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诗句和赏析刘征的海燕戒赏析资料

刘征寓言诗素描
刘征寓言诗素描
刘征,本名刘国正,曾用笔名刘诤等,日生,北京市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学者、诗人、杂文家,兼工书画。几十年来,刘征在语文教育研究、课本编写、寓言诗、讽刺诗、杂文、其他诗词写作以及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以寓言诗、讽刺诗成就最著。刘征已出版著作20多种,有五卷本《刘征文集》行世。
刘征寓言诗创作轨迹
翻开厚重的《刘征文集》第二卷《寓言诗及其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征的寓言诗写作,有作品保留的始于1954年。大致创作依年份统计如下:1954年3首;1956年6首包括两首讽刺诗;1957年3首;1958年6首;1959年3首;1960年1首;1962年1首;1963年7首;1976年2首包括1首讽刺诗;1977年1首;1978年4首包括1首讽刺诗;1979年5首;1980年9首包括1首抒情诗;1981年11首包括1首抒情诗,2首讽刺诗;1982年34首包括2首讽刺诗、3首杂剧体寓言诗;1983年18首包括6首讽刺诗;1984年8首包括1首讽刺诗,一组抒情哲理诗;1985年6首包括一篇长篇组诗;1986年12首包括1首讽刺诗;1987年9首包括1首讽刺诗;1988年1首;1989年6首包括1首讽刺诗,1首抒情诗;1990年4首包括3首抒情诗;1992年6首包括1首讽刺诗;1993年2首包括1首讽刺诗;1995年3首;1996年1首;1997年8首包括2篇戏剧体和1篇二人对白体寓言诗。还有作者注明写于1983年到1985年的228首散文体哲理小诗,其中大多数是寓言诗以及89首杂体诗,其中极少数也属于寓言诗,书后有15篇有关寓言诗写作、书籍序言等内容的附录文章。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举诗人年份创作数目,其目的在于向大家勾画出诗人的寓言诗创作轨迹,给大家留一个大致的印象,也让大家从中看出诗人创作的几个大体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是刘征散体寓言的创作阶段。1954年1月写作的《狼的礼物》是他的寓言的处女作。后在《文艺报》、《漫画》、《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了诸如《木偶探海记》、《自命不凡的跳蚤》、《骏马远征记》等作品,曾应作家出版社之约结为《集零集》,适逢反右,书稿退回未出版。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是刘征寓言诗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刘征创作真正的寓言诗,始于六十年代初。1963年初他在《诗刊》上开始发表作品,《鹅》、《老师的对话》、《三戒》、《老虎贴告示》等引起较大反响。同年10月,臧克家老发表了《寓言诗杂谈》对其创作予以热情鼓励和评价。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收于198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征的第一本寓言诗集《海燕戒》中。
第三阶段(即20世界80年代),这是刘征寓言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这一时期刘征寓言诗的代表作品有《春风燕语》、《烤天鹅的故事》、《铁牛和蚊子》、《三面镜子》、《花神和雨神》等,收入《春风燕语》(1983年版)、《花神和雨神》(1986年版)、《鸮鸣集》(1988年版)和《刺和花》(1988年版)等集子中,其中以《春风燕语》最为有名,获年全国优秀诗集奖。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刘征寓言诗创作的第三个高潮(诗评家杨四平先生称为探索期或超越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星期日补遗》、《上帝的日记》、《最后的香肠》、《聊斋新编》、《东郭先生传奇》等,收在1994年出版的《最后的香肠》等集子中。
综上观之,刘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写作寓言(后改为寓言诗),60年代开始写作寓言诗到本世纪初,历程近半个世纪(文革停笔10年),出现了三次高潮即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又以《海燕戒》、《春风燕语》、《最后的香肠》三部集子分别作为创作的里程碑式的标志。
刘征寓言诗的内容及美学创造素描
何谓寓言诗?陈绍伟先生认为,寓言诗“是用诗歌的形式写成的寓言,带有劝谕或警世的作用;寓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事物抒写之中。”1
刘征先生说:“在花样繁多的诗体中,寓言诗是一个独特的品种”;“首先,寓言诗应该是诗”;“其次,寓言诗同其他体裁的寓言一样,应该具备下面一些特征”:“曲折地反映生活”,“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和“耐人寻味的深长寓意。”2
古远清先生在《诗歌分类学》中认为寓言诗“是用韵文的形式,借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者人的活动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某一类人或一种社会现象的评价;它是用形象手法总结社会经验,阐明一定的事理,寄寓一定的教训的工具,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养料。”
“与哲理诗有相似之处”,“又有些类似童话诗”,“结构近似小说”。其特点是,“思想深刻、警辟,语言生动,有趣,兼有形象的鲜明性和谚语的哲理性;叙事重于抒情,故事性强”;采用“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近喻远,或借古喻今的手法”;“总是寓扬某种真理或哲理,向读者提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或教训”3
杨四平先生更为形象地认为:“寓言诗必须具有诗的灵魂。寓言诗不是1+1=2的‘寓言+诗’的文体,而是1+1=1的诗的文体即语言与诗两种文体糅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美学精神,是一种新的审美需要相应和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寓言诗是用散文的外衣包裹着诗的灵魂,也就是说,寓言诗既写事,又抒情,以诗的方式写寓言故事,以写寓言故事的途径来写诗,语言与诗不可截然地分开”;“寓言诗只是在具有抒情性质的若干故事片断上流连忘返”;“寓言诗是跳跃着书写寓言故事”,“是最经济的艺术”,“也是‘讲废话的艺术’、‘走弯路的艺术’”。4
我之所以引这么多名家对于寓言诗概念及特征的界说,其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刘征寓言诗的内容和分析刘征寓言诗的美学创造。
1、刘征寓言诗的思想内容。刘征的寓言诗在内容题材上大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取材于人民外部矛盾(如国际题材)的“外部寓言诗”,一般讽刺揭露国际社会的强权政治和霸权行径。刘征具有敏锐的国际政治眼光和高度的时代敏感性,他把自己对国际、国内重大的人民外部题材常摄取来作为自己寓言诗的题材,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无情的讽刺。如《老虎的命名日》、《老虎贴告示》等,而又以《老虎贴告示》最具代表性,诗把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和霸权行径刻画得入木三分。
二是取材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内部寓言诗”。这类寓言诗紧扣时代特点,把人民内部那些无知而自命不凡,不讲贡献只求索取,固步自封,不求进取,懒惰成性,无所事事,高攀权贵,阿谀奉迎,贪污腐化,损公肥私,弄虚作假,追求空名,办事推诿拖拉,不求实效等等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都进行了善意的讽刺和幽默的嘲笑。刘征的“内部寓言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名篇也多,如《鹅》、《三戒》尤其是《海燕戒》、《春风燕语》、《三面镜子》、《花神和雨神》、《烤凤记》、《月光公司纪实》等都是传颂的名篇。
三是对人性进行尝试解剖的“探索寓言诗”。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突变的新特点,刘征的寓言诗取材与抒写内容转变到隐秘而难以捉摸的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方面来。刘征先生说:“90年代,我仍然笔耕不辍,笔锋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指向人性深层的弱点,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更加怪异荒诞如《星期日补遗》、《上帝的日记》、《最后的香肠》、《女娲传奇》、《奔月》等都是这个时期探索的成果。这一回不是高潮涌起,而是深层钻探,寓言诗有了超过以往的重量,我也超越自我,自觉沉甸甸的。”5
2、刘征寓言诗的主题揭示与开掘。刘征的寓言诗都有鲜明的肢体,而且大多是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平常人见怪不怪的事,像社会政治问题,教育艺术问题,社会伦理问题,思想方法问题,生活态度和作风问题,教育艺术问题,贪污腐败问题,人性问题,爱情婚姻问题以及国际间重大的竞争、霸权等问题都进行了相当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与开掘。如:《骏马远征记》揭示追名逐利的不良后果;《蝴蝶的生日》告诫人们要警惕阿谀奉迎;《跳蚤三迁记》讽刺庸俗的爱情观;《金鱼历险记》讽刺溺爱的不良后果;《海燕戒》针砭干部子弟的退化堕落;《山泉戒》针砭干部的腐化变质;《老师的对话》讽刺私而忘公;《小甲虫和蜜蜂》讽刺思想方法的盲目;《老虎贴告示》针砭国际帝国主义的霸权;《最后的香肠》讽刺相互争利者的共同毁灭,告诫世人谨防“人性的癌变”;《发财本〈红楼梦〉》讽刺拜金主义者不择手段营造文化垃圾,揭示出人的精神空虚和人性的堕落等等。总之,刘征寓言诗的主题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而且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纯化,净化,美化社会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
3、刘征寓言诗的文体创造。刘征在《刘征寓言诗·自序》中说:“寓言诗的发展完全可能摆脱一成不变的格式,如同孙大圣那样幻化身形,在多种形态中存在。”刘征的寓言诗并不墨守一种文体,即诗体寓言,而且大胆、灵活地创造了多种文体,开拓了寓言诗的文体领域,丰富了寓言诗(不仅仅限于寓言诗)文体创制及其创作的艺术宝库。刘征的寓言诗大多都是自由诗式的文体,如《猴子的牢骚》、《跳蚤三迁记》、《烤天鹅的故事》、《花神和雨神》等。除此而外,还有小杂剧体,如《葬花词》;杂剧体,如《南郭新传》等;套曲体,如《卧龙谈心(套曲新编)》戏拟八支有曲牌曲子组合而成。独幕小剧体,如《买玉得砖记》;独角戏体,如《叶翁献龙》;排组曲体,如《留官曲》由六支曲子排组而成,其中第四支曲子中还排写了四支曲子;二人转体(或称民间小曲即二人又说有唱),如《卖珠者言》通过二人说唱,揭露讽刺了那些制假者的卑劣行径;散文诗体和哲言体(或警句体),如《刘征文集》第二卷《寓言诗及其他》乙编中大部分都是这两种文体写成。
刘征寓言诗的结构格式创造。刘征的寓言诗创作“不遵守一定的格式”(杨四平语),创造出一种“刘征式”或称“刘征体”的刘征寓言诗结构格式。“刘征体”寓言诗的结构格式带有鲜明的“刘征味儿”。按刘征寓言诗的诗体,刘征寓言诗的结构格式一般有四种:其一是寓言故事与寓言杂糅式,即将寓言糅进寓言故事里,这种寓言诗般的结构实际上就是寓言故事的结构,如《关于蛇的学问》、《厨师的笑声》、《井蛙和海鸥》等都用诗歌唱了一个寓言故事,寓意都融在故事当中;其二是寓言故事、寓意二分式,即诗人先歌唱一个寓言故事,然后用两句或四句是概括点明寓言故事的寓意。这种写法实际上是传统寓言的写法。诗人将这种寓言结构体式“嫁接”到寓言诗中,使寓言诗创作体现出一种固定格式,即寓言故事加寓意结构格式,寓言诗的这种格式建构通常叫做常式结构。这种常式结构如酒杯形
状或者倒立的墨水瓶形状。&
&&杨四平先生称之为“倒立的金字塔”&&&&&&&&
“这个图案表明,除立足的顶点一处是寓意之外,这个倒立的金字塔的其余所有部位都是寓言故事的演绎。从其生存的意义上看,寓言故事是寓言诗的血肉,而寓意是寓言诗的灵魂。没有寓意,寓言故事在寓言诗中也就难以立足,寓意是每一首寓言诗整体意义上的支点,无此,寓言故事的构架就立不起来。”6刘征的寓言诗大多属于这种结构,如《石马》、《猫和老鼠》、《山泉戒》《海燕戒》、《天鸡戒》等。其三为杂剧(小剧)形式,这种寓言诗的格式一般为戏剧故事背景,戏剧故事演绎,故事结果,寓意表达有的融于故事演绎之中,有的在戏剧终了点明,如《四霸闹学》(拟杂剧)、《葬花词》、《买玉得砖记》、《南郭新传》等都属于这种结构。其四为套曲式结构。这种套曲式结构一般都为三段体式,即开头[开场白](或曲1)交待人物、事件,中间用几支曲子介绍人物及故事,结尾[尾声](或[余韵])讲故事结局或揭示寓意,如《卧龙谈心(套取新编)》、《留官曲》等诗都属于这种结构。其五为格言警句式,这种诗的结果一般有两种,一种即为一段式如“燕子的乐趣在追求;/田鸡的乐趣在抱窝”通过对比揭示两种人生态度;“手杖对老人说:/老公公,要感谢你,有了你的扶持,我才能直立,才能行走,才能到处玩耍。”用手杖说的话既讲故事,又揭示寓意,乙编中大部分散体寓言诗都属于这种结构。另一种为二段式结构,即先讲一个事物及其特征,接着解释其寓意,如乙编第131首,“跳蚤咬人,在你感到痛痒时,它已经跳得无影无踪了。/你虽然知道是跳蚤咬的,可无法知道是那个跳蚤咬的。”第138首,“一种松,具有山野间苍松的状貌,却只有手掌大;不可一世的傲视一切,却供人赏玩。/这种松,是松界的侏儒。”
乙编中有数量不少的这种结构的哲言体寓言诗。
由上看出,刘征寓言诗的结构是随诗体而确立的,形式多样而灵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5、刘征寓言诗的美学风格创造。根据杨四平先生的研究,刘征寓言诗的总体美学品格是“文进范式”——由古罗马讽刺大师朱文纳尔完型的讽刺范式,这种“文进品格表现在它注重印象、讲究主观夸张和同情的幽默。其讽刺画面常常弥漫着一层灰色。”“它表现出一种温婉睿智、雍容谈笑的风度,而且,它的笑声显得含蓄、轻俏。”7
我国新诗坛泰斗臧克家先生认为,刘征的寓言诗“有色有香”。8这“有色有香”主要表现在刘征的寓言诗善于运用“智慧和巧思”,“善于想象,巧于安排”,9“用的拟人化手
法”,“运用的尖锐的对比”,“貌似庄严,其实很幽默”,善于“夸张和联想”10臧老基本概括出了刘征寓言诗的美学风格及表现手法。
首先,刘征寓言诗的主要美学风格是“婉约曼妙”。婉约者,和顺婉转,委婉含蓄也;曼妙者,柔和美妙也。刘征在《辣讽缘深爱——我和讽刺诗》一文中将讽刺诗的讽刺表达方式分为“大声疾呼”式,“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让读者自己领会其中的辛辣意味。”“大胆夸张和运用想象”式。11刘征在寓言诗写作中就选择了第二种方式。他为什么要选择是用“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让读者自己领会其中的辛辣意味”?刘征先生在《种刺琐记——&春风燕语&里几首寓言诗的诞生》一文中说:“我喜欢给讽刺染上一层婉约曼妙的色彩。一个打扮入时的人,却举止粗陋,不是更令人厌恶吗?”12诗人的目的是给讽刺的对象穿上华丽的外衣,让人从外貌形态上看是那样的“婉约曼妙”,已达到让这个“打扮入时”的人用自己粗鄙的言行举止使人们感到他(她)是那样的俗不可耐,从而产生强烈反感的艺术效果。如“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非常严重,“说起来实在气人”。13对于这样一种恶劣的工作现象,诗人想把它揭示出来加以抨击,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加以“疗救”克服。诗人没有采用“金刚怒目”式的方式对这种人人深恶痛绝的工作作风加以痛斥,而是展开想象,借燕子筑巢这一春天普遍见到的现象,让燕子把巢筑在“局长”的办公桌上,又通过燕子关于筑巢的“呢语”,委婉含蓄的把机关领导们将该办而又很容易办的事因层层打报告研究审批而拖延甚至丧失最佳时机的工作作风加以无情的揭露与抨击,读来让人捧腹,又让人着实感到气恼可恨。刘征寓言诗“婉约曼妙”的美学风格不仅体现在“内部”题材的诗里,而且也体现在“外部”题材的诗里。如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一些垄断核武器,到处发动侵略战争,干涉别国内政的帝国主义,都打着和平的幌子不许被压迫被奴役的国家或民族有反抗力量,对于这样一种霸道野蛮、掠夺、草菅人命的帝国主义罪恶行径,诗人也并没有怒不可遏的直接抨击,而是构思了“老虎贴告示”这样一件事,借“贴告示”的人物“老虎”这一形象,通过贴写有“三条禁令”的“告示”来充分表现出“老虎”的狂妄骄横和愚蠢可笑,“来揭露‘老虎’的丑态”,14
不仅构思“精心和奇巧”,而且风格婉转温和。
其次,刘征寓言诗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不仅具有创造性,而且具有“刘征体”独特风格。其一,刘征的寓言诗运用怪诞的夸张和大胆的想象,使讽刺的人物漫画化。刘征说:“运用这种方式写诗,很有些像画漫画。漫画的形象往往是夸张的,不是生活中所实有的,但是它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使生活中可以看到的。”15比如,“《春风燕语》这首诗就试图运用讽刺的显微镜,把人们日常见惯的那种只画圈不办事、拖拉缓慢的官僚主义作风加以放大,希望使人们受到震动。写一双新婚的燕子居然在局长的办公桌上筑巢,又居然能年复一年地呆在那里,这样大胆的夸张,确实有点像漫画。”16其二,刘征的寓言诗巧用比喻,使笔下的人物(不管生活中真实人物还是动物、植物、无生物)具有人格化。臧老说:“寓言离不开比喻。它是比喻的最高境界,诗人往往利用人格化手法,以达到他们的目的。”17寓言本身就是一种隐语。刘征的寓言诗几乎没有不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如《老虎贴告示》、《鸱鸮的下场》、《鸳鸯和鸭子》、《铁牛和蚊子》、《金龟子传奇》等等都是诗人通过比喻及人物的人格化手法来讽刺现实中的人和事,来揭示某人生哲理的。其三,“刘征寓言诗的语言具有诗化特征和喜剧化特征。”18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刘征的寓言诗都是喜剧化的结构,“由正面力量与反面的冲突组成寓言时空的张力图案,运用场合图案,(《大佛肚里的老鼠》)对比因素(《大炮和蚂蚁》)和生活规律(《孤雁的日记》)等产生幽默的条件,最终使寓言诗成为一种艺术的智力时空和生活时空。”19“戏谑和玩笑是和主题的辛辣严肃性结合在一起的。”20“‘严肃的戏谑’是刘征寓言诗喜剧性的全部追求。”21二是刘征寓言诗语言灵活自如,不拘一格,极有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清新、典雅,富有音乐美、建筑美、色彩美的特征,又有寓言故事叙事的通俗、自然、生动、形象,富有人物的口语化、动作化、神态化的特征。如《猫和老鼠》:“老鼠正在偷吃厨房的熏鱼,/冷不防落在了一只猫的手里。/这回再狡猾料也难得逃脱,/老鼠一边诉说,一边流下眼泪://‘我大老远的专程来看望您,/万没想到发生这天大的误会。/算了吧,我不想多说一句话,既然您急着用老鼠填饱肚皮。’//……于是,猫叼起了熏鱼大嚼起来,/越嚼越有滋味,终于忘乎所以。/他拍着老鼠的肩膀连连道谢:/‘再弄一点来啊,咱们同干一杯!’//‘还要吗?那边盒子里多的是,’/老鼠拖过一大条送到猫的嘴里。/老鼠眯着眼睛亲昵地唤声老兄,/猫哈哈大笑,举起酒杯唤声老弟。//有这样的事吗,猫被老鼠拖下水?/就算没有吧,难道不该提高警惕!”这首诗的语言寓诗的语言与寓言故事的语言为一体,“人物”形象鲜明活脱,人物神态活灵活现,对话富有“人物”的个性化口语特征,诗味浓郁,具有音乐的流动感和绘画的色彩美。
刘征的地位及其寓言诗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刘征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但不知为什么,一些当代文学史家和一些文学辞书编辑家却没有将其写进文学史书,没有编进文学家辞典。王庆生先生独具慧眼,在他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对刘征及其寓言诗作了一定的介绍分析,做出了较高的评价;22陈绍伟先生在他编著的《诗歌辞典》中列了刘征辞条;古远清先生在其撰著的《诗歌分类学》一书中,在介绍寓言诗的特征的时候,将刘征的寓言诗作为主要诗例进行了一些分析。这些研究家及其所编著的著作,有的关注刘征,有的对刘征的寓言诗作了典型而概括的分析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刘征及其寓言诗作了一些推介。诗歌研究家杨四平是研究刘征的“专业户”。他的《刘征传记》的专著和《刘征寓言诗的文体创造》的长篇论文,全面、集中、详细地研究了刘征及其寓言诗,将刘征的名字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刘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创立好几个“第一”的人。杨金亭先生说:“打开3000年中国古典诗歌史,60年新诗史,以寓言诗名家,以寓言诗名世的,刘征是第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23“从世界现代寓言诗写作的格局来说,刘征称得上是中国的克雷洛夫。”
24刘征钟情于寓言诗,以寓言诗作为他的反映社会,抒发性灵的载体,自然他的寓言诗创作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的积淀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1980年,刘征的第一本寓言诗集《海燕戒》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出现在中国新诗坛上的第一本寓言诗专集,”
25成为3000年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寓言诗集,与我国古代《诗经》、《楚辞》,现代的《尝试集》、《女神》一样,《海燕戒》也具有我国诗歌历史发展的开山奠基之功。1980年,寓言诗《春风燕语》获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1983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寓言诗集《春风燕语》又获年全国优秀诗集奖。杨金亭先生认为:“它远远超出了对一个诗人创作和一本诗集的鼓励。这是因为,《春风燕语》不是一般的抒情诗和叙事诗,是用寓言诗的形式写成的讽刺诗的结集。以讽刺诗集获奖,在我们祖国长长的诗歌史上,还是破题儿第一遭,在80年代的社会主义诗坛上,也可以算得上一件不大不小的创举。”26199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征寓言选》将刘征寓言诗创作的精品来了一次筛选、汇展。2000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征文集》第二卷《寓言诗及其它》,将刘征半个世纪的寓言诗创作来了一次大汇总,展示了刘征乃至全国寓言诗创作的巨大成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寓言诗使刘征充分发挥了它作为优秀诗人的专长;是寓言诗使刘征越来越为外界所认知、接纳和尊重;是寓言诗使刘征真正成为20世纪中国的著名诗人。
从这个角度上讲,是寓言诗成就了刘征, 与此同时, 刘征也成就了中国当代寓言诗。”
27刘征是真正的“中国的寓言诗大师,”28刘征的寓言和寓言诗,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
2002年6月于陋室
1、& 陈绍伟《诗歌辞典》,花城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50页。
2、刘征《刘征文集》第二卷第637-6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以下只注页码。11、第646-647页;12、656页;13、655页;15、16、第647页。
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第316-321页。
4、杨四平《中国新诗学·刘征寓言诗的文体创造》第208-209页,以下只注页码。
6、第220页;18-19、第231页;21、第233页。
5、转引自杨四平《刘征传论》第98页;23、转引自第77页注;24、第77页;25、第83页;26、转引自第97页;27、第77页;28、转引自第77页注1。
7、《中国新诗学·20世纪中国讽刺诗论纲》第45页。
8-10、臧克家《克家论诗》第338—34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
14、第341页;17、第338页。
20、黑格尔《美学》第二卷第111页。
22、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71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刘征_中国作家网
刘征 (1926~)
中国作协会员
原名刘国正。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历任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编审。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名誉主编,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顾问。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寓言诗及讽刺诗集《海燕戒》、《春风燕语》、《花神和雨神》等七部,诗词集《流外楼诗词》、《画虎居诗词》、《霁月集》等七部,杂文集《刘征杂文选粹》、《美先生和刺先生》、《画虎居笑谈》等六部,论文集《剪侧文谈》、《实和活》。《春风燕语》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全国优秀诗集奖,《刘征寓言诗》获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旧体诗《红豆曲》获红豆相思节诗词大赛一等奖,杂文获《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多次奖项。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您现在的位置:新诗鉴赏辞典
新诗鉴赏辞典
在线支付满48免快递费
作 者:主编
ISBN:8出版时间:页数:1190
包装:精装开本:19cm字数:
我要买:件
淘书推荐图书套餐
2种图书组合购买
总定价:¥55.00
总淘书价:¥37.40
《新诗鉴赏辞典》简介:  新诗是指五四新言语化运动发生以来的新体诗歌,它采用与现代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并在形式、格律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新诗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在七十年的历史行程中,新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产生过众多的艺术流派和一大批各具风姿的代表诗人,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有助于广大读者对新诗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的了解。对今后新诗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暂缺《新诗鉴赏辞典》作者简介
《新诗鉴赏辞典》目录:&&&&
相隔一层纸
小舱中的现代
秋晚的江上
女神之再生
地球,我的母亲!
天上的市街
郊原的青草
方入水的船
正是江南好风景
义勇军进行曲
繁星(一)
繁星(一三一)
春水(三三)
春水(六四)
纸船——寄母亲
小小儿的请求
妹妹你是水
过伊家门外
山里的小诗
太阳的告别
序诗(一)
十二月十九夜
散后(选一首)
晚祷(呈敏慧)
雁儿呵,永不衔一片红叶
我是一条小河
十四行集(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十四行集(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最后的坚决
雪花的快乐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为要寻一颗明星
半夜深巷琵琶
我不知道风——
我从CAFE中出来
流亡者的悲哀
月夜渡湘江
苍黄的古月
我记起你的一双眼
我用残损的手掌
萧红墓畔口占
因我心未死
欲雨的天色
别了,哥哥
让死的死去吧!
敌后催眠曲
鸡鸣寺的野路
海上的声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生活是多么广阔
记一个教师的谈话
距离的组织
无题(四)
罪恶的黑手
生命的零度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爱这土地
给乌兰诺娃
荔枝湾上卖唱的姑娘
假如我战死了
雪落满了你黑色的大氅
再见,蓝马店
蝴蝶、蜜蜂和常青树
五月的鲜花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自由,向我们来了
非洲三题(夜鼓)
一片槐树叶
苕霅的溪水上
江南(一)
江南(二)
为祖国而歌
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
延安与中国青年
哭亡女苏菲
我得掌握我自己
八路军进行曲
登雨花台有感
雾季诗抄(我们为什么不
射虎者及其家族
延安组歌(山)
在天池的下面
悬崖边的树
蝈蝈,你喊起他们吧
听肖邦的钢琴声响
铁蹄下的歌女
我常常注视着
五月之夜呵
妈妈和孩子
为祖国而歌
卷毛芦花马
重读《圣经》
悼念一棵枫树
&&&黎·穆特里夫
给岁月的答复
老母刺瞎亲子目
斗士·英雄
珠和觅珠人
雷诺阿的《少女画像》
心象组诗(“门”)
心象组诗(无声的话)
追物价的人
苦难的中国有明天
梅雨潭的新绿(二)
王贵与李香香
“人”这个字
大渡河支流
我是不会变心的
雨天的信(选一首)
三门峡——梳妆台
桂林山水歌
西去列车的窗口
敦煌的早晨
一月的哀思
冬兴四首(咏松)
军帽底下的眼睛
祖国,我回来了
白雪的赞歌
甘蔗林——青纱帐
团泊洼的秋天
与李贺共饮
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
沉默的芭蕉
阿美利加的豪雨
&&&巴·布林贝赫
西盟的早晨
运杨柳的骆驼
上海夜歌(一)
海把贝壳失落在沙滩
哎,大森林!
飞吧,鸽群
骑马挂枪走天下
在云彩上面
月亮里的声音
夜莺飞去了
葡萄成熟了
舞会结束以后
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
复仇的火焰
&&&饶阶巴桑
&&&纳·赛音朝克图
&&&铁依甫江
唱不完的歌
故园六咏(哄小儿)
故园六咏(芳邻)
致小船及其舵手
回忆像潇潇雨丝
写给当炮兵的儿子
箫孔里的流泉
拉萨河的性格
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
女人(世界)
马尼拉湾的落日
&&&出版说明
新诗大事记
篇目笔画索引
商品问答(0条)
暂时没有问答
本期限时抢购
抢购价:?3.501.0折
同类图书热卖榜
&13.5052折
&13.5052折
&13.0052折
&14.6052折
&37.2059折
&24.1067折
淘书推荐特价好书
&12.2049折
&13.0036折
&10.1036折
&11.2040折
&22.1046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征萨克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