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学研究的最前沿的三农问题是什么么

《民族译丛》编辑部召开民族研究术语译名问题座谈会--《民族研究》1988年02期
《民族译丛》编辑部召开民族研究术语译名问题座谈会
【摘要】:正 日至23日,《民族译丛》编辑部在北京召开民族研究术语译名问题座谈会。国家编译局、中央民族学院《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 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多年来在《民族译丛》杂志上出现过的重要名词术语的译法问题。
【关键词】:
【正文快照】:
]_987年10月22日至23日,《民族译丛》编辑部在北京召开民族研究术语译名问题座谈会。国家编译局、中央民族学院城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 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多年来吞谈民族译丛》杂志上出现过的重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增林;;[J];中国民族;2006年11期
何晓芳;;[J];满族研究;2008年04期
;[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关立卓;[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1期
;[J];民族研究;1985年02期
福尔卜;[J];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04期
余克;[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1期
陈湘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颜勇;[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04期
吴春明,王公明;[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云;;[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孙建荷;;[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A];2000上海科技论坛BIO-X研讨会暨中德医学生物物理和上海流变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尉健行;;[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李芸;王强军;张普;;[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李立功;;[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王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马文瑞;;[A];李鼎铭哲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刘二中;王大明;;[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柳晓森;[N];人民日报;2006年
马戎;[N];中国民族报;2010年
武尚清(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N];中国民族报;2002年
李沙青;[N];云南日报;2006年
罗惠翾;[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祝得彬;[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徐莉;[N];人民日报;2003年
王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冯文礼;[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淳子;[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俊;[D];厦门大学;2008年
白建灵;[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石开忠;[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路宪民;[D];兰州大学;2008年
曾仁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苗苗;[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伍婷婷;[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李芸;[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史晖;[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雷晴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卞思梅;[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普琼;[D];西藏大学;2011年
刘建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曾思予;[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陈图雅;[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谢金荣;[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马中良;[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顾铖;[D];南京大学;2011年
赵伟;[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杜亚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主办单位:
贵州省苗学会
网名题写:
杨光林 会长
《苗学研究》及《中国苗族网》投稿邮箱: 【】
& 您当前的位置: &&
&& 一个女人与一所苗学研究院 一个女人与一所苗学研究院
作者:吴安明 来源: 日期: 阅读:90
这是一个临江的村庄,村头有古树、有码头、有木船、有龙船棚、有土地庙……洗涤白菜的姑娘刚才离去。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也许我不是从艺术的角度看待这些东西的,而且说,清水江边的苗寨本来就应该有这样一些客观的存在,它也才叫为苗寨。这个村庄叫柏子坪,苗语叫着“浏桑”,其意不得而知。有人说,“浏桑”又称“浏莎”,可能是“浏氏居住之富庶之地”。这当然也可以理解,因为这村庄临江而聚族人,前有清水江自西向东,在这里转了个大湾,然后环绕村落而向南流去。后有青山一幅,尤如屏障,把大片肥田沃土摆进了村落的背面。这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有江作为交通枢纽,又有可耕的肥田沃土,算得上“人间天堂”。事实这还真是这样,村子里还真有一个叫“天堂”的小寨呢。
这一带原为“苗疆”腹地,也就是郭子章《黔记》里所言的“九股苗”所在地。1855年苗族张秀眉起义,这里曾经是张秀眉的根据地。当广西一个叫苏元春()的人于同治六年(1867年),随席宝田率湘军入黔敲开了“苗疆”的大门后,起义失败。为了巩固这这个从来都是“化外之地”的施洞,同治十三年(1874年)苏元春在这里建立了军事机构,并修起了公署——苏元春公馆。
曾几何时,一个女人的到来了,她用自己的钱建起了博物馆,修起了一栋大大的“专家楼”。她当然不是看中这里的“苏元春公馆”,而是奔着这里的一个群体而来——苗族及底蕴深厚的苗族文化。她不是别人,她是一个叫做安红的女人,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任职于贵州浙企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因为民族身份决定了她对苗族文化情有独钟。
石茂明博士从北京打来电话,他说,安红要成立苗学研究院,邀请了他,并说要我也去看看他们办的论坛是如何“高端”的。于是我也去了,我也才知道安红真的建起了专家楼和她的研究院。
这是一幢有苗族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仿木楼,有瓦顶,回廊曲奇,错落有致,“美人靠”点缀其间——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人才有这样的设计理念。
这个主人十分懂得选择时机,她将她的研究院选择在过“苗年”的日子。
黔东南州的苗族过年通常都是在秋收后,大多是在农历的十月里按传统选择日子。建国之前施洞曾过过苗年,建国之后,因为“政治”的原因,他们不敢再过,当八十年代允许恢复时,已经是二三十年过去了,“苗年”仿佛被人忘却或不再敢提起。
安红认为,苗年过与不过,不是吃一餐好伙食的问题,而是一种文化的消失问题。于是,她找到了懂得过苗年的老人,重述过去的历史,知道人们还有那样一种“賖求”,恢复苗年成了她内心的冲动。好吧,就按施洞传统苗年的日子——农历十月初五,作为“河湾苗学研究院”成立的日子。她杀了五头大猪,叫沿清水江两岸的苗族同胞叫来,就在这专家楼的大院内设立了鼓场,又将楼前的古庙修葺一新,用作祭祀先祖的活动场所。
古小庙后有一棵古柏子树,通杆很好,其叶子长得十分的茂盛,枝桠短小而卷曲,黛绿色。懂行的人都知道,它是一棵倒栽柏树。在苗族地区倒栽树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一般是苗族因为受压迫时要起来反抗,在起事之时都要盟誓,就是说,他们在此之前都要找来一棵小柏树,将其倒栽起来——根朝上,枝桠朝地,然后盟誓:我等反抗压迫,不成功便成仁。一旦这棵倒的树死去,我族将离开这片土地,如果这棵树活着,我族则要回到这里来。我不知道这棵树是否与此有关,如果是,也不知道是与哪一次苗族起事有关。在我所考察的苗区中,施秉的中垮苗寨就有这样两棵树,那是发生在前清雍正年间发生的事。安红选择这里作为祭祀先祖之地,不知道是特意安排,或是一种巧合,反正很有象征意义。
2014年11月26日,也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五,贵州河湾苗学研究院在台江县施洞镇河湾水寨正式成立。在大院的楼前的那棵古柏树下,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北京上海来了专家,四川湖北来了学者,湖南广西来的教授,省内的知名导师,以及沿清水江两岸的台江和施秉的村民,都不约而同的到来。诗画般的苗族服饰耀眼夺目——也只有在这样的日子人们才会如此的舍得打扮。他们和她们将会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是的,能不让人感动?一个高端的研究院在自己的一个偏僻村子里成立,自己的人研究自己的文化,用自己的高端人才解释我们的历史,诠释我们的文化,这才是最准确的,最有说服力的。
贵州河湾苗学研究院是首个由民间资本企业投入的苗学研究地,是以苗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苗族文化体系中的经济、社会、历史、宗教、风俗、生态、建筑、服饰、饮食、医药、节日、文学、歌舞、手工艺等进行保护传承,挖掘整理和创新开发研究,为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为苗学研究成果与市场接轨提供平台,开展国内外的合作交流。同时,还探索苗族文化产业向中高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这个学院把目标定得很高,他们要将这个研究院建成:既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智库,又成为支持研究与开发、学术与产业相得益彰的创新民营机构。这个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是由一批全国知名的苗学专家组成的,而这个取名为“河湾苗学研究院”将打造苗学高端论坛,把河湾作为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兼职副院长杨陪德先生说:高端、多视角就是起点,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等角度研究和诠释苗族文化。
也许是因为一种感动,或许是因为一种感恩,八十六岁高龄的原贵州省省长、原贵州省苗学会会长王朝文先生风尘仆仆地跑来祝贺并亲笔题写“河湾水寨”匾额。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苗学会会长杨光林为研究院揭牌并致辞。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周明甫先生曾到访河湾苗学研究院并对这项事业寄予厚望。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河湾高级研究基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苗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贵州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重点学科田野工作站、苗族亞鲁王研究基地等也先后落户河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开发等多赢合作正次第启动。
安红为了这个研究院可用功不少,她用五年的时间到这方土地考察,她走近了乡村,走入了村落,在古老的木楼里与村民足膝交谈。为了得到他们的信任任,她取名叫“阿蒡”,于是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名字了,三岁的小孩都叫她阿蒡,她很乐意,也感到很亲切,她已溶入了那个社会。她经常扎在那群会刺绣会唱歌的妇女堆里,与她们同吃同住,酸汤淹菜她吃得津津有味,别扭的苗歌她也学上几首。她从她们丢弃的破布里找到了灵感,她开始读懂了“蝴蝶妈妈”,她深谙了鼓点音律,悟出了六彩的姊妹饭缘起……于是,她成立了苗族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是由她精心挑选,每个馆物的主题由她定夺。她认为苗族人真的伟大,她偑服苗族人为什么最早就知道万物均从微生物而来?天上是一天,地下是一年仿佛是外星人才知道的事,而苗族人为什么早就知道?……也于是她的博物馆利用一种全新的解读去诠释苗族、苗族社会、苗族历史、苗族美学、苗族宗教……。
作为安红的好友,她的事业对我来说只有敬佩了,在这里我只有祝贺:祝贺她及的事业越来越红火,越办越灿烂。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紫夏)
编辑:网站管理员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12-02][12-01][11-29][11-27][11-25][11-24]
& (12/04)& (12/04)& (12/02)& (12/01)& (12/01)& (11/29)& (11/27)& (11/25)& (11/24)& (11/24)
& (06/18)& (06/16)& (06/16)& (06/16)& (06/16)
&[218714]&[55132]&[40786]&[40764]&[36294]&[34282]&[31925]&[20881]&[16372]&[12077]
& [07/28]& [07/04]& [07/03]& [06/18]& [06/08]& [06/07]& [06/06]& [06/06]& [06/05]& [05/2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人口数量问题研究--《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人口数量问题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着人口总规模的高估、常住人口的中伏估计、常住人口的城乡比例与当量系数混乱;研究结论: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作为基础数据的人口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同等重要,应加强流动人口当量系数的理论研究和与常住人口统计。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C924.24;F301【正文快照】:
一、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在空间和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本在于协调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做到人口增长和土地需求之间的供需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春侠,陈朝隆,黄小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华晨,段丽;[J];特区经济;2004年09期
张传玖;[J];中国土地;2004年10期
汤江龙,赵小敏;[J];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4期
贾刘强;舒波;唐由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曲晨晓;李昕;张红星;;[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4期
胡利梅;喻光明;陶文星;;[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常淑玲;;[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严明;廖铁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李红云;杨洁;聂骁文;;[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张艳粉;栗滢超;陈伟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张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杨松;曾永年;吴桂平;齐庆超;杨凯;;[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彩云;李炳新;;[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世忠;刘卫东;曹振宇;张恒义;;[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张祥宇;朱青;矫雪梅;刘静;;[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阳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张新长;[D];武汉大学;2003年
张效军;[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汤江龙;[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陈丽;[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杨波;[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王剑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容志;[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里;[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刘佩艳;[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谢作衷;[D];浙江大学;2011年
王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雷文娟;[D];兰州大学;2011年
张贵凯;[D];西北大学;2003年
耿曙萍;[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刘志军;[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丁恩俊;[D];西南大学;2007年
张培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武进,马清亮;[J];城市规划;1990年02期
黄俭,李佳能;[J];城市规划;1990年02期
顾朝林,陈田,丁金宏,虞蔚;[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王立英;[J];人口与经济;1996年04期
李若建;[J];人口与经济;1996年04期
胡伟略;[J];人口与经济;1997年04期
谯远,侯铁军;[J];人口与经济;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浣尘;[J];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07期
李鸿琪;[J];上海统计;2003年02期
陈国燕;孙昊;;[J];小城镇建设;2009年09期
武萍,陶静;[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胡英;;[J];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09期
吕凤君;;[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6期
本刊编辑部;;[J];浙江统计;2009年03期
;[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0期
王广森;[J];统计研究;1992年04期
;[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月;胡竹枝;;[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庞江倩;;[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甘永萍;;[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刘建国;;[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蔡晓明;;[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王红;;[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仇立平;;[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钱紫华;何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武云甫;檀星;孙巽;;[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张杰;邹毅;匡耀求;黄宁生;;[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思睿;[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卢文军 实习生
郭浩;[N];郑州日报;2010年
孙刚;[N];解放日报;2010年
臧鸣;[N];东方早报;2011年
朱勤;[N];辽宁日报;2009年
吴勇 王立先;[N];温州日报;2010年
孙刚;[N];解放日报;2010年
北统;[N];中国信息报;2005年
刘艳 通讯员
杨晋;[N];厦门日报;2009年
宇文 统宣;[N];宜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乔晓春;[D];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
郭秀云;[D];复旦大学;2006年
张峰;[D];苏州大学;2008年
杨发祥;[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全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翟德华;[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王鹏;[D];厦门大学;2008年
刘新勇;[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郑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曹晖;[D];厦门大学;2008年
刘金玲;[D];湖南大学;2008年
刘琳;[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刘楝子;[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冯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民俗教育 -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 民族文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2002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现设有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蒙古族文学研究室、藏族文学研究室、民族文学理论与当代民族文学研究室、《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图书资料室、办公室等。现任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党委书记孟庆海。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指现今生活于中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文学和一些历史上曾存在于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文学,包括产生于这些民族中的民间口承文学和文人书面文学创作,还包括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成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其范围涵盖了境内各民族的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和文学理论的研究。
  民族文学研究所汇集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少数民族学者和汉族学者。目前全所在职人员47人,包括专业人员42人,占89.4%;行政人员5人,占10.6% 。专业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职务者26人(研究员12人、编审2人,副研究员12人),中级专业职务者13人,中高级研究人员占全所在职人员总数的83%;博士学位获得者21人,在读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2人。研究人员的民族成分包括蒙、汉、藏、苗、彝、白、壮、维吾尔、柯尔克孜、满、达斡尔、鄂温克、朝鲜、傣等十几个民族,大部分专业人员通晓一门或一门以上民族语言。经过30年的发展,民族文学研究所已形成一支语言布局大体合理、专业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科研队伍。
  民族文学研究所自建所以来先后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格萨尔》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格萨尔》艺人演唱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编写”等国家重大课题,以及“中国史诗学”、“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中国民俗学”院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目前,该所在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史、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以及部分少数民族的汉语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学术界也有较大影响。此外,在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民俗文化和作家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创刊于1983年的《民族文学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创建于1999年8月的“中国民族文学网”(),在中国民族文学界、民间文艺学界、民俗学界和公共信息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民族文学所科研人员长期坚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田野工作,通过参与观察、采录、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志资料,搜集了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民族文学文本,为学科的基础研究与理论探索奠定了基础。目前该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媒资管理系统”、“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等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中国民族文学网”这一“三位一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始建于1980年,具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民俗学两个专业的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6位博士生导师,12位硕士生导师。建系二十多年来,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文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高级专门研究人才。现任系主任汤晓青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1979)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1989)、中国《江格尔》研究会(1991)、《格萨(斯)尔》研究中心(1991)、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1996)、口头传统研究中心(2003)及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民文所。
  民文所与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学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甘肃、青海、宁夏、吉林、辽宁、黑龙江、湖南、湖北及北京市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十个民族文学研究机构和民族院校建立了工作关系或学术联系。
  民族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与国际显学如藏学、蒙古学、维吾尔学、突厥学、彝学、苗学、纳西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出访、研修、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接待外宾来访等多种方式,民文所已与日本、美国、德国、蒙古、朝鲜、韩国、芬兰、匈牙利、俄罗斯等国的学术机构和学术同仁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联系。
& && & 民族文学研究所近年来的学术方向,充分体现了具有国际前沿水准的学术自觉,体现了“弘扬文化,振兴学术,传承文明”的人文学术宗旨和“立足国情、立足当代”的工作方向,在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平等、文化沟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学术委员会()
  主 任委员:朝戈金
  副主任委员:汤晓青
  委   员:
        尹虎彬
        巴莫曲布嫫
        刘亚虎
        丹曲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斯钦孟和
        吴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学术委员会()
  主 任:杨 义(中国文学史与叙事学)
  副主任:朝戈金(史诗传统与口头诗学)
  成 员:
      郎 樱(突厥史诗传统)
      扎拉嘎(比较文学)
      尹虎彬(口头诗学)
      杨恩洪(藏族史诗传统)
      汤晓青(文学理论)
      刘亚虎(南方民族文学)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第七届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主 任:朝戈金(史诗传统与口头诗学)
  成 员:
      朝戈金(史诗传统与口头诗学)
      包明德(作家文学)
      汤晓青(文学理论)
      尹虎彬(口头诗学)
      吕& &微(民间文学史)&&
      文日焕(民族文学理论)
      斯钦孟和(蒙古族文学)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
      丹& & 曲(藏族史诗传统)
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始末我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58年7月17日,时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领导的何其芳在中共中央宣部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座谈会上提出,中国的文学史不能仅仅是汉族的文学史,于是有了编写民间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动议。周扬在该次会议上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三选一史”(即歌谣选、故事选、谚语选和文学史)的计划。中宣部于当年8月15日将《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史编选工作座谈纪要》转发各地,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大规模搜集研究工作的展开。遗憾的是,生机勃勃、发展未久的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陷于停顿。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成立,中国文联的刘锡诚在其《文坛旧事》(武汉出版社2005年)中认为是在1979年10月的文代会期间,由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马学良和钟敬文提议,周扬当场拍板,并指令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负责人、语言学家傅懋勣负责筹备成立的。此说法可能来自于钟敬文在《周扬与民间文学》(张光年题、王蒙、袁鹰编《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一文中的回忆。此说流传颇广。在中国社科院成立30周年之际,笔者在对参与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后又担任该所第二任所长的王平凡同志访谈中,发现民文所的创建,从最初参与人员到重大事件的时间和过程,都与上说不同,可见上说不准确。
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宏大学术体制的设计,具体研究机构的建设却要晚很多。1979年初,长期研究民间文学的文学研究所贾芝和毛星同志在征得所领导陈荒煤同志同意和支持后,找到院政治部王平凡同志,商谈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机构事宜。该提议随即上报副院长周扬同志。周扬同志很快就召集专门会议,议决由贾芝、毛星、马寅(国家民委司长)、马学良(中央民院教授)、王平凡五人组成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筹备组,负责起草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报告签署日期为1979年2月3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从发展文学事业的方面来看,少数民族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以及文艺理论遗产,可以说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能够增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自尊,巩固民族凝聚力。
2月20日,中国社科院委托文学研究所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文科规划暨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会议。时任国家民委主任的杨静仁和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副院长周扬指示,拟在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筹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分所。贾芝、毛星、王平凡等人同云南省委宣传部协商后,经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梅益同意,率先在云南筹建分所,10月云南分所成立(数年后归地方管理)。
3月,筹备组拟定了《关于建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方案》的草稿,具体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方向:抢救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编修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编订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各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与邻国之间的文学交流等。该规划框架迄今没有重大改变。
5月18日,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胡耀邦批准了中国社科院社科(79)政字第45号文件《关于一九七九年增加编制的请示报告》,并于6月4日将请示和批示一并送交国务院。该请示报告规划中国社科院将于1979年再建立十个研究所,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所、计量经济研究所、院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等。其中,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计划编制150人,研究人员逐步调配,拟修建8000平方米的办公室,3000平方米的宿舍楼。筹备期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光还专门给筹备组调拨汽车一辆用以考察选择施工建设地点。由此可见当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979年9月 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个时间比前面提到的第四次文代会上周扬拍板要早一个月。经胡乔木同志提名,第一任所长为贾芝,副所长马学良。少数民族文学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刘魁立兼任﹑副主任委员由仁钦道尔吉兼任。建所初期,设有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藏族及青藏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西北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南方地区各民族文学研究室﹑理论研究室﹑《格萨尔王传》研究室和《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等。
近30年来,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与发展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成绩巨大。承担并完成了多个国家重大的科研课题,并培养出了一批学历高、精通外语和民族语、业务能力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少数民族科研骨干。今天,我所在中国人文学术发展格局中,已经堪称资料学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并正在向人才培养中心发展。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口头传统研究方面,特别是在史诗学和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等领域,已无可争议地居于领先地位。我所学者也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国家文化建设大潮中,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在各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文学研究所发展历程回眸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是最为炫目的亮点之一。
尽管从中华文明的黎明时期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就参与到了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学建设之中,但因政治、经济、文化的长期弱势地位和自身发展不平衡,其地位一直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更不可能有其本体建设。只有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本世纪之后,奇迹才开始出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才惊天问世。它缘于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裂变,缘于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斗争和建设生活,缘于中外各种思想与文化的大交流、大冲撞。更直接的原因是,它得益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彻底铲除了滋生民族压迫与文学沙文主义的土壤——万恶的剥削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建立起旨在加强民族团结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诞生、发展,正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登上学术舞台的重要标志。
自1980年正式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便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正确领导及全所同志的艰苦努力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如涓涓的溪流,在穿过高山峡谷之后,终成浩荡的江海。到今天,它已拥有一个较详备的科研和行政体制;从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基地已经建成;多品类、多语文的图书资料得到一定的积累;一支多民族、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基本形成。它曾受委托主持许多国家级重大学术项目,曾承担大量的院、部级科研课题,曾参与组织一系列国际学术活动,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主义文学,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兴旺发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会忘记胡乔木、周扬、何其芳、钟敬文、马学良、毛星、贾芝、王平凡等同志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做出的功绩。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始终将加强自身建设、组织社会力量推动本学科的发展作为崇高的使命。在中国文学的整体研究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总体研究、族别研究、分体研究、关系研究等方面勇于探索,取得了一批又一批的成果,尤其是在史诗研究、神话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及其研究、少数民族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等领域建树颇多,在国内外学术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已经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丛书”(共5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共82部),正在进行中的“《格萨尔》精选本”(共40部)与“《格萨尔》桑珠说唱本”(共50部)编纂工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共3部),行将启动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项目等,都是其代表性工程;《〈格萨尔〉与藏族文化》、《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原始叙事性艺术的结晶》、《〈江格尔〉论》、《〈玛纳斯〉论》、《尹湛纳希评传》、《款词研究》、《老舍评传》、《东巴神话研究》、《鹰与诗魂》、《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萨满神歌译注》、《草原交响诗——玛拉沁夫小说创作论稿》等,都是其标志性成果。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一贯坚持向民族地区与国际两极延张的方针,前者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寻找到坚实的根基与明确的服务对象、亟需解决的学术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因之深入到边疆山寨、牧场作田野考察,为丰富中华文化宝库,收集了许多濒临消失的口头文学作品、手抄本、木刻本,以及民俗、宗教、文化资料;后者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得以开阔视野、开拓前路,吸吮到域外学术思想、学术信息的清新空气,寻找到发展自己的国际空间。至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已与十几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所内绝大部分学者都有过出国留学、研修、访问、合作研究、讲学等经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名言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已经被证明为真理。
目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正处在既往开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关键时期。根据李铁映院长关于要办名所、出大家、产精品的指示精神,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发展规划”,高品位、高档次、开放性、创新性已被确定为本所追求的建所目标。拥有最丰富、最真实的研究资料,以及最灵敏、最迅捷的信息系统,做到“显学”、“强学”、“绝学”、“新学”兴所,造就一代代饮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家、专家,推出一批批富有创见性的学术精品等,已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发展方向。
21世纪前夜,回眸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2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展望她未来光辉灿烂的前景,新时代的钟声撞击我们的情怀。它令我们振奋,更让我们神往。
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第一所,学习了!
这是我们所的logo,挺漂亮吧,呵呵~~
我知道民族文学所有“四大金刚”:
巴莫曲布嫫
听说刘老师要调到山东大学去了,四大金刚缺角了。呵呵
logo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图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答案不是已经由小竹子暗示了吗?logo代表的就是“四大金刚”,右下角那个就是刘宗迪。
以后这个logo要改了,改“三足鼎立”。
真是太壮观的展览了!我先是汗不敢出后又汗流浃背了耶!
引用:原帖由 施爱东 于
09:35 发表
答案不是已经由小竹子暗示了吗?logo代表的就是“四大金刚”,右下角那个就是刘宗迪。
以后这个logo要改了,改“三足鼎立”。
. 施老师的解释很经典,嘿嘿嘿~~
回复 9# 施爱东 的帖子
施老师,俺受教了,这下是彻底的明白了
[ 本帖最后由 王明 于
22:58 编辑 ]
引用:原帖由 王明 于
15:52 发表
施老师受教了,这下是彻底的明白了 施老师受教了
回复 13# 张志娟 的帖子
晚生实不敢大逆不道,没别的意思,一时马虎,领罪了!
引用:原帖由 王明 于
23:03 发表
晚生实不敢大逆不道,没别的意思,一时马虎,领罪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最前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