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个平安好像有个手机runningman测心跳跳

下个APP自测心率防心脏病&智能手机带来健康革命
记者李华&实习生&刘方远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下个APP自测心率防心脏病
  “我们的未来是数字化的医用无线设备。”2009年,美国心血管权威专家Eric J. Topol在《无线医疗的未来》演讲中描绘着未来医疗。
  几年之间,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移动医疗概念日渐深入人心,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让患者变成聪明的病人。他们可以监测生命特征数据,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将治疗前移至预防。
  对于有2.6亿慢性病人的中国,移动医疗具有特殊意义。数字化的医疗科技,个人成为健康管家,参与健康革命成为可能。
  2011年10月的一个跨国航班上,一个男人突然感到心口疼痛。很快,消息广播了出来:飞机上有医生吗?有人能帮忙吗?
  一个高大的身影从6C号座位上站了起来。他就是埃里克?托普(Eric Topol),美国最受尊敬的心脏病学家之一。托普拿出一个小巧的无线心电图仪与他的iPhone手机相连,经过检查,托普断定这名乘客心脏病发作。
  飞机紧急着陆后,病人很快得到了救治。
  方兴未艾
  中国移动医疗前景无限
  作为闻名全国的无线医疗技术的倡导者,托普早在2009年就看到无线医疗的前景,他也率先采用移动设备为患者监测心电图,为诊治提供数据。
  托普协助盖瑞和玛丽?怀斯特夫妇创立了西部移动医疗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投入10亿美元。目前,3G智能手机、精制的传感器让无线医疗成为现实。
  据ABI(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000万件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
  普华永道全球医疗在《中国移动医疗2012》报告中指出,中国在无线医疗变革的潜力优势独一无二:中国拥有不断增长的大量手机用户以及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户,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另一方面,家庭医疗支出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患者对移动医疗的呼声也更加强烈,他们更加强烈地希望“我健康我做主”,经济学人智库的调查数据显示,五成以上患者期待移动医疗能够“全盘管理我的健康”。
  消费者对移动医疗的付费意愿也与对健康的渴望成正比。
  “聪明的病人”
  主动参与疾病治疗
  2005年,英国牛津大学卫生科学院院长Muir Gray在《The Resourceful Patient》提出了“聪明的病人”概念:21世纪开始,医生在医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和家长式的地位正在动摇,而病人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及各类工具,来更多地参与自我医疗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决策。
  澳大利亚人沈扬是上海一家移动医疗平台“看处方”的创办人。几年前,他父亲检测出胰腺癌,沈扬从一名医生变成了患者家属,跑遍一家家医院,他切身感受到“看病难、看病贵”。同时,他还发现要找到最新的、真实有效的、可执行的信息非常困难。
  经过多方奔波,他们得到三个方案:方案一是保守治疗,生命仅能维持3~4个月;另一种是经过临床实验的治疗方案,在一位哈佛大学教授的帮助下,父亲的生命还可再延长1~2个月;第三种未经临床实验的治疗方案,则有希望让父亲康复。
  沈扬和姐姐同为医生,他们从医学的视角最终选择了第三个方案。当时,沈扬的父亲已是癌症晚期,不能手术,但经过第三种方案8个月的治疗后,父亲接受了手术。生命也延长了3年。
  “我希望分享我的经验,帮助更多人。”沈扬说,看病时,老百姓一般聚焦在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这没有错。”他补充说,但患者可以了解更多,更加主动地参与治疗,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方向,与医生一同选择最佳方案。
  于是,“看处方”平台就创立了,它帮助大家利用互联网以更好的方式解决医疗问题。近期,“看处方”顺利帮助国内一名先天性冠心病儿童找到国外专家,给予治疗建议。沈扬说,这就是平台的意义。
  如今,“慢友帮”、“博医帮”和“广东慢病友等互联网患者互助平台”相继崛起,这些平台让患者不再孤独,结识病友,互相帮助。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刘明宇说,这些患者可叫做“智慧病人”。他们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查阅疾病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情况作出初步甚至更深一步的判断。这一方面有利于医患之间关于病情的沟通,同时也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如果他们的判断跟病人的判断并不一致(有时候病人是对的),会引发怀疑甚至冲突。
  个人健康管理
  把看病前移至预防阶段
  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智能手机APP的运用,让每个人成为移动传感器。这些设备和运用的原因很简单:将类似创可贴的小贴片或传感器,戴在身上或者放在鞋子里面,这个装置可以发送信号,从而建立一个通往网关的人体局域网,信号传到网上,经过云计算,数据可以传给医生、护士、病人自己,从而及时得到医生建议和治疗。这已从概念走向了现实。
  沈阳市浑南新区嘉华社区的刘大爷一早就来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着测量血压、血糖和心电图。70多岁高龄的刘大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多年。
  2012年年底社区里有了“熙康健康小屋”,每周检测各项指标成了他的必备功课。“每天网上监控自己的血压、血糖,每周在社区进行测量,每月和社区医生唠叨自己的饮食用药。自从有了‘健康小屋’,这三个多月我对自己的身体比过去60多年了解的都多”。
  健康小屋的“熙康益体机”成为老人们的健康卫士,只要手指放到设备相应位置,与血压计、血糖仪、心电仪等多种测量设备连接,便可监测相关数据。系统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各项指标都会上传的“熙康云平台”。
  “我们把看病前移了一步至预防阶段。”东软医疗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些健康管理就像“虚拟医院”,希望向人们传递“主动式”健康管理的理念,倡导人们改变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测睡眠测血糖
  数据管理带来健康
  患者服务中心中国创始人蓝莉女士说,如今苹果商店提供很多的数字健康的应用设备,从监测睡眠、心跳、运动到营养监测很多可穿戴的设备对于消费者来讲,健康提醒、数据很有用处,可以让人们获益。
  “我尝试把从苹果店里面购买的可穿戴数字设备全部使用。非常有意思的体验。感觉是:让数字插上翅膀,带给大家日常健康帮助。”她说,数字设备正在改变人们日常健康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移动医疗故事
  罕见病患儿获外国专家救治
  徐琳是一位四岁左右女孩的妈妈。她女儿初生时被不幸诊断为“婴儿期主动脉钙化”,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不过100多例。徐琳的女儿在ICU住了3个月,医生无能为力,给了家长保守建议。
  “不能掌握命运时很无助。”徐琳没有像其他草根父母一样等待命运的判决,她遍求北京、上海最好的儿童医生,依旧束手无策。相关的信息也是寥寥无几,她从两份尸检报告中才了解到该病的一些信息。但她不甘心放弃出生不久的女儿。
  徐琳为女儿建了网站,将病情、治疗等信息一一在网站陈述,向世界传播。不久,美国、德国、比利时等不同国家的专家医生给她发来病情相关信息及治疗建议。其中,德国一家实验室和澳大利亚的专家给的具体指导方案带来了希望。
  当时徐琳女儿的国内医生通过电子邮件与国外专家交流取经,商量对症下药,在国内外专家的合力之下,徐琳女儿病情好转,效果不错。一岁多时,已与常人无异。如今也不需要再接受治疗,“是一名健康、活泼的正常小孩。”
  去年12月,天津一对夫妻找到了徐琳,并来到徐琳小孩曾经就诊的广东省人民医院。他们的小孩与徐琳女儿病情一模一样,徐琳分享她的治疗方案,如今天津的这位小孩病情也好转。徐琳说,数字化时代,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寻找更多的信息与答案,看似不可能治愈的疾病或许会成为可能。
  美国专家会诊中国先心病患儿
  妞妞,刚过完1岁生日,这是她的又一次新生。出生不久,妞妞被诊断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以及肺动脉高压等疑难症状。3个月后,医生会诊,专家说不久会康复。然而,3个月后,妞妞重症肺炎、心脏病发作,小朋友被判定“活不过2个月”。
  妞妞的病历上传到看处方平台,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出去。一家投资公司负责人在社交平台看到,带来了福音:他刚投资了一家相关公司,有专家资源。专家从北京飞来广州会诊,给了许多合理建议,妞妞病情稳定。
  另外一边,看处方与美国专家搭上桥梁,美国专家分析了详细报告,进行二次会诊,从用药、护理等方面发来全面方案,控制了肺动脉高压。
  如今,妞妞面临着另一次生命的选择:一个重要的手术还在考虑之中……
  美国心脏病专家托普:无线医疗彻底地改变医疗行业未来
  在托普眼中,无线医疗的预防作用只是其中一环,它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健康助手。他看到未来的无线医疗指向疾病的控制而非仅健康保健。
  他展望了无线医疗的十大目标,多种慢性病容纳其中。“这些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有些已经非常接近了。而有些已经以某种人们所知的方式存在了。”
  他举例说,糖尿病已经可以持续监测了,方法就是用一个传感器来连续检测血糖浓度,他说,通过检测确定,我们自己不知道的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症。这一技术的未来要把监控设备做得像创可贴一样简易,“现在已经实现了”。
  托普说需要传递一个信念:医疗改革的国际化,推动这一进程有两件事要做,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他很欣慰看到西部医疗研究的建立,而相关的研究课题已在积极开展。他说创新驱动发展,临床实验后将真正改变医疗。他同时提醒,医疗赔偿、医疗卫生政策等的改变将是一个大的挑战。
  他指出,另一个重头戏是指引这个无线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这建立在药物数字化基础上,通过生理表现,基因组学、生命组学以无线来理解生物学,“这将是很震撼的事”。他说这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知识组合,80%的主要疾病已经在基因组层次上被破解了。把新旧知识组合在一起,比如用IPhone上一款关于基因类型的应用,作为药物治疗指南。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从所有常见类型判断出谁将会得糖尿病。可以通过遗传基因知道谁会患上乳腺癌等。
  托普说,预测了未来谁会得哪种疾病,就可以通过传感器防患于未然,“无线医疗对临床资源、疾病诊断影响深远,将个性化医疗推向新高度”。
  托普提醒,人类1/3时间在处于睡眠状况,托普说一般90%的人存在或多或少的睡眠问题,Zeo Mobile该应用不仅监控睡眠质量,同时也提醒别人你是否醒着,一次他妻子进门告诉托普,她想聊聊,托普假装睡着,被他妻子一眼识穿。对此他印象深刻。Zeo还支持数据传输后与同龄人比较,就像一场睡眠质量竞赛。
  广州日报:一些通过智能手机的APP监测,生理指标作为医疗的参考价值比起专业医疗设备如何?
  托普:通过穿戴式传感器,已经证明在心律、血压、血糖和其他指标上测量精确。
  广州日报:个人健康数据的采集,需要借助无线设备,这是否意味着年长者(特别是老人)适用性较低?
  托普:不会,因为无线设备设计非常简单,使用极其便利。
  广州日报:通过无线医疗设备监测数据,如果病情突变,如何及时得到医生帮助?
  托普:APP软件中的算法处理设置能够将最重要的信息抽取出来,这些信息可以很容易地传送给医生。
  广州日报:你之前提到,在心力衰竭的患者佩戴监控设备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何?是否可降低他们的风险?
  托普:是的,有传感器持续监测心脏的状况,比如心血输出量的参数。
  广州日报:你提到的10项无线医疗目标是否已实现?目前情况如何?
  托普:大部分目标正在积极地完成,但是并不是全部目标都获得了商业应用。而另外有一些如一种针对高危妊娠的传感器(Sense4Baby)已实现设备的互操作性。
  广州日报: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在发展无线医疗过程中,是否会遇到更多困难?有哪些?
  托普:困难更少。所有这些技术只要具备移动信号和足够的带宽就能操作。经济学人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健康迎来更大机遇,手机比其他先进技术更大、更快地影响了更多人。这正是步入移动医疗世界的基础。
  广州日报:目前,你认为无线医疗的未来如何?
  托普:彻底地改变医疗行业的未来,使其高度个人化和高效率。
(责编:陈健、毕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Runtastic Heart Rate PRO心率软件
下载:55万次安装
推荐下载方式:
(通过乐助手直接安装应用到手机)
其他下载方式:
如何使用二维码?
1.下载安装
2.打开二维码扫描软件
3.用摄像头对准二维码扫描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runtasticHeartRate能通过你的智能手机上的照相机很精准地测出你的心跳!PRO功能:*不限次数的测量:随时随地,每当你想的时候,就可以测量你的心率*筛选功能:按照测量形式对测量进行筛选-静息心率-最高心率-健身前后心率*以图表形式显示你心率走势(静息心率走势)*提醒功能:自动提醒你对心率进行测试*无广告功能:*通过智能手机上的照相机测量你的心率*以图表形式显示心率测量结果*多种测量形式-静息心率-最高心率-健身前后心率*上传测量结果到runtastic健身网站,并对测量结果保存,分析*把你的测量结果分享到社交网络-Google+-Facebook-Twitter-邮件使用小贴士:*把你的食指轻放在手机背面的摄像头上*不要太用力按,否则血液循环会不精确而影响测量结果*保持镇静,测量时身体不要过多移动,这个会影响测量结果*不要用冰凉的手指进行测试,因为血液循环不好会让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你使用的智能手机没有闪光灯,为测量结果的准确,请确认处在一个照明良好的地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银行 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