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在校表现怎么写交际能力的调查报告的摘要怎么写

大家都在看  【摘 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可推广经验,并为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提供科学的建议"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调查报告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可推广经验,并为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参考,本次调查面向全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川、湖北、河北、云南、广西、山东、吉林等七个省的10所高校的4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所得数据,本文分析出了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大学生有效利用闲暇时间提供科学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5/view-5339525.htm  【关键词】大学生;闲暇时间;合理利用;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序言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后备人才资源,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振兴的智力库,肩负着完成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我国大学生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但是,怎么样来利用好这些闲暇时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我国,由于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高中的生活是十分紧张的,而进入大学,学生的生活状态就变得轻松起来,脱离了紧张的学习状态,面对大量的课余闲暇时间,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合理利用,以至于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没有学到实际可靠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原因之一。   大量的闲暇时间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健康向上的闲暇时间利用方式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反之,不合理的闲暇时间利用方式则可能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大学生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更严重的甚至形成不良人格特性,引发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   因此,闲暇时间利用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和工作。   在这么一个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时代,大学生课余闲暇时间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内容充实,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课外学习、社会交际、社会实践、文娱体育、娱乐上网、兼职体验、参加公益活动等众多方面。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但是,并不是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的分配并利用好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众多问题的状况下,关注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状况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促使高等教育更好发展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状况,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分析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可推广经验,为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参考,本调查小组面向全国,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河北、山东、吉林等七个省的10所高校的4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取得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状况的可靠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概括出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大学生有效利用闲暇时间提供参考。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总体是全国的在校大学生。所选取的样本是云南、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山东、吉林等七个省的10所高校中的420名在校大学生,由于大多数大四学生都已经离校实习或进行其他活动而没有在校生活,本次调查的对象只包括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通过参考相关材料,本次调查以闲暇时间利用为主题,小组成员协同商定,编制出一份有关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了大学生闲暇时间在个人总时间中的比例,利用方式,影响闲暇时间利用的因素,个人对闲暇时间利用的看法等方面。问卷采用单项、多项选择题混合组题的模式,被试自愿匿名填写及匿名记票。   计划发放问卷420份,实际发放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5.24%。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闲暇时间在个人总时间中的比例状况   这里的个人总时间是指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而个人闲暇时间量则是由被调查者个人情况决定的。   大学较高中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课余闲暇时间明显增多。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如图1),有31.8% 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的闲暇时间不足8小时,而有54.8%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的闲暇时间在8--12小时之间,还有13.4%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的闲暇时间超过12小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并且闲暇时间在8--12小时这一阶段的比重较大。   (二)大学生闲暇时间活动安排情况   由上图1可知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很充足。但是,每个人对自己闲暇时间的利用是不同的,本次调查的具体内容涉及娱乐休闲(体现在问卷的6、7、9、11、15题,包括文娱体育、娱乐上网、假日出游、关注时事新闻),课外学习(体现在问卷的2、13、14题),社会活动(体现在问卷的3、4、5题,包括参加公益活动、兼职体验、参加社团活动)。   1、社会活动   根据图2,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75.70%的人有做兼职的打算,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还是很注重社会实践的,大多数人期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锻炼自己,体验生活,这是一个提高当代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自立能力的有效方式,非常值得提倡,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兼职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意义非同寻常。   根据图3,大学生在参加公益活动这个方面很有积极性,有48%的人很愿意参加,有40%的人一般不单独参加公益活动,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同时也提示我们,针对那些不愿意独自参加公益活动大学生,学校或者其他社会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公益活动,给学生创造服务公益事业的机会。   2、娱乐休闲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了个人电脑和便于上网的智能手机,大学生也投入了大量闲暇时间在手机和个人电脑上(如图5)。在网络休闲逐渐成为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的主要方式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诱惑,一些暴力、淫秽、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长时间上网缺少休息也会对大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根据图4显示,闲暇时间中有20%以上用于上网的学生占到了80%,其中有17%的大学生70%以上的闲暇时间用于上网,有27%的学生闲暇时间的50%--70%用于上网,有36%的学生用了20%--50%的闲暇时间上网。很明显,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本调查小组认为上网时间在70%以上的属于不合理的闲暇时间利用方式,最健康合理的时间区间应该是20%--50%,50%--70%则属于过渡阶段。   因此,针对大量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利用网络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事。如在网上浏览与专业学习有关的资料,通过网络了解时事政治。当然,我们这里不包括那些利用网络创业以及所学专业与网络紧密相关的大学生。   此外,大学生闲暇时间关注时事新闻上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人只是偶尔关注时事新闻。对于周末和法定假日的安排,选择留在学校和外出玩儿的比例基本持平。   3、课外学习   在课外学习这个问题上(如图6),有41.5%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都会在闲暇时间做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有48.3%的人表示临近考试才做,而有10.2%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来不在闲暇时间里做跟学习有关的活动。这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人甚至可以说是懒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图6所示的数据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一个原因,有4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主要用于人际交往,却只有41.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主要用于学习。   有了上面的结论,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图7所示的状况了,作为学校的主要知识储备场所,图书馆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26%的被调查者表示基本上不去图书馆,每周去三次以上的仅仅52%。本小组认为,每周去三次以上这个比例应该要达到80%,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谈恋爱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谈恋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话题,因此,本次调查特意在问卷中增加了这个项目,因为一般情况来说,谈恋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尤其是闲暇时间。根据图9,有51.80%的学生表示没有谈恋爱。而已经谈恋爱的学生中,大部分人花在这方面的时间都小于70%。以上数据表明,谈恋爱对闲暇时间分配的影响不是特别突出。   由图9中数据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自己闲暇时间利用的满意度分为三个梯度。16%的学生对自己闲暇时间的利用很满意,60%的学生则觉得一般,将就着过,而24%的学生则对自己闲暇时间的利用不满意,认为浪费了时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闲暇时间利用的满意度不高,对于怎么样利用闲暇时间较为迷茫,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愿意去探索更为合理的闲暇时间利用途径,以至于宝贵的课余闲暇时间悄然流逝。   (三)影响大学生闲暇时间有效利用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的因素很多,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主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讨论:   1、主观方面   第一、学生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足,无法以主人翁的姿态合理安排 个人的闲暇时间,往往是随波逐流,没有去探索一个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第二、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大学生活规划,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够强 烈,在上完必修的课程之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余下来的时间。   第三、个人爱好、性格、生活习惯对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也有较大影响,大学生在分配闲暇时间的时候会倾向于自己爱好的方面,通常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来决定的。   第四、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较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充足的经济资源供他们参加高消费的课外活动。   2、客观方面   第一、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影响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的因素之一,许多高校的管理体制缺乏活力,过严过死的管理方式和过多的硬性要求阻碍了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   第二、学校课程安排对闲暇时间的影响主要是在量上面的,课程多,必然闲暇时间就少了。   第三、学校的区位条件,一般来说,学校交通方便,与城市生活区联系紧密,该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会更加丰富,且跟校园周围环境联系紧密。   五、促进大学生闲暇时间有效利用的建议   (一)从大学生角度来说:闲暇时间的利用和分配主要是由大学生 个人来决定的,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活的紧张和宝贵,明确有效利用闲暇时间的重要意义,培养自主学习、自我充实的积极态度,那么,在日后的工作中就能顺利把握要求。具体的有以下几条:   第一、要给自己的闲暇时间利用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每个学年都定下几个阶段性的目标,并坚持不懈的去实现,如考英语四级、六级等等;   第二、主动地探索新颖的、个性化的闲暇时间利用方式,而不是仅限于校园以内的活动,比如,骑行游览,参加选秀明星节目,科技创造发明,自主创业,法律知识援助,向大众讲解国家政策,在需要时义务劳动。   第三、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上有利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将用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用在浏览时事新闻、阅读学术论文、了解历史地理知识等有意义的活动上,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   第四、闲暇时间利用要包含如课外学习、社会交际、社会实践、文娱体育、娱乐上网、兼职体验、参加公益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此获得更多的有用的经验。   第五、对于我们来说,大学几年总要考取几个有用的证书,要看几十本经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要参加几次科研或是学术活动,要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这才算没有浪费大学的宝贵时光。   (二)从学校方面来说:由于大学是全日制的运行模式,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学生的闲暇时间利用与校方提供的场所、设施、课程安排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基于这个方面的原因,校方应该积极为学生的闲暇时间合理利用提供充足有利的条件。   第一、应该积极为学生课余活动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如建设开放式活动场所、健身场所、体育馆、篮球场地等;   第二、合理安排教学与课外活动,适当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模拟招聘会,创业设计大赛,学术探讨交流会,校际联谊会,法制宣传公益活动,支教,运动会等等;   第三、执行灵活的学生管理制度等,应该有一个活跃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法制道德范围内尽情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第四、与相关部门联系起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创造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如打击黑网吧,色情场所,赌博场所等;   第五、最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一所高校必须保证每一项活动要实实在在的有人去做,而且是认真的在做,坚决反对任何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的形式主义,大学生要参加的是能实实在在学知识、学技能的活动,而不是学唱高调、学形式主义的活动。   六、结语   大学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青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利用好大学期间的课余闲暇时间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密切相关,因为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需要大学生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大学期间的闲暇时间正好为大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提供了时间保障。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为主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范围较广,被调查者来自全国各地,所在院校类型丰富,覆盖面大,具有较强代表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这是本次调查的新颖之处。   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学生活短暂珍贵,失不再来,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珍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大学生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第一范文网
大学生调研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据教育局公布数据显示现在已达到了在校生的20-30,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上的问题.就此,我以重庆工商大学02经济学班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日――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而给予他们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调查内容及结果:一,贫困生主要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及西部地区.在被调查的该班级中,总人数为40人,贫困生(向学生处递交特困生申请的学生)人数为7人,占了班级总人数的17.5,其中来自农村的占了6名,所占比例高达86,另外来自西部地区的有两名,占了贫困生的30,由此可见,地区性的差异和城乡贫富差异在这里尤为突显.例如,其中刘某同学来自山东的一个农村,其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不足5亩地的产出,年收入不足3600元,另外还有一个弟弟也在读高中,哥哥被迫辍学在外打工,经济压力十分沉重,象该同学的这种情况在从农村来的贫困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也是农村问题的一个延伸.二,贫困学生在生活方面比较节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调查中发现,其中四名贫困生的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再除去生活中必需的一些开支,(如电话费约5元/月,水电费约10元/月,上网费5元/月,日用品费15元/月,偶尔添加衣物平均费用约30元/月,应对突发性事情的准备费用约20元/月),剩下的用于每天的伙食费不足四元钱,所以大部分贫困学生平时都很少吃荤菜,与普通学生的伙食费(早餐面包牛奶约3元,午餐一荤一素约3元,晚餐两素约2元,共约8元/天),对比之下相差近一倍,如果遇到生病之类的意外事情,则很难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其中一名同学讲到她平时在寝室收集空的矿泉水瓶子,攒下的一点钱有时还能应付一下这样的突发事情,这在其他同学看来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这也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艰苦的生活状况,在被问到"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5名(高达71)同学回答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被问到"您寒暑假是否回家"这个问题时,7名同学均表示暑假没有回过家(除非有特殊情况必须回去),3名同学寒假会回家过年,其余4名同学表示有时会回家但不是每次都回.在回答"学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7名同学是通过贷款或是父母借债筹集,另外其中4名同学由于之前的学费没有争取到助学贷款而到至今拖欠未交,由此可见,贫困学生背负着相当重的经济债务负担.在问到"您购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同学回答是价格,其次有2名同学回答是质量,而回答品牌和款式的却很少.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在贫困生当中使用手机的人数很少,尤其是低年级的.所调查的对象是属于即将毕业的班级,本班的贫困生也大都面临着找工作,但是在被调查的7名同学中只有两名在本学期才刚开始使用手机,而且还都是买的二手的,另外5名同学则表示到月底正式开始找工作时再考虑买手机的问题.三,贫困学生中在学习方面反映出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由于过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而导致无心学习,荒废了学业.另外贫困学生对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调查数据显示,班内评比奖学金是按照班级人数的17.5的比例来计算的,也就是有7名同学可以获得奖学金的名额,就在这7名同学里有5名都是贫困生,这大大高于学校奖学金的发放比例.同时在获奖层次中,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中只有一名是非贫困生,另外在被调查的7名同学中有四名同学正在紧张的准备考研,一名同学也在努力备考注册会计师,其余两名表示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选择先工作,等经济状况有所缓解的时候再准备进一步深造.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成绩在各自班级都是较优秀的而且都很有进取心.在调查中问到"您在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这一问题时,5名同学回答是自习,两名同学回答是在图书馆看书,可见,绝大部分贫困学生都是比较勤奋刻苦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现状使他们对成功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急切希望摆脱现在的贫困的生活局面,进而回报父母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而唯一可行途径就是努力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日标非常明确,也就更加勤奋刻苦.其中来自河北的一名贫困生讲道,她在其他的方面没有办法跟别人比,唯一一点就是要让自己在学习方面很出色,让其他同学在这方面认可她.但是也有的少数贫困生由于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对现实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如,班内张某同学来自重庆一个偏远的郊县,家庭经济情况很不好,故无法交纳高额的学费,在那时贷款名额很紧张,最终他还是未能争取上,由于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越来越自我封闭,并且经常逃课导致在期末考试中有四门没有通过,在上到大二时便退学到外地打工去了.由此可见,贫困生在心理上反映出来的"贫困"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四,贫困学生总体上具有乐观的心态和远大抱负,但是有的同学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被人歧视等外界压力下抱负心理变成了报复心理.在被调查的7名贫困生中有5名同学在回答"您认为贫困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认为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在问及"家庭经济状况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时,有6名同学表示有一定影响,可见大多数贫困学生对于贫困,经济状况均有一种较为理性的态度,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相对一般的学生心理都更加成熟些.但在调查中,也仍有同学认为贫困是一种灾难,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在被调查者中的赵某讲述由于她家里很穷,所以被她的亲戚朋友们看不起,她心里一直很压抑,觉得社会对自己太不公平,对有钱人产生仇恨,甚至怨恨自己父母,怨恨自己的家庭.她一直很努力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她想以此让那些曾经看不起她们家的人对她刮目相看,当她听说她的其中一个亲戚出了车祸后心里感觉很高兴,有种报复的快感.由此折射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贫困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极端偏激,认为"为富必不仁",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五,大部分贫困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自立意识和很强的忧患意识,但是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在回答"您是否正在或曾经从事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时,6名同学回答是.他们表示从事勤工助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补贴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并且认为也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机会.在回答"您的生活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6名同学表示部分是由勤工俭学获得,这均体现贫困生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调查发现有4名同学表示现在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这体现了交际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压力大和自卑心理是造成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恰恰又是贫困所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六,高年级的贫困生相对与低年级的贫困生对贫困的认知有较大差异.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大都表示在大一刚进大学校门时,对"贫困"一词非常敏感,自卑心理很强.被调查的七名同学均表示在上大学之前自己所有的经济条件,生活方式都与其他同学很相似,所面临的任务也很单一,只要刻苦读书久可以了,但是面对现在多元化的大学校园,之间产生的反差让他们一时无所适从,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让他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物质上的贫乏让他们产生了羞耻感.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长,心态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不再象以前那么敏感.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当中都表示现在心态比大一的时候好的多,没有太大的由于贫困带来的压力.七,被调查的贫困生都是现上大四,正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他们都表示了对找工作的担忧.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其中有4名贫困生选择了考研,以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为他们都表示说"我们没有任何可依靠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言语中透漏出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无奈.不过他们的心态大都还是比较乐观的,都表示只要努力付出了对自己的今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校期间的经济窘迫,以及激烈的就业形势,使得贫困生对前途没有把握,感到迷惘.&该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八,贫困学生对于学校贫困资助政策基本认可,但也认为与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少数甚至有不满情绪.贫困生对于学校的贫困资助体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现实却与理想有很大的差距,不少同学对此很有意见,认为资助应该注重落实,而不应停留在形式上,另外资助力度也应该加大.根据被调查者的反映,在上学年,学校便公布了每个贫困大学生都有每人每天4元钱的伙食补助费的通知,但是到至今却仍未见实施,对次他们表示了不满.另外反映学校所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较少,且在发放报酬方面也是存在问题,为了得到学校规定的每小时2元,每个月最高是150元的勤工俭学报酬,他们每天必须的要有至少4个小时用来从事勤工俭学.他们在既要照顾自己的学业又要解决生活问题的双重压力下,使他们感到很压抑很疲惫.可见学校的贫困资助体系并未很好地解决贫困学生的问题.调查结果分析1,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贫困学生的现实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业,在奖学金等具体奖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贫困生,尤其是农民子女.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适当扩大贫困生受益面,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2,营造校园健康消费环境在当前大学校园里,高消费被视为一种时尚,贫富学生之间的消费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仅体现在吃穿好坏的区别上.学校的风气也受到了这"时尚"风的负面影响,这给贫困学生造成了无形的精神压力,这也是造成他们自卑心理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术氛围.3,校方在实施扶助过程中,应当加强应有的隐私保密措施.学校应当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将人文关怀融人到扶助工作之中.根据贫困生的反映,在他们到学院或辅导员那里去询问关于贷款或者勤工俭学的有关问题时,都曾遭受过冷遇,这让他们心理有中被人看不起的感觉,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反映的情况可能带有他们个人的猜测,但是还是应当引起学校的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因为本身他们已经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了.另外学校在发放贫困补助,办理助学贷款时,最好不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公示.学校可能是借此起到让大众进行监督的作用,但是应当考虑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张贴在贫困生一栏中,被人指指点点时的感受,相比之下贫困学生的精神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如果还要将他们处于众目睽睽下,可能这些环节给很多贫困生带来的别人无法体会的苦恼和尴尬.有的贫困生甚至由羞耻进而生怨,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因此,在必要的监督审查环节中,要重视保密工作,减少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简历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