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中碳可以自给自足对吗

中国公司欲建浮动海上城市:生态系统自给自足|城市|系统|生态_科学探索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中国公司欲建浮动海上城市:生态系统自给自足
浮动城市能否成为未来的旅游热点?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在非传统建筑上似乎一直都有着雄心壮志。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近海或许将出现一座全新的“浮动城市”。据一份刚刚公布的提议介绍,这座城市上面将拥有博物馆、水下酒店和主题公园,并建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这一设想源自中国一家公司与伦敦AT设计事务所的成功合作。在此之前,他们在斯里兰卡科伦坡近海建设了一个名为“港城”(Port City)的人工岛,占地达到230公顷。如今,海上浮动的陆地成为了他们的下一步目标。中交股份已经能够建造悬浮于水面的“浮动桥梁”,而这种新兴技术将为浮动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浮动城市的占地约为10平方公里,可以为中国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提供居住用地,但更主要的定位,还是作为高端旅游目的地。AT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总监托尼?范(Tony Fan)解释道:“中国的旅游投资者希望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景点,而在当下,到水面以下去将很有市场吸引力。英国人或许想要到海滩上看日出,中国人则想到水下去看看。这种需求看起来实实在在,有需求,有梦想,所以他们想这么做。”
  根据目前的规划,这座浮动城市将提供许多供游客娱乐的设施。大型娱乐区中将包括多样的餐馆、酒吧、博物馆、画廊和一个主题公园,并拥有同时包括水面上下部分、可举办音乐会的场馆。多种多样的酒店将位于水下,游客可以乘坐邮轮或游艇前来,靠码头之后再换乘潜水艇前往酒店。
  在最初的计划中,浮动城市的选址位于澳门附近,后者早已成为广受中国民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不过,浮动城市将是一座完全自给自足的城市,因此并没有必要一定要位于另一个更大的城市中心附近。卫星农场将提供食物,水力发电机将提供能源,而来自屋顶和外墙的雨水将被引流到一个淡水湖中,从而提供水源。
  有质疑者认为,这一项目可能根本不会通过,但支持者们则坚定不移,认为浮动城市的建设只是时间问题。开发者指出,浮动房屋在荷兰已经出现,而浮动城市也可以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或许更重要的一点是,中交股份的母公司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可以提供雄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浮动城市可能最快在10到20年内就开工建设。(任天)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基本过程是,生产者固定二氧化碳为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食物链传递,被消费者及分解者分解和呼吸,然后又重新返回无机环境,整个过程比较简单.假设把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完全的封闭起来,理论上它也是可以维持相对稳定.
解:A、自然状态下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不可以自给自足,A错误;B、根瘤菌属于细菌属于分解者.B错误; C、碳在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不可以没有能量参与,C错误; D、将 CO2 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还可以是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D正确.故选:D.
点评:重点考查物质循环,理解物质循环的过程以及各个环节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为(  )
A、4%和0.8%B、O.8%和0.8%C、4%和4%D、10%和4%
科目:高中生物
生物群落中的CO2返回大气中的途径是(  )①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科目:高中生物
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便为3:1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便为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表示一年中对一小型湖泊水内无机氮浓度变化进行监测的结果.(1)从图中A到B,无机氮浓度不断增大是由于(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随着气温的升高,迅速分解各种含N有机物所致.(2)氮在生物群落内从植物流向动物,是以的形式,沿着渠道进行的.(3)如果环境被污染,导致水中N、P含量过多,致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最终将会使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数量.
科目:高中生物
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请分析回答:(1)干扰素的产生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通常处于抑制状态.在病毒刺激下,干扰素基因经、翻译形成干扰素前体,进一步加工后形成成熟的干扰素,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2)某些干扰素可作用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该细胞核中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过激活RNA酶使病毒的mRNA,有些则可与(细胞器)结合,通过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3)某些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通过减慢细胞分裂过程抑制肿瘤.还有些干扰素可提高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的能力,从而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蓝藻和酵母菌B、蓝藻和金色葡萄球菌C、绿藻和根瘤菌D、水绵和紫菜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是某家族黑尿症的系谱图,已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是A、a,则预计Ⅲ6是患病男孩的几率?(  )
A、B、C、D、
科目:高中生物
请阅读下列三段文字后回答:A.有人把蚕的DNA分离出来,用一种酶“剪切”下制造丝蛋白的基因,再从细菌细胞中提取一种叫“质粒”的DNA分子,把它和丝蛋白基因拼接在一起再送回细菌细胞中,结果,此细菌就有生产蚕丝的本领.B.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花的研究,成功地将某种细菌产生抗虫毒蛋白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等害虫毒杀效果高达80%~100%.C.医生对一位因缺乏腺苷脱氨酶基因而患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病的美国女孩进行治疗.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白细胞取出作体外培养,然后用某种病毒将正常腺苷脱氨酶基因转入人工培养的白细胞中,再将这些转基因白细胞回输到患者的体内,经过多次治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1)A段中用来剪切造丝蛋白基因的工具是.在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时,一般要用处理该菌,以使处于&细胞状态,以便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2)抗虫基因之所以能导入植物体内并得到表达,原因是.“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3)C段中该病治疗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个实例中运载体是,目的基因是,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4)所有这些实验的结果,有没有生成前所未有的新型蛋白质?.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必修三_2-33_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必修三_2-33_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无论是能量流动的角度还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为什么错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无论是能量流动的角度还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为什么错
无论是能量流动的角度还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为什么错
绝大部分情况下,生态系统中所有的能量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因此能量显然不能是自给自足.
物质循环没错!可能量是单方面的,能量不能循环!
在我看来,能量流动是对的,看看生态系统的成分即可知道,并且能量流动的范围就是生态系统;但是,物质循环是错误的,因为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范围比生态系统大。因此,判断为错。(2015o河南模拟)下面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简图,图中标出了各类生物能量的同化量、呼吸量(109kJ/年).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低(填“高”或“低”).高等植物吸收并转化光能的生理过程主要发生于叶肉细胞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与物质循环中碳元素的循环关系最为密切.(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两大特点:沿营养级代谢流动、逐级递减.(3)动物B代表的是肉食性动物,则动物A代表的是植食性动物.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一般属于分解者.(4)养牛时采取圈养方式可以提高产量,原因之一是圈养减少了牛的运动,这就能够使图中对应的453(填图中的一个对应的具体数据)变小.(5)能量在此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2.5%.(6)图中各类生物中,代谢强度最大的是微生物.【考点】.【分析】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植物为生产者,动物A是初级消费者,动物B是次级消费者,图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答】解:(1)据图分析,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只有8120×109kJ/年远低于太阳的辐射能.高等植物通过引入细胞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与物质循环中的碳元素密切相关.(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动物A是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一般属于分解者.(4)圈养减少了牛的运动,这就能够使图中对应的呼吸作用的数值453变小.(5)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植食性动物的同化能与掌握的同化能之比,即×100%=12.5%.(6)图中各类生物中,代谢强度最大的是微生物,能量有5025×109kJ/年.故答案为:(1)低&& 叶肉&&& 碳(2)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3)植食性动物&& 分解者(4)453(5)12.5%.(6)50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特点与计算的理解与掌握.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杜献林老师 难度:0.80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系统的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