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环评工程师报告究竟是"涉密"还是有"猫腻

您现在正在浏览:
环评报告猫腻多 专家建议尽早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
发布时间:
15:23:21 &&& 来源:新浪网 && 浏览次数: && 我要评论()
  ●环评报告&公众参与&部分易造假 ●环评公司从项目业主单位获得业务 ●环保部门往往只注重&程序&合理
  环评报告&猫腻&多
  专家建议尽早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
  当公众看到一个建设项目正在上马时,往往本能地会问一句:&这个项目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吗?&可谁能想到,即便是作过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也很可能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本身,存在着诸多造假的可能性。
  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部分易造假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毛达,日前给环境保护部提交了一份举报信,在信中,他继续举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要求取消该院的环评资质证书。尽管这家研究院此前已经因为发布不实环评报告而受到降级处理。
  毛达说:&气科院在秦皇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情况,尤其是在公众参与部分。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所有的环评机构中,具有普遍性。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都存在公众参与部分造假的行为。&
  据毛达的调查,2009年,气科院根据虚假的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编制了《浙江伟明环保有限公司秦皇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该报告书第9章&公众参与&部分称,在第二次环评公示的同时,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通过发放100份调查表对公众意见进行收集。随后,报告书依据这100份调查表的内容,得出了&所调查的人群中均支持本项目&这样的结论。而毛达在实地调查中却发现,这100份调查表几乎都是伪造的。
  2013年1月初,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评价机构处理意见的通报》,以&环评专职技术人员数量不满足相应资质条件&为由,将气科院的&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由甲级降为乙级。
  受通报批评的不乏&大牌&单位
  环境保护部近日通报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项执法检查&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88家环评机构分别提出取消资质、限期整改、缩减评价范围、通报批评和内部整改的处理意见,并对49名向环评机构出借个人证书、主持编制的环评文件质量较差、超越专业类别从业的人员给予通报批评。
  2012年6月至10月期间,环境保护部对全国501家环评机构&资质、人员、质量&情况进行了现场抽查。抽查发现,部分机构存在环评质量审核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管理不符合要求、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较差等问题。
  因项目承接、质量审核、资料归档等内部管理不规范,在被责令进行内部整改的54家环评机构中,不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这样的&大牌&环评单位。
  因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借用外单位人员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环评专职技术人员数量不满足最低资质条件,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渝北区空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被取消建设项目环评资质。因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借用多名外单位人员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两家环评机构被责令限期整改6个月。因违规开展业务或借用外单位人员、主持编制的环评文件质量较差等问题,26家环评机构被通报批评。
环评过程全方位透明是治本之策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援助中心主任王灿发,10多年来接手了上百例与&环评报告造假&有关的案例。他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了环评报告可以轻易造假。
  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环评公司只对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负责。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环评公司某种程度上成为业主单位雇佣来的&打通环评关节&的公司。而负责审批环评报告的环保部门,往往只注重&程序是不是合理&,而很少对程序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比如公众参与部分,环保部门只看有没有足够多的签字,而没有调查这些签字是真是假,这就给伪造提供了极好的空间。
  &改变的办法也简单,一是尽早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环评机构不再直接从建设项目中获得&业务机会&,而是通过一个专门的第三方竞标平台来获得,增加环评机构自身的独立性。二是环评过程全方位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无论是环评机构还是参与的专家,都不可能为所欲为。&
  &允许未环评先上马的项目补办环评手续&,也是造成很多项目违法环评的原因所在。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可以申请补办手续。实践中,对于这一法条的理解存在&故意的误会&。通常情况下,被要求补办环评手续的企业往往认为,既然环保部门都要求补办环评手续了,那么,这个建设项目环保部门肯定会批准的。但实际上,&违反了当地政府规划的项目应属违法项目。对于这种违法项目,即使补办了环评手续,环保部门也不应该批准其环评报告。如果环保部门硬批,就面临着吃官司的可能,同时还应承担违法审批的责任。&
  长期研究环境经济学的北京大学教授张世秋认为,环评过程缺乏公众监督,缺乏开放透明,也是环评可以随意造假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当大力鼓励当地公众、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参与到一些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中。(本报记者 冯永锋)
  (原标题:环评报告猫腻多 专家建议尽早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
&& 最热新闻
&& 最新图文
&& 推荐视频
&&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 焦点图文
&&热点专题
首届网络诚信日专题
EXO-L是SM公司公开命名的EXO粉丝称呼,L取自K和M当中字母寓意是行星饭们...
韩剧制作人是KBS电视台2015年重磅打造的迷你连续剧,5月15日首播。制作人...
李克强出访德俄意三国,将会对我国带来怎样的利益?中国和中欧几大主要国...
鹿晗,2012年出道至今,是超级人气王,被百度评为最有价值男明星。2014年...
&& 热门评论
DirkNash 对
童星经纪HY 对
是个很会表演的小明星,在她百度视频上看到很多舞蹈视频,街舞爵士舞超级棒,可谓街舞达人,小才女加油!...
匿名网友 对
恶心的金星变性人,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就算你再厉害,在我们眼里狗屁都不是,还好意思吐糟别人,我看你...
匿名网友 对当前位置: >
主管部门称环评报告“涉密”,在玩何把戏?
  深圳下坪垃圾场一个月被投诉200多次、环保部点名批评,仍然无法缓解恶臭问题。与垃圾场博弈多年不见成果,日前,居民将垃圾场的主管部门&&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和深圳市城管局告上法庭,申请公开垃圾场建设的环评报告,但该诉求遭遇重重阻碍,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垃圾场环评报告涉密,不宜公开。(11月23日《新华网》)
  深圳下坪垃圾场发出阵阵恶臭,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致使&一个月被投诉200多次、环保部点名批评&,但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于是,居民将垃圾场主管部门(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和深圳市城管局)告上法庭,申请公开垃圾场建设的环评报告,可是被有关负责人以&环评报告涉密,不宜公开&为由推之。
  该垃圾场&环评报告&是没有,还是真的&涉密&,不宜公开?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时了解到,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于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立项建设,该场在1993年建设之初就编制了环评报告书,评价范围包括一期、二期工程,并于1993年8月取得环评批复。由此可知,该垃圾场&环评报告&的存在是确凿无疑之事。那么,既然有,为什么又不拿出来让民众看看?难道真的是所谓&涉密,不宜公开&?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表示,&对于垃圾处理场来说,环评报告一定得有,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公示期,不存在&涉密&的环评报告&,而且,2013年11月,环保部也曾发文要求&环评报告书须全文公开&,《环保法》也对之做出了明确强调。看来,&涉密&之说,纯属子虚乌有,&不宜公开&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么为何又&不宜公开&?人居委&回复&说的&相关信息公开涉及第三方合法权益&,确实值得人们好好品味。
  优化民众居住环境,是当地政府应该切实做好的事关民生的大事。既有大力呼吁保护居住环境的大背景,又有民众的广泛诉求,政府有关部门当积极听取意见,千方百计分析、解决问题,怎么能以所谓的&涉密&来推脱责任,糊弄百姓?
  如果自身真有问题,就不妨把问题拿出来&晒晒&,以表正视问题的姿态、解决问题的决心。如此以&涉密&来捂住错误、搪塞民众,不仅是把百姓的知情权视作儿戏,而且还会欲盖弥彰、适得其反,最终导致不少猫腻由&涉密&之说被一一牵出。
& & 【来源:政治家网 &本文编辑:门汞彦】
[ 凡注明来源为“政治家网”的文章,均属“政治家网”原创,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政治家网”及链接。 投稿、合作等事宜联系《政治家网》编辑部,请写信到:
政治家网推荐内容
投稿、线索、提示、想法、有话说
1、加入政治家网,为政治家网撰写文章。
2、在政治家网发布您的时政点评、政治研究、经济分析、社会热点类文章,包括以上但不限于此。
3、在政治家网为您的NGO组织、政治团体、利益集团、特殊利益群体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
4、希望就政治家网上单篇文章或某个议题发表看法,等等。
>>以上问题,均可以联络政治家网编辑部,请发电子邮件至:
关注《政治家网》微信公号
政治家网悬停式广告
政治家网为全球范围内关注政治改革动态并具有决策能力的社会精英人士提供新鲜的政治资讯和丰富的政治资源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号-1 政治家网编辑部邮箱:
Copyright (C) 2008-.cn All Rights Reserved网络文学集团疯狂抢人&造神&草根写手的黄金时代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网络文学集团疯狂抢人&造神&草根写手的黄金时代
08:36:37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紫天 网友评论
原标题:网络文学集团疯狂抢人“造神”  □网络文学军团作战  如果说过去的10年,网络文学曾在非议中生根发芽,那么,如今已经花繁叶茂。打开2015年年度大剧和电影的清单,《何以笙箫默》《翻译官》《芈月传》《盗墓笔记》《花千骨》《明若晓溪》等均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2015年到2016年,计划开拍或播出的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将超过30部。一边是网文改编影视、游戏竞相上线,一边是大型互联网文学集团陆续成立。随着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将网络文学提升至战略高度,对作者和优质版权资源的抢夺将愈演愈烈。  现状  草根写手的黄金时代  网络文学网站给作者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网文作者可选渠道越来越多,收入分成越来越高,草根写手的黄金时代来了。  网站给网文作者涨薪  “再不写就老了!”作为资深网文粉丝和有过“挖坑不填”历史的网络写手,今年28岁的肖夏是某金融机构省级分公司副总经理,虽然事务繁忙,但近来网络文学市场的变化,又勾得他心里的作家梦蠢蠢欲动。肖夏打算重新投入网文写作中。  今年以来,网文市场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网文作者涨薪。目前占据了网文市场20%以上市场份额的起点中文网,曾是中国网络作者收入及福利制度的“奠基者”。2003年起点就创造了第一套完整的电子出版微支付系统,并上架VIP付费阅读作品,上架作品最初的章节免费阅读,后续拟持续阅读需读者付费。起点确立的每千字1分到2分钱的稿费,就是文学网站给作者的分成。  2004年10月,起点中文网被收入盛大麾下,随着后续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榕树下等加入,盛大文学集团笑傲江湖十余载。除了阅读付费收入外,盛大文学设定的福利奖金制度也成了现在行业的普遍做法,包括鼓励稳定创作的根据每月更新字数确定的“全勤奖励”和“完本奖励”,还有网络小说改编成游戏、漫画或影视的版权分红等。一批签约作者还得到了最低月保障收入,还有商业意外保险和大病保险等。  今年初,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成为阅文集团,这个占据市场份额70%的“巨无霸”近日推出了“2015作家星计划”,以改变固有的作者薪酬体制,在旗下部分网站先行实行。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渠道费的减免,比如,以前起点的作品在QQ阅读等渠道存在多次分成,而现在,在各类渠道只有一次分成,也即起点与作者分成。同时,作者的分成也增加了,可以得到50%订阅收入分成。  记者从其他互联网文学集团获悉,今年以来,签约作者的收入确实有明显提高。在移动阅读应用市场份额最大的掌阅科技今年4月底刚成立掌阅文学集团,宣布今年签约入驻客户端的作者拿到的分成比例由50%提高到70%。百度文学方面告诉记者,作者的激励将从以前的单一平台销售,变成现在“全平台+第三方”推广。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则称,不会像以往强势平台一样绝对控制作者所有版权,阿里文学签约的版权一般仅针对电子版权,不强行控制作品其他版权。  粉丝经济和草根富豪  截至6月7日,顶尖“大神”作者“猫腻”的《择天记》还没连载完,字数已超过152万,总点击数超过2422万。《择天记》还破天荒地成为我国网络文学史上第一部还没写完就开拍电视剧的作品。读者订阅付费、实体书出版、改编版权,这成为“猫腻”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9点起床,吃完早餐去办公室(自己既是&猫腻&老板也是唯一的员工)&发发呆&,看看股市、上网浏览新闻、&批阅&微博和微信,吃完午饭回到办公室,下午用一到两  详情请访问评校网:
&&相关新闻
猜你感兴趣
网友关注排行>> 环评报告“猫腻”多 专家建议尽早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评报告“猫腻”
编辑: 小文
07:34:00 光明网-《光明日报》
速度30秒40秒50秒提示:按键盘 ← → 键可以翻页
内容提要:当公众看到一个建设项目正在上马时,往往本能地会问一句:“这个项目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吗?可谁能想到,即便是作过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也很可能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
  当公众看到一个建设项目正在上马时,往往本能地会问一句:“这个项目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吗?”可谁能想到,即便是作过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也很可能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本身,存在着诸多造假的可能性。
  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部分易造假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毛达,日前给环境保护部提交了一份举报信,在信中,他继续举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要求取消该院的环评资质证书。尽管这家研究院此前已经因为发布不实环评报告而受到降级处理。
  毛达说:“气科院在秦皇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情况,尤其是在公众参与部分。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所有的环评机构中,具有普遍性。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都存在公众参与部分造假的行为。”
  据毛达的调查,2009年,气科院根据虚假的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编制了《浙江伟明环保有限公司秦皇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该报告书第9章“公众参与”部分称,在第二次环评公示的同时,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通过发放100份调查表对公众意见进行收集。随后,报告书依据这100份调查表的内容,得出了“所调查的人群中均支持本项目”这样的结论。而毛达在实地调查中却发现,这100份调查表几乎都是伪造的。
  2013年1月初,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评价机构处理意见的通报》,以“环评专职技术人员数量不满足相应资质条件”为由,将气科院的“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由甲级降为乙级。
相关新闻:
本站原创榜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农妇欲看企业环评报告&被环保局以“涉密”拒绝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老百姓离环评有多远?
刘玉英,身后是她雇来看护林地的工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山山北京报道
  环境具有公共性,环评这件事不仅仅是项目建设单位与环评机构之间“我花钱你提供服务”的关系,只有在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竞争公平的前提下,环评才会真的有效。
  《环评法》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该在环评报告报批前,以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但实际操作却走了样。
  百姓有环评参与权
  环保志愿者黄伟(化名)生活在西北某市,近几年,他的家乡出现了好几座从东南沿海搬迁过去的钢铁厂、水泥厂。他和同伴翻阅政策和文件之后确定其中三家工厂严重违规,环评手续要么无迹可寻,要么语焉不详。
  2013年5月,让黄伟高兴的是,其中一家钢铁企业要举行环境影响评价专家论证会了。他冒充服务人员进了会场,在签到处,他瞄到了专家签到表,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个数字,3000或者5000,专家来了要签字领资料,黄伟看见资料中有一个鼓鼓的信封,他猜测那是钞票。
  听完论证会黄伟郁闷了:那些连他这个现学现卖的人都知道是违规的污染物排放,被专家们讨论了一番都变成可以解决好的事情了。作为一名“公众”,他感到自己被愚弄了。
  另外一个故事发生在东北,齐齐哈尔市榆树屯村近千亩土地因为当地一家化工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排放导致严重污染、粮食绝产,村民几番周折终于看到了企业的环评报告书,从格式上看,没有发现问题,但在“公众参与”部分,村民的名字基本对不上号。而且,其中一个30万吨烧碱项目征求的不是项目所在地村民的意见,问的是企业员工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意见。
  有人认为,环评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普通公众很难参与。
  对此,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景明认为,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普通人不懂环评中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也没关系,老百姓如果较真,关心自己的环境利益,可以请专家、请律师、请一些专业机构做咨询,出谋划策,把问题讲到点子上。很多时候,专家就在群众中,有些建设项目环评的公众参与环节老是过不了,就是因为有专家发表意见。过去任何一件大的环境事件,包括垃圾焚烧等,其实背后都是有专业人士力量在支撑。”
  不过,任景明也指出,有一些人不讲法律法规,不讲技术,就是一个“不同意”,这种情况是“过度参与”,将来也需要规范,以避免一闹就停,不然对政府的公信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影响效率。
  百姓有环评知情权
  2013年8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黄伟家乡调查一家企业的污染行为时,有专家透露,该项目的环评手续应该由环保部审批,在省级环保厅备案。
  记者在该自治区环保厅查阅信息不得,于是到环保厅环评处请求查看。环评处负责人最后的答复是“以后再说,反正现在不能给你看”。截至记者发稿日,记者也没有看到这个已经投产项目的环评手续。
  在北京密云,农妇刘玉英承包的土地被附近一家韩资企业倾倒的危险废物污染,树木大量死亡。索赔不得之后,刘玉英要求看这家企业的环评报告,被密云县环保局以“涉及商业秘密”拒绝。2013年9月,刘玉英索性就“环评报告是不是可以看”跟环保局打起了官司,她胜诉了,法院要求企业公布环评报告,但对方依然不肯把环评报告给她看。
  “如果报告没毛病,就是他们废物处理有毛病;如果报告有毛病,这个厂从一开始就违法。”不识字的刘玉英如今对环评报告已有一定的认识。
  在刘玉英打官司前,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并不在必须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内。2013年11月,环保部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评报告全本(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部分)、公众反馈意见、审批部门受理情况等都被纳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主动公开”的内容。这是环保部推行“阳光评估”的一次大力行动。
  2014年以来,环保部以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网站,确实可以发现,关于建设项目环评的受理、审批以及环评报告书内容本身的信息更新较以往频繁且详细。不过,依然有人想看到某一项目环评信息却看不到:比如污染刘玉英土地的外资企业,比如据报道“削平了五个山头,填埋了上百个溶洞”的神农架机场……
  真的做到“阳光评估”,除了公开环评报告书,还需要怎样推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评专家认为,最好能将环保部门的审批和审查过程公开――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这样写的,我认为措施是对还是不对”――这样的判断也得公开。
  环保部今年3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大环评资质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公开环评资质受理和审查情况,全面公开环评机构资质等级、评价范围、工作业绩和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相关信息。
  “管理部门的意见公开了,环评这件事就坐实了,谁也不敢再作假了。过去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真数假算,假数真算’,从结论倒推,反正能凑够数字满足审批要求就行。包括一些监测数据都会造假,明明这个地方过去环境质量一直不好,一到要做环评就好了,拿出的数据很漂亮,但经不起考证。将来这些过程公开之后,就是对社会做出的承诺。在我国,环评报告现在是作为政府部门管理、项目批不批的依据,实际上在国外,环评报告就是业主对公众的承诺。”上述专家说。
(责编:孙博洋、刘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评工程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