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手机怎么样现在难道不是全联盟最有全方位能力的球员嘛?

来自子话题:
假如,我说假如啊,在东决的时候他能再来一次这样的挡拆我就信他是真爱过。看了这么久詹姆斯,早就学会怎么不被他表面充满感情,实则全为自己考虑的表演蒙蔽了
假如,我说假如啊,在东决的时候他能再来一次这样的挡拆我就信他是真爱过。看了这么久詹姆斯,早就学会怎么不被他表面充满感情,实则全为自己考虑的表演蒙蔽了
来自子话题:
-&br&理性上讲,詹姆斯做了最佳选择。&br&&br&跳出合同,等于把难题整个儿推给了韦德和波什。&br&一、如果韦德和波什不跳出合同,两人明年和后年最起码都要拿走4000W,这个数字足以完全锁死热火的薪资空间——于是詹姆斯有了把天赋带到任何地方的理由,「是他们不愿意接受降薪,是他们向钱看齐,不是我的错」。&br&二、如果韦德和波什跳出合同,降薪签一份四年合同,那么热火依然有充足的薪资空间进行引援,詹姆斯就不必走。&br&&br&感情上讲,我不接受。&br&&br&从「决定」,「not1,not2,not3,not4,not5,not6,not7...」,还有「It will be easy」,詹姆斯已经取巧了一次,这次取巧给了他四进总决赛,两个总冠军,两个FMVP。&br&&br&现在,坐拥一排史上最年轻先生,连续十年全明星,八次一阵两次二阵,四届常规赛MVP,两届总决赛MVP,事实上当今毋庸置疑的联盟第一人,你跳出合同,等着看队友降薪与否来决定自己去留?&br&&br&想着要不要再找几个小年轻的联盟前十或十几抱团?比如休斯敦胡扔队?&br&&br&sweet heart,我看NBA不多,你不要骗我。&br&-
-理性上讲,詹姆斯做了最佳选择。跳出合同,等于把难题整个儿推给了韦德和波什。一、如果韦德和波什不跳出合同,两人明年和后年最起码都要拿走4000W,这个数字足以完全锁死热火的薪资空间——于是詹姆斯有了把天赋带到任何地方的理由,「是他们不愿意接受降…
来自子话题:
现在的AJ在国内已经变味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一帮喜欢乔丹喜欢篮球的那帮年轻人的AJ,而是商家、二道贩子、装逼犯、稍微过时的希望追赶一下潮流者和代购们的一场互相吹捧、互相包团的一场游戏。&br&&br&AJ是篮球鞋,不是艺术品,没有规定只有贵族才能买,平民不让买,如果乔老爷子知道中国的这帮二道贩子设这么多坎来标榜自己的逼格,得把他气死。樱木花道几个铜板买来一双AJ也仅仅是为了穿而不是装逼,现在篮球场上穿AJ的真正打得好的远远少于装逼的,就会花样过人还过去不,各种上篮都上不进的选手,松松垮垮快到膝盖的球衣,一双某俗艳配色AJ,再穿个臂套,扎个头带,一米六一米七的身高非得往篮下冲。针对这样的人,我只能送你一个大帽,然后你还死气白咧说我犯规。。。。(此段略装逼,作者道歉)&br&&br&顺带说,真正潮流玩AJ的那帮人早不玩AJ了,现在还玩AJ的跟在广场上跳《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的那波人没啥区别,就是潮流的第二波受众,被第一波人牵着鼻子走,自己真投入进来,发现第一波人早就没影了,但还得狠命坚持,毕竟自己投入了嘛,不能承认过时。&br&&br&你说AJ鞋红在那几款?AJ1、3、4、5、6、7、11、12、13、14。再加上 Foamposite的各种配色基本可以概括大多数人的选择。&br&&br&不如去买双NB,至少第二波受众还在迷NB。&br&&br&理性来说,有那钱买双asics的跑鞋,或者买双最新的nike的LBJ的篮球鞋都能买,没必要买个已经不再流行的样子货。
现在的AJ在国内已经变味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一帮喜欢乔丹喜欢篮球的那帮年轻人的AJ,而是商家、二道贩子、装逼犯、稍微过时的希望追赶一下潮流者和代购们的一场互相吹捧、互相包团的一场游戏。AJ是篮球鞋,不是艺术品,没有规定只有贵族才能买,平民不让买,…
谢邀。答案是后卫。&br&可以统计下过去10年三双次数分布在各个位置上的次数,这个问题就可以终结了。比主观分析和意淫强多了。&br&&br&过去10年,算上2001-02赛季到本赛季为止,NBA一共出现389次5项基本数据的三双。&br&由于麦迪、詹姆斯等位置分布比较模糊,只能根据BBR给出的标准分类,其中:&br&纯后卫:213次&br&纯前锋:83次&br&纯中锋:12次&br&锋卫摇摆人:52次&br&前锋-中锋摇摆:29次&br&&b&所以只从概率上来看,后卫》前锋》锋卫摇摆人》内线&/b& (一定要纠结这些位置标准的同学请口下留情)&br&&br&实际上从数据的获取难度上来看这并不奇怪,我们以11-12赛季为例,一场比赛一支球队可以产生的数据:得分96.3、篮板42.0、助攻21.0、抢断7.7、盖帽5.1&br&因此在单位时间内这5项数据获取容易程度约为19:8:4:1.5:1&br&就是说,1个盖帽的珍贵程度相当于得19分,或者抢8个篮板,或4个助攻,或1.5个抢断&br&所以想要达成一次三双,抓住得分/篮板/助攻三项最容易。&br&在这三项里面,又以助攻最难获得,一个助攻的珍贵程度是一个分数的5倍,一个篮板的2倍。&br&而众所周知,NBA大多数助攻都是后卫贡献的。所以哪个位置最容易打出三双?&b&当然是后卫&/b&。&br&&br&有朋友会觉得奇怪,凭感觉詹姆斯和杜兰特这种全能型的才更容易打出三双,基德这种抢篮板的后卫只是BUG。&br&但实际上恰恰相反,詹姆斯才是那个BUG。因为就算“前锋的位置,至少比后卫靠近篮板”,但前锋却也比后卫更远离助攻,而且远的更多。你看看其他巨星前锋如杜兰特、安东尼有没有詹姆斯这种产出助攻数据的能力?&br&&br&至于四双,按照5大数据19:8:4:1.5:1的获取比例,达成得分/篮板/助攻/抢断似乎更加容易一些,当然四双难度实在太大,犹如中乐透彩票,概率上不提也罢。
谢邀。答案是后卫。可以统计下过去10年三双次数分布在各个位置上的次数,这个问题就可以终结了。比主观分析和意淫强多了。过去10年,算上2001-02赛季到本赛季为止,NBA一共出现389次5项基本数据的三双。由于麦迪、詹姆斯等位置分布比较模糊,只能根据BBR给…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
问题有些奇怪,因为鸟魔神(姑且认定你在说伯德、魔术师、乔丹?)不同时期有不同套路,同样技术的长短也是如此。你指着1984年的乔丹说他远射差,但你到1992年总决赛时还说这话就是扇耳光了。&br&&br&
分开说了。&br&
伯德技术极早熟且全面,几无瑕疵可挑。无球游走、背身单打、传球、罚球、投篮、运球、篮板都是大师级,而且是一入行就精熟。实际上1986年《SI》杂志引库西的话说过,伯德来到世间的任务是“给所有的篮球技术制定新标准”。伍登爷爷认为他超过大O,是史上最全面的球员。&br&
你非要挑一下伯德的刺,也就是防守端,他只进过几次年度防守二阵。但他的防守实际也是大师级:篮板保护不提,致命抢断不提,他的包夹协防被认为当时第一,1986年总决赛所谓”橄榄球自由人式的防守“,帮着帕里什锁住了大梦。伯德防守端的唯一缺点是:他不算快,所以他时常去防大前锋,而靠麦斯维尔、麦克海尔去防对方小前锋。当然这也不算技术缺点,而是他身体的原因。&br&&br&
魔术师的助攻王不提了,很多人会遗忘他有两次抢断王。背身又堪称史上控卫中第一。传球、篮板、背身面筐、小球技巧、手感、大局观之类都不提了,都是典范级的存在,刷三双跟玩似的。而且他的运动能力很被低估,早年也是人堆里劈里啪啦扣篮那种。&br&
要挑他的缺点,只有俩。一是早年远射很烂,到晚年才成为靠谱的三分手,但他出手慢,所以基本投定点居多;二是他防守从没进过任何阵容,虽然判断、截球都很好,但毕竟不是帝王级防守专家。&br&&br&&br&
乔丹被谣传过许多缺点。比如许多人讹传他左手不行、只会突破,这都是大学老皇历。实际上乔丹1986年说自己新秀季之所以无人可当,就因为”那班人相信球探的说法,以为我真不会左手运球、真不会投篮“。&br&
乔丹一入行,面筐单打、无球游走、运球、中近距离投篮就很早熟。头三年你要挑刺,就是远射不算稳、防守不算凶。1987年之后防守变成联盟顶尖直到退役;1989年之后把投篮姿势给稳定了,从此基本无敌。90年代的他其实只是在”好“与”更好“之间调整技术了。1991-93是他最均衡全面的阶段。1995-98,速度爆发力不及年轻时,但背身进化到了史上非内线球员中第一的高度,而且单季投出过40%以上的三分率。&br&&br&
说穿了鸟魔神的伟大不在于他们一开始有多强,而是能够不断提高自己,而且心智上不断成熟。对比1987年的魔术和1981年的魔术、1986年的鸟和1981年的鸟、1997年的乔丹和1988年的乔丹,看一场录象你就会感觉到:就跟雕琢一个器具似的,你以为已经够好了,但他们能精雕细琢到让你想像不到的地步。这就是他们吓人的地方。&br&
问题有些奇怪,因为鸟魔神(姑且认定你在说伯德、魔术师、乔丹?)不同时期有不同套路,同样技术的长短也是如此。你指着1984年的乔丹说他远射差,但你到1992年总决赛时还说这话就是扇耳光了。
分开说了。
伯德技术极早熟且全面,几无瑕疵可挑。无球…
謝邀。&br&真的不是一個量級。&br&&br&除姚明以外,混得最好的是易建聯吧?&br&他在去美國前最後一個 CBA 賽季的數據:&br&24.9 分,11.5 籃板,1.8 蓋帽,59%命中率。&br&&br&姚明最後一個 CBA 賽季:&br&32.4 分,19 板,4.8 蓋帽,72.1%命中率。&br&總決賽四場:41.3 分,21.0 板,4.3 蓋帽。&br&&br&你們感受一下。
謝邀。真的不是一個量級。除姚明以外,混得最好的是易建聯吧?他在去美國前最後一個 CBA 賽季的數據:24.9 分,11.5 籃板,1.8 蓋帽,59%命中率。姚明最後一個 CBA 賽季:32.4 分,19 板,4.8 蓋帽,72.1%命中率。總決賽四場:41.3 分,21.0 板,4.3 蓋帽…
汉密尔顿脱下了他的面罩,高高地举起,整个奥本山宫殿的山呼海啸穿过电视机在我的房间里震耳欲聋,活塞的众将士们已经开始忘情庆祝。&br&那是2004年NBA总决赛的第5场的最后时刻,大局已定的活塞已经没有必要克制任何兴奋和喜悦,&br&因为他们马上要以4:1的总比分拿下NBA总冠军了,是的,货真价实的NBA总冠军。&br&&br&镜头给到了一片死寂的湖人队的替补席,提前放弃的湖人球员们面如死灰。&br&拥有当时NBA最具统治力的内线+最顶级的攻击手之一,凑齐了号称“F4”的湖人队,&br&就像被一群满身油污的蓝领工人闯进了他们的豪宅一顿白吃白喝顺带还被那群工人一顿胖揍一般沮丧。&br&&br&把那一刻的时间再往前拨个三四周,&br&如果当时上街做随机采访,大概极少有路人甲敢说出“活塞能挺进总决赛而且还能近乎碾压性地干掉湖人队”这样的话。&br&谁能想到连湖人队最后拿到的唯一的那场胜利,都还得惊险地依靠科比神助的三分球,以及活塞最后防守意见的龃龉。&br&&br&这是蓝领工人逆袭王室贵族的故事。&br&工人们在平日里默默无闻,没几个人会记得他们的贡献和存在,&br&直到某次和贵族们的较量中轻松胜出,人们才恍然发现“哦,原来他还有这手。但,那又怎样呢?”&br&而后,工人会继续默默无闻,继续着本分的工作,仿佛一切没发生过,&br&直到他老了离开了以后,大家发现一件坑爹的事实:他居然和他的家传手艺一起退休了。&br&&br&这大概也是汉密尔顿职业生涯的缩影吧。&br&&br&04年夺冠的时候,&br&比卢普斯是底特律那群坏小子们当之无愧的领袖,他在团队里拥有最大的心脏,最顶级的视野,最清楚的头脑,&br&两个华莱士的存在给予活塞的团队防守联盟顶级的强悍和坚韧,&br&当时如果可以自主选择,大概没有一支球队愿意主动提出和活塞队在季后赛里碰面——这帮木讷的蓝领简直能在任何时刻不皱眉头地拿出钻到车底下扭螺丝钉的劲头去倒地抢球。&br&&br&而汉密尔顿呢,他会戴着面具,一声不吭地跑着,沿着三分线跑,沿着底线跑,绕着人墙跑,甚至跑出底线,&br&摆脱,接球,投篮,得分。&br&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动作,在文字上体现出来,很没意思。&br&但有他比赛的每一晚,他在场上的每一刻,他都在跑着。&br&真有意思。&br&他就用跑,在2004年的季后赛里,拖垮过雷吉米勒,拖垮过他曾经的室友科比,&br&像精通篮球的阿甘2.0版本,一直在奔跑、接球、投篮,奔跑、接球、投篮,&br&一路把对手甩在身后,跑到了奥布莱恩杯旁边说,“现在你是我的了”。&br&&br&他的父亲是长跑运动员,母亲是短跑运动员,在奔跑上他有天赋,但能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他绝对可以骄傲地对上帝说,“我对得起这份天赋”。&br&事实上如果光靠天赋,他完全不可能获得那么多。&br&&br&比如说在2004年,他站到了作为一名NBA球员梦寐以求的团队荣誉的巅峰——与之对比的是降薪加盟湖人队只为一枚戒指却依然没能如愿的老马龙。&br&比如说一年之后的2005年,他和活塞队再次打到了NBA决赛并且和马刺鏖战7场惜败。&br&比如说拉里布朗离开,桑德斯接盘后,他依然体验了一把全明星周末园游会。&br&比如说他状态大勇的那几年里,保持着堪称NBA一个特色风景的无球走位后的接球中投。&br&&br&拥有一双跑不断的腿+稳定得恐怖的命中率+每晚兢兢业业的坚持的汉密尔顿挺让对手头疼的,他像一个执拗的老头固守着自己的比赛风格,似乎是对“离篮筐越近越容易得分”的篮球基本定律的一种挑衅,而与他对位的防守者不得不跟着他瞎跑——科比自己也承认过04年总决赛发挥不佳一部分原因是与汉密尔顿的对位中消耗了过多体能。&br&&br&我们再来仔细想想,从他在活塞拿到总冠军的那晚往前数的若干日子,在汉密尔顿身上发生了什么。&br&&br&他在职业生涯的前期来到那支堪称一锅东北大乱炖的华盛顿奇才队,&br&这个瘦弱的年轻人大概像无数刚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一样,一切都在学习和探索,&br&周而复始的上班,打卡,工作,训练,虽然他的选秀顺位高居第七,但大概没人会把复兴奇才的希望寄托在汉密尔顿身上。&br&一年后,与他一起打过麦当劳比赛的科比拿了总冠军,而汉密尔顿以场均9分,42%的命中率结束了NBA的第一年,一份不好也不坏的成绩单。&br&&br&事实上,这个珍惜天赋的年轻人一直表现得还不赖,&br&第二年他的得分就已经达到了18.1分,打上了42场首发,而且命中率还有所提升——对于这样一个年轻人,简直没法要求更多了。&br&当然在乔老爷眼里,不单是汉密尔顿,整个奇才队做的都不够,&br&对一个学生时代拿一百分如同砍瓜切菜的教授来说,看到自己的学生们为了及格而沾沾自喜甚至有的时候还不及格,乔老爷大概很想拿教鞭抽这群人的鞭。&br&所以他决定又要“I‘m back”一次。&br&于是汉密尔顿身边站上一位曾经大杀四方,如今英雄迟暮的神。任何一位年轻人和这样的神同队比赛,既是荣誉也是压力。&br&&br&精力旺盛的乔丹每天都在督促瘦弱的汉密尔顿加强各方面的训练,尤其是防守。&br&可能在拥有十项全能的乔丹眼里,某些队友可能会为各自的“一招鲜”沾沾自喜,但他们身上任何的短板,都是阻碍奇才胜利的绊脚石,虽然汉密尔顿可能不是这样的人,而且他的的确确每晚都在做得更好——事实上他也貌似做到了,在NBA的第三年场均20分,稳定的命中率,攻防两端卖力的表现——但他还是被送到了活塞,去交换斯塔克豪斯。&br&&br&到活塞后,队友们的热情和信任最快速度地融化了因为交易而蒙在他心头的坚冰。&br&更重要的大概是,在这里,在汉密尔顿遇到拉里布朗之前,卡莱尔教练率先将“防守至上”的理念植入了汉密尔顿的脑子里。&br&同时,汉密尔顿的私人训练师和体能训练师在积极寻找各项措施提高他的对抗性和体能。&br&一个细节:在活塞第一年,他的篮板涨到了场均3.9,场均犯规有3次,他显然在防守端投入了更多精力。&br&&br&拉里布朗走马上任后,团队和防守近乎无缝链接,此时汉密尔顿的坚韧和耐力足以保证他可以在某些关键时刻成为球队的外线防守核心。&br&虽然比卢普斯在活塞夺冠那年是球队当之无愧的灵魂,但汉密尔顿在那年的季后赛里,保持着场均21.5分的稳定输出,接近45%的命中率,让阿泰斯特和雷吉米勒以及科比尝过苦头。&br&&br&那是他在活塞拿到总冠军的那晚往前数的若干日子,一一列来,结果精彩却感觉平淡无奇。&br&宛如他标志性的中投,&br&开始你可能会说“哦,他进了”,之后会说“哦,他又进了”,&br&等出现的次数多得麻木以后,可能连眼皮都不再想抬起来看了。&br&因为你我心里都清楚,有些东西一旦习惯了,就不会变的。&br&&br&就像他在活塞的最后一年,还是能拿十几分的家伙,包括在公牛的第一年,&br&命中率稳定得复制粘贴错了数据,也没有人会发现哪里不对。&br&汉密尔顿大概就是这样。&br&难以让人记住,难以引人注目。&br&&br&有时我看他的比赛,会忍不住说,&br&要是他力量强一点,速度快一点,多一些单打的技巧,是不是早就跨入顶级巨星的行列,会有更多球迷认识他?&br&紧接着我又得否定自己,如果那样,那还是汉密尔顿吗?&br&&br&就像,你明知道汉密尔顿在你面前要干什么,他要开始跑了,他要接球了,他要投篮了,混蛋,他又进了,但你却很难去阻止他。&br&&br&如果我是他的对手,我希望亲眼看到他因为疲惫而停下的那天。&br&并不是说这样我就赢了他,而是因为,&br&我恰好见证了这个球员变成了传奇。&br&&br&感谢阅读。
汉密尔顿脱下了他的面罩,高高地举起,整个奥本山宫殿的山呼海啸穿过电视机在我的房间里震耳欲聋,活塞的众将士们已经开始忘情庆祝。那是2004年NBA总决赛的第5场的最后时刻,大局已定的活塞已经没有必要克制任何兴奋和喜悦,因为他们马上要以4:1的总比分拿…
先下结论吧&br&易建联是中国篮球史仅次于姚明的球员&br&&br&而且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能得出易建联不适合FIBA的结论,土耳其世锦赛的中国队可以说是这几年唯一一只让人回忆起来心有暖意的国字号球队,易建联那次世锦赛场均10.2篮板成为赛会篮板王,面对西班牙加索尔兄弟加伊巴卡的配置砍下25分,几场比赛下来场均20+10(同时也是中国男篮世锦赛历史唯一一个20+10球员),这样的表现,未来几年亚洲内线我觉得没人做得到了。即使是姚明,带领国家队的最好成绩也是家门口作战的八强,而06年拥有黄金时期王仕鹏朱芳雨在身边也是靠王仕鹏不可思议的绝杀挺进16强,易建联带着一群更年轻青涩的队友打入16强,这样的表现放国家队历史也是可圈可点了。&br&&br&NBA的标准就分开说吧,他有着可以立足NBA的身体条件和柔顺的手感,覆盖三分线内的射程。但是他糟糕的防守和篮板保护意识都是不合格的,但是最影响易建联NBA之路的两大因素,一个是唯利是图的经纪人,一个是更糟糕的运气,经纪人大家都了解,臭名昭著的chairman对抗,以及不愿意去小球会而吵的沸沸扬扬的流言,费根在易建联的NBA选秀初期就把他的名声搞的很臭了,美帝球迷还是球队对于易建联更多的心态都是看其出丑的,可易建联其实第一个赛季倒并没有让人失望,场均8.6分5.2篮板0.9盖帽算的上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了,不过到底易建联的球技还是无法作为核心培养的,他没有低位的能力没有策应的技术,球风偏软防守过差,雄鹿放弃他后在篮网易建联也交出了一笔12+7的数据单,这样的表现让人很难想象三年之后他会无缘NBA,再怎么样也应该是一个轮转球员的身份。可是这时就是糟糕的运气作祟了,一次次在夺得主力之时遭遇伤病打击,再加上本身就沉默寡言的温吞水个性,在小牛之时甚至跌到了谷底,在球队之中甚至没有什么人和他说话了,迷一样的年龄问题和并非有一招鲜(比如诺瓦克的三分埃文斯的篮板)这些看家技术,想在NBA混下去路就越来越窄了,于是只能回归CBA了。&br&&br&我常在想,如果当年,换个经纪人,起点低那么一点点,落到个15-20位,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不是在密尔沃基那么个缺乏建队文化的球队,易建联的NBA之路或许真会有什么不同,他的身体条件,他的技术特点,应该是有机会留在NBA的。&br&&br&可惜,一步错,步步错啊。&br&&br&虽然我有时候也会调控chairman,可我也清楚知道,没有了易建联的中国队?放亚洲都是不折不扣的二流球队了。
先下结论吧易建联是中国篮球史仅次于姚明的球员而且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能得出易建联不适合FIBA的结论,土耳其世锦赛的中国队可以说是这几年唯一一只让人回忆起来心有暖意的国字号球队,易建联那次世锦赛场均10.2篮板成为赛会篮板王,面对西班牙加索尔兄弟加…
论身体天赋,勒布朗是历史级的,几乎同时拥有了同等位置上无可匹敌的力量和速度,在完成动作时稍显僵硬,但最终的finish能力也是极其变态。可以说,勒布朗在身体天赋上和乔丹是一个级别,但科比,麦蒂也是只差那么一点点而已,却也足够秒杀联盟百分之九十九的球员了。题外话,科比确实很努力没错,但阿杜,勒布朗的进步你没有看到?似乎科比只是因为努力成功了一样,符合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只能说被nike文案洗脑了呵呵。&br&&br&
詹黑总以“六步郎”黑詹姆斯,不过在刚进联盟时,勒布朗的技术确实不够细腻,对上篮的节奏感把握不是很好,相对于当时的科比,麦蒂,在进攻手段和中距离投篮上确实差了一大截,这无法否认,但勒布朗的突破即便在刚进联盟时就是顶级的。你可以想象一个技术不甚细腻的18岁年轻人,在新秀赛季场均21,突破是变态到何种程度。而真正打球的人知道,突破时除了身体天赋,最终的手感柔和度,对防守的阅读理解,节奏的把握,都相当重要。只靠身体天赋成不了巨星。不过很多人只觉得勒布朗坦克般碾压是身体天赋,但艾弗森依靠极低的重心和体重快速突破就不叫天赋?麦蒂的无解第一步不是天赋?&br&&br&
事实上在我看来,除了近期越来越全面的技术,变态的身体素质外,勒布朗最顶级的才华是其无以伦比的组织能力,小前锋位置上组织能力卓绝,传球的时机,速度,力量都是大师级别的,这才是其真正恐怖的地方,也是勒布朗能带起一支弱队的原因,他是球队实际上的组织者,是真正的顶级控卫。所以勒布朗成不了乔丹,其身高和250磅的体重无法保证他能维持48分钟的单打,但勒布朗就是勒布朗。&br&&br&
我从04年喜欢勒布朗,其实最后这段才是我想说的。我为什么喜欢勒布朗?乔丹将力与美结合到了极致,科比麦蒂也是优美潇洒,当时我看到这个23号长的也不帅,上篮有走步,投篮并不准,动作也没有美如画。但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以一己之力承担着整支球队(那只骑士的整体实力有多差我真是不愿再多说),真是对得起&b&“至刚至阳,天下第一&/b&”八个字,从此决定做一个詹密。至于以后看到他在倒地时冒着自己受伤的危险撑地,只是想不让隆多受伤时,觉得六步就六步吧,猩猩就猩猩吧,他也很好很萌不是吗。&br&———————————————————————————————————————————&br&&br&
写完这段时突然发现,原来我喜欢小皇帝也有十年了。那时我是个初中生,憧憬爱情,期待未来,他是活力四射的天之骄子,未来的联盟巨星。如今我在大学殿堂继续自己的梦想,十年间认识了真心的朋友,经历了不同的爱情和故事,有难过也有精彩。他辗转迈阿密又归来,经受诋毁也获得了荣誉,那个不知疲倦的飞奔身影竟也将至而立之年。十年真的太快,感谢勒布朗,感谢那些遇到的人和故事,青春有你们陪伴。
论身体天赋,勒布朗是历史级的,几乎同时拥有了同等位置上无可匹敌的力量和速度,在完成动作时稍显僵硬,但最终的finish能力也是极其变态。可以说,勒布朗在身体天赋上和乔丹是一个级别,但科比,麦蒂也是只差那么一点点而已,却也足够秒杀联盟百分之九十九…
来自子话题:
不请自来&br&首先是题主的第一个问题,&br&嗯,,关于如何评价卡特&br&1.&br&天空没有痕迹,而鸟已经飞过;&br&21世纪第二个十年快要过去一半,却依然流传了上一个十年的传说。&br&“&b&西科东艾,北卡南麦&/b&”这句话不会随风而逝;&br&虽然现在场上能看到的只有那一艘磨损严重怠速行驶的UFO,但能跟广大球迷中必进名人堂的五个总冠军,1MVP+4AMVP+2FMVP的科比,和引领了NBA一代潮流(护壁,地垄沟),单骑救主斩OK的艾佛森能相提并论,哦对,还有他那天赋异禀,拥有无数坊间传说的远房表弟,卡特在硬数据,荣誉占下风的情况下(他的表弟好歹还有得分王),能与其他这三位相提并论,起码不是等闲之辈;&br&再看看那&不怎么样&的数据呢?&br&出战1192场,截至北京时间日24时总得分23456(=.=),场均19.7+4.8+3.6,44%的投篮命中率,37%的三分命中率,巅峰时期打出过27+5+4的顶级锋卫摇摆人的数据,8届全明星(01-02赛季缺席),以及最佳新秀。&br&而技战术层面来说,我说卡特也曾经被他的大学教练称作合理的Old School派大家估计也是不会相信我的,因为他的合理就是看起来如此地不合理,然而我们在他职业生涯末期复盘时,可以发现,他巅峰时期&b&可以媲美他表弟的第一步,娴熟实用但不过分花哨的运球,优秀狡猾的空切走位(尤其是对空接的狂热啊不不不我不是说两人同时起跳那次),在空中对身体极强的掌控力,能玩出双拉杆的腰腹力量,各种畸形的折叠对抗上篮中体现的柔韧性;&/b&作为一名锋卫摇摆人,用“&b&顶级&/b&”来形容卡特的进攻能力和技战术素养,个人觉得毫不过分,当然,这些也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他触摸天空亲吻篮圈的恐怖弹跳,但卡特的优秀绝不限于此,只不过年轻时的时候太过劲爆,总会让人忽略一些东西,经过时间冲刷岁月洗礼后,真正的傍身一技才会慢慢浮现;&b&加内特的协防,韦德的无球,&/b&大抵如此。&br&2.&br&为什么卡特会有如此多忠实的粉丝,却在许多历史地位的比较中处于下风?&br&为什么卡特拥有如此优秀的硬条件,却没能达到当初“乔丹接班人”的期望?&br&为什么作为同样顶尖的SG(摇摆人),卡麦科三者的命运会大相径庭?&br&因为有一种技术叫扣篮;有一种纽带叫&b&情怀&/b&&br&这里完全没有冒犯卡特以及卡特球迷的意思;绝大多数人喜欢上卡特,都是因为他飞天遁地的扣篮,是的,如果能将卡特进入联盟以来所有的扣篮做成一部集锦,那或许联盟未来10年内的扣篮都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显得黯然失色;想想看吧:&br&&b&无论是初出茅庐时在扣篮大赛上的挂臂;&br&还是出征奥运时飞跃韦斯的死亡之扣;&br&无论是巅峰时期在网队各种不讲情面的隔扣;&br&还是末年颠沛流离之时回光返照时的老骥伏枥&/b&;&br&每当这个UFO双脚离地,展开双臂的时候,&b&他就像是一个画家,手中的皮球是他的画笔,面前的篮筐是他的画布,胳膊下面部扭曲的对手,正是他伟大作品下的点缀,就那么短短几秒钟,手起,球落,我们的艺术家“骑着”他的摩托车绝尘而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惊鸿照影,&/b&伟大却已然耸立在每个球迷的心中;&br&是的,他是艺术家,是诗人,是可以定义扣篮的篮球界的莎士比亚,但在很多人眼里,这也就是上限了;虽然他的突破让人热血沸腾,他的扣篮让人血脉喷张,他用肆虐篮筐在一代人的青春里一骑绝尘呼啸而过,但留下的,却也只有这些;&br&是的,他绝杀过,&br&可人们至今记得的还是他在对阵76人最后时刻的投篮不中;&br&他同样敬业,同样渴望胜利,同样追求着一枚戒指,&br&但人们却从他孩子般的大笑中得出他“幼稚”的结论,批判他的职业精神和好胜心;&br&说的很对,看卡特打球,总感觉缺少点什么,&b&其实这不是卡特一个人,这是某一类球员的通病,他们兢兢业业,球技精纯;他们穿针引线,无所不能;他们可以打出漂亮的数据,却难在历史翻页的关键时刻留下自己的名字&/b&,伊戈达拉,里奇蒙德,英格利什,无不如此;说到底,他们或许缺少的,还是那一种“混蛋”的气息,那种对胜利已经近乎变态的渴望,那种损人利己式的对赢球的偏执,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暗流涌动的芝加哥,乃至邓肯都在14年总决赛前放出了“干掉热火”的狠话;&br&
这不能怪卡特,他的性格本来就是如此,他听从母亲的话念大学,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还是校乐队的成员;生活不只是篮球,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不必为了追求胜利的执念去伤害自己和他人。&br&看卡特吧粉丝写的文章,不外乎是天使堕入凡间,UFO缓缓降落,美丽的扣篮终成传说之类的情怀,粉丝粉的就是情怀,但情怀毕竟不是一切;&br&&br&&br&3.&br&
至于名人堂什么的,楼上的诸位说的都很清楚了,凭借他对扣篮这种近乎定义式的伟大贡献,如果我是评委,我一定会为他投上一票;&br&
这一架曾经不断挑战生理和美学极限的UFO,终其一身,连他被定义的伟大,还是抹不去“扣将”的影子; &br&
英雄迟暮,虎落平阳,38岁的卡特坐在板凳上,看着飞翔的格里芬,小乔丹们,满眼都是年轻的自己。&br&
他始终在改变,始终在抗争;年轻时候他的三分并不是他常规稳定的得分手段,相比于他技能点溢出的进攻,他的防守始终会遭人诟病,但这些到了他老去的时候,居然都奇迹般地改变了;&br&
他接受了替补的角色,他的得分中三分的比例占得越来越大,巅峰时不咋地的防守,在老去后居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他的经验,他的空中对抗还在,他还是可以用这些东西在27,8分钟的上场时间内砍下个10几分,抓下几个篮板,送出几个助攻,或者投进一记绝杀。&br&
我不觉得这是什么悲哀的事情,真的;唯有改变,才能生存,&b&弹跳没了,总会有东西还在&/b&。和他的表弟相比,他实在是太幸运了,因为他还可以驰骋在赛场上,哪怕这早就不是他的天下了;&br&&b&
但或许他的扣篮实在太过传奇,传奇到让他年老时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与改变总带着一股屈服的悲凉;&br&
就像当年李若彤小龙女脱俗而近仙的形象红遍大江南北时,人们大概都忘了她也不过是红尘中的一位普通女子;&br&
美人白头,物是人非,美好时光,只在昨日,怕的就是这频频回首不肯离去的眷恋,只能徒增伤感;&br&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br&
你因此而伟大,但你的伟大不限于此&/b&&br&&img src=&/a214e370c7b496ec724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214e370c7b496ec7247_r.jpg&&&br&
图片出自虎扑,图文相关
不请自来首先是题主的第一个问题,嗯,,关于如何评价卡特1.天空没有痕迹,而鸟已经飞过;21世纪第二个十年快要过去一半,却依然流传了上一个十年的传说。“西科东艾,北卡南麦”这句话不会随风而逝;虽然现在场上能看到的只有那一艘磨损严重怠速行驶的UFO…
来自子话题:
&b&QAQ ……你是个好姑娘。&/b&&br&&br&&br&当年,初中的时候为了成为一个炫酷的少女,每天我都看NBA的各种战报,尽管不知道谁是谁,长什么模样,打什么位置,有什么故事,但是那些名字我都知道了,于是第二天和班里男生谈笑风生,没错,伪球迷早年说的就是我。&br&&br&高中的时候逼格升了一个档次,开始在电话里面跟男生聊艾弗森身上的纹身含义(现在基本忘完了),开始在总决赛跟男生打赌,结果我的凯尔特人在10年被湖人打成了绿粽子= =&br&&br&13年6月第一次有机会完完整整地看NBA的总决赛,然后爱上马刺,至今不敢看去年第六第七场的任何报道和视频。&br&&br&从13年后半年开始,才是我真正开始了解马刺的时候。&br&这个赛季几乎所有的常规赛我都看了,没课的话看视频,有课的话看文字直播,季后赛更是偶尔翘课或者神经兮兮地去上1.2节课,早早回来看后三节的比赛(我们的某个课程1.2和3.4是一样的,分两批上课)。&br&&br&给你说说我做的功课吧。&br&&b&除了看比赛,就是看马刺的各种文章、视频(包括早年的经典比赛还有各种采访)。&/b&&br&1.在知乎推荐关注张公子,很典型的、理智的马刺球迷,写过很多关于马刺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公子文采好,有积淀,就算是不懂球的人也能看懂他写的东西,看懂关于马刺的故事。&br&2.在知乎关注NBA、篮球的话题,经常也会有马刺的问题和精彩的回答。在知乎搜索马刺、波波维奇、邓肯、吉诺比利都会有很多问题和相应的回答,当然,公子的赞同数总是很高的。&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关于蒂姆·邓肯,有哪些有趣的事情?&/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马努·吉诺比利?&/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波波维奇是个怎么样的教练?&/a&&br&太多了,题主可以慢慢找。&br&3.另外一个去处,就是虎扑了,去关注马刺专区,那里有很多热爱马刺的人,他们会翻译很多国外的关于马刺的文章,也会翻译更多的视频,会调侃马刺的各种,开各种善意的玩笑。总之,做到所有球迷能够做到的事情。&br&&br&&b&我看了以后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爱上这支球队,趁他未老,趁所有人青春还在。然后就越看越难受,看着看着就开始哭……我怕有一天呆呆真的有一天打完第三节比赛觉得自己打不动了,然后就离开这个赛场了。&/b&&br&&br&PS: 可以买两件球衣,一件自己穿,一件送给男票……&br&
记得提醒男票看球赛,在早晨打比赛的时候不要吵着去逛街,也不要赖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就算你什么都不懂,在妖刀抽风投进三分的时候笑着呐喊也是对男票最好的回应。&br&&br&&b&尽管我如此炫酷,默默积累了这么多年(高中以后看CBA),为的就是有一天能跟不是臆想中的男票谈笑风生,如果他是热火球迷我就在谈笑风生之后灭了他。奈何上天不给我这个机会,在朋友圈发件穿着马刺西部冠军的纪念衣服也是一群热火球迷在下面嚷嚷:没胸,差评。&/b&&br&&br&&br&&b&最后,祝题主和男票看球愉快。&/b&&br&&b&希望马刺能赢下这个总冠军。&/b&
QAQ ……你是个好姑娘。当年,初中的时候为了成为一个炫酷的少女,每天我都看NBA的各种战报,尽管不知道谁是谁,长什么模样,打什么位置,有什么故事,但是那些名字我都知道了,于是第二天和班里男生谈笑风生,没错,伪球迷早年说的就是我。高中的时候逼格…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2003-04季嫩。&br&2004-05季数据好看,但细节没把握。&br&2005-06季成为联盟进攻端最有影响力的家伙,但防守、粘球和跳投没解决。&br&2006-07季防守和团队融入感提升,但进攻技巧还嫌不够全面。&br&2007-08季协防已经很出色,进攻端持球突破的细节也很到位了,但巴里指出他的无球走位、挡拆运用和突破还不成。&br&&br&2008年夏跟克里斯-简特练了跳投,同时防守大幅度进化。实际上2008-09季,除了背身远不及现今、单防细节略微欠缺之外,其他包括持球突破、协防、统治度、体力、自信,基本是他最强形态。也打那年起,他算是联盟最强的家伙了。
谢邀。2003-04季嫩。2004-05季数据好看,但细节没把握。2005-06季成为联盟进攻端最有影响力的家伙,但防守、粘球和跳投没解决。2006-07季防守和团队融入感提升,但进攻技巧还嫌不够全面。2007-08季协防已经很出色,进攻端持球突破的细节也很到位了,但巴里…
来自子话题:
用bill simmons的评价吧&br&&br&他知道正确的比赛方式,他在季后赛的表现就是明证……&b&&i&但是用那种方式去比赛却不是他的第一选择&/i&&/b&&b&。&/b&那也是让科比如此极端化的原因:他是唯一一个了解篮球的真谛却对它不屑一顾的伟大球员。看着他打球,至少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朋友花了1000万美金买了一幢豪宅——就像新奥尔良里用来拍摄布拉德-皮特糟糕电影的那些豪宅——然后用诡异的颜色来粉刷它,拒绝聘请清洁工,然后用笨拙的现代化家具来装修一样,基本上把它给毁了。&b&&i&伙计,你知道你&/i&&/b&&b&&i&TM&/i&&/b&&b&&i&在干什么吗?你知道你拥有的是什么吗?&/i&&/b&科比从来都不知道。他用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在打球,他坚信开发自身的潜能会提升他的队友,他只会偶尔间歇性的用传统意义上的方式来让队友变得更好。当他在关键时刻的数据越来越漂亮,失望和遗憾离他远去,我看到他正朝着下一个奥斯卡-罗伯特森的方向发展。他所能到达的高度取决于他接下来的几年:如果科比能够再拿下一个总冠军,并且/或者在生涯后期放开怀抱,恪守篮球的秘密(想想1972年的张伯伦),他将会一举超越奥斯卡和韦斯特,成为史上排名第三的后卫。&br&&br&文章写于09年前
如今的kobe已经稳坐sg历史二把交椅了&br&kobe的篮球智商举世无双
问题他的偏执也一样举世无双
用bill simmons的评价吧他知道正确的比赛方式,他在季后赛的表现就是明证……但是用那种方式去比赛却不是他的第一选择。那也是让科比如此极端化的原因:他是唯一一个了解篮球的真谛却对它不屑一顾的伟大球员。看着他打球,至少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朋友花了…
只看常规赛的话:&br&1.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负,合计1560场。&br&2.罗伯特-帕里什:负,合计1611场。&br&&br&接近于登上这份榜单的:&br&好基友组合:&br&约翰-斯托克顿:953胜551负,合计1504场。&br&卡尔-马龙:952胜524负,合计1476场。&br&&br&21世纪大前锋3基友:&br&蒂姆-邓肯:930胜372负&br&凯文-加内特:809胜610负&br&德克-诺维茨基:800胜439负&br&&br&还有一位胜场非常高但是恐怕没有机会进入顶上那个榜单的:&br&科比布莱恩特:823胜457负
只看常规赛的话:1.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负,合计1560场。2.罗伯特-帕里什:负,合计1611场。接近于登上这份榜单的:好基友组合:约翰-斯托克顿:953胜551负,合计1504场。卡尔-马龙:952胜524负,合计1476场。21世纪大前锋3基友:蒂…
对于评论区的讨论,很感谢大家的关注,答案也不是很严谨,也谢谢各位看官的提醒。&br&看我资料也应该知道,来知乎不是很久,一些(潜)规则什么的都不太懂,来知乎是因为女神的推荐,大概是鼓(xian)励(qi)我吧。这是我在知乎第一次长答案,答案是自己的记忆和查阅一些资料所得出来的,所查阅的资料也没有高大上到翻墙找证据,大概也就是国内的一些贴吧论坛和报道吧,所以自认为真心不够严谨,也没想过有这么多的支持,非常感谢大家,答题的时候为了能更系统准确些,也附带查了一些其他的资料,比如阿里纳斯条款里的新秀合同问题,艾弗森翻腕问题,然后还涉及到了联防与非法联防问题,詹姆斯的走步问题,所以答题过程中自己真的受益匪浅,汲取新知识后的满足感。&br&&br&然后我要说的是,竞技体育归根结底离不开商业的范畴,自然来不开消费群体,顾客是上帝,他们喜欢看什么,联盟就会想方设法给他们看什么,所以规则的更改也应该符合大众的口味,有利于比赛的推广,国际乒联也会修改规则来限制中国的对不对?拜仁慕尼黑的一家独大也会招来很多口水对不对?英超还有户口本问题对不对?规则就是用来平衡这些问题的,当然联盟也不会公开称“我们觉得保罗去湖人的话,那么其他的队还玩个蛋,所以我们决定不批准这笔交易”,所以很多规则有争议也无可厚非,毕竟无据可查对吧。&br&&strong&所以各位看官一笑而过吧。&/strong&&br&========================================================================&br&查资料,自己整理的一些规则,欢迎指正&br&========================================================================&br&吉尔伯特·阿里纳斯。阿里纳斯条款规定签了两年新秀合同的二轮新秀,在签订其职业生涯第二份合同时最多只能拿中产合同。阿里纳斯新秀第二年非常火爆,新秀挑战赛MVP,进步最快球员,很多球队都想要,但当时的条款只限制母队的合同,而没有限制其他球队,所以当时勇士被坑了。&br&&br&德里克·罗斯。罗斯条款:在新秀合同期间当选过MVP,或者是曾在全明星赛中两次以首发身份入选全明星赛,亦或是曾两次入选年度最佳阵容的球员,在签订其职业生涯第二份合同时有机会得到一份起薪占联盟所设定的工资帽30%的大合同。&br&&br&查尔斯·巴克利、马克·杰克逊。球员持球背身单打的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巴克利每次都是背身将防守球员拱到篮下,然后轻松投篮。杰克逊常在进攻中在三分线背身单打对方后卫超过15秒钟,导致比赛场面非常枯燥,联盟下定决心出此规则。至于到底是因为谁,众说纷纭,不作讨论。&br&&br&乔治·麦肯、威尔斯·张伯伦。为了限制麦肯三秒区宽度由6英尺到12英尺,为了限制张伯伦由12英尺到16英尺,应该就是类似于反垄断吧,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br&&br&&br&迈克尔·乔丹。乔丹曾经在罚球时直接抛板自己空中接力扣篮,所以为防止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增加了一条规则,就是罚球时在球接触篮筐之前,罚球队员不能越过罚球线。80年代公牛经常利用乔丹超强的个人能力,在球场上拉开单打强吃对手。当有人持球在罚球弧顶三分线附近强侧单打时,球队不允许有超过两个人沉到罚球弧顶以下,否则就会失去球权。简单讲就是四个人不能在这边看着那边的乔丹单打。&br&&br&沙奎尔·奥尼尔。在奥尼尔的推动下,联盟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了联防战术的运用、禁区三秒违例。另外,针对奥尼尔糟糕的罚球,联盟还特别规定,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犯规将判罚两罚一掷(感谢@刘丹希指出的错误,不是一罚一掷)。 进攻队员在做完扣篮动作后,不可以在篮筐是悬挂超过3秒。&br&&br&拉希德·华莱士。球员和教练如在比赛中因判罚和裁判纠缠或是对裁判出言不逊、做出侮辱性手势,都会被判一次技术犯规,这就是现在被称为“零忍耐”的NBA技术判罚规则。规则的出台也没有明确指出是为某名球员量身定做,但是作为联盟中的技术犯规大王,“拉希德·华莱士规则”的叫法绝对名副其实。&br&&br&迪肯贝·穆托姆博。盖帽后摇晃手指是穆托姆博的标志性动作,穆大叔也经常因此吃技术犯规。但是随着穆大叔的声望不断提升,联盟规定穆托姆博可以在封盖后摇手指,但是前提是不能朝对手摇 。&br&&br&阿伦·艾弗森。艾弗森喜欢嘻哈风格着装,但美国白人平日里对着装和氛围异常看重,NBA发布了着装令,明确规定球员但凡出现在赛场内,就必须以正装示人,不许以休闲或者嘻哈的风格出现。“在这个联盟中,只有AI一人可以破掉所有球队的联防。”为了防止他的快速突破让联盟失衡,联盟修改了联防细节,来帮助防守队员限制他的突破能力。&br&&br&罗恩·阿泰斯特。如果一位没有被交易的球员,想要更换号码,就必须在3月份提前向联盟递交一份正式申请,获得批准之后新赛季开始之后可进行更换。申请者的另外一个条件是他的原号码必须已经至少穿过4个赛季,并要保证在不被交易的前提下,新号码也至少要穿够4个赛季。加盟步行者之后,阿泰先是将15号改为23号,这是为了乔丹致敬,接着又将23号改为91号,这是为了向罗德曼致敬,后来他还想把91号改为33号,为了向皮蓬表示敬意,不过此举遭到了联盟的禁止,因为联盟必须保证球迷购买的球衣不会因为球员擅自更换号码而成为其他人的衣服。&br&&br&勒布朗·詹姆斯。这个真心不是黑,并不是每一个上篮都是走步,“当他出现走步球的时候,他接球时轴心脚已经确定,然后他再大迈步走两步上篮(他是轴心脚先动的)。”艾弗森突破时候“偷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闪电侠”加速时也会先迈步后运球,NBA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球星们服务。
对于评论区的讨论,很感谢大家的关注,答案也不是很严谨,也谢谢各位看官的提醒。看我资料也应该知道,来知乎不是很久,一些(潜)规则什么的都不太懂,来知乎是因为女神的推荐,大概是鼓(xian)励(qi)我吧。这是我在知乎第一次长答案,答案是自己的记忆…
谢邀。&br&&br&问题分两部分说。&br&&ul&&li&转播的视角其实非常多&br&&/li&&li&其他角度摄像的作用&br&&/li&&/ul&&br&&b&转播的视角&/b&&br&如果你细心留意,你会发现一场普通比赛可能用到的视角其实非常多。&br&&br&NBA 的场边摄像机位主要分布在我们能在比赛中看到的两边底线和中线附近,在转播中看不到的看台上也会架有摄像机,另外篮板后面也安装有摄像头。&br&&br&在比赛中常见的视角有以下几种:&br&&ul&&li&转播视角:比赛中最常见到的画面就是转播视角&/li&&li&底线视角:主要拍摄底线特写镜头,如罚球线上的球员、摔到底线的球员、退回替补席的球员、场边靠近底线端的观众&/li&&li&中线视角:拍摄中线范围内的镜头,如球员进球后特写、暂停后球员退回替补席、替补席特写、技术台解说嘉宾特写&/li&&li&篮板视角:拍摄篮筐附近的镜头,如扣篮、空中闪躲等&/li&&/ul&&br&&img src=&/40abed752d193e7c3913f0f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40abed752d193e7c3913f0f_r.jpg&&这张图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转播(broadcast)视角。这个视角是比赛直播时最主要的视角,一场比赛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的这个,当然也是观众看得最多的角度。&br&&br&&img src=&/f3a6bb54e66e0b5378b22cca435a759f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f3a6bb54e66e0b5378b22cca435a759f_r.jpg&&这张图的角度在比赛中也经常能看见,是从一端底线位置观看比赛。这个视角偶尔在直播中出现,一般是作为精彩回放出现。从画面略带俯视角度来看,摄像机位应该在靠近另一端底线的中高位置。&br&&br&以上两张图中的红色框内,就是我们在比赛中能看到的摄像人员和摄像头所在区域,还有一些独特视角在比赛中我们看不到摄像人员和机位的所在。这些人员和机位的视角,通常我们在任意一场比赛中都会看到。&br&&br&&img src=&/e8512d08dedead566a52f14d3d54300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8512d08dedead566a52f14d3d54300a_r.jpg&&这个是高空俯视视角(在 NBA 2K 游戏中这个视角叫做 SkyBox)&br&&br&&img src=&/21babbbf339e5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21babbbf339e5_r.jpg&&这个是个人跟随视角,主要出现在裁判响哨比赛中断后镜头跟随判罚当事人或焦点球员。&br&&br&&img src=&/eddfc123a1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ddfc123a1a_r.jpg&&这个是底线视角,就是坐在篮架旁边举着摄像机的那哥们儿拍到的画面。这个视角一般作为比赛回放出现,直播中这个角度用得较少。这个区域的摄像师和摄影师经常会作为球员们的肉垫。画面右边的那位便是摄像师们的标准工作状态。&br&&br&&img src=&/e4a4f0242e79aedf0d5e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4a4f0242e79aedf0d5ea_r.jpg&&这个也是底线视角,是靠边一点的哥们儿拍到的。为增强比赛的娱乐性,转播中也会拍摄一些大牌观众或铁杆粉丝的镜头,一般进球或响哨后的比赛空隙会切到这个视角。&br&&br&&img src=&/e4abd9ee6aed632a9eaff37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4abd9ee6aed632a9eaff37_r.jpg&&这个视角类似于跟随视角,镜头应该位于正面看台的中间位置。作为比赛的一部分,双方教练的特写一般每场比赛都会有。(其实斯波教练也没有经常不洗头)&br&&br&&img src=&/2a8f3bd434a45b92c44c01bfb8683432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2a8f3bd434a45b92c44c01bfb8683432_r.jpg&&这个视角属于常见的球员进球后的特写,一般由上图的机位拍摄,这个画面是坐在中线一端的那哥们儿拍的。&br&&br&&img src=&/710dafdb97ac489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710dafdb97ac489_r.jpg&&这个便是蹲坐在中线位置的哥们儿拍摄的画面,通常一到暂停球员回到座位席时这哥们儿便站起来近距离拍摄球员回到替补席的画面。&br&&br&&img src=&/9c91c7c50b922b7fb2f846b3bf9e51f9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9c91c7c50b922b7fb2f846b3bf9e51f9_r.jpg&&&img src=&/dbf85d3955fb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dbf85d3955fb_r.jpg&&&br&这个是从转播视角切到底线视角的标准过程。詹姆斯摔倒后,底线的两位摄像师立马把镜头对准到底的詹姆斯,下一秒镜头便切换到底线视角。两位摄像师中间的,便是摄影师。&br&&br&以上就是一场比赛中不到一节时间内出现的各种视角,基本上场边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都会出现在比赛转播中出现。总之,比赛转播中出现的视角其实非常丰富。&br&&br&&b&其他镜头的作用&/b&&br&除了短暂的出现在比赛直播中,其他镜头拍摄的用处也非常丰富。&br&&br&以上在比赛中出现的视角根据用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比赛直播、精彩集锦和各种纪录片。这三种视角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拍摄方式:&br&&ul&&li&比赛直播:主要是转播视角,用于整体场面拍摄,镜头会集中在两个半场,让观众了解场上发生什么&br&&/li&&li&精彩集锦:主要是非转播视角的镜头,特点是镜头跟球走,各角度了解某个精彩进球的各种细节&/li&&li&纪录片:主要是非转播视角的镜头,特点镜头是跟人走,详细记录某个球员在场上的各种细节&/li&&/ul&&br&比赛直播如前所述,精彩集锦即在赛后能看到的各种剪切出来的精彩回放。剩下一些如当事人说、赛场实录、球员细节等,可能带有球队立场的内容,出现在直播中会略显突兀的,就会出现在各种纪录片中。如当年的《Michael Jordan to the Max》,近年的《More Than a Game》。君不见,当年大 OJ 就带着个人纪录片摄制组去大学报到。&br&&br&本文中出现的图片均来自 14 年 1 月 10 日迈阿密热火对阵布鲁克林篮网对的比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场比赛球员的球衣背后印的是绰号,因此特写镜头较普通比赛略多一些。
谢邀。问题分两部分说。转播的视角其实非常多其他角度摄像的作用转播的视角如果你细心留意,你会发现一场普通比赛可能用到的视角其实非常多。NBA 的场边摄像机位主要分布在我们能在比赛中看到的两边底线和中线附近,在转播中看不到的看台上也会架有摄像机,…
来自子话题:
先提几个问题:&br&1.詹姆斯打的是否是团队篮球?一支球队的领袖有团队意识是否就代表这个球队打的是团队篮球?&br&2.题主这句“但是,在骑士跟热火,最后都玩成一个人的球队了”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br&&br&在骑士,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球队,一个超级巨星+一帮不错的角色球员的模式,骑士也想打双核,可是没有球星愿意来。LBJ在个人进攻火力强劲的基础上,在队友出现空位的时候也能够精准的把球传到,于是LBJ有了全面、无私的名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首先是一个超级得分手的基础上。当年骑士包括常规赛阶段第四节的所有逆转都是LBJ连续得分吸引防守,然后投手出现空位或者瓦莱乔轻松空切LBJ把球及时送出,投几个锦上添花的进球彻底将比赛盖棺定论。&br&&br&骑士至始至终是一个以防守为立足之本,进攻端看勒布朗一个人玩的球队,从来没有人说骑士打的是团队篮球,只是说LBJ在超级得分手行列中更加团队更加愿意传球。&br&骑士输的所有球都是因为骑士与对手之间硬实力的差距,骑士与詹姆斯的打法从来没有改变,也没有过什么从团队到最后只能打个人的蜕变,只能说由于季后赛中对手的防守策略、强度的改变与增强,骑士的进攻效率锐减,凸显出最后时刻只有詹姆斯一个人还能得分这一现象。&br&&br&来到热火,三巨头的阵容是本身就是一畸形的阵容,詹姆斯与韦德功能重叠,形成了严重资源浪费。由于薪金原因,热火没有能力再签一个黑粗硬的C来扛起内线,于是詹姆斯和博士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内线防守任务,博士在进攻端也越来越靠外,说什么为韦德和詹姆斯突破拉开空间这都是扯淡,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薪金签强硬的内线,任何一个能顶人能防守、进攻能力合格的中锋在任何时候任何球队都是受欢迎的,这本身就是在战术上退而求其次的一种妥协。&br&&br&第一年的磨合主要就是在解决功能重叠与防守时阵容天然缺陷问题,防守端热火依靠身体素质的高强度夹击与快速轮转,进攻端三巨头轮流单打,踉踉跄跄一个赛季,靠三巨头超人的天赋挺进总决赛,然后詹姆斯心态出问题,败北。&b&这时候大家都说球队还是韦德的,应该不会有人觉得这是詹姆斯一个人的球队,也没有认为热火在打团队篮球吧?&/b&&br&&br&第二年,韦德把球权交给詹姆斯,詹姆斯在低位开始有所斩获,逐渐形成这之后的热火进攻体系,防守上延续了第一年的高强度,这种体系一直延续至今。&br&&br&好了,可以看出,热火本身打的就是巨星篮球、天赋篮球,之后这几年在团队配合上的进步,都是围绕在这个基础上,只不过提炼总结出了更高效的战术跑位而已。相反,在内线一直没有得力引援的情况下,球队的防守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随着队内球员年龄的增长,高强度防守能持续的时间从三节逐渐退化为两节一直到今年总决赛的一节,而在去年进攻水平达到顶峰后今年没有进步甚至有所下滑,这使得热火的容错率越来越低。而去年的马刺在这几年重生的步骤中尚未成为究极体,最多只相当于沙鲁第二状态,今年才算是完成了沙鲁第三状态。&br&这就相当于说,去年热火总决可以允许自己犯一节的错误,而今年,由于马刺的进化,一节都不可能了。这就需要热火相对于去年更加玩命的防守,可是热火的高强度防守同时又能保证进攻效率的时间从去年的两节下降到了今年的一节,此消彼长,热火犯错的时候,马刺都抓住机会得分了,当热火用高强度防守造成马刺失误然后得分后,马刺立刻也会在进攻上有所斩获,以至于热火在打得很好的时候追分也总是看起来很慢。再当热火体力下降,防守与进攻效率同时下降的时候,马刺又会借机打出一波进攻高潮,这种感觉让热火绝望。&br&&br&所以,即使在热火,詹姆斯打的也不是团队篮球,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球队超强的个人天赋之上。团队篮球首先要建立在像马刺这样在任何位置都没有短板的基础上,热火这种畸形阵容只能打天赋篮球不可能打团队篮球。&br&只是,天赋篮球打的久了,也会越来越强调战术配合(像去年的热火),但其实一些战术的设定本身就非普通球员能完成的。而一旦这样的球队遇到实力高于自己的对手,肯定还是要靠巨星来试图解决问题的。&br&最后好像就剩詹姆斯一个人打的情况,在骑士打魔术、马刺的时候出现过,在今年又出现了,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球队实力有较大差距,这是最后能想到唯一办法。并不是说詹姆斯把球队带成了一个人的球队,然后就打不过对手了,逻辑关系一定要搞清。&br&要不然,前年打老凯的时候大包大揽怎么没人提詹姆斯废队友,去年雷阿伦救命三分的时候怎么没人提废队友,今年直到总决赛抽筋下场前怎么没人提,第二场大发神威时怎么没人提。因为打的好,因为这时候水平明显高于热火的那个对手还没出现。&br&&br&无论如何,自围绕三巨头建队以来,四进总决赛、两夺总冠军的热火都是一支成功的球队,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只是三巨头的组队方式让很多人不爽而已。&br&题主这个“最后”用的也有问题,詹姆斯只有不到三十岁,已经5次打进总决赛了,五次以球队第一得分手的身份进入总决赛的球员都有哪些?列出来应该各个是统领一个时代的人吧?这还远远没到最后。比如今年夺冠的马刺,在三个十年分别夺冠,从第一次夺冠后,转变过数次打法,甚至经历过黑八,那时候你认为它到了最后了吗?去年总决赛老邓肯拍地板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他到了最后吗?但是今年的马刺你看了吧,这是近几年来的积累所得到的蜕变。所以,永远别说“最后”。&br&&br&之所以勒布朗被拿到显微镜下这样那样被研究,就是因为人们已经拿历史前十的标准在要求他,翻开历史前十的名单,有四位都是远古巨星,打法方面对于现代篮球没有参考性。剩下六位就是勒布朗的对比与学习的对象,要不然一个在30岁前已经五进总决赛、拿了四个MVP、两个FMVP、季后赛平均得分历史第二的球星,还有什么打法问题可质疑的?只有“取得成就为历史前十”这个范围,我觉得才有质疑、对比、讨论的必要,否则NBA 99.9%的当家球星都应该拿出来质疑一下其打法有问题。
先提几个问题:1.詹姆斯打的是否是团队篮球?一支球队的领袖有团队意识是否就代表这个球队打的是团队篮球?2.题主这句“但是,在骑士跟热火,最后都玩成一个人的球队了”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在骑士,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球队,一个超级巨星+一帮不错的角色…
来自子话题:
平胸握管而论,我们不能讨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平胸握管而论,我们不能讨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来自子话题:
其实当年乔丹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你看看科比退役时的评价就知道他真正的地位了。
其实当年乔丹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你看看科比退役时的评价就知道他真正的地位了。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不想多话了。三个字:&br&&b&不适合。&/b&&br&&br&&br&稍微了解过我的同学可以直接搜我答的关于马刺体系的问题,这里不重复了。&br&仅仅只是作为中国球迷渴望看到易建联重新在NBA立足的球迷,我补充一句:&br&波波维奇的体系可能是当今全NBA最不适合易建联的体系,所以易建联想要融入需要一定程度的奇迹(我不排除这种可能)。我发誓你找不出马刺队史上有跟易建联相近的球员——如果你觉得能找得到,那可能你不适合做球探这个行当。&br&&br&大致如此。
谢邀。不想多话了。三个字:不适合。稍微了解过我的同学可以直接搜我答的关于马刺体系的问题,这里不重复了。仅仅只是作为中国球迷渴望看到易建联重新在NBA立足的球迷,我补充一句:波波维奇的体系可能是当今全NBA最不适合易建联的体系,所以易建联想要融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詹姆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