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上,冬季速滑运动员员周洋像什么一样向终点冲去?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想获取作文大全网的参考作文,请您访问:
作文大全排行榜
作文编辑推荐文章
· · · · · ·
· · · · · ·
初中初一相关
· · · · · · · · · ·日期搜索:
高级搜索:
纠错邮箱:
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周洋成功实现卫冕
新华社索契2月15日体育专电 22岁的温哥华冬奥会冠军周洋15日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成功卫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索契冬奥会上夺得的第三块金牌。  
中国队当日派出刚刚在500米摘金的李坚柔、老将刘秋宏和卫冕冠军周洋参加1500米的角逐。除了刘秋宏在预赛出局外,27岁的李坚柔和22岁的周洋都是在预赛和半决赛中以小组第一身份分别战胜韩国名将沈石溪和金雅朗进入争金决赛。  
争金决赛中,经过交替领滑后,本赛季世界杯排名第一的韩国“天才少女”沈石溪直到比赛的倒数第二圈还保持领滑,跟随其后的周洋最后一圈突然发力超越,以2分19秒140夺冠,沈石溪以2分19秒239获得银牌,意大利人丰塔纳位居第三。李坚柔在比赛过程中因与金雅朗发生碰撞没有完成比赛。  
短道队两金不是终点 周洋:全力拼下接力金牌  
本报讯 北京时间2月15日,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国名将周洋完美超越韩国的沈石溪,最终以2分19秒140的成绩夺冠,成功实现卫冕。  
四年前,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斩获该项目的金牌。又一个四年,周洋在索契周期经历了身体和心理的波折,一度陷入低谷。15日,在索契冬奥会赛场上,周洋展示出了自己的霸气,她用实力向世人证明她是目前1500米项目上当仁不让的王者。赛后,周洋接受采访时表示:“真的特别高兴,所有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我真的做到了。我就是不想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来到奥运会,我就是全力去滑,我没有压力,只有动力。”  
对于第一枪的抢跑,周洋这样解释道:“我在第一道就是想主动些,位置靠前点。关注短道的人都知道我这四年经历了什么,但是我站在这里(索契)就要全力一拼,这是我主要的项目之一,我要找到感觉。我们已经拿到两枚金牌,但这远远不够,因为金牌就在那里,并没写是谁的,接力也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金牌。我们4个人要团结,也有王濛队长的信任和寄托。我们接力一定会拼的。”
(陈东)  
女子1500米卫冕者诞生 周洋比肩“濛旋风”  
本报讯 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争夺,周洋技压群芳夺冠,战胜包括韩国“天才少女”沈石溪在内的诸多名将,成为该项目冬奥金牌首位卫冕者,也是继王濛的500米后,中国冬奥历史上第二位卫冕者。  
现年22岁的周洋强项是1500米,2008年17岁时就曾打破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并曾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斩获1500米金牌。  
进入索契周期,因为各种原因,周洋逐渐进入低谷,一度被调整出国家队。2012年重新归队后,状态也一直未能达到顶峰。通过一个奥运周期的调整,她终于实现1500米能力的回暖,在本年度世界杯分站赛上,三次入围决赛并且获得两枚铜牌,最终排在该项目年终第三。  
不过虽然周洋状态回暖,但韩国选手的整体实力,还是更为强大,沈石溪和金雅朗排名世界杯积分的前两位,两人分别夺取三站和一站世界杯冠军。  
来到索契后,周洋一直比较低调,直至1500米比赛开战,才凸显惊人状态。前两轮顺利过关后,半决赛和决赛,周洋连续两次击败沈石溪,挫败强敌拿到这枚分量颇重的金牌,复制四年前的辉煌。  
1500米自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成为正式项目以来,此前从未有人卫冕。  
女子短道的四个项目,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都曾有选手或团队实现过卫冕,唯独1500米没有。如今周洋蝉联冠军,成为1500米历史上第一位卫冕者。而王濛在2006年和2010年卫冕500米冠军后,周洋也成为中国冬奥历史上,第二位卫冕者。
(梁龙)  
主帅李琰用兵有道 肖天:周洋滑得聪明  
新华社索契2月15日体育专电 过去4年曾受伤病困扰的周洋15日下午在索契冬奥会上成功卫冕女子1500米冠军。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认为,这块金牌一靠李琰用兵有道,二靠周洋滑得聪明。  
肖天在赛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周洋是在长距离项目上有天赋的运动员。有一段时间身体状况不太好,后来逐渐恢复。队里李琰对她的用法是不错的,在此前的世界杯等大赛中一直没有让她马上去张扬、表现出来。  
他说:“前几站世界杯沈石溪的状态非常好,而我们打的就是这一下。”  
在肖天看来,这块金牌的取得得益于李琰的战略部署,而周洋在决赛中的滑法也很聪明。  
“她在前面站位很好,后面两步就上去,超越很干净,这也显示了她的实力,”肖天说。  
肖天认为,在女子1500米项目上夺金也是中国短道速滑队整体实力的表现,这也让中国队对下一阶段的比赛更加坚定了信心。        
珠海新闻网设计制作
欲查询详细内容,请进入珠海新闻网
建议使用 IE 6.0 以上版本分辩率浏览    
> 正文
刘翔周洋有无法承受之痛 运动员为何成牺牲品
16:26:31 体坛周报
    
2010年3月,连续发生的几出与中国体育有关的风波,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体育体制和理念的又一轮深刻反思。
3月初,前中国女子体操国手、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操女团铜牌得主董芳霄被国际体操联合会认定年龄造假受罚,中国体操协会对此表示遗憾并声称保留申诉权利。其理由是,年龄造假乃“董芳霄及家人的个人行为”,与中国体操女队无关。这一中国体操“年龄门”事件,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体坛引起强烈反响。
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政协体育界别讨论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公开指责刚刚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取了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和女子3000米短道接力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周洋,理由是她在夺冠后对媒体发表感言时,只感谢了爸爸妈妈,“应该感谢国家,”而且,“要放在感谢父母前面”。此言既出,骂声一片,舆论皆一边倒地站在周洋一边。
这两件事情的共同特点,即激怒舆论的主要导火索,是基本的人文主义的缺失。身为事件主角的运动员,在中国体操协会和以于再清为代表的国家体育总局眼里,不是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价值存在着,而只是功利主义和权宜之计的牺牲品或代名词。
这使人不禁想起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刘翔。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退赛曾经轰动世界。当时舆论的口水基本泼向刘翔个人,“刘跑跑”的绰号至今余音未绝。可事后大家逐渐了解到,刘翔本人其实亦属无奈。他的伤情本不适合出现在奥运会男子110米高栏的跑道上,然而,为了中国田径界乃至体育界高层的政绩和利益,他只能拖着那条伤腿,硬着头皮出战。此时的刘翔,在把他推上赛场的那些人心目中,早已失去了人的尊严,沦为某种工具。
董芳霄的“出事”颇具戏剧色彩,她在北京奥运会上担任女子跳马比赛的技术官员,资料显示其出生年龄为日。国际体联由此推算出,董芳霄代表中国体操女队夺取悉尼奥运会女团铜牌时的年龄,显然未达到规则限定的16岁。那时,她的报名年龄是日。
此事败露后,中国体操协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表态要对此进行调查,并努力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因为,中国运动员年龄造假几乎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足球、篮球运动员是把年龄改小,以在有年龄限制的青少年赛事中仗大欺小,而像体操这样的项目,则是把年龄改大,规避国际体联的相关约束。如果中国体操协会选择这种方式回应“年龄门”,正面的效应估计会占到主流。可是,中国体操协会仍然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把改年龄的责任推给董芳霄和她的家人。尽管这个说法连中国体操协会自己也不会相信,但牺牲掉董芳霄,至少在表面上可以把官方解脱出来。而退役后的董芳霄,对他们来讲已无利用价值。
事实上,董芳霄做出的牺牲远不仅是名誉上的。2001年董芳霄因为训练中感到胯部疼痛停训回家休息,可当年的全运会,迫于压力她打了封闭为河北代表团出战,夺得团体和自由体操两枚金牌。岂料,这两枚金牌彻底毁掉了一个花季少女的健康。赛后,董芳霄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她的腿一生都不能经历剧烈运动。而据其主治医生介绍,如果及时治疗,她本来是能够100%康复的。据悉,股骨头坏死等重疾在不少地方体操队里是高发症,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轻伤不下火线”等功利主义做法,葬送了太多运动员的身心和前程。
更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体育界,董芳霄和其他无以计数的运动员身上发生的资格造假事件,都不是他们的个人行为。中国是“集体”对“个人”绝对占优的国度,任何个人,要闯过公安机关等代表“集体”的重重门槛改动年龄,是不可能如愿的。假如我们的体育主管部门有着起码的人本思想,对董芳霄这种深受运动和心理多重创伤的受害者给予基本的同情和保护,就不应该逃避自己理当承担的责任,让身体的伤痛和名誉的屈辱伴随其整个人生。
比较之下,周洋和刘翔是幸运的。在被伤病和可能出现的屈辱打倒之前,他们已经攀上了各自项目的顶峰,成为站上塔尖的极少数精英。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奥运会冠军?尤其周洋这样的冬奥会金牌得主和刘翔那样的直道径赛项目的世界冠军,更是凤毛麟角。可惜,周洋依然免不了要经受于副总局长在全国两会这种大场合下的公开责难,连夺冠后说句心里话的权利也没有,而刘翔,这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体育的头号明星,却还是在深受伤痛困扰的情况下,无法决定自己是否参赛,只能被动地充当别人的政绩跳板。
况且,周洋只有18岁,刘翔的年纪也不大,对那些靠“吃”他们升官发财的人来说,利用价值犹在,所以待他们算是客气的。假如刘翔两年前伤退后恢复不好、没法继续参赛,人气和广告代言的份额急剧下降,他的境遇会怎样呢?1984年奥运会独得3金被捧上天堂、4年后在汉城失手则被摔下地狱,因寒心而离开竞技体育圈去做生意的李宁,即是前车之鉴。假如周洋亦碰到董芳霄那种背运之事,谁敢保证,冰雪中心不会像体操中心一样,将其归咎于她的“个人行为”?
用户名:  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菲周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