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与秋 曾述了什么观点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秋时养生背景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
张广修& 张同远&
第三章& 顺应秋时而养生
第一节& 秋时养生背景
秋时为一年四时中的第三个季节,口语称作“秋季”或“秋天”。《说文》:“秋,熟也。”说明秋时为庄稼成熟而收获的季节。秋时的别称甚多,约有30多个。较为常用的有[1]:①三秋: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②九秋:秋时共90天,可分为九旬,故秋天又称“九秋”。唐&吴融《红叶》:“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类似的名称有“九和”等。③金秋:秋在五行属金,故秋天又称“金秋”。类似的名称有“金天”、“金素”等。④素秋:秋属金而色白,故秋天又称“素秋”。类似的名称有“素律”、“素节”等。⑤商秋:古以宫商角徵羽五音配合四时,秋音为商,故秋天又称“商秋”。类似的名称有“素商”、“金商”、“商序”、“商素”、“商节”等。⑥清秋:秋时天高气清,夜布霜凉,故秋天又称“清秋”。类似的名称有“高秋”、“霜天”、“霜日”等。⑦其他还有:“秋节”、“秋日”、“泰秋”、“白藏”、“秋令”、“秋年”、“秋序”,等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此段经文,是作者立足于秋分时节而言的。句中“容”字,指天地的容貌、状态,而“平”字则有四种含义:①指昼夜时间平均而不过长不过短。②指气温程度平和而不过寒不过热。③指多种作物成熟而长势平定。④指:天气高爽而清朗明净,地气清肃而水澈透明,风声劲急而收敛万物,宇宙间天容地貌、人、畜、事物呈现一派平和、平安之象。
一、秋时节气
秋时,从立秋日(阳历8月7日至9日之间)开始,到立冬日(阳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结束,经历农历的七月、八月、九月,共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2]。
(一)七月节气[3]
[4]。农历七月,为秋时第一个月。此月别称很多,约有20多个,较常用的有:①由于七月为秋时第一个月,故又称“孟秋”、“初秋”、“早秋”、“首秋”、“新秋”等。②由于许多瓜果在秋天成熟,故七月又称“瓜月”。③由于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七月又称“兰秋”、“秋月”和“”。④由于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所以,七月又叫“巧月”。⑤另有
“霜月”、“相月”等别称。
七月,包含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
1、立秋。立秋为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35度,阳历8月7-9日交节[2]。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为一年之中阴阳沉浮的第二大门(第一个大门为立春)。从立秋开始,进入了秋时,天气将逐渐凉爽,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说:“,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民谚有“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等说法。前一句是说,棉花到了立秋之时,长势已足,须揪去其头,聚敛精气,以长铃桃果实。后两句是说,立秋过后,秋熟庄稼逐渐敛精成熟。另外,“秋”字从“禾”从“火”,禾谷成熟而收获后,入火烹而为食。凡此秋物秋事,皆含有“揪敛”之义。
据有关资料记载,宋时于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太史官在交“立秋”,高声奏说“秋来了!”,梧桐叶应声落下一两片,以向人们报秋。“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由此而来[5]。宋·刘翰《立秋》:“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落阶梧叶月明中。”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释义:
(1)“凉风至”:立秋以后,天高气爽,风气变凉,万物肃杀。民间也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理解这句时要注意,秋后一伏,初秋的第一个五天,还是炎暑施威之时。因此,初秋的凉风,是潜在进行的,一般于阴气较盛的夜间和早晚,风凉较为明显,白日尤其中午,天气还是较热的。因此,民间有“一旦立了秋,早晚凉嗖嗖”、“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立秋天,像枣核,早晚凉快中午热”等谚语。唐&白居易《一叶落》:“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经“
(2)“白露降”:立秋后进入第二个五天时,由于天气进一步变凉但还未至寒冷,早晨大地上的水蒸气,似凝非凝,或曰凝而未盛,结成一层或浓或薄的、状如雾、欲作露的絮状物。此物生于秋时,秋令属金而色白,故古人将其称作“白露”。秋时白露,为“凉风至”的结果和标志,为时初入秋的典型景象。
(3)“寒蝉鸣”:蝉为蝉科的一种昆虫,种类甚多。其中寒蝉,又称寒螿、。《尔雅》曰:“寒螀,蝉小而青紫者。”
《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此蝉体长约2.5厘米,头胸淡绿色。由于它入秋后才开始鸣叫,故又称秋蝉。唐·虞世南《蝉》:“垂緌饮,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所咏的蝉,就是寒蝉。
2、处暑。处暑为农历七月的第二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50度,阳历8月22-24日交节[2]。《说文》:“処,止也。得几而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说明时交处暑,暑气退止,炎威隐去,天气凉肃,早秋作物成熟收割,登场脱粒。明&朱有燉《水亭深处暑全无》:“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出自:《元宫词(一百三首)》)。
另外,处暑时期的雨量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有诗为证:&《处暑后风雨》:“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说: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释义:
(1)“鹰乃祭鸟”:历来学者对于此句的注解,较为牵强。笔者认为:
①鹰的种类很多,通常称作“老鹰”。老鹰为肉食性动物,老鼠、野兔、蛇等小动物,以及小鸟类为其主要食物[6]。
②秋时,碧天高爽,长空气阔,再加上春时繁育的小鸟类动物到秋时已经长大“可口”,故秋时的老鹰最为活跃,捕获鸟类等食物最多,物质生活也最为丰盛。因此有的学者说,秋天是属于鹰的季节[7]。
③由于秋时老鹰捕获的小鸟较多,一时吃不了,将吃剩的小鸟积聚起来,使人看起来好象在行祭。因此,“鹰乃祭鸟”的“祭”字,与《七十二候考》中所说的“雨水之日,獺祭魚”的“祭”字,含义完全相同。
(2)“天地始肅”:处暑进入第二个五天时,暑热已去,凉从天降,气候肃杀,万物开始凋零。
(3)“禾乃登”:“禾”为黍、稷、稻、粱等农作物的总称,“登”指早秋作物已经成熟,忙于收割,边收割边登场脱粒。
(二)八月节气。农历八月,为秋时第二个月。此月的别称较多,约有20多个。常用的有[4]:①八月为秋时的第二个月,故又称“仲秋”或“仲商”。②由于八月居秋时之中段,故民间习惯称作“中秋”。③《易·说卦》:“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説也。”
疏:“斗柄指西是正秋八月也。”故八月又称“正秋”。 唐&《重游飞泉观故梁道士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④八月建酉,故又称“酉月”。⑤《尔雅·释天》:“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八月又称为“壮月”。⑥八月桂花飘香,故民间称八月为“桂月”或“桂秋”。此月是赏桂、咏桂的最佳时期。如:清·张云敖《品桂》:“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宋·吕声之《桂花》:“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飘来天际香。”⑦八月的其他另称还有:“竹春”、“竹小春”、“南吕”、“南宫”等。
八月,包含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
1、白露。白露为农历八月第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65度,阳历9月7-9日交节[2]。元&吴澄《》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可知时交白露,天气更凉,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万物也渐凋残。
唐&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
唐&白居易《衰荷》:“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元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释义:
(1)“鸿雁来”:雁为雁亚科和黑雁属的一种大型候鸟,由于其体型较大,故常美称其为“鸿雁”。雁的迁徙性极强,每年当天气变冷时,就成群结队地远离北方的家乡,飞到南方的固定地点取暖越冬。因此,雁的迁徙成为秋气进一步变凉、白露季节来到的自然现象。
(2)“元鸟归”:元鸟即玄鸟,燕的别名,如《说文》:“燕,玄鸟也。”燕子身体轻而小,翅膀尖而长,是一种典型的迁徙鸟。它喜温暖而不耐寒凉,每年当天气凉冷时,则飞往南方越冬。
(3)“群鸟养羞”:“群”者众也,“群鸟”指众多的鸟。“羞”同“”,指煮熟的食物,如美味叫“羞味”,味美的食物叫“羞膳”。“养”的意思是贮藏,把食物贮藏起来叫“养羞”。时节交到白露时,水凉草枯,万物肃杀,行将收藏,众鸟藏食以备冬需,是一种适应天时物候的本能。
2、秋分[2]
[8]。秋分为农历八月的第二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的“分”字,意思为“平分”,具体又有两种含义:其一:这天太阳到达180度,直射地球。因此,这一天全球没有现象,昼夜时间平分等长,各12小时。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民间也有“秋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说法。其二:居于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戶。又五日,水始涸。”释义:
(1)“雷始收声”:《》说:“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这是因为:《周易》第51卦(震卦)卦辞说:“震为雷”。震属木,春令属木,木旺于春,故“雷乃发声”。秋令属金,木受金克,故“雷始收聲”。另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雷气通于心”而属火,秋分以后,阴气渐盛而制火,故“雷始收聲”。
(2)“蛰虫培戶”:藏在泥土中不吃不喝以越冬的虫子称作“蛰虫”。蛰虫“建造房屋”时,把土堆在洞穴周围的过程叫“培户”。秋分时节阴气渐深,凉气渐重,故蛰虫抓紧“培户”造房,以供冬眠。
(3)“水始涸”:水少而干曰“涸”,痼与燥近义而程度比燥严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方生燥,燥生金”,说明五行之金,其性为燥。秋应西方而属金,时入秋分,天气更凉,气温较低,水分蒸发较少,空气中缺少水分,形成一派燥象。天气既燥,睛朗少雨,地面之水缺乏补充,故逐渐干涸。
(三)九月节气。农历九月,为秋时第三个月。此月的别称较多,约有30多个。常用的有[4]
[9]:①九月为秋时的第三个月,故又称“季秋”。类似的名称有:“三秋”、“三孟秋”、“晚秋”、“暮秋”、“季商”、“暮商”等。②季秋九月,阴气深入,天气由凉变寒,不少地区已见初霜,故又称“深秋”、“凉秋”、“霜月”、“霜序”等。③九月是菊花开放的时期,故又称“菊月”、“菊秋”、“菊序”等。④九月建戌,故又称“戌月”。⑤九月里有个初九日,九为阳,且其数最大,九月九日,是为重阳,故九月又称“重阳”。⑥其他还有“朽月”、“咏月”、“玄月”等许多别称。
九月,包含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
1、寒露。寒露为农历九月的第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2]。《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说明交寒露节后,气温比秋分时更低,地面的露水由少变多,由凉变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少数地区甚至可能出现霜冻。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一派深秋景象:天高云淡,雁噪长空,枫林尽染,稻谷飘香。“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等名诗名句也应时而生。唐&《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说:“寒露之日,鸿雁來宾。又五日,爵入大水为蛤。又五日,鞠有黃华。”释义:
(1)“鸿雁來宾”:深秋寒露,气候变冷,大雁列队,大举南迁。
(2)“爵入大水为蛤”:“爵”通“”,一种赤黑色的小鸟。深秋天寒,雀鸟避寒不出。古人看到海边出现很多蛤蜊,其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非常相似,于是误认为是雀鸟变成的[10]。
(3)“鞠有黃华”:“鞠”通“菊”。“鞠有黃华”指寒露以后,普遍开放。如:唐·李师广《菊韵》:“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2、霜降。霜降为农历九月的第二个节气,也是秋时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10度,阳历10月23-24日交节[2]。《》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说明霜降以后,天气渐冷,开始出现霜冻。
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或“”,由于此时盛开,故又称“菊花霜”。此时,“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独自芳”(·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晴朗的早晨,东天边红霞尽染,大地上白霜茫茫,霜霞争辉而熠熠闪光,西风凛凛而刺脸生寒。
·《和陈述古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说:“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蛰虫咸俯。”释义:
(1)“豺乃祭兽”:“豺”为、的一种动物,有“”、“神狗”、“马狼”、“”、“马彪”等近20个别名。此兽个头不大,体长仅100厘米左右,体重20千克左右,但性极凶猛而胆大,并且行动敏捷而灵活,在所有食肉猛兽中的凶猛之性,豺狼虎豹,豺居首位!豺狗“有组织”地群居在一起,常用“集体行动”的围攻方式捕猎动物。豺狗捕猎的动物以、等小型动物为主,也敢于袭击、、、、等体形较大的有蹄类动物,甚至还敢向狼、熊、等猛兽发动进攻。豺狗捕猎动物多在清晨和行动[11]。
霜降之时,清气肃杀,草木凋零,天高气爽,旷野透明,是豺狗捕猎动物的极佳时期。此时,豺狗捕猎到的动物过多,一时吃不了就放在那里,使人看起来,就像是在“祭兽”。
按: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中,“祭”字出现过3次:“雨水之日,獺祭魚”;“处暑之日,鷹乃祭鸟”;“霜降之日,豺乃祭兽”。这几个“祭”字,都是指有关动物在有关季节中,捕获的动物性食物较多,一时吃不了,摆在那儿,使人看起来,像是在对天行祭。古今有不少学者,把这几个“祭”字真的理解成这些动物在向天行祭,这种看法和说法,肯定是错误的。
(2)“草木黃落”:交节霜降时,不耐寒的植物则停止生长,草类枯黄,树叶枯落,万物归仓,田野萧然。
(3)“蛰虫咸俯”:由于天气变冷,蜇虫全部进入冬眠状态,在洞中不动不食,安心等待春天的到来。
二、秋时节日
我国秋时的传统节日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四个:七夕节、七月半、中秋节和重阳节。
(一)七夕节
1、源流[12]
[13]。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此日为节,起源于一个美丽而又凄凉、欢喜而又悲哀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与《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构成了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句中所说的“大河”,即现代天文学所说的银河,民间俗称天河。
每年七月七日那天,有无数喜鹊飞到天河处,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织女与牛郎相会团聚。民间流行一个民谣:“河灯亮,鹊桥成,牛郎织女喜相逢。”
牛郎和织女从喜鹊的头顶上走过去,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据说织女和牛郎相会时,情深意绵,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谈说,有无尽的深情要倾诉。当时人们,若是在院前月下的葡萄、豆角、南瓜等架下静静地听,能够听到织女和牛郎的谈话声脉脉深情的悄悄话,还伴有仙乐奏鸣呢。两人谈到心酸处,难免泣涕交流。据说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这天多会下雨,就是牛郎织女的涕泪流下来的。
2、习俗[12]
[13]。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心灵手巧,在七月七日晚间,向她乞求智巧,能使自已变得聪巧。因此,每到这个晚上,妇女尤其闺阁少女,都会不约而同地穿新衣,摆香案,供果品,搭彩缕,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并通过穿针引线等形式,进行乞巧验巧。同时面对牛郞织女星,祈祷自己聪明智慧,姻缘美满。这种习俗,在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曾有记载,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由于这个习俗,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至于一般男人,此时也喜欢在院之中,月之下,拿条板凳,坐谈牵牛织女星的悲欢离合。
七夕节的传说和习俗,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古代诗人墨客以此为题材,咏出了大量的动人诗词。如:
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权德舆《七夕》:“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宋& 杨朴 《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南阳民歌[14]:“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这个故事还常被用作创作戏剧的题材,京剧、话剧和许多地方戏里多有“牛郎织女”这出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看,有的还配上了感人的歌曲。有个话剧里有几首歌曲,其中俞鹏所作的一首《鹊相会》,至今在民间传唱不衰:“谁知道天长地久何时了?谁知道离恨年年有多少?度尽了长岁,好难得这七夕良宵;却又是无限悲愁相逢在鹊桥。梦长夜短总是多情恼。见东山晨星已现,天将晓。可奈何,喜鹊频噪,催人分道。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来到。”
(二)七月半
1、源流。“七月半”为一般的通俗称谓,特指农历的每年七月十五日。此节内涵复杂,各有其源。特殊名称较多,主要有三个:
(1)中元节[15]
[17]。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还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日;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日;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日。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七月十五日即中元那天,地官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实际表现,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该赦罪的赦罪,该免刑的免刑。于是,民间每到这天,都要搞一些祭祀活动,感谢地官的宽怀赦免。
(2)盂兰盆节[15]
[17]。盂兰盆节是佛教节日。佛教传说:目连为释迦十大弟子之一。有一次,他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连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其母见到食物,心起贪念,她深怕其他恶鬼来抢食,因此,食物一到她口中,就立即化成火炭而无法下咽。目连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祭其母。目连遵嘱施行,使其母脱离了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以此推广,要求佛门弟子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那天,要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因此,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进行有关祭祀活动。
(3)鬼节[15]。鬼节是民间节日,民间传说: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鬼节即农历7月15日,是中国三大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中最大的一个节日,据说其规模和热闹程度,与人间的元宵节不相上下。此节来临时,阎王身披盛装,和鬼众们共同欢度。同时,阎王命令鬼门关大开,“绿灯”常亮,畅通阳人阴鬼的往来。此日此时,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可以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一般阴鬼们则尽情接受阳间人们所烧的纸钱和所送的祝福,阳间人们也都会面向阴间,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放灯等活动,以示庆祝,寄托哀思,以此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继续享受曾在人间没有享受完的幸福。有人说[16],到了这一天,如果把两片绿色的树叶放在眼睛,可以看到自己已故的亲人[16]。
2、习俗。七月半节的习俗很多,除了道教、佛教和民间各有相应的习俗以外,各个地区还多有各自特殊的习俗活动。由于七月半是中国传统的最重要鬼节,在此节上,阴鬼出入频繁,人鬼交往密切,阳间人们的言行,稍有不慎,极易惹鬼招灾。因此,此节在民间有很多禁忌。主要的有[16]:忌直呼人的姓名;忌拍人的头和肩膀;经过坟地时忌吹口哨;不可到危险水域处戏水;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忌把风铃挂在床头;忌玩碟仙;不上阴庙;夜晚不去荒郊野外或其他偏僻的地方;不可随便捡拾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忌靠墙休息;忌乱照相;吃饭时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上;路经丧事场所时,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天黑以前,要把晒在外头的衣服收回来,等等。诸多禁忌,各有所因,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不过,随着科学水平的普及,现今人们对于传统的七月半禁忌,多已不再相信、不再实行了,而拜祭祖先、纪念先人的习俗,则仍盛而不衰。
(三)中秋节
1、源流[18]
[19]。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对于月亮的崇拜。据西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春分节气后,“阴日损而随阳”,阳气日盛;秋分节气后,“阳日损而随阴”,阴气日盛。由于这个原因,古代帝王在春分日的早晨朝拜太阳,在秋分日的傍晚朝拜月亮,通过顺应天道来建立王者之尊。
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依次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由于农历八月十五日,八月为秋之中,十五为月之中,故将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由于秋分节气与中秋相距最近,有时甚至与中秋重叠,因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朝拜月亮的日子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到唐朝初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由于这个节日在秋时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八月半”;由于此日月亮最圆,并由此在一般人们的心目中引申出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由于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在晚上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秋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之一,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日,经批准,中秋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并从2008年开始,被列为国家。
2、习俗[19]:由于“祭月”是中秋节的直接形成原因,故长期以来,祭月、拜月、赏月始终是中秋节的主题。一般人家于中秋节晚上,月亮爬过树梢之时,在院中月下摆好祭桌,桌上供好香案、月神像,再摆上月饼、西瓜及其他某些水果为祭品,然后高燃红烛,全家人依次面向月亮,进行拜、赏。其中月饼象征团圆、幸福、丰收、和谐,成为中秋佳节祭月赏月的必食之品。这种习俗流传至今,仍盛而不衰。原始的祭月、拜月、赏月,还引生出多种相关习俗。主要的有:
(1)祈月。即于中秋节夜中,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神保佑。据说古代齐国有个叫无盐的丑女,幼年时期曾虔诚地坚持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中秋节赏月时,月神将她“打扮”得美丽出众,天子见了为之心动,立她为皇后。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祈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2)娱乐。即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其中以花灯最具特色,成为我国三大灯节(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之一。早在北宋《》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记载。中秋节的花灯,品种丰富,造型美观,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桔子灯、柚子灯、南瓜灯、竹篾灯、兔仔灯、杨桃灯、鸟兽花树灯、圆形灯、方形灯,还有较为特殊的孔明灯、烧瓦子灯、宝塔灯等等,举不胜举。中秋节的玩花灯多在家庭中进行,有的地方也举办较为大型的灯会。香港中秋节夜晚,还有舞火龙的习俗,形式与花灯类似而规模更大。中秋节的夜晚,银白色的大地上,五光十色,百灯斗艳,宛如一位白里透红、的美丽姑娘。
&(3)其他习俗。其他习俗还有许多,例如:摸秋、走月亮、走三桥,等等。总而言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活动内容,形式多般,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寄托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并由此产生出灿烂的“中秋文化”。如:
唐·《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彻底清。”
明&张煌言《舟次中秋》:“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四)重阳节
1、源流[20]。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据《》之中《季秋纪》记载,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人们要祭飨天帝和祭祖,以感谢天帝和祖先的恩德。《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句中“籍野饮宴”未注明何时,从“并”字推测,这种“籍野饮宴”可能是与“祭飨天帝和祭祖”同时并举的。据此说明,先秦之前,农历“九月九日”,是一个祭天祭祖和宴庆丰收的重要日子,这种习俗,为重阳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九月初九,日月并九,称作“重九”。我国最古老的易学著作《周》把“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亦称作“重阳”。
“重阳”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如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句。到了汉代,重阳日又增添了一些类似过节的习俗,例如汉·刘歆《西京杂记》中有“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和“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等记载。
到了,重阳日被正式定名为“重阳节”。由于“重阳”与“重九”为同义词,故亦称“重九节”。从此以后,每年九月九日,宫廷与民间同庆重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内容的丰富,重阳节不断发展,增添了许多新的习俗,重阳节的许多别称也应焉而生(详见后述)。
2、习俗[20]。重阳节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习俗活动由原始的祭天祭祖等演添出许多新的内容,重阳节也相应地赋与了许多相关的别称。主要的有:
(1) 茱萸节,菊花节。据《西京杂记》记载,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故此节又名“茱萸节”或“菊花节”。杨衡《九日》:“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菊花节时,菊花盛开,山野处处铺彩霞,蜂蝶发飞散菊香。人们赏菊咏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一):“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据《》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与众代祝词》()诗:“江村午宴开,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
据南朝梁关均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另外,晋代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的说法,因此他有两个嗜好,一是喜欢喝酒,以酒来激发创作灵感;二是喜欢菊花,写了许多菊花诗。从这个过程来看,陶渊明的菊花诗是由喝酒激发出来的,酒是藤,诗是瓜,瓜儿离不了藤,有藤才有瓜。从这个特点来看,陶渊明的身子已经“酒菊化”了,在他的身上,洒和菊花是一体化存在的。有人说陶渊明是个“菊痴”,若在“菊痴”前加个“酒迷”,则更形象。由于重阳节时菊花盛开,故陶渊明的酒菊情意更浓厚。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陶氏重阳节所饮的酒,虽不是由菊花经过特殊工艺酿成的,但是,“满手把菊”而饮酒至醉,菊香与酒香同时贯入心脉之中,与特殊酿制的菊花酒形式虽异,实质相同。后代人们受陶氏的影响,致使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久盛不衰。后代菊花酒,配方逐渐丰富,糯米等粮食,枸杞、当归等中药,都可与菊花配伍酿制为菊花酒。
中医学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功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祛毒散火、和胃利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菊花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类等物质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流量、降脂减肥、降血压、抗诱变、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细菌、抗病毒、抗炎症、解体热等广泛药理作用,几乎对人体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种外感内伤性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至于酒,味甘苦辛而性温,此物性善走窜,进入人体后无经不达,无处不到,菊花得酒,则如虎添翼,更能大大发挥其养生防疾功能。难怪“菊痴”酒迷陶渊明对菊花酒大加咏赞:“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
(2)登高节。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可以避瘟防疫,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王缙《九日作》:“莫将边地比,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于“糕”与“高”谐音,故古人在重阳节登高之时,还有吃糕的习俗。如此登高吃糕(高),步步升高,心身两高,吉祥之意十分浓厚。
重阳节登高,起初的目的是避灾除祸,以后至今,则以远眺赏景、游览娱乐、舒怀畅志、健身养生为目的。至于登高的项目,以登山为主,而在平原地区,高墩、高塔、高殿、高地等,皆可据条件取而登之,特殊情况时,还可往返登楼梯。
(3)踏春节。汉&刘歆《西京杂记》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也就是说,古人将九月九日与三月三日,即重阳节与或节(后并入清明),是作为遙相对应的春秋大节,运用基本相同的形式进行庆祝的。由于踏青为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故重阳节亦仿而行之,也因此,重阳节又名“踏青节”。
(4),敬老节。由于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因此,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近些年来,每到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锻炼身体。很多家庭的晚辈也会在这一天,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另外,各个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性习俗,但都大同小异。总之,重阳节是中华汉族杂多种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节日,庆祝丰收,观菊、赏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出游赏景,登高远眺,敬老爱老等,是中华民族重阳节的共同主题,基本内容。
&三、秋时气候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说明宇宙间的万物生化,是通过阴阳“幽显”、“寒暑弛张”而实现的。
关于阴寒与阳暑交替弛张的机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解释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阴寒与阳热的转化弛张,有一个条件:“极”(或曰“重”)。也就是说,当阴寒盛到极点时,就向阳热的方面转化;而阳热盛到极点时,也就向阴寒的方面转化了。
关于宇宙间一年中阴寒与阳热转化的具体时机,《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冬至四十五日”是立春日,“夏至四十五日”是立秋日。说明宇宙间一年中阴寒与阳热的转化,分别是以立春和立秋日为始点的。联系《内经》“门学理论”来看,立春和立秋,是宇宙间一年中阴寒与阳热转化的最大门户,冬时的极寒而转化为阳热,夏时的极热而转化为阴寒,就是分别通过这两个门户而启动的。
与其他各种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样,阴寒与阳热的转化,是在一定的过程之中,通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而实现的。量变之初,其变较微,阴寒与阳热相持存在。由微而甚,发生突变,阴寒或阳热气候转化而成。因此,立秋之时及之后,阴气微微上升,阳气微微下降,随着过程的推进,阴升阳降的幅度越来越大,势头越来越猛,程度越来越重,最后发生突变,则阴寒突显了。据此规律特点,秋时气候,可大致地分为两个阶段:
(一)暑热尚存阶段。立秋至处暑前后,贯穿有“秋后一伏”和夏时的“九天”,余热尚存,有时热的还较厉害。因此,民间流传有许多关于秋后炎热的谚语,如:“秋后十八天地火”,“立秋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立秋处暑,热死老鼠”等。另外,立秋之门乍开之际,阴阳交替,寒热相搏,凉后复热,夏中夹凉的情况也很明显,主要形式是白天炎热,夜晚凉爽,即民谚所说的“秋后天气暑,炎热在中午”。
(二)典型秋凉阶段。《素问&厥论》说:“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一般约于处暑以后,“秋后一伏”结束之时,“十八天地火”消退之际,则典型的秋凉之气逐渐明显。此时,“凉”字还常为“秋”字的代名词,例如:“凉天”、“凉夜”、“凉月”、
“凉宇”,分别指秋时的天、秋时的夜、秋夜的月、秋时的宇宙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气的变更,凉寒天气逐渐加重。如民谚:“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秋时宇宙,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凉风习习,秋凉文化亦应之而生。如:
唐&羊士谔《郡中即事三首》:“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
唐&白居易《衰荷》:“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四、秋时人候
“人与天地相参”(《素问&咳论》),天气与人气尤其人的脉气相通相应。由于秋时的气候表现为完全相反的暑热尚存和典型秋凉两个阶段,因此,人体之脉,也相应地表现为完全相反的两种脉象:
(一)暑热尚存阶段的秋脉,以浮为主。前曾述及:《素问&厥论》说:“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夏气始于中”;《灵枢&终始》说:“夏气在皮肤”。夏时,较“多”的阳气由体中向皮肤方向升浮,故其脉象表现为“来盛去衰”,浮而洪大。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秋气始于上”;《素问&厥论》说:“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汉书·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肃杀。”上述说明:秋时为阴,阴主沉降,秋气从上往下沉降而凋零草木,叫做“肃杀”。
初秋之时,暑热尚存,阳气犹盛。暑阳上浮,秋阴下降,秋阴不胜暑阳,故此时人体的气机,仍以上浮为主。相应之脉,也表现为“浮”。《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秋脉如浮,、、、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句中“来急去散”,与夏脉的“来盛去衰”,性质相同,只是在程度方面前者略轻而后者略重罢了。另外,《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有“秋胃微毛曰平”的说法,“毛”为“浮”的喻称。
总结言之,《内经》在《灵枢&终始》和《四时刺逆从论》中,将“夏气在皮肤”和“秋气在皮肤”并列而言,就是在强调初秋之时的人体气机与暑夏之时的人体气机基本相同。据此益知;《内经》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将夏时之脉的“来盛去衰”与秋时之脉的“来急去散”并举,就是在强调初秋之时的人体脉象与暑夏之时的人体脉象基本相同,共同的基本特点是带有“浮”象。
(二)典型秋凉阶段的脉象,以“衡”为主。
 《灵枢&终始》说:“秋气在分肉”。意思是说:仲秋、季秋之期,阴气渐盛,阳气渐衰,阴气肃杀,万物归藏。人体之气也相应地由皮肤潜向分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秋日下肤,蛰虫将去”。意思是说:随着秋令的加深,人体气机的收敛内移,人体的脉象也相应地“下肤”,即下降到皮肤之下的近肉之处,有如蛰虫之趣暖入穴。这种脉象,现代脉学尚无对应之词,有点类似于“沉脉”但还不是沉脉,沉脉在肉下,而这种秋脉在皮下肉上。《素问&脉要精微论》将这种脉象进一步解释为“秋应中衡”。“衡”者有如秤铊之称物,既不上翘,也不下沉,居于中平之位,处于平衡状态。这个“衡”字,把中秋以后的人体,阴气渐盛而未至极盛、阳气渐潜而未至极潜的气机,作了极其科学的揭示,极其形象的概括,极其巧妙的表达。
秋时养生背景参考文献:
[1] 秋天的别称45例:
[2] 二十四节气: 百度百科
[3] 7月: 百度百科
[4]农历月份的别称:
10:45:53 来自:
[6] 鹰: 百度百科
[7] 秋天:鹰的季节:
[9] 画提款中的月份称谓一览:
日 15:52 来源:中国网滨海高新
[10] 雀入大水为蛤 什么意思?
[12] 牛郎织女传说:
:///cchf/repaste/3632353.html
[13]  小立残阳 文
[14]七夕节: 百度百科
[15]农历7月14日是什么节日:
[16]农历七月十五的禁忌
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鬼节”、、、
[17] 中国传统节日: 百度百科
[18]仲秋:
[19]中秋节:
[20] 重阳节:  百度百科
①转载此文必须注明:张广修 张同远 编著:“黄帝内经顺时养生”,见:新浪博客 
②欢迎出版商洽谈出版。
张广修医师简介
★张广修,著名中医实践家,从医近50年,收古今医药精华,除世人难愈顽疾,对于内科、男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的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独到的成功经验。
★张广修,著名中医理论家,发表中医论文近40篇,撰写中医专蓍10多部,揭《内经》中未揭之秘,正历代诸家之误,为改造、发展、完善、统一中医学说,增添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创新了局面,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医学史意义,必将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中国新医学的创立,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
★张广修医师的新老患者,张广修著作的新老读者,张广修医师的新老网友、博友,都是张广修的良朋益友。在此,愿和广大朋友一道,携手并肩,共创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未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湘愁鬓逢秋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