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期间,大家发表的论文的版面费一般多少,你们导师报销么

论文版面费报销规定--湖北医药学院科技处
当前位置:&&&&&&正文
  为鼓励我院科技人员在较高质量和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扩大我院的学术影响、提升我院的学术地位,特对我院论文版面费报销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报销范围及标准
  (一)无科研经费者,科研论文版面费按以下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报销。自然科学论文版面费从科技处业务费中支付,社会科学论文版面费从社会科学研究业务费中支付。中文期刊报销最高限额为¥1500.00元, SCI、SSCI、AHCI、EI、ISTP收录论文报销最高限额为¥3000.00元。
  1、在SCI、SSCI、AHCI、EI、ISTP收录期刊、指定优秀中文期刊(见网上公示及附件)上发表论著,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且湖北医药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时,其版面费全额报销(非论著报销标准减半)。
  2、在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发表论著及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上刊登的论文,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且湖北医药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时,其版面费予以70%报销。
  3、在其他有正规刊号杂志上发表的论著,中级及以下职称报销版面费的50%,副高及以上职称不予报销版面费。
  4、在增刊、丛刊、论文集、HK刊号或非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部分指定期刊(见网上公示)上发表的论文,其版面费暂不予报销。
  (二)有科研经费者,论文版面费由本人的科研经费中全额报销。
  第二条& 报销办法
  (1)论文发表后持论文和发票到科技处登记、核实、审批签字后凭发票到财务处报销。论文尚未发表或作者单位未署名湖北医药学院者,不予受理。
  (2)湖北医药学院为并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时原则上在排序第一的单位报销版面费。
  (3)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第一单位署名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时,由所在附属医院报销(有科研经费的从科研经费中报销)。
  第三条& 本规定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四条& 本规定自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
版权所有:湖北医药学院&& 邮政编码:442000&& &建议使用像素、IE6.0以上浏览器
通讯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人民南路30号&& 联系电话:关于资助教师论文版面费报销规定的通知
发布于: 16:48:16
&&& 为加强我院学科建设,鼓励教师学术研究并发表高水平论文,根据出版艺术[2010]05号文,凡我院教职工公开发表学校规定B类刊物以上的文章,学院均可给予一定比例的版面费报销,具体说明如下:&&& 1、&报销人必须是第一作者;作者单位必须是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或上海理工大学)。&&& 2、&教师在A类、B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后,先凭论文版面费报销申请表、汇款凭证及发票到学院办公室科研秘书司徒艳萍处审核,方可办理报销手续(以学校科研处所列刊物范围为依据,最高限额不超过3000元)。&&& 3、&为符合学校财务报销的有关规定(单张发票不得超过1000元;如单张发票超过1000元,需提供汇款凭证),请教师注意在开具版面费发票时予以配合。&&& 4、&本规定从2010年12月开始执行。
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谁掏空了我的一箪食、一瓢饮?考上博士的那年夏天,我去野外考察。一是搜寻地方文物局的拓片及其他资料。二是自己直接去拓印荒野的碑刻。三是到图书馆去进一步找文献。历时近俩月,刚性花费约两千元。  回到学校,整理成文。然后投寄论文。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告诉大家我的发现,一起分享成果。二是毕业规定必须发三篇核心论文。又历时一个月,处于早上七点半起,写作看书到晚上12点且一天两顿基本是泡面与熬米粥的持续状态。写完寄出。    投寄一份挂号信,差不多花费10元。    三个月后,打电话到编辑部问结果。    编辑告之,半年后发表,审读费3000元。    我问这是按字数还是按版面收费?因为我的论文只有四千字。    编辑笑笑,你这算便宜的了。    我从不欺负别人。但我也不容得别人欺侮。    挂断电话的一刻,我突然感觉我适应不了这种规则。没这么欺负人的!    我年近三十了,读书廿余载,到底在追求什么?    我有一种冲动,想把这个刊物编辑弄残了。我内心咒他们生孩子没屁眼儿。    我为什么要这么苦?    有人说,教育救国。老师们是灵魂的工程师。    我现在感觉这话有点恶心。    那些编辑应该都是老师。教育部长也应该是名教师。    我问师兄师姐,这是为什么!    他们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术。并告我:现在的核刊百分之九十九收高额的版面费。连很多高校老师也得交钱。你爱发不发。    我想举报这些刊物。我查了物价局的电话。    结果很多博士同学笑我傻逼了。    我开始惶恐——    大家都被吸着血,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忍着。    学术清贫,艰难,我都懂的。怨我贱,我忍不住,我喜欢这个专业。    我可以一箪食,一瓢饮    但是为什么连一口水都不给我留着    我努力写论文,努力看书,自己掏钱查资料,请人帮忙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为了再掏高额的费用给那些编辑?    博士们,我们为什么要忍着?为什么!    附回复:    1. 博士生的生活不好混啊。明天就要出发考试了,看了这,真不是滋味。但愿前途是美好的吧。     2.     “谁掏空了我的一箪食、一瓢饮?    考上博士的那年夏天,我去野外考察。一是搜寻地方文物局的拓片及其他资料。 ...        我努力写论文,努力看书,自己掏钱查资料,请人帮忙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别的,因为如你所说,你喜欢这个专业,因为你要写论文,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        就为了再掏高额的费用给那些编辑?        a、为了满足学校发核心的要求,满足拿学位的条件;        b、绝对不是为了掏版面费。            博士们,我们为什么要忍着?为什么!        a、因为除了忍着之外,你没有别的选择;        b、因为要发论文的人很多,要评职称的教师、科研人员,要毕业的博士生们,所以核心期刊很紧俏,现在是 卖方市场;        c、编辑还真可能说的是实话,你可以去打听一下现在的行情;        d、如果因为钱的问题没有发核心,因为没有核心而不能如期毕业,那损失的不光是钱,更重要的是机会。所以,权衡一下吧!            没有办法,如果山不到穆罕默德跟前来,穆罕默德就到山跟前去吧!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不顺心的时候,默念一下这几句吧,看看有没有帮助……    3. 国将不国,期刊误国,更是现在的评价机制误国!!!     4. 又历时一个月,处于早上七点半起,写作看书到晚上12点且一天两顿基本是泡面与熬米粥的持续状态。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要熬夜。        饮食要舍得花钱,泡面、煮米粥 偶尔对付一下还可以,拿它们当主食,一吃一个月,会把身体搞坏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保重啊!    5. 作为非博士的平常人说句    不论生活还是生存 好的心态最重要 另外注意身体健康 尽量吃好 多锻炼    平常培养听歌曲 打球等不消耗太多银两的小爱好    6. 先毕业再说吧!走一步说一步,要不毕不了业,更难受!    7. 不是我们忍着,而是全国人民都在忍着。小小博士能成个什么气候?上课吧,学生不听你的。想认真致力于培养未来的优秀人才,让自己不再受这种气,但你讲得天花乱坠,只可惜没人听你说的啥。更有意思的是,你那样讲,下面说不定很多学生把你当猴看。这就是现在的情况。    8. 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举报了又能怎样啊!    不过楼主还是要注意身体为好,身体第一位!    9. 八楼的我有同感    但楼主的感觉 因为我还没有写出论文 还没有现在你的感受    但我觉得你说的很真实    社会就是这么个社会    我的导师跟我说过 不给稿费可商量 其它免谈    认真找找其它刊物吧    把档期拉的长一些    肯定有合适的核刊愿意发你的文章    10. 火气太大    很多编辑部也断“奶”了,一年办刊事业经费是零,除社长总编,其他人仅发财政基本工资,其余部分要自己去创收去赚,人员进入基本冻结,非主要业务人员全部社会招聘,专家评审费、办公业务费、差旅费、印刷打印复印费等等全部编辑部创收出。普通的编辑也难受,感觉像个妓女,掏钱就让上。核心期刊就是个高级妓女,活不好不让上,活好并交钱才可以上,至于说您的活好到了不交钱就可上,那您得是个名人有影响的人,人家也好说且说出去好听,我们让某某某名家免费上,身价才能倍增,广告效应嘛。    话糙理直    11. 唉,世道如此,什么时候中国的学术不量化审核了,不考那些编出来的论文著作评职称了,就不用花钱养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所谓核心刊物了!    12. 这个帖子应该顶起啊!现在的学术真是没法称得上学术了,都要去砸钱发文章吗?国内的教育啊!可悲!    13. 一共三篇呢。以后要在高校工作,还有n篇。。。    14.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要继续,你要做好要么转变观念,要么转变职业的准备!    15. 火气太大    很多编辑部也断“奶”了,一年办刊事业经费是零,除社长总编,其他人仅发财政基本工资,其余部分 ...    16. 英语里有个说法:if you cannot stand the heat, get out of the kitchen.        当然,解决办法是给kitchen里安上空调,但是在此之前,if you cannot enjoy it, you have to endure it or else.        每个游戏都有它的规则,并且规则是由别人定的,要玩儿游戏,没办法,只能按着规则来。当然,老子不玩儿了 永远都是一个选项。        安时而处顺吧!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光长宜放眼量。     17. 理,倒也是这么个理,就是这话也未免太糙了一点,皑皑……         哈哈,话是太糙了。可是现状如此,奈何?细究起来荒唐得很,奈何?有时参加学术会议听到会刊物编辑“倒”苦水,那真是滔滔不绝比杨白劳还苦。真不如人家那什么“女”和什么“客”之间的关系,人家之间一个买一个卖生意关系,价钱合适皆大欢喜互有所得,“双赢”啊!现在到好,编辑部“迎”来是骂声一片,像楼主这样已经超过“骂”直接进入“诅咒”阶段了。(我有一种冲动,想把这个刊物编辑弄残了。我内心咒他们生孩子没屁眼儿。)     至于花钱发文章的学者抑或是博士等等,那里有人家那什么“客”的潇洒倜傥,发文章的就是群“猴子”,当权者在学校里竖了一根高杆(或树),上面挂着博士帽、副教授、教授、硕导、博导等等头衔,人家大手一挥,“猴儿们”上,学者们哭丧着脸争先恐后往上爬,行政管理人员敲锣打鼓的组成“啦啦队”和“监督队”,看到你们爬得到还挺快,当权者大手又一挥,把杆子拔高了,增加教学工作量、提高刊物等级、提高每年科研考核标准,是教学和科研一起拔,两头堵啊!看你“猴儿们”不褪几次皮。实在不行人家当权者还可以上下嘴唇一碰就制造一些新头衔,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一级教授等等,让“猴儿们”觉着绵绵无绝期,永远赶不上人家“杆子”长的速度。玩的就是累死你。    肉累心累还得“出血”,现在讲应该大部分院校校方科研经费中,是没有“版面费”账户和开支的,发了文章可以给你一定奖励但绝不可能持“版面费”发票来报销,好像“版面费”这个东东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当然个人科研课题除外。那么对于年轻教师和博士来讲,还能过人的日子吗?课主要你们来上,人家还要检查督导,科研嘛是不能不搞的;钱嘛是发的最少的;房子嘛暂时是没有的,但是将来是一定会有的;职称嘛还是要抓紧的;年轻人嘛是一定要吃苦的!一群混蛋!        17. 话是太糙了,但是理,那是相当直。这事儿,你还真没地方说理去……         现在骂声一片的,等自己成了既得利益者,还不是一个样儿。“苟富贵无相忘”是不可能的,“一阔脸就变”是常态,俗话怎么说来着?对了,屁股决定脑袋……         评估体系,考核体系不变,谁来执行都是一个样子……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骂归骂,还不是得按人家制定的rules of the game来玩儿……         所以,省省吧!把骂的力气用到别的更有用的地方去吧!……             理,倒也是这么个理,就是这话也未免太糙了一点,皑皑……    18. 这是博士“学生”最为心痛的写实。对学校而言,它用发表多少篇“核心期刊”悬着你,你必须满足这一条件,或者延期;对期刊而言,它有着从博导到小硕等众多设定顾客,有些些是刚性的投稿人——他必须在这个刊物上发表文章才能毕业。于是张开狮子口的现象就发生了。博士们用心血铸造的文章,还得用薪水来浇灌!    19. 能掏钱发已经不错了,许多刊物使用的电子投稿信箱根本是骗人的,编辑根本不去电子信箱收发稿件的。    20. 楼上说的太对了    屁股决定脑袋,在中国屁股是一定决定脑袋的。为什么要让大家如此辛苦,是因为高校发展的“大跃进”是不能不搞的!不搞就要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的,是没有饭吃的(搞一定是会死的且死的很惨的)。国内名校都制定“规划”一定要挤入世界一流,于是乎连不入流的省级大学也提出要“挤”入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大学。乖乖啊,嘛叫个“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大学”?一流?那么多大学都一流了?那谁当二流?都并列一流?乖乖啊,放眼世界没大学了,全部都正在中国“并列”着呢。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就是“硬”,不仅要硬还要又快又省,大学排名主要靠啥?“学术成果”啊,快整啊,多多益善,哪怕是“垃圾”,只要能在核心上发,它就不是垃圾了,它就是“分”,排名加“分”的“分”。“又省”就是一些不该“省”就“省”了吧,那些本来该“省”对不起还是“省”不了(否则这官僚当太没意思了)。    好一番红红火火的“大跃进”场面,鸡动人心,催人费劲!    21. 读博士,是一个相当摧残人的历程,让你身心疲惫的还在后面呢    楼主不妨多试试几家刊物,我当年读博士期间,发表了几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也有几篇,只有一部是要钱的,当时为了满足毕业条件,也就花了。其他几部还好,也有不给稿费的,也就认了,感觉北京的刊物还比较规范一些,地方上的就难说了    ……    ……    ……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多谢版主放行。辛苦。……
  泪奔……为何不显示!!!!!!!!!
  吐血,哪来这么多广告啊
自己顶自己一下
  是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位女性获奖者,为你骄傲
  @野蛮信娘  08:36:31    是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位女性获奖者,为你骄傲  -----------------------------  顶错了吧 O__O&…
  这是博士“学生”最为心痛的写实。对学校而言,它用发表多少篇“核心期刊”悬着你,你必须满足这一条件,或者延期;对期刊而言,它有着从博导到小硕等众多设定顾客,有些些是刚性的投稿人——他必须在这个刊物上发表文章才能毕业。于是张开狮子口的现象就发生了。博士们用心血铸造的文章,还得用薪水来浇灌!  
  这是博士“学生”最为心痛的写实。对学校而言,它用发表多少篇“核心期刊”悬着你,你必须满足这一条件,或者延期;对期刊而言,它有着从博导到小硕等众多设定顾客,有些些是刚性的投稿人——他必须在这个刊物上发表文章才能毕业。于是张开狮子口的现象就发生了。博士们用心血铸造的文章,还得用薪水来浇灌!  
  於碩士研究生的要求是三年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篇。我的導師跟我說這種要求發表文章的作法是首先在南京大學開始的,後來蔓延到孵蛋。我導師的態度是不贊成,因爲他覺得大多數碩士生根本沒水平寫出能夠達到出版要求的文章。我的同學中間,有一位是他導師發文章時把他的名字寫上去算聯合發表,這篇文章我同學完全沒有參與。大多數,包括我,是出錢在增刊上發表了事。我倒是還出了一本譯著,系裡說這不能算。少數「學術牛人」年年都在出錢不斷發表文章,然後拿了文章去申請獎學金,扣掉發文章時繳納的發表費,盈餘的就是自己賺的。而且日後工作也好、升學也好,在履歷上都是很好看的成績。在孵蛋教書的一位青年教師朋友對我說過,學生發表文章非常難,老師發表文章要容易得多。他自己學生時期有一篇比較有分量的文章就被拒。後來留校任教,一些水平明顯沒有那麼好的文章都很容易就發表了。  補充一位班級裡某著名作家的女兒的情況。她從小就發表文章和專著,不曾間斷,她坦率跟我們說:「某某同學,你要知道我家的情況與大家不同,出書什麽的比較容易,不算什麽的。」再補充一位在讀博士朋友的一樁吊詭之事。我那同學認識某核心期刊裡面的編輯,她投了一篇文章進去,她認識的那位編輯就在初審時在那篇稿子上貼了一張便利貼說是同意發表。沒想到那張便利貼在稿子輾轉中脫落貼在了另一篇稿子上,偏偏那篇文章的作者與我朋友同姓,結果終審結束,我朋友的稿子被退,同姓那位稿子給採用了。朋友事後透過那位認識的編輯詢問,這纔打探出以上曲折。  西洋這裡的環境與中國有很大不同。哥倫比亞對出版沒有要求,最看重博士畢業論文,而且嚴格要求博士論文中的任何章節在畢業之前不得出現在任何刊物上。博士畢業以後,對博士論文再做進一步修改潤色,如果能夠被著名的出版公司出版,同時再教個幾年書就能拿到終身教職。就是說拿到了終身保險,即使不再發表什麽著作也不會丟飯碗。因爲西洋人認爲這樣纔能保證研究者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纔能保證學術研究的獨立性。抄襲是決不被允許的,遇到抄襲就像在中國違反計劃生育,是要遭到一票否決,丟失一切的。  以上是我在自己所經歷的小圈子裡坐井觀井遇到過的一些與發表論文相關的事情。希望能夠對這個論題有些許補充。  
  不能用導師評審制度把關的闕失,而用所謂發表文章來進行替代,平心而論,作為一名導師,我認為,研究生寫論文天經地義,但是能否發表應該在於其次。因為,據我所知,好文章不一定能發表,能發表的也不一定是好文章,此其一。研究生的學術水平是否就一定必須達到發表文章的地步呢,文科研究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你讓一個才讀了幾年甚至是一年的學生就寫出鴻篇大作,然後就能一投中的,就能從千千百百的投稿者中脫穎而出,這絕對是揠苗助長,缺乏科學依據的做法,此其二。對於學生,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寬容,而不是一味的用這種扭曲的心態所指定的變態的規定來戕害真正有實力的有潛力的未來的接班人。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這樣做的結果不是培養人才,而是培養泡沫,培養腐敗,培養出一種極度精於計算的處事哲學,一種所謂合理運用遊戲規則的自以為是,到頭來,文章不是老老實實從讀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是爲了發表而拼湊,爲了平湊而抄襲,有鑑於此,我們學校早已廢除的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讀期間發表文章的這種不合理規定,我看培養出的研究生水平不但不必過去差,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認真研究悉心讀書,有一些學生真能脫穎而出,獨立思考,自己投稿,最終也能不花一分錢發表文章。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研究生期间(这里指的是硕士研究生期间)被要求发文的规定,要看专业是什么。如果是理工科,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一些的。毕竟理工科一些文章以实验室为单位,常常是通信作者+一串作者的发文模式。要挂一个名上去不是特别难,只要你在实验室中稍微认真卖力点,不会最后没你份。跟的牛导就自不用说了。    对于纯文科,比如文史哲这样的专业,个人觉得不应该作硬性规定,但可以鼓励发文,采取发文后给与奖学金的模式。实际上,目前不少好大学的文史专业确实在硕士阶段是不要求学生必须发表文章的。反而据我所知,不少二本三本类院系却更强调必须发文。如果是“合理”,那么难道那些不要求在硕士阶段发文的好大学的决策者都是脑子有问题吗?此外,可以说绝大部分文史哲的导师肯定不赞同在硕士阶段硬性要求发文的规定,他们身处其中,其看法当然具有说服力。如果绝大部分文史哲的导师都觉得压根就不合理,而某些学生天天叫嚣“非常合理”,试问是这些一线导师了解内中制度与运作还是一般学生更了解呢?    其次,如果真是“考虑到中国国情”,恐怕强制规定在文史哲领域要求在硕士阶段发文,不但起不到良性制约作用,反而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还将伴随大量的“人事运作”,这又将破坏学术大环境,导致长期的恶性循环。发表文章与外语考试完全是两码事,试问在中国硕士期间有多少人没有过六级呢?而理工科的不少学生为出国,不少人雅思托福都有参加过,且考出的成绩还不错。外语考试对攻读学位有制约作用,我实在看不出在中国外语对攻读学位有多大的制约作用。你举官员与在职来说事,根本就是不恰当的吧。这部分人本来多数就不会正儿八经搞学术。真因为他们英文差点,且愿意“仕而优则学”,我觉得对他们放宽标准未尝不可。当然,在国情下,这部分人多是为了学位,然后为以后的升迁增加一些砝码。总之,发表学术论文与外语考试完全是两码事。真考虑到国情,就暂时不能在文史哲领域强制发表文章。而应是鼓励认真读书,写作,再争取发表。    再者,国内导师抱怨招生“高分低能”确实存在,但是这属于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吧。因为目前国内导师招生权力被大大削弱,部分科目考试是统考,导师有时候不能招收到自己喜欢的学生。此外,正是这样高分低能的学生大量存在,就不能强制发文吧。明知道学生这么高分低能,还强迫必须发文才能毕业,这样的局面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可想而知吧。研究生大量扩招后,也不是人人都要搞学术吧,真正要搞学术,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自己会扎实沉潜的努力,也多会努力写作,争取发表。我看也不需要硬性对他们进行规定。硬性规定的最大受害者可能就是你说的“高分低能”学生。长远的看,也必然损坏学术大环境。      第四,“如果你真适合从事学术,或能够胜任学术研究,在三年内发表一篇论文(貌似许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发论文是不限刊物等级的),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部分真适合学术研究的,其实应该排除在本帖子讨论的主题之外,对优秀的人来说,规定不规定他们都会较为认真的阅读写作争取发表的。这个帖子主题讨论的,其实应该针对一般学生而言,是不是该强制限定。当然也不包括,一部分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对这部分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就不应强制他们发文,而是鼓励其认真阅读,因为他们在硕士阶段可能正好处在能独立发文的前一个阶段,引导的好,他们后边博士阶段自然就会不用规定都能发文了。交钱发论文,大部分不就是因为强制规定必须发文才能毕业,但是自己水平又没有达到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吗?至于你说“难道就没有一份刊物是这批学生看得上眼的”,那你难道不知道某些学校规定发文必须发表在核心刊物吗?如果发表在“一般刊物”根本就“意义”不大,既不能算完成任务,对奖学金评比之类也丝毫没有帮助。比如我所在的大学就是如此,你发“一般刊物”(具体是哪些由学校认定),什么作用都没有。而要发表在核心刊物,凭你硕士的身份,同时要独立署名,对绝大部分文史哲硕士来说非常难。此外君难道不知道发文是要看职称的吗?你是硕士生,绝大部分刊物几乎都不太能发了。博士生能发的刊物范围就大不少。为什么大部分刊物对硕士生的文章不发呢,水平摆在那里嘛。此外硕士生要独立署名发核心刊物就更难了,读过文史哲硕士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难道没有发文的文史哲硕士水平就都差吗?我看也不能这样区分吧。此外,你水平够了难道就能随便发文了?我想考虑到中国国情,怕没有这么简单吧。君简单的把一些理想化的东西“现实化”。我看你才是根本没有考虑“国情”。他们水平不够又得花钱发文,不就是你认为合理的制度造成的吗?你现在又转过来批评人家“分明是活该”,建议人家先努力提高水平而不是寻歪门邪道。但是他们愿意这样吗?他们不发恐怕在你认为合理的制度下,毕业都成问题吧。当然你又可能会说谁叫你们来读研究生呢?你们水平不够发不了文章还来读什么个研究生呀?如果这样的标准,估计研究生数量得较少70%吧。这不是将有潜力的人拒之门外吗?这还是教育吗?教育我觉得就是应该提高有潜力的人。但是这部分有潜力的按照你的标准压根可能就是“水平不够”不该去读研究生。不收版面费的是多,但是在你认为合理的制度下,发绝大部分普通刊物,就根本没作用。这个不用我多解释,经历过的人都明白。你说的博士发文的部分,基本赞同。    “但是很多不学无术之辈,为了自身利益,就把这个制度扭曲了。”我倒觉得是你认为的这个合理的制度造成了部分人的扭曲与走歪门邪道。当然,我指的还是文史哲专业方面。理工科另谈。如果是你说的“刊物不限级别,硕士生发篇论文很难吗?”那问问为什么大部分硕士就是发不了呢?你的解释是他们水平不够,既然水平不够,那你合理的制度为什么又非的要他们去发文章呢?真是你解释的那样,那可以说现在的文史哲硕士生绝大部分水平不够。但是我相信这部分硕士中以后必有做研究的学者。本来我们就应该让文史哲的硕士生在硕士阶段好好阅读训练,为以后做准备。现在你的合理制度一搞,搞的人心惶惶,浮躁增加,根本就不利于学术的长远发展。既然水平不够,还强制规定个什么劲儿呀。      最后,你别在刊物收不收版面费这个问题纠缠了。你提到的那些刊物的情况,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但是我也提醒一点,人际关系在发文过程中的作用似乎你一直没有提到。是每年都有硕士生在高级别刊物发表,但是这部分有多少呢?少之又少,数都数得出来,且不少还不是独立署名的,个中缘由大家都知道。《中国史研究动态》主要是刊发书评述评,相对来说当然好发一些了。所以你举个刊物的例子我就觉得不太恰当的。有的刊物是不要版面费,但是有时候却是以不给稿费作为交换条件,这些运作你也没有提及。你只是非常简单的在面上说一些事情,看似有道理,放在“国情”下我看都经不起推敲。比如你说的“如果够水平了还发不了文,你再说这个制度或环境不好,还差不多。”水平够了发不了中国史研究历史研究的怕很多例子吧。此外,发的了的文章也未必就是水平够了吧。很多事情怕没有你想的这样简单。当然从你叙述看,你是一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感觉你也在硕士期间发表过文章,但是姑且不论你怎么发表的,你属于优秀,你不能以此标准强迫所有人吧。毕竟发表了,三个字只是表达了最终结果而已,怎么发表的,却没有表达出来,这些不为人知的我想可能更能揭示很多问题。想必你可能也了解,你不如谈谈那些发表过程中的各种运作。这与你认为的合理制度还是有很多关系的。很多朋友反对你,并非你讲的就错了,我想是很多朋友真正经历过,体会过那里边的各种过程。而不是你轻描淡写的面上看似有道理的叙述。你一直叫别人别曲解你的意思,但是我感觉你却一直在曲解别人的意思。此外你很多地方逻辑根本不同,有的问题完全是你认为合理的制度造成的,你却反过来说是他们破坏了制度。另外再提下吧,如果你是老师,呆的某些985高校,你就知道发一般刊物对职称根本没有作用,你发多少都没用,顶过算完成基本任务而已。《清史研究》你说有不少硕士生,你这个“不少”是多少呀。。。。我因为偶尔也翻看清史研究,但是我感觉清史研究最近一年的文章中,硕士生独立署名的可能不超过几篇,甚至就不超过三篇。加上非独立署名的或许会增加一点,但是也不会“不少”,除非你认为的不少的基础是三篇左右。我最近不在学校,否则我们可以统计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结果。非独立署名的文章涉及到的东西也多,过来人多知道的,也不多说了。
  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啊。。。    原因有三:      1:中国的大学是校长负责制。毕业证的发放条件是有各个学校自己说了算的。也就是说,国家没有硬性规定,如果你要想从我的学校毕业,你就必须满足我毕业的条件,如果不满足,我可以不发给你毕业证。高校的收入,一部分通过国家下拨和收取学费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收取国家科研经费的管理费用。      2:大学的主要力量的教师,而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骗国家的科研经费。这个科研经费的取得,必须通过压迫研究生之类的廉价劳动力发文章来解决,因为文章发多了,课题就好申请。    另外: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好像有10%是可以自留的。也就是说,随便买东西,然后找发票冲掉,就可以进自己的腰包。    3:这种体制决定了,大学和教师两个成员的沆瀣一气。称为一种你中有无i,我中有你的局面。。
  刊物却是有不收费的。极少!以此为例来反驳收费刊物比比皆的现状是很荒谬的!
另外,但凡发论文的学生,甚至高校教师,心里很清楚:刊物是针对作者身份不同而区别收费的。其中有一个“无耻的弱肉强吃”(富者愈富,贫者更穷)的原则。  一般是:  1.学术大牛的文章,不收费,有高额稿费。  2.一般教授的文章,不收费,也几乎无稿费。  3.副教授及以下的论文,收费,一般不多,无稿费。  4.博士生的论文,发核心收高额费用,无稿费。发一般刊物,一般不收费,几乎无稿费。  5.硕士生的论文,发核刊,一般是做梦。(别拿十万分之一的例子来驳我)发一般刊物,收高额费用,无稿费。  另外,许多刊物的主编,还不仅仅是商人而已,其实他们中许多是所谓的学术“牛人”。他们非常清楚这种游戏规则。  ps:新教育部长上台后,喊了一嗓子要整顿期刊,结果现在版面费至少涨了一倍,有不有!有不有!  
  上世纪70年代末,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要求我们学文科的过了50岁才能发表论文(为什么?说起来就长了)。难道考察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就只能看能否“发表”论文和发了多少论文吗?高校评教授、副教授也是如此。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生平只发表过一篇论文,按照中国当前的标准,他肯定当不了教授。在当前中国的学术生态下,以论文的级别和数量评价某人的学术不仅成了行政标准,也成了学术人和广大青年学子的标准,这是中国学术环境日益恶化,学术水平日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位兄台的话,我再发几句牢骚:  一、令尊可以发顶级核刊,甚至有稿费,我相信,这是无疑的。正如,叶嘉莹、傅璇琮、陈平原等人都可以发核刊获稿费的,甚至论文一出,多家转载。但是,他们的博士生、硕士生可以吗?照样掏钱发论文!像令尊那样的先生,太少。这也是有意思之处,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其实不需要发文章了,但是很容易发。广大青年教师与学生需要发而不得。  二、学习至深夜不寐,无有节假日的博士生比比皆是!提起这个我有些激动。读到博士,很少有混文凭的。夜里凌晨看博士生楼,多灯火通明。假日里形容憔悴行走于食堂与宿舍之间的多是博士生。这些人,实力没有以上先生强,是绝对的事实。但是,他们不是不努力!读到博士,几乎都年近三十(补助不及贫困线,却物价飞涨,书籍翔贵),而埋首故纸,敲击屏前,这是常态。  三、至于入选编委之事,绝非空穴来风。君不见,多少编辑,不闻其学术成就,但见其兼职众校?君不见,南大掌握核刊评选,南大现在自己搞了多少核刊?你给我50W,我承认我进入不了编委。但是,你要想进编委,光具备学术势力不行,你还得再有50W。  
  “所以,版面费对学生来讲,相对压力其实也是没有的。”  说这句话的这位老师,至少是三四年前读的硕士吧?  你知道现在版面费是什么行情吗?有个核刊叫《求索》,一篇五千,加急八千。若学校毕业要求三篇,你觉得两万四对你的学生,甚至对你自己(青年教师吧)还是不是负担?  而今中国,放眼望去,刊物多似《求索》。  若真是学术训练,那就别要求学生在当下的刊物上发论文。可以以作业形式写啊。或者发在网络上。效果不是一样吗?  非得逼着他们去掏钱(或者玩先掏钱给刊物,再从科研处领奖的把戏)发论文啊!  
  给我50W,我是进不了CSSCI的编委,但是cssci的文章我倒是能发一大堆,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些xx研究。社科院的那些cssci和一些985的核心学报口碑总体确实不错,收版面费的确实很少,为什么不收,其实不是不想收,而是他们关系户太多了,根本论不到收版面费,曾经问过几个cssci的编辑主编,还算是熟人,人家就说了你给我5000一万我现在也发不了,因为都是关系户要排队,当然这些关系的不少文章质量也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没有关系这些不错的文章恐怕也发不了,我身边几位师兄就是亲身经历,一个在国内也算是比较权威的CSSCI的期刊,投了好多次都没人理,然后投到一个朋友的杂志上发了结果被好几个文摘全文转载,大家都认为文章确实不错,后来开会见到了那个CSSCI的编辑,问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录用,人家说很正常,因为我们就没看过,呵呵,这样的事不止一次了,我老板也是一家CSSCI的主编,对这种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非常反感,但是也无能为力,就连自己的杂志也无法避免。国内学术期刊声誉低,这种评价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至于前面提到的社科院的CSSCI,我们也同样碰到这样的情况,我读书时候也在那发过,里面的情况也了解些,大部分情况都同样存在。社科院的期刊确实不收版面费,但是很多是以其他变相的形式实现的,很多都是学术资源的互相交换,国内的核心除了版面费,这种资源交换也是一种重要的发文方法,我导师的一位朋友,他的学生发文章很多就是这种情况,硕士期间就在不少985学报,社科院的cssci发文,其中有一位在这两三本杂志上几年内发了几乎一年一篇,而最后毕业论文却差点被毙掉,最后看导师面子勉强及格。而她发表的文章很多都是其毕业论文的一部分,水平可想而知。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学术水平高的硕士就不能在这些好核心上发文章,只是总体比例小的可怜而已,至于前面朋友所提80年代一些硕士在权威期刊发文章的事情,和今天研究生发文章已经没有任何可比性了,现在的学术氛围风气怎能和那个时代比。我的一些老师当年本科就可以在权威发文章,现在有几个。总体来讲,在这种科研评价体制下,学术的净土已经丧失殆尽,希望用强迫研究生发文章的方法来提高学术研究生质量,只能是南辕北辙。而事实上,那些出台这些政策的人也并不是像某些朋友想的那样,为了提高学术质量,而是为了数字,就像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一样,一切不过是GDP政治的恶果而已。
  楼上诸君与Carrle的对话不知是不是可以这样移植到中国足球上?    A君:我是踢足球的,中国足球很差,令人绝望。  B君:我是吹裁判的,中国足球很差,令人绝望。  C君:我是当教练的,中国足球很差,令人绝望。  D君:我是当老板的,中国足球很差,令人绝望。    E君:我认为中国足球未必差,楼上诸君需要多在自己身上找一下问题。比如说大连实德队,鲁能泰山队,在亚冠都曾有不俗的表现;比如李玮峰、谢晖、杨晨、邵佳一等,曾经在欧洲赛场驰骋。比如说米卢,曾经执教过那么多的球队进入世界杯。曾经的铁军八一,培养出济济人才,是本土中国球员的摇篮等等。中国足球差吗?答曰:不差。若说差,定是差在诸君身上。    A、B、C、D君:@#¥%……&……&*(#¥    E君:楼上诸君何必曲解而且一再曲解我的意思?中国足球并不差,差就差在一些差球员、差裁判,差教练、差老板上。不一定是实指诸位,但若诸位硬要承认在下也绝不拦阻。不要总责怪体制不行,这样的体制下,难道没有优秀的球员、教练、球队吗?多开展自我批评,多从你们自己身上找问题,日三省乎己,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才能让中国足球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啊!    个人以为若如是分析中国足球的症结,基本上换个题目就能上《人民日报》了。  
  @好色师兄
13:52:00   谁掏空了我的一箪食、一瓢饮?  考上博士的那年夏天,我去野外考察。一是搜寻地方文物局的拓片及其他资料。二是自己直接去拓印荒野的碑刻。三是到图书馆去进一步找文献。历时近俩月,刚性花费约两千元。    回到学校,整理成文。然后投寄论文。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告诉大家我的发现,一起分享成果。二是毕业规定必须发三篇核心论文。又历时一个月,处于早上七点半起,写作看书到晚上12点且一天两顿基本是泡面与熬米粥的持续状...........  -----------------------------  提供一个辩论此问题的音像文件: 《一虎一席谈》:发表论文是不是检验研究生合格的标准?  链接:http://vip./society/y ... /888329detail.shtml    《一虎一席谈》邀请事件的相关当事人和有关专家就“发表论文到底该不该被当作研究生合格与否的标准?”展开激烈辩论。论双方分别为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与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
  都是体制的错
  我们单位所有的副教授(无论是学经济的,还是学哲学的、历史的、法学的),都是在《技术经济》上发的文章,不过据说现在也不好发了。还有《科技信息》、《文学教育》、《全国商情》基本上给钱就发。   
  《商场现代化》、《集团经济研究》、《职业时空》这些刊物虽然我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许多同事或熟悉的人在上面发表文章,给钱就发,堪称垃圾。
  《陕西教育》,我们学校准备上职称的老师几乎其一色的在上面掏钱发文章!有个老师据说为了上职称光发文章就花去5000多块人民币,我们可都是些穷中学教师啊!
  人大复印资料也差不多市场化了,有些单位以联办的名义给钱,人大复印资料在一年或两年里面收录该单位的多少篇文章,据说是10万块20篇文章……
  据说,《江汉论坛》一篇文章的版面费是4000块钱。。。    河北的《社会科学论坛》。试试看,只要投稿,很快就会收到用稿信息和“缴费清单”。    
  前面有一位仁兄说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不收费,这可就是太小瞧它了,其实它比许多具体的刊物都会算计:一是它复印作者的文章是不给钱的,后来有人有反映,它就做出样子说给钱,但又说让作者自己和它联系,你想啊,能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了,即使没有奖金跟着,至少那也是一种荣誉吧,你好意思再去跟它要钱吗?不怕惹恼了它以后再也不给你复印吗?二是人大靠着这个复印资料给自己换回了多少好处?现在一般学校都把人大复印资料当成核心期刊来对待的,有了这个无本万利的资本,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还不都赚个杯满钵满?三是人大复印资料很少有期刊发论文那种明码实价告诉你该交多少版面费的事,但这并不能证明它不要钱,比如,如果你是个人的行为,那就要在此之前和复印中心的那些主编或编委们搞好关系(是请吃、喝酒还是送钱、送物那就是你的事了),然后才有被复印的可能。复印中心还经常和一些科研院所联合,由这些科研院所出一部分钱,美其名曰学术刊物资助,其实就是变相的收钱。我就曾听一位院长说过,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的人给他打电话,协商让他出三万元钱,每年可在复印资料上复印3到5篇(可以是他个人的论文,也可以是他单位人的),他说接完这个电话后,人大复印资料在他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别天真地以为还有不吃鱼的猫,不吃肉的狼。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都是要钱、收费,各类刊物的水平确实不太一样,高水准的刊物虽然因为现在的体制弄得学术水平有所下降,但是我们毕竟是一个十四亿多人的大国,矬子里拔大个儿也总能拔出个差不多的来,这就是一些核心或权威期刊还差强人意的原因吧。
  《高教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不问质量就知要钱。      我认识一个社科院的院长,在他手底下有七八个核刊,他告诫这些核刊主编不要做得太过分了。免得被人举报了大家都不好收场。    好像现在有一个《作家》,3000元发一篇,不知道是不是正牌的《作家》的增刊?    版面费谁都要的,单单说内容好了。我觉得《大家讲坛》是一个很恶心的杂志。名为大家,实际上都是一些科普级别的文章。既没有论文的格式也没有参考文献。语言貌似严谨,实际上和说书人也差不多了。    曲阜师范大学的《现代语文》肯定是榜上有名,他们一个版面收七八百元,一月三期,大家算算得多少钱了。这是曲师文学院办的,据说普通老师的收入根本不高。哈,不知钱到哪里去了。   
  《河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法学中《法制与社会》    呵呵,中国学术期刊啊,俺都不知道如何说好了。只想说一句中国没有什么评价机制,楼上有人说什么《历史研究》好,我不敢否认它是大多数差劲中的姣姣者,但据知情人说,《历史研究》也有发关系户文章的,曾有教授为发一篇文章修改十数次文章且历时一两年,能够容忍他这么折腾的,我想也只有《历史研究》了吧。另外,我想说的在中国史学期刊中曾经排名五六位的某期刊我不敢恭维它,它可是发过不下三篇的抄袭文章,至于那些处在中流的其他核心期刊不仅关系户成风收费也大多长到五千多一篇了,考虑到我还要以此谋求吃饭途径,也就不提名了。不过有一个恶心的史志,我还是要提的,因为我这辈子都不会在那里发文章的,哈哈,那就是除了理工文章不发之外全发的《黑龙江史志》,这个期刊我的同学基本上都发过,是投稿的都能投上,06年每篇500,现在不知道行情了。
  核心期刊5000——10000不等,一般在5000——8000元的较多。  朋友在《装饰》发表,7000元,还是自己常规投稿被采用的。  CSSCI期刊一般都上万,比如《高等教育》,代理方报价16000      看了这么多评论,我得说,是谁将这些刊物惯成了这样?为什么要将血汗钱送给他们?是不是某些想评职称而水平不够的人?说句不客气的话,有些人不具备在学术单位生存的基本能力。抱怨现在的评职称机制不好,请问,那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取消高校教师评职称需要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这和抱怨教育制度不好要求取消考试有什么区别?  这样说不是说现在没有问题,现在的问题有,一、不该用论文衡量的行业也用发表论文来衡量,比如中小学教师的评职问题;二、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发表论文。科研是一项非常长线的工作,要求硕士生就发表论文真是匪夷所思。同样,博士生如果抱怨要求他们发表一两篇比较像样的论文也匪夷所思;三、科研年度量化。如果说理工科还可以的话,文科这样规定简直是急功近利,这也是近些年来文科频频发生知名教授抄袭的制度上的原因。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考核近现代历史上成名的学者,年度不合格的也会大有人在。  说的不一定对,请书友批评。    《人文杂志》增刊,给钱就发    《华章》最恶心 我同学宿舍的一起在上面发的文章 呵呵 700元2000字    《消费导刊》。我们学校的师兄师姐都只能在上面买文章。        
  唉,可怜的老博士……  你就当为事业捐款了吧。  在这片没有记忆的土地,总得有那么些人为它留下点记号吧
  @好色师兄
13:52:00   谁掏空了我的一箪食、一瓢饮?  考上博士的那年夏天,我去野外考察。一是搜寻地方文物局的拓片及其他资料。二是自己直接去拓印荒野的碑刻。三是到图书馆去进一步找文献。历时近俩月,刚性花费约两千元。    回到学校,整理成文。然后投寄论文。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告诉大家我的发现,一起分享成果。二是毕业规定必须发三篇核心论文。又历时一个月,处于早上七点半起,写作看书到晚上12点且一天两顿基本是泡面与熬米粥的持续状...........  -----------------------------  我们学校的都流行集体发,整的期刊一期都是一个班的学生,那是相当汗!  字,四百大圆,期刊的名称都没听过,但这是最便宜的了!      我们这里也有美术类的学生集体买一个版面,发6-8张作品的。这样算下来,每人也就1-200元,很合算,哈哈~    《艺术评论》要一个字一快钱,真是开眼界了。    《学理论》人家一版要530,还建议把图表去掉,说能省版面费,看人家编辑多为穷人着想    我知道的是:《消费导刊》、《市场论坛》、《大众文艺(理论)》、《科技信息》、《中国科技信息》、《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发的不是垃圾,就是豆腐块。在这上面发文的,可惜了。    经济理论研究》也算吧
发文要求版面费,超过5页要加收
令人恶心 不上了    《黑龙江史志》,版面费800元左右,此刊已经收入知网,国图也有,没想到如此堕落。    我投的是《现代语文》,07年发表文章4000字要700,现在要800了。歹毒啊。    《名作欣赏》      
  @好色师兄
13:52:00   谁掏空了我的一箪食、一瓢饮?  考上博士的那年夏天,我去野外考察。一是搜寻地方文物局的拓片及其他资料。二是自己直接去拓印荒野的碑刻。三是到图书馆去进一步找文献。历时近俩月,刚性花费约两千元。    回到学校,整理成文。然后投寄论文。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告诉大家我的发现,一起分享成果。二是毕业规定必须发三篇核心论文。又历时一个月,处于早上七点半起,写作看书到晚上12点且一天两顿基本是泡面与熬米粥的持续状...........  -----------------------------  赵牧  .cn/viewthread.php?tid=328180  (《中国研究生》2008年第11月号)  我的错误在哪里?我的一篇论文发表在一家大学的学报上了,在作者介绍栏里,我被当成了博士和教授,而事实上我不过一个研究生。博士当然不假,但还在读,属于等发了文章才能拿到学位的那种。  这不是编辑的失误,是我投稿时故意这样介绍的。  我为什么撒谎?说起来还不是为了能不交钱就把论文顺利地发出来。学校有规定,毕业前如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就没有资格参加答辩,不参加答辩自然也就不能顺利毕业。然而我把历时半年写成的一篇论文先后投给两家核心期刊,用稿通知没有收到,催款单却很快就寄过来了,千字二百,六千多字,不约而同地把零头省掉,一千二,好家伙,足足我三个多月的生活费。天底下的乌鸦难道真的一般黑?还不信邪呢,就再把稿子寄出去,糟啦,我的字竟比前两次都金贵了,一千五;而且难为了编辑一番苦心,把发票都给预先寄过来了。  倒也理解人家编辑的难处,核心期刊就那么几家,僧多粥少的,况且写文章的比买期刊的还多,所以,写文章拿稿费这种先前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就只能掉了个,轮到编辑伸手向我要钱了。这也值不得大惊小怪的。谁叫咱既不是走红的学术明星,能给人家带来经济收益,也不是公认的学术权威,能给人家提升学术身价,所以若不给,文稿就只能当成垃圾扔掉。但理解归理解,没有钱,论文怎么发,还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权宜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我心想:教授的职称或许管用。因为教授反正职称在手了,你期刊给他要钱,他如果不想往权威的路上挤,他大不了不发,而一旦是权威了,你也不敢给他要钱。教授以下都不行,因为从助教到讲师,从讲师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再到教授,每一步的职称评审都要有所谓的论文成果。现在轮到我们研究生也不行了,没有所谓的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就不能毕业,不能拿学位,自然也就不能顺利地找工作了。  教授现在虽然也多如牛毛,但总还没沦落到无法装点门面的地步,何况学术期刊自身也等级森严,核心里面还有权威与否的分别,所以并不是每家核心期刊都能获得明星或权威的垂青,权威学者的文章拿到权威期刊去发,这才称得上门当户对。我于是就铤而走险,同时也抱着恶作剧的心态,把论文又投向第一家向我要钱的学报。结果论文竟发出来了,但发是发出来了,我的麻烦却还在后边呢。  首先是因为我得陇望蜀,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的办法是学校规定的,说是教师发表论文,可以根据刊物的级别换取不同的积分,而积分就是钱呢。我鬼迷心窍地拿着那期发有论文的学报去要钱,有关人员说,教师名单里没有这个人呀,我说是我故意说成是教授的。既然学校出台奖励政策,就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学术声望,那么我这么做,就已经达到了学校的目的,将来参与学术评比,我这篇论文就是其中理所当然的一分子,为什么就不能奖励我呢?教授发论文不但不用交钱,还能得到金钱的奖励,而我们这些不名一文的穷学生,发论文交钱,交了钱却也得不到补偿,究竟是何道理吗?我情绪有些激动,那位负责人于是也很恼火,他说怎么没有补偿,没补偿你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吗?  碰了这么一鼻子灰,我不得已求其次:总该算我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证明吧?然而负责学位管理的老师却说,发表论文的是教授不是在读的研究生,既然你没有教授职称,就不能证明这是你写的文章,天底下同名同姓的多了,你可不能拿与你同名的教授的论文冒充你的成果啊!我说天底下同名同姓的是不少,但是学校的教授里不是没有叫我这个名字的吗,再者我这里还有那家学报寄来的样刊,而且还把寄样刊的信封都拿来了呢!那位老师看了我拿来的证据,笑着说,你看上面明明写着是某某教授收,你这不是偷拆别人的信件吗?我知道这是玩笑,他是承认了论文的确出自我的手笔,但他接着说你的论文能不能被当作参加答辩的资格,这里暂且不论,但你这种狐假虎威的做法,却是非常不诚实的,你要么对论文的质量不够自信,要么论文确实水平不高,你才不得不借助教授的职称来唬人,你要不是把自己说成是教授,哪个编辑肯发你这样的烂文章?   原来他也知道教授的职称是用来唬人的。  我赶快承认自己的文章烂。我知道能用这种语重心长的口气说教,或许说明我的处境已博得他的同情。既然所有的政策法规都是人定的,具体执行也要依靠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为了一线生机,为了不至于前功尽弃,我虽然对他的推理不以为然,但除了点头称是,我已别无选择。为了发表论文,我已经违心地说了谎话,而三叩九拜的大礼都施了,还差这最后的一哆嗦吗?所以我现在只能把谎话进行到底,向这位真理在握的老师勇敢地承认自己的狐假虎威。然而真实的想法却是:那里是我不自信呢,要知道,同一篇文章,寄给又是同一个学术期刊,得到的却是不同的命运。  论文的质量,难道会因为作者职称的不同而改变吗?  但现实面前,我还不得不承认,论文的质量的确不是由它自身来决定的。我是教授,我的论文就能顺利发表,不但发表,还能拿到若干金钱的奖励;我不是教授,我的论文就可能发表不了,而即使发表,也得向发表的期刊交纳对我来说数目不菲的金钱。一个得钱,一个交钱,一个正向地实现价值,一个反向地输出价值,在这正反得失之间,论文本身除了充当价值交换的符号,究竟起了多少实际的作用?  本来是抱着恶作剧心态的谎言,却部分实现了论文的价值,这一来,我的确是以丧失诸如诚实、真诚、原则以及理想等为代价的,但在这学术期刊只看职称和金钱,而学校又跟着助纣为虐,逼着学生花钱发文章的时代,我还有必要为自己的不诚实感到不安吗?作为不名一文的穷学生,为了毕业拿到学位,不得已而假借教授的明堂,那么错的最不可饶恕的究竟是我,还是那些早已结成利益链条的学术期刊、职称评定委员会、学校等科研单位以及那些忙着给学术评估和排名的各种机构呢?
  三年前读硕士时见到的张贴在学校的广告单:  &普通杂志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刊名 简介 价格     外价格     安徽文学 省级核心,发表人数众多,理论性强,赶快排队吧~ 350/版     东京文学 省级 400元/2800字     大众文艺·理论版 省级文学艺术类刊物 470元/3000字     大众文艺·教育艺术版 网上收录 (省级) 370元/2500字     法制与社会 省级综合性刊物,法学类核心刊物 350/版     法制与经济 省级 750元/2个版     科协论坛 国家级综合性刊物 400/版     科学时代 省级 550元/2个版     青年科学 省级 400元/2800字     科学决策 国家级 500元/2800字     科技资讯 国家级 500元/2800字     化学工程与装备 省级 400/版     软件导刊 省级专业IT期刊 600/篇     现代农业科学 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700元/版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省级经济类刊物 400元/2500字     中国商界 国家级经济类核心 500元/2500字     现代商贸工业 国家级经济类核心 650元/2个版     现代商业 国家级经济类核心 550元/2500字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权威期刊 600/篇     消费导刊 国家级经济类核心 550元/3000字     中国集体经济 国家一级期刊 经济类核心 900/篇     时代经贸 省级经济专业期刊 450元/2500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省级(0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A类杂志 河北省优秀期刊) 480元/2500字     管理与财富 省级 400元/2500字     知识经济 省级 650元/2个版     中国卫生产业 国家级医学类 600元/2500字     亚太传统医药 传统医药行业综合指导类月刊 700/篇     临床和实验医学 国家级医学期刊 700/版     科教文汇 国家级综合理论刊物 450/版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国家级 600元/2800字     考试周刊 国家级教育教学类学术期刊 800元/篇     才智 省级教育类刊物 400     教学交流 教育学术类核心期刊 300元/篇     数理化学习 教育学术类核心期刊 500元/篇     吉林教育 教育学术类核心期刊 700元/版     河南教育 河南省教育厅主管 700元/版     数学学习与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主管 450元/篇(2300——2400字)     语文天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 600元/篇     小学教学参考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00元/篇     中学文科/理科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00元/篇     学语文 安徽师范大学主管 600元/篇     语文学刊(基教\高教) 内蒙古教育厅主管(高教版适合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 700元/篇    普通刊物 期刊网不收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增刊 核心刊物增刊,评奖毕业均承认,属综合类,现紧急征稿中 370/版(3000字)     河北学刊 增刊 核心刊物增刊,评奖毕业均承认,属综合类,现紧急征稿中 370/版(2200字)     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省级 450元/2500字     中国科技教育 教育与科技的国家级刊物 600元/篇     成功教育 省级优秀期刊,教育核心 400/版     教育交流 国家级 450元/2500字     科学教育前沿 国家级 科学、教育类刊物 450元/2500字     中学教学参考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种 800元/篇    大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 1200元/篇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辽宁行政学院主办,月刊,正刊 1100元/篇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高等教育类综合学术期刊 1200元/篇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省级综合正刊,双月刊 900元/篇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理工类学术期刊 1200元/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 1300元/篇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季刊 1300元/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本科) 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1200元/篇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季刊) 1300元/篇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季刊) 1100元/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主办,双月刊 1300元/篇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江西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 1300元/篇     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教育学院主办,月刊 700/版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本科) 湖北省公安厅主管 1200元/篇     安顺学院学报(本科) 贵州省教育厅主管 1200元/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大专) 湖北省教育厅主管 1200元/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本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1200元/篇    补充 艺术与设计 国家级,期刊网收录,数据库来源刊,艺术类核心刊物 1500/篇     艺术教育 国家级,期刊网收录,数据库来源刊,艺术类核心刊物 1500/篇     社科纵横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硕士以上) 2200元/篇     社科纵横(理论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研究生) 900元/篇    核心期刊 经济导刊(超快发表) CSSCI来源期刊,权威 4000/篇     经济纵横 双核心 4300/篇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900/篇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3000/篇     职业时空 北大中文核心 2900元/篇     商场现代化 北大中文核心 2800元/篇 (1500/1版)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中文核心 3200元/篇     时代文学(双月刊)暂停 北大中文核心 2700元/篇     山东文学 北大中文核心 1500/版     农业考古 北大中文核心 3800元/篇     农业经济(北大核心) 北大中文核心 3500     经营与管理 全国优秀核心期刊,中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3500元/篇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来源扩充期刊 天津市一级期刊 3000/篇     商业时代 北图核心 2700元/篇     电影文学 北大中文核心 2400元/篇 1250/版     名作欣赏(北大核心) 北大中文核心 1700/版     电影评介(北大核心) 北大中文核心 1300/版     作家(北大核心) 北大中文核心 1200/版     中国成人教育(快速审稿) 北大中文核心 3500元/篇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中文核心 3000元/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中文核心 3200元/篇     教学与管理 教育类“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 3200元/篇     教育与职业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200元/篇     河南社会科学 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双月期刊 北大中文核心 3600元/篇     黑龙江高教研究 高等教育学术理论刊物 北大中文核心 3600元/篇     东岳论丛 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北大中文核心 3400元/篇     安徽农业科学 北大中文核心 2500元/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 北大中文核心 3700元/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 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2200元/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中文核心 3200元/篇     建筑经济 北大中文核心 3700元/篇     新闻爱好者 北大中文核心 3200/篇
  @好色师兄
13:52:00   谁掏空了我的一箪食、一瓢饮?  考上博士的那年夏天,我去野外考察。一是搜寻地方文物局的拓片及其他资料。二是自己直接去拓印荒野的碑刻。三是到图书馆去进一步找文献。历时近俩月,刚性花费约两千元。    回到学校,整理成文。然后投寄论文。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告诉大家我的发现,一起分享成果。二是毕业规定必须发三篇核心论文。又历时一个月,处于早上七点半起,写作看书到晚上12点且一天两顿基本是泡面与熬米粥的持续状...........  -----------------------------  鄙人中学教师一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痛心啊!!!!!!!!!!!!!!!!
  新教育部长上台后,喊了一嗓子要整顿期刊,结果现在版面费至少涨了一倍,有不有!有不有!  
    呵呵
无语中……
  我在天涯杂谈上看帖子,看中篇小说很不方便,因为中间有很多人乱回帖,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灌水,这样有意思吗?这样只会影响我以及很多和我有相同爱好的人顺利的阅读连载的小说。然后无意中我看到了天涯的只看楼主功能,用了这个功能以后就可以把无聊的回帖屏蔽,看连载的中篇小说就很方便了。但是想使用这个功能需要开通天涯的百宝箱。天涯百宝箱的开通有要收费的,我不愿意花钱去开通,于是我决定开通免费的百宝箱,而天涯百宝箱功能的免费开通要 300积分,而我的积分很少很少,不够300分,所以我要努力刷够300分,然后才能去免费开通天涯的百宝箱,然后就能很方便的看连载的小说了。于是我就开始去研究怎样才能更快的得到这300分。听说顶一个帖子有3分可以赚,我很高兴,于是我选择了去顶贴,虽然顶一个贴3分,但是很简单,不需要审核什么,还可以顺便帮楼主把帖子顶上去,我粗略的算了算,如果假如我顶够了100个帖子的话,我就有…好像就有300分了,那时候就可以去免费开通百宝箱了,那时候就可以用只看楼主的功能了…于是我把这段话复制下来,不停的粘贴,不停的顶贴,顺便帮楼主把帖子顶上去,而且最后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灌水····························································································································································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版面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