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代表人物是谁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及其启示和谐,启示,启,发展观,及启示,和谐发展,社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及其启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生态文明建设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布。[2]外文名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大2012年11月长远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模式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中国梦美丽中国文化复兴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发展观发展方向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动力底座全生态世界观、智能制造模式环流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文明走廊发展内核完善生态社会主义制度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在线模式、人类共同体范&&&&式万物皆可以互联,互联成全生态
十八大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新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3]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3]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3]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3]
国家林业局局长: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我认为有四大意义:[4](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四)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4]。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4]同志结合新的实践需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加丰富、更加系统、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3]
第一,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第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第三,牢固树立观念。第四,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第五,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第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依靠,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1]。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山东
2012年,山东财政筹集资金近30亿元,大力支持实施造林绿化、生态能源、资源修复、面源治污和乡村文明五大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筹集资金7.25亿元,在荒山区、风沙区和平原区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奖补和农村中小学校园绿化,全省新增造林面积200万亩以上;对2046万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林木良种补贴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150万亩林地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努力提高林木资源质量。
实施生态能源工程。筹集资金2.06亿元,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全省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31万户;在25个县开展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 区域化推动农作物秸秆、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支持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和农村能源建设的新样板。
实施资源修复工程。筹集资金3.72亿元,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范围由6个县扩大到13个沂蒙革命老区县,支持省级重点风沙区水土保持项目实 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5平方公里;启动小清河调水补源工程,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湿地公园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实施面源治污工程。筹集资金2.94亿元,继续在所有农业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扩大土壤有机质提 升补贴范围,指导农民科学用肥,降低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破坏;全面实施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减少动物疫病传播和面源污染;支持开展农产品标准 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减少农业违禁品使用和废弃物随意排放,促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文明工程。筹集资金13.56亿元,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推进山丘区找水打井,全省新增解决460万农村居民和4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 饮水安全问题;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建”方式,扎实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鼓励各地依托资源、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科学实施,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5]园。  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十年九旱,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生态产品已成为全省人民群众的最高渴望。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山西之基在于林,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近几年,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8月,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三北防护林工作会议上,对山西林业建设给予很高评价,指出“山西对林业发展高度重视,确实支持有力,可圈可点。造林绿化成绩显著,确实令人振奋,可喜可贺。植树造林中体现的强大精神力量,确实令人震撼,可歌可泣。造林绿化有许多很好的典型,确实十分突出,可看可学。”纵观全省主要有以下做法。  高定位,把造林绿化确定为兴省之策。在2009年召开的山西省委林业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2010年山西省人大又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将生态建设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加以推进。同时省政府下发了《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山西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造林绿化的行动指南,提升了全省林业建设力度。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要推进城乡生态化,并把“绿化山西”放在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四个山西”的首位。确保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26%,实现“绿化山西”建设目标。省政府将造林绿化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每年拿出500万元重奖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省每年营造林近500万亩,5年累计完成造林2378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由2005年的14.12%提高到2010年的18.03%,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幅较大的省份之一。  大投入,每年筹资近百亿元换绿色。山西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必须增加投入。为了筹集造林绿化资金,山西采取了政府投资、企业筹资、社会集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手段。首先,各级财政逐年加大造林投资,吕梁市随着财政收入增加,全市投资林业达20多亿元。朔州市筹措造林绿化资金达12亿元,多数县区财政投资超过亿元,最多的平鲁区超过3亿元。同时,在全省建立了省级公益林补偿基金,并将林改造林、新造干果经济林、新造灌木林列入强农惠农富民政策,予以重点保障。将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的20%-30%直接用于造林绿化。长治市、晋城市专门出台了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政策,晋城市政府规定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每吨煤提取3元,作为专项造林绿化经费,全市共筹资3亿多元,造林4万多亩。其次,全省积极引导企业投入造林,全面推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等资源型企业反哺林业的经验。此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筹集4820万元开展碳汇造林。由于多元化筹资,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高达近百亿元,这在山西林业建设史上堪称罕见。  出真招,采用造林“组合拳”让山川披绿。近几年,山西省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思路,全方位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在山上治本方面,高标准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工程等一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努力增加森林植被,仅“十一五”期间,全省即完成荒山造林1649万亩。  在“身边增绿”方面,山西省实施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等工程,已建成森林公园111个,湿地公园36个,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37.7%,绿化村庄1万多个,完成通道绿化2.65万公里,绿化交通沿线荒山180万亩,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绿化带,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山西省大力实施太行山、吕梁山“两山”造林工程;水网、路网“两网”绿化工程;干果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两林”富民工程;城市郊区、矿区“两区”增绿工程;新造乔木林100万亩、改造灌木林100万亩“双百”示范工程;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保护“双保”管护工程等“六大林业工程”。已高标准完成造林460万亩。  随着形势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山西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在新的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围绕绿化山西、生态兴省目标,整体推进,区域突破,机制创新,政策跟进,促进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六大林业工程为载体,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造林绿化是林业发展的根本。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山西,首先要树立师法自然、敬天为民的理念,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资源增量。2013年全省要完成营造林450万亩以上。其中“两山”造林215万亩,“两网”绿化35万亩,“两林”富民工程100万亩,“两区”增绿50万亩,“双百”示范50万亩等,为扩大全省森林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以山西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打造3个林业标杆项目。一是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标杆项目,涉及全省3市23个县,规划造林736万亩,到2020年项目全面竣工,总体改变吕梁山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状况,为生态脆弱区环境改善提供示范。二是重点矿区生态恢复标杆项目,以大同矿区、太原西山等18个重点矿区为实施范围,对区域内的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实施生态环境修复,2013年完成造林26万亩,今后8年完成造林210万亩,使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通道绿化标杆项目。山西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年底将突破5000公里,2015年将达到6300公里,公路绿化任务十分艰巨,今后3年还需开展通道绿化3265公里。2013年将着力推进太阳(太原至阳泉)、临吉(临汾至吉县)、汾平(汾阳至平遥)等高速公路绿化,将全省高速公路建成“绿色走廊”,形成林路相依、车在林中行、人在景中游的靓丽风景。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山西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山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林权发证面积已达8663万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今后要着力建立生态效益补偿、造林直补、林权流转、林木采伐等制度,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和林权服务中心建设,真正破解群众经营难、发展难等问题。要在全省范围内试行“购买”式、开发式、合作式造林模式,对国家下达任务之外农民营造的生态公益林,经验收合格,由政府或企业进行购买,实现计划性造林向市场化造林转变。积极推广开发式造林思路,实行以绿化权置换经营权,先标准化绿化再有限性开发。同时,打破所有制界限,推进国有林场和市县合作造林,扩大造林成果,加快全省生态建设步伐。  以民生为本,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西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以兴林富民为目的,大力发展民生林业。2013年,全省要发展以核桃、红枣、仁用杏为主的干果经济林100万亩以上,新育苗35万亩。同时,大力发展花卉、森林旅游、工业原料林培育、林下资源开发等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力争到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使涉林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使全省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有明显提升,为三晋父老打造一个天蓝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重庆实施五大林业行动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6]
森林覆盖率达到43.1%,林木蓄积量1.97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521.9亿元,市级以上财政投入37.42亿元……过去的2014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在国土绿化、生态保护、林业改革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快林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五大林业行动的实施,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近日,市林业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林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我市林业将紧紧围绕中心和大局,准确把握林业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力争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林木蓄积量达到2.04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280万亩,实现林业产值570亿元。
1、实施生态保护行动,林地森林湿地保护更加严格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又到重庆越冬了!”近段时间,重庆观鸟会的成员们很是兴奋,因为,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四年观测到中华秋沙鸭来渝越冬了。
“这与我市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密不可分。”市林业局野保处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方式,逐步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了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尤其是划定林地及森林、湿地、物种保护红线后,相关工作更是快速稳步推进。
市林业局资源管理处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在严守林地和森林红线的基础上,将细化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内容,推进区县划定林地和森林保护红线,并落实到地块上,形成红线“一张图”,及时向社会公布。
在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方面,将实施林地分级管理、差别管理、定额管理等长效机制。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编制“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保护。
同时,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自然灾害等林业防灾减灾工作。
2、实施生态修复行动,让山更青水更绿
近年来,我市森林覆盖率年均提升一个百分点左右,全市的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获益匪浅。
“这是我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所取得的成效。”市林业局造林处负责人说,今年我市生态修复行动将逐步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加快实施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争取2015年工程任务达到100万亩;做好天然林保护,落实4505万亩公益林管护责任,开展公益林建设;逐步扩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力争治理面积提高5个百分点,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继续推进绿化长江工程建设,加快库区消落带生物治理,进一步探索适生树种及种植模式。
另一方面,出台《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生态林管护办法》,巩固好生态屏障建设成果。编制《全市森林经营工程规划(年)》,实施森林经营工程,开展集体林和1000亩以上林业经营大户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20万亩;开展珍稀树种下乡活动;启动森林碳汇工作;开展市级“绿色新村”建设试点,研究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
3、实施生态富民行动,铺就绿色富民新路
近年来,酉阳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2014年,该县油茶成品油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像酉阳一样,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林业局合作产业处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导和扶持,编制《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木本油料、木竹加工、森林旅游等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在木本油料产业方面,将制定《全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年)》,加快发展油茶、核桃、油橄榄、油用牡丹等食用木本油料产业。
同时,进一步探索用市场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营造林补贴、林业贷款贴息、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并探索建立科学的林业产值核算体系。鼓励森林旅游发展,编制《森林公园发展规划》,新培育“森林人家”100家。力争全年实现林业产值570亿元。
4、实施生态服务行动,让群众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如今,身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今年起,我市将实施生态服务行动,建立健全生态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众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市林科院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首先健全森林生态、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在原有基地上,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都市商圈、城市公园等重点区域,建设空气负离子监测站点,做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测日报,为群众出行提供参考。
同时,提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林区可进入程度,加快建设生态良好的天然氧吧和森林疗养地,不断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5、实施生态文化行动,形成全社会爱绿护绿新风尚
“没想到大自然这么有趣,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也有许多稀奇的动物。”近日,缙云山开展的一次亲子户外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孩子参加。活动还未结束,不少孩子就已开始打听下次活动的时间。
“生态文化的传播,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林业局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实施生态文化行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的传播和挖掘,除了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生态文化公园、生态科普教育中心,加强义务植树基地、纪念林基地、名木古树保护点建设外,我市还将重点加快渝东北和渝东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绿化进社区、进家庭,古树名木、绿地“认建认养”,义务植树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
适应新常态 实现“四个转变”
我市将如何面对林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表示,我市林业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在深化林业改革方面做文章,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首先是进一步明晰工作目标,逐步实现规模向效益转变。”吴亚说,规模出效益,但有规模不等于有效益。因此,我市将在效益上下大功夫,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提高市域国土绿化质量,增强生态保护效果,健全生态安全体系;在经济效益方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选好主打品种,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支持政策,努力打造质量佳、叫得响、反映好的产业品牌;在社会效益方面,不断加强绿道建设,提高林业开放度,定期公布空气负离子浓度,让群众享受林业发展成果。
“其次,我市将逐步调整工作重心,逐步实现造林向营林转变。”吴亚说,随着我市可用于新造林的地块越来越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全市生态建设的工作重心将进行调整,从传统的造林绿化向现代森林培育转变,从只重视造林忽视经营向造林经营并举转变。通过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逐步改造低质低效林,不断优化树种结构,真正解决好林相单一、结构不合理,林木生长缓慢、品质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下,森林的生态功能不强等问题。
同时,我市将进一步明确发展要求,逐步实现数量向质量转变。今后,在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我市一方面要确保数量合理增加,能造林的尽量造林,能纳入保护范围的尽量保护起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质量优先意识,建立健全林业建设质量制度体系和考核机制,实现质的提升。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加快林业信息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和手段,确保造林的高质量。
最后就是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逐步实现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科技兴林,加大科技攻关,提高创新能力,破解科技难题,推进科技示范,强化科技推广。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培养实用型技术员和林农,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把科技贯穿于林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用科技手段育苗、造林、抚育、管护、加工、管理等,逐步提高林业发展科技含量和水平。
2015年全市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备受期待
关键词: 林权综合改革示范区
今年,我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步入深水区,为了进一步探索相关经验,我市拟选取北碚、永川、涪陵、南川、奉节、武隆等6个区县,作为全市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为全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办法。
示范区的相关改革也将各有侧重,比如北碚将探索林权收储、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永川将探索集体林地“三权”分离、公益林管理机制创新、森林经营方案管理等;涪陵重点实施林权交易市场、财政金融扶持体系、公益林流转机制改革;南川重点探索培育壮大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森林保险金融制度改革;奉节重点进行林权信息化管理、集体林业资产股份权益改革;武隆重点探索公益林管理机制、财政扶持体系等改革。
关键词: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作为我市深化林权改革的一个重点,今年,我市将在所有重点林业区县,特别是林权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承担起组织指导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工作,贯彻落实林改方针政策,承办林权登记造册、核发证书、档案管理、流转管理、林地承包争议仲裁、林权纠纷调处等工作。
同时,建立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培育发展林业专业化服务公司和林业社团,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
关键词:林木采伐改革
今年,我市将加强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建立差别化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放宽人工林、商品林、非林地上的林木采伐管理,严格国有公益林和公益林中的天然林采伐管理。放宽竹林采伐管理,经营者可自主决策,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采伐非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商品林采伐在不突破限额的前提下,按龄级控制采伐类型和方式。商品林采伐限额年底有结余的,可在限额执行期限内向以后各年度结转使用。经认定的短周期人工工业原料林,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采伐年龄并编制采伐限额。
同时,建立公开透明的采伐指标分配机制,将采伐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集体林场、林业合作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以林为主的林业重点乡镇,提倡采伐指标“进村入户”,同一行政村的农户所分配的同类型采伐指标,还可联户集中使用。
关键词:林木权证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三权”分离改革试点。在强化农民对林地承包权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的新机制,确保维护农户的家庭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林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分别不同类型核发林木权证,凭证让农民在承包、流转和分配中享有合法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鼓励在非林地上造林,管理机构办理林木证明。
关键词: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基金
今年,我市将探索建立1000万元以上规模的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利用基金的经济杠杆作用,采取林业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形式,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同时,根据全市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建立林业特色产业项目储备制度,筛选一批产业规模大、发展基础好、辐射能力强、群众增收明显的产业项目,进行对外招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促进共同发展。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构筑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四川[7]
改革激活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日,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成都温江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随后考察锦江区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生态资源保护和雾霾治理情况时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绿色“发令枪”更早前就已打响。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思路谋变;“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路径清晰;“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愿景喜人。
思路笃定,破局靠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剑指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是其一。从认识的转变上升到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四川对于碧水蓝天的把握再次飞跃。 高位谋划,高点着力,四川将改革瞄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方向清晰锁定。3月初,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立,改革快马加鞭。
芙蓉溪街子乡段“河长”——从日起,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乡乡长陈胡立多了这个身份。这天起,他可以随时调动乡上22个职能部门执法水政,此前单靠水政一己之力无法遏制排污滥采等现象得到改善。从源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正是改革方向之一。
源头保护,社会力量不可忽视。被纳入全国深化林改试验区的成都市和巴中市巴州区,试水非国有公益林流转,探索个人、社会组织管护生态资源新机制;在平武县老河沟,公益组织白手起家,硬是把一片伐木场变为自然保护区。
探索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关键在执行。15元——接到水务部门的票据时,石棉县安顺场的阿甲木迦懵了,因为半月前他挖了点砂土建房,而根据2014年发布的《关于制定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付费合理合法。
重点不在于收费,在于一种规范、一种契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全民共有的财富。
无数道“红线”已标注出四川生态“底线”。2014年,我省先后在物种、湿地、森林和林地、沙区植被、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7个领域划定“红线”,力度空前。
去年10月15日,色达县康马朗多湿地,才旦尼玛丢下牧鞭,成为湿地的巡护员,而周边的宾馆一一被拆除。多年来,这里独有的高原鱼类、鸟类吸引着外来的游客。无独有偶,绵竹的昊华清平磷矿厂新建起两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能节水六成以上。
是“底线”,也是“高压线”。我省宣布,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破坏已划定红线的实施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治污战全面打响。去年6月,成都和雅安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我省筹划已久的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等露出“庐山真面目”。
治污还需“全民总动员”。日,我省印发《关于建立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川东北地区、川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这是四川历史上首次突破行政区域藩篱,统筹全省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创举。
改革元年,我省为“碧水蓝天”交出成绩单:完成改革事项30个,试点探索改革事项15个,研究谋划类改革事项16个。
转型铸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老问题依然突出:四川人多资源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重、生态系统退化加重。
新形势逼近家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百姓逐渐对经济增速“脱敏”,更加关注自身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对策必须现实有力。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课上作出分析判断,发展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强调“不能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即使牺牲一定速度也要下决心转方式调结构”。
铸就“绿色”动力,具体路径就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地区的节能减排,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
节能减排和治污上的“减法”运算,贯穿于整个2014年产业转型升级中。
淘汰落后产能,节约资源能源。去年4月,《2014年全省工业节能减排推进意见》发布,明确制定大气净化产业发展路线图,全省2014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年均降2%。通过自我加压,去年超额完成工业节能3%的年度目标已成定局。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过去的一年,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全省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钢铁产能严格控制在3600万吨以内,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2万吨;水泥行业产能严格控制在1.5亿吨以内……
调整出的新空间,靠什么支撑?2014年,我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施工图”全部出炉。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也为四川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换装了新的“引擎”,初步实现了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十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力,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1%、1.4%、4.5%以上,页岩气、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和清洁能源比重进一步加大,煤炭、化石比重进一步缩小,利用率不断提高。
转型发展,林业、水利做的则是“加法”——2014年,我省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2.1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596.7亿元,带动社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年新增8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总面积2181.62平方公里。
消费方式正在蝶变。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等悄然进入百姓家,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蔚然成风。
法治守底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四川,需要经济手段,更需要法治护航。
省委强调,要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一场秸秆焚烧引发的灰霾”曾经是每年秋冬交替时节成都及周边的重污染,给群众带来困扰。如今,露天焚烧秸秆正被关进法治笼子。我省将《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列入2014年度立法计划,目前,各项立法程序正稳步推进。
生态方圆,正是从立规开启。
不仅向灰霾宣战,2014年来,四川先后通过《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多部保护生态的地方性法规,并对省级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省级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做了前期调研和起草,部分已经进入最后定稿阶段。
法治守护生态底线,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夯实。去年,绵阳等地开始试点区县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审计,主要考核指标为空气质量、水质等32项指标。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认为,干部交好“生态账”,是一根明确的政绩考核指挥棒。
执法必严,以维护生态尊严。
去年2月,为创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华蓥某旅游公司私自砍伐华蓥山26余亩林木,相关责任人被判以重刑。而整个2014年,我省先后通过“亮剑行动”、“利剑2014”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立案查处涉林案件1.2万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1.58万人,乱砍滥伐、违规运输和贩卖野生动植物现象得到遏制,水利、环保、国土等部门也加大了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仅去年上半年,全省就查处360起环境违法案件,涉及影响饮用水源水质、非法排放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私设暗管偷排有毒物质等方面违法行为,先后责令6家企业停产停业、1家企业重新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出示5张“黄牌”,开出341张罚单。
强改革、谋转型、立法规,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完成营林造林889.5万亩,义务植树1.7亿株,森林覆盖率达35.75%,生态服务价值1.63万亿元;新增一个国家森林城市,三个国家森林公园、三个省级森林公园;实施平原绿化2万亩,建设绿色通道5000公里;实施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和成果巩固25.05万亩,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65万亩。
——去年底全省首次发布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省土壤轻微污染为主,多属可治理的污染类型,不仅稳定了民心,也为我省今后矿山污染、历史遗留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
——通过体制改革、项目推进等多种举措,去年上半年全省PM10年均浓度比基数下降2.3%,各地空气质量整体好转。
——通过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和实施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全省废污水排放量和入河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金沙江流域全年水质均保持在二类以上,沱江、岷江和嘉陵江整体水质也稳中有升,邛海和泸沽湖整体水质在二类以上,省内主要河段全年水质保持在一至三类之间的占比为83.6%,全省水质整体好转。
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这个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四川的民生愿景,正不断照进现实。湖南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施工图”确定[8]
5月7日,《湖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为全国首个同类改革实施方案,标志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湖南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高度重视。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首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2月获批以来,先后实施106项原创性改革,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模式。2012年,加快推进绿色湖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省委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明确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为龙头,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和绿色湖南建设。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去年5月起,专项小组着手起草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经过反复修改,报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方案》共6个部分25条,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步骤、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通篇贯穿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湖南近些年先行探索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方案》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整体思路,突出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突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划定生态红线、生态补偿、节能减排治污市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并分别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单位,确定了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施工图”。
《方案》明确,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以及有关工作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