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诗歌的大门陈子豪解说我的世界

六年级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汇报展示活动
活动目标: 1 、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学习的心得和收获,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 2 、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表扬,激
活动目标:
1、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学习的心得和收获,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
2、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表扬,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同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小结学习的方法,提高朗诵、欣赏、表演、说话等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收集的资料,竞赛的题目,朗诵的表演,推荐的诗、书,讲、演的故事,编辑的集子,写好的赏析、诗作和总结等。
难点:准备好各种资料,让学生进行排练,设计好整个汇报展示过程的小环节。
活动时间:一月日,四十分钟至六十分钟左右。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进行汇报活动设计,收集学生积累的资料(教师积累的资料也整理出来)制作相应的简单课件。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节目排练。
2、学生准备:个人手抄报,小组诗集,原创小诗,诗人故事,好诗欣赏,书面总结。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前段时间,我们利用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了一个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贴),这节我们进行一个全面的汇报展示活动。因为各组准备的内容较多,我们这节课可能不止于四十分钟,那么大家在后面下课的时候如果需要去洗手间的话,不用告诉老师,自己&轻轻地走去,又轻轻地回来&,能做到吗?能不能坚持上这样的一节&长课&,有信心上好吗?
二、诗歌知识大比拼:我们前些天每组选出了&两个诗歌知识多面手&,现在请这两个同学代表自己的组,参加班里的比赛,看谁能获得&诗歌知识小博士&的称号。
抽出同学出的题目,分别回答。(老师抽题,学生读出)
抢答老师给出的几小题。(另纸备十题左右的题目)
小结,我们在学习中得到了不少诗的知识,得到了一些理解欣赏诗的方法,也懂得了诗的分类方法,还知道了一些写诗的方法。也就是获得了诗道(贴出板书&诗道&&知识竞赛&),公布获得&诗歌知识小博士&的学生名单,发给奖状。下面我们再来开一个诗歌朗诵会。
三、诗歌朗诵会。(响音乐,集队)师:602班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在朗诵过程中,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诗的韵律&(贴出板书:&诗韵&&朗诵表演&)。
602班诗歌朗诵会主持人词
(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一个广阔的海洋。
(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我最喜欢《采薇》的片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男)我不是&采薇&,我采到了《诗经》中的另一颗明珠&&《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男)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有&诗仙&李白,有&诗圣&杜甫,还有&诗史&白居易。我们请()和()同学朗诵杜甫的《春夜喜雨》。
(女)到了宋朝,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盛起来了,那就是&词&。&词&又叫&长短句&,是可以供人演唱的,一般都有词牌名。
(男)哦,我知道了,苏轼和辛弃疾是两位&豪放派&的词人。
(女)是啊!姜白石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两位代表。
(男)下面请()同学朗诵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女)元朝的时候,又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曲&兴起了。
(男)唔,有些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粤剧里的粤曲一样。
(女)下面请欣赏()同学为我们朗诵白朴的《天净沙.秋》。
(男)多美的色彩和意境啊!这就是古诗!转入现代,出现了&新诗&。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请我们班的女同学朗诵他的《天上的街市》。
(女)多丰富的想像啊!外国也有很多诗人,下面请我班的男同学朗诵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白桦》。
(男)我们在诗海里徜徉,(女)我们在诗海边拾贝。(合)让《我们去看海》吧!
齐背《我们去看海》。
(男)我还认识了很多当代诗人。余光中,顾城,席慕蓉,舒婷&&我很喜欢余光中的《乡愁》呢。
(女)我也很喜欢这首诗。《乡愁》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大陆和台湾分割的不幸历史,抒发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男)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对应着人生的四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女)这首诗还曾被音乐家谱曲,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呢。
(男)那现在就请我们全班同学,和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来朗诵一下余光中的《乡愁》吧。
(播放音乐)
(主持人分别朗诵一二节,全班朗诵三四节。)
(回座位)
四、好诗欣赏,推荐诗集。刚才大家在朗诵的过程中,大多数是我们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但也有课外读到的诗。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一定对某一首诗或某一类诗特别的欣赏,或者对某一个诗人特别的喜欢,又或者,你读了一本好的诗集。下面请同学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诗。
1、&先背(读)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再说说为什么喜欢它。(例如《游子吟》)
2、先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类诗,再读(背)出其中的一首,再说说这些诗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送别诗)
3、&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诗人,再讲讲关于他的趣事(例如白居易)
4、展示各组同学出的关于诗的手抄报和诗集,介绍出得好的手抄报的特点。(李白的诗)
(以上各人发言教师应有所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朗读,介绍,讲故事和解说)
5、小结:同学们在阅读中进步,在推荐中再次提高了欣赏和表达能力呢。以上是我们的第四个环节&诗集&&好书推荐&。
五、原创作品,诵读诗作。
(师)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班的同学也写出了不少的诗。下面请同学们向大家朗读展示自己的作品。贴出板书(诗作&&原创作品)
1、自由朗读,教师点评。
2、展示集体作品和&小报&。
3、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4、小结激励学生:诗就在我们身边,诗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朝一日,或者在座的某一个同学,会成为诗人也说不定呢。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十、&&&&&&&&&&&&& 畅谈体会,总结收获。经过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大家有了些什么收获呢?
1、&&&&&& 指名说,自由说。
2、&&&&&& 指名朗读写得好的&总结&。
(师)总结发言:我们在诗海边徜徉,我们在诗海边拾贝,这让我们满载而归。叩响了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今后在诗海中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责任编辑:风)
------分隔线----------------------------班级解说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因此,“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成为我班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特色。
经过大家的巧手制作,温馨、和谐环绕教室。美丽的花朵增添了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同时也告诉孩子们花一般的年纪不要虚度时光。朗读推荐由孩子们选出他们爱读乐读的书目供同学们参考。展翅的鸽子美丽而活泼,象征着我们展开自信坚强的翅膀,争做四好少年。而同学们的优秀作品更让教室飘溢丝丝书香。星光大舞台中,展现同学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诗文的成果,如经典诗文擂台赛、诗配画展评、我的作品展等,将诗文诵读与绘画、创作有机结合,是我们个性的张扬,更是我们文学底蕴和创造能力的体现。这一期,主要是根据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而展现的自我创作风采。“评比栏”
全面表现了孩子们的文明竞争。黑板上开辟的“经典名句”一角,每天让一句千古佳句潜入我们的心中,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和人生内涵。黑板下方这些名家名篇摘选都是同学们自主推荐再配以绘画而制作的,可供全班同学在课余时间随时领略丰富的文化。
“新闻角”,洋溢的又是一股现代气息,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国内外新闻、班级好人好事。
 一个好的班级,应该是一个和谐、向上、有文化氛围的班集体,我们
六(5)班师生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超越目标、飞得更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无标题文档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张立霞(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 &
一、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特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 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本部分将 梳理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表述,简析学界关于综合性学习内涵的代表性观点,阐述对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认识。
课程标准中与综合性学习相关的主要表述。
( 1)作为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2)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并提出阶段目标。课程标准按学段提出“阶段目标”,并有如下表述: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基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上面的表述将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四项内容区分开来。课程标准研制者对此曾作出这样的说明:在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一起被列出,但课程标准同时认为综合性学习与前四个方面“不在一个层面”,“因为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应该重视,所以专门列出,加以强调。”
虽然课程标准研制者强调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四个方面不在一个层面,但在“阶段目标”中,这五个方面分项并列列出,形式上并没有体现出不同。
( 3)在“教学建议”部分的阐述。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以上这段话,是定义“综合性学习”时最常被引用的。另外,教学建议部分对综合性学习还提出了重视培养“合作精神”“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过程”等建议,以及提倡跨领域、跨学科学习等。
( 4)在“评价建议”部分的阐述。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并指出,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评价建议”部分,“综合性学习”条目下仅对评价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提示:“除了老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的特点。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 分三个学段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 。
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呈现出高度综合的特征。一是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协同发展和综合运用。如,“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上面已经列举了语文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如,“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如,“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三是能力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除了语言能力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还体现出对以下能力的重视:其一是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其二是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如,“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其三是策划、实施、参与、协调语文活动的能力。如,“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阶段目标还体现出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特征。语文学习空间向校园、家庭乃至大自然、社会拓展。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 “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空间的开放,使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了开放性特征。学习的内容来大自然、社会,方式可以是讨论、辩论、演讲,还可以是观察、调查、访问等。
阶段目标还体现出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特征。实践性体现在学习空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的开放上,也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上。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中,重视自主观察、自主提出问题,重视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体现出对学习过程、学习体验的高度重视。
3. 关于综合性学习内涵、特征的代表性观点 。
综合性学习目前已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但对“什么是综合性学习”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论者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回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旨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造潜能,整合语文知识和能力。学生在提出学习专题、策划学习活动、表达学习收获、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观察体验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主编郑国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的内部整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
以上表述与课标一样,都没有充分界定“综合性学习是什么”,但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基本上与课标是一致的。也有文献尝试将综合性学习界定为“学习方式”或“课程形态”。
课标的研制者之一巢宗祺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出发,指出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包括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沟通语文与不同领域的联系以增进语言与思维的活动机制,提高实际应对能力等。
参与课标研制的陆志平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课程,是生活化的课程,是经验性的课程,是个性化的课程。他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问题——解决;( 2)观察——表达;( 3)活动——探究。
目前来看,学界还没有对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给出明确的界定。我们注意到,有文献特别指出,“不仅课外语文学习是综合的,课内语文学习也应是综合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里的“课内”指的是常规课堂教学,它传达出的信息是,综合性学习应贯串语文学习的全部过程。
4. 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
我们发现,不少文献经常混淆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三个概念,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简单比较,有助于加深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与以往的课程体系相比较,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化。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产生的,但它不可能像分科课程那样可以保证知识学习的全面和深入, 因而目前的主流课程形态依然是分科课程。那么在分科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所学内容 ? 综合性学习是有效途径。
试用修订版大纲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与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之间是对应的,不同的是,前者强调“实践”和“活动”,重在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与融合;后者除要求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外,还强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将这个三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以下认识:综合性学习在课程综合化背景下产生,但它是分科背景下的综合,应具有学科性;同时,与语文实践活动相比,我们要注意突出它的“综合性”。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背景下,语文实践活动成为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5. 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目前来看,学界对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还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综合性学习是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是课程形态;综合性学习是课程理念;综合性学习是课程;综合性学习是学习形态等等,各种界说各有其道理,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解说着、探索着、实践着。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定义,说明人们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还在深入发展中。在这样的前提下,试图对综合性学习作出普通认可的定义,是不太现实的。我们不妨对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加以梳理,以形成对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认识。
综合性。综合性是包括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也是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还是学习方式的综合,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
活动性。活动,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活动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亲历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策划、实施、参与、协调的能力及合作精神,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活动性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活动的范围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使他们学会在各个领域里运用语文,在运用中进一步学好语文。
探究性。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实施综合性学习,应“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强调探究性要求重过程、重体验,“‘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般不是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综合性学习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应突出其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确定活动方式,自主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决定学习结果的呈现形式,自主进行活动的评价总结。
开放性。首先体现在重视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学习空间向自然、社会拓展。还体现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的开放性上,学习时间向课外开放,学习内容向书本外开放;可以就指定内容开展活动,也可以在活动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可以自主选择,可以是讨论、辩论、演讲,还可以是观察、调查、访问等。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纸笔测试,可以观察记录;评价主体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相互评价。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1. 掌握几个原则。
( 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综合性学习通过活动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途径多种多样,可以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选择、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爱护周围的环境”这一主题,提出了如下活动建议:
你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先自由组合,组成小组,共同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想想展示的方式和内容,然后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同学可以去观察,有的可以去访问,有的可以查找资料。
有一个班的师生经过讨论,全班学生组成了“白色小天使组”、“绿色小卫士组”、“灰色终结者组”,并设计了如下活动:
“白色小天使”组关注空气质量。可以观看电视台气象预报,设计一周空气质量跟踪调查表,将每日天气状况、空气质量的指数记录下来,通过分析,发现空气质量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感受到防止大气污染的重要性。还可通过在学校附近路口统计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数量或走访有关部门,了解一辆车产生尾气的危害;观察、拍摄校园植物的叶面一周积累灰尘的厚度,或在窗台放置白纸,观察灰尘厚度;查阅报刊、上网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
“绿色小卫士”组了解家乡的绿化情况。可制作调查问卷,向本小区内的居民发放,了解本小区近几年的绿化情况,还可通过询问小区物业人员,具体了解小区近几年的绿化面积,观察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从而发现问题。
“灰色终结者”组了解垃圾污染情况。可以对自己家庭内垃圾状况进行调查,记录每天自己家庭内所产生的塑料袋、废纸、废物等情况,做出统计,以此推算垃圾污染状况,或走上街头询问清洁工人每天处理垃圾的数量,了解因垃圾污染造成的损失,还可观察校园里有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并及时予以制止。
可以看出,以上活动设计尽可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可操作性。活动需要学生放下书本,走出课堂,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依照这样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多有收获。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落实过程中,要注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科性。比如,以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等形式反映活动发现,比单纯的数字记录或图表分析更为适当。
( 2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再在班上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选择到活动成果的展示,应由学生自主确定。
在保证自主性前提下,教师要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要避免放任自流。特别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适合开展哪些活动,不适合开展哪些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建议。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活动策划和实施的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 3 )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小学生作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理所当然地不同于严肃意义上的科研。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调结果的科学性,重在体验和感受;其重要意义在于让学生亲历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恰恰是最不易得到落实的。
“以专题形式开展的较大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成果展示、反思总结四个环节。从教师指导的角度来看,一般对活动准备及成果展示两个环节比较重视,指导效果也比较好;而对活动展开和反思总结两个环节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指导效果不尽人意。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活动准备及成果展示两个环节多在语文课上进行,课前教师有比较充分的设计和准备,课上教师直接参与,便于指导和调控;活动展开和反思总结两个环节则多是在语文课堂之外进行,学生分散开展活动,自由度更高,自主性更强,教师介入程度低,也不便于具体指导,容易流于一般号召。” 综合性学习过程重于结果,应克服困难,对学习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 4 )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开放的学习环境既是指空间上的,也是指时间上的,还是指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上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要 重视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学习空间向自然、社会拓展;学习时间向课外开放,学习内容向书本外开放。学习内容不作限定,可以就指定内容开展活动,也可以在活动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是讨论、辩论、演讲,还可以是观察、调查、访问等。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纸笔测试,可以观察记录;评价主体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相互评价。
2. 抓好几个环节。
以专题形式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一般包括组织策划、分组活动、交流汇报、总结评价几个阶段。
( 1 ) 组织策划。
“首先是根据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学习目标,让学生群策群力,共同策划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采取哪些方式、步骤,时间怎样安排,用哪些形式来体现学习的成果等等,应在学生群体(全班或小组)中达成共识,形成切实可行的学习活动计划。活动计划一般包括:( 1 )学习主题(专题);( 2 )学习活动的目的要求;( 3 )学习活动的形式及时间安排;( 4 )人员分工;( 5 )学习成果的表达与交流。 ”
如果是根据当地实际自己选择活动主题,要充分认识本地特色,使之有效化为教学资源,与全班学生讨论交流,集思广益,认真筛选,确定适合本学段学生的学习主题。如果是依教材开展综合性学习,要 浏览教材,让学生谈谈感受、认识、困惑;然后总结教材中给出的建议,梳理可以开展的活动,让学生补充 还可以开展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制定活动计划。教师可以给出活动建议,学生根据小组实际进行选择、补充,制定本组活动计划,然后全班交流,小组根据交流情况修改活动计划。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某城市小学某个班师生共同制定活动计划时,采取了如下步骤:
  简单回顾五年级开展的综合性学习,说说经验、不足。
  浏览整组教材,谈谈感受、认识、困惑。
  重点读活动建议部分,总结教材中给出的建议,学生补充还可以开展的活动。
  师生共同制定活动计划。
  小组制定本组活动计划。
  全班交流活动计划。
  修改活动计划并进行张贴。
在这个环节,教师既要有切实有效的指导,也要注意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该班全班师生在讨论中使用了如下表格:
1 .诗歌搜集。可以根据本组学习主题,侧重搜集某一类的诗歌。
2 .诗歌分类。将搜集到的资料按某种标准分类,并按类补充诗歌。
每个学习小组在制订计划时都必须包含进去。
1 .诗句配画。为一些经典诗句配上合适的图画。
2 .诗文改写。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散文、小说等形式的文章。
各小组可从中选择一项或多项,编入本组活动计划。
各组根据组员的特长及自己组的条件,设计创意活动。
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
表格中的必修活动,是师生共同从教材中选择确定的,选修活动是对教材的补充,创意活动则是小组根据组员特长及自己的组的条件进行设计。这样的活动设计,既有“保底”活动,又有创造空间。
( 2 )分组活动。
小组根据活动计划开展活动。
教师依据教材要求,落实教实目标;发挥引导、督导作用,使小组活动得以持续开展。如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师可以做的工作:
引导学习阅读材料;
帮助学生了解诗歌分类知识;
指导学习写诗;
辅导开展诗歌朗诵会;
督导活动的持序开展;
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主体是学生,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是全局的把握者,就像是坐在一盘棋面前的下棋者,面对一颗颗棋子,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生选择的活动主题、采用的活动方式是否能够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在活动过程是否能够学习搜集有效信息、正确处理信息,学生是否能够自始至终保持热情,都需要教师从旁观察、及时引导。
( 3 )交流汇报。
每个组员的活动经历、活动成果需要向小组汇报,形成本组合作成果;小组活动内容、活动成果则需要在全班内交流。教师需要引导每个小组,在向全班汇报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汇报方式、参加形式。
如,“轻叩诗歌的大门”,学生的汇报方式可以 参加班级诗歌朗诵会、展示诗集、参加诗歌知识竞赛。
教师可以做的工作:
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朗诵技巧;
帮助学生设计诗歌朗诵会评分标准;
辅导学生设计诗歌知识竞赛题
交流汇报时要注意,每个小组汇报的都是本组的整体活动成果,而不是某个优秀学生的活动成果。另外,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让全体学生参加,做到人人都能发挥作用,不能让汇报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展示台。
( 4 )总结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一是语文知识、能力层面,二是活动过程、方法层面,三是参与程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层面。要根据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性质、目标与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尽量避免面面俱到,评价繁琐。另外,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求要适当。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总结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如,“轻叩诗歌的大门”,在活动中,学生接触了不同的诗歌形式,了解了诗歌分类知识等,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自己这方面的收获。另外,本单元要求写一份活动总结, 教师可以从内容到形式,教给写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个人或小组活动作出总结,这也是自评与互评的评价方式之一。
综合性学习可以体现在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是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语文学习的特征。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活动习得知识,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提升创造力,怡养品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世界解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