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车座高度买了几个月,车座好像是某个弹簧位置,屁股一压或者用手按,都会发出响声,要怎么弄啊?

【视频教程】山地自行车生产、组装、调试及骑行技术
鸣谢P老大指教!一.山地自行车 生产过程二.山地自行车 组装过程三.山地自行车 变速调试教程1.前变2.后变四.山地自行车 碟刹调试教程五.山地自行车骑行技术教程(鸟语版)六.攀爬车骑行技术教程(鸟语版)拼途网友回复:坐在沙发上学习.......拼途网友回复:没赶上沙发,就坐在板凳上学习吧。。。。拼途网友回复:以优酷视频为例:/v_show/id_XMTIwODc1MjQw.html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分享”按钮,点击后会提供三个链接适用于磨房的是swf格式文件的那个地址,也就是 /player.php/sid/XMTIwODc1MjQw/v.swf然后在磨房使用[video]标签来发布就可以了[video]/player.php/sid/XMTIwODc1MjQw/v.swf[/video]拼途网友回复:学习了。。拼途网友回复:马克拼途网友回复:学习中拼途网友回复:学习、学习、感谢!拼途网友回复:感谢,正在调车中。拼途网友回复:好资料,MARK备用!拼途网友回复:mark mark拼途网友回复:学会了,谢谢P总,不让贤了!拼途网友回复:我要继续学习!拼途网友回复:先顶一下再慢慢学习拼途网友回复:先顶,再校习!拼途网友回复:谢谢林版 整到一起就好看多了 也方便多了 谢谢!拼途网友回复:鸟语的能翻译个字幕就好了 听不懂啊 唉%……小学没毕业拼途网友回复:看看也好,虽然听不懂拼途网友回复:不错 受教了拼途网友回复:好贴,顶顶拼途网友回复:慢慢学。。。可惜没中文的。。。唉拼途网友回复:一定要留个脚印,太有用了。拼途网友回复:收藏先,慢慢学习拼途网友回复:原来是这样子的呀~~受用了拼途网友回复:意外收获,在第1个视频里找到1个解决工作上的问题的方法。
原贴URL:http:bikeviewthread.php?tid=15788&extra=page%3D1武汉宝宝猪连载-----《山地自行车》在最近,我将陆续连载N本书的手打本(打的我的手都要断了)出来,有的是已经出版但是网上没有刊登的,有的是我买的英文书自己翻译的,请大家共同欣赏。持续更新中,请多多关注!一、《山地自行车》之如何倒地作者:(英)苏珊娜-米尔斯赫尔曼-米尔斯车手在骑车过程中如果摔倒,不仅会弄痛自己,还回感到十分尴尬。如果小心谨慎,并牢记一些简单的规则,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避免摔交,至少能把所受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A、尽早停车。假如刚刚骑到山顶,突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冲蚀、布满沟壑的斜坡,而坡底有一个满是大石头的深坑,如果此时下冲速度太快,已经来不及停车,身子要立即向一侧倾斜,就势倒在地上。这样做的后果只不过是身上有几处小小的擦伤,如果径直地冲到沟底,那时所受的伤是难以估计的。B、四肢收拢,把身子绻成一团,顺势在地上打滚。尽管这样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需要牢记的一条是不要把手臂伸出来,企图支撑自己不要摔倒,因为这样的话四肢最容易受伤。要让躯干承受全部的冲击力,把身子缩成一个球(就象柔道课上老师教的那样),可以保证身体不至于受伤太重。C、继续保持原来的冲力。即将摔倒时,不要用力挣扎,要保持原来的前冲力,继续向前骑,直到支撑不住时再摔倒。身体着地时,就势向前滚动,直到最后能停下来。如果紧急刹车,轮胎有可能会被撕裂,到头来车手也免不了受伤。当然,如果正朝着悬崖或者比较陡的斜坡下冲,则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自行车停住,与此同时,要寻找可以使自行车停下来的东西。D、让自行车吸收一定的冲击力。有时,可以让自行车也顺势倒下,为自己充当衬垫。自行车坏了可以更换,但人如果受伤,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E、从自行车后面跳下来。自行车即将摔倒时,如果正处于下坡过程中,而且也没有办法补救,那么车手可以松开自行车,从后面跳下来。自行车最终会停下来的,而且因为负重减轻,还有可能不会损坏任何部件,最重要的是车手本人能够避免摔伤。F、摔倒时千万不要肩膀着地。摔倒时肩膀着地肯定会摔断锁骨,甚至会更糟。如果发觉自己就要同近旁的物体相撞了,请想方设法向前或者向后摔倒,这样,就不至于肩膀先着地了。二、《山地自行车》之爬破山地自行车运动是在山地中骑车,因此爬破也就成了这一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足够的力气之外,正确的骑车技巧也有助于车手成功地应付各种各样的山道。能否驱动自行车向前、向上运动,取决于二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动力传动系统的运转与力量的大小,二是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动力传动系统的运转与力量的大小同车手身体的强健程度和力量的大小直接相关。摩擦力则与骑车技巧、自行车轮胎的类型、车手身体的重心位置以及轮胎的压力有关。陡峭的山坡、质地松软的烁石路与低摩擦力保证自行车在爬破过程中一直向前运动的秘诀在于要使车手身体重量的分布、骑车姿势、力量的大小、踏蹬的方式以及最佳路线之间的协调达到最佳状态。重量的分布在爬比较陡、比较难爬的斜坡时,有些车手习惯于采取站立的姿势,这在质地坚硬、摩擦力大的地面上比较奏效,但是在典型的越野运动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此时,骑车技巧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车手要尽量把身体的重心移到车座的后部,增加后轮上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但这样做,前轮很容易翘起来,致使自行车驾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还有可能向后翻倒。如果重心前移,前轮则不会离开地面,但后轮又有可能在土质比较松软的地面上原地空转,结果自行车寸步难行。骑车的姿势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之后,车手应该根据地形随时调整身体重心的位置。为了使身体重量达到最佳分布,骑手的屁股自始至终可能只是轻轻的坐在车座前端。力量的大小和踏蹬的方式为了能够驱动自行车向前运动,车手必须连续平稳地向动力系统传送能量。如果用力太大,则有可能会减小摩擦力;用力太小,则又有可能减慢车速,或者致使自行车停下来。如果上下猛踩踏板,而不是平稳地使踏板做环行运动,车轮会因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打滑,在原地空转。技术性爬破在爬比较陡的斜坡时所适用的各种规则同样适用于技术性爬破。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技术性爬破不需要车手专门去寻找合适的骑车路线,车手只要能在乱石、沟壑或者突兀的树根之间找出一条路就行。目视前方5米之内的地面,选择最佳车道。不过,一旦确定了骑车路线,就不要随意改变。长距离爬坡一般的各种骑车规则在这种运动中都适用,但具体规则要根据地形的难易程度以及斜坡的坡度大小来定。不过,为了能够骑完全部路程,车手就必须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速度和齿轮传动速比。要想征服所有的斜坡,需要车手身体强健,有足够大的力气,掌握相当的骑车技巧,并能对运动采取正确的态度。一开始,有些车手身体不够强壮,还不能应付某些种类的斜坡。不过,通过足够的锻炼,情况是可以改善的。刚刚开始训练时,不要把目标瞄准整座山,要先从应付得了的地方着手,然后再逐渐过度到比较难的一步。另外,还有记住,只要能实现目标就可以,不要计较什么时候。如果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征服大部分斜坡时,则需要考虑速度问题了。如何在土质松软,又比较陡的斜坡上从新发动自行车一旦自行车在斜坡上停了下来,从新起步并非一件易事。车手必须下车,向前走几步,或者向后退几步,选择合适的地点从新发动。所选择的地方必须是地势平坦,摩擦力大,比如说一块比较平整的岩石。同时,选择传动速比不是太大的齿轮,只要能够应付当前的情况就行。如果太大,自行车还有可能会抛锚。选择好合适的齿轮以后,利用用的最多,力量最大的那条腿蹬动自行车,同时按住车刹,等自行车开始向前运动时,把另一只脚也放在踏板上,然后平稳用力,加速,直到回到预定的车道上为止。另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自行车斜停在车道上,等发动起来后再把车头掉过来。三、《山地自行车》之下坡身体放松。骑车时如果四肢僵硬,不仅车手自己会左右摇晃,自行车也有可能会上下颠簸。车手应采取下蹲的姿势,双腿和胳膊稍微弯曲,臀部轻轻的坐在车座上。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车速,车手还会感到非常舒服,以便能更好的控制自行车。车手身体中心稍微靠后,落在车座后端,会使车架的活动空间增大,从而能够吸收一定的冲击力。还可以把车座放低3至4厘米左右,这样也能增大操作空间。要紧盯着车道,而不是路上的障碍物。高速、短距离下坡在这种斜坡上骑车,车手能够一眼望到坡底,因此可以选择一条直达坡底的路线。这一点非常有用,因为在整个下坡过程中,只要地形允许,自行车可以达到最快的速度,为冲上对面的斜坡最大限度地积累冲力。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力量,以提高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种运动中,车手的首要目标是选择合适的下坡路线,以及冲上对面斜坡的路线,然后坚持到底。长距离下坡长距离下坡,即需要选择比较容易应付的地形,还需要掌握相应的骑车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车手不可能一眼从坡顶望到坡底,因此在整个过程总应该边走边观察。要目视前方,根据骑车速度,留心前方15米远的地面,至少要留心地形允许视线到达的地方。选择好要走的路线,然后沿着这条路线骑下去,但也不要忘了根据地形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这听起来有些困难,但是骑上一段时间过后,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开始时,要选择自己肯定能够比较轻松应付的速度。不要用力太猛,速度也不要太快,否则的话,很快就会感到筋疲力尽,从而引发撞车等事故。技术性下坡在没有了解前面的地形之前,下坡的速度不应该太快。车手需要熟悉途中有什么障碍,以便能够安全的绕过去。即使对当前的地形比较熟悉,但最近没有在这里骑过车,尤其是近来天气不好,车手也应该先仔细观察一下地形,以免比较危险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专业的速降运动员通常是提前在车道上骑上一圈,遇到障碍物便试着处理一下,直到找到最好的骑车路线,然后才满怀信心的进行比赛。一个比较好的建议是在比赛开始以前,心中对整个路程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同时还要记住我们这里所有讲到的相关技巧和各种提示。进行技术性下坡运动时,一定要带上备用的保护性设施,比如专用的头盔、手套、护身衣和具有保护作用的短裤等。之字形下坡之字形下坡运动通常包括一系列的短距离下坡,而不包括再爬上对面的斜坡。因此,车手必须控制好车速,以便能够应付急转弯和其他各种以外情况。最受欢迎的骑车技巧是在运动之前绘制出途中的弯道,但需要考虑到每一段路程的距离,以便能够及时刹车、成功转弯。在弯道处刹车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方面,这会严重影响应付艰难地形的能力;另一方面,重心的转移还有可能把车手从弯道处甩出去,这样再想以较高的速度跨越弯道就更难了。四、《山地自行车》之地形了解各种地形的基本特征有助于车手增强自信心,但这需要车手亲自进行实践。巨石遇到比较大的石头时,最好避开,从旁边绕过去。要想从上面跳过去,则要看石头后面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自行车落地时是否安全。如果自行车速度较慢,石头又比较大,则需要特殊的骑车技巧。考虑到整场比赛,靠近大石头时速度要放慢一些,等到越过这一障碍以后再加快速度。同时要选择动力传动速比比较大的齿轮。一般牙盘和飞轮都选用中号的。小石块所谓的小石块,大小有钢球大小。但在上面骑行,自行车容易打滑。因此,布满小石块的地形对所有的车手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遇到这种地形,控制自行车和刹车都很困难,必须掌握相应的控车技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也许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那就是,在布满碎石或鹅卵石的地面上控制自行车不如在质地坚硬的地面上容易。因此,骑在车上时,车手一定要全身放松,根据情况,随机应变,不是“驾御”自行车,而是“指导”自行车从某个比较硬的地方跳到下一个比较硬的地方。要想成功,在骑车过程中必须选定某一个地方,瞄准,然后冲过去。要想改变骑车的方向,车手只需要把身体的重心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再轻轻的推动自行车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就行了。刹车的习惯也需要改变。下坡时,身体重心需要后移,使后轮获得更大的摩擦力。前刹使用不要过于频繁,转弯时尤其如此。也不要使前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太大,要保持的恰到好处。尽量多使用后刹,少用前刹。否则,自行车碰到石块或鹅卵石就会打滑。这时候,自行车不但不能减速,反而加速,从而失去控制。沟壑穿越沟壑时,要尽可能的使自行车保持水平状态。如果被卡在沟中,轻者会撞击一下,重者则会损坏自行车。小沟可以跳过去,如果沟比较宽,则需要另想办法。如果沟的宽窄合适,还可以从沟底骑过去。前轮碰到沟沿时,先把身体重心后移,使之离开前轮,然后推动前轮下到沟内。等到了对面的斜坡时,在提起前轮并从沟中冲出去。身体重心前移时,要继续踏蹬。这一技巧与跨越比较大的石头所用的技巧相似。不过,这里要做的不是从障碍物上面跃过去,而是从沟底冲出去。由流水冲刷而成的V字型沟壑是比较难对付的地形之一。这种沟通常宽50厘米,最深处也在50厘米左右。最简单的办法只把自行车从沟上面扛过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跨越沟壑时运用前轮离地平衡特技。后轮碰到沟底时身体重心稍微前移,同时继续踏蹬,直到冲出沟底。如果自行车被卡在沟内,需要找一个坡度较小的地方骑出来,也可以采用侧身齐足跳从沟内跳出来。但是,如果沟太深,要慢慢减速,等自行车停下来以后再爬出来。沙地沙地常常让车手望而生畏,但应付这种地形的技巧与铺满碎石和沙烁的地形一样。遇到这种地形,自行车前轮很容易陷在沙中,车手也很难控制自行车前进的方向。普通骑车技巧在此是不起作用的,正确的操作如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靠近沙地,瞄准目标地点,重心后移。平稳地用力踏蹬,保持车速。从比较厚有松软的沙地上穿过时,要象在海上冲浪一样,轻轻地“掠”过去。提示:不要忘了,其他自行车手和摩托车手走过的地方比较结实,骑起来比较省力。树根树根对许多车手来说,简直就是祸害,尤其在斜穿斜坡时,车手肯定会被拌倒。遇到这种情况,或者是扛者自行车跨过去,或者是运用前轮离地平衡特技,抬起前轮,紧接着重心前移,让后轮从书根上面滚过去。记住一定不要增加动力传动系统的压力,否则会减少摩擦力。圆木对待圆木要象对待大石头一样,使用相同的骑车技巧。唯一的不同在于,在后轮碰到圆木的那一刻,一定要保证前轮已经落在圆木的另一侧了。此时,身体重心一定不要太靠前。比较细的圆木可以利用齐足跳技巧跳过去。横穿积水从有积水的地方穿过肯定非常刺激,但是这么做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水的深浅,看一看水中是否有石头或者深坑。即使非常了解这种地形,这一环节也不可以省略。如果不了解,或者说有好长时间没有从这里走过了,最好放慢速度,或者干脆下车,步行过去。借用著名的速降运动权威人士阿尔博特的话说就是:“由于积水和泥浆既影响变速和刹车,又对自行车不好,最好扛者自行车从水中步行穿过,鞋子湿了,还会干的”。不过,如果很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安全穿过,那么就放开胆子冲过去,但一定要把身体的重心后移。||这样的好贴要顶起来,建议大家都仔细看看,能省不少麻烦.SONIC发的技术类帖子都很"精华",鼓励!!收藏!!||收藏慢慢看,想说一句,小骚你真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这样的帖大家都要认真看看||呵呵.过奖了.这篇文章把越野中摔车,爬坡,下坡三个重点都描述到了.尤其是把如何摔车摆在首位.值得学习.||这本书我有。||好帖子,俺要好好学习下,||好贴,收藏~~~~~~~~||今天实践了一把山地摔车,在石板路上摔真不好受.自行车就是一项受苦的运动.不过我喜欢||人沒事吧?保重。||嘻.破了点皮而已.谢谢关心||好帖,顶。。||跑去楼主QQ空间了,发现楼主也是摄影高手啊||好贴啊,受益不少||学习下。。。。。||小骚现在不玩单车了,玩摄影了!||赶紧做个记号。。||好贴,我刚买了车,收藏学习。||帮顶了。。。。。||我是半新手,认真看了!受益良多,尚须努力实践!非常感谢!||好贴!||我顶我顶我顶顶顶!2006年这么好的帖子,到现在顶帖都没翻页啊||好书啊,顶!||无事逛逛精华帖,顺便灌灌水,有用,MARK先||持续学习,谢谢!
“能量红牛动力深圳”2007山地越野挑战赛体能与专项技术训练安排“动力深圳”越野挑战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针对普通户外爱好者群体的比赛,比赛不在于考验选手的体能和专业技巧,而在于保证最大多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能够享受越野挑战赛的无穷乐趣,在赛程和项目的设置上更多地考虑爱好者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为使广大最普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能够具备最基本的体能与技术上的参赛条件,为保障大家顺利而愉快的完成全部比赛,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特安排专业体能与技术教练帮助大家进行统一训练,训练计划专门针对此次越野挑战赛而设计,保证了一般爱好者经过简短而必要的培训皆可以独立完成比赛。由于资源有限,除体能训练计划外,此训练计划主要面向已报名的参赛队员,未报名的爱好者视情况方可参加,请打算报名参赛的爱好者从速报名。专项技术训练计划第二项:山地自行车骑行技术【时间】:10月21日(周日),9:00-12:00【地点】:深圳东湖公园内(即水库大坝前空地)【教练】:张学勇【内容】:09:00-10:00讲授自行车运动的基本知识及动作示范内容包括:1.自行车的调节,骑车的基本姿势1.变速器的运用与调节2.踩踏频率的作用2.握把,刹车的技巧3.长上坡的踩踏技巧,长上坡的姿势变换4.推车的技巧和背车的姿势5.长下坡应该要掌握的几个基本动作6.山地车的拐弯7.上台阶的技巧与方法
10:00-11:00针对个别的问题进行解答
11:00-12:00自由练习强烈推荐提前阅读学习资料:http:thread-.html【装备要求】:自行车、头盔、手套、运动服【活动要求】:■本次技术培训主要面向动力深圳越野挑战赛的已报名队员,准备报名的爱好者视情况也可参加;■听从教练的指示,注意安全。【费用】:无【报名咨询】:李兰2499097
放假了,想组装个山地自行车大概2000左右,需要哪些东西啊?我比较倾向于跑山路,碟刹已经选好了BB5,车架麻烦推荐个Giantor其他好看点的,变速器就西马诺的指拨的吧!求求求求!!!!!!谢谢||还有我185所以小车可不行||我也好喜欢DIY一个自行车等高人来配置呵呵谢谢楼主了俺也借你位置细听详细||2000左右~够买个美利达公爵系列了.19||好像从哪看过这么一个帖子||其实2000组装没什么意义啊,建议还是整车吧,安逸些||2000多直接买整车吧,不过组装确实锻炼动手能力。||建议玩整车,等您对单车部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玩DIY。||回复慧海的帖子哦,那麻烦问一下就2500可以买个什么牌子的呢?||童鞋。2000就买个成车,不用解释。
自行车骑行技术一、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一)姿势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二)踏蹬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二、转弯技巧(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转动车把方向。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三、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一)上坡骑行技术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二)下坡骑行技术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四、刹车的技巧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当你使用前剎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剎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车力量。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剎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剎车的。(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剎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剎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剎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剎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剎车时,尽量使用后剎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剎车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30%后面70%的剎车力量,来作剎车的动作。(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拋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剎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剎,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剎车,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剎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剎车锁死的现象发生。五、山地车骑行技巧——简单的小技巧使你更像专业骑手骑着你的山地车上路,同家人与孩子一起沐浴在郊外的大自然中,享受郊游的快乐。有一两件事可能会围绕你:亦或在骑山地车行进中,你肚子饿了想要掏点东西吃,但是当你放开手单手骑车时却很容易摔倒;您想喝水时,你的水壶却好象离你远了些而难以拿到;当你要观察后方的情况时,不要担心,经由我们说明之后,这些小技巧只要稍加练习,你就会非常熟练,好象是生来便有的能力。1、口干吗?假如可能的话,先找一条平坦的,或者是稍稍下坡的道路,(凹凸不平的路可不是将一只手松开把手的好时机),不要停止踩踏板,而且保持向前看,而不是看着你的手,一只手肘微弯,握住把手。手肘微弯能够吸收石块路面带来的震动,同时能够稳定你在喝水时任何影响山地车方向的动作,另一只手伸下去拿水壶,这时,也不可以看下方而是保持直视正前方,这样不停地反复练习,直到很熟练为止。如果你的水壶是小号的,伸手下去时,要抓它的瓶盖部份,如果是大号的水壶,便握住瓶身凹下去的地方,在喝水的时候,水壶要向嘴角侧面,以免遮住视线。用牙齿拔开瓶盖,喝完水后,用你的身体来压住关上瓶盖,然后将水壶滑顺地放回架上,这时仍然不可往下看,保持直视前方。如果此招不行,那不如就带个奶瓶上路,或试试使用一种不用动手的饮水系统,只要将一支吸管放入嘴中便可以了。2、往后看的时候,你的手不能离开把手,同时要注意前方路面,当你从左肩扭头往后看时,将你的右手放松,手肘处微弯,这样虽然你的上身扭转了,却仍能保持山地车笔直的方向,假如你骑得非常快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快地从你的左臂下方低头很快地查看后方一下。如果你需要比较长时间去查看后方,那你就必须坐正上身,右手抓住*近竖管处的龙头,然后放开左手,身体在座垫上稍稍扭转向后看,一个职业化的小技巧:当你与另一个人同骑时,当你回头时,坐正并轻触你同骑者的肩膀,这样会帮助你骑直线。3、如果你打算乘骑山地车超过一个小时以上,那么就有必要在衣裤口袋中准备一些由天然食品制成可以增强体力的块状食品,当然你不可能用双手来吃一顿午餐,你只能够吃这种简单包装的食物。在行前,你就应当将包装的塑料纸撕开一些,这样当你取食的时候便不必要大费周折。同时放置这些食物的地方,最好是很轻易可拿到的口袋而不是与地图等混杂一起的深口袋,取起来极不方便。当你准备进餐的时候,将身体坐正,并将一只手握着竖管旁的龙头部份,手肘微弯来减少震动,然后再掏出食物,顺着你早些时撕开的部份往下撕去,然后便可以吃了。记住,吃完不可随地丢外皮,应当放在背包中。4、摇摆不定的骑手在团体的乘骑中是危险份子,就算是个人单骑,也会在拥挤时危及他人。假如你对自己骑车没有把握走直线,那么你就应该在路边的白色漆线上沿着线来练习。但如果你的手臂及上半身无法放松的话,这次简单的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自然放松。将你的双手轻握把手,双肘微弯,眼光放在前方约30呎外,但不要集中注意力在直线上,只要知道你在顺着这条线,不久之后你就会发觉自己走得十分稳定。下坡的注意事项和动作要领下坡也称为放山,是大家每次出行最喜欢的事情,所以给大家说说在放山的时的一些注意事项:1,放山时,在前车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严禁超车,前车如果感到速度不如后车,*右行驶,让后车超前。2,在放山时入弯处前200米左右,一定要减速,*右行驶,作相应的手势入弯3。放山时跟车的距离个人认为,两车相隔不小于10米4,放山时严禁打打闹闹,严禁听随身听!!!放山时的动作就记住一点即可,重心压后,用大腿内侧夹住车座,臀部至于车座之后,这样的动作,即使你在高速的时候,车轮暴死,你的车后轮摆动的幅度就能减小到最小,为咱们的骑行又增添了一些安全系数。切忌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重心前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车座的调整!为了充分发挥踏蹬技术,运动员的座骨结节需要支在车座上,所以,必须根据个人骨盆解剖构造来选用适合的车座。座骨结节间距离宽的可选用宽车座,坐骨结节间距离窄的可选用窄车座。如果坐骨间距离党选用了窄车座,车座就会嵌人坐骨之间,使座骨神经和肌肉过度紧张,破坏骑行姿势和正确的踏蹬动作,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车座的调整 车座前后的调整。先将车座固定在水平线上,然后再调整车座前后。根据运动员大腿长度,把座子前端调整到中轴垂直线后2~5公分处。大腿长,车座应多向后移动,大腿短,车座稍向前移动,但车座前端一般不超过中轴垂直线后2公分。 车座高低的调整。运动员坐稳车座后,用脚跟蹬住脚蹬,当脚蹬到最低点时,腿应正好伸直,既不感到过分伸脚,也不使膝关节有弯曲。 调整好的车座,应使运动员在踏蹬中,踏蹬到曲柄与地面平行的位置时,膝关节垂直线能正好通过脚蹬轴的中心。踏蹬到最低点时,膝关节能稍有弯屈。以利肌肉在紧张之后可得到暂时休息。经过几次骑行检验,如感到用力合适,就可固定下来。车座固定后,要把有关的测量数字记录下来,做为以后更换车座或车辆时的依据。车把的调整 车把的调整对调整骑行姿势很有意义。调整车把的宽度应与运动员的肩宽大体相同,一般为38~41公分。如果宽于肩,会增加风的阻力,窄于肩,胸腔会受到挤压,影响正常呼吸功能。车把的高度,应根据运动员上体尺寸和臂长来决定,并注意专项的特点。公路运动员用的车把可略高些,场地运动员用的车把可稍低一些。合理的车把高度是使公路运动员的上体角度(即通过髋关节的水平线和髋关节中心至颈椎中心连线)保持在35度~45度之间;场地运动员的上体角度保持在20~30度之间。 把立管的长度,最好是当运动员踏蹬到曲柄与地面平行的位置时,肘关节与膝关节能稍稍相碰。车于各部分间距离调好后,不要轻易改变,特别是在比赛前不宜变动,否则,会破坏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史发挥正常水平。 正确骑行姿势的形成,要通过专门训练,每次训练课都要严格要求,不论高速骑行或是终点冲刺,都要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万不可忽视。车手的洗车方法介绍作为自行车选手到观众面前时,应把车子清理得干干净净。比赛季节我每周都定期清洗车子月平均骑行800~1200km,平常则两星期一次清洗。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必需量之外,不要加太多油。尤其注意链条的上油,链条有没有小心地上过油,将大大影响踩踏,若上油适当踩起来非常轻快。上油的方法是:为了避免上油过多,在链的两侧的连接处滴油,一般的公路自行车的链有108个,也就是滴油216处。虽然使用DURA-ACE,但是链、变速器的滑轮部位没有很好地上油的话,整修得好的低等次的车子好过高等级的DURA-ACE。看到链条干净而上油适当的车子,我会想「这个人很懂得整修车子」。 清洗公路自行车手接触不到的部位,或者精密部件等都使用喷雾配件清洁剂-清洗。轮缘附近等*近轮胎的部位,以及shield(有遮挡的部位)的附近可能会损伤部件,不要喷雾,把清洁剂沾在布上进行清理。使用配件清洁剂清洗后,没有油因此必需上油。要懂得某些部件是不能够接触溶剂、滑润剂的,如刹车皮、轮缘侧边、轮胎绝不可沾上滑润剂的。若不小心沾上滑润剂,必需用清洁剂抹净。洗净并上油后检查所有的螺栓,不是用扭紧,而是检查有没有松弛的程度的力量,向扭的方向转一下就可以了。这种程度的检查也能够减少骑行中产生的不少故障。进一步的检查应该是:刹车杆的冲程的调整,前后变速。检查完高和低的冲程后,每一段都要检查。变速线有无变长,固定线的螺栓变松弛时,操作杆有时不会反应,因此必需检查。←用沾上配件清洁剂的布清洁轮缘或幅条,然后用橡皮擦般的软柔清洁擦如相片,擦刹车垫所接触的轮缘,经过擦净后由于油脂被抹去,变得发亮。提高刹车效果。该软柔清洁擦价格约16元。←相片是禧玛诺SPD-R脚踏。为了使磁夹板的抓住部位和断开部分操作顺利,因此要清洁该部位,然后上润滑脂。在脚踏的轴承部位封入有高性能的润滑脂,把它抹干净,涂上润滑脂的话洗车后1~2年不会有问题。←一般来说链条是用去油污剂来溶解油污,然后沾上溶有洗洁剂的水的刷子,拍打链条并洗清。若不用水的话,喷雾配件专用洗洁剂来清洗油污。若是晴天用润滑油。雨天就用含有吸水聚合物的润滑油。←禧玛诺的双控制杆的变速部位已含有润滑脂。引起故障的原因的泥土、尘埃等物,用快速干的配件用喷雾洗洁剂来洗净。清洗后变速部位及杆的支点要上油。抹去多余的油。 配件的调整不管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假若注意到配件的保养,就能100%发挥该配件的机能。在此介绍调整的要点。←用六角板手扭紧曲柄的固定螺栓。发生杂音的原因可能是:有些小配件松了,或者固定齿板的钉松了,曲柄、脚踏的施转部、磁夹板松弛等。→把链条放在第2段,把后调整器按相片的箭头方向施转18,每旋转一次调整线的张力。链响咔的位置起,向后回转1及14。←检查刹车块的消耗程度←在公路自行车的车架上的,树脂制造的hanger下面的线导轨,遇到下雨或湿地时很容易弄脏。假若接触面变脏,或者润滑脂已消耗完时,与变速线之间会产生阻抗,变速反应恶化。因此每次骑行之后应清洗并上油。←消除花鼓的稳定性提起整个车子,把车轮向左右摇晃,检查花鼓旋转部位是否咯嗒咯嗒响。通常是使用花鼓板手进行调整。相片是mavik·kisilum,使用花鼓专用板手,把花鼓的cap向相片箭头所指的方向旋转时,能消除花鼓的咯嗒咯嗒响声,使它变得稳定。↑前变速器的pantograph的操作部位,容易沾上尘土、油污等,不单用洗车刷来清洗,还要用配件洗洁剂边移动前部机构边清洗。然后上润滑脂,除去多余的油。 ↑左开动刹车杆,把刹车块贴在轮缘面,然后上下移动,固定位置轮缘上的边缘下2mm处。把固定钮向上面的相片中的箭头方向扭紧。要小心不要让刹车块接触轮胎。↑右相片注意!在free本体和花鼓的转动部位不要直接喷配件洗洁剂。freebody和花鼓则可用清洁剂清洗。在旋转部位的shield或者空隙喷少量保养剂使它旋转顺畅。←中等等级的公路及山地车的曲柄,都有用8mm六角板手解开的机构。左右曲柄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可以扭紧。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放松fikising螺栓,继续旋转下去时,可以取下曲柄。↓这是国外出售的自行车维修工具。全套价格约1,300美元。←检查所有的螺栓不管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对所有的螺栓都应检查。 ←刹车杆的冲程的设置各人各异,对于初学者来说不管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设置时把手杆和刹车杆的间隔留下1cm以上为基本。由线的张力来进行调节。 更换配件←更换轮胎的要点解脱轮胎时应该用两个解脱轮胎用杆,小心不要损伤内胎。先在内胎里充填少量气体时,较易把内胎装在轮胎里。同时检查一下有无夹住内胎。←要防止破胎就要更换车圈挡带clincher车胎的车圈挡带,是防止破胎的重要配件,尤其是高压车胎的车圈挡带容易损坏,最好一年更换一次。更换时把螺丝批搜入车圈挡带阀门孔内,对准车圈的阀门孔来调节安装。←齿轮板是消耗品要确保变速性能的话要更换更换山地车的曲柄的inner齿轮,要取下曲柄后进行。固定outer和center齿轮,使用5mm的六角板手和防滑螺丝板子扭紧时,不容易松弛。←刹车块的沟剩下1mm时应该更换。把固定块的螺栓用2mm的六角板手,按相片所指的方向旋转时,只要滑下刹车块就可脱落。刹车块左右都有记号,把新的刹车块滑进沟后必需把它扭紧。←车头小件的更换车头小配件的损坏的原因可能是生锈,假若调整车头小配件也觉得handling重时,检查轴承的旋转状态,感觉重时应更换。←刹车块的沟己超越1mm时应该更换。在V型刹车的安装台座附近有调整return弹簧的螺栓,向相片箭头方向旋转时,return刹车向外扩大的力变强。←调整使得车圈边和刹车块之间的空隙相等。调整刹车块,使它成为前进方向为窄的八字形。●更换bar-tape(把带)从末端开始卷,边卷边重叠bar-tape。卷到最后是关键。用具只要bar-tape,同色的粘胶带及剪刀。●更换shiftwire穿innerwire时不要弯曲,因为将成为阻抗的原因。outer要剪成和原来一样的长度,在切口上套上咀注油。把inner穿过固定inne的沟,轻拉并扭紧螺栓。●更换刹车wire时outer和inner同时更换刹车wire不灵的原因:可能是inner生锈;inner和outer弯曲;在outer中的衬圈的消耗等有关。outer使用专用刀剪,切口要园。在outer中注油兜时操作较为顺畅。←把托架上的垫掀开,粘上剪成5cm的bar-tape。←在杆上穿innerwire。←从末端起粘上bar-tape重叠bar-tape的13。←在outerwire上注油时操作顺利。←卷完之后,如相片剪成斜面,然后用同一色的胶粘带固定。←使用5mm的六角板手,把固定wire的螺栓向相片的箭头方向转并扭紧。←更换链轮链轮是消耗品,变速机能下降,或者齿片有欠口等时应更换。相片是禧玛诺的链轮,使用专用工具和大的板手。向相片箭头所指的方向旋转。←链条的更换一般骑行km后进行不管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尚未骑到5000km以前也要经常检查,每一节都要检查,若发现问题时应更换。禧玛诺的更换时需要专用工具。campanyyoro也需要专用工具。←更换dualcontrollever的垫块抽掉刹车器上的innerwire,用5mm六角板手取下刹车杆,然后抽去垫块。新的垫块用水浸下后装上去操作较为顺利,把垫块套在先端部位。 欧美日的各种润滑剂、清洁剂、去油污剂等价格只供作参考 ●化合物:1把铝锈抛光。150ml50元●清洁剂:21加伦400元3295ml40元●润滑脂:485ml约96元0g45元盎司80元元●除锈剂:150g90元●聚四氟乙烯系润滑剂:喷雾后不易沾上尘埃等。340g68元4盎司63元1555ml35元●去油污剂:1元17生物分解性12盎司65元1812盎司70元1912盎司97元●抛光剂:20抛光效果极佳200ml45元2112盎司65元22300ml55元●润滑剂:23尘埃不易沾上,在高负荷部位起化学变化,产生二硫化钼220ml125元2虽然量少,可大大减少阻抗15ml94元267ml68元27含氟350ml103元28 ●链条清洁剂:35粘度高能耐雨水2盎司45元34能在恶劣环境下维持顺畅75ml50元35晴天用2盎司45元36能形成强性膜,耐磨及润滑效果50ml35元●配件清洁剂:3中干性,溶解油性效果好,不要涂在塑料等物体上840ml103元41除去油污及泥,不含溶剂的分解型。500ml70元42速干性不容易伤到塑料、橡胶,少量短时间使用。650ml100元●腊及四氟乙烯润滑剂:43能使配件运转顺利59ml70元44不易沾上尘埃等4盎司55元452盎司45元46除去脏物机能和润滑机能成为一体。12盎司125元47喷氟剂7盎司90元50腊系干润滑剂4盎司70元 润滑剂、清洁剂、去油污剂的性能及使用部位●配件清洁剂合成物「溶剂」将油污溶解并清洗。不容易干的溶剂可能会损伤避震器的涂层或接触树脂,因此最好选择速干性的配件清洁剂。相片是wakozu牌的是中干性清洁剂。●抛光剂保护及抛光车架的涂装、金属或塑料制配件等。把该剂沾在布上,边除去脏物边涂上抛光剂,最后用干布磨光,变得光亮亮,也不易沾上尘埃等。 ●四氟乙烯系润滑剂车头组件、中轴、花鼓、后拨链器的旋转部位的润滑,加在shield上用在防止水或者脏物的侵入的部位。加有提高润滑性能的四氟乙烯相片是TRI-FLOW牌的四氟乙烯系润滑剂。●四氟乙烯系湿性润滑剂带有氟素和粘性的双重效果的湿式润滑剂。进入旋转部位、pantergraph部位、链条等活动部位,使操作变得顺利,同时耐两水相片是WHITELIGHTNING.RACEDAY价格4盎司63元。●去油污剂去油污剂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喷在油污上然后用水清洗。因为它将除去油,因此洗车后必需润滑以及加有防锈效果的润滑油。也有环保性能的生物分解性的去油污剂如相片BIODEGREASER12盎司65元●化合物在胶体状态的化合物中加有微粒研磨剂,除去金属部位的脏物、锈等的同时磨光成发亮相片为Bliston牌的RUSTClean价格150ml50元。●四氟乙烯系干性润滑剂被称为蜡系列润滑剂。加有氟素因此注油后溶剂很快干成为干的状态,也不易沾上尘埃等物。相片的是FINISHLINEKrytech价格4盎司70元●洗手用清洁剂除去进入到手的指纹、指甲里的脏物等的洗手用清洁剂。使用后要用水洗净的和用纸巾抹去的有两种类型相片是KURE牌子的清洁剂价格295ml40元。●链条润滑剂链条受到泥土、尘埃、齿轮板的金属碎、雨水等的侵害,链条润滑剂是用来润滑齿轮。有晴天用及雨天用粘性强。相片是SONAX牌的链条润滑剂价格75ml50元。●润滑剂有各种类型的品种,如防止沾上尘埃的、混入吸水性聚合物遇到水时粘度变高等。假若用水清洗的话,最好使用能排除水水置换性的类型相片是PEDROS牌的SYNLUBE-ROAD价格2盎司45元。●四氟乙烯系润滑剂为了提高润滑性而加入氟素的润滑剂。用在链条及线上从领万能性润滑剂相片是KURE牌的SUPER5-56价格340g68元●润滑脂膏一般的润滑脂膏是:把油和肥皂之类的物质混合的东西,用来润滑旋转部位、防锈、防止尘埃、水的进入等。也有为了提高润滑性能而混有钼丶锂的类型相片是SHIMANO牌的DURA-ACE用的润滑脂膏价格50g45元.变速器调校技巧 1.将前链条置於大齿盘上,后链条则拨入小齿轮。如下即可确定外部作业位置:先将上方小导轮精确地置於最小的小齿轮位置─如为Shimano系统为上方的小螺丝,ESP系统为下方螺丝,而Di.R.T的变速系统则为前方的调校螺丝。此项工作也可在链条及变速缆线组装之前进行。2.变速缆线最慢在此时即须卡上(之前应是将变速器及变速杆上的调螺丝转紧一圈)。而后以变速器调节螺丝将缆线轻调至紧绷的程度。如为Sram的组件─不论是i.R.T.或ESP系列─则可减省此手续。只须将缆线以右旋把上的调节螺丝调紧即可。3.至於内部作业机制方面,须将后方的链条拨入最大的小齿轮上,前方则置於小齿盘上。此时即可转动─依变速器型式不同而有异)─其他各颗调节螺丝至最紧,使上方的小导轮精确地在大齿轮下方进行变速动作,注意须达其极致点。如不然,在经历一段美好的自行车之旅后,即可能因链条小齿轮与轮辐之间的拉动而造成轮辐断裂。4.现在应利用所谓的B号起子,将后变速器调整至最大的小齿轮与上方小导轮之间,直到空出一个半链环的空间为止。如间隙过大,变速器的作动会不精准,但如间隙过小,链条要拨入大的小齿轮上便会有困难。要诀:在调校时,将踏板向后旋动,让後变速器可自由摆动。5.接下来进行微调:将踏板向前转动,并将链条下拨至第3个小齿轮(前方则置于中齿盘上为宜),后变速器调节螺丝(或是Di.R.T.及E.S.P.车款右握把上的调节螺丝)便可尽可能转松,到链条不和第4小齿轮磨擦为止。为了查验,应将所有段速都完全再变换一次;如在上下变速时仍有些卡阻的现象,可以再进行小幅度修正。6.在缆线各端都会有一个尾套。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也可防止缆线出现叉散或缠卷情形。在紧急时也可以轮圈尾套代替,但须用万能钳夹固定。如要豪华些,专业作法便是以焊锡制成此尾套。自行车踏蹬技术踏蹬动作是自行车运动中关键的技术动作,也是最复杂、最难掌握的动作。良好的踏蹬技术可使运动员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得到尽可能大的功率,达到高速度。为此,自行车运动员一定要在改进踏雕技术上狠下功夫。一、踏蹬动作的用力分析踏蹬动作是周期性运动,即在一个固定范围内,以中轴为圆心,以曲柄为半径,重复地进行运动。每踏蹬一周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临界区(上死点)。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用力阶段)。第三阶段:下临界区(下死点)。第四阶段:回转阶段(放松阶段)。沿着圆周进行踏蹬的力量都是通过切线来传递的踏蹬到每个阶段时,肌肉用力各不相同,两只脚交替进行踏蹬,当一只脚处于回转阶段时,另一只脚已进入用力阶段。踏蹬到上下临界区时,应尽量使肌肉放松,并尽量缩短在临界区停留的时间。用力阶段是踏蹬主要阶段,运动员在这个阶段内使用的踏蹬力是自行车前进的主要动力。因此,要把力量充分、合理地运用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内踏蹬力量愈大,车子前进速度就愈快。回转阶段叫放松阶段。这段时间里一只脚踏蹬作功,而另一条腿主动向上抬起,不能给脚蹬任何压力。并利用抬腿短暂的一瞬间让肌肉放松一下,以便把力量集中起来用于作功阶段。有时需要采用“提拉式”踏蹬,即利用抬腿动作给脚蹬以拉力,以加大另一只脚做功阶段的踏蹬力量,达到取得更高速度之目的。二、脚掌在脚蹬上的位置脚掌应平稳地踏在脚蹬上,脚蹬应在脚掌中部和脚趾之间,也就是脚掌正好踏在脚蹬轴上,脚掌的纵向与脚蹬轴保持垂直。鞋的前端可伸出脚蹬5一7公分左右(根据脚的大小决定)。鞋卡子的位置应正好卡在脚蹬框上。鞋卡子要钉正、钉牢,皮条系紧。加强在用力时两脚的有机配合,帮助运动员正确地完成踏蹬动作。三、踏蹬方法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式和脚跟朝下式三种。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脚在最高点A时,脚跟稍下垂8~10度,踏蹬力量是朝前下方;用力逐渐加大到B点时,脚掌与地面成平行状成,踏蹬力量最大;再向下,用力逐渐减小,进入下临界区,肌肉开始放松,脚跟略向上抬起,到C点时,脚跟逐渐上提到15~20度;当脚回转到D点时又与地面平行,往上行,脚跟又向上提起。重新进入A点。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贺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脚尖朝下式踏蹬方法:目前不少运动员,尤其是短距离运动员采用脚尖朝下式踏蹬方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做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四、踏蹬动作的训练踏蹬动作从现象上看很简单,但要准确掌握,达到动作协调完美,却十分困难,必须反复地进行训练。开始训练时,最好不要用皮条捆脚,传动比要小,速度不宜过快,让运动员用较多的注意力体会踏蹬动作,培养踏蹬“感觉”。经过一段训练,基本上能轻松自如,圆滑有力地进行踏蹬时,可逐渐加快速度,系上皮条进入正常系统训练。训练踏蹬动作,不论是新运动员还是有训练素养的运动员,都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负担过重,更不宜在疲劳情况下训戏练。同时要注意发展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及力量,以助提高踏蹬技术。踏蹬技术训练,也可以在练习合上进行,其好处是能及时得到教练员和同伴们的指导,能使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改进踏蹬技术。剎车方法及注意事项喜好追求速度的一伙聚在一起,最常热烈谈论的话题不外是…转弯处如何做出高危险度倾斜过弯、转弯速度如何的快速、下坡时速能飙达多少时速、有没有胆量再挑战自己的极限等…隐藏在这些高超技巧表像背后,需要的是高超的剎车技巧,常使用剎车或是紧急剎车也不代表是迟顿,正确来说,剎车应是如何在正确时机、最短时间、最短距离内降到您预期中的速度!为了正确的剎车,我们必需了解剎车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事实证明唯有前后轮同时全力剎车才能获得最短剎车距离,剎车距离取决于剎车功能剎车块与轮圈的搭配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程度,大部份剎车力道会经由前轮传达出来,前轮及后轮的制动力比例约为70%比30%,因为在剎车过程中,整个车身重心会往前移动,所以在剎车时臀部应离开座垫将身体重心往后移动。在练习剎车技巧前,必须先调效出适合个人骑乘风格且能有效发挥剎车功能的压点煞车块接触到轮圈,有二点需要注意:1.拉剎车把手的手指最前端第一节关节能有效弯曲扣住剎车把手,手指全力往内拉住把手时,第二节关节必需大于90角,且拉杆起码距离握把有一个半指头宽度裕度,避免长距离下坡剎车块的磨耗,造成剎车把手碰到握把上的手指,影响剎车功能。2.较高级的剎车把手可调整把手施力点的杠杆比,造成剎车力道手感上软硬的差异。全力剎车基本骑乘姿势:1.臀部迅速往后移离座垫同时,稳踩住踏板,手臂伸直,目光朝前。2.在确实将臀部往座垫后方移离才能做出接下来的动作…尽可能再降低身体,此意谓您的臀部会位于座垫的后下方,甚致您的胃像会碰触到座垫一般…其姿势和陡下坡的姿势一模一样。3.全力拉剎车把手,在前后轮不打滑且逐渐增加剎车力道的同时,随时调整重心位置,直到感受剎车到后轮刚好浮离地面的程度此时是最有效率的剎车。“前空翻”不是前剎车力道太强的原故,而是没能利用重心的转换及利用伸直手臂来支撑往前的加速力道,若是全剎车时前轮快打滑,迅速短暂释放前剎车把手可解除其窘境。但若前轮剎车力道低于后轮,意指后轮的减速力太大…就会产生大家耳熟能详的”甩尾”动作,只要短暂释放后剎车把手即可。全剎车技巧可运用到以底下二点之外的任何剎车条件上:1.湿滑或松软路面:地面和轮胎间摩擦力降低,若百分百使用全剎车,会加重前轮荷重,导致前轮打滑失控。2.颠簸路面:尤其OFF-ROAD高速行驶时,车身可能会跳离路面,若于前轮尚未落下的瞬间前剎车把手拉起…前轮死锁失控打滑。要是把爆胎或是剎车故障算下去的话…这四种状况就必需仰赖后剎车的有效运用,但其姿势是和全剎车的基本姿势是完全相同的。还有一种紧急状况是必需运用到后轮剎车的高级技巧…弯道后轮滑移过弯。进弯前必需完成剎车动作以安全的速度过弯是过弯基本的技巧,若必需于弯道中剎车,我们必需了解到此时轮胎不仅承受着剎车力道,更须承受侧向离心力,这导致后轮很容易侧滑;但若进弯的速度太快,就只能*后轮滑移来辅助过弯,这技巧是当您过弯失速时唯一的救命技巧。但若想以滑移代替紧急剎车,基本上只会拉长剎车距离,而且剎车最难掌握的就是后轮滑移剎车。滑移过弯姿势:1.放下过弯内侧脚。2.拉紧后轮剎车同时,以内侧腿为支柱撑住地面,维持身体重心。3.操控前轮过弯动作。4.前轮快出弯时,放开后剎车把手,使后轮恢复抓地力及拉正车身,将内侧腿放回踏板上加速离弯而去。常有人提到「后剎车力道太过软弱」或是「车架后三角刚性不够造成剎车力不足」…除非您是一位常将自己速度推向个人极限边缘、要求极准确的剎车点,且具有极佳剎控技巧的人,不然加装剎车补强板遭遇状况时,可能会造成后轮常失控的情形;反倒不如透过在不同路况之下,练习前后剎车力道的运用、熟悉轮胎和地面间摩擦力、了解车架特性应是更加来的重要。另外提醒…除非您是在专为单车开发出来可以练习后轮滑移的场地,不然尽量避免此一动作,我们除了要留给他人对单车骑士一个好印象,也该尊重其它任何用途使用者,更应要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弯道的掌控心得和弯道转弯的技巧由南横大关山注:台湾高雄县山区风景非常优美随道直下梅山最后一个下坡桥上弯道,想利用地形来保持动能接续下一个来到的缓上坡,眼光放的够远...甚至扫到下一个弯道,结果...轮下一摊积水,眼光放太远没注意过弯路况...一阵痛楚。小关山林道回程一路下滑,一个弯角,拉住剎车时,眼光瞄到前方有个障碍,前轮转动太大前轮滑开,脊椎传来一阵凉意,车往东人往西...当然少不了好一阵子的痛楚挫折。您有过这种经验吗?如何快速而安全的过弯技巧是越野赛中成败的关键,中高速过弯很基本的技巧就是要「放低且伸直外侧腿并把体重置于踏板其上」...,只是要怎么去体验姿势呢?教您一个很简单的体验方法,找一个无车无人安全的水泥柏油路面「放手」过弯,您会感觉到您身体很自然把外侧脚打直并把体重置于踏板上甚至弯角角度大一些,就直接站在外侧踏板上,颈部保持与地面垂直目视行进路线,上半身倾斜角小于单车倾斜角,内侧大腿鼠蹊部自然*在座垫侧边控制单车倾斜角度,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您就能体验这技巧的感觉。熟悉后再找个缓下坡试试吧!过弯打滑是最另人担心的一件事,但多数错误并不是因外在因素或技术的关系,而是太过注意滑倒才导致。转弯最常听到犯的三项错误:1.转弯时把头斜向弯道注意前轮地面。2.转弯时没将重心往前倾,导致前轮失去循迹性及稳定性。3.上半身过于僵硬,丧失路感,未能于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反应。把过弯技巧拆成三部份来分析:行走路线、操控、姿势。行走路线:众所皆知的out-in-out就是过弯完美行走路线,但这条路线必需是一条圆滑顺畅的弧线,当您越过这条线范围时,也尽量避免不要用「一点」来改变方向也就是行走在线不可以产生锐角,这会加重前轮负荷可能导致前轮滑倒;但如何在己知的弯道中找到出弯顶点APEX己是一件难事,有些出弯顶点是在您认知的更里面,更何况是在开放道路对向车道随时会有来车,更是难上加难无法划出这条完美弧线;在不能完全使用道路的幅度下,建议不能超越道路中心线,纵使在自己的车线内,必须采用能不使用这技巧就能过弯的弧线,况且在路肩或中心线附近常有积砂或是车道分隔线。不同弯角进弯点解除剎车瞬间、改变重心、倾斜车身的点会有很大的差异,简单来说,道路弯角伏度越小,进弯点越早出弯顶点APEX比较早看到;弯角伏度越大,进弯点就必需设定在弯道的更里处出弯顶点APEX比较晚看到。弯道中速度最快、距离最短的路线只有一条,但若只是进弯OUT而无法顺畅的IN到出弯点,那接下来的OUT可能会手忙脚乱或以出轨收场!也许降低些速度、进弯不要太OUT,会更加安全流畅的划出属于您自己风格的路线!操控:在进弯前必须完成剎车降到进弯安全速度,在解除剎车那一瞬间就是改变重心倾斜车身的进弯点;滑过APEX后,加速「厚以去啦」。在弯道中要避免剎车...因为不论直线或过弯的剎车动作都会破坏既有平衡,会导致前后轮的循迹及抓地力改变,必需藉由改变重心来修正平衡。在入弯后除了有状况发生需要修正路线外,唯一要作的事...「专注视线维持姿势不要发呆」,其它交给身体去做最正确的反应。姿势:人是以头部的位置及状态来判断出自己身体位于何种位置,包括收集信息的双眼及操控平衡的三半规管也位于头部。过弯要求头部保持「相对于真正水平的垂直状态」,除了判断路面倾斜度外,也可维持进弯视野。接下来「头部向上、下巴抬高朝向转弯方向,并将目光看向远方」,其原因是人会朝眼睛所见的方向前进,即使未意识到身体还是会自然作出反应,只要意志坚定,专注于视线,便可圆滑地统合所有技巧。总之...头部姿势、目光方向、想些什么影响您过弯的信心及反应。双肩放低内侧肩膀比较低、手臂放松手肘微弯内侧手肘比较弯而具弹性、放下伸直把重量放在外侧腿上甚至站在外侧踏板上,内侧膝盖向外朝向弯道、内侧手腕轻轻推入里侧把手控制倾斜程度外侧手腕及把手控制回复倾角程度、微微转动龙头角度单*倾斜单车不转动龙头无法转弯、以最舒适的姿势随地形角度随时改变重心保持单车的循迹性及平衡性、有节奏地深呼吸。整合上述动作:目光迅速扫描弯道找出行进轨迹,笔直朝进弯点前进,于进弯前完成剎车降至安全入弯速度,放开剎车杆后,倾斜车身改变重心开始朝APEX滑进,下巴朝向弯道目视正前远方保持头部垂直,上半身放松以不变应万变,通过APEX后,移动肩膀及膝盖改变重心回复正常状态,同时准备踏下内侧踏板加速前进,在您不自觉的情况之下,很自然的臀部坐在坐垫上车身倾角自动回正。转弯*胆量不如*技巧,记住上述三大要点,会大幅增强您的过弯速度、向心力及操控性,并当前后轮打滑时,身体会自动修正平衡恢后操控。||学习了!||骑车的同学好好看看。||学习了,一会去试试||支持下先!纯顶贴攒积分,如删贴别删分,呵~||呵呵,很详实的贴子。
各位参赛队员:为使广大最普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能够具备最基本的体能与技术上的参赛条件,为保障大家顺利而愉快的完成全部比赛,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特安排专业体能与技术教练帮助大家进行统一训练,训练计划专门针对此次越野挑战赛而设计,保证了一般爱好者经过简短而必要的培训皆可以独立完成比赛。组委会定于08年10月11日在体育馆举行山地自行车骑行技术专项训练,欢迎参加!详情请点击http:www.activity_detail.php?ID=187。“能量红牛动力深圳”2008山地越野挑战赛组委会日||沙发~~有时间过去瞅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车座角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