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0套永远的铁道兵纪念馆解说是谁

央视:10集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即将开播
铁建的股东眼福来了。
云南昆明股友
铁道兵志在四方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啊,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啊,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同志们啊迈开大步,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啊,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啊,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洒下地,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同志们啊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这个不涨停是说不过去的.
陕西西安股友
12月5日开播,很好看的。
下周就开始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未来大事件
公司公告研究报告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央视《永远的铁道兵》摄制组成昆纪行
不泯的情怀
五一稍事休整后,摄制组开始密集采访二十三局集团和成都及四川境内的铁道兵老战友,瑞尔酒店的行政套房就成了临时采访棚。
采访资阳养马河原厂长,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抗美援朝的老铁道兵王立本
摄制组的同志们说,你们能提供一些抗美援朝和修建过成昆铁路、襄渝铁路的老兵吗?我说:“很多,二十三局集团几乎云集了铁路两大基建系统人员,而且历史厚重,全集团在职职工14000余名,最高时18000余名,比很多老集团规模都大”,就像股份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霍金贵所说“二十三局虽然新组建不久,但是,你们的队伍历史很悠久,有铁四师14局的,有铁五师15局的,有原铁道兵后勤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工厂局的两个大厂,西南物资处的部分人员,还有铁道部哈尔滨铁路局的,所以说,你们也是一支最能体现铁道兵精神的队伍!”
为能全面反映新组建不到10年的二十三局集团,采访名单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陈涛过问下确定下来。
翻开二十三局集团的档案,纳入这个集团的主体队伍在铁道兵历史上都赫赫有名。一公司,原鉄四师16团,这支队伍曾经曾参加上海虹桥机场的建设,并获得周总理亲自颁发的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的“红专机械连”;如果要追溯铁道兵修建隧道的历史,原铁道兵五师23团,现在的三公司,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抗美援朝回国后,为抗击美国、收复台湾,铁道兵奉令修建鹰厦,在大禾山隧道施工中,23团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的“老虎团”锦旗,这面锦旗目前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八公司养马河桥梁厂、川东水泥厂(川东水泥公司),是经中央军委批准,为大三线建设襄渝铁路而建的。上世纪60年代末,很多从抗美援朝转过来的士兵,成为这两个厂的队伍主体,其中不少战士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洗礼,至今,这两个厂的基地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他们的子女已成为川音浓重的铁二代、铁三代。
考虑到被采访人年事已高,摄制组驱车赶往养马河桥梁厂。耄耋之年的王立本、张成辉接受了摄制组采访。王立本曾任养马河桥梁厂第三任厂长,这位以排长身份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老兵,坐在央视镜头前,神采飞扬地叙述他所经历的战斗。讲到他作为铁道兵副连长抗美援朝的经历时,他说:“我们负责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川江大桥,我们在那里建造了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老人家精神矍铄,央视的到来把他拉回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挡都挡不住,他破例喝了几杯酒,说“现在美国鬼子还在那里闹事儿,再闹,我们还跟他干!”
二十三局集团第一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长留两次接受了采访。第一次,它主要谈到养马河桥梁厂与襄渝铁路和大三线建设的关系,谈二十三局集团组建后,怎样融合五湖四海的人,怎样在几乎白手起家的底子上干绝活,搞资本运营,带领大家拼命寻找出路。王董事长谈到上海磁悬浮建设,引起摄制组关注,这是二十三局集团,也是中国铁建参加的唯一一条,也是中国唯一一条磁悬浮铁路建设。央视刘洪浩导演感觉意犹未尽,决定再次采访王长留董事长,想让他重点谈谈二十三局集团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摄制组觉得,在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面前,二十三局的表现可圈可点,堪称央企勇担社会责任的典范。
李洪奇和徐明新董事长作为在铁道兵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高级管理者接受了采访,他们从不同角度回忆了铁道兵时期的经历,以及新时期如何发扬铁道兵精神,实现企业转型升级。23团(现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铁道兵时期最后一任团长张开能、65年老兵王善洪,川东水泥厂抗美援朝老兵曾照富等等接受了采访。
成都是铁道兵老战友比较密集的地方。据说,当年为加快成昆铁路的修建,一下子就地扩招了十万铁道兵。历史以来,各个时期的川籍铁道兵也很多。摄制组先后在瑞尔酒店、西南财大、成都铁道兵战友会采访了近20名在川铁道兵老战士,他们分别从宜宾、泸州等地赶来。
其中,西南财大语言文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段海燕,是老战友中的活跃人士。段海燕是1970年的老铁道兵,自铁道兵五师宣传部转业到成都。她的从军经历荡气回肠。当年,离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只有两月有余时,原铁5师战士孙剑明牺牲,年仅20岁,得知消息,身为老红军的父亲把两个哥哥和一个外甥女毅然送到铁道兵,前赴后继,让人感概唏嘘!这个外甥女就是段海燕。退休后,段海燕一直从事收集整理写作铁道兵的故事,先后出版了多本关于铁道兵的书。
在乐山市金口河区政府,我们等待一位叫李权有的老兵。他乘坐公汽气喘吁吁地赶到后,从挎包里拿出多本自己撰写的关于铁道兵的书,分别题字送给摄制组各位,格外郑重。李权有62年参加铁道兵,今年68岁,参加过成昆铁路建设、抗美援越战争。他已出版了多本书籍,并且还搜集了很多铁道兵文字图片资料整理成册,就是没有钱出版。他说,这两年我都在乐山打工,我打工挣钱,就为支付出书费用,我还欠不少钱。大家仔细翻阅这本已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战士.战火.战歌》,由衷赞佩一个老战士的铁道兵情怀。李权有说:“我就是负债也要记录这些历史、这些战友,铁道兵这些事儿如果被历史遗忘了,多可惜!”
在成都铁道兵战友会采访李永华时,李永华说到战友,说到成昆铁路,泣不成声,眼泪哗哗地往下掉。摄制组的同志说:“这样的场面我们遇到很多,谈起铁道兵和他们的经历,都心情复杂,感慨不已!”。
在重庆,摄制组采访了重庆铁道兵战友会会长、重庆民生能源董事长薛方全;在成都,他们采访了成都战友会秘书长沈绍国等老战友,并到战友会总部拍摄他们收集到的铁道兵文物,他们请人实景制作的成昆铁路全线微型雕塑,摄制组进行了仔细拍摄。特别是在段海燕斡旋下,采访到了铁道兵女战士,当年在成昆、襄渝、兖石铁路上有名的铁道兵爆破专家,党的九大代表、四届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胡清碧女士,非常难得。胡女士这些年来深居简出,已极少接受采访。
该片执行总导演刘卫阳说:“我们这部片,共10集,前7集反映铁道兵时期的事,后两集反映兵改工中国铁建的发展,最后一集反映全国各地离开铁道兵大部队后各行各业杰出的战友。”据悉,该片正联系四川省省长魏宏,成都万贯集团董事长、成都战友会会长陈清华等在川铁道兵战友。
他们来了,自掏腰包也踊跃而来。他们中很多人早已离开了这支队伍,但他们始终对这支队伍抱着浓厚的情感;这支队伍已经改工30年,1982年参军的最后一批铁道兵也50出头了,但即便至只当过一天铁道兵,这个兵种给他们留心的记忆也是那么刻骨铭心。他们不是为了上镜头而来,他们是为记录铁道兵的历史而来!
[责任编辑:墨痕]
来源:新闻热搜榜宣传片第一集&《战火中走来》第二集《钢铁运输线》第三集《移山又填海》第四集《西南大会战》第五集&《挥师兴安岭》第六集《秦巴变通途》第七集《挺进大西北》第八集《滦水天上来》第九集《军魂永不散》第十集&《铁军展雄风》&&十集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铁道兵传奇历史的故事,之所以说传奇,是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她总是伴随着中国大变革时期的关键事件,并经常以主角的身份演绎着惊天动地的故事。我们回望,会惊奇的发现,铁道兵用他们的双手构架起了新中国崛起的框架,用年轻的肩膀挺起了新中国不屈不挠的脊梁。鹰厦铁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引滦入津工程等等,已经成为铭记铁道兵功勋的丰碑。&&&&&&本片将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等国家命运大视野,叙述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35年的历史,和改制后中铁建近三十年的历史。&&&&&&追溯铁道兵的光辉历史,弘扬铁军精神,展示中国铁建的良好社会形象,将构建起本片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社会,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铁道兵精神,尤其重要。&&工作照&&&分集介绍&&
||||||||||||| 中央新影集团&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67号&邮编:100088&电话:010-&传真:010-&E-mail:&&&&&&京公网安备&04&&建议浏览器使用分辨率&&
12月10日 22: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远的铁道兵纪录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