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富安建设有限公司丝绸公司卢克松地背景资料

丝绸公司党委书记事迹材料
丝绸公司党委书记事迹材料&
这是一条受到总书记肯定的新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25万农民兄弟共同走出的幸福之路;这是一条以现代理念铺就的科学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他是引航舵手,是开路先锋。
他叫XXX,一个心系桑蚕、情牵百姓,从乡野走出的现代企业家。今年3月5日,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全体会议上,卢克松作了题为《走&新丝绸之路&,带领农民走上共同富裕路》的发言。总书记肯定:&盐城东台的卢克松代表带领农民种桑养蚕,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做法很好。&
一、做壮民生产业:一根丝拉动25万农民共同致富
伴随着农副产品市场化不断向纵深发展,蚕桑生产也时有起伏。令业界人士啧啧称奇的是,每次起伏过后,富安蚕桑生产非但没有衰退,反而会跃上新的台阶。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老卢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紧紧地捆在了一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茧丝绸行业大滑坡的形势下,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挖桑毁园,老卢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拟写了一份详细报告,建议东台市人民政府出台文件保护桑园,把农民致富的&根&留住!当时鲜茧市场价在每公斤6元左右,而卢克松麾下的富安茧丝绸公司则亮出每公斤不低于12元的惊人牌价,从而以非常之举,稳住了茧农,富安成了当时全国唯一没有大规模挖桑毁园的沙漠&绿洲&。风波过后,老卢主导推出了与公司蚕农共享经营利润的&二次分配&方案:即在实行蚕茧保护价收购的基础上,每年再从公司利润中拿出三分之一&反哺&给蚕农。从1997年到2010年,富安茧丝绸公司累计发给蚕农&二次分配&款超过亿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度来袭,富安茧丝绸产业再度经受住了考验,卢克松首创的全国第一家蚕农合作社,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创出了一条新路。
2004年以来,养蚕业先后走出富安镇和东台市,发展和带动了省内8万多亩蚕桑基地和25万养蚕农民。宿迁市泗洪县车门乡是前任省委书记梁保华联系的扶贫点,2008年以来,在我们的帮扶和带动下,全乡现已有50%的农户通过蚕桑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农民人均纯收入一跃登上该县西南岗地区乡镇的首位。
二、勇走创新之路:一片情让&富安&丝漂洋过海
年之间茧丝行情滑动恰恰给了卢克松一次机遇。他向镇党委、政府申请,以600万元的价格盘下了当时已经奄奄一息的富安缫丝厂,在富安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为卢克松的壮举喝彩,也有人暗暗为卢克松不值。他把流言蜚语置之脑后,全方位对缫丝厂进行技改扩能,取缔原先的立缫机,投入先进的自动缫生产线。2004年,他又购置了已经闲置多年的原镇办织绸厂8000平方米厂房,上马捻线丝生产线。不久,又与亚洲一流的纺织企业&&泰国莎汀纺织公司合作,借其成熟的技术水平,利用富安优质的蚕丝原料,共同投资建设国内最好、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高档丝绸面料生产企业。
在新的基础上,XXX带领他的团队打起了品牌攻坚战。&FUAN&牌白厂丝一路绿灯,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与此同时,富安茧丝绸公司顺利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卢克松往来于欧、美、亚各国,在新的丝绸之路上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他以中国人特有的厚道诚信经营,与越来越多的外商结成友好合作关系。
去年,刚刚走出金融危机的XXX再出大手笔,与省丝绸集团合作,由省丝绸集团认购富安茧丝绸公司35%的股权,嫁接大集团的研发技术、品牌优势、市场优势,接长&富安模式&终端产品偏弱的短腿,从而真正实现&从优质茧到优质丝、从优质丝到优质绸&的跨越。
产业链的完善增强了富安茧丝绸公司竞争实力,放眼世界的胸怀则为富安茧丝绸产业拓开了一条通向欧美市场的新&丝绸之路&。从养蚕、收购到缫丝、织绸,富安人土洋结合,处处胜人一筹。老卢总结:养蚕富安人采用的是老人养蚕法:省力又增效,农村中广大弱势群体通过栽桑养蚕每个劳动力年收入也能达到1万元;在蚕茧收购环节上,不断更新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较之土法收购节省劳动力70%以上,茧质也得到了可靠保证;缫丝环节通过创新工艺、规程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丝质量,白厂丝平均等级达5A60以上,70%以上达6A级,全球年产6A级高档生丝大约在吨,富安独占600&1000吨!在织绸环节上,引进世界最好设备,节约劳动用工达80%。
三、坚持绿色循环:一份责任呵护村野碧水蓝天
在卢克松身上,有许多令人仰慕的光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便是省人大代表,进入新世纪,他又连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全国劳模;获得了建国以来茧丝绸行业的最高奖&&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但他没有把荣誉当成资本,而是深感责任重大。
注重企业的发展符合环保要求、与生态自然和谐。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实施废水循环利用技术改造,90%以上的生产废水得到循环利用,日耗水量从1000吨下降到80吨左右,节约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进行技术革新,以&大糠替代煤炭&既节约了能源,又有效控减了二氧化硫排放量;以每吨煤炭燃烧过程产生16千克二氧化硫计算,即可减排二氧化硫16吨!以蚕业牵引带动,有效控减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农药施用品种和数量,在富安建立起4.8万亩绿色大米、近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蚕+沙+肥&、&桑+枝+食用菌&等生态蚕业模式,增加农民亩桑收入,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无论工作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农村、农户,走访座谈,了解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或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去年底,他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当年茧价的虚高攀升,各地蚕桑业发展升温。他又从浙江桑苗市场行情和网站上了解到,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可能造成对茧丝生产没有经验的西部地区盲目拓桑养蚕。XXX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控制蚕茧总量,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平稳发展》建议,综观国际国内两年来蚕桑业的发展,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深入剖析蚕桑业以往大起大落的教训,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高度重视。
本文链接:/dangyuan/dangwu/122.html
关键字:丝绸,公司,党委书记,事迹,材料,丝绸,公司,党委书记,事迹
版权信息:若无特别注明,文章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隔线------------------------------外埠动态
您的位置:&-->&&-->&外埠动态
江苏东台富安镇:大力发展茧丝绸产业
东台市富安镇地处苏中平原、黄海之滨,为盐城市的南大门。该镇是省内闻名、国内知名的蚕业基地和茧丝绸生产基地,全镇现有桑园面积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养蚕农户口1.5万户,年产优质蚕茧11万担。该镇充分发挥产业生产优势,积极发展茧丝绸生产加工,全镇现有8个茧丝绸生产企业,其中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现有总资产2亿多元,拥有缫丝、绢纺、织绸、服装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体系和自营出口权,年实现销售6亿元,利税5000万元。& &&&&近年来,富安茧丝绸产业在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围绕“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合拍,生产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经济效益与广大农民共享”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技发展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成立蚕农合作社,引进、推广蚕桑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大力发展茧丝绸深加工,积极探索走科技化、外向化、品牌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依托工业反哺农业,对基地内农户进行“二次分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富安茧丝绸公司组建蚕农合作社、推行二次分配、实施以工补农、带动农民增收的成功做法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行业专家则冠之为“富安模式”。在发展茧丝绸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该镇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广实用新技术,开展优质服务,用新技术新理念建设一流的蚕业基地& 优质桑园基地是农民增收和茧丝绸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茧丝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该镇在蚕业基地建设上,注重新技术的示范和新理念的引导,新技术的示范上,一是注重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该镇现已形成了镇以蚕桑技术推广服务站为核心,村以专职蚕桑技术员为主体,组以科技示范户为骨干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推广集信息传递、技术指导、资金扶助、物资供应、蚕茧收购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二是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几年来,已先后推广桑蚕新品种4个,新技术10项,为蚕桑的优质高产、蚕农的持续增收和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理念的引导上,该镇一是把为农服务由一种义务转变为一种责任,增强技术人员为农服务的责任心;二是把单纯的技术服务转变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服务,做到“四个结合”,即常规技术与应变措施相结合,登门辅导与广播讲座相结合,典型引路与科技示范相结合,技术服务与生产需求相结合。由于新技术的推广和优质服务的实施,现在该镇蚕业基地亩产茧、亩效益和蚕茧质量等8项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基地内农户户平年养蚕收入1.5万元,亩桑综合效益突破6000元,为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1倍。2005年8月,该镇被中国丝绸协会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国茧丝绸基地”。& &&&&二、成立蚕农合作社,实行“二次分配”,与农民结成长期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早在1995年,茧丝绸行情几经起伏,给整个茧丝绸行业,尤其是广大蚕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痛定思痛之余,该镇茧丝绸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与广大农民结成长期稳固的利益共同体,茧丝绸产业才能在迷谷中另辟蹊径。为此,该公司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于1998年牵头成立了蚕农合作社,将原先一家一户的分散养蚕,各自为战的蚕农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种养,以蚕农合作社方式对接龙头企业。运作过程中具体做到:一是推行保护价收购,增强收益的预见性。蚕桑生产季节,该公司在充分把握市场信息,全面分析研讨汇集后,向蚕农公布蚕茧收购保护价,让蚕农吃上“定心丸”。二是推行“二次分配”,实施以工补农。严格按照蚕农合作社章程的规定,坚持从龙头企业加工和出口利润中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润反哺蚕农,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九年来,富安茧丝绸公司用于兑现基地农户的“二次分配”款达5800多万元。由于“富安模式”的成功运作,一方面带动了富安及其周边三个乡镇和邻近大丰市的20万养蚕农民走上栽桑养蚕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由于栽桑养蚕,富安镇农村楼房覆盖率超过85%。另一方面解决了广大农村妇女和弱势群体增收致富的实际问题,现在,该镇所连接的基地内农村妇女和弱势群体年养蚕收入也能达到1万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日,《新华日报》A版显著位置以《“一根丝”拉动二十万农民致富》为题,详细报道了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带动农民富起来的动人事迹,同时配发评论员文章。4月24日,中宣部新闻局内参《新闻阅评》刊登专门文章,认为新华日报这篇报道写得很好,很有说服力,为实施以工补农,带动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典型。这样的典型对城市企业、对广大农村,都有很好借鉴、鼓舞作用。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报道要多抓典型、多抓基层。新华日报的报道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三、发展丝绸深加工,开拓国际市场,让产业化水平在国际化进程中得到提升&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和支柱,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该镇坚持扶大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则坚持依靠科技发展茧丝绸深加工,不断提升茧丝绸产业化水平,该公司在全国率先引进了热风自动循环烘茧技术、自动缫丝技术以及具有当代国际领先水平的捻线丝和高档丝绸织造染整技术和设备,并配备了国内先进的收烘电子监控系统和蚕茧收烘计算机称重管理系统,实现了蚕茧收烘管理现代化、烘茧机械化、缫丝自动化、捻线丝生产国际化,蚕茧收烘、缫丝生产和捻线丝生产都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好水平。其中,白厂丝生产创单个规模最大、质量最优、效益最好三项全国之最,成为全国惟一批量生产6A级高等级生丝的生产出口企业。2005年,“富安”牌桑蚕丝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现在,富安茧丝绸公司桑蚕丝80%以上出口日本及欧美市场,“富安”牌生丝在全国的出口份额已由6%提高到10%,生丝价格已成为国际国内市场的“晴雨表”。“富安”生丝已占据日本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一份额,“富安”生丝每周一个集装箱发往欧洲第二大港――德国汉堡港,富安茧丝绸公司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开辟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 &&&&采访中,全国劳动模范、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克松对过去的做法和成绩显得很谦虚,谈及今后的发展打算,董事长卢克松激情洋溢,豪情满怀,“十一五”期间,富安茧丝绸公司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谋求突破:一是在拓展规模上求突破。以现有的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兼并、整合周边地区具有发展前途的茧丝绸加工企业,实行低成本扩张和跨区域联合。二是在技改开发上求突破。在继续加大捻线丝、织绸技改投入的基础上,引进意大利的印染核心技术,开发生产高档丝绸面料,力争用2-3年时间将现有优质生丝生产转化为高档丝绸面料和丝绸服装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在塑造品牌上求突破。视打造世界级丝绸品牌为追求目标,不断拓展加工领域,提高产品档次,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能力,让富安茧丝绸产品在新“丝绸之路”上阔步走向世界,让传统的茧丝绸产业在新的世纪焕发新的生机。四是在联农带农上求突破。“十一五”期末带动农民总数突破40万人,让广大农民在茧丝绸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新农村建设作出应用的贡献。(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 |& & |& 意见反馈 &| && | && |& 邮件系统卢克松代表发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卢克松代表发言
卢​克​松​代​表​发​言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012中国十大丝绸企业发展策略盘点
导读:据世贸组织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2.5%,低于此前预期。中国丝绸产业也未能幸免于这股寒流,然而由于大部分丝绸企业早就开始转战国内市场,随着内销市场的增速回暖,正负相抵消,2012年我国丝绸产业整体呈现相对平稳发展态势。
  据世贸组织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2.5%,低于此前预期。中国丝绸产业也未能幸免于这股寒流,然而由于大部分丝绸企业早就开始转战国内市场,随着内销市场的增速回暖,正负相抵消,2012年我国丝绸产业整体呈现相对平稳发展态势。  据世贸组织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国际贸易环境发展概览》中显示,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2.5%,低于此前3.7%的预期,较2011年削减了一半。  主要赖以出口为主的中国丝绸产业也未能幸免于这股寒流,然而由于大部分丝绸企业早就开始转战国内市场,随着内销市场的增速回暖,正负相抵消,2012年我国丝绸产业整体呈现相对平稳发展态势。  展望2013年,困难局面依然存在,然而有利机遇也很多。随着国家茧丝办关于&中国丝绸文化整体宣传系列活动&的陆续启动,以及工信部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对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尤为有利。  1、达利(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勇琦  2012年,对于以国际市场为主导优势的达利丝绸企业而言是攻坚克难,实现稳步增长的一年。由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以及欧债危机不断发酵引发的国际消费疲软的消息从未停歇过,达利成功应对了这股&强寒流&,并借助国际网点触角,及时敏锐的调整方向,实现国内市场稳步发展。  展望2013,达利(浙江)公司副总寇勇琦表示,作为行业内龙头企业之一,&创新&、&跨越&和&分享&将是达利丝绸持续推动丝绸主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2、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  2012年对于丝绸之路而言,是南征北伐布局全国高端商场的一年,旗下高端家纺--&欢莎&继成功入驻北京燕莎、翠微等高端商场后,又从杭州大厦,上海八佰伴,成都仁和春天,南京金鹰,长沙友谊,武汉国广,郑州丹尼斯等商场相继传来进驻捷报。  相较于国内市场的高歌猛进,丝绸之路的国际化进度稍加逊色,力争让丝绸既走进纽约巴黎的高端商场,又走进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这一夙愿尚需时日。  展望2013,丝绸之路掌舵人凌兰芳提出将继续稳步实现公司&十二五&之初设定的三大创建,五大目标。  3、江苏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呈平  2012年对于鑫缘茧丝绸而言,同样是可圈可点的一年。上半年,继成功跻身工信部&全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行列后,又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复承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之重任。  下半年,旗下两大电商平台&鑫缘真丝家纺旗舰店&和&缘生堂旗舰店&业绩翻番,鑫缘真丝家纺在&双十一&期创下成交额在淘宝家纺/床品类目下总排名前50的好成绩;此外,鑫缘淘宝店也被一些网购族评定为最值得信赖又物美价廉的真丝产品网店。  4、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兴旺  2012年对苏丝丝绸而言是逆势上扬的一年。通过一手抓丝绸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创新;一手抓苏丝专卖店、代理店招商和市场营销。两手狠抓,业绩不断刷新。  公司董事长韩兴旺亲率公司领导班子,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市场拓展,走访新老客户,寻求合作伙伴,取得喜人成绩。  1-11月份,先后与上海、北京、郑州、重庆、烟台和太原等40余个客商签署了设立苏丝专卖店、代理店的合约,并都已陆续开业,且大都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实现年初设定的全年销售收入翻番的目标。  5、江苏富安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克松  2012年,尽管国际市场萎靡不振,但&富安&生产的6A高级生丝价格却并没有因此受到牵连,价格一路攀升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爱马仕、LV、香奈尔、等世界牌生产商纷纷将其原料订单投向富安公司,助其自营出口创汇达1700万美元。  作为丝绸行业屈指可数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卢克松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实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主张对蚕业合作社内交售优质蚕茧的诚信蚕农实行蚕茧交售连环奖励,从每吨高档出口丝的销售利润中拿出6000元,对蚕农进行&二次返利&。
来源:&中国丝绸网
上一篇:下一篇:
?&?&?&?&?&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电话:*必填 填写正确的手机或固定电话
您的邮箱:
省份城市:
请选择省份
请选择城市
详细地址:
留言内容:
品牌服装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不良/侵权内容联系电话:0
1男儿风度总是从着装中体现出来,男儿的风度,是2345678910
Copyright&2003- 深圳市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网络实名:品牌服装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号
为了您的权益不受侵害,品牌服装网提醒您在咨询企业品牌时, 请认真考察欲加盟代理经销企业的资信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选择"扫一扫",立刻分享到微信中国电力报社“中国最美供电所”评选活动特别专题
中国电力报社“中国最美供电所”评选活动特别专题
江苏东台供电公司富安供电所
“中国茧都”的电保姆―――记江苏东台供电公司富安供电所
  推荐单位:江苏东台供电公司
  最美点击:对客户全心全意,对老人奉献爱心,对自己严格要求,这就是富安供电所员工的“美丽”之处。他们用自己的艰辛和汗水,换来蚕茧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富安茧丝生产总量连续18年雄踞全国乡镇之首的荣誉,为“中国茧都”的称号增光添彩!
  站在刚刚新建的市民广场上,极目远眺,东台市富安供电所宛若一颗夜明珠镶嵌在错落有致的楼宇之中。走进东台市供电公司富安供电所,令人眼前一亮: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窗明几净,整齐划一;服务人员和蔼可亲,春风满面。这里是用电客户温馨的家,全体员工停泊的港湾。
  富安供电所现有职工36人,负责全镇22个村100多家企业和22000户照明户的供用电管理工作。全镇现有35千伏变电所1座,4条10千伏出线向全镇供电,低压线路552千米,配电变压器310台。该所供电可靠率达99.7%,电压合格率达99.8%,供电服务无投诉,全年未发生来信来访和投诉查实事件,客户满意率达98%以上。
  2009年全镇供电量8177万千瓦时,较去年增长20.1%;10千伏线损2.36%,低压线损4.62%,电费回收率100%,其中专用变预结算电费占78%,综合变下电费邮政代扣率96.4%。与此同时,富安供电所专业化管理推进到位,一长四员挂钩班组、班长负责制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班组职责开展。全所及班组都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分工,班组成员每天都在班长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工作,成效较显著。在荣誉陈列室里,该所获得的荣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省电力公司一流供电所、盐城供电公司十佳供电所、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尊师重教,播撒爱心,是富安供电所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住该镇圩里村的张广溥老人,今年已经是95岁高龄了。张老1935年从事教育工作,抗战期间,曾创作爱国诗词300多首,受到过陈毅元帅的接见。每逢教师节来临之际,东台市供电公司富安供电所的员工都会带着月饼、牛奶等礼品,慰问张广溥老人。他们偎依在老人的身旁,听他讲过去事情。10多年来,富安供电所的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慰问张老的接力棒,也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下去。同时,富安
供电所还将全镇47户孤寡老人的用电保障任务落实到电工,实现“三包服务”,定期到敬老院免费维修,这一义举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有着”中国茧都”之称的富安镇,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全镇拥有5.41万亩优质丰产桑园,年产优质桑茧超12万担。在富安茧丝绸公司,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公司董事长卢克松谈起养蚕用电的变化,感慨万千。他亲身经历了养蚕用电技术的进步:由煤油灯等感光收卵到日光灯、碘钨灯收卵;上世纪七十年代土灶烧草巷道增温、油桶烧大糠加温,八十年代煤炭烧水加温加湿,九十年代电热丝加温以及现在的温湿自动调控器。这一步步的发展,一
次又一次的飞跃,彰显出电力发展的魅力。今年一季度蚕农养蚕总收入达1.3亿元,每亩平均年收入达3500元,广大蚕农真是乐开了花!
相关新闻:
Copyright&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设计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安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