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源利用有何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
 本页位置:
文章来源: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
  1.引言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由医疗机构提供给社会和人群,医疗消费者通过交换而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市场是提供和满足人们医疗服务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一个系统、环境或方向。我国作为WTO主要成员国,已经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也必然面
临机遇和挑战,为此,本文就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2.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
  国际组织制定的全球性标准适用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必须在技术层面重新构筑新的格局和秩序,积极主动地适应全球医疗服务市场的变化。我国的医疗服务贸易将分阶段逐步开放,在医疗服务领域,服务贸易主要有四种方式: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并且以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最为常见。
跨境支付:跨境支付使患者有机会通过交互式数字通讯、可视系统、互联网等媒介向他国医师购买诊断、咨询服务,同时也使医师实现国际间技术交流更为快捷。实际上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医院已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国外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咨询、诊断、治疗和医学教育。在《中国服务贸易承诺减让表》中明确指出,对于跨境支付和境外消费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没有限制”。
商业存在:是指国外法人或自然人与中方合资或合作并经营的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商业存在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有限制。按照卫生部和外经贸部的规定目前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允许外资比例不超过70%,同时也有数量限制。
自然人流动:我国规定允许具有外国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的外国医师获得我国卫生部许可后,可在中国境内提供医疗服务。如医疗保险、寿险和健康保险,允许外国寿险公司三年内向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养老金和年金险等服务。
  3.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医院产权制度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冲击下,我国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院制度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院不分、管理不科学的弊端日渐凸现。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卫生服务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医院产权制度,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数年来通过出售、转让、兼并、组建医院集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度等多种方式对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使我国医院产权具有国家独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以及公私混合投资等多种形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营医院近1500家,卫生部与外经贸部批准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超过160家,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发展的局面。尤其民营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不仅拓展了卫生事业发展的筹资渠道,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办医的积极性,激活了医疗服务市场的生机与活力。也推动了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4.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医院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
  随着国外法人或自然人与中方合资或合作设立、经营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随着国外医师来中国工作,同时国内医疗机构人才流动和医疗服务资源共享或与国外交流合作,有利于引进适宜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同时引进先进的医院经营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会面临大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的压力和动力,逼着我们的医疗机构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方面主动地虚心地学习外部先进的医院经营管理经验,实施成本核算,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加快医疗机构适应市场的步伐。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借鉴国外企业和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模式,改革经营管理机制,让懂经营、会管理、善营销的职业管理者当医院的总经理和医院集团CEO。经受医疗服务市场有序竞争的考验,有利于提高中国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我国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合资合作、改制转型、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逐步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公平竞争的新格局。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建立医院管理公司,而且有些私有化经营的医疗集团已经初具雏形,他们面向国内外聘请医院管理专家当CEO,这是我们医院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必然,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有可能带动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
  5.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影响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各种医疗资源中以知识、信息和创新水平(机制)尤为重要,而这些资源的实现靠人来实施和传递,所以人才是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角色。
  信息业、制造等行业较早地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进入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他们虽然投入资本、介入技术,但其工作人员甚至到大区总裁等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土化”,医疗服务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因为若用他们自己的人员不但成本很高,而且语言、文化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都会给他们的经营和管理带来更多的代价。
  如何吸引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中外合资和合营的医疗机构?他们会在待遇、工作生活环境方面采取措施,这样我们的医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就会流入这些待遇高、环境好、发展空间大的机构去。一方面我们原有的人员仍然为所在社区或更大范围的国人进行医疗保健服务,而且在中外合资环境可能自身技术水平也会有更快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我们的大、中型医院多年培养的人才流失,专业技术队伍稳定性受到冲击,甚至造成某些专业科室学术带头人断档现象。要想控制这种现象用过去那种如果一个人才离开医院要求退房、不给档案的老办法,恐怕是非常被动甚至无济于事的。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认真作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键是要从上而下转变用人观念和用人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这是一个趋势,但要彻底地解决人员、人才、用人等问题还需要动“真格”“本土化”。
  6.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医学高新技术和高新设备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使医学领域的学术、科研、培训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加,中外合资医院会将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引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像几年前我们与发达国家同时用上一样的奥迪汽车,而现在中国也能够用上与国外同步的互联信息、汽车、家用电器等。医疗服务市场也是如此,特别是我国承诺放弃X线、伽马刀和牙科治疗设备等医用装置的进口许可权、配额和指标方面的限制,将会促进医用高新技术的进口,降低部分服务项目的成本。此外关税的下降也有利于大型设备和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引进和利用,缩短我国医学技术水平和诊断治疗设备档次与国外的差距。对于现有的医疗机构说应注重加强与国外医疗机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新技术项目,引进购买使用设备,或者租赁高科技医疗设备,保持与国外先进医疗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同步。
  7.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中医药市场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传递是互利互惠的。入世后,我国的中医药市场将会迎来一个更好发展空间,这项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医疗服务技术和药品将会更多更快地走出国门,享誉全球;同时也有利于借助国外的科研和临床技术使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由于祖国医学很强的独特性,所以虽然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但他们短时间对中医药市场的冲击并不大。据有关方面资料,目前在美国中医药诊所数量最多,有的已经形成连锁集团,这些中医药诊断十分受到当地民众欢迎。一位老教授告诉我,如果有人患了风湿性关节炎,最好的药品是中成药,而不是西药,这说明外国人也在逐步认可中国医学的神奇和深奥。
  8.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医疗服务机构竞争的影响
  我国目前医疗服务市场的提供者主体是在国有医院和私有民营的医院之间竞争,医疗消费者是否选择一所医院去消费医疗服务产品或者说对医院的评价和感知如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即质量、服务、价格。全球经济一体化使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提供者增多及其多层次化,医疗服务质量至为关键,服务和价格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一些其他服务行业、企业公司的营销策略会很快地导入医疗服务的经营与管理之中。谁的质量优、服务好、价格合理,谁的消费者就多;反之则会出现“门庭落雀”的局面。由此,我们的医院的经营和管理者应该进一步对自己医院所处的市场进行认真的分析、定位,在保证技术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围绕服务做文章,围绕价格找市场,以提高自身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9.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医疗保险市场的影响
  医疗保险涉及寿险和健康险,目前国内的医疗机构也与一些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和服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家首先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在上海、广州、大连等地提供服务,之后两年开放扩大到北京、成都等10个城市,三年内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提供单位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等服务。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处于初步阶段,随着国外保险机构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方法的进入,不但将对我国的国内商业和政府医疗保险市场受到冲击,同时也使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合理制定价格,以得到保险公司更多的选择,因为未来的医院收入来源从保险渠道方面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
  10.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影响
  由于医疗服务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美国培养一个具有独立行医资质的医师需要九年时间,这是所有专业中时间最长的,而且国外的在职培训在每个工作同期都举行严格的考核记录,职业化管理培训也在医疗服务中进行。而我国医学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将面临着提高人员对外交流能力、在职教育程度、医院的职业化管理水平、市场经营能力的挑战。我们的医院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和管理人才,这样将使我们的医学教育更加严格、规范,而不是一个初中毕业生进入中专卫校医疗专业学习三年之后经过实习就成为一名“医生”。可以想象他们在尚未完全掌握医疗基本知识的情况下怎么能够给医疗消费者提供好的医疗服务产品?同时医务工作人员本身为了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理论,也促使他们主动参加学习培训,医院管理资讯公司将会更多地向医疗机构和社会提供职业化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培训课程和交流。
  (作者为郑州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
[] [] []
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 电话:010-
版权所有  京ICP证010288号
总监制:张碧涌 法律顾问:宫伟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我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我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我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戴培昆、柴修发、罗光勇、杨青燕&&&&转贴自: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与咨询”&&&&点击数:1149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我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指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苏浙沪三省市近期出现的跨行政区划进行的经济协作、合作和互动关系。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之强强联合使长三角经济圈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吸引外资最多,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力量最强的地区。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抢抓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适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重视的区域经济关系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徐立全副省长的要求和省政府领导决策服务协作网的布置进行了专项研究,形成了一些初步看法,现以阶段性成果的形式予以发布。
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理上的长三角,主要是指长江入海口的冲击平原。现在讨论的长三角,是指由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市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市等16个大中城市组成的经济区,约10多万平方公里。2002年,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GDP、21.4%的财政收入和28.5%的外贸出口份额,吸收了38.6%的国外直接投资。从经济总量看,长三角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占长三角的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是长三角的龙头;第二层次包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这5个城市的GDP均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嘉兴和台州,这5个城市的GDP都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超过70亿元;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的GDP在70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在70亿元左右。四个层次(除省会城市)大体与上海的远近形成梯次结构。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工业化程度高,综合性制造业力量雄厚,经济增速快,竞争力强,全国50%以上的百强县集中在这里,中心城市集中度也高, 可排名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珠三角,京津唐,长三角,西部开发)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㈠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从政府行为方面归纳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海经济区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初,长三角三省市成立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后来又扩大到安徽和江西,规划办做了一些有限的协调工作。二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浦东开放力度加大,江浙两省为更好的谋求利用浦东开发开放的巨大政策优势,协作的意愿大大加强,安徽提出“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口号,但在发展中,安徽的差距在拉大。三是上世纪末国家提出以上海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及长江流域的发展战略后,上海提出了服务全国的概念,长三角经济合作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三省市再次成立协作委员会,建立了省长座谈会等相关的磋商机制,这个长三角磋商机制不包括安徽。但最近,江浙沪理论界提出了包括安徽部分城市在内的“‘泛’长三角”理论和“‘大’长三角”理论,安徽与长三角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之中。
从经济辐射的过程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或多或少都与接受上海经济辐射有关。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有大量的技术人员以“星期日工程师”的自发形式,大量的退休人员以民间形式涌向长三角的中小城镇和乡村,为这些区域的工业化进程(苏南小城镇由此而兴)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撑,引发了以民间合作为主要形式的长三角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上海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工商企业,以建立零部件配套体系、原辅助料生产基地、产品定牌加工和经济联合等方式,大举向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和乡村扩张。技术传播是互动的,有的是腹地企业主动“私通”得到的。浙江民营企业星罗棋布的发展,在工业技术上就与上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宁波“培罗成”西服就是为纪念上海工人罗成法师傅传递技术而命名(安徽宁国第一个半导体厂的诞生归功于上海无线电五厂的一个工程师的技术传递),此时政府间的合作意识也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一个以全面工业化为基础、受计划与市场共同影响的长三角产业布局体系和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分工协作体系。随着长三角地区中等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技术引进、外资进入的带动下,上海同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产业垂直分工关系,开始被带有竞争关系的水平分工所取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合作领域由过去单一的生产加工销售向商贸、金融、旅游、产权、生态环境以及科研、人才交流等方面发展;合作机制由过去单一的企业行为,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方向发展;合作方向由过去单一的上海的要素流向各地向双向流动的格局发展,一体化的雏形开始显现。
㈡长三角的合作机制。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政府间形成了一些制度性合作和协调的形式:一是苏浙沪省(市)长座谈会,自2001年起,每两年召开一次;二是由长三角16市的常务副市长参加的经济协调会,也是每两年召开一次;三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存在的协作办主任会议,其主要职责是落实前两个会议形成的决策和方针。此外,长江三角洲金融圈建设也紧锣密鼓地展开,目的是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促进金融联动。
目前的合作重点主要为:区域交通流通体系、信用环境、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区域发展政策和体制环境等。近期准备主攻的五大专题性目标:一是做好区域内公路、航道、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并着手研究长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的规划。二是出台三省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和信用体系资源的共享方案,制订三省市电子地图的建设方案,统一协调海底光缆的维护工作;三是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推进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发展汽车租赁业务,整合旅游资源,共同编制环太湖旅游规划和三省市旅游手册,并加快旅游网站联网。四是围绕太湖水污染治理,建立三省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并建立三省市环境违法行为联防机制;五是加快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建设,实现区域内气源互补。
㈢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及战略走向。从发展趋势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在提速,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份额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的25.7%,提高了5个百分点;投资总额占全国的23.5%,也增加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迅猛,达123.7亿元,占全国的40.8%,增加了7个百分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力的作用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总体上表现为:横向联系逐步加强,行政关系有所淡化,经济区域日渐明显,基础设施互相对接,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同时并存,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态势。
上海市在力求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同时,为防止形成产业空心化,紧抓制造业不放,提出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基地,推出了“173”计划,即在嘉定、青浦、松江三县划出173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上海市区产业转移的“防火墙”,留住外资的“蓄水池”。江苏省着力推行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同时,实施战略北移,跨江发展,把沿江地区建成国际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在产业发展中,逐渐形成沪宁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海经济产业带和苏北资源加工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其战略北移的核心是打通南通与上海的通道,加快“北上海”建设,带动苏北地区的发展。浙江省提出培育和建设面向世界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由杭州湾走向长三角,接轨上海,北进江苏,西出安徽。战略的核心是以杭州湾大桥建设为契机,加快“南上海”建设,以杭州为中心形成4小时经济圈,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英雄所见略同,三省市战略有其共性:一是注重交通,江苏将在2010年建设10座跨江通道,浙江正在建立跨海大桥,跨江跨海,迎接辐射,都对交通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江苏、浙江提出打造“2小时经济圈”、“4小时经济圈”等等;二是注重制造业,制造业是工业当中非资源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它与城市和世界辐射紧密联系,在全球产业大转移和接受辐射的条件下,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三是注重网络建设,注重宣传,影响全国舆论和国家政策。
今年以来,苏浙沪三省市间你来我往,空前繁忙,“接轨上海投资环境推介会”、“融入上海发展论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专题讲座”等此起彼伏。尤其是三地高层领导的频繁互访,把以接轨和互动为中心内容的一体化推向高潮。可以预见,以长三角都市俱乐部为特征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即使不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会对我国我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二、融入长三角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
历史上的安徽就和长三角同属一个经济区,芜湖、马鞍山曾属江宁府,就连安庆也曾归江宁府管辖,安徽作为长三角最为密切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从上海动迁的三线工厂,历来就是上海、浙江等地的农产品和能源等原材料供应地,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相接,多条交通干线相连,是对长三角招商引资最有条件的地区之一。80年代中期,安徽曾正式被扩大为上海经济区四省一市的一员。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联系,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提出浦东开发开放重大决策不到三个月,我省就推出皖江开发开放战略,全国首家投资浦东,致力于打造皖江经济带,以呼应浦东开发开放,为皖江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近年来,安徽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的联系日益紧密,决策层的交流日益频繁,目的是想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出境等优势,在产业、市场等方面实现对接,加快安徽对内对外开放步伐。
㈠融入长三角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和聚合,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在强化:一是内外资输出不断增加。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很高,是外商进军内地的桥梁和跳板,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集聚地,我省位于“上海边上,黄山脚下”,可以“借台亮相”,招商引资;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民资十分丰裕,上海和江苏工业基础雄厚,对外扩张的欲望强烈。二是产业转移不断加快,技术传播势在必然。长三角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区域内的纺织、食品、冶金、家电、机械等传统产业在不断向外转移和扩张,高技术工业有很长的产业链,要求发展配套产业,腹地工业的发展也必然会主动吸取中心城市的技术。三是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对劳动力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只能依赖腹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劳务经济将不断加强中心城市与腹地的经济联系。四是科技服务功能日渐强化。上海、南京等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强,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扩散中心。五是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地位在加强。作为长三角的重要腹地,安徽在生产要素、基础产业等方面和长三角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融入长三角,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合作,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多得的条件。
㈡融入长三角是我省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避免边缘化的迫切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即经济发展的反向背离,快的越快,慢的越慢的规律。安徽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部是京津唐环渤海湾地区,西部是大开发热潮,在“谨防中部塌陷”的忧患中,中部一些省份的战略定位日渐清晰,湖北提出依据强大的科教实力“把湖北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五的河南打出了“中部崛起看河南”旗号,江西将在建好三个基地、修好后花园中奋起直追。有人预言,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支撑的鄂、湘、赣经济区崛起在即,安徽已处于“东西夹击,南北围攻”的竞争局面。应当看到,长三角经济圈向周边辐射的路径、对承接辐射地区的选择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大体相同的区位条件下,更多的是受到各地区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优势,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在接受辐射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否则,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将避开我省,再次错失发展良机。
㈢安徽具有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构筑起独特的发展优势,有些本来就是在和长三角的联系中发展起来的,是长三角产业链的一环;有些和长三角形成互补之势,实现了错位发展;合肥以及以芜湖为龙头的皖江经济带,实现了率先发展,在有些领域形成了发展的高地,对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引力。2002年,在外来投资中,来自长三角的比例分别为:合肥占43.72%、淮北为49.99%、亳州为23.38%。合肥汽车产业有87%的零部件为江浙配套生产,房地产业的60%份额是浙江老板的,上海华联、农工商社等连锁超市已形成一定气候。安徽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工业化水平不高,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力亟待转移,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正好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长三角内部正在进行城市功能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量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内地转移。积极融入长三角,主动接受长三角的经济辐射,既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市场空间,也为我们解决自身问题构筑了新的发展平台。
三、在积极融入中找寻自己的差距
事实上,我省早就推出了类似“融入长三角”的战略举措,从 “远学粤闽,近学江浙”,到“呼应浦东,开发皖江”,到“一线两点”,但融入的效果不明显,发展的差距在拉大,以致于长三角16个强强联合的城市都市俱乐部成员中没有一个是安徽的城市,陷入“我们要融入,人家不带你‘玩’”的尴尬境地,其教训总结起来主要是:
㈠没有把农村工业化作为第一战略来抓,没有利用好大城市的辐射资源。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化水平低,大、中、小工业企业都少,尤其是工业中的制造业所占比重更少,基本都是采掘型工业,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带动作用低,制约了我省经济水平的提高,与长三角地区发展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上,影响了融入的进程。过去我们虽然提出了口号,做了一些努力,但由于对农村工业化等实质性问题把握不够,不能做到主动地接受先进地区工业技术、资金、人才的辐射,而是把眼光盯在自己的资源优势上,把发展工业限制在地上、地下资源的采掘和利用上,把精力用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把眼光瞄准在中心城市的技术和配套产业上,舍本求末,见效甚微。只有少数几个抓住工业化核心的县如宁国、霍山等“稍领风骚”,而不少县对发展工业还没有概念;有的则是政府推动,民间不动,乡镇企业转眼变成乡镇负债,据了解目前我省的乡镇负债有很大一部分是当年发展乡镇企业时欠下的。工业化是带动城市化、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是工业化的关键,提升制造业水平,可以拉动其他产业。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带动安徽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我省不在短期内对工业化上有新的提升,长三角就有可能忽略或跳过这一凹陷地区走向中西部寻求合作伙伴。
㈡创业意识和市场观念不强,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三个安徽人谈帽子、三个江浙人谈票子”,这虽是外来投资者给我们的戏称,但却折射出思想和观念上的差距。长三角工业经济发达,与这一地区传统的农工兼营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培养的群体性商品经济意识有关,四万温州人在青岛打拼,创办了一万多家企业,我省有760万外出务工人员,如能创办10万企业,安徽的面貌也将焕然一新,但实际回来办企业的不多。《人民日报》曾有一篇《山这边,山那边》报道文章,对山东边的江苏边家村和山西边的安徽下吴村作比较,二村自然条件差不多,但因观念不同,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天长人对与江苏连通的高速公路的态度和宁波人对杭州湾大桥的积极态度形成了鲜明的自我封闭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的对比。池州市下岗工人在压力下自己创办出企业,安徽人要想迎接辐射,必须克服自身弱点,增强群体素质,政府要做的事是引进竞争机制,激发民间活力,提供创业环境,发展集群经济。
㈢非公有制经济力量弱,内源式发展的基础不牢。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并巩固了依靠民营经济和民间资金积累为主的内源式发展格局。2002年浙江非国有投资以33.2%的高速度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高达67%;私营企业达24.73万户,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家,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出口创汇额及民营企业500强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民间投资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奠定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够,数量少、规模小,完成的积累有限,对经济的拉动力弱。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企业比重居高不下,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不明显,内源式发展的活力不足。
㈣外资企业少,经济外向度不高。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滞后,许多国有、集体企业错过了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机遇,现在国内需求市场不足,产权买方市场萎缩,转制十分困难。导致直接利用外资少,经济外向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拉大了和长三角的差距。2002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经济外向度只有9.7%,与长三角不具可比性。我省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信息咨询、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和科技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有限,资本、劳动、技术、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尚处于发育的初期,开放度低,流动性差,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吻合,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特别是对外向型经济的服务能力有限,在规模、结构和开放程度上都与长三角地区有较大差距。
㈤县域经济发育不良,园区经济实力弱。经济强县,支撑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浙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国百强县,浙江独占24席,且在前30位中有10席,在前20位中占7席,均达1/3以上。园区是江苏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经济增长的亮点。苏州市各类开发区引进的外资占全市吸引外资总量的70%以上,提供的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80%以上。截至2002年末,我省共有各类开发区4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1家,均只相当于江苏省的30%。园区经济尚未在推动我省对外开放和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㈥不配套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制约了融入的进程。交通是经济腾飞的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大交通为大流通服务,尤其是高速交通大大缩短了人们活动的距离,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安徽交通和长三角对接的差距还很大,一是出口不畅,很多地方无法相接,“断头路”随手可拣,出省通道,我省标准不够,衔接困难;二是道路档次不高,质量不高,公路建成不久就要再修,影响交通,调研组从合肥到上海,走高速公路,来回都用了几乎一天时间,这种12小时得经济圈一定要缩短;三是缺乏大动脉式的纵惯性道路。
四、在积极的融入中实现我省的跨越式发展
何为融入?融入不是依赖,而是借力发展;不是维持现状,而是缩小差距;缩小差距是为了融入,如果仅仅以资源优势来融入,必然的结果是融不进强强联合的经济圈中去。安徽融入长三角具体说就是借助长三角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的经济辐射力量发展我省经济,利用其带动效应发展与之产业链相联系的扩散、配套产业,利用其国际知名度“借船出海”,引进外资,输出过剩劳力、打开农副产品和原材料市场,达到和发达地区迅速缩小差距、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势不可挡的今天,快速融入长三角,提升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当务之急。我们切不可因为还存在一些融入的制约因素就放弃努力,只要决策正确,措施得当,就有可能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扬帆远航。选择积极融入,在融入中形成优势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因此可以说,融入长三角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接轨、辐射和发展,提高我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与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机制,实现我省局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融入长三角,必须要端正指导思想,其要点为: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同时也要注重强化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二要观念和体制先行融入,要学习先进地区的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经验,进一步消除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在体制和观念上的落差;三要处理好部分融入和局部融入的关系,非均衡发展,允许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先行融入,大胆实践和创新,探索各具特色的合作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接轨,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四要统筹布局,在资源共享、交通对接和产业整合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五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竞争力,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共赢,要敢于和善于在合作中提升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六要解放思想,坚决摈弃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和“等、靠、要”的乞丐意识,大力宣扬现代市场经济意识、自主创业、自我发展意识。具体建议有:
㈠加快体制和机制接轨,培育融入的软环境。融入长三角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而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又必然要求有一个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必须在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上接轨,营造发展的软环境。一要着力营造“亲商、扶商、和商、富商”的投资环境。让外来投资者有家的感觉,享受到创业的乐趣。昆山市主要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手机24小时向外商开放,外商的任何一个要求都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以明确答复的做法值得借鉴。它开放的是一种政府的服务意识,答复的是一种投资信心,倡导的是一种亲和的环境。二要着力培育良好的服务环境。优惠政策不再是稀缺资源,至多只能是锦上添花,政府的责任在于服务,服务的重点是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对于像跨国公司这些成熟的投资对象,规范胜于优惠,制度重于政策,稳定高于一切。政府必须干净、彻底地从本应由市场调控、由中介机构服务的领域退出,坚决还权于市场,创造出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通过政府务实、高效、勤政、廉政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三要不断创新政策支持环境。进一步创新市场体系及相关政策,创新金融体制和投融资体制,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提倡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金逐步退出,将国有企业的国有控股比例降到非控股比例以内,实行自然人或经营者控大股;“大而盈”的国有控股企业可以网开一面,但应充分肯定国有企业企业家的个人功绩的特殊作用并给以一定的名誉、地位和物质奖励。和长三角直接接壤的地区,允许其与长三角地区的政策接轨,实行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四要促进人才共享环境。充分利用上海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优势,大力吸引、借用一批上海专家、学者到安徽挂职、兼职、任职,迅速改变安徽人才层次偏低、综合性、开放性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少的现状。在必要时可以拿出部分要害部门的主要职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
㈡以工业化为核心或第一发展战略,加快我省制造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工业兴省、工业富民意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安徽来说,只有保持制造业、加工业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才具备和长三角合作的基础,才能实现和长三角强劲发展态势的良性互动。在承接转移中,应把突破口放在做大做强制造业上,以迅速壮大工业经济规模。要充分发挥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滁州、宣城等制造业优势,围绕汽车、家电、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配套基地。研究跟踪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主动承接转移。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鼓励我省企业与具有技术、品牌和市场等优势的长三角企业进行联合和嫁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园区经济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孵化器”,是落后地区实现工业化,解决投资难题,加快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要在鼓励发展园区经济的同时,对我省的园区经济进行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形成梯度。加强功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机制,特别是要提高通关效率。采取措施加快综合园区向专业园区发展,加快省级以上重点开发区的扩张升级,引导资本、技术、和项目向重点园区集中。鼓励推行“一区多园、飞地开发”战略。对飞地开发项目,在GDP统计和税收分成上向投资主体所在地倾斜,最高比例可以放宽。最近中央出台了关于暂停审批一切形式的经济开发区的规定,这对我省有机遇的一面,我省绝大多数地方基本上尚处于未开发状态。这些地方完全可以在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利用大量的荒山、荒坡和荒滩进行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我省部分市县和开发区可以和长三角市县和开发区签订“‘飞地’开发条约”,联手招商引资,实现共利共盈。
㈢以长三角为重点,突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突破口和主抓手,要学习借鉴江苏、上海利用外资的做法,善于抓住和跟踪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的流动特点,不失时机地明确各个时期的招商重点。当前,招商引资应重点瞄准以下三类对象:一是以跨国公司、国际基金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在近两年内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势头,但投资的领域将重点转向服务业,以及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电子、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等资本装备程度较高的产业,投资方式将以跨国并购为主,投资地区将由特殊经济区域向其他地区扩散。由于长三角制造业基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珠三角完成第一轮投资的台商有大规模向长三角及其邻近地区转移的迹象,特别是近年来,台湾岛内的电子信息、石化项目大举向大陆转移的迹象非常明显,我省的合肥和沿江城市具有一定的承接优势。二是私营资本。长三角民营资本实力雄厚,这些民营资本缺的是投资项目,要的是投资环境,可以列为近期招商的重点。三是上市公司和境内投资公司,这类投资主体主要采取并购的手段,实现其资本和市场的扩张。浦东目前聚集了700多家投资性公司,募集资金达1000多亿元,占到全国的1/5。仅2002年,浦东新增投资性公司59家,注册资金近30亿元,其中7家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要争取上海有关部门支持,借上海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安徽尤其是要重点宣传合肥和皖江各市投资环境。定期向外国驻沪领事馆和商务机构介绍我省发展情况和招商事项。建议在上海办事处设立投资谈审批机构,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组织骨干力量,有针对性地研究在沪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动向。
㈣实行中心开花,梯度融入战略,塑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以我省省会城市和各中心城市为龙头,接受和发出辐射,带动县域工业发展;以“一带三圈”为第一梯队,突出重点,梯度推进,融入长三角。合肥市是我省最重要的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应和我省其他各中心城市一道,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既作为承接长三角辐射的重要地区又作为重要的辐射中心,在省内发挥工业化的龙头作用,主攻带动力强,产业链长,技术难度大,资金密集度高的龙头企业、政府给予重点支持(象支持奇瑞汽车一样),以带动周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则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发展各种城市配套工业,集群工业,甚至家庭手工业,以千家万户,铺天盖地,遍地开花取胜,逐步引导规范。在省内各城市群中,可以因势利导划分为:一带即皖江经济带,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安庆等市,三圈即南京都市圈、杭嘉湖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支持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市加入南京都市圈,支持和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嘉湖都市圈,支持淮北、宿州市积极加入徐州都市圈。马芜铜、滁州和巢湖市可以率先融入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成为我省接受长三角辐射的第一梯队。鼓励已纳入各都市圈的城市参与圈内分工合作,积极争取马鞍山和芜湖加入长三角城市排名,形成“16+2”机制,最终走向一体化。要加大这些地区改革开放力度,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率先与长三角一致。要大力改善皖江经济带的基础设施条件,这是实现接轨的必要条件。江苏正在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沿江基础产业带,未来国际国内重化工业可能向这一地区转移,我省应抓住机遇,夯实皖江地区冶金、化工、装备产业基础,新建的重化工业项目要向皖江地区倾斜,提高皖江地区重化工业的集聚度。
㈤保持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合作共建面向长三角的四大基地。从这点来讲,安徽历来就和长三角不可分离,是长三角发展的一部分,现在应该进一步提升:一是共建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和化工产业基地。吸引长三角投资,实行股份合作,加快两淮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转化,建成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开拓长三角地区的电力市场,省电力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与上海及浙江有关部门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确定上海、浙江等地消纳安徽电量的计划。二是吸引长三角投资,共建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做好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区,以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运业的项目准备书,到长三角引资;瞄准长三角农副产品地方准入标准,做好特色农副产品的营销工作,打出自己的品牌,占领长三角农副产品供应市场。三是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可以和长三角用人单位联手建立培训基地,通过强化培训、引导、服务和管理,加强农村劳动力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序流动,把家政服务当作一个产业来开发,力争通过系统培训乃至推销,形成品牌。四是建设面向长三角的旅游休闲基地。黄山、九华山可以和长三角进行跨地区的旅游联合开发与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黄山市与长三角地区15城市共同发起的“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是迈向区域合作重要的一步。组织由省及有关市县旅游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域旅游合作专题小组,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和协调。参与江浙沪三省市正在实施的旅游旅游客运网络运作计划,发展异地租车业务,形成三省市一体化的汽车租赁市场,方便旅游者的自助旅游。此外,要利用好上海72小时落地签证给沪苏浙皖区域旅游带来的机遇,加大与江浙沪联合对外促销力度,开拓海内外旅游市场。
在实施基地战略时必须处理好资源型工业与配套型工业的关系,发展资源型工业是错位发展战略,但除招商引资外,还不是接受城市辐射型的战略,不是工业中得制造业,我省必须在发展资源型工业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发展辐射型工业比如配套工业和制造业上,改变我省经济的“软肋”。
㈥构筑区域大流通新格局。我省是长三角最直接的经济腹地,具有承东启西的特殊区位,这为我省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构筑东西商品集散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条件。一要打造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国际经验表明,没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就难已形成制造业的集聚和产业带的形成,就难以有效融入长三角。建议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在合肥、芜湖、铜陵、蚌埠等地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构筑开放性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降低制造业的商务成本。二要有重点的培育一批区域性的大型批发市场。合肥长江批发市场、大市场等都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和长三角地区联系的纽带和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要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走低成本扩张之路,通过结构优化、业态提升、功能扩张和管理升级,做优做强。支持有条件的业主向生产延伸,变产地销为销地产,发展有根市场,催生私营经济发展,实现市场和产业互动。三要主动和总部设在上海的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超级跨国商业公司搞好关系,促成他们来皖兴办各类大卖场,提升区域外在影响力。
㈦打造与长三角接轨的基础平台。一要着重搞好与长三角接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立和完善与长三角接轨的快速交通网络作为全省交通建设的重点。尽快推进合宁高速、合肥至裕溪口航道改造和扩建,加快芜宣高速、埠宁高速、庐铜高速、徽杭高速工程进度,加紧铜黄高速、栗阳-广德-黄山高速和宁淮高速天长段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合肥至马鞍山高速公路和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及安庆长江铁路桥项目立项,将马鞍山―南京公路改造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马鞍山―碌口机场高速公路,适时改扩建与苏、浙相邻市、县公路,打通所有能够打通的出口通道。尽快着手进行长三角轻轨线的延伸规划,力争实现与长三角的无障碍流动。加快建设沿江铁路,与南京共同实施宁芜铁路复线改造,并实现电气预留。大力改善水运交通环境,建设芜太水运通道,缩短与长三角核心地区的时空距离,继续加强沿江港口建设,争取把马鞍山和池州港口建设成为国际开放口岸。二要以信用建设和接轨为重点,形成吸引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入的良好发展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既是我省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要素吸引力,全面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事关安徽的长远发展,是融入长三角的必要制度保证。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与长三角进行沟通和协调,争取在信用建设的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接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三要着力数字并轨。长三角的很多城市都纷纷提出并确定了各自的数字化建设目标,在今年的高层接触中,提出了加快数字一体化构想。因此,加快数字安徽建设,尽快缩小安徽同长三角间的数字鸿沟,是实现融入的催化剂。可以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为切入点,参与开发建设综合性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率先实现数字并轨。
㈧以资本并购为手段,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集团。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过度,在融入中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必须要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集团。要以现有的大公司、大企业对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积极推进企业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特别是鼓励到长三角等地进行资本运作,在“走出去”中发展。及时制定和在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布生产力布局政策和重点投资领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达到合理经济规模的项目列入支柱产业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并在贷款、贴息、债券发行等方面给予支持。
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建立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我省领导定期或不定期与江浙沪高层进行会晤,到江浙沪进行考察和交流,并邀请对方到我省进行考察与交流,就区域发展规划、合作事项等进行沟通与协调。创造条件,争取加入现有的江浙沪合作机制。有条件的市县要主动和长三角市县攀亲结对,建立友好关系。各职能部门要加强与上海等地的对口部门的联系,建立经常性的沟通渠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包括在上海建立企业的分支机构,如营销机构、融资机构、研究开发机构、国际贸易机构等,即便有企业要将企业总部移至上海也应采取宽容态度。建立和完善非政府组织间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我省与长三角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情况。成分发挥省及各地驻沪机构的作用,通过强化职能真正使其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窗口和纽带。充分发挥各群众团体、行业协会、皖籍名人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和长三角的沟通和联系,推进融入的步伐。
㈩工业武装农业,走农业工业化道路,根本改变安徽落后面貌,使安徽整体融入长三角。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以及农村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逐步达到土地的规模耕作,使农民务农收入与城市居民务工收入大体相当(承包100亩,农户年收入可以达到3万元), 当承包大户越来越多,我省农业人口降至人口比如说20%-10%时(我省约650万农民务农),我省 “三农”问题有望解决,目前解决问题的农业电气化、机械化条件已经具备,可以采取一些疏导这一过程的政策和方法,使之逐步成长,自然成熟。农村面貌根本改变之日,就是我省与长三角的差距根本消灭之时,我省融入长三角的目的达到之时。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我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课题组
课题指导:徐立全
课题组长:戴培昆
课题组成员:柴修发、罗光勇、杨青燕
协助搜集材料: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利用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