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竞争新形势形势下,我国该如何推动教育创新,论文3000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创新路径分析--《湖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创新路径分析
【摘要】: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经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关系到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世界经济的繁荣从来没有撇开农业的经济繁荣。所以,农业曾经是,而且将继续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农业发展的状况。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粮食安全问题相对缓解,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程度提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
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要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必须要从农业政策安排的选择和演替中寻找答案。农业的发展已不仅仅取决于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而主要取决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政策安排。本文以农业政策为视角,从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的关系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认真回顾了我国农业政策的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过程,深刻而全面分析了农业政策不力而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滞缓的原因,在参考我国农业政策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具体内容、调整方向以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望能对我国当前农业政策的调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F320【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0一、绪论10-16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11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5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15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6二、前导性研究16-18 (一) 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16-17 (二) 农业发展与农业政策17-18三、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及问题18-27 (一)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概述18-19 (二)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9-22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发展主题19-20
2.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20-21
3.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体系完善的发展机遇21-22 (三)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22-27
1. 农业生产动力不足22-23
2. 农业市场体系不完善23
3. 农业科技支撑相对缺乏23-24
4.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24-25
5. 农业投入相对不足25-27四、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政策分析27-37 (一) 我国农业政策的历史回顾27-30
1. 早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体制相关政策27-28
2. 关于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相关政策28
3. 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农业产业调整政策28-29
4. 新世纪以来以“民生”为主题的政策29-30 (二) 农业政策的变化与发展趋势30-33
1. 农业政策转向以市场化为导向30-31
2. 科技兴农的政策力度加大31-32
3. 政策目标逐渐向社会民生倾斜32
4. 政策变革由强制性推行向诱致性变迁转变32-33 (三) 当前我国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发展不力的原因分析33-37
1. 农业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倾斜度不够33-34
2. 传统的农业政策与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冲突日渐明显34-35
3. 农业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合理以及政策执行不力35-36
4. 农业政策效果的反馈和优化机制不够完善36-37五、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政策的创新与调整37-49 (一)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37-39
1. 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政策的政策建议37-38
2. 改善农业组织结构政策的建议38
3. 改善农业区域结构政策的建议38-39 (二) 农业市场政策的积极引导39-40 (三) 农业科技政策的强化与落实40-43
1. 调整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的方向40
2.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40-41
3. 完善以农民为核心的科技推广体系41-42
4. 优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42-43 (四) 农业政策制定执行体系的健全和优化评估机制的完善43-49
1. 推进农业政策制定的合理化43-45
2. 推进政策出台模式的合理化45-46
3. 深化体制改革为政策执行提供保障46-47
4. 建立与各项政策配套的政策评估体系47-49结论49-50参考文献50-53致谢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勇;;[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唐凤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刘芳;[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孙林成;吴娜;;[J];当代生态农业;2008年Z1期
李国祥;[J];调研世界;2002年03期
郑有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5期
刘晓华;;[J];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11期
张晖,刘建芬;[J];甘肃农业;2005年06期
徐秋良;;[J];河北农业科技;2007年06期
宗义湘;张悦玲;李先德;;[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芸伊;;[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张雨,宋玉丽;[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叶佳;;[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程剑;[J];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黄黎平,谢枭鹏;[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卢玉玺;尹亮;;[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谷曼;;[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赵旭庭;薛毫祥;周春宝;张鸿;唐现文;陈红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徐现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孙顺强;陈璐;李亚;;[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赵宇;;[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张国;;[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沙丽;;[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易垒;;[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孙鹏;;[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易经章;温秋兴;;[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于海英;;[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张国;林卿;;[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光;李阳;;[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卫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耀鹏;[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韩林;[D];南开大学;2010年
郑黎义;[D];浙江大学;2011年
敬然;[D];吉林大学;2011年
程秀梅;[D];吉林大学;2011年
王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肖琴;[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彭兵;[D];浙江大学;2010年
梁红梅;[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陈兴军;[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谢思香;[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阳敏;[D];湘潭大学;2010年
邓瑞芬;[D];湘潭大学;2010年
李应斌;[D];湘潭大学;2010年
陈巍;[D];湘潭大学;2010年
张伶俐;[D];湘潭大学;2010年
刘辉;[D];湘潭大学;2010年
秦亚;[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明义,李恒溪,魏迎春,张成林,章鸣;[J];中国地质;2004年S1期
孟昌;赵旭;;[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2期
闵宗殿;[J];古今农业;2000年01期
陈冬生;[J];古今农业;2001年02期
崔德卿;[J];古今农业;2003年02期
徐旺生;;[J];古今农业;2006年02期
陈锡文,杜鹰,唐仁建,宋洪远;[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邱明;;[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刘磊;[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朱圣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宗义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李亮;[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柯炳生;[J];世界农业;1992年01期
黄立军,纪丽霞,吴如茵,葛志军;[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陈忠暖,王力新;[J];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徐晓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4期
马约生;[J];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03期
郑百龙;[J];台湾农业探索;2002年02期
戴蓬军;[J];农村经营管理;2003年07期
范小建;[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8期
范丽霞,李谷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朱晓峰;[J];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占安;孟志中;;[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高纹;姜德波;;[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石田正昭;高纹;陈彰德;;[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郧文聚;;[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张友亮;;[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祁雪莲;孟军;葛家麒;;[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蒋建科;谭英;范建;;[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石田正昭;;[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6年
孙明山;;[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岩本纯明;;[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董谦;[N];经理日报;2003年
田晓军 陈菁;[N];期货日报;2004年
记者  范建;[N];科技日报;2006年
李永生;[N];农民日报;2002年
记者彭俊;[N];人民日报;2002年
江边;[N];人民日报;2006年
申保珍;[N];农民日报;2004年
李水山;[N];中国信息报;2007年
许跃芝 马立群;[N];经济日报;2004年
安邦《战略观察》;[N];中国经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永涛;[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CAMARA MOUSSA(王穆沙);[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鲁茉莉;[D];复旦大学;2003年
李超民;[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王华巍;[D];吉林大学;2005年
薛金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丁赛;[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宗义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吕新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王霄鸣;[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晓红;[D];湖北大学;2013年
王海瑛;[D];吉林大学;2011年
刘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白利闪;[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卢泓举;[D];延边大学;2010年
牟爱春;[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胡彩虹;[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习运群;[D];江西农业大学;2010年
曾中平;[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刘双山;[D];吉林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学士毕业论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0页¥15.0025页¥20.002页免费4页¥3.003页¥2.00 3页¥2.003页¥1.004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
学士毕业论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毕​业​论​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本文档下载后文字可以复制粘贴,文档中的广告和水印将消失。优秀硕博学位论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硕博学位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求一篇论文:关于自主创新的
求一篇论文:关于自主创新的 300
1:不是自主创业的
2:2000以上
3:可以给网站但是给的网站是这个论文内容的
补充:只能最多加300.正确的我300全给,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平稳快速增长之中。为了把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必须下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务求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
  从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局面。年和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5%的高位上。同期居民消费价格仅分别上升1.2%、3.9%和2.3%;国家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9%、21.4%和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分别增长44.1%、36.0%和19.1%。粮食产量止跌回升,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宏观经济运行保持这样的良好状态,是非常难得和令人鼓舞的。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两年多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快增长拉动起来的,也就是说,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推动的。近两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分别增长15.3%和15.2%,经济增长的能源弹性系数由年的年均0.21分别上升到1.61和1.60。投资弹性系数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比,由年的1.44倍分别上升为2.92倍和2.72倍。由此说明,获得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所需要的能源和投资在大幅度上升。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这种增长结构对一些重要资源特别是铁矿石、氧化铝的需求,超过了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而大量依赖进口也受到了国际市场供给与运输能力的限制。因此,这种粗放型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它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1995年在制定“九五”计划时,中央就明确提出要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上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没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近两年来粗放型增长方式明显回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缺乏技术,对那些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和产业,我们虽然有市场、有资金、有劳动力,但眼看着效益很好的投资项目却干不了,只能长期依赖进口;而那些国内技术比较成熟、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项目,却成为吸引投资的热点,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是转变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消除经济增长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实现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在增长方式转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自己的技术成果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信息产业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物质消耗少、环境污染低、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的投资,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告别粗放型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大起大落的关键之举。
  实现自主创新的条件已经具备
  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在我国的条件已经具备。首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已居世界第七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去年国家财政收入已达2.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万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其次,20多年来,我国已引进了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大缩小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目前在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企业的技术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大批人才。仅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就达2170万人,有科学家和工程师226万人,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的科研队伍。每年科技经费总额达3500亿元。第四,我国已涌现出一批依靠自主创新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典型,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他们的成功经验,增强了我国企业以自主创新求发展的信心。例如:
  海尔集团公司1983年至今的产品销售额年均递增70%,已由一个街道集体小厂成长为一个销售额上千亿元的跨国家电企业。重视技术开发,是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尔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有一支强大的科技开发队伍,拥有专利3000多项,现在平均每天都有两个以上的专利产生。
  华为公司在通信行业能够站在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关键是重视技术创新。今年公司销售额将超700亿元大关,其中出口50亿美元。全公司2.3万名职工中,从事技术开发的达1.3万人,去年技术开发投入为45亿元,占销售额的10%。
  奇瑞公司在汽车行业是一个后来者。他们投放市场的第一台轿车就是自主开发的产品,现在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外建立了两个总装厂。奇瑞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数占全国汽车行业的60%。
  像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凡是经营成功的企业和有远见的企业家,都高度重视技术开发,舍得在这方面增加投入。如果像这样的公司中国有1000家,那么就不会出现资源的瓶颈制约,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
导读: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再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成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选择自主就业既可以为自己 ...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再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成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选择自主就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当前,想要开始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少,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们不再依赖家长、学校,而是主动发现、寻找机遇,其实“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为自己的做事,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另一方面,就算失败,也是自己造成的,不会去怪别人,不会感到遗憾。
创业是最好的就业
大学生的创业是指大学生新创公司或企业,自己是企业或公司的主人。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
1.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之路。众所周知,劳动力过剩,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而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扩招前的水平,而且许多单位希望应聘者都能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受过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是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2.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良好的环境。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到各个高校都热情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为大学生创业也积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对有条件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已经具备了难得的机遇。
3.大学生创业的路子
/article//article_3167_1.html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其兴旺发达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要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关键是要提升我国主要产业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提升我国主要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不断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
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其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0.7%以下徘徊,而主要发达国家已达2.5%~4%,差距较为明显,根据实际调查,企业普遍认为国家的经费偏重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项目开发,而对企业的投入少之甚少。2001年我国财政科技拨款为574.2亿元,其中企业仅占7.2%。此外,我国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据有关研究,引进同等的技术设备,我国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只及日韩的0.7%。
1.2 高级科技人员不足、流失严重
  经了解,尽管国家每年毕业工科博士上万名,但从高级科技人员最密集的30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来看,仍有84家没有一名博士。全国192家中央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也只占总数的2.1%,而高级技师仅占工人队伍的0.16%。并且,国有企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技术创新,人才为本。科技人员的不足与流失,无疑会大大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3 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在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在大企业中完成。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2001年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在“产学研”结合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盟也仅仅是有需求、无行动,尚属纸上谈兵。
1.4 整个社会未能形成保护创新良好氛围
  具体表现在:部分企业改革的主动性差,没有真正认识到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性;部分经营管理者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期打算;多数企业没有达到政企分开的标准;部分企业与其直管行政部门未能彻底脱钩,尚未形成法人管理结构。由于企业的法人实体与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从而削弱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意识,同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大,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较强,造成创新机制不灵活。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因素分析
2.1 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市场需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拉力,诱导企业为经济利益进行创新,使企业自主创新成为可能。市场竞争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压力,促使企业为战胜竞争对手、赢得市场优势地位进行更有效的创新活动,迫使企业开发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产品。通常,创新产品的市场盈利空间越大,企业的创新动力就越强,就越愿意加大创新投入;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的危机感、紧迫感就越强烈,创新压力就越大。此外,在经济上升期,市场需求扩张,市场潜力得到释放,企业利润迅速增加,创新动力相对较小;在经济下降期,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空间收缩,创新压力加大。随着我国近年来投资的持续高增长,生产能力持续扩大,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也趋于突出,如1998年以后一个时期持续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就表明了这种生产过剩的压力。在经历了2002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加速增长后,经济增速趋缓和下行的压力也在加大,企业利润增幅明显下降。这些都促使企业加强产品和技术创新,以赢得生存和市场空间。
2.2 政府创新体系的引导
  技术创新是用一种新的技术体系和组织方式替代原有的组织方式,创新根植于组织结构之中,因此,技术创新通常可以视为技术体系的变更和组织方式的创新,以及两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我国各类企业近年来加快了各类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尚未完全消除,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形成。随着国际竞争的界面从最终产品前移到技术创新阶段,从生产、市场前移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我国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方式还不适应,要求继续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自主创新体系。
2.3 知识产权的保护
  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外部条件。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时间较短,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不强,尽管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一些企业的创新技术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由于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往往因侵犯知识产权成本偏低而使侵权者敢于冒险。
2.4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企业家的冒风险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活动组织能力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根据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大量统计分析,创新失败的风险概率高达70%以上。由于我国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本身的制度性缺陷,内部缺乏激励机制,技术创新与企业领导者之间没有生死攸关的关系,创新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企业家个性品格中过度依赖传统路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缺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精神。
对自主创新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摘要:自主创新是依靠国家自身的力量整合创新资源.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实现科技突破,进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一系列活动及全部过程。自主是前提,创新是目的,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是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自主创新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开拓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等特点。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关键是要各司其职,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主体
目前,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各界、各个行业都在积极研究如何推动自主创新,但何谓自主创新尚没有明确的定义,自主创新的内涵是什么亦不明确,有关理论问题尚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本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自主创新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r初步思考,现提出一些基本观点供商榷。
一、对自主创新中“自主”的理解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外贸依存度持续增长,贸易摩擦日益凸显;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备受遏制;发达国家为了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对我国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军事科技实行封锁战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从国家自强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讲,自主创新的提出也是基于“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已经认识到要赶超发达国家只能靠自主创新。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产业技术进步方针看,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另一条是“以市场换技术”。这两条都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即将技术的获取依托于国外,亦即技术依赖。实践表明,这两条方针都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倡自主创新就是对过去技术依赖的反思和调整。“自主”是与“依赖”相对应的概念,强调“自主”就是要降低“依赖”的程度,提高内生发展的程度,进而改变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而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状况。因而,可以认为,自主创新中的“自主”是对重要战略信息的传达,需要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来加深对“自主”的理解[1](P6—9)。笔者认为,在“创新”之前加一个“自主”作为限定词,主要是强调创新主体(或称实现主体)属于国家,强调要充分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实现创新目标,其关键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二、自主创新的概念及其内涵
自主创新是依靠我们国家自身(或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整合创新资源,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实现科技突破,进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一系列活动及全部过程。自主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应于不同的现实主体,自主创新应有不同的内涵。自主创新从现实主体而言分为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
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是指以国家或一个区域作为现实主体,以能自主解决本国(或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标志,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竞争力为目的的活动。其自主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内源式供给,对部分前沿高科技的以我为主的研究开发,对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领域基本发展方向的引领或影响,对知名企业和国际品牌的成功培育等。
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是以企业作为现实主体,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自身努力,有效运用企业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攻克技术难关,以掌握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为标志,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主品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其主要表现为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掌握,拥有对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以及市场价值分配过程中的主导权等。
关于自主创新的内涵,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理解:第一,自主是前提。没有自主权就谈不上创新。作为创新的现实主体,无论是一个区域还是一个企业,应当具有创新投入、技术选择、创新活动、创新收入分配的自主权。第二,创新是目的。自主创新的落脚点在创新,没有自主权就不可能有创新,有了自主权如果不从事创新活动当然也不存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是鼓励、引导、促进和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最主要的体现是拥有创新成果,最重要的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运用。第三,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是关键。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在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已成为最重要的手段。如果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方面长期受制于人,我们就不可能取得竞争优势,更不可能建成创新型国家,为此,必须把自主创新的主攻目标定位于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第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创新的现实主体能否创新、创新的程度大小,除了机制以外,还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培育。因此,自主创新不但要强调开展创新活动,而且要十分重视在创新实践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这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是贯穿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部实践活动的一条主线。
三、自主创新的形式与特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强调自主创新不等于闭关锁国,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开放、集成与引进,之所以提倡自主创新,主要是指应尽量避免受制于人,减少“路径依赖”。在目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自主创新更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积极整合现有技术,推进集成创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些都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也属于自主创新。
之所以把集成创新纳入自主创新的范畴,主要是基于集成创新可以发挥系统的集合效应,有利于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应当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
之所以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纳入自主创新的范畴,主要是基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有效借助创新的扩散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自主创新,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创新,不等于不需要消化吸收别人的先进技术,即便是发达国家也需要引进。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原始性创新,可以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可以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可以收到费省效宏、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自主创新中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形式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是一个有机整体。
自主创新相对于他人创新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技术突破的内生性。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这是自主创新的本质特点。第二,技术与市场开拓的率先性。在同一市场上,非率先性的自主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自主创新必须将技术上的率先性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才可望获得成功。而技术上的率先性必然要求和带动市场开发方面的率先性,因为技术开发成果只有尽快商品化,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因此,自主创新还应将市场领先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以防止跟随者抢占市场,侵蚀其技术开发成果。第三,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知识和能力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持。自主创新不仅技术突破是内生的,而且创新的后续过程也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推进。掌握自主创新的这些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好自主创新的努力方向,并为自主创新积累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自主创新的主体
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的有关理论,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有知识创造、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创新成果的应用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均有相应的实现主体。究竟谁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还是高等院校,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从创新的本来意义上讲,创新是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科研机构和高校虽然创造出了大量科技成果,但如果多数成果闲置没有应用就不属于创新,因而科研机构和高校不能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与科技研究的区别就在于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创造财富的过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企业离市场最近,最了解市场的需求,因此,企业必然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主创新是相对企业而言的。虽然自主创新有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之分,但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中,其辖区内所属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占有很高比重,只要所属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由企业构成的各个产业以及由各个产业构成的国民经济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就提高了,国家(或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自然也就会得到相应提高。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前文化竞争的形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