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哪些促进教学的书籍,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等,有何指导工作的实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教案
&&&热&&&&&★★★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21
更新时间: 15:20:48
19601710997960
129520001/5
424795000500050
15781578194920001295
701999088%1200
1500& 456%&&&& 307%
&&&&&& 485%&&&& 20%
&&&&&& 40%&& 35%
&&&&&& &&&
1295&& 4&&& 67
&&&&&& 6&&& 121
&&&&&& 3&&& 80
&&&&&& 6&&&&&& 88
P11P1211051001
1970198830253200080%672%1990916199014223611154%
&&& & & & /
&&& &&&&&&&&&&& 960&&&&&&&& 12.95
&& &&&&&&&&& 1700&&&&&&&&& 1.5
&&& &&&&&&&&&&& 930&&&&&&&&& 2.5
125/39/3P14112
500600/10/
129520001/5
P492/333%+10%+26%=66.7%
P14P155-19
&&&&&& &&& &&&&&&
&&& &&& &&&&
&&& &&& &&&&
2P15520P16
&&& 2&&&&&&&&&&&&&&&&&
&&&&&&&&&&&&&&&&&&&&&&&&&&&&&& &&&&&&&&&&&&&&&&
&&&&&&&&&&&&&&& B.
1.FLASH 2.
&&&&&&&&&&&&&&&&&& A.,
&&&&&&&&&&&&&&&&&& C.&&&&&&&&&&&&&&
&&&&&&&&&&&&&&&& &&&&&
&&&&&&&&&&&&&&&& &&&&&
&&&&&&&&&&&&&&& a.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0&&&&&& 800
&&&&&& &&&
&&&&&& &&&&&&
&&&&&& &&&&&&
&&& &&&&&&
&&&&& &&&&&&
&&&&&&&&&&&&&
&&&&&&&&&&&&&
&&&&&&&&&&&&&
&&&&&&&&&&&&&
&&&&&& &&&
&&&&&&&&&&
&&&&&&&&&&&&&&&&&&&&&&&&&&&&&&&&&&&&&&&&
&&&& 226-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3
1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360002200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
& A.&&& &&&&&& B.&&&&&&&&& C.&&&&&&&&& D.
&&&&&&&&&&&&&
&&&&&&&&&&&&&
A.&&&&&&&&&&&&&&&&&&&&& B.
C.&&&&&&&&&&&&&&&&&&&&& D.
C.&&&&&& D.
7. &&&&& [:&&]
&&&&&&&&&&&&&&&&& &B.
&&&&&&&&&&& C.& &&&&&&&& D.
A. &&&&&&&&& B. &&&&&&&&&& C. &&&&&&&& D.
A.&&&&& B.&&&& C.&&&&&& D.[:ZXXK]
& &&&&&&&& &&&&&&&
&A.&&&&&&&& B.&&&&&& C.&&&&&&&& D.
&&&&&&&&&&&&& &&&&&& &&&&&&
&&&&&& B&&&&&&&& C&&&&&& D
A.&&&&& B.&&&& C.&&&& D.
A.&&&& B. &&&& C.&&&&& D.
8.&&&&& [:##]
A. &&&&&&&& B.&&& &&&& C.&&&&&&&&&& D.
A.& &&&&&& &B.&&&&&&&& C.&&&&&&&&&& D.
ABCA&&&&&&&& B&&&&&&&& C&&&&&&&&
&&&&&&&& &&&&&&&& &&&&&&&&
D&&&&&&&& &&&&&&&& ____________________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B& C& D
1& & 2 3& &
&&&&&& & &&&&&&&
1530100~20025~100225
20903568.8
59.5%23.9%
&&&&&&&&&&&&&&
1P516-426-43
1&&&&&& &&&&&& .&&&&&&&&&& &&&& &&&&&&&& &&&&&&&&&
2 &&&&&& &&&&& &
3&&&&&& &&&&&& &&&&&&& &&&&&&&&&&&&&&&&&&&&&&&&&&&&&&&&
&&&&&&&&&&&&&&&&&&&&&&&&&&&
&&&&&&&&&&&&&&&&&&&&&&&&&&&
&&&&&&&&&&&&&&&&&&&&&&&&&&&
1990&&&&&&&&&&
&&&&&&&&&&&&&&&
&&&&&&&&&&&&&&&&&&&&&&&&&&&&&&&&&&&&&&&&&&&&&&&&&&&&&
1 2 3 4 51 2
&&&&&&&&&&&&&
&&&&&&&&&&&&
&&&&&&&&&&&&&
&&&&&&&&&&&&
&&&&&&&&&&
1.&&&&&&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Ppt
&&&&&&& &&&&&&& &&&&&&
&&&&&& &&&& &&&&&&
&&&&&& &&&&&&
&&&&&& &&&&&&
&&&&&& &&&& &&&&&& &&&& &&&
&&&&&&&&&&&&&&&&&&&&&&&&&& 1.
&&&&&&&&&&& && 2.
&&&&&&&&&&&&& &&&3.
&&&&&&&&&&&&&&&&&&&&&&&&&& 1.
&&&&&&&&&&& && 2.
&&&&&&&&&&&&&&&&&&&&&&&&&& 3.
&&&&&&&&&&&&&&&&&&&&&&&&&& 1.
&&&&&&&&&&& && 2.
&&&&&&&&&&&&&&&& 3.
&&&&&&&&&&&&&&&&&&&&&&&&&& 1.
&&&&&&&&&&& && 2.
&&&&&&&&&&&&&&&&&&&&&&&&&& 3.
&&& 1-3-5&
&&&&&&&&&&&&&&& &
&7-7& 7-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Q&& E-mail&&&&&&
&&& & &&&&&
&&&&&&&&&&&&&&&&&&&&&&&&&&&&&
&&&&&&&&&&&&&&&&&&&&&&&&&&
&&&&&& &&&
&&&&&& &&&&&&
&&&&&& 70-20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818341923
122920012525
100110011100122932511019401861199020502
18401842206202206220
541133142017
207019742.51.80.5
1221207214051433313873
Powerpoint
文章录入:hanll&&&&责任编辑:hanll&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站长:模板设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强化阅读教学实效与提高语文素养的探索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强化阅读教学实效与提高语文素养的探索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53: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强化阅读教学实效与提高语文素养的探索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探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一篇:关于《小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
在学校多元智能理论课题的指导下,我个人确定了语文学科的课题研究,我研究的课题题目是《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课题从确立至今已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我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考。下面我就对我的课题作一下小结。
我作此课题的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也就是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之中,边学习理论,边指导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具体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对国内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理论书籍的阅读,我确立了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此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依据。
2.依据课题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实施。目标由简到难,内容由容易到复杂。
(1)现代阅读理念所倡导的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没有尝试到;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读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这是源头活水。很多孩子,家长甚至包括我们老师也不太清楚到底让孩子读些什么;我们在自主学习的实验中确定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也需要探索一些指导策略,至今我们还没有成熟的可以推广的策略;任何学习活动都离不开评价,课外阅读的评价就更难以把握,这无疑就影响到阅读效果。
(2)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分析其实就是寻找问题。问题即课题,解决问题就是探索研究。主要发现了如下问题即研究对象:第一,解决孩子读什么的问题。课外阅读必须解决量的问题,量变才能达到质变。首先建立班级小图书角但是要与以往做法不同。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得让孩子捐书,我一直在试着探索一种新捐书模式。我觉得应该通过网上查询,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指标,给学生列出相关的书目,发动学生的力量,去购买书籍,这样,我们班每个学生图书的拥有量就不是3本、5本,而是上百本,而且是高质量的。第二,引导孩子树立课外阅读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是确立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本着这样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所以应“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图书,自己确定在多长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自己选择的时间,自己选择阅读后成果的展示形式(目前我们的展示形式有阅读笔记积累、美文背诵比赛、讲故事、预备铃前十分钟的时间向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等形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出来了,教师必须督促和调动学生,让学生学会做计划,学会确定目标。虽然仅仅半年时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关于课外阅读的评价,我拟想从阅读习惯、阅读态度、阅读能力、阅读效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但目前评价机制还没有落实。
3.对学生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第一、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或报纸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确,或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了解某方面的知识。三是有品位性的精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品位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体会文章的深远内涵,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第二、教给学生“记”的方法。“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要教给学生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阅读时随时进行。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还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小问号,或写下自己的疑问,然后请教父母、老师,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有所得。二是摘录式笔记。这类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并对此进行归类,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从书中汲取知识。
第二篇: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10:36:16 作者:匿名 来源:百灵庙第一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搞好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是孩子获取更多精神营养的主渠道之一,于是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目前全国各小学正逐步开展课外阅读,国内很多强省加强了课外阅读的研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正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各校研究的趋向。但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我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外阅读的随意性较大: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最喜欢看的是一些通俗的读物,如漫画、卡通、小说等,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着关心甚少,对科普知识方面的读物缺乏兴趣。
2、课外阅读的方法不当。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只注重过程而不注意方法,只注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单一的积累并不能提高其对知识的吸收处理,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谈不到学以致用。
3、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功利性。我校学生以农牧区孩子为主,学生在家庭中缺少阅读的条件,绝大数学生的阅读是随意的,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调查发现,能够坚持天天看课外读物的学生不多,即使是这部分学生,日常的阅读也大多是以读各类选为主。仅仅以语文课本作为阅读内容的学生大有人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当前有许多老师也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可是却缺乏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要求与指导,从而使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质效很低。这就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加重,语文学习能力却提不高。怎样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意义在于解决学生对语文学习缺少方法、热情低、收效甚微的问题,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探索指导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不断地纠正不良的课外行为习惯,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应于小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新路,切实减轻语文学习负担,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为指导学生去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丰富课余生活,鼓励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当好引路人,不断地纠正不良的课外行为习惯,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汲取各方面的营养的同时,寻求一种实现自悟、自得的课外阅读方式,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实践性研究,教师们一方面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课外阅读管理与指导的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
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提升了理论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以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为主线,在课外阅读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1、如何矫正学生不良阅读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如何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4、如何既大力加大课外阅读力度,又避免过重负担。
教师指导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这方面是研究的重点。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手段
1、研究对象
2014年9月入学的六年制二(1)班、二(5)班为实验班,对照班为同年级其他班学生,生源和师资素质相当。
2、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总体研究策略为行动研究方法,即作为研究的实施者--教师,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活动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有步骤的落实课题研究的各项计划,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课外阅读组织、指导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活动后的反思,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反映课题研究的效率与效益。
在研究的前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核心成员搜集尽可能多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关的教学论着、论文及其相关理论材料,筛选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信息,找到新的生长点,界定课题、设计课题、论证课题。
在研究的中期,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每位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根据所任班级的学生情况及自身个性,积极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并把自己的实践过程按一定格式编写成案例,为课题的研究与推广提供详实有力的第一手资料。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观察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只有把课内外的阅读与自然和社会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2)参与法。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生阅读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异。开设的课外阅读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而且,形式等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阅读动机,从而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3)渗透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软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能促进教学结构的优化,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为阅读教学开创一个新的天地。(4)实证研究法:通过调查分析课外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即从元认知角度来研究课外阅读,从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法、学习计划,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5)评比激励法。搞评比奖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评比“书香家庭”“书香儿(内容来源好 网)童”,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研究的后期,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鼓励广大研究成员,针对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这三种方法在三个阶段各有侧重、交叉渗透。
3、研究手段
(1)推荐读物。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指导读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
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4)交流评论。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和综合评论。
(5)辅导。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6)家校同步开展研究:师生共读,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在学生身上得到启发,加强阅读,修养提高。亲子互读,创学习型家庭。家长引导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全程参与研究,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以身作则,向孩子学习,使家长与孩子、与课题、与学校一起进步成长。
六、课题的进程规划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2014年12月--2014年11月)。课题总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4.5)
1、调查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不良现象。
2、搜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文献、相关资料。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4.8)
1、建立课题科研组,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矫正不良阅读行为。 (1)宣传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提高家长、学生、教师的阅读认识和参与度、支持度。 (2)筹措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师生提供阅读环境。
(3)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4)调查课外阅读的行为习惯,汇总学生阅读现状的报告。
3、探索阅读指导方法,为阅读提供科学引领,让学生会读。
(1)根据阅读不同的读物,指导学生灵活掌握: 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
(2)根据阅读的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圈点勾画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制作卡片
(3)根据阅读的目的,促使学生形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意识。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进行阅读的交流、讨论。
(1)组织教师认真参与,以“读书节”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2)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3)开设“班级读书会” ,课外阅读指导课,撰写优秀课外阅读教学案例、。
(4)建立教师读书活动的相关及配套措施,开展师生共读,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进步。
5、完成活动设计集、论文集。
6、回顾、反思,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4.11)
1、整理课题资料,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及课题研究的方法等,完成课题研究报
2、推广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成员: 责任人:杨和平 主持人:张煊
成 员: 张智、王群、徐海东、侯跃、雷慧涛“课外阅读”课题组
第三篇:语文小课题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语文小课题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长江小学“小课题”研究手册
小课题名称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姓名shi xinyan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阅读包括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又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学到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由此可见,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是当务之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2.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科普书籍、历史文化书籍、中外名著、跟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介绍、优美的儿童诗歌等等。
预期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
3、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主要措施:
1.营造书香教室,吸引学生课外阅读。
2.结合课文教学,指引学生课外阅读。
3.组织相干读书活动,激活学生课外阅读。
4.开展读书竞赛,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观察法。
3.问卷法。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课题方案
《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
一、 研究背景: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小学生课外阅读书大多是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学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体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做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是当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外阅读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读书方法,是一种积极、活跃、创造性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学生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阅读能力,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乃至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 主要概念界限
1、传统的课外阅读是定位于课堂、学校以外的阅读,属于弹性课程,学生的阅读属于办自发状态。阅读的时间和效果难以保证,再加上应试压力,处于应试目的阅读让学生索然无味。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往往是在没有老师、家长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课外阅读指导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阅读。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但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因而课外阅读推荐课,应着眼于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发展,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和数目作恰当的调控,给学生灌输读百家书,酿百家蜜的思想,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像蜜蜂那样广泛博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课外阅读是一个过程,这种课型主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读法的指导,并在读物阅读中,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时所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的实际,做到“同类一得,一法能用多篇”;注重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边读边思,或勾划圈点,或摘章摘句,或写读书心得,一边从各个方面去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
教师只有善于不断地引导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把学生从“被阅读”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使课外阅读真正有趣、有效、有恒地开展起来。
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阅读,当阅读成为儿童生活中日日相伴的朋友,甚至就是“我”的一部分,它就成了儿童生活的一种面貌。我们的目的就是将阅读固定成儿童的一种生活习惯,要让他们感觉到在一天中必须有一些时候要阅读。
当阅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状态,那么它也就成了儿童生活的本身。
研究内容 :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着力于探究小学生课外阅的读兴趣,从而探索出较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a.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探索
b.阅读兴趣形成的探索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法;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即属于操作性研究,又属于探索性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教师在实施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自学形成自能读书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针对实践中问题进行研究,去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研究的过程首先遵循行动研究的一般方法:即诊断、学习、计划、实施和反思,根据总的课题研究方案和阶段研究方案,注重数据分析的真实性,及时做好阶段总结分析,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阶段研究目标、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研究对象:
鹿湾小学五(1)全体学生。本班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6人。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布比较均衡。班级优秀生少,后进生不多,学习成绩还行,学生自觉性普遍较好。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如:张欣浓、刘景超、王淑贤、邱瑾等;而个别同学的学习习惯比较差,如赵晶友同学就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平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近25%,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有王远、徐微喻等,他们上课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态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及缺少学习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总体来看,本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处于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成绩也不稳定,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
本学期要继续侧重于抓学生的学习习惯,构建良好的班级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五、研究过程
研究分为两个阶段月为第一阶段 2014年 1―6月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
1、布置和谐的育人环境,优化阅读氛围
a、教室的环境布置,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美化也是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师生之间共同创设教室布置方案,从细节入手,营造班级书香氛围,让教室成为阅读乐园。
b、心理环境的创设:教育是对心田的播种和呵护,与学生心灵沟通是增强阅读兴趣的最基本的内容,它要求教师首先拥有一颗宽厚博大的爱心,用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c、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班级及个人阅读计划。
2、开展实验研究:
课外阅读的指导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自学形成自能读书能力和习惯的过程。因此,本课题注重课外阅读策略的实验研究。
a、激发阅读兴趣,做到快乐阅读。
①、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适时设置阅读悬念,诱发学生阅读兴趣。
②、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③、通过交流读书感受,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④、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享受阅读快乐。
b、课外阅读重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因此,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发展,对学生课外阅读数目作恰当的调控,给学生灌输读百家书,酿百家蜜的思想,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要广读博览。课外阅读的指导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读能力的习惯的过程。
c、开展讨论型课外阅读指导课,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充分把握好自读课本的作用,搞好自读自导,培养小学生各种阅读能力,为完成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这阶段读完《新课程理念与创新》《班级读书会123》《高效课堂锦囊》。
4、根据本阶段实施情况,写出自己的体会或论文两篇。
5、积累有关资料和数据,整理分析后写出阶段性总结。
第二阶段主要工作:
1、根据第一阶段实施情况,和同科教师座谈讨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成效及不足之处,提出改革意见,设计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2、和学生分层次座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修订实验方案。
3、走访学生家长,听取学生家长意见。
4、在全校内推广“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掀起课外阅读活动新高潮。
5、读完《做最好的老师》写出读书笔记。
6、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活动方案,影像资料等,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策略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总结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策略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总结三台县七一小学语文组
自课题研究工作实施以来,我们全体参研人员在县教研室总课题组和学校领导的关爱指导下,依据课题实施计划,着手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策略研究”这一子课题进行了有效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着的成果,现对我校两年来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课题实施的基本做法
1、对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属于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近一年,我校改制,虽然也有部分来自农村小学的优秀学生,但受家庭环境和求学条件的制约,学生课外阅读量有限,同时也没有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学校活动开展和各种争创活动太多,挤占了教师们大量教学时间,为了抓质量,语文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工作重视不够。
(2)学生成绩良莠不齐,读书条件各不相同,造成大部分学生视野狭窄,只停留在所教语文课的小圈子里,课外阅读时也只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领悟还很表面,语言的积累更少,没有达到课外阅读的目标。
(3)随着学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图书的数量虽然近几年也增加不少,可是没有加以归类和整理,有一些早期的图书已经不适合孩子们的阅读,适合阅读的图书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
2、充实图书资源,确保学生课外阅读量。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阅读实践中被激发出来的。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资源,并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确保课外阅读计划不成为一纸空文。两年来,我校新添置了数万册新图书,校外一些助学机构也为我们提供了几十万元的图书。此外,很多班级的图书角增添了书架,老师和学生踊跃捐书,每班藏书不少于100册。并且利用校内课外阅读时间组织学生借阅图书室的书籍。我们规定,每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专用时间,任何老师,任何活动都不得挤占。同时要求这节课上,语文老师必须在现场指导。这一段时间,老师与学生一起读书,给他们推荐好书,教他们各种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浏览??教他们记录和摘抄优美词句,学做读书卡,名人卡片,写阅读笔记。此外,各班语文老师还提倡学生利用各种节假日、双休日读课外书,规定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最初阶段,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和书做伴,与书交友,快乐成长。
3、借助校本教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阅读是有目的的,不是随意的,更不是放羊式的,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才能实现学生自我阅读的目标。我们认为读书的方法来自课内,来自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钥匙”,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我们结合现行语文教材,结合每单元训练的目标,在解读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上,给各年级学生推荐与教材同步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总结阅读的方法,并在阅读课外书时自觉地运用,也就是“得法于课内,得道于课外”,而且我校还规定把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作为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这些方法最主要的有:(1)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能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2)读书时要勤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书中圈圈点点,摘录好词句及精彩的语言,高年级能为文章写批注。(3)学会写读书笔记和。(4)广泛阅读教材上知名作家的作品,同名作品,同题材的作品,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各种报刊,甚至生活中的各种阅读资源(比如广告牌,各种熟语等)。
4、开展各种阅读交流活动,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趣。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阅读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至少一次学生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优秀作品,加以表彰和鼓励,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推进了课题的开展。比如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读书卡和名人卡片的制作与交流,阅读手抄报展评;师生欣赏;讲故事比赛;名家美文欣赏等。有人说,在人性深处,有一种最原始的东西,就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老师如此,小孩子尤其如此。在活动中,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而赢得的他人的赞许,哪怕只是一道敬佩的眼光,由此也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让他们喜欢读书,以读书为乐。
5、结合各种教研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进行
(1)定期开展阅读教学主题研讨活动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便定期开展以阅读教学为主体的教学研讨活动,每一学期,至少进行两次阅读公开展示课,定时间,定主题,定主讲人,课后全体老师评课议课也围绕学生阅读方法指导这一中心。在活动中习得的教学方法,老师们会主动在自己班级里加以实践并做出改进。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老师的教学技巧也有所提升。
(2)结合各级教研活动促进阅读课题研究的开展
每一学期,教研组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比如教学联谊,新教师汇报课,名优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活动,学校教学开放日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力求让老师们能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活动,并在评价中把教师们阅读方法的渗透作为很重要的一项指标。
(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为学生做好阅读示范
近两年,学校为老师们订阅了7种语文阅读刊物,规定每个老师每周阅读,做好记录,还要写读书心得,并加以交流和考核。在寒暑假,也为老师们推荐了各种读书课题,规定了哪些必读内容,开校就检查业务进修笔记。这些举措的实施,为学生做出了阅读的榜样,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4)在师生中开展了各种以阅读为主题的展示活动
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比如阅读,阅读教学经验论文的撰写,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老师十余人次获得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大赛一二等奖。在学校组织的手抄报和读后感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两百多人次获一二等奖。
二、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反思了两年来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得于失,我们了解到在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找到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形成阅读习惯等方面作出一定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我们仍存在不少困惑:
1、课题研究计划中如何加强四个联系--课内与课外、阅读与活动、学科间的联系、家长与学生等方面,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具体的工作还有待于下一步研究中加以强化和改进。
2、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蹶而就,课题的结题不应该是阅读研究的终止,而应让学生实现“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生”的目标,这还有待于我们课题组和全体语文老师进一步努力。
关于《小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课题总结(精选多篇)(全文共有12355个字),下载全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