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素质作用

中学道德教育核心内容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打印文章
中学道德教育核心内容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17:29:25&&文章录入:黄振豪&&责任编辑:黄振豪
1、道德与道德教育属人类生活的永恒需要。
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系和调节,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何处世、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只要是活着的人,都无法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回避此事。个人“为人”之事的道理和意向、行为的形成。所以只要人的形成、发展作为一种事实存在,只要“为人之事”无法缺失地存在,道德教育就必存在。
2、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1)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
&&&&近二十多年来,处于深刻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进行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道德领域的尖锐挑战。在道德领域里,这一挑战集中体现为:一方面,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趋于“失效”;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和个体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十分清晰或被广泛认同与实践,这又导致了道德领域里相当程度的“失范”。需要说明:当前重要的、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首先体系的建构。
(2)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的需要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突飞猛进,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文化上出现多元的现象。文化价值多元的社会有着与一元社会根本不同的特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绝对性趋于相对性,由追求共性转向个性的共存、单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等等。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的整体。”道德是文化的有机构成。在这种多元文化体系中,道德也必然是多元的,虽然主流道德仍然是共产主义道德,但和它并存的有全人类的普遍道德、西方的个体主义道德、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以及各种宗教道德等等。
(3)网络社会的挑战的需要
网络社会有着与现实生活空间大相径庭之处,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这必然震撼人与人交往的伦理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互连网使人缺乏道德意识,互连网使人道德行为示范。
3、学校道德教育的需要
对于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来说,目前有关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却颇不相同。有人认为是方法问题,有人认为是脱离青少年的实际问题,有人认为是不符合青少年道德成长发展规律问题,也有人提出重建道德规范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存在的,但只有重建道德规范问题属于当前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因此,研究的重点确定于此。
4、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
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由于青少年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都处于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加强德育能发挥正面教育作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二是由于现代社会日益多元化,各种媒体作用各异,尤其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加强学校德育,能使儿童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增强明辨是非能力,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多样化发展;三是德育的先进理论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长期德育实践的总结,德育能通过系统的教育形式,传授完整科学的德育理论,使青少年能较准确地获得较高水平的先进理论修养和道德知识。
二、研究理论依据
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认识和事件的主体的理论,特别是人的主体性的理论是幸福教育的哲学基础。
2、生理学基础。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工不同。左半球侧重逻辑思维能力,右半球侧重直觉的形象思维功能,只有两半球协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传统教育只注重理念的逻辑的大脑左半球的训练,而忽视了右半球的功能。幸福教育引入情感因素,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以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充分发展。
3、心理学基础。人的心理活动总是由认知操作心理系统和情意动力心理系统的协同活动而构成的,学生学习活动同样也是由这两个系统构成。幸福教育中加入情感因素对学生认知操作活动具有增益或减耗作用。另外,情感还具有心理上的享受功能,幸福产生于身心需要的满足,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并能在享受现实生活中实现幸福教育的目的。
4、教育学基础。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21世纪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焦点所在。幸福教育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这一趋势,一定会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5、现代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强调要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以发展个人思想、意愿与情感为中心。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一个过程,要允许学生自己去发现事实,理解概念和原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由研究“如何教”转变为研究“如何学”。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教师、学习者、任务、环境等之间有一种动态交互。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构建幸福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的重要依据。国内研究者对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别于学科课堂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理论方面,研究者认为综合实践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它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具体来说,综合实践课的设置是为了补充、完善学校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格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足,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关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综合实践课的实施过程是师生进行一种区别于有现成教学材料内容,“坐面论道”的课堂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尝试一种没有现成学习材料内容,依靠师生共同发现,探究问题,体验过程的学习方式。从另一角度,另一渠道培养学生为人做事的品质。如高中生为人的爱心、诚信责任、自信、做事的守规则、讲效率,以及学习方面的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体验过程的品质和创新的意识。在实践方面,把综合实践课在高中的实施策略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在创设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内容方面进行分类,形成体系。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主题内容分为自然(空气、水、土地、能源、植物、动物、有害物质、环保、天文、其它),社会生活(历史民族文化、经济、政府、社会危机、生活、其它),跨学科综合(学科综合类、其它)、个人发展(群体、消费等),创新科技制作(科技创新、其它),学校实践活动(家庭社区服务、社区环境建设、社会实践、军训参观和郊游、优秀基地活动、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德育活动、其它)等几大类,&每类提供参考的研究实践领土和部分具体主题活动,学校各负责部门、教师、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自主选择,也可根据类别自设主题内容,这样可以使学校综合实践课开设的主题内容有系统性、有条有理,在大类别的指引下不断丰富具体细节内容。在课程时安排方面:课时安排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时集中完成半个学期的课时,有时分散为学期的排列课程,根据实践课的内容灵活把握。在评价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以及过程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的生生的体体检。过程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不知道的过程。学校对课程评价以“自我为参照”,以过程体验为成果。主要把活动记录、体会、日记、反思等和教师家长学生的观察、记录、描述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情况,总汇入学生档案进行评定。这些研究成果,为本课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7、国内外近期德育研究成果。在德育研究领域,国内德育研究者总结了我国德育理论与研究的趋势,认为我国德育正处于由基本理论研究向实践的转向;德育理论的研究走向科学化和人文化的整合;教育学的研究成为德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当代的德育研究还表现出强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德育理论的研究从对国外理论的移植借鉴到本土化的内源性生长。
并且形成了我国主要德育理念:生活德育论;人性化德育论;主体性德育论;德育美学观;制度德育论;生命德育论;体验德育论;活动德育论,以及三种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对话性德育模式。经实践分析研究小结出导致德育低效的十大矛盾:“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大德育”与“小德育”的矛盾;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矛盾;规范化德育与主体性德育的矛盾;德育工作者队伍数量大与专业化程度低之间的矛盾;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之间的矛盾;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之间的矛盾。
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全面论述了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学校的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特点,为本项研究提供了大量课程构建的方式方法。
在青少年人格培养方面。国内的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研究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做人的标准是:爱心、诚信、责任心、自信心;做事的标准是:规则、效率、合作、合理消费;会学习的四个标准是:爱学、探索、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另外,赵乃庆的浅谈终身学习与“四个学会”;施子波的新世纪德育四个体会;蔡世勇、林永建、于雪峰的做人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李军的新世纪的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真人;徐建成的谈谈“做人”教育;张正江的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蔡克勇的把做事教育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等文章,对学会做人、做事的意义、内容、关系做了论述,但是如何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这些人格品质的策略,却较少论述。
8、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生命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概况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和约束,这种规范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各种法规律令;二是一定的社会道德习俗。道德概念在西方出现也很早,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已有“伦理”一词,表示人群共居之场所,后不断引伸广义,包含了有关人群的性格、习惯及有关风俗等。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强调教育中对善的寻求,使该词获得道德的含义。亚里士多德进行理论化,系统研究了道德现象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伦理学的新词并作为一门新学科。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伦理学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用“道”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则,而“德”则表示对“道”的感知、践行而有所得。
2、道德与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道德生成和发展的生命机制。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文化传递活动,决定了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教育对“道”的生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次,“道”只有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人,被人内化并践履且从中有所得,才能成为人的道德,教育与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教育,任何一种道德都无法产生,更谈不上掌握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
3、道德教育与学校德育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国际上对德育的称谓和定义也不尽相同。法国称为“公民教育”,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称为道德教育,英国设分民教育课和宗教课,德文中的公民教育具有三种涵义:①是指政治教育;②是指养成健全人格的伦理道德教育;③是继承文化道德的民族精神教育。美国等许多国家把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分开设课,许多国家则把相关的教育活动称之为学校公民与道德教育。其内涵基本上都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突出个人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二是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三是道德教育,注重培养个人的行为品质。中国古代把道德与政治作为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施道德为政治服务。蔡元培认为,“所谓道德教育,乃输自由、平等、博爱之知识于人民,而使之生正确之观念也”。
4、当今中学道德教育的三种取向
三种取向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社会、精神与物质、崇高与平实、道德主体与道德对象、关联与差异、传承与创生的关照之中,以每一个作为社会人的道德主体在人生中不可规避的基础性道德关系和道德角色为分析框架,以当代中国社会及个体自身发展对人的道德要求作为选择核心道德内容的依据,来建构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第一种取向在于中国传统道德的发扬方面,主要以取舍与更新为建构策略。伦理哲学中的新儒家学派,下至为青少年编制新的三字经,还有一些学校重新强调忠孝,并赋予新意。在文化市场上,曾国藩家书、朱熹治家格言等通俗读本,阐述老、庄、孔、孟、佛、道等有关人生哲学著作的出版,这一策略想借助传统的深厚根基而植入新的时代内容,这确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冲不破先在的传统结构视野。而传统的道德体系毕竟附着于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上,与当今社会的巨变和文化的多元状态有相当大的距离。对青少年和普通百姓来讲,却可能带来陈旧感和疏离感。与此相似的还有基于中国革命传统的继承与更新。尽管这是两种很不相同的传统。第二种取向在揭示传统道德的局限与不合时宜性的基础上,倾向于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变化的角度来重建道德规范理论,如强调基于维护个人合法利益之上的道德规范、“公平”作为基本道德核心等。其基本特征是把传统道德对“精神”崇高的追求,转向对食人间烟火的“物质利益”的关怀。把道德的基础过分集中于经济与利益上,它具有“矫枉”的价值,也内含着“过正”的危险。第三种取向是基于道德主体活动领域提出当今社会的道德规范。大部分是翁活动领域划分为家庭、学校或工作领域、社会公共领域等三大块,而后在每个领域中提出具体的道德规范,如家庭中夫妻、父母及子女、邻里、亲友之间的一系列基本道德要求。这种分法的好处是易对照、好操作,问题是琐碎和缺乏对道德根基的深层思考。
5、道德教育的核心内涵
道德的核心是公平。所谓公平,就是利益和权利的人人机会均等和利益分配上的合理。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公平就是在利益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否则,就无道德可言,就极易滋生“小人”之心。然而,以往和现的的中学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中,把“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等价值取向视为道德的核心,而且往往是无条件的和无前提的,并以此区别于资产阶级道德。这就使道德失去了公平和公正的内核。我们的道德原则常常不现实地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讲前提地要求人们“先人后己”,使人感到一个有道德的人似乎就是一个处处吃亏、事事损己的人,使人感到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利益总是相互排斥的、难以两全的。把道德的核心定义为“自我牺牲”,于是我们所宣扬的道德典型不外就是那么几种类型:(1)“有病不看型”;(2)“不回家过节型”;(3)“不顾家人型”;(4)“发扬风格型”。利己或自利,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人总是“趋利避害”的,这是作为类和个体的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利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事实尽管是无可厚非的,但也并不是能够无原则和无前提地加以赞美的,如果不加以规范和限制,那对个人和社会都将是危险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反对承认利己的合理性的理由。既然人有需要,那么需要的满足就是利己。利己本身并不可怕,因为利己本身并不是罪恶,关键是人采取怎样手段去利己。因此,利己本身并不包含道德问题,但利己的手段就有一个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了。中学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羞于承认、不敢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承认道德的核心是公平,而总是一味地把利他和自我牺牲标榜为道德的实质。一味强调利他和一味强调利己一样,不仅其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以这两种极端的价值取向所建立起来的两种道德规范都不可能保证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正常的社会关系。
6、中学道德教育核心内容
&&&&道德不仅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系和调节,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如何处世、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三方面构成一个有着内在相关性的结构体系。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
①传统的诚信概念:“诚信”由二字组成。“诚”的本意就是诚实不欺、真实不妄,主要有:诚实、虔诚、真实、坦诚、不欺人、不欺己等涵义。“诚”就是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符合事实、符合实际、要真心实意,要尽力去为善,不能欺人,还不能自欺,即要对自己真诚,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以诚接物,以诚待人,以诚律己”。“信”,从人从言,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其实,“信”字原本讲的是人在神面前祷告和盟誓的诚实不欺之语。“信”的主要含义是守信义,讲信用以及由此建立起的信誉、信赖、信任等,要求人们说话要信实,办事要讲信用,在与人的交往中要守信。概括起来,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诚信具有三重涵义:第一层涵义是诚实。第二层涵义是守信。第三层涵义是信任。
②现代的诚信概念,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它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守信,它要求一个人首先要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表里如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其次,要求人们在与人交往时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以此来规范社会人际关系。显然,诚信是一个具有双重指向性的道德范畴,既是指向主体自我的,又同时指向客体或他人,在这种双重指向性上,诚信既是个人的内在品质,又是人的行为规范。诚信也是有条件的,应把握好诚信的“度”,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面对战争、死亡、犯罪等特殊情况时,我们对一些特殊的人有时可以不讲诚信。
③诚信教育的概念探析。综观诚信教育的种种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I是所谓诚信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了解诚信的涵义,帮助受教育者将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并促使其转化为受教育者外在行为的教育。诚信教育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就是对诚信认知、认同、内化、外化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就是解释、说服、引导、监督的过程。II是诚信教育既是世界观教育又是人格教育。诚信即世界观,相应地,诚信教育即世界观教育。认为诚信是人格因素,相应地,诚信教育也就是人格教育。III是根据教育存在着狭义的教育和广义的教育之分,推出诚信教育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采用一定的道德教育方法,培养受教育者诚实与守信的道德品质的活动,他属于狭义道德教育范畴。广义的诚信教育则指一切有关诚信道德和诚信原则的教育活动。除狭义的诚信教育外,广义的诚信教育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I是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等社会活动领域内进行的诚信社会伦理教育,如政治诚信教育、经济诚信教育、文化诚信教育等等,它属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II是有关诚信原则的法制教育,属于德育范畴中的法制教育领域。
诚信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传统的德育范畴,是品德教育的一个方面。诚信教育具备了德育的本质特征和一般功能,是素质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从属。诚信教育主要是让受教育者加强对诚信的道德认识,形成诚信道德情感,强化诚信道德意志,并外化为诚信的道德行为。我们的每一个人确立起关于诚信的价值和信念,形成诚信人格和诚信世界观,以之塑造高尚的个人品格;使社会上形成尊崇诚信的良好风气,以之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体系。
④诚信是为人的核心道德。作为最基本的层面,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这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坚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自古以来,“诚”与“信”一直是中国公认的道德信条。任何人都不愿与不诚实和不守信的人交往,更谈不上合作。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也是作为个体的人能否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本研究“诚实守信”,并把它放在“为人之德”的基础核心地位,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认识。
其一,从社会的层面看,自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在经济法规建设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种种为求利、求暴利的违法、缺德行为大量滋生。在道德失范方面,最普遍采用的手段就欺骗,其普遍性已达到了让我们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时时都可能遇到、且对媒体的报道不再感到震惊的地步。除此以外,在文化娱乐领域,乃至学校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的欺骗行为。自然,在这些领域里也不只是直接为利,还有为名,以名换利。高科技、互联网这些现代化手段也被利用为欺骗服务。虽然欺骗者可能局部、暂时地得利,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破坏性力量,它破坏的不只是成交额,而是破坏了作为市场经济依赖的道德基础。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指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则认为:伦理道德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性资源。加强“诚信”的教育,且使其从小在孩子的心田和行为中扎根是十分重要和必要时的。
其二:从个人的角度看,诚实守信,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它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行的基础,是预防邪恶私欲恶性膨胀的“保护神”。诚实,是一种坦荡的心境的展现,它建立在对自己需要的理性认识和对行为基本是非判断的基础上,是一种实事求是、不虚夸、不掩饰、用真实的力量去实现自己追求目标的选择。诚实是对他人人格的信任,是平等待人、人人间建立信任的基础。守信,是对自己承诺的践行,也是约定、协议能否转换成行为、实践的重要开端。守信一定关涉到对方,所以不仅是自尊,而且是尊重他人,有交往、合作诚意的直接表现。守信关系到人际关系的确立和维护,因而既是重要的,又是基础性的道德要求。
①道德教育核心内容的第二个层面是“责任心”。这是每个人应做到的“行事”之德。如果说“诚信”作为一种坚守的道德力量,那么,“负责”就是一种生产性的道德力量。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是行事能否成功的基础性条件,它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能促使人去做好事情,并因工作成功而感受到一种尽责和胜任的欢愉和满足,也正是在这种负责行事的过程中,提升了人的社会意识。除了对社会、集体、家庭的外部责任外,人还必须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正如科恩所说的那样:“在前一种状况下涉及的是职责,而后一种状况下涉及的是道德义务”。自我负责是这一道德要求的最高水平,也只有能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的人,才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当今中国需要有这种既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又对自我负责的独立的个体,这样的人能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社会。
②责任可分为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本文所说的责任是指道德责任。道德责任的概念,《世界伦理道德辞典》认为道德责任是“人们为自己行为的善恶应承担的责任。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对社会、集体和他人所自觉承担的责任;二是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过失及其不良后果在道义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近代理性主义伦理学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人创始人康德是研究道德责任的集大成者。他第一次把责任置于伦理学的核心地位,初步构建了义务伦理学的框架。道德责任教育对中国人来说总是具体的,并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孟子概括出的五伦;《礼记礼运》概括出的“十义”;董仲舒概括出的“三纲五常”;特别是近十年来,加强“道德教育”和“责任教育”已忧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就是“学会关心”的教育。在西方,道德责任教育很早就被纳入学生教育之中。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突出了道德责任教育的倾向性。在英国学校德育近十几年来,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道德责任教育。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德国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以法律形式规定,学校的道德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包括对涉及他人、社会及自然环境的行为的责任心。法国教育部199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日本的学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道德责任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中国也有人明确提出以“学会负责”为目标,构筑文化价值教育的新格局。国内很多有影响的论著、期刊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很多很多,主要有:鲁杰和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鲁杰和朱小蔓主编的《道德教育手册》,这些著作非常全面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各方面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康主编《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以及冯增俊所著《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高中生道德失范现象及教育对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见》、《道德教育别忘传统》等文章,体现了学者们从道德失范的角度谈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期刊网上找到了四篇硕士学位论文,一篇是1998年07期《高校理论战线》中高岚和考斯特发表的文章,题为《高科技社会中的道德责任教育》,文中阐述了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怎样影响我们的道德思维的条件,并最终影响我们的道德教育。第二篇是华中师范大学孙百娥所写的《学生道德责任研究》,第三篇是山东师范大学赵文静所写《论责任与责任教育》,第四篇是《论当前我国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新走向》。综观道德责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道德责任历来一直被专家学者所重视。
③中学生道德责任与道德责任教育。
中学生的道德责任分为对自我的责任和对他者的责任。中学生对自我的责任与对他者的责任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只有对自己真正负责才能谈得上对他者负责。道德责任教育是指培养人们对道德的敬重心的活动。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水平发展的心理规律,使其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并通过其内心体验,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责任感,养成道德责任行为习惯的活动。其关键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即自觉地做好应当所做的事的心理态度),从而使之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学会负责任地生活。
(3)自我完善
最后涉及到每个人对待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的态度,我们把它称为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有生的权利。人作为有意识和逐渐生成自我意识的生命体,又时时要作出如何生的抉择。故而,“立身”之德的确对于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善待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积极的“立身”之德就是在人生的实践中追求自我完善。这是人一生中不断发展的开放过程,是每个只要意识到并想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事。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崇高标准去要求每个人,而是要求每个人在认识今日之我之不足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闭门思过、静心养性,而是在积极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重构、再实践;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洁身自好、远离社会,而是用发展性的生命去创造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而追求自我完善的基础是人的自信心。自信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自信教育是现代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自信不仅是个人的素质,而且是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上世界发展的先进行列,自信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素质和精神。美国教育家格拉塞认为,传统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培养失败者,学校的失败主要在于学生无法获得爱和自我价值感。学生在学校中失败的原因,是学校内的气氛过于冷漠、缺乏温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学校的成败,将影响其一生的成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行为、情感、才华,是与他对自己的看法相吻合的。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他就会处处表现出一个好学生的样子;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学生,他就会处处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儿童自我观念的形成,往往是透过其周围“重要他人”的反应,由设想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印象、态度,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交织而成。青少年正处于两大意识觉醒时期,即自我意识和性意识觉醒时期,教师的评价和学业成就是影响学生自我观念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生较多地把学习看作自己可以控制的,成功了就认为是由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因此能感受到一种满足感和自信感,以后的抱负水平会更高;失败了会认为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会感到羞愧和悔恨,从而激发他今后更加努力。自我观念较差的学生由于学业的屡屡失败、教师的责备和群体的排斥而失去自信,在学习与失败之间建立了一种固定了的联系,把偶然的成功只归因于运气。
(4)对道德教育的几点新思考
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合理利己的目的,其手段大体可区分为两类,一是利他(包括利社会),二是损人(包括损社会)。一般说来,通过利他而利己,就是道德的,也即是公平的;通过损人而利己,就是不道德的,也即是不公平的。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道德教育要使人明白的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只有通过利他才能真正而可靠地达到利己的目的,只有利他才是公平、合理地利己的正当途径;而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与人为善和乐于施善的人是十分幸福的。
道德教育要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
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所推崇的是“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其道德标准如同海市蜃楼,虚幻飘渺、遥不可及。
一、学术、思想、特色、创新之处
在理论层面形成中学道德核心体系和核心道德价值,以及德育活动内容系列及实施策略,以白云区特定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研究学生的自信、诚信、负责等人格品质,增加他们感受道德的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做事、求知,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为我区的道德教育探究有效的,针对性强的中学德育教育核心内容体系和实施策略,并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策略与方法,研究和改善德育教育内容和实施策略,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本项目研究还认为,学科学习是体现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要过程和载体学业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成长和幸福发展的前景,策略的转变,内容的调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及效益分析(研究内容含主要观点,预期成果要明确完成时间、成果名称与形式。效益分析中理论成果应明确理论价值;应用成果应明确应用范围及效益)
(一)研究目标
本项研究结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系自信、诚信、责任以及实施策略,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为学生终生幸福打下扎实基础。
1、有关道德的基本理论研究;
2、学生和教师自信、诚信、责任等道德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
(以上两项研究主要为解决课题参与人员的观念转变,理论素养作准备,从而确立教育对象的具体目标,以利于研究展开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中学生自信、诚信、责任等道德基本内容系列设置和实施策略研究;
4、中学生自信、诚信、责任等道德基本内容与学科教学渗透策略研究
5、中学生自信、诚信、责任等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研究;
6、中学生自信、诚信、责任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二)研究成果
1、阶段性成果
(1)2008.4&&中学道德教育基础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方案(课题方案)
(2)2009.8&&中期研究报告、论文和教学案例分析
(3)2010.7&&中学道德教育基础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方案(结题报告)论文集、教学/活动案例集
2、成果预期
(1)、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本方案所设定的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
(2)、形成本项目研究的总报告:中学道德教育基础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方案和成果。
(3)、形成学校子项目群的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分析等一批,并汇编成集。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基本思路,总体安排和进度,可行性分析)(一)、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项目不采用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方法,而是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造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开展行动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应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个案分析研究等方法。
为了开展好本项目的研究,白云区德育研究会成立课题引导小组,由区德育研究会主要领导、学科带头人,教学和德育骨干教师组成;在区课题的基本框架之下,形成各专题研究的子项目群,分层分类有步骤地展开研究;坚持在行动研究的全过程中不断学习――实验――反思,循环递进。
(二)、研究策略
1、建立开放型学科教学体系和有效的德育实施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
2、调动各种学科、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科教育的道德渗透的探究和运用,为学生形成自信、诚信、责任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和成果创造充分的条件。
(三)操作路径
1、成立区德育课题领导小组。区德育课题领导小组由区主管德育研究成员、学科带头人、教学和德育骨干教师等组成。
2、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或自愿参与,以点带面)。在区课题的基本框架之下,按一定的内容、层级管理机制或自愿小团体、个人等形成,形成各专题研安单位,即形成若干子项目群,明确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法,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步骤地展开研究。
3、坚持以学生自主体验与教师指导的研究为主线,以学生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素质,形成健全人格品质和能力素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区的德育质量为目的。
4、坚持在行动研究的全过程中以理论为引导,以实践为依据,不断学习,研究和反思。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8.4)开展调研,确定区德育研究的问题领域,组织干部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研制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成果形式: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9.8)&&按实施方案开展研究,不断学习――实施――反思,收集和积累资料,撰写案例分析、课案设计和阶段性研究报告,修正项目的研究策略。本阶段拟以两个学期作两次循环试验。成果形式:中期研究报告和部分论文、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0.7)&对本项目研究进行总结,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成果形成:本研究结题总报告、论文、案例分析等。
四、实现本项目预期目标已具备的条件(含研究工作基础和时间保证,从其他渠道已得到或可申请到经费数)
本项目研究的主持人为区德育研究会主要领导,在组织上有利于研究的实施和深化,参与研究的骨干人员在开展教育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等有一定的基础,本项目结合学校发展的任务和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与常规教学教育工作有较大的关联性,有利于研究人员时间,精力和科研资源的调用。我区德育会担任3年区级主体性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和3年市级课题的研究,以及&3年国家级课题研究,并被评为区主体性实验研究的优秀基地,具有&&&&名高级教师,&&&&名在读研究生,&&&&名硕士研究生,以及市教科所的指导协作,课题成功的可能性效高。
预计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1、高考的压力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存有顾虑;
2、生源基础与社区文化状况对本项目研究的效果达成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
&&解决的策略就是在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把工作和研究结合起来,在组织领导层面解决教育理念,理论和规划实施等工作,而教师层面主要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工作实践,不断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提升理念形成一式多用的成果。
五、申请者和项目主要成员业务简历(含主要学历和相关研究经历,近期发表、出版的科研成果及在研项目的层次与名称)
1、田明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2004,8.
2、秦元林,关于诚信教育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
3、陈林,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策略谈[J],思想&&理论&&教育,2002,4.
4、石邦宏,石中英,诚信教育的价值与方法[J],理论,2003,12.
5、燕国材,诚信教育的心理学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
6、王宏彬,传统诚信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7、盛书刚,关于“诚信”的道德规范及诚信社会的构建[J],探求,2003,6.
8、徐冠军,传统诚信教育的反思[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9、徐小路,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策略谈[J],思想&&理论&&教育,2002,4.
10、肖德荣,李晓芬,浅谈学校的诚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8.
11、鲁善坤,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维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蓝世故藏共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14、张天宝,《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5、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读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陈玉琨,《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维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7、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4
18、蒋培成,“中学生自我责任心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探索》,1999年第5期
19、胡雨芳主编《中学生责任教育》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0、扈中平,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2004
21、叶澜,重建课堂教育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第10期,2002
22、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引发的若干思考,中小学教育2006、7
2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第5期
24、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教育研究》2001第9期
25、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教育学》)2000年第11期
26、张少华《论责任教育》.56―5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挥作用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