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阅读对电子阅读上网利大于弊弊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冲突
第04版:出版
&&&&&&&&&&
大学生代表参加北京BIBF国际出版论坛选拔赛齐呼——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冲突
  ■&本报记者&&章红雨  当人们为大学生们热衷于网上阅读,而忽视传统纸质出版物阅读,进而影响深度思考而担忧的时候,8月16日,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参加北京BIBF国际出版论坛选拔赛的9名大学生,就“网络时代的阅读”话题,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网络阅读只是一种方式,阅读行为本身并不会因其方式变化而随之发生本质改变,因此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网络阅读以海量便捷取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源同学说,“倘若说图书是精神的海洋,那么网络便是图书的海洋。我从未在哪家书店见到能有一个优秀阅读网站那么多那么精彩的文章,网络阅读让我再也不用担心花在找书上的时间,也不用担心买书的支出了。”北大中文系学生刘琪也表示,网络的速度吸引了她,“我们追求速度”&。&  怎么描绘自己对网络阅读的感觉呢?中国人民大学孙琦子同学形象地举例说,一根网线连着“二十四史”和国际新闻,一个屏幕显示着《大学》、《中庸》和阿西莫夫,一个鼠标可以同时点开《天工开物》和《纯粹理性批判》——只要你想读,网上几乎应有尽有。&  “如果说,传统阅读是一条大路,通往知识山峰的智慧顶点,那么电子阅读便是一叶轻舟,带我们自由徜徉于信息的海洋。”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孙琦子以切身经历来说明:“上学期我想到图书馆借本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结果那本书实在人气太旺,去了几次都没能借到,就连预约都排在五六个人后面。书店里阅读毕竟不方便,买回来又觉得没有必要。无奈之下我只好求助网络。没想到百度一下,不到一分钟,完整的电子版就存到了我的电脑里。这下就算宿舍熄灯,我也可以抱着我的笔记本感受文明的冲突了。”  同样,“查找资料也不一定非去图书馆辛苦地检索书号、找书、查阅、复印,有了谷歌、百度、搜狗,鼠标轻轻一点,天下资料便可一网打尽。现在让人头疼的不再是体力劳动的疲惫,而是资料太多看也看不完。”孙琦子慨叹。  网络与传统阅读本质相同  网络的方便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青睐,那么大学生们怎么看待当下网络阅读不能称其为真正阅读的说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佩同学认为,方式终究是一种方式而已,并无优劣之分。传统与网络阅读各有千秋、各自有着自己的适应人群,但阅读这一行为本身并不会因其变化而随之发生本质改变。如果说传统阅读是一种心情、一种姿势、一种延续,那么网络阅读则是一种激情、一种散漫、一种蔓延。&  郑佩并不认为网络阅读就会让人浮躁,“在网上阅读,就好像一个好奇的孩子来到一个满是玩具的房间,总要先摸摸这个瞧瞧那个,要好一会才能定下来,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然后便躲在一个角落里,爱不释手起来。你说这是浮躁么?不完全。阅读可以有很多种姿势,网络不过又为它增加了一种可能性。对于姿势没有要求和限制,就好像对于唱歌跳舞不应该有过多的约束与限制。随性而歌,随灵而舞。阅读也是一样,只是不同的性情和风格罢了”。  郑佩的看法得到李源的认同。李源说:“我从不认为图书是精英文化,网络便是所谓的大众文化。其实,文化层面的不同,并不取决于媒体介质的差异。纸介质并不比电子介质来得高贵,无论图书、广播电视、网络,本身只有传播特点的不同,并没有高雅低俗之分。阅读的本质虽然是一样的,阅读的方式却可以是多样的。惟一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好文章。”  网络与传统阅读相辅相成  对于网络阅读能否替代传统阅读的问题,大学生们的观点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传统阅读更能给人带来深度思考。中国传媒大学徐小同学认为,速度、精度、广度和深度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缺一不可的四种维度。人们对于深度的渴求是与生俱来的,不会随着浅阅读的增长而消亡,只会凸显得更加迫切。传统阅读有能力制止浅阅读的过度流行,并保卫人们热爱思考的习惯。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时代的阅读进行反思。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是左右手的关系。刘琪同学认为,网络阅读在当今社会虽然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再大也不会完全覆盖传统阅读的市场。网络阅读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道曲线——首先是急速上升的弧线,当到达顶峰之后,逐渐缓慢下滑,直至回归稳定的水平线。也就是说,现阶段我们正处在急速上升的阶段,今后网络阅读仍然会继续升温,会逐渐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认识、接受和使用。直到有一天,人们都熟悉了它、了解了它,市场的运作机制也趋于完善,这场争论才会罢休。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网络阅读才能回归它应在的位置,和传统阅读并行不悖的存在。应该是“左手握一握书本阅读,右手握一握网络阅读,它们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这二者并不是针尖对麦芒,非要拼出个你死我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李源概括说。  大学生选择理性网络阅读  那么,何为理性的网络阅读?又如何去做一个理性的网络阅读者?  对于这个话题,中国传媒大学翟丕峰同学的理解是:“网络没有国界,网络也没有禁区,它打破了时间的闸门,也打破了空间的闸门,让良莠不齐的各色信息一齐喷涌而出。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者,不能在海量的信息面前,科学、理性的选择自己的阅读材料,那么他不但享受不到网络所带给人的便捷和快乐,反而会在杂乱无序的海量知识里驻足不前。大学生应该尽早回归理性阅读。”  如何做一个理性的网络阅读者?翟丕峰同学说,网络时代的理性阅读,不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式的“眼球阅读”,而应该深入地思考阅读材料的深层内涵,构建阅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表示,达到这种境界,传统阅读是一种途径,更为理想的是有越来越优质的网络。“比如,多数人阅读《红楼梦》图书版,但通过网络来阅读这部皇皇巨著的人可能不会很多。因为网络搁上单调的百万字的文字,相信能看下去的人还是少数,包括年青人。但如果一本数字版的《红楼梦》,能够调动更充分的文字、图象和声音的手段来装饰,我想它不会没有市场的。因此,理性的网络阅读,是期待卓越的网络出版的出现”。您好,欢迎来到奥一网![],新用户?[]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97|回复: 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考题)
天池浪漫曲肖复兴
  (1)到新疆首先要到天池。   (2)天池!听听这名字就足以引人,天上的池塘,该是何等浪漫。更何况古称瑶池,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之地,周穆王西游宴乐之地,更让这里闪烁着浪漫光环。我上天池为了什么?望着一车脸上泛着光芒的游人,我在问自己。   (3)车出了乌鲁木齐,戈壁的苍凉让人心发紧,悲壮让人心动,美却让人感到辛酸得想落泪。我知道这是西北独具的色彩和美,这是一种只有经历沧桑才能感,陪到的悲剧式崇高而庄严的美。美丽而神奇的天池那一缕浪漫,正诞生在这样浑黄苍凉美的土地上。   (4)我明白了,我并非独寻天池而来,我是梦想、思念着、牵挂着一个人的。如果没有这个人,也许我不会到新疆来,也不会奔天池去。因为新疆最初给我的印象,不是哈密瓜,不是葡萄干……而是他写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只眼睛真漂亮……”是他的歌把新疆与我拉近。只是那时一直到后采许久,我并不知道不仅仅这两首而且众多有关新疆的歌都是他创作的。这不能怪我,尽管《在那遥远的地方》编入法国国女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材,罗伯逊曾将它作为保留节目唱遍世界,歌曲并没有署名作者,而荒唐地冠以“青海民歌”。他是谁?能写出这么动听歌的人一定美如达坂城的姑娘……   (5)车到阜康县城折东跑三十一公里便是天池。一路天池水先导一样引我入山。   (6)就在今年,我才知道他叫王洛宾,今年已经七十八岁高龄!   (7)他的青春融进他创作的无数首新疆歌曲:《玛依拉》、《半个月亮爬上来》、《都塔尔和玛丽亚》、《高高的白杨树》……他的歌就是他的心的翅膀,让新疆飞向世界。   (8)传说也许带有演绎色彩,说他在二十六岁那一年在兰州街头偶然听到一个维族司机哼唱小曲,立刻被磁石般吸引住了。为此,痴情如醉,他竟义无反顾,只身一人西出阳关,直奔新疆,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土著。谁想到呢,他却为此付出太为昂贵的代价,不仅仅是青春,不仅仅是中年丧妻,而且是长达十五年的牢狱生涯……   (9)他却创作出那么多美妙足以惊动世界的新疆歌曲!   (10)我终于见到了天池!它比我见到过的许多湖泊都要美。平原的湖泊:太湖、西湖、鄱阳湖,自不必说了,它们难有这样居高临下的气势,难有这样倚天揽山的格局,难有这样古木拔地、雪峰参天的森森万千气象!如果说美,它是冷艳的荚,是经历寒冷之后的温馨。如果说关,它是悲壮的美,是经历了磨砺沧桑之后的深沉。   (11)我却没能见到他——王洛宾。   (12)听朋友讲他的悲怆身世与传奇经历,曾引起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关注与爱慕。三毛女士曾与他鱼雁往来,甚至意欲与之成婚,不幸未遂此愿便溘然长逝于台北。不管是传说也好,还是实有其事,王洛宾实在是新疆的骄傲,他是值得爱的。我曾经在电视里听到他自己弹奏钢琴自己唱的一首歌。与他同牢房的一位维族小伙子的情人在外面苦苦等待抑郁而死,小伙子出狱后在姑娘的坟前铺满姑娘生前最爱的丁香花。他为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在狱中写下了这首歌。他那苍老却深情的嗓音,我很难忘记,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姑娘的坟前铺满丁香,我的银须爬满胸膛……”立刻让我泪水潸然!这是一位长者的炽热情感,沉甸甸让人到深沉的分量。这样赤子之心的汉子,岁月不会把青春一笔勾销,难道不值得爱吗?   (13)天池默默无语,荡起一圈圈涟漪,圆圆的密纹唱盘一样,把这一切录进它深沉的湖心里。一九九一年九月记于乌鲁木齐(选自《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肖复兴卷》,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3)段“崇高而庄严”一语,点明只有历经沧桑才能感悟戈壁的这种美,也为讴歌王洛宾作铺垫。 B.王洛宾的作品被编入法国教材,被罗伯逊作为保留节目唱遍世界,这些表明了王洛宾作品的国际影响。 C.王洛宾创作了值得新疆人民骄傲的许多有关新疆的歌,作者认为这是他获得三毛爱情的原因。 D.从第(13)段可以看出,王洛宾的歌曲之所以动人,主要是因为他将自己炽热的情感融人了歌中。 E.文末“天池默默无语”表现了“天池”对人间不公的冷漠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王洛宾的理解。 2.第(10)段从哪些方面来写天池?写天池冷艳而悲壮之美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的标题是“天池浪漫曲”,全文主要内容却是王洛宾的故事,这矛盾吗?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电磁也是一种武器因受炮筒强度的制约,火炮炮弹的质量一般被限制在100千克左右。尽管增加发射药量一直是提高弹丸初速的主要途径,但火炮药室尺寸的增加及炮管长度的加长也同样会受到限制,所以传统火炮射出的炮弹速度不能超过2000米/秒。自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以后,各国军事专家就试图应用电磁能来改善传统火炮发射速度和射程的不足,即利用电磁力发射物体的原理来制造武器,最早研制的就是电磁线圈炮。不过,始终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无法攻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率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些许的突破,电磁炮的研制和发展出现了新契机。70年代,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电磁炮首次成功发射了一颗质量为3克的弹丸,其飞行速度高达5900米/秒,远远超过常规炮弹的飞行速度。1980年,美国的研究人员在西屋研究和发展中心用电磁炮发射了一颗质量为317克的弹丸,其飞行速度为4200米/秒。两次成功的实验给人们带来了希冀,电磁炮已不再是科学幻想中的憧憬。&&& 其实,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与我们平常见到的电动机的非常相似。这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器具。它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在电磁炮中,有两条平行配置、类似电动机“定子”的导轨。有一个只有几克重的弹丸,犹如电动机中的“转子”。弹丸被安放在两条导轨之间,当强大的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通过弹丸从另一个导轨流出时,就会在空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将重量很轻的弹丸迅速从导轨上推射出来。电磁炮弹丸的速度在大气中可达米/秒,是各种飞机和导弹速度的2―15倍。&&& 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电磁炮发射速度最大已达7000米/秒,打击320千米外的目标仅仅需要6分钟。如此高的速度与远的射程正是电磁炮引领传统火炮革命的原因。美国海军今年7月推出了发展电磁炮的五年计划,目标就是建造可在实战中使用的电磁轨道炮。BAE公司已获得1470万美元进行炮口动能32兆焦耳电磁炮的研制经费,计划在2011年进行可行性演示。其核心指标是检验发射台炮膛――封装双轨和移动电枢的保护罩的材料是否耐用,是否能够在发射100枚炮弹后再进行更换。不过,这个输出功率仅为预期目标的一半。如果演示成功,美国海军将在2015年进行一个全尺寸电磁炮,即炮口动能64兆焦耳发射台的演示,并在年间用电磁轨道炮取代攻击型舰艇上的传统型间瞄射击武器。&&& 看来,电磁成为一种武器的日子已不远矣。&&&&&&&&&&&&&&&&&&&&&&&&&&&&&&&&&&&&&& &(选自《兵器知识》2006年第11期)6.下列关于“电磁炮”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电磁炮与我们平常见到的电动机非常相似,是一种能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器具。&&& B.“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了电磁炮的基本结构。&&& C.电磁炮中的“定子”,指的是两条平行配置的导轨;电磁炮中的“转子”指的是准备&&&&&& 用来发射的弹丸。&&& D.当强大的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通过弹丸从另一个导轨流出时,就会在空间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弹丸便发射了出来。7.下列关于“电磁成为一种武器的日子已不远矣”的原因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军事上,用来改善传统火炮发射速度和射程的不足。&&& B.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率先在电磁炮研究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这为电磁炮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C.电磁炮发射时,瞬间产生的巨大磁场可使炮弹速度达到7000米/秒,打击320千米外的目标仅需6分钟。&&& D.美国海军将在2015年进行一个炮口动能64兆焦耳发射台的演示,先进的电磁轨道炮将取代攻击型舰艇上的传统型间瞄射击武器。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为了提高弹丸初速,常规火炮往往增加弹丸的发射药量,但火炮药室尺寸的增加及炮管长度的加长又会受到种种限制,所以传统火炮射出的炮弹速度不超过2000米/秒。&&& B.电磁炮的基本构造比传统火炮简单得多,不需要火药室和炮管,只需要两条平行配置的导轨和一枚几克重的弹丸即可。&&& C.美国海军今年7月推出了发展电磁炮的五年计划,BAE公司获得1470万美元的研制经费,计划在2011年进行32兆焦耳电磁炮可行性演示。&&& D.BAE公司计划在2011年进行的32兆焦耳电磁炮可行性演示检验的核心指标是发射台炮膛――封装双轨和移动电枢的保护罩的材料是否耐用。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旧& 城& 市范晓波(1)我热衷于寻找旧城市的蛛丝马迹。(2)比如它的触手旧马路。旧马路,单是这个词组的书面效果就是我喜欢的,更何况它的对应物――七八十年代的沙子路和更晚些的柏油路。沙子马路除了音响效果不错的沙石、硝烟般的尘土,还有解放牌汽车的缓慢,只是没有马和马车。柏油马路则对应着18岁之后的日子。现在从外地回县城,还能不时在城郊的水泥公路一侧看见柏油路的残破身躯,黑亮起伏,宛如失去磁性的旧唱片,只有安静的鹧鸪和八哥鸟徐步其上。(3)在别处城郊,也能偶尔遇上这样的沙子路和柏油路,目光一瞥间,心情也会随着路面的弧度而起伏。这样的路或许只剩删节号似的几小段,却仍然可以通往更多和旧城市有关的意象。(4)法国梧桐在南昌消失十多年后,我才查到这个树种和名字的由来。它是上世纪初由上海的法国租界最先引进种植的,故得名。在此后近一个世纪内,法国梧桐向上海之外的其他城市蔓延,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行道树。(5)我早年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法国梧桐簇拥的街道和街面上随地滚动的深褐色落叶。我们县城一到秋天就是这样,把环卫工人累得没有停歇,电影上的大城市也是如此。那时城市题材的电影十部里九部有这样的镜头:男女主角表情深沉地并肩踱步在法国梧桐交叠的身影下,枯叶一片一片地落在飘曳的米色风衣和红色围巾上。(6)法国梧桐沉积的叶片下,掩埋着上个时代的时尚与浪漫。(7)大约从90年代初期开始,行道树随着城市的急遽升级而品种翻新,以求更美观更环保。北方我不太了解,在我们江南,四季常绿、清香弥散的香樟树取代法国梧桐成为城市主要的行道树品种,法国梧桐成为远去了的旧城市的植物标签。(8)前几年在深秋路过南京,傍晚时走在一条不知名的街道,发现两侧全是高大浓密的法国梧桐,暮色里呈无限绵延之势,这给我强烈的错觉,似乎我到达的是一座80年代的都市。我不舍得离开,在那条街上走来走去,时间在飞旋的梧桐叶间向后流转。(9)旧城市的建筑标签有水塔、烟囱和三四层的单位宿舍等。(10)像碉堡一样蹲踞在城市四周的水塔,陈旧、沉默,塔身大多油漆成军绿色并用土黄色绘出波状水纹。我少年时不了解这种碉堡状设施的真实用途,那时只知道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龙头里的水是从河里抽上来的,而这种建筑确实太像电影里的高脚碉堡。等我知道水龙头里的水需要压力才能放出来,水压就来自这种比当年一般房子都高许多的水塔时,碉形水塔已经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储水设施取代,现在,只有很落后的偏远小城才零星地保留着这种模样古怪的建筑。(11)烟囱也是如此,高耸入云的巨型烟囱也是当年城市的重要标签性建筑。那时的新闻纪录片《祖国新貌》、香烟盒子,甚至语文课本上常出现冒着白烟的大烟囱,并不加掩饰地透露出对烟囱和它呼出气体的敬仰之情。那时,烟囱不仅是城市的标签,也是工业和经济现代化的标签。(12)我们现在都知道巨型烟囱呼出的云朵是二氧化碳、苯、二氧化硫等各种工业废气,这样的烟囱因此也被严格限制并迁出城市。不过正因为如此,我对那个崇敬烟囱的年代抱有好感,烟囱对大气的危害被忽略至少说明,那是个空气质量很好的年代,好到了可以不计较几管大烟枪的奋力污染。(13)相比而言,那种一二层或三四层高的旧宿舍在新城市里的残存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在大多数中小城市,可以通过对这种旧宿舍的打探来回望旧城市的许多生动细节。(14)水泥墙面,或者裸露着红色砖块。阳台只够摆几盆仙人掌,不用防盗栅栏。木窗框,漆成墨绿或猪血红。空间是低矮的,地面是水泥的。少数还附带着不规则的小院子,种着蓬勃的蔬菜和生机盎然的向日葵。有年夏天去乐平讲课,在化纤厂的宿舍区就看见大片这样的宿舍。好像是中午,大人在屋子里打鼾,小孩在屋檐下玩泥巴,向日葵披挂着阳光扭着头仰望发光源。(15)还有一次,在赣南某县城,和一伙人去看一处古书院,途经一排旧宿舍。他们登上远处书院的高台阶后,我仍在偷窥宿舍里一家人的厨房。主人不在厨房,一锅骨头汤在煤球炉上懒散地炖着,香味从窗口漫出来,滋养着一支缘墙攀上来的南瓜花;阳光则从窗口泻进去,呈斜框状躺在地上。几只苍蝇明星似地趴在斜框里摩挲着翅膀晒太阳。(16)他们在书院研究字画时,我继续蹲在人家的厨房窗下,研究从厨房流出的小泔水沟。沟壁缀着灰色的茸毛,茸毛上粘着白色的饭粒。但泔水清冽,在阳光下波动着晶体般的暗流。气味有点臭,却是那种让我一见倾心的臭,饱含着柴米油盐的平易与亲切。我在旧厨房外足足看了一二十分钟,始终没有看见它的主妇或主夫,在这样的空档里,我看见了80年代无数五口之家的庸常幸福。(17)1995年之前,我们家先后住过土产公司、鄱阳一中、鄱阳中学三处单位宿舍。没有单独卫生间,没有液化气灶,当然更没有热水器。在父亲的呵斥下用手工做煤球,用斧子劈干柴。在众目睽睽之下到门口的空地淋澡,在闪烁的星空下睡咯吱响的竹床乘凉。这样的日子有许多不便与压抑,这样的日子里也停驻着许多现在已无可挽回的东西。这些随着旧日子的远去统统消失了,但它在我的惦念中,却得到不断的擦拭与保鲜。(18)对旧城市的反复探寻和沉入,仅仅是怀旧这个简陋的词所能解释的吗?(19)相对于我对旧城市的情感深度,我觉得随意地使用怀旧这个滥词的人是有些轻佻的。日(见《散文》杂志2008年第12期)14、作者在文中从哪些方面“寻找旧城市的蛛丝马迹”?(5分)&15、文章第(2)段和第(3)段将“旧马路”分别比喻为“失去磁性的旧唱片”和“删节号”。试分别说明这两个比喻的表达作用。(4分)&16、简要概括第(13)段至第(17)作者所描写的“旧宿舍”的生活特点及作者的感受。(4分)&17、从文章思想内容角度考虑,作者为什么说“对旧城市的反复探寻和沉入,仅仅是怀旧这个简陋的词所能解释的吗”?(6分)&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土地电是一种能够反映地震前兆的方便可行的测报手段,是我们测报点判断震情的主要根据。是我国人民群众发明的简易的地震预测工具。
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的。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许多厂矿、学校和农村都开展过地电观测,是群测群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老百姓给了它“土地电”的美称。
日天刚亮,距震中20公里的冶金102队的土地电仪器自动记录到了突跳信号。技术员姜成田等向辽宁省地震部门发出预报:“提出在我站东北方向100公里左右,今天中午将发生4~5级地震。”12月22日12时43分,在海城站东北方向的辽阳葠窝水库发生了4.8级地震。日13时50分至14时,“土地电”突跳6次,记录指针发出“嚓嚓”的划纸声。16时,海城站发出书面预报意见:今晚7~8点钟,海城东南方向将发生大于5级地震。
辽宁省通过紧急电话向海城和营口有关部门部署了防震的具体工作……19时36分,地动山摇,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把一个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城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所幸人员都撤离了,原本可能造成10万人死亡的地震,仅有1328人死亡,这是地震预报史上一次空前的成功。
1975年海城地震的预报,土地电立了大功,令国人刮目相待,土地电一时风靡全国。
1976年5月,唐山地区等很大范围的地电观测网又频频出现变化,专业人员对此进行了认真反复的核实查证,虽然有些异常确实重要,但大量的异常是农田用水、降雨、温度变化和电极不稳定等干扰造成的。在大震发生前的最后一周的会商会上,尽管曾根据土地电和专业地电观测,做出了“迁安—昌黎—青光一带可能发生4.5—5级地震”的预报意见,不过对问题的严重性是远远没有意识到的。几天之后,大震发生,震级7.8级。
震后的研究表明,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微小的地震信息湮没其中,土地电异常的真假难辨确实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土地电是一种“土仪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淘汰土地电方法,土地电在我国销声匿迹。
世界上的事就有那么巧!土地电刚在中国被封杀,却在西方红红火火闪亮登场。
希腊雅典大学有3位教授,他们从年开始了新型土地电的观测研究,截止1998年的15年时间,对11次5.5级以上的地震居然做出了8次成功的预报,使希腊成为中国之外仅有的一个政府级的公开进行地震预报的国家。希腊把这种观测方法以3位学者的第一个字母命名VAN,从此VAN方法响彻全球,直到今天。
VAN小组坚持认为,对地下电场的无人工电源的直接测量,是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土地电观测中的不稳定性和干扰问题,他们也同样遇到,不过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问题出在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上,而不在方法手段本身。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比如用非极化的合金电极代替铅电极,解决了化学电位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不等极距、电磁同时观测、数字电子测量技术等措施,有效的排除了各种干扰;采用数理分析技术,又归结出了地震电信号的特征和标志等,很好地解决了有关问题。他们的预报意见一直公开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并公布全部的数据和处理方法,由此取得了日、美、俄、法等多国专家的帮助,终于使新型土地电变成了香饽饽。
作为一种群测群防手段,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特点和良好的反应还是独树一帜的。工作中需注意的是分析地震前兆的异常变化与地表干扰性噪音的不同。研究表明,前者往往具有选择性,即在构造的控制下只对某些地区反应敏感,而对另一些地区可能毫无反应;此外,地震异常信号的极性和强度比均有一定的稳定性特征等等。如何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以最大利用,已经成为地震监测工作中的一个永久性课题。        节选自《互动百科·百科词条》
1.下面  
对“土地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电在地震前会出现信号异常,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地震测报手段。
B.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地风靡一时。
C.土地电是把两个铅版埋在相距几十到一百米的地下,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两端。
D.土地电不需要外加的人工电源,观测时可以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变化。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土地电成功预测出了1975年辽宁海城的地震,再加上辽宁省部署及时,避免了可能使10万人死亡的悲
B.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土地电提供的异常数据真假难辨,
这给预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C.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之所以没有能及时预防疏散,主要是因为土地电提供的数据不准确,使人们没有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D.虽然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上还需要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到最大利用,但它仍然被人认为是
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
3.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电之所以在中国被封杀,是因为它是一种“土仪器”,并且这种预测方法和手段不稳定,容易受到
B.土地电的发明权在中国,但80年代后却被西方使用,如今响彻全球的VAN方法就是土地电方法的使用
C.如果中国不中断土地电的使用,国家重视土地电的发展与改造,那么在利用土地电对地震的预测方面,
我国现在很可能会居世界前列。
D.虽然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对地震进行预测,但要想准确预报出每一次破坏性地震并避免地震造成的人员伤
亡,仍然是世界难题。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大于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