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儿可以看列女传论语译注pdf免费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古列女传译注 绿净注 3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看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古列女传译注 绿净注 3
商品名称:古列女传译注 绿净注 ...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02:11:13
商品毛重:440.00g
商品产地: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书名:古列女传译注
原价:36.00元
作者:绿净注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字数:141000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第4辑:古列女传译注》共分七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七卷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宫廷动荡多有外戚影子。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因此写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列女传》选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赞扬的内容在现在的多数人看来是对妇女的不公平的待遇。古之列女,胸襟乃容天地,德行以孝为先,平凡中不乏凄美,朴素不失伟人。
前 言卷一 母仪传有虞二妃弃母姜契母简狄启母涂山汤妃有周室三母卫姑定姜齐女傅母鲁季敬姜楚子发母邹孟轲母鲁之母师魏芒慈母齐田稷母卷二 贤明传周宣姜后齐桓卫姬晋文齐姜秦穆公姬楚庄樊姬周南之妻宋鲍女宗晋赵衰妻陶子妻柳下惠妻鲁黔娄妻齐相御妻楚接舆妻楚老莱妻楚於陵妻卷三 仁智传密康公母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氏妻孙叔敖母晋伯宗妻卫灵夫人齐灵仲子鲁臧孙母晋羊叔姬晋范氏母鲁公乘姒鲁漆室女魏曲沃负赵将括母卷四 贞顺传召南申女宋恭伯姬卫宣夫人蔡人之妻黎庄夫人齐孝孟姬息君夫人齐杞梁妻楚平伯嬴楚昭贞姜楚白贞姬卫宗二顺鲁寡陶婴梁寡高行陈寡孝妇卷五 节义传鲁孝义保楚成郑瞀晋圉怀嬴楚昭越姬盖将之妻鲁义姑姊代赵夫人齐义继母鲁秋洁妇周主忠妾魏节乳母梁节姑姊珠崖二义阳友娣京师节女卷六 辩通传齐管妾婧楚江乙母晋弓工妻齐伤槐女楚野辩女阿谷处女赵津女娟赵佛母齐威虞姬齐钟离春齐宿瘤女齐孤逐女楚处庄侄齐女徐吾齐太仓女卷七 孽嬖传夏桀末喜殷纣妲己周幽褒姒卫宣公姜鲁桓文姜鲁庄哀姜晋献骊姬鲁宣缪姜陈女夏姬齐灵声姬齐东郭姜卫二乱女赵灵吴女楚考李后赵悼倡后
绿净,湖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是为一书蠹,每读书必吃书,闲时亦绘事文辞。喜品千年风雅,赏万里风光。以诗为水,文为茶,饮好水好茶,便整日中心如醉,不觉清淡。出版发行有《草帽海贼》《出发吧!》等共40万余字的小说作品。
本产品质保期为:
服务承诺: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温馨提示: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提问时间等不同,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最终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古籍善本影印本排行榜
购买了该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列女传翻译,要快啊,急!急!急!急!_百度知道
列女传翻译,要快啊,急!急!急!急!
请翻译一下全文,并且解释美、方、目的意思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节,光武时,连征不仕。霸已见逸人传。妻亦美志行。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臱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柰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遯。
提问者采纳
太原王霸的老婆,不知是谁家的女儿。王霸年少时就很有高尚的品节,光武帝的时候征召了他好几次,他也不去做官。王霸看过《逸人传》。他的妻子品行志向也是很好的。先前,王霸与同郡的令狐子伯交朋友,后来子伯当了楚国宰相,而他的儿子也在那地方做了功曹的官。子伯叫他儿子送信给王霸,随行的车马侍从,相当隆重浩荡。王霸的儿子那时正在田间耕作,听到有客人到,便放下锄头回来了。见到令狐的儿子,王霸的儿子感到沮丧惭愧,不敢仰望客人。王霸见到这种情况,脸上很是愧疚,客人离去后便久久地卧在床上不起。妻子感到奇怪便问他什么原因,王霸开始还不肯说,妻子表示抱歉并一再追问,王霸才说:“我跟子伯向来都不相似,之前看见他儿子相貌服装都相当光鲜,举止行为很得当合适,而我的孩子们头发蓬松,牙齿稀疏,不懂礼节,见到客人也感到惭愧,我们父子情谊深厚,不禁也觉得自己失礼。”妻子说:“你年少时就养成高隐的情节,不羡慕功名利禄。现在子伯的高贵哪比得上你?你怎能忘了自己原来的志向,反而为子女的虚荣心惭愧呢?”王霸坐起来笑着说:“你说得是!”于是两夫妻便终身高隐起来。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啦!&*-*&
其他类似问题
列女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华阳国志》全文译注下载:卷十(下)
&来源:读书人&
先贤士女总赞下   ◎汉中士女   ▲郑真岳峙,确乎其清。    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
[] [] [] [] [] []
[] [] [] [] [][]
先贤士女总赞下   ◎汉中士女   ▲郑真岳峙,确乎其清。    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亡,汉中为立祠。   ▲卫梁泥盘,玄湛渊亭。   卫衡,字伯梁,南郑人也。少师事隐士同郡樊志张,以高行闻。郡九察孝廉,公府、州十辟,公车三徵,不应。董扶、任安从洛还,过见之,曰:“京师,天下之市朝也,足下犹之人耳。幸其在远,以虚名屡动徵书;若至中国,则价尽矣。”衡笑曰:“时有险易,道有污隆。若樊季齐、杨仲桓虽应徵聘,何益于时乎?苟无所,则尼、轲栖栖。是以君平、子真不屈其志,岂子之徒也哉!吾何虚假之有?”安、扶服之,敬其言也。   ▲邓公亢对,忠枉原情。    邓公,成固人也。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患诸侯强大,建议减削。会吴、楚七国谋反,假言诛错,故吴相袁盎谮帝杀之。拜盎太常,使赦七国,七国遂叛。邓公为谒者,入言军事,帝问曰:“七国闻晁错死,罢兵不?”对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谋反积数十年。错患之,故欲削弱,为万世策,诸侯忧之。计画始行,身死东市,诸侯莫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怨,臣窃为陛下不取也。”帝叹息曰:“吾亦恨之。”武帝初,为九卿。   ▲博望致远,西南来庭。    张骞,成固人也。为人强力有谋,能涉远,为武帝开西域五十三国,穷河源,南至绝远之国。拜校尉,从讨匈奴有功,迁卫尉、博望侯。于是广汉缘边之地,通西南之塞,丰绝远之货,令帝无求不得,无思不服。至今方外开通,骞之功也。   ▲子游师生,谗巧所倾。    张猛,字子游,骞孙也。师事光禄勋周堪,以光禄大夫、给事中侍元帝。帝当庙祭,济渭,欲御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当车免冠,乞颈血污车轮,“陛下不得庙祭矣”。帝色不悦。猛进曰:“主圣则臣直。今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故大夫言之。”帝曰:“晓人不当如是也?”后与周堪俱以忠正为幸臣弘恭、石显所谮毁,乍出乍徵。堪平和,猛卒自杀。   ▲王孙养性,矫葬厉生。    杨王孙,成固人也。治黄老。家累千金,厚自奉养。临终,告其子曰:“我死,裸葬,以复吾真。但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脱之,以身亲土。”其子不忍,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谏之。王孙曰:“厚葬无益死者也。夫d财送死,今日入,明日发,此真无异暴骸中原。裹以币帛,隔以棺椁,含以珠玉,后腐朽乃得归土,不可,故吾欲早就真宅。”祁侯无以易,卒裸葬如其言。   ▲司徒监使,术畅思精。屡登上司,七政是经。    李A,字孟节,南郑人也。少明经术,为郡候吏。和帝遣使者二人微行至蜀,宿A候舍。A为出酒夜饮,露坐。A问曰:“君来时,宁知二使何日发来耶?”二人怪,问之,A指星言曰:“有二使星入益部。”后一人为汉中太守,命为功曹,察孝,遂驰名。为尚书郎,徙左丞,稍迁至尚书仆射、尚书令,拜司空,又进司徒。清公直亮,当世称名。顺帝世薨。   ▲炎精下颓,朱明不扬。太尉謇谔,任国救荒。濯日D谷,将升扶桑。恶直丑正,汉道遂丧。    李固,字子坚,A子也。阳嘉三年,以对策忠亢,拜议郎。大将军梁商,后父也,表为从事中郎,授荆州刺史。直州部有乱,至州,先友其贤者南阳郑叔躬、宋孝节、零陵支宜雅,表荐长沙、桂阳太守赵历、栾巴,奏免江夏、南阳、南郡太守孔畴、高赐、为昆等,州土自然安静。徙太山太守,克宁盗贼。入为将作大匠。多致海内名士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光禄周举、侍中杜乔、陈留杨伦、河南尹存、东平王痢⒊鹿瘟佟⑶搴臃恐驳龋悦舍缙浮W笏九K车郾溃罅俪萏荆牒笮执蠼杭健⑻嫡跃⒙忌惺槭隆3宓郾溃毙臁⒀镉械猎簦笥环⑸ィ胝僦钔踔痢9陶豢桑怨叶嗄眩肆⒊ぞL笥ㄈǎ肆⒗职餐踝樱实邸V实郾溃蟾从肓杭侥彼9逃胨就侥峡ず恪⑺究帐窨ふ越涫橛爰剑懿⒒艄饬⑽摹⑿园埠褐伲帧⒌朔狭⒅觯谎怨橙谠硕蚧幔吮乐ィ谒挂痪伲饲笙屯跚捉豢汕藓僖病<降檬椋俟淞泻钜樗H昂桦投徘琴菥偾搴油跛猓饺恢嘤蟆V谐J滩芴谒胶匏猓导矫魅崭椤9恪⒔浯蛹剑逃肭潜卣庖肆骸爸行瞬乓玻夷瓿な兑澹赜泻窠!奔讲惶呙夤獭⑶恰K赈牛障掠R晕奘拢鲋┦κ幸亟猿魄蛩辍<蕉衿湮怂疲嘞抵9淌橛攵唬骸拔嵊龀趾菏遥怪嚷∥摹⑿瓮剂航悦钭忧樱约镂祝墒挛堋:杭宜ノ邮鞘家樱唤嘤胁焕N崴渌溃喜徊延谔欤虏焕⒂谌耍笠宓靡澹栏春魏蓿俊彼熳陨薄6檬椋┳粤魈椋棵裣贪Э拗;傅畚薜溃窖笆苤铮杭宜煳谘嘶拢薏凰脊桃病   ▲元修敦重,威惠实亮。    张则,字元修,南郑人也。为柯太守,威著南土。永昌、越`夷谋欲反,畏则换临其郡,相谏而止,号曰“卧虎”。以伐狄勋,迁护羌校尉,徵拜扶风,又换临桂阳,皆平盗贼。巴郡板J反,拜降集校尉,镇汉中。徙凉州刺史,又为魏郡太守,所在称治。灵帝崩后,大将军袁绍表为长史,不就,丞相曹公拜度辽将军。   ▲子雅温恭,见察文方。    赵宣字子雅,南郑人也。出自寒微,以温良博雅,太守犍为杨文方深器异之,遂察孝廉。官至犍为太守。   ▲二琬琰,三辰悬望。    赵瑶字元,琰字稚,凡七兄弟,宣子也,皆以令德著闻。瑶少有公望,始为缑氏,袁、赵二公相与书曰:“赵瑶在缑氏,猛虎归迹。百里均尔,升平何难?”迁扶风太守,徙蜀郡。司空张温谓之曰:“昔第五伯鱼从蜀郡为司空,扫吾第以侍足下矣。”瑶曰:“诺。”寻换广汉,卒。琰始为青州刺史,于厅前置大器盛水,贵要有托书,悉投于水,部下清肃。徙梁相,徵拜尚书,不就,卒。   ▲仲卿报友,行义以理。    陈纲,字仲卿,成固人也。少与同郡张宗受学南阳,以母丧归。宗为安众刘元所杀。纲免丧,往复之。值元醉卧,还,须醒乃杀之,自拘有司。会赦,免。三府并辟,举茂才,拜弘农太守。初至,有兄弟自相责引退,是后无讼者。在官九年卒。天子痛惜,赐家钱四十万。   ▲伯度玄镜,荣辱屑己。    李法,字伯度,南郑人也。桓帝时为侍中、光禄大夫。数亢表宦官太盛,椒房太重;史官记事,无实录之才,虚相褒述,必为后笑。帝怒,免为庶人,恬然以咎失为己责。久之,徵拜汝南太守,迁司隶校尉,湛然无自得之容。   ▲德公在林,悬象垂晷。既冲云清,荀、张仪准。    李燮,字德公,太尉固子也。父死时,二兄亦死。燮为姊所遣,随父门生王成亡命徐州,佣酒家。酒家知非常人,以女妻之。延熹二年,梁冀诛后,月经阳道,晕五车。史官上书:“昔有大星升汉而西,卷舌扬芒迫月,荧惑犯帝座,则有大臣枉诛。星在西方,太尉固应之。今晕如之,宜有赦命,录其遗嗣,以除此异。”于是下赦,燮得返旧。四府并辟,公车徵议郎。与赵元、颍川贾伟节、荀慈明、南阳张伯慎为友。伯慎为颍川太守,与慈明交相论言,伟节与焉,京师以为臧否。伯慎问赵元曰:“德公所言何?”元曰:“无言也。”伯慎追叹曰:“当如德公,儿辈徒靡沸耳!”慈明亦寤而心变。拜安平相。王为黄巾所没,得出,天子复封之。燮以为不可,果败。迁京兆尹。时人为之语曰:“李德公,父不欲立帝,子不欲立王。”   ▲伯台处谏,帅言亢尽。末命防萌,妙睹玄揆。    陈雅,字伯台,成固人也。灵帝时为谏大夫。阉宦用事,上疏曰:“昔孝和帝与中常侍郑众谋诛大将军窦宪,由是宦官秉权。安帝幼冲,和熹太后兄大将军邓骘辅政。太后m崩,中常侍江京等杀骘。安帝登遐,黄门孙程又杀车骑将军阎显。孝桓帝又与中常侍单超等共诛大将军梁冀。陛下即祚,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尚书令尹勋等欲诛宦官,绝其奸擅,尽忠王室,建万世策。机事不密,为中常侍朱r等所杀。此即陛下所见。今宦官强盛,威倾人主,天下钳口,莫敢言者,海内怨望,妖孽并作,四方兵起,万姓辛苦。陛下尚可以安,柰后嗣何?”帝不省纳,出为巴郡太守,年七十五卒。临终,戒其子曰:“期运推之,天下将大乱,雄夫力争。无以货财为意。吾亡,依山薄葬。”亡岁馀,灵帝崩,大将军何进复为黄门所杀,海内果乱,终成三国也。   ▲孟度邵允。    阎宪,字孟度,成固人也。名知人。为绵竹令,以礼让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成夜行,得遗物一囊,中有锦二十五匹,求其主还之,曰:“县有明君,何敢负其化。”童谣歌曰:“阎尹赋政,既明且昶。去苛去辟,动以礼让。”迁蜀郡,吏民涕泣,送之以千数。   ▲季子英玮。    李历,字季子,太尉固从弟也。少修,性行清白,与郑康成、陈元方齐名。弱冠拜新城令。朝请都督。   ▲计君经算,    程苞,字元道,南郑人也,光和二年上计吏,时巴郡板J反,军旅数起,征伐频年。天子患之,访问益州计曹,考以方略。苞对言:“板J忠勇,立功先汉,为帝义民。羌入汉中,辄蒙其力,东征南战,世有功劳。由不料恤,以致叛乱,非有c盗,能相群杀。大兵临之,未必卒得;不如但选明能太守,恩信怀服,自然安定矣。”天子从之,卒如其言。后在道卒。   ▲元灵斐斐。    祝龟,字元灵,南郑人也。年十五,远学汝、颍及太学,通博荡达,能属文。太守张府君奇之,曰:“吾见海内士多矣,无如祝龟者也。”州牧刘焉辟之,不得已,行,授葭萌长。撰《汉中耆旧传》,以著述终,   ▲礼高殉名,    段崇,字礼高,南郑人也。太守河间郑廑命为主簿。永初四年,凉州羌反,溢入汉中,从廑屯褒中。虏东攻,廑欲战,崇谏不可,愿固垒待之。廑不听,出战,败绩。崇与门下史王宗、原展及子勃、兄子伯生推锋死战,众寡不敌,崇等皆死。羌遂得廑,杀之。   ▲伯义节死。    程信,字伯义,南郑人也。时为功曹,居守,驰来赴难,殡殓廑丧。送还乡里讫,乃结故吏冠盖子弟二十五人,誓共报羌,各募敢死士以待时。太守邓成命信为五官。元初二年,虏复来。信等将其同志,率先奋讨,大破之,信被八创死。天子咨嗟,元初五年,下诏书赐信、崇家谷各千斛。   ▲四行齐致,在兹六子。    赞阎宪已下也。又有王宗、原展及严孳、李容、姜济、陈巳、曹廉、勾矩、刘旌九人,皆以令义为郑廑所命。王宗、原展与廑同死,孳、容等七人与信共并命。诏书既赐崇、信家,又赐九子家谷各五百斛,给死事复。   ▲元侯、赵、陈,盖亦烈士。    燕,字元侯,赵嵩,字伯高,南郑人也。陈调,字元化,仲卿孙也。为刺史S俭从事,使在葭萌,与从事董馥、张胤同行。俭为黄巾贼王饶、赵播等所杀,闻故哀恸,说馥、胤赴难,二人不可。叹曰:“使君已死,用生何为!”独死之。牧刘焉嘉之,为图象学官,诛馥等。嵩事太守苏固,固为米贼张修所疾杀。嵩痛之,杖剑直入修营,杀十馀人,几获修,死。陈调少尚游侠,闻固死,聚宾客百馀人攻,大破之;进攻营,乃与战,以伤死。   ▲涣涣龙宗,振振麟趾。文炳彬蔚,汉之表轨。    总赞二十五人也。   述汉中人士。   其陈术,字申伯,作《耆旧传》者也,失其行事,历新城、魏兴、上庸三郡太守。及锡光等不列也。   ▲穆姜温仁,化继为亲。    穆姜,安众令程祗妻,司隶校尉李法姊也。祗前妻有四子:兴、敦、觐、豫。穆姜生二子:淮、基。祗亡,兴等憎恶姜,姜视之愈厚。其资给六子,以长幼为差,衣服饮食,凡百如之。久,兴等感寤,自知失子道,诣南郑狱受不爱亲罪。太守嘉之,复除门户,常以二月、八月社,致肉三十斤,酒、米各二斛六斗。六子相化,皆作令士:五人州郡察举;基字稚业,特隽逸,为南郡太守。   ▲泰瑛严明,世范厥训。    泰瑛,南郑杨矩妻,大鸿胪刘巨公女也。有四男二女。矩亡,教训六子,动有法矩。长子元珍出行,醉,母十日不见之,曰:“我在,汝尚如此;我亡,何以帅群弟子?”元珍叩头谢过。次子仲珍白母请客,既至,无贤者,母怒责之。仲珍乃革行,交友贤人,兄弟为名士。泰瑛之教,流于三世;四子才官,隆于先人。故时人为语曰:“三苗止,四珍复起。”   ▲杜氏之教,父母是遵。    杜泰姬,南郑人,赵宣妻也。生七男七女,若元、稚有望,五人皆令德。其教男也,曰:“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加邡;若放而不检,则入恶也。昔西门豹佩韦以自宽,宓子贱带弦以自急,故能改身之恒,为天下名士。”戒诸女及妇曰:“吾之妊身,在乎正顺。及其生也,恩存于抚爱。其长之也,威仪以先后之,礼貌以左右之,恭敬以监临之,勤恪以劝之,孝顺以内之,忠信以发之。是以皆成,而无不善。汝曹庶几勿忘吾法也。”后七子皆辟命察举,牧州守郡。而汉中太守、南郑令多与七子同岁季孝上计,无不修敬泰姬,执子侄礼。   ▲礼肃穆,言存典韵。    礼,成固陈省妻也,杨元珍之女。生二男,长娶张度辽女惠英,少娶荀氏,皆贵家豪富,从婢七、八,资财自富。礼敕二妇曰:“吾先姑,母师也,常言:圣贤必劳民者,使之思善。不劳则逸,逸则不才。吾家不为贫也,所以粗食急务者,使知苦难,备独居时。”二妇再拜奉教。从孙奉上微慢,抑绝之,感悟革行。遭乱流行,宗表欲见之,必自严饰,从子孙侍婢,乃引见之,曰:“此先姑法也。”四时祭祀,自亲养牲酿酒,曰:“夫祭,礼之尊也。”年八十九卒。惠英亦有淑训母师之行者也。   ▲文姬泵簦陟牖耢А!   文姬,南郑赵伯英妻,太尉李固女也。父为梁冀所免,兄宪公、季公罢官归。文姬叹曰:“李氏灭矣!”乃与二兄议,匿弟燮,随父门生王成亡命徐州。涕泣送之,谓成曰:“君以六尺之孤,若李氏得嗣,君之名义参于程、杵矣。”久之,遇赦,燮得还。行丧,服阕,敕之曰:“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梁冀以族,弟幸济,岂非天乎!慎勿有一言加梁氏,加梁氏则连主上,是又掇祸也。”奉行之。从成在徐州,各异处佣赁,而私相往来。成病亡,燮四时祭之。   陈氏二谦,或智或仁。    陈顺谦、妹惠谦,成固人也。顺谦m邓令曹宁,十九寡居,长育遗孤,八十馀卒。兄子陈规著书叹述之。惠谦m张亮则,在扶风官。下吏白,欲重禁严防以肃非,元修访于惠谦。惠谦曰:“恢弘德教,养廉免耻,五刑三千,盖亦多矣,又何加也?”兄子伯思学仙道,惠谦戒之曰:“君子疾没世而不称,不患年不长也。且夫神仙愚惑,如系风捕影,非可得也。”伯思乃止。陈伯台称云:“女尚书之俊耳。”   ▲礼修顺姑,恩爱温润。    礼修,赵嵩妻,张氏女也。姑酷恶无道,遇之不以礼,修终无愠色。及宁父母,父母问之,但引咎,不道姑。卒感悟,更慈爱之。乡人相训曰:“作妇不当如赵伯高妇乎?使恶姑知变,可谓妇师矣。”后姑病,女来省疾,姑s之。曰:“我死,固当绝于贤妇手中。”后遭米贼,嵩死,乃碧涂面,乱首,怀刀,言病,贼不逼也。养遗生女,依叔父立义终身者也。   ▲树南悼夫,轻死重信。    韩树南,南郑人,赵子贱妻也。子贱初为郡功曹。李固之诛,诏书下郡杀固二子宪公、季公,太守知其枉,遇之甚宽。二子服药死,具棺器,欲因出逃。子贱畏法,敕更验实,就杀之。及固小子燮得还,子贱虑燮报仇,赁人刺之。燮觉,告郡杀子贱。初,树南谏子贱,子贱不从。及临死,许共并命。兄、弟、嫂、侍婢视守之。经百馀日,乃怠。白兄嫂:“念一死万不得生,不敢复图死也。”上下以为信然。无几时,于幕下自杀。   ▲祈祈令姬,如玉如金。允矣淑媛,齐德姜、任。    总赞此九人也。   述汉中列女。   右《汉中士女赞》第五   凡三十四人。   ◎梓潼人士   ▲镇远敦壮,立勋南濒。    文齐,字子奇,梓潼人也。孝平帝末,以城门校尉为犍为属国,迁益州太守。造开稻田,民咸赖之。公孙述时,据郡不服。述拘其妻子,许以公侯,招之,不应,乃遣使由交趾贡献河北。述平,世祖嘉之,徵拜镇远将军,封成义侯,南中咸为立祠。子,有令德,为北海太守。   ▲巨游玉碎,高风金振。    李业,字巨游,梓潼人也。少执志清白,太守刘咸慕其名,召为功曹,十命不诣。咸怒,欲杀之。业径入狱,咸释之。公孙述屡聘不应,述怒,遣鸿胪尹融持毒药酒逼之。业笑曰:“名可成不可毁,身可杀不可辱也。”遂饮药死。述耻杀善士,赐钱百万。子逃匿不受。建武中,察孝廉,为遂久令。   ▲文坚亟哉,南面怀民。    景毅,字文坚,梓潼人也。太守丁羽察举孝廉,司徒举治剧,为W阳侯相、高陵令。立,以礼让化民。迁侍御史,上计吏守阙请之,三年不绝。以子顾师事少府李膺,膺诛,自免。久之,拜武都令,迁益州太守。上事吏民涕泣送之,至沮者七百人,白水县者三百人。值益州乱后,米斗千钱。毅至,恩化畅洽,比去,米斗八钱。鸠鸟巢其听事,孕育而去。三府表荐,徵拜议郎,自免归。州牧刘焉表拜都尉。为人廉正,疾淫祠,敕子孙惟修善为祷,仁义为福。年八十一而卒。   ▲盛国好学,研颐圣真。    杨充,字盛国,梓潼人也。少好学,求师遂业,受古学于扶风马季长、吕叔公、南阳朱明叔、颍川白仲职,精研七经。其朋友则颍川荀慈明、李元礼、京兆罗叔景、汉阳孙子夏、山阳王叔茂,皆海内名士。还以教授州里。常言图纬空说,去事希略,疑非圣,不以为教。察孝廉,为郎,卒。   ▲汉伯肄业,诸生之纯。    景鸾,字汉伯,梓潼人也。少与广汉郝伯宗、蜀郡任叔本、颍川李仲、渤海孟元叔游学七州,遂明经术。还,乃撰《礼略》、《河洛交集》、《风角杂书》、《月令章句》,凡五十万言。太守贶命为功曹,察孝廉,举有道,博士徵,不诣。然上陈时政,言经得失。又戒子孙人纪之礼,及遗令,期死葬不设衣衿,务在节俭,甚有法度。卒终布衣。   ▲伯禧效志,    张寿,字伯禧,涪人也。少给县丞杨放为佐。放为凉州贼所得,寿求之,积六年,始知其生存。乃卖家盐井得三十万,市马五匹往赎放。道为羌所劫掠尽。凡往三年,计道远不可得数,乃单身诣虏,涕泣自说。虏哀其屡来,遣放随还。郡召为中候,诏书除巫尉。以身佩印,尽让所有财物与三弟。复为郡掾。章平赋役,岁出三百五十万。迁功曹史,徙五官掾,卒。   ▲李馀残身。    李馀,涪人。父早世,兄夷杀人亡命,母慎当死。馀年十三,问人曰:“兄弟相代能免母不?”人曰:“趣得一人耳。”馀乃诣吏乞代母死。吏以馀年小,不许,馀因自刎死。吏以白令,令哀伤,言郡,郡上尚书出慎。太守与令以家财葬余,图画府廷。   ▲寇、王二子,行勇以仁。    寇祺,字宰朝,梓潼人也。与邑子侯蔓俱学凉州。蔓后为渤海王象所杀。祺杖剑至象家,值象病,象谢曰:“君子不掩人无备,安有为友报雠,杀病人也?”祺乃还。久之,复往杀象。由是察孝廉,为霸陵令、济阴相。王晏,字叔博,涪人也,与广汉张昌、宁叔受业太学。昌为河南吕条所杀,晏、叔杀条。事在叔解。   ▲李助多方,以兹立称。    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医术,作《经方颂说》,名齐郭玉。   ▲章武之兴,亦迪才伦。德贤好古,澹心艺文。    李仁,字德贤,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仁知其不博,乃游学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受古学,以修文自终也。   ▲国辅皓然,形动神沈。    杜微,字国辅,涪人也,任安弟子。先主定蜀,常称聋,阖门不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州牧,选为主簿,舆而致之。亮引见,与书诱劝,欲使以德辅时,微固辞疾笃。亮表拜谏大夫,从其所志。   ▲思潜游学,休志素林。    尹默,字思潜,涪人也。少与李仁俱受学司马徽、宋忠等,博通五经。专精《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郑众、贾逵父子、陈元、服虔注说,略皆诵述,希复案本。以《左传》授后主。后主立,拜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子宗亦为博士耳。   ▲钦仲朗博,训诂典坟。    李N,字钦仲,仁子也。少受父业,又讲问尹默,自五经、四部、百家诸子、伎艺、算计、卜数、医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为太子中庶子、右中郎将。著古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注解、《太玄指归》,依则贾、马,异于郑玄。与王肃初不相见,而意归多同。   ▲孙德果锐,作刘干臣。    李福,字孙德,涪人也。先主初,为成都令。建兴元年,迁巴西太守,后为江州都督、扬武将军,入为尚书仆射,封平阳亭侯。延熙初,以前监军领大将军司马。福同郡梓潼文恭字仲宝亦以才干为牧亮治中从事、丞相参军。   ▲bbt彦,玉润兰芬。劭名表器,江汉之俊。    总赞十五人也。   述梓潼人士。   ▲季姜雍穆,化播二妇。王氏世兴,实由贤母。    季姜,梓潼文氏女,将作大匠广汉王敬伯夫人也。少读《诗》、《礼》。敬伯前夫人有子博、女纪、流二人,季姜生康、稚、芝、女始、示,凡前后八子。抚育恩爱,亲继若一。堂祖母性严,子孙虽见官二千石,犹杖之,妇跪受罚。堂历五郡,祖母随之官。后以年老,不愿远乡里,姜亦常侍养左右。纪、流出m,分己侍婢给之。博好写书,姜手为作帙。于是内门相化,动行推让。博妻犍为杨进及博子遵妇蜀郡张叔纪服姑之教,皆有贤训,号之“三母”。堂亡,姜敕康、稚、芝妇事杨进如姑,中外则之,皆成令德。季姜年八十一卒。四男弃官行服,四女亦从官舍交赴,内外冠冕百有馀人,当时荣之。王氏遂世兴。   ▲杜慈专专,父不谅只。    慈,涪杜季女,巴郡虞显妻也。十八m显。显亡,无子,季欲改嫁与同县杨上。慈曰:“受命虞氏。虞氏早亡,妾之不幸。当生事贤姑,死就养成室,存亡等;但欲在终供养,亡不有恨,愿不易图。”季知不可言而夺也,乃密谋与杨逼迫之,慈缢而死。   ▲敬杨雪雠,壮逾烈士。    敬杨,涪郭孟妻,杨文之女也。始生失母。八岁,父为□盛所杀,无宗亲,依外祖郑。行年十七,m孟。孟与盛有旧,盛数往来孟家。敬杨涕泣谓孟曰:“盛凶恶。薄命为女,无男昆,恶雠未报,未尝一日忘也。虽妇人拘制,然父子恩深,恐卒狂惑,益君祸患,君宜疏之。”孟以告盛,盛不纳。汉安元年,盛至孟家,敬杨以大杖打杀盛,将自杀;孟止之,与俱逃。涪令双胜出追,闻其故而止,安慰二门。会赦得免。中平四年,涪令向遵为立图表之。   ▲惟兹三媛,仁畅义理。邦有斯嫔,以驰遐纪。    总赞三人。   述梓潼列女。   右梓潼郡士女赞第六。    凡士女十八人。   二州人士自汉及魏二百四十八人而已一百九十七人士,五十一人女。后贤二十人,合二百六十八人,以示来世之君子焉。如其遗脱,及后世可书者,愿贻后隽。又,《春秋谷梁传》首叙曰:“成帝时,议立三传博士,巴郡胥君安独驳《左传》不祖圣人。”后汉时,魏郡太守王牧荐尹方为三公,天子诏尚书郎蜀郡张俊策之。然不详其行事。   撰曰:二州人士,自汉及魏,可谓众矣。何者?世宗多事,则相如麟游,伯司凤翔,洛下云翳,叔文龙骧。在孝宣,则王褒蔚炳,《中和》作咏,属文甘泉,葩为世镜。在元、成,则君公謇謇,心思国病,虑经刘危,直忤王听。其高者则严君味道,易俗移风;仲元端委,居为人宗。若夫秉心塞渊,与物盈冲,则杨子云也;名重泰山,华夏仰崇,则郑子真也;不屈其身,志高青云,则谯玄也;不耻恶君,混道推运,则杨宣也。降及建武、明、章以来,出者则能内贯朝揆,外播五教,赞和鼎味,经纶治要,上答太阶,下允民照。处者则利居桓,皓然玄蹈,天爵玩之,人爵则笑,悬车门肆,夷、惠齐绍。若斯之伦,海内服其英名,洙、泗方其焕耀矣。故曰:汉徵八士,蜀出其四。又曰:汉具四义,蜀选其二。可谓不众乎?然巴郡胥君安,以儒学典雅称于孝成;蜀郡张俊策问尹方,不出五经常义;犍为吕孟有孤之节。若兹之类,郡邑往往垂象刊铭,见有苗裔。璩晚生长乱,故老以没,莫所咨质,不详其事。但依《汉书》、《国志》、陈君所载,凡士女二百四十八人而已;后贤二十人,合二百六十八人,以示来世之好事者。如能详其遗脱,及有可书,愿附于左。其传志父祖子孙及有名失事失官位者不列,宁州人士亦不列。别为目录,至晋元康末,凡三百九十一人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读书人网友 编辑:kind887)
本文网址:
关于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书治要译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