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迁移的本质理解: 迁移体现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的一部分:1,任何知识的都需要人的大脑理解概括,任何

文化差异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1)16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文化差异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1)16
第29卷第7期;2009年7月湖北j--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文化差异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李娟;213002)(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内容提要】由于人类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翻译不;的深入交流;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障碍;语言形象、突破原文语言形式三方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关键词】译者;主观能动性;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
第29卷第7期2009年7月湖北j--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ofHuBeiTVUniversityV01.29,No.7J'une.2009,103~104文化差异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李娟213002)(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内容提要】由于人类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翻译不能只是文字上机械地一一对应,而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为了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译者必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下灵活适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障碍。本文通过翻译实例,阐述了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时可以从回归语义层、转换语言形象、突破原文语言形式三方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出忠实、流畅、自然的译文。[关键词】译者;主观能动性;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09)07.0103.02译者作为原文与译文的中介,在翻译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不仅要以读者的身份去研读原文,而且要以作者的身份再现原作。然而,人类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给翻译造成了障碍,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活动中的负迁移和语言缺失成为译者在翻译中遇到的真正困难。这就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悉心研究原文和译文读者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深刻理解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跨越语言差异的鸿沟,准确、全面地表达出原文所承载的思想和涵义,争取最大限度的“等值”和“等效”。一、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与“从属性”相对,即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创造性。根据《译学词典》的定义,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选择原文。2.解读原文。3.决定翻译方法。4.决定表达方式和应用翻译技巧。(方梦之,2004:78)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的转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本文重点探讨面对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各种翻译障碍,译者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策略,适当地进行语言与文化的转换,成功地传递原文信息。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文化障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面临两种文化的冲突和选择,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译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克服文化障碍。1.回归语义层,处理文化上的特殊意义翻译中的很多难点都来源于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文化上的特殊意义。原语中反映某一特定文化的许多观念和语言,在另一种语言文化环境中就变得难以理解,难以翻译,即译语语言中找不到同原语完全对等的表达,这时只能靠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回归到语义层,努力在译语中发掘出意义上基本对等的表达或进行适当的补充解释以求等效。《项链》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Shethoughtofdeliciousfoodservedon碍,中国文化中没有‘'sphinx”。“sphinx”本指希腊神话中一狮身人头的女怪,见人便要对方猜谜,如不中就杀死。译者抓住其文化内涵,将“sphinx.1ikesmile”译作“神秘的微笑”,恰到好处,对中国读者理解原文起了重要作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成语,它们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更是文化的结晶,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特性,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和翻译。这也需要译者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加大文化知识储备,采用适当的策略有效地再现原成语的意义和内涵。如:在翻译汉语成语“走马观花”时,ofa如果直译为‘'tolookatflowerswhileridingonthebackgallopinghorse,对于不懂汉语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其真a正的涵义。若译者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补充解释性的表达glance'’,该汉语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就被充分传递给了译语读者。同样,在翻译英语习语时,也需要译者深入理解已经渗透到这些习语中的特定文化意义,这‘'togivecursory样才能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去再现英语习语的涵义,如:Achilles’heel一“致命的弱点”;meetone’S败涂地”;Penelope’Swe卜“永远完不成的工作”,“拖延的策略”等。2.避免文化误读,转换语言形象waterloo一“一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同一事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喻义往往是不同的。为了尽量忠实于原文,又让译语读者接受,译者就需发挥创造性,进行语言形象的转换。如:“…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第三回)译:…theever-smilingsummershowednotrace;theever-bubblingbeforethelipswereparted.laughter(<红楼梦》thundersfaceofhiddenstartedalmost(大卫.霍克思译)英美文化中季节词“春”的对应词“spring”并没有汉语中“春”之“温暖”的联想意义,而英语中的“SlliIlmer”恰恰具有“温暖宜人”的涵义。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就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arvelousplates,andtoofthewhispered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霍克思为gallantrieswhichyouyoulistenedwitllasphinx-likesmilewhilewingsofaa∞eatingthepinkfleshof“sphinx.1ike句中,quaff.该smile”对中国读者来说就是一个文化障atroutor了满足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将原文中的“粉面含春”转译为“theever-smilingsuIn/nerface”,与原文等效。该例说明,如果译者以本民族文化的准则来解释和评价[收稿日期】2009-04-02作者系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104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7期异文化。用本民族的语言规矩去套用另一文化语言,这种无远爱你,只要我一息犹存。”王先生的译文在形式上有很明意识的语用迁移会导致文化误读,从而造成翻译中诸多歧义显的灵活变通,采用了现代诗的形式,简单明了,也符合汉与误解。如:“Sheisacat'’,在汉语文化中,猫是很可爱温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而且字里行间充分表顺的动物,也是很多人的宠物,但如果按照汉语的文化传统现了原诗的意境。去理解英语中的“cat'’而把这句话译成“她可真是个可人三、结语儿”,意思就与原文刚好相反,因为在英语文化中,‘'cat'’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是魔鬼的化身,邪恶的象征。因此,这句话就应该译成“她其在翻译的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她是个恶毒的女人。”(金兵,2000:原作、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必然会影响并制约着83)这就要求译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身处原语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正是这种文化差异为译文化环境中去理解某一特定事物,避免“想当然”和“推己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文化差异导致的及人”,这样才能有效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涵义。各种翻译障碍,译者可以从回归语义层、转换语言形象、突3.灵活变通,力争贴切地道的译文破原文语言形式等方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带着镣铐跳舞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译者,只要灵活、适当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仍然可以和文化特点,尽量使译文读起来象目的语一样自然、流畅、以优美的舞姿逾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充当一名合格的传递异贴切。这就需要译者在适当的时候大胆突破原文形式上的束语信息、思想和文化的使者。缚,以保证内容或意义上对原文的忠实,也才有利于创造出符合目的语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译文。如:father,―withinl―imitations."/“Hewasagoodhis“在自己的限度之内他是个好父亲”。这里把“withinhislimitations”译成“在自己[参考文献】的限度之内”是生硬地照搬和机械地直译,过分拘泥于原文【1】1方梦之.译学辞典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文本,既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让人费解。如果译者发挥【21金兵.译者的能动性及其制约因素m.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去体会该句的核心意义,是可以找到更报,2000,(2).好的译法的,如“他是个好父亲,虽然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t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点。”这种译法自然流畅,而且很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社,1989.英国著名诗人RobertBurns的作品ARedRedRose里【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口川.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有这样两句“And1willluvetheestill,mydear,/Tdla’the【5】屠国元,肖锦银.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J】.中国翻译,seasgangdry.”和‘‘o1willhivetheestill,myde州While1998。(2).thesands0’lifeshanrun.”王佐良先生将其分别译为:“亲爱【61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D'ans/at/ng[M].Shanghai的,我永远爱你,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亲爱的,我永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1.134-135.CulturalDifferencesandTranslators’SubjectiveInitiativeLIJuan【Abstract]Alanguageisdeeplyrootedinacertainculture;translationthereforeshouldbeculturalcommunicationratherthanmechanicalliteralcorrespondence.Workingunderrestrictionsofdifferentculturalbackgrounds,atranslatorhastOproperlyexertMs/hersubjectiveinitiativeandconquerculturaldifferencesbysearchingfordeepmeaning,transferringlinguisticimageandbreakingawayfromoriginallanguageformtOproducefaithful,smoothandnaturalworks.[Keywords]translatoLsubjectiveinitiative,culturaldifferences由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之《就会学》i【内容简介】精选中外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史.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分支.!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资料。:【专家顾问】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欢迎订阆:月刊,16开96页.单价10.00元;年价:平装120.00元,合订135.00元订阅电话:010--82503438/39/40/41文化差异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李娟, LI Juan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0次 参考文献(6条)1.方梦之 译学辞典 20042.金兵 译者的能动性及其制约因素[期刊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02)3.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19894.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20005.屠国元.肖锦银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 1998(02)6.Eugene A Nid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1991 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 宋安宁 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2007在传统翻译研究中,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一直未得到重视,其在翻译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更是鲜有论述。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发生重大转向,其翻译理论的发展客观地提升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才逐渐在翻译研究中突显出来。本文重点结合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与费米尔目的论,在追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各翻译研究方法论与当代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援引大量翻译实例,尝试对翻译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讨。本文详细分析了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种种具体体现,旨在指出正是由于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翻译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然而这种发挥并不是任意的,它总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常常是和其制约因素并存的。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合理适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2.期刊论文 马海宁 从&A Red Red Rose&的三个译本看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本文从奈达的翻译理论入手,以彭斯诗&A Red Red Rose&的三个中译本为例肯定了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客现存在,并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时应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提出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忠实原文以及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3.期刊论文 吴琼 社会文化语境下译者主观能动性之顺应观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通过语言学顺应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探索一个描述性分析模式,从五个方面即情景思维、双关语隐含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称呼语、中国传统民族性格来考察社会文化语境下译者主观能动性在翻译时的发挥.研究结果表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贯穿了翻译过程的始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语言手段去顺应相关因素,以实现预设的交际目的.而且,受原文不可摆脱的限制时,译者往往会从全文的整体出发,有意识地采取变通的办法实现交际目的.4.期刊论文 李玉娜.乔卫华 从胡适的译诗看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剑南文学2010(8)如今一些翻译理论过分强调主流宏观层次的文化在翻译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偏颇的一面.本文着重通过分析胡适的感情经历对其白话诗歌翻译的影响,从而说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胡适的白话译诗数量不多,且多为借原作者的之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胡适的不幸婚姻、和几个女人的浪漫情史都在他的译诗中留下了清晰的痕迹.而当时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和文化,在胡适先生的译诗中却几乎没有留下自己的影子.5.学位论文 叶琦 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个性的存在 2005许多事实证明,随着翻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把注意力转向翻译活动的主体要素――译者,研究一下译者的个性是如何在译作中展现出来的。  第一章中本文借助于哲学对译者个性内涵的描述来探究译者的个性。从哲学上来看,译者的个性在翻译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译者不仅有主导性,而且还有主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三种特性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表现出来。同时本文从译者个性的三种表现形式出发,列举有说服力的事实,从而论证译者个性的存在。  第二章,本文从思维学的角度来分析翻译的过程,从而展示译者的个性。翻译过程由理解和表达两部分构成,而译者的认识能力各不相同,因此,相同的作品由不同的译者来读感受各不相同。而在表达阶段,每个译者倾向于不同的表达手法,有自己钟爱的翻译风格和自己熟悉的修辞方式。因此,译者的个性存在于翻译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译者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章,本文借助于符号学中对等值的要求来研究译者的个性问题。从符号学来说,语言意义就是指相关意义,语用意义和内部语言意义。如果译者想在传达这些语言意义时达到等值,他不可避免要展现自己的个性。同时本文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在这三种意义中作出取舍,从而尽量完整传达原文语言意义的。  毫无疑问,译者的个性存在于每一篇译作之中。有经验的译者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个性和作者的个性和谐共存于译作中。只有那些为了完整准确的传达作者风格和原文意义而合理体现自己个性的译者才是成功的译者。6.期刊论文 马海燕.MA Hai-yan 论双关语翻译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由于双关语的翻译涉及到用一词表达两意甚至多意,所以传统的译论认为双关语不可译,但是Delabastita却认为双关语可译并归结出了十种翻译策略,这为译者翻译双关语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许多优秀的译文也证实了译者在翻译时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7.学位论文 荣军 论译者的主体性 2005翻译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在这个交际活动中,译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译者辛勤的工作,外国文学的精粹才被引入国内,并且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在翻译历史上,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身份和作用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和肯定。相反,他们被认为是原作者忠诚的仆人。他们在翻译过程的创造性工作也被长期地忽视,甚至是抹杀。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化,译者作为中心主体的地位得到本文共分为6章,主要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文章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文章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的第二章以中西译论为例,回顾了传统译论对于译者的歧视性评价,并对产生这一情况的历史文化原因进行了探讨。进而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主体性的内涵。文章的第三章从阐释学哲学视角探讨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本文运用加德默尔阐释哲学基本观念-前理解,偏见和视界融合来论证译者的主体性。
文章的第四章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探讨了译者的目的性。目的学派认为翻译是由目的决定的行为,而译者就是实现目的,制定要求的专家。译者不再低人一等,而是具有理性,审美情趣的翻译执行者。文章的第五章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制约性。由于翻译存在于特定的文化,所以任何对翻译的评价都离不开其在该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与地位。因此包括社会,语言,意识形态和潜在读者等在内的文化规范成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数。文章最后一章简明地总结了前几章的论述,并得出结论。8.期刊论文 朱莎 从《道德经》两个译本的对比看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7)本文通过比较&道德经&两个相隔一个世纪的译本,从不同方面揭示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9.学位论文 胡雍丰 编译技巧在新闻文章汉译英方面的应用 2006本论文从实际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新闻报道或文章中编译技巧及其原则的应用问题。第一章交待写作目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新闻文章汉译英一方面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特质,另一方面保留有传播学的属性;本论文采取功能派理论分析所收集的语料,不但从文本类型的角度为新闻文章正名,而且通过对比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因素,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在相关的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采用描述、定性分析的方法,语料采制于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及媒体网站。第二章针对本文的研究回顾了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及翻译理论。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基本结构方面质的不同,韩礼德提出的主位-述位理论用于编译技巧微观角度的支持。斯伯勃和威尔逊共同提出的关联理论则用于编译技巧宏观角度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支持。另外,作者还介绍了操纵学派所主张的翻译观点,对于编译可行性的证明提供了有利的楔入。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通过精选的语料列举、文本分析、得到的启发和推论,说明了四项具体技巧在实际中的应用。作者还大胆归纳了编译的相关原则,望能抛砖引玉。第四章是全文的总结。引用将翻译看作重写形式之一的主张,试图找到编译与重写的共同点――对译者主观能动性和译文满足读者需求的强调。最后指出了本文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前辈和高人面前的献丑,实属作者能力有限。10.学位论文 郑周霞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2005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传统的“忠实”与“对等”的翻译观严重压制了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出现,译者主体性开始备受关注并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课题。解构主义、阐释学等哲学理论为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翻译即改写;翻译即目的性活动;翻译即创造性叛逆。翻译时,译者不是被动地复制原文内容,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的、操控性的调整。目的论者认为翻译都是一种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译者有目的地根据译语文化的要求而做出的抉择;操控学派认为:文学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做出抉择和摆布文本的过程,从目的语文学的角度看,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对源语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旨在达一定目的。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译者对原文的改写及创造性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严复的《天演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当时列强横行、民族存亡的中国,严复心系民族安危,迫切希望通过西学开启民智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他有目的地进行改写,把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鼓舞了无数知识分子。同样,林纾为使国人觉醒并摆脱列强的奴役,有目的性、创造性地译就了《黑奴吁天录》。两位翻译家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总的说来,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是译者对异域文化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为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译者必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异域文化进行摆布。文章可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译者的社会地位和现状,指出“忠实”、“对等”的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下,译者和译文处于边缘地位。这样,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根本没有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第二章阐述了翻译研究的哲学理论支撑。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译论中原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宣称译者和原作者一样是创作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语言。阐释学认为,理解的历史性使得不同时期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同一原文产生不同的阐释;甚至在同一时期,对于同一原文,由于不同译者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因而会得到不同的译文。因而译文文本处于一种开放性。另外,译者的当下视域与原作者永远无法完全重合,而且译者偏见观的存在,说明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复制,而是译者对原作者创造性的叛逆。第三章讲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翻译即改写,翻译即目的性活动,翻译即创造性叛逆。文中结合了巴斯奈特、列弗维尔和根茨勒等翻译理论家的观点,并采用实例来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具体分析,从翻译材料的选取和翻译策略的运用上来印证译者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性。为达到目的,在翻译策略上他们使用改写、增译、减译等方法。第四章是翻译批评和译者的自律。译者的主体性备受关注,译者被赋予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胡译、乱译。译者应该增强双语的文化能力。同时,翻译批评也应该引导翻译行为走向成熟与自律。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总结出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并指出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翻译活动会日益频繁起来。客观地评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会增加译者的翻译热情和责任感。  总的说来,翻译活动决不是透明的,它是一项涉及语言、历史、文化及个人因素的复杂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考虑到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所以,文章从整体上来认识译者的主体性。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hubgbdsdxxb.aspx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cc6982cf-c7b7--9e9200bbaa0b下载时间:日无锡伊诺特石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为无锡澳驰过滤设备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在中国无锡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米级过滤器供应商之一,同时特别善长于苛刻工况的过滤设计。核心产品包括分不锈钢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过滤设备,气体过滤器,篮式过滤器,芯式过滤器,静态混合器、视镜等。这一系列产品已经获得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洛克石油、FluorCorporation、Technip、中国石油天然气西气东输项目部、壳牌、南钢集团、巴斯夫,索尼等诸多客户的认可与好评。伊诺特选用世界领先的过滤产品生产设备及制造工艺,融合多年滤芯制程上的研发经验,整合运用各种过滤分离技术,致力于为全球工业领域提供最经济、最专业的过滤解决方案。其烧结滤芯、不锈钢折叠滤芯、楔型滤芯、膜滤芯等过滤介质配合多样化设计的过滤器壳体,已广泛应用于石化、炼油、新能源、钢铁、化学、医药、食品、水处理等行业。伊诺特服务工业界多年,严格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并在全国设有多个项目部,可为您提供最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中国地区,我们能够24小时内到达现场为您服务。未来,伊诺特秉承&安全、专业、创新、合作&的核心价值观,继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高效的服务,努力为过滤技术创新做出新的贡献。安全我们永远坚持安全是不容妥协的理念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所有产品必须保证客户工艺的安全,在技术上我们不能忽略任何细节.专业我们将坚守我们的使命,不为利益而偏离我们的航向。我们不断学习,始终为寻找最佳解决之道而努力,我们力争做行业的百年企业。创新我们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利用新的技术、条件、服务更好的理解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使我们在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领先优势.激情我们尊重个人,支持人个激发最大能力只要是对的,我们就支持我们永远感受竞争和成功的快乐合作未来优秀的人才团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需要集中我们所有力量,发挥所有人的特长,为我们的使命而奋斗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行业资料、文化差异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1)16等内容。 
 以及 了解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二、风俗习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相同颜色的不...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0 [...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 社会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1 风俗传统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是人们在口常生活中由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不...  再看下面的例 1 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五、比喻和联想意义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比喻。比喻使语言生动,...  关键词:英语翻译学习 1/2 相关文档推荐 浅议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页 免费 ...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 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 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摘要 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语言 1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_英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 1 Rome was not built in...  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4页 免费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1.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各种语言中数不胜数的典故性成语、习惯用语具有强烈...  译者的工作机制,译者的选择、决定以及影响效果,译者...1.译者的角色 在东西方翻译的长久历史中, 译者被...文化差异对译者主观能动... 暂无评价 2页 2....  因此本文作者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文化背景及风俗...如果对译文进行解释性加工, 即加注翻译, “Dong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观能动性体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