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慈康松为什么都不在科幻世界电子版下载上发表文章了啊?

微访谈:科幻作家、编辑谈阿瑟&克拉克经典作品
嘉宾:韩松 姚海军
“”月18日19:30-20:30,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邀请著名科幻作家韩松、程婧波在新浪微博进行了微访谈,一同探讨那个黄金时代的理想与激情,解析克拉
@闲婷望云舒:请问可以透露一下近期还会有哪些科幻作品的出版计划吗?
@科幻世界姚海军:发条女孩和王晋康老师的新人类三部曲。
@SorGes:克拉克的《太空漫游》系列,为了追求准确,曾因等待探测器得研究结果而多次耽搁,因此它们至今仍科学性极强。硬科幻既要追求科学的准确性,又要具备幻想的前瞻性,请问这二者的平衡是如何保持的?写好硬科幻对作者有哪些要求呢?
@科幻世界姚海军:如果平衡可请韩松老师和婧波回答。写硬科幻不容易,要有非常坚实的科学基础。
@Yangluc:个人认为:所谓的科幻黄金时代,出了大师的出现外,应该还会有金字塔结构的庞大基础在。请问:诸位认为在中国的未来,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有一定质量的作者群吗?或者,我们怎样能促进这件事的发生呢?
@科幻世界姚海军:中国的科幻读者群正在爆炸似扩大。
@张震妥洛夫斯基:您觉得为什么现在国内转化成影视作品的科幻小说如此之少?
@科幻世界姚海军:可以将科幻作为一个产业。产业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刘婧ing:将中国科幻产业链完整从而打通整个脉络所面对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将科幻——这朵文学的奇葩发扬光大?ps永远爱你们!!!!
@科幻世界姚海军:基础还很薄弱,先要把基础做扎实。
@flyyata:请问中国科幻小说目前的水平和世界科幻小说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科幻世界姚海军:产业化程度有差距。我们的一流作家作品想象力并不弱。
@领导别开枪:韩少,你好。大刘最近好不?开个玩笑。。。看您的微博觉得您有点魔障文艺范儿,这和您兼职写科幻有关系吗?
@韩松:大刘似乎很好,看到他刚刚在英国的照片,西服革履,红光满面。我的问题是最近工作太忙兼职也没法写科幻了。
@大灰狼小小明:为什么科幻无法成为主流文学呢?
@韩松:因为那样的话它就彻底科幻掉了。大家一般并不喜欢彻底科幻掉的东西。
@姜子安:韩松你怎么看待《地铁》当中所透露出来的那种莫名的寓意呢?从《地铁》来看,你觉得科幻小说的边界应该在哪里呢?
@韩松:我写的时候,没有感到什么寓意,只是在写实。你说到科幻小说的边界,一下让我想起宇宙。
@三水-星辰大海:中国的科幻黄金时代什么时候到来?请三位老师做一下预测~~~~
@科幻世界姚海军:我比较乐观,正在到来。
@藏善_蚂蚁:从《地铁惊变》《天堂没有地下铁》到后来的《地铁》,韩老师展现了地铁的诡异的所在,是不是对地铁有什么特殊的情怀?个人认为您是国内科幻作家中为数不多语言更接近主流文学的作家之一,怎么看待近来科幻逐渐为主流文学所接受的现象?
@韩松:哦,我热爱地铁,喜欢坐地铁。地铁让我想到地狱。既然我上不了天堂……我没有觉得科幻在被主流文学逐渐接受。科幻嘛,就是科幻。
@乌鸡白凤:请问你们觉得目前中国科幻界谁能接替刘慈欣的位置?新一代作家中谁的科幻底子最深?
@程婧波:(⊙o⊙)…大刘还年轻,还不用现在就急着找人接替吧。至于新一代,其实也都是老一代了吧,希望看到更有青春气息的真正新一代
@科幻世界姚海军:这个问题让我很纠结。我们还是有不少有潜力的年轻作者。比如江波、陈愀帆等……
@王嘉耕:请问咱SFW销量啥时候能再上50w?
@科幻世界姚海军:大家都来写科幻吧。
@藏善_蚂蚁:神马时候还能有像《大角,快跑》《一日囚》《西天》《伤心者》《饿塔》《天意》《春日泽·云梦山·仲昆》……这样优秀的作品啊。
@韩松:这些作品太棒了,但它们好像大都较软,至少偏软。现在流行硬科幻。我也认为应该多写硬科幻。也叫核心科幻。
@彭柳蓉:克拉克和阿西莫夫,您更偏爱哪位作家?
@科幻世界姚海军:我更喜欢克拉克。尤其是《天堂的喷泉》《与拉玛相会》。
@纪昶:&地铁惊变&当年的影响力十分强,后来我记得有问到创作起因,貌似是说来自于北京地铁的拥堵(但愿我没记错)。那么,现在就没有其他的能够刺激到您创作出更惊异的作品了么?未来科幻的创作,该以随意的心还是救世的心或者迎合的心来继续呢?
@韩松:有啊,还有更惊异的。只会越来越惊异,跟时代的进步一致。但既不是救世也不是迎合,而是科学发展。
@云却不可留:以前读韩老师的作品包括现在看到的一些微博发言都有点诡异神秘的色彩,类似鬼神传说一般,请问老师是如何看待信仰、宗教与科学的呢
@韩松:我觉得它们是一会事。
@乌鸡白凤:从克拉克《童年的终结》里保姆似的外星人到刘慈欣《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状态,您是怎么看人类对外星生物的态度的转变的?
@科幻世界姚海军:外国早期科幻中的外星人多的邪恶的,并不存在这样的转变。
@秋雪依阳:个人觉得,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到来不会简单的走美国黄金时代的道路,那么,我国科幻真正的黄金时代的到来会有什么自己的特色呢?
@韩松:大概是黄色吧。
@吉林大学科幻协会:姚主编和众位大咖们好!^_^可否考虑科幻世界走向大学活动,特别是东北地区,欢迎做客吉大!!
@韩松:特别是想去吉林看看,我还写过一个长白山水怪的科幻,没发表。
@黄粱君:怎么样才能让大家理解“科幻”二字?每次同学朋友看见我手上拿着《科幻世界》就统一很奇怪的看着我,问我怎么会喜欢看这种东西。年轻人尚且将其边缘化至此,何况其他?谁来为“科幻”正名?如何正名?多久才能正名?
@科幻世界姚海军:你需首先在自己的内心为科幻“正名”。
@冬东咚_CD:三位觉得中国科幻影视能出现划时代的作品···??
@韩松:机器侠也可以叫做划时代吧。划掉了长江二号。
@Lighea:昨天聊到国产电影几乎不拍续集,是因为收益太差了,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故事性弱。但是我觉得科幻界有许多可以改编的优秀素材,您对中国科幻小说走上银幕或舞台的前景有何看法?
@科幻世界姚海军:顺其自然,不要着急。先要有文字作品的基础。
@程婧波:但是我听说连赵薇拍的画皮都续集了啊。。记得前不久超级战舰在国内首映,站在广告牌旁的是徐静蕾导演。中国要拍自己的科幻电影,除了要有素材、观众等基础外,起码还需要有拍科幻电影的导演。就像科幻小说起码要有科幻作家和编辑。
@领导别开枪:您觉得哪部科幻小说在思想性故事性等方面达到了科幻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韩松: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或者与拉玛相会,或者天堂的喷泉,或者2001太空奥德赛,或者城市与群星。我只能这样说。
@李鹏飞1379EHS:我们知道大刘深受克拉克的影响,您认为大刘在《三体Ⅲ死神永生》中提到的太空城和克拉克在《与拉玛相会》中提到的拉玛在构造方面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科幻世界姚海军:大刘的确有受克拉克影响,但我觉得这样影响并不在这样具体的技术细节上。
@金鑫_可乐:请问三位老师对于目前科幻题材影视转换比较赞赏的有哪部影片?
@科幻世界姚海军:索拉里斯老版。
@翼小衡:中国也有很多不错的科幻作品,但是为什么没能出现在思想性故事性上都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幻影视作品?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韩松:那得问外星人。外星人一般认为是制片人和导演和编剧的问题。
@小帅shrine:您觉得中国为什么缺少太空史诗类的科幻作品呢…
@韩松:有啊,从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到刘慈欣的三体,再到江波的天垂日暮,一把一把的太空史诗。接下来期待您。
@这个17来自冥王星:请问各位老师是否觉得目前国内科幻作品的种类还略显单一?
@科幻世界姚海军:的确。刘慈欣和韩松已经将科幻的宇宙撑得足够宽阔,但中间空间的确还很空寂。
@审核从未通过:关于克拉克小说里的超级意识,或者超级存在,3位怎么看?和上帝佛祖真主这样人格化的神相比,哪个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科幻世界姚海军:对面一些终极问题,科学家往往也很无力。
@程婧波:我是无神论者。而超级存在也可以理解为宇宙自身存在的规律。(刚才打错别字了已删,顺便加一句。比如,对于微博世界来说其超级存在就是系统本身,人格的神就是用户)
@韩松:这就是克拉克牛的地方。他抵达了终极。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这个宇宙中,克拉克的超级意识的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佛祖了。
@宁静Ludwis:和克拉克的经典比较,三体系列能与之相提并论吗?
@科幻世界姚海军: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我只能说作为一个读者,我像喜欢克拉克的作品一样喜欢大刘的三体。
@乌鸡白凤:最近看科幻世界觉得水平比6年前反而有所下降个人觉得许多作者的作品更像是魔幻小说编辑部在选择文章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标准比如作者在文章里描述的科学思维或者理论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算作科幻作品?
@韩松:没办法。中国还处在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要求不能一下太高。我估计编辑部常常也是叹息无米之炊。
@天艺老刘:怎么看迈克尔·克莱顿的高科技冒险风的科幻,中国目前是否已经具备了这类非典型科幻生存的土壤。
@科幻世界姚海军:这类作品还很少,应该成为有心人的一个方向。
@快乐小飞虾:请问科幻作家里有党员吗?从一个科幻作家的角度是怎样看待共产主义的?
@韩松:我是中共党员,但王晋康是民主党派,刘慈欣和何夕的政治面貌,不太知道。叶永烈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描写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哦,这台电脑速度太慢了,急死人了。
@慕尼黑要减肥:韩老师,你觉得软科幻在中国的发展前途会怎样?科幻迷有没有可能接受这样一种科幻形式呢?
@韩松:前途未卜。科幻迷据说大多是理科生。
@目前是奶爸:您认为什么类型或题材的科幻小说在中国最有卖相
@科幻世界姚海军:作为编辑很作出这样的预测,但我觉得好的科幻小说应该兼具故事性、想象力和思想。
@时光摩擦力:克拉克的这三部都是长篇小说而没有短中篇小说集么?
@韩松:克拉克的短篇小说集,中国也有翻译出版,那就是《太阳风》,很棒。但那是四川少儿出版社出的。估计是给儿童看的。怪不得你不知道。
@苦海没沉舟:30年增刊能否加印或者出版成册呢,后悔莫及啊当时,好东西应该再分享啊!
@科幻世界姚海军:刊物是很难加印的。
@咸鱼小进:克拉克比其他科幻作家牛的地方在哪里?
@韩松:他牛在技术构思,设想了卫星通讯太空梯太阳帆船,半个世纪前写的现在看也不过时;他牛在人文关怀,认为谈到宇宙探索的目的,创造物质当然不能轻视,但是长远来看,唯一有价值的人类活动是寻找知识和创造美。因此他最终牛在他的关怀重点是精神而不是技术。
@三体-归零星:现在人们还不是特别能接受科幻小说,同学们看到手里的《科幻世界》都会露出不解的表情,科幻还不是主流,虽然科幻文学基石丛书一直起着作用,但何时才能为科幻正名、变为大众文学?
@韩松:哦,那希望你也成为大刘噢。中国有十个大刘,科幻就成为大众文学了。不成为都不行。最好一座城市有一个大刘。
@润昌要隐于世:想问几位老师有哪些作品是有可能发展成影视剧的吗??
@科幻世界姚海军:刘慈欣、王晋康、何夕,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些影视公司在操作,但影视化大家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胖虎打盹儿:生命的进化看似有明显的目的性,你是否觉得生命有一种我们尚未得知的意义?
@科幻世界姚海军:推荐你去看罗伯特·索耶的《计算中的上帝》。
@龙纹身的小诸诸:大刘自三体后为什么就沉寂了?
@科幻世界姚海军:大刘的创作态度让人敬佩。
@倚窗摇风铃:我们这谢铁杆骨灰级科幻迷粉丝能为中国科幻做些什么?(我觉得我要对我妈说我以后要当科幻小说家我妈肯定会第一个反对,首先生存就是个主要问题)
@科幻世界姚海军:爱科幻并不一定非要成为科幻作家。科幻史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幻迷创造的。
@这个17来自冥王星:厚着脸皮再喊一次。。。刚才过于激动都打错好几个字……囧RZ。。。。。科瓦奇系列另外两本跪求两年内看到啊…………塞伯朋克这个种类好像才引进了两本不够啊不够啊!!!!
@科幻世界姚海军:听到你的呼声了。会认真考虑。
@念才:我刚刚写了一部关于世界末日的科幻小说《丽江漂流记》,与许多出版社联系,他们都说不出末日题材。请问都有哪些出版社会会对末日题材感兴趣?
@科幻世界姚海军:寄给我们的编辑看看吧。tougao@
@我不是叶梦瑶:总觉得相较于例如克拉克之类的西方作者,中国的作品其实在想象也好、硬科幻实力也好都在朝着他们的方向前进,发展迅速。但在文学方面,却是比较缺乏的一点。很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距离呢?
@科幻世界姚海军:美国科幻黄金时代之前的文学性也很差。
@韩松:克拉克说:“文明之受到尊敬,在于其智力成就。文明因为其艺术作品的价值而受到热爱或受到轻视。”克拉克本质上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工程师。这就是差距。否则很难理解天堂的喷泉里,他花了那么多笔墨描写古代文明、文化和宗教。如果我们来写,这些都用不上。
@乌鸡白凤:为什么像拉拉、大角这的作家最后都放弃科幻写作,尤其大角转而去写魔幻了呢
@科幻世界姚海军:好像他们没有放弃啊。拉拉的新作正在编辑中。
@宿命圣西罗:能在出版实体书的同时出版电子书吗?如果怕影响实体销量,能把已经基本无货的那些书出电子版吗?
@科幻世界姚海军:电子书我们会认真考虑,前提是作家的权益要有足够的保障。三体系列是成功的例子。
@两江总督郭天师诺娃:韩老师,我最喜欢您的一篇小说是比较偏门的那个狩猎美女指南。里面有很多我至今都特别反复玩味的内容,特别想问问您自己对这篇小说的感觉?还有其中男主角小昭的最后存活有什么特殊含义?
@韩松:哦,这是一个一下子说不完的话题……小昭,活下来,但成了废人。而废人在这个时代,就是完人。这是他作为人的意义。
@heydevil:现在科幻世界一年出几本国产长篇啊?
@科幻世界姚海军:还不多。2012年较好的科幻也就十几本。
@Ramy:微访谈好像可以算是一种营销手段吧,科幻世界作为中国最专注的科幻文学传媒,有没有考虑在推广科幻文学的商业模式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科幻世界姚海军:科幻世界新换了老总,会不断有好消息的。
@北京万达有机农业小梁:我很想知道,当年那些把科幻文学说成精神污染的人现在对科幻文学是什么态度???
@科幻世界姚海军:只惜我身边的吴岩老师正与万总热聊,不然可请他回答。
@EasierToBelieve:《再生砖》中建筑师的女儿为什么要自杀?您是否认为在生活中有某种结构性的东西,是与之无法和解的?
@韩松:自杀常常是非理性的,像砖一样,人生中出现了缝隙,不能嵌合在一起。再生砖作为一种宇宙的基本结构,尽管具有复活的意义,但最终是要死去的。但不一定是因为熵增。
@润昌要隐于世:对于克拉克了解不多...如果想要开始对他的作品做系统的阅读的话,各位老师有什么可以推荐的读书顺序么?
@科幻世界姚海军:可按如下次序阅读:《童年的终结》《天堂的喷泉》《月海沉船》《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城市与星》
@珀琉斯之子:对@科幻世界姚海军提问:很久没见到科幻世界的长篇连载了,有考虑恢复吗?
@科幻世界姚海军:杨枫副主编正在看一部小长篇,这两天她很激动,也许这部可以连载。
@李雪茹不改名:既然做了微访谈就是从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科幻开始渐渐走向主流,很开心又担忧,会不会走向主流之后不会像以前那样纯粹,总觉得现在的科幻不是年轻那会儿的科幻了。
@科幻世界姚海军:科幻也要成长。
@慕尼黑要减肥:姚老师,如果想做一名科幻文学的编辑,是不是对理工科背景有很大要求呢?还是文编、科技编、美编三位一体呢?
@科幻世界姚海军:不一定要理工科背景。关键要对科幻有爱,具备从事编辑工作的基本条件。
@如星云璀璨:科幻世界有没有打算再版一下以前的经典科幻小说呢,像《天渊》、《你一生的故事》等?淘宝上这些绝版书动辄卖几百元一本,实在是太贵啦
@科幻世界姚海军:天渊在今年的计划之中。
@我不是叶梦瑶: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幻迷……表示还没来得及看克拉克的作品,求推荐应该从哪部入手呢
@科幻世界姚海军:建议先从《天堂的喷泉》开始吧。
@倚窗摇风铃:为何中国孩子更喜欢一些玄幻小说这种通俗类文学而极少关注科幻小说呢?
@科幻世界姚海军:阅读科幻作品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这与学生在学校所受的应试教育关联度不够。
@李家瓶子Addice:您写作《地铁》时,是什么给您带来了灵感呢?
@韩松:地铁里面,陌生的男人和女人这么紧紧的挤在一起。
@闲婷望云舒:纵观世界科幻文艺史,第一代科幻作者的“主业”并不是科幻文学,但是,这些人的科幻作品培养了一大批科幻爱好者,而在在这群读者中逐渐产生了第二代科幻作者。请问各位老师,有什么话想对读者们说吗?
@韩松:胎教什么的,是应该采取了,每晚讲个科幻故事,带上你的眼睛什么的。
@孤独的异客:您说,科幻是写新科技,还是写人性比较合适?
@韩松:最好是把人性放在新科技的烤箱中,烤得冒青烟。
@由希君:为什么你的作品里总是充斥着情欲和暴力,难道你不知道文学作品也是要分级的吗。。。
@韩松:程婧波,你回答一下吧。
@岳少楠:你们确定这个宇宙是真实存在的吗?
@韩松:要看怎么说了,就像我现在无法确定你是否真实存在。你对我来说只是一堆电子信号。
@妖妖妖妖精七七:我有尝试构思科幻小说,可是科学素养好像不太够,有些地方想不出可行的科学原理,这样的小说是不是就更像纯幻想小说呢?如何兼顾文字风格与科学内核呢?
@韩松:你上完了中学吗?我觉得中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知识就够写很核心的核心科幻了。我是没上完中学。我中学是自学的。我的科学素养才是不够。
@天地广东:各位前辈,我想学写科幻小说,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一下的!已看过的有:《阿西莫夫谈写作》《罗伯特·索耶的科幻写作讲堂》《南希·克雷斯的科幻写作讲堂》《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谢谢!
@韩松:建议科幻世界编辑部组织大刘写一个“刘慈欣科幻写作奥秘”。
@三体-伽利略:其实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我一个女孩子看科幻这件事,因为我身边连男生都不看科幻。但是真的好喜欢科幻啊~,可每每看完精彩的科幻作品,都没人可以探讨,就算说也没人理解我在说什么……悲摧的……&_&
@韩松:祝贺你,你是异类。异类是会在世界末日后生存下去的。
@辫纸辫纸辫纸鞭:还想问韩松老师一个问题,《宇宙墓碑》中那种让人畏惧甚至胆寒的未知之物,感觉上很像2001的那块黑色方碑,如果它们有目的的话,您觉得目的应该是什么?
@韩松:目的,许多人都在想啊。我写宇宙墓碑时也在想,现在想不明白了。宇宙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无用吧。
@离群之星: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作者,几位老师最喜欢谁?
@韩松:我最喜欢菲利普·迪克。
@吴鞑靼:老师们觉得信望爱,光与和平拯救论之类的东西是否是蜥蜴人的阴谋?Wingmakers的理论你们持何观点?
@韩松:那是绝对的!就是蜥蜴人的阴谋。难道还是美国大使馆的阴谋不成?
@深山老腰:问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如何用几句话告诉他们科幻是什么?换句话说怎么吸引一下他们?
@韩松:用刘慈欣的话说,科幻就是让你飞起来。你想H吗?
@这个17来自冥王星:请问您觉得《地铁》是偏软还偏核心科幻一些呢(*^__^*)?因为我读的时候有很重现实魔幻主义的既视感诶。。。。。。
@韩松:地铁这种呼啸而过的金属玩意,怎么会软呢?最多说是锋利。
@_徐七少:韩松大人您觉得我国科幻是否总体依然是以人文关怀气息为主纯技术流很少比如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几乎看不到这也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吧?
@韩松:主要是受一种乡村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科幻经常有一股红高梁气息。
@目前是奶爸:您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谁?没有之一
@韩松:克拉克呀。
@去当海王星人的歌手:请问您觉得中国哪一座城市最像鬼城呢?
@韩松:丰都。
@贝拉娅:您觉得在年轻一代的科幻作家中,谁最有继承克拉克衣钵的潜质?
@韩松:何慈康之后,特德姜之后,也许江波。也许七格。
@沉思录_一叶知秋:请问,科幻的本质是什么,是科学?文学?是对整个人类的责任心?是为了现在更好的生活?还是一种信仰?
@韩松:创造一个陌生的新世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送书名单:@审核从未通过,@闲婷望云舒,@乌鸡白凤
送杂志:@倚窗摇风铃,@润昌要隐于世,@咸鱼小进,@我不是叶梦瑶,@深山老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调查】有多少人曾经是科幻读者而今天已经很少读科幻了的? | 微科幻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220302人加入此小组
我买科幻世界从02年到08年,期间长篇看的不多,主要是科幻世界、译文版、星云 这些读物。08年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坚持买,吸引我的故事越来越少。生活已经越来越科幻,科幻世界的那些故事还停留在原地。有时候和现在还在坚持买科幻世界的同学聊天,有什么有新意的文吗?回答通常是没有。虽然已经不读了,不过还是经常会幻想,如果自己写一个故事那会是怎么样。至于能不能写出来,和大部分 科幻读者一样,想想罢了。我觉得《黑镜子》这样的创作思路可能是新的挖掘点。看了很多回复感觉科世的目标读者真的就是世界观还没打开的中学生吧。
+ 加入我的果篮
土木工程研究生,FRP
鄙人……现在总是看无节操轻小说……
初高中时 的最爱·········三体还是在科幻世界看到滴
感觉02年到06年这段时间的作品是最好的,后面就真没什么意思了
买科幻快十年,家里整个书柜都是我霸占的,但09年大学毕业后也很少看了,偶尔翻翻以前的经典,新的是一本不买了,如今也是只看脑残文
引用 的话:感觉02年到06年这段时间的作品是最好的,后面就真没什么意思了没错,感觉我是赶上好时代了。所以现在不看也没什么遗憾。看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以后,觉得幻想类故事也可以这么讲,完全没有炫酷的画面,却依然抓住人心,其实三体想拍电影而资金不足的话就可以考虑这种叙事技巧。
弱弱的撸爪,现在有点空闲时间就只听听歌,画画自己的画
从9x年买SFW到大概是09年吧,然后因为住地和公司附近都没有顺路的报亭就渐渐停掉了……
求推荐啊!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sfw主刊的主要订阅者是中学生。所以可以想见……但译文版和多数单行本还是可推荐的。
生理学博士
从科幻世界到了国外科幻就把科幻世界弃了。国外长篇很有看头的,我没有太多过时感。就好像我现在看悲惨世界我也不会觉得很过时,还是很精彩。我看书一向很杂,现在是整体时间少了,但是自我感觉各个类型的书比例还是以前那样。
科普编辑,古生物爱好者
我算一个吧,小时候胆子小不敢看科幻(看了外星人、变异人、世界毁灭什么的睡不着觉……),本科每月泡图书馆看SFW杂志,读研时就只看SFW出的国外科幻大师丛书,在网上把何慈康到那时为止的作品追完,毕业后看了一遍三体三部曲,基本就再也看不进科幻小说了。现在只是看爆米花科幻电影。
小时候看阿西莫夫全集、儒勒凡尔纳全集、HG威尔斯全集,看到不懂的地方对照大英百科全书……现在看Date·A·Live,看到不过瘾的地方搜里番和同人志……人生啊……
三体1在SFW上连载完以后基本就不买SFW了,在京东买过2本外国科幻。现在除非有电子版试读,不然不会看科幻了
我也是啊 初高中疯狂看译文版 上了大学就不怎么看了 也许是可以娱乐的太多了吧
初中喜欢看,但是心里总知道是假的,文化水平太高也不是好事……
引用 的话:sfw主刊的主要订阅者是中学生。所以可以想见……但译文版和多数单行本还是可推荐的。乐观点说,周围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貌似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常读科幻。。。不过我也很久没翻了,主要是SFW质量跟不上啊
科幻世界的杂志我买了快有15年的了一直是我的最佳厕所读本~~
呃。。。。我竟然看不下《基地》系列。。。。。。我只看了第一部前面一部分。。。。然后立刻觉得看不下去了。。
我曾经很爱《科幻世界》的,但现在不看了!
我也算是兴趣从科幻小说转移到科幻电视剧,关注科幻剧很长时间后,后来兴趣都转移到恐怖片上了曾经多么多么喜爱看科幻小说啊
科幻小说的人物都很生硬
曾经是SFW的忠实读者,但现在不看了,呜呜
我算是赶上了科幻世界黄金年代的末班车,从06年开始看,到09年就不看了,发觉科幻世界涌入了一批新作家,但质量却不如从前。原来的诸如万象峰年,赤色风铃都是风格不错的写手,现在真心不行了
一直在看科幻世界,时间过得真快
科幻世界啊,三体就是从那里看到的。现在偶尔会看看。。软科幻太多,不过瘾。。
我差不多从99年开始买《科幻世界》,一直到2010年还买过。唔,现在已然很久没买过了,只有偶尔买本长篇科幻看看
看上面各位的回答,好伤感啊~可能是现在的大环境下,“文字”显得太慢热了。我是06年(高三)接触才科幻小说,一直到现在。近两年看得少点,不过一直在坚持。前段时间看到《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这本书,里面提到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的本质区别,阿指出喜欢看科幻电影的观众,可能只有不到10%的人看阅读科幻小说,很遗憾,这个比例恐怕也适用一现在。科幻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它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恐怕不外乎新奇的想象、关于科学的审美以及对人类可能的未来的种种假想。而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分析,很可能是我们逐渐成长,变得现实,从而失去了对“新奇的想象、关于科学的审美以及对人类可能的未来的种种假想”的兴趣。科幻小说仍 科幻小说,只是时间将我们改变。真心希望各位有时间的话,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以前喜欢的科幻小说,相信感觉一样美好。
我一个。但是我会定期查看星云奖、雨果奖,大刘的新作品。
大概5年没正儿八经看过科幻世界了但是偶尔会买科幻小说,大多是国外的和国内作家合集刘慈欣更是百看不厌
1997年开始订科幻世界,第一篇科幻世界看的文章是会合第十行星貌似是这个名字。期间断断续续的订了译文版,惊奇世界,九州什么的。直到去年还在订这本书。但是基本不看了。今年就没订了。主要是,小说的科学性太差,情节俗套,人物脸谱化严重。看了十几年了,杂志水平,小说水平,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最早从《小灵通漫游未来》入手的路过。。。之前还在补三体什么的,感觉最近写的好和深的比较少。
貌似是从初中一直到大学毕业长期买《科幻世界》(中间断过2次),然后,再也没买了。
初高中一期不落 上了大学附近的报刊亭没卖也就没买了.......突然发现这是标准的剧情走向有木有....到了某个地方附近的报刊亭没买就没买了....
引用 的话:我一个。但是我会定期查看星云奖、雨果奖,大刘的新作品。大刘好像好久没出新作品了吧
大学之后还坚持买了几期,但是发现故事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可能是环境更为宽松,选择面更广了,所以SFW不是那么的有吸引了。
同楼主,00年到09的科幻世界,译文版,星云,长篇的单行本……基本都没遗漏,不过现在很少看了,最近一次看科幻还是三体3,哎,犹记三体一还在sfw上连载的时光……那时候的开头彩页部分不少是姬十三写的,同期追的九州啥的也基本不看了……
看了快二十年了,还在看。前几天刚把天堂的喷泉看完。最早看科幻世界,最后发现了科幻世界译文版,从此不读国内作品,国外作品读了一大堆。阿瑟的,阿西莫夫的这些,还有奇幻方面的罗杰兹拉兹尼这些,都看了很多。知道刘慈欣很有名,国内有很多粉丝,本来准备看一下他的作品,但是偶然有一天看见他写的“科幻不会猝死,但她的血会慢慢流光,那一天到来时,她的病榻前将空无一人。”,心情复杂,有点不敢看了。
从小学开始看科幻,一晃大概也有30年了。进大学后到现在,主要接受的小说类型是科幻和奇幻作品。仍然订科幻世界译文版。四川科技的那堆书,除日俄作者的,大概买齐了。大体上偏爱黄金时代那些理想主义作品和几位女性作家,但也喜欢盖曼和乔治马丁。莎士比亚、荷马是关于亘古人性,而科幻探讨的不仅是星球、飞船那些硬件,它们有的在极端环境中探讨人类社会,检视我们的历史,还有是未来的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这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在此刻的行为和观念。
真想跟楼上握握手,科幻是一片自由之地自由啊,我很想找个地方把所有的科幻世界译文版都买齐。好的科幻文学在文字上是有诗性的。科幻作品有能力将人放置于现实之外却又合理的时空之所,来从新检索和发现人性,读者们就会在这样的文章中得到新的思考,这就是科幻文学内里隐藏的批判性。
呵呵呵呵呵 我来了 我不看科幻 我看耽美(啊你打死我吧)
诶 怎么说呢 初中那会 把学校的有关科学的 科幻的书都读光了 现在呢 高中了 就算有也没时间 前几天心血来潮买的科幻世界 也就翻了几页 应该怎么说呢 这几年也没出什么好的作品了吧
引用 的话:大刘好像好久没出新作品了吧关注动向
小学看凡尔纳全集入门,上大学后为了扩展新疆域看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最近发现自己没看过基地系列准备补补。
区区。严重没时间
看了7年,订了5年,上大学以后很少看了。故事形式还是太旧,近年赛博朋克盛行,虽然华丽却没什么内涵,人物塑造脸谱化,情节模式单一,要是作者重口味就小屌丝女友翻脸失去最后战胜大魔头,普通及文青就小正太挟理科女挑战终极boss。怎么看,怎么都是yy科幻最重要的我想是敢违天下的想象力,以基本的科学框架,只要是能说得通的奇奇怪怪的理论,甚至民科理论拿来构造,因为它本质上是文学作品,容许伪提炼加工。但是sf等刊的确是在走下坡路,主要是科幻市场太小,第二是那批作者很少有足够功底。ps:台湾和香港的科幻比我们这边厚重得多
对啊。大一学校不给带电脑还坚持有看。大二偶尔。。大三就完全丢了。。。
引用 的话:呵呵呵呵呵 我来了 我不看科幻 我看耽美(啊你打死我吧)耽美也有科幻啊。乔治马丁 《光逝》
引用 的话:想跟楼上握握手,科幻是一片自由之地自由啊,我很想找个地方把所有的科幻世界译文版都买齐。好的科幻文学在文字上是有诗性的。科幻作品有能力将人放置于现实之外却又合理的时空之所,来从新检索和发现人性,读者...我觉得纯文学放弃叙事,沉溺于作者的自言自语之后,检索、发现人性,就变成了优秀幻想故事的工作。
我一直以为科幻世界是给高中以下看的……话说近10年两大奖项获奖中硬科幻已经绝迹了吧
从创刊号就开始了,坚持了五六年吧,后来觉得那些正文还不如里面的杂谈有看头,甚至编者按也不错。偶尔遇到译文版会买的,不过一般报亭很少有了。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幻世界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