1998年世界杯体操系列赛女子高低杠冠军
  1998年世界杯体操总决赛女子平衡木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冠军
  大嗓门
  关于刘璇的演技有很多种评论版本,或说“勉强”,或说“有很大提高”,抛开演技不言,只看她在娱乐圈的高人气,就证明她是“体育向娱乐转行”成功的案例之一。
  “婚姻是最成功一跳”
  伏明霞经历了两个接拍广告的高潮期,一个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后,一个是和梁锦松的恋情终成正果后。
  大跨越
  在2000年到2003年的三年时间内,伏明霞的广告形象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知名品牌纷纷找到了这位拥有“世界上最迷人的笑容”(《时代周刊》语)的人气明星。甚至在她结婚生子后,还有公司欲请其母子同时出山。那么伏明霞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无疑来自于跳台与婚姻的两次完美一跳。
  大话筒
  “人生就像一次高台跳水,任你转身翻腾,都是为了能落入幸福的包围,婚姻就是我最成功的一跳。”
  大电影
  2005年,伏明霞出演了一部介绍香港的专题片《星星细语香港情》,片中明星云集。伏明霞在其中负责拍摄“亲子家庭”篇,成龙拍摄“风光景致”篇,刘德华则负责拍摄“历史文化艺术”篇。
  大奖牌
  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 十米台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三米板、十米台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 三米板冠军
  大嗓门
  很多媒体都做过“相似明星脸”栏目,在这些栏目里,伏明霞与中国香港影星陈慧珊永远排在第一位。这种安排总让人浮想联翩,因为陈慧珊被传说是梁锦松的绯闻女友,而伏明霞是梁锦松的现任妻子。这样的浮想也更增加了伏明霞的娱乐性,让她在远离聚光灯后依然是媒体追踪的焦点。每一次为娱乐明星捧场,每一次怀孕,甚至每一次与老公买菜都是娱乐头条,这就是伏明霞的超旺人气。A22a记者韦伯宁
  大赛场 大片场之大明星
  在影视界,王军霞只是一个被拉去玩票的新兵,但在体育界,她的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这很像飞人乔丹,早在1996年时,乔丹就被请去主演《空中大灌篮》。由于他的名气,影片尚未面世时,就备受关注。
王军霞在电影《夺子》当中的剧照
  英观众买站票为王军霞捧场
  6年前,王军霞应宁敬武导演邀请,在电影《夺子》中出演女一号。在此之前,王军霞从来没有过“触电”经历,但宁敬武还是三番五次给她打电话,做她的工作。宁敬武最看重的,无疑就是王军霞的名气。事实上,“王军霞”这三个字也确实让票房有了保障。在赴英国进行宣传时,甚至有很多英国观众买站票来为王军霞捧场。
  大跨越 名气就是票房保障
  王军霞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女子运动员之一,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她也曾是最顶级的运动员。自从在1993年第四届田径世锦赛上一鸣惊人后,王军霞和她当时所在的团队马家军节节攀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王军霞的个人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作为新科女子10000米冠军,王军霞身披国旗庆祝的样子,至今仍深深铭刻在国人脑海中。这些年来,她获得了无数荣誉,更夺得第14届杰西·欧文斯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王军霞接到邀请时蒙了
  从来没有人怀疑王军霞在体育界的高度,但当她将要主演电影《夺子》的消息传出后,还是招致了一些怀疑的目光。王军霞自己也承认,刚刚接到邀请时,她都蒙了。她从来没学过表演,也不懂得什么是表演。最初,王军霞选择了拒绝,但导演宁敬武并不放弃,而是三天两头往王军霞家里打电话。最后,王军霞被宁敬武的诚心打动,总算应承下来。但她把“丑话”说在了前面,如果自己不能胜任,请剧组随时换人。事后谈起此事时,王军霞笑称,别人演电影是“触电”,她是“被触电”,因为她完全是被动的。
  经过不断的摸索,一路艰苦“闯关”,王军霞主演的影片终于杀青。2004年4月,王军霞只身前往英国为《夺子》做宣传。当时,她以为只有中国人会去捧她的场,但没想到,上映当天,电影院里的外国人比中国人还要多。所有的座位都满了,很多外国观众甚至是站着看完电影的。剧终时,观众们都起立、鼓掌,用中文喊着“王军霞”。王军霞说,她第一次尝到了当明星的感觉。
  乔丹赢得巨额票房
  著名运动员触电早有先例,1996年,飞人乔丹就曾领衔主演过《空中大灌篮》,并引起了轰动。凭借着乔丹的名声,电影赢得了巨额票房,仅纪念品和录像带的销售额就突破了20亿美元。这是一个高得令人咋舌的数字,不过,影片的内容却奇烂无比,观众们完全是冲着乔丹才去捧场的。
  名气就是票房的保证,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导演们纷纷把明星拉进银幕。1995年,“曼联国王”坎通纳利用禁赛期在《快乐在原野》一片中当了一个配角。退役后,他更是一头钻进娱乐圈,先后主演了《穆齐》、《追忆似水年华》等7部影片。奥尼尔、罗德曼等也都曾触电,且赢得了不错的反响。更早一些时候,贝利与史泰龙、贝肯鲍尔等明星联合主演了《胜利大逃亡》,也是叫好又叫座。
  施瓦辛格更是成功转行,17岁时,他是欧洲青少年组健美比赛冠军,其后又多次夺得欧洲健美先生称号。但现在,他是著名影星,是州长。
  大话筒
  王军霞:拍电影是为了体验演员感觉
  王军霞曾先后两次触电,除了主演电影《夺子》外,她还在电视剧《马大帅二》里客串了一回。王军霞笑称,她主要就是想体验一下,当演员是个什么感觉。
  《竞周刊》:当年宁敬武导演为什么会请你去担任女主角?在那之前,你可是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经历。
  王军霞:导演主要是觉得,我比较能够体现东方女性的特点,比较符合那个角色。
  《竞周刊》:你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最终接过了宁志英这个角色?
  王军霞:主要也是想体验一下,当演员是个什么感觉。
  《竞周刊》:在那之后,你有没有过再涉足影视界的打算?
  王军霞:基本没有吧,以后我也不会主要涉及电影、电视剧什么的。
  《竞周刊》:但你后来又在《马大帅·二》中亮了相?
  王军霞:主要是因为我和赵本山很熟悉,他让我过去拍个镜头,我就去了。
  《竞周刊》:前两年莫文蔚曾打算拍《东方神鹿》这部电影,她有没有和你进行过交流?
  王军霞:奥运会之前她是找过我,让我谈一谈当年的一些感受。不过,这件事情后来好像就没有什么进展了。
  大电影
  美国9·11事件发生了,作为世贸大厦的幸存者,安澜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信条。带着这种怀疑回到了北京,安澜要找回3年前生下的儿子,她发现这成了她挥之不去的牵挂。
  3年前,安澜的儿子被一个外地来京打工的女人宁志英收养了。当时,刚刚夭折了自己孩子的宁志英意外捡到了这个婴儿,她认为那是自己的孩子被菩萨抱去看了看,又还给了她。3年来,她把这个孩子当亲生儿子养,并不准备再生。为此,丈夫离开了她,她也在所不惜。不幸的是,这个叫九儿的孩子得了严重的肾病。宁志英要打几份工,挣钱来维持儿子透析所需要的大笔医疗费。
  安澜找到了宁志英,她请了北京最好的律师,还从美国找来了肾源,要为九儿做肾脏移植手术。一场争夺儿子的战争在两个母亲之间展开了。
  和九儿的接触,唤醒了安澜内心深处的母爱,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回头,她发现她忽略的东西太多了,宁志英对生活的态度也深深折服了她,她开始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安澜做出了她一生中最大的决定,把自己的肾移植给九儿,她觉得这也是她的第一次诞生。王军霞扮演的宁志英是个来自东北农村的打工者,和丈夫德元在北京以卖豆腐为生。她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导演没有让宁志英在银幕上刻意讲标准的普通话,而是真实地使用了演员的“原声”,即大家熟悉的王军霞略沙哑的东北味普通话。电影《夺子》使用的是同期录音,经过影院声场的放大,王军霞的声音真实、质朴、亲切,富有穿透力和力量感,既符合人物的性格,也吻合剧情需要,为表演增色不少。
  大奖牌
  1993年,获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10000米金牌,创世锦赛纪录。
  1993年,获第7届全国运动会女子3000米、10000米金牌,超两项世界纪录。
  1994年,获第12届亚运会女子10000米金牌。
  1994年,获得第14届杰西·欧文斯奖,获评亚洲十佳运动员。
  1995年,被评为亚洲十佳运动员、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6年,获第26届奥运会女子5000米金牌、10000米银牌。
  1996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体育运动一级奖章,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世界十佳运动员。
  1997年,被评为亚洲十佳运动员。
  大嗓门
  不管是王军霞还是乔丹,不管是贝利还是罗德曼,当名人效应被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时,导演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没有什么不好,强强联合的结果往往就是更强。只是,强强联合必须远离粗制滥造,《空中大灌篮》被美国媒体评为史上最差的体育影片,乔丹的名声也不免为之受损。
一键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姚明刘翔杨幂郭敬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