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论文网如何理解中国精神论文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其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大众化的趋势,加上全球经济危机冲击,国家提出的“双向择业,自主选择”就业原则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方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和观念上的冲击,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危机意识日渐增强。于是高校出现了考证热、出国热、考研热、整容整形热等,企望自己有更多的驾驭市场的筹码,而忽视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修炼和培养。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如外表形象、工作资质、知识技能等,这可以通过各种证书来表示,而隐性的职业素养就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它是一种习惯养成,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长久的职场竞争力、生命力。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是也。实际上也如此,用人单位不仅看应聘者的学历、证书、知识和技能,更看重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道德修养,有的面试时就直接问应聘者的人生理想、价值选择和能否从基层干起等。社会现实促使大学生们开始放弃好高骛远、一劳永逸、急功近利等想法,多关注和看重自己的职业精神培养。各高校也在思想政治课、毕业教育、就业培训等环节强调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精神基本涵义入手,阐述大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等在职场上的作用和意义,探究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职业精神的途径。培养职业精神,是经济转型期新一轮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对缓解当前的双向选择不对应矛盾,对大学生发挥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尽快找到用武之地,对促使社会稳定、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生存需求与长远需求,对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理论,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职业精神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缺乏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持之以恒精神,诚信观念淡薄,职业发展方向模糊,职业竞争意识不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有很多,然相当一部分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视清高,自命不凡。归根结底就是对用人单位需求缺乏了解,对人生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不够有针对性或缺乏职业竞争力,而一些高校的教育模式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大学毕业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文凭在求职中的作用也逐渐弱化。在求职困境下,大学生以怎样的职业精神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当今中国思政领域的一个新课题,这一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精神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探究当代大学生求职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相应措施:在高校课程中进行有效的职业精神培养,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大学生职业精神熏陶磁场,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底线管理,培养大学生诚信就是道义、质量就是生命的责任意识。
In recent years,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of state and society.College graduates are social elites, whose employ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country’s 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and market, popular trends of higher education, plus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the state’s$$two-way career, choose $$ principle of employment not only brought changes in the way ofemployment, but more impact on psychological and the the concept, which makes students faceincreasing competitive pressure of survival jobs, increasingly strong sense of crisis. So there hasbeen the rush of research university,abroad, graduate, even beauty, they hope that they would havemore chips to control the market,while ignoring the practice and training to the spirit ofprofessional. In fact,the employer center not just the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he knowledge andskills, but more attention to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because some interviewcandidates directly to ask an ideal of life, choice and value or wheather they can dry up from thegrassroots.The reality also encourages students to give up the idear of ambitious, once and for all,quick success and higher clearance, they should star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value theirprofessionalism train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u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classes and job training and other aspects to interprete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professionalism.This paper begins to the defini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spirit,which includs professionalattitud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integrity, sense of service, teamwork, innovation anddedication awareness in the workplace rol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spirit isa need for competition in new roun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students. Professional training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spirit ofbi-directional selection and current conflict, or their core competencies,finding their way topromote social stability, or economic restructuring,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eting thepractical needs and survival needs and long-term needs for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methods and theories.Some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not very optimistic.Mainly for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ism, teamwork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integrity and sense ofcareer direction ambiguity, professional sense of competition is not strong. Many reasonscontribute to graduates can’t find jobs,the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isambitious and pretentious.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s ofemployers, lack of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life, not their ability or lack of targeted core competencies,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model is also seriously out of line with marketdemand.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diploma in the job role is gradually weakening.This paper argues that students with good professional spirit to upgrade their competitivenesunder job predicaments is a new topic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ield in China, which hassome challenging and innovativ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spirit and reasons for jobpredicam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ppropriate measures in four areas: in college courses and inthe campus culture to Strengthen, and college interpersonal bottom lin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attitude training to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本类论文推荐
本类求购排行
作者:莎日娜&&年度:2011
作者:徐松林&&年度:2000
作者:钱昊&&年度:2011
作者:陈霞&&年度:2008
作者:王莉&&年度:2009
作者:王雪芹&&年度:2011
作者:杨丹&&年度:2011
作者:于泳红&&年度:2004
作者:盛珊&&年度:2011
作者:赵心&&年度:201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中国汉族大学生的精神性及其对心境的影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中国汉族大学生的精神性及其对心境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摘 要 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的人生观"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中,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刻把握民族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通过高校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方式到新兴方式,从日常事件到重大事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中国论文网 /2/view-4634189.htm  关键词 大学生 培养 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文化作为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象征,作为价值观的体现,对人的社会生活提供着持久的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永恒的人文精神资源。”豍中外文化的相互冲击和融合,要求我们应当正确分析时代发展的特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大学生中加强民族精神的培养。“先进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凝聚着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是给人以积极、健康、向上精神动力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豎因此,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实际,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通过理论学习,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两课”作为必修课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课”要紧紧跟随时代步伐,根据十八大的精神,把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在制定“两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融入民族精神培养的相关内容。将中国的历史和当今社会发展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几千年的宝贵文化财产和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将民族精神的培养融进课堂教学。“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培育国家意识、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自强意识和民族自尊自信意识,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通过课堂教学的直接教育,提高大学生继承民族自豪感和自觉性,加强对大学生国情、国史的教育。”豏   第二,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民族精神。实践是中华民族创造伟大文明财富的源泉。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内,社会实践也是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将学得的理论知识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在理论提升的同时,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也得到升华。高校也可以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中的民资精神培养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增强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树立大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更加积极、自信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例,培养民族精神。国内外环境变幻莫测,经常围绕国家核心利益、民族信仰等问题发生各种重大的事件,特别是在局域范围内出现各种安全问题、爆发武装冲突等。这类问题的出现往往可以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内部点燃民族情绪,激起极大地凝聚作用。如果能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中融入民族精神的培养,大学生在遇到以上各种重大事件或者危机时刻时,就能表现出很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种实践证明,越是在民族安危、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对事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今国际社会体系中,高校的教育要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不仅是对高校培养、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内,汶川大地震、抗击SARS等,都需要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团结各族人民、动员全社会力量,高校可以紧抓这类时事,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贴近时代感,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典型人物之所以成为“先进”和“模范”,就在于他们的行为符合了一个民族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其行为所体现和昭示的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内在特质相契合。闪耀着高尚的民族精神之光,对人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先进分子的事迹积淀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其间蕴含的强大感召力则构成了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和永恒的民族精神之魂。”豐   第四,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培养民族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事半功倍。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评价,感受、吸收整体的教育氛围。校园文化活动也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培养的重要方面。在大学生中培养民族精神,不能脱离开校园文化这个坚实的平台。首先,对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宏观性、层次性、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中心。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展示爱国主义诗人的作品,体现民族精神的名言名句。在校园内,修筑爱国名人的塑像以及展览馆等。将大学生紧紧的包容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其次,要在学校内发挥各种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各种学生组织、社团是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发挥自身潜力创造独特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渠道。经常引导大学生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主题,举办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校园精神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及行为等都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如校训既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是民族精神在校园精神中的体现。所以要把校园精神扎扎实实地渗透进、贯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熔铸于大学生的精神和品格之中,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拼搏,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豑   第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的作用,拓展民族精神传播的新方式、新方法。由于传统的传媒方式电视、电台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追求,于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微博、拍客等诸多新兴的传媒方式。这些新的传媒方式尤其被广大的学生群体所接受,在双向的信息交流中,思想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思想的传播者。在讨论中,很容易形成一种默认的共识,这种默认的共识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传播氛围。因此,民族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在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增加大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世界、走向世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代大学生只有全面了解世界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精神,才能正确把握我们民族的现在和未来。既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又要坚决反对西方某些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既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又要批判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豒伟大的民族精神可以加速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可以在危机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高校要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发挥应有作用,更要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重要途径。   注释:   [1]张建国.论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06.   [2]刘创.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3]于春梅,张春波.关于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   [4]王利华.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张小利.试论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教育探索.2009(10).   [6]张秉义.民族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求是.2005(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论文发表 热点推荐: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浅谈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时间:日 15:48
[摘要]教育本质上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人做人”。人文精神是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今天我们需要弘扬的人文精神,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文化修养为基础,以崇高信念和优良道德为核心,融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科学精神和唯物辨证的思维方式于一体的一种精神。   [关键词]人文精神 爱国主义 责任感      一个民族精神发展、思想感情,归根结底是一定物质社会条件的产物,历史的产物。时代不同,就存在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每个社会时代都有其相应的人文精神。同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也会因具体历史时期和条件的不同,显出其差别性和具体的特点。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在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既有进步的,具有人民性、革命性的文化,又有落后的,带有腐朽性、反动性的文化。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就其与实践主体、文化主体的关系而言,人文精神是内在与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如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养成和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等。   马克思曾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化的活的灵魂。”因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凝聚了人民中最珍贵思想精髓的哲学,是时代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理论升华,它无疑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起着统摄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必然产物。今天,只有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为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提供正确的指南,成为社会主义文明的活的灵魂。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人文精神,总的说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文化修养为基础,以崇高信念和优良道德为核心,融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科学精神和唯物辨证的思维方式于一体的一种精神。   二、人文精神与人才的培养   没有科学传播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同样,没有人文影响的教育只是传授知识也不是教育。这两者是人才素质教育中绝不可分割的。专业教育仅仅是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未来生活和发展的一方面基础,另一方面基础就是非专业方面的人文素养的养成。所谓教育本质上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的问题,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谛。概括起来,高层次的人文素质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它包括文、史、艺术、科学技术史、伦理学等。   2.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对人类问题有责任感的人,才会有爱国之情,爱人民之虔心,爱社会之善举,爱家园之真切,爱自己之自尊。据说1988年有近2/3的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在巴黎开会,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高科技发展到需要人的理智去驾驭时,人们才知道东方文明智慧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仁者爱人。爱人,即爱这个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地球。   3.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人格养成的事业,人格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古训道:有德不敌。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这也是文化时代提出的要求。另外,健康的心态也是我们必须重视培养的大学生素质。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和高速变化,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知识,而取决于非智力系统。现代不少年轻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一失恋就自杀,这样的人才智再高,但终不是正常的人。   三、当前弘扬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主题,华夏文化的灿烂篇章。今天弘扬人文精神,理所当然要把爱国主义作为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主题,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多做奉献作为神圣使命。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因此,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应是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精神,即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伟大旗帜,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是华夏文明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   2.民族的主体性和开放的广阔性相统一的精神。民族的主体性是民族的独立、自尊、自主的表征。国家、民族要独立自主,不但经济上政治上要独立自主,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自主。而我们要坚持的民族的主体性,是在当今扩大开放环境中的主体性。面对世界科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把民族精神的主体性同开放的视野统一起来,使我们民族的主体性提升到新的水平,无疑应成为新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大力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坚持独立自主,同时具有宽广的眼界,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在学习别人好的东西时,又防止把腐朽当神奇。要努力坚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根基。   3.为人民服务和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相统一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党、国家、军队的根本宗旨。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的革命传统和价值观,把古代优秀传统中的先忧后乐、注重社会责任的整体主义精神上升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高度,是人类优秀文化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并在我国开创了一代社会新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发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同时要强化民主法制观念,尊重个人正当、合法利益,使人们懂得要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形成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在线咨询客服QQ:在线咨询客服QQ:
联系电话:
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最新论文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寒假实践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