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韶军博士练的是不是苗刀二路?(附照片),苗刀二路的运动风格是什么?练习苗刀二路需要什么样的身体素质?

苗刀国际地位怎么样和剑道比怎么样?_百度知道
苗刀国际地位怎么样和剑道比怎么样?
提问者采纳
一楼的没有练过武术、剑道或古流剑术,人云亦云想当然很不可取!日本古流怎么会没有从下至上的刀法??那么应用中最广泛的逆袈裟切又是什么??苗刀刀法承袭自明代倭寇扰境时期的日本野太刀刀法,此节《辛酉刀法》《单刀法选》等皆可证明!苗刀与日本剑道原本就是一宗两流,与日本古流剑术都是同一地位,以至于不少日本人也到中国来学习苗刀技法弥补日本本土失传的某些技巧。但苗刀传习至今,同样染上了中国其他武术都有的花架子,与以不断实战对抗练习发展来现代剑道相比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了!下面的视频是一段苗刀对练,已经充满了花架子了,片中人要是不经过一下实战训练,很难与以实战为主的剑道对抗的! 但是,国外有些苗刀练习者也正在尝试使用剑道竹剑来练习苗刀,苗刀本是拼杀倭寇的实战技法,回复实战性后的苗刀应该不会输给剑道!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苗刀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基本没国际地位在中国也不是很有地位的器械不过同水平的苗刀和剑道对K ``苗刀赢```因为苗刀用法比剑道更直接``是从下往上挥刀``而剑道是先把刀举起来再挥刀`造成的结果就是苗刀更快的砍到人```
苗刀很多人误认为是日本忍者直刀,所以抬不起头来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苗刀,日本刀,唐刀有什么区别?_苗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76贴子:
苗刀,日本刀,唐刀有什么区别?收藏
??????????一米的是不是比较适合练习了?我那根65CM扫把棍感觉太短了
1楼 15:48&|
横刀是直刀,刀尖是切刃苗刀和日本刀刀刃的线条基本一样。但苗刀更长
2楼 22:48&|
唐刀是直刃,苗刀的弧度介于唐刀和日本刀之间。
3楼 08:26&|
古时期,唐刀,苗刀,日本刀的长度差距并不大。但日本刀特别是打刀(普通看到的日本刀)因为现代战争需求逐渐变短为130cm左右。
4楼 08:28&|
一般苗刀比日本刀长。谈点本质的话:1.苗刀只是稍微带一点弧度,更接近于直刃,而日本刀则是典型的弯刀,所以苗刀在使用上要以身带刀,用法不同
2.苗刀刀柄占全体的比例比较大,且柄很粗厚,所以苗刀挥动起来像长枪
3.苗刀刀锋很尖,日本刀刀锋普遍比较钝,苗刀重视刺的使用,日本刀很少用刺
4.艺术风格,锻造工艺,材质上的区别等(这句是废话)唐刀就不说了。唐刀是日本刀的老祖宗,形状上差异很大。如果问唐刀跟日本刀、苗刀有什么区别,我看不如问唐刀跟汉剑有什么区别比较实在。
收起回复5楼 20:32&|
唐代文物的刀是单手持的刀苗刀和倭刀双手持的刀
6楼 22:08&|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已有236,752吧友中奖,实现梦想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苗刀“的信息,请&或还没有帐号?免费注册一个吧!
若您已有金投网帐号,可直接登录
咨询热线:400-
用文字释义,用图片说话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 >
责任编辑:wujinghua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枪,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苗刀(御林军刀)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乃是以其刀身修长(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之故命名。它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杀伤力极大。苗刀一路包括持刀要领、持刀把位、搏击运用、劈砍要点,以及苗刀的基本刀法。苗刀在中国兵器史和抗击侵略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兵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文名:苗刀
名 :御林军刀
度:五尺约160厘米(明度量衡)
相关资料:《苗刀考证》
首创者:戚继光
点: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
苗刀,中国古兵器,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苗刀全长约160厘米,刀脊厚度与刀身的宽度的比,约一比三。在唐代的标准装备中,能看到大量的横刀和陌刀。唐代天宝年间,大将军李嗣业率部与敌作战时,队伍被敌方的骑兵冲乱,在这种情况下,李嗣业&手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并附有长刀的图样。早在三国时期,在回赠日该国的物品中就有五尺长刀(三国时五尺约合现代130厘米,即一尺合24.2厘米),后随中日文化交流,唐刀(唐代出现的各种刀)传入日本,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日本刀。明朝中期倭寇来犯,倭寇使用的刀(日本刀)被称为倭刀。
苗刀又称&御林军刀&,是汉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进兵器之一。
刀,最早起源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将日本人由唐刀改进成的日本刀改进成为威力更强的双手长刀,是苗刀刀型的起源,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实用价值及高,杀伤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
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
&苗刀用以冲锋陷阵,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
&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传之于部下,用于冲锋陷阵,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
2苗刀的历史渊源
苗刀源于中国,是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苗刀最早为戚继光将军为克制日本刀而首创的明长刀,民国十年定名。
另外,在唐代的标准装备中,能看到大量的横刀和陌刀。《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并附有长刀的图样。
早在三国时期,在回赠日该国的物品中就有五尺(约130厘米)长刀,唐代时随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增深传入日本,明朝中期,倭寇多使此刀,故称之为倭刀。
戚继光将军在御倭战斗中,认真总结了日本刀法,同时,又在民间挖掘整理其长刀中,在&戚家军&中配备了长刀,加紧训练士卒,其技较倭寇高一筹,故平息了浙、闽、粤沿海倭犯。并于1560年著成《辛酉刀法》。
到明朝末年,新都程冲斗,向浙师刘云峰学得此刀法,于天启元年,编著《单刀法选》一书,程氏在这本书中说:&刀长三尺八寸,把一尺二寸,则全长五尺。&历史上的苗刀,有势、有法而无名,程氏为使这一珍品便于记忆,流传久远,故&依势、依像、撰其名&,为此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民国十年,三省巡阅史兼直隶总督大军阀曹锟在保定成立卫队武术营特聘刘玉春为三连苗刀连教习,苗刀正式定名。1923年曹通过贿选当了大总统,进驻北京中南海。
沧州郭长生系刘之高足,由于武功精绝,刀法捷灵,在武界有&燕子&之誉,深得刘之喜爱,遂将苗刀、通臂二十四式之绝技,尽相传授。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迫使曹锟下台,郭长生又给鹿钟麟当随从副
官,时间不长,因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愤然弃官回乡。1927年,张之江筹备中央国术馆,慕名特聘郭长生于该馆教授苗刀,并把苗刀作为中央国术馆必修课程之一。从此苗刀在中国始得进一步发展。刘玉春在保定,及以后郭长生在中央国术馆教的是一路苗刀,均没教完。这路刀势系集体操练,不免限于一步一势,不精熟者,便不能领悟其中奥妙。于是郭长生将苗刀之精华,实战攻防用法,揉进通臂二十四式笔法,编撰了二路苗刀。
一路苗刀多系基本刀势,实战用法,二路苗刀,开阔了攻击面,提高了连击性。很多国内外武术界知名人士,对苗刀也有很高的评价,如已故马凤图先生于但有人把苗刀说成是&流传在中国武术界的日本双手刀法&,这种说法不对,苗刀源于中国,是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先期是随中日文化交流由中国传到日本的。
明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中国苗刀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技击性强,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实战性与锻炼价值。
倭寇成为明朝军队心头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寇倭很重视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几位有先见之明的将领认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轻盈敏捷、刀身又锋利,在许多方面皆占尽优势,无往不利。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一次与倭寇的对战中,取得了《阴流剑术》的目录(由于该目录是草书,也有人判读为《影流剑术》),在研究之后,写成了《辛酉刀法》。这是在宋朝时中国本土双手刀刀术失传以后,再次有的新著作。
近代武术大师刘玉春及其爱徒郭长生,在苗刀中揉进了通臂二十四式中的 苗刀(御林军刀)
先进步法后,苗刀更以势法精粹,刀法雄健凌厉,步法急速灵活多变,连击性更为突出。所以在历史档案馆保存的《苗刀考证》中写道:&前中央国术馆教授郭长生,系刘教习(即刘玉春)秘授,故其技自玄奥,亦独冠云。&也就是说郭长生通过恩师个别传授,得其刀技真谛,其刀法之奥妙,使人无法捉摸,其技艺水平,要高出同辈。
很多国内外武术界知名人士,对苗刀也有很高的评价,如已故马凤图先生于1969年在兰洲自己的住所见到郭长生的高足张群炎时,让张表演此刀后说;&苗刀我想了四十年,今天才见到此刀。&,连声说:&好刀,好刀&!于是让马明达向张群炎学苗刀。但由于练苗刀需有通臂二十式的基本功,因此只学了一点。近年来很多日本人也来信或来人言论此刀,他们说:&中国苗刀与日本现在流行的剑道用的太刀,十分相似,都是双手使用的一把大长刀,但技术确迥然,各具特色,尤其苗刀击着点由点、线,扩展到面以及急速灵活之步法,深感佩服,&认为&确实值得日本剑道参考&。
4苗刀的技术要求
在演练和技击时,要使刀法、步法、身法、眼法协调自然,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做到身催刀往,刀随腰转,眼随刀势。
(1)分清用刀的部位,力点在刀尖还是刀刃前端,在中间还是在刀背上,要分清楚,切忌背刃不分扇大拍。
(2)击着点要准确,出刀要迅速、劲脆、准确。
(3)舞花要圆,速度要均匀,或由慢加快,忌忽慢忽快;充分发挥腰、胯、腿、足的力量。
(4)换柄要顺灵、快速、自然、熟练。
(5)缠绕动作中头要正,刀背要紧贴身体。
苗刀的步法是以疾绞连环步为主,运动中进步要求后脚发挥最大的蹬力,使前脚迈出越远越好;后脚贴地向前滑行,落脚时,脚跟先着地,既轻灵又沉稳,轻而不浮,沉而不重。动步时,两足要敏捷,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退成连环,疾速连贯。
身体的松活轻灵是通过身腰来体现的,身腰是联系上下肢的纽带,拳谚说:&运动在梢,主宰在腰。&要使身腰灵活自如,贵在气下沉。气不下沉,必上浮,横气填胸,上身不灵,上不灵则下不稳。气下沉的同时,含胸拔背,收腹敛臀,以腰带刀,身催刀行,蜿蜒如蛇行。
眼法是体现精神的重要环节,是攻防格斗中取胜的先决条件。拳谚讲&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似粘&,&拳法之神眼为先&。在演练苗刀时要观前?后,左顾右盼,望远瞄近,随形随势。技击对抗时,无论是迎其击而进击,还是乘其隙而侧入,都应以眼为先锋,观其体,察其意,识其机,测其变。
5苗刀的特征
苗刀主要分为刀柄、护手和刀身三部分。其中刀身部分又可分成刀尖、前刃与后刃三个部分。
苗刀全长5尺,刀身长3尺8寸,刀柄长1尺2寸,刀宽1寸2分,护手(刀盘)呈圆形或椭圆形。
(1)抱刀:左手拇指和虎口扣住护手(刀盘),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托住护手,刀背贴靠前臂。
(2)单手握刀:五指握刀柄,虎口靠护手,刀背与虎口相对。
(3)双手握刀:一手五指握刀柄的前部,虎口靠护手,另一手五指握刀柄的后部(图11)。
苗刀不同于其他花刀,它主要以双手握刀,每招每势朴实、严谨,用起来以身催刀,刀随身转,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退连环,动作剽悍雄健,势如破竹。它善于连续进攻,攻中有防,防是为了更好地攻,技法变化如明朝程宗猷所说:&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
,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败于刀。&可见该刀技法千变万化。一、二路苗刀各具有其独特的风格:一路也叫原路、老架,属于基本刀势,势法浑厚矫健,大劈大砍,一招一势。二路也叫新路、新架,是郭长生大师在一路的基础上,糅进通臂二十四式中的疾绞连环步法,因此,动作除大劈大砍外,外加左右辗转,疾速多变,攻防的连击性较强。
文物图鉴导航
公司搬空了,上百万打水漂了。前日,大望路SOHO现代城…
6月,缅甸翡翠公盘在暂停一年后重启,一块底价5800欧元…
上官婉儿墓里到底有什么昨日记者在考古工地现场看到,…
红木家具材料是否以次充好、工艺是否偷工减料、是否精…
一只清代的汉白玉鱼缸,让黄冈市浠水县古玩商人周某尝…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2014年贺岁普通纪念币,我…
日前,艺术品电商已成为了圈内热议的话题,艺术行业本…
2014年3月中旬,一则新闻突然开始在媒体网络上流传:流…
和田玉已成为公认的国石,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很高的知…
拍卖史上最贵瓷器——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将亮相今年香港…
茶叶收藏市场目前开始趋于理性,去年一家拍卖公司的普…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麻柳村的7根乌木出土10个月,归属权…
玉狮玉器收藏鉴赏玉狮,唐…
张闻天同志诞生九十周年邮…
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瓷…
书画收藏与鉴赏:《江山放…
中国古代漆器邮票收藏鉴赏…
霞境仙游鸡血石摆件古玩收…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
中国航海日邮票收藏鉴赏《…
琉璃厂窑黄紫釉双系壶瓷器…
金钟太古广场
预展: 拍卖: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邕  这里,虽然没有南帝北丐东邪西毒这些大神通人物,也没有九阴真经、黯然销魂掌、左右互搏术这类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奇武功,但这里同样门派林立,咏春拳、蔡李佛、八卦掌、通臂拳、小龙拳、形意拳、查拳、洪拳各种民间拳种横行,每年,各门各派还会聚在一起来办一次武林大会,切磋拳脚,交流学习,一如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华山论剑”。这里,就是南宁武林。  对于普通的南宁市民来说,这个圈子有点儿神秘,更神秘的是,其中究竟藏有多少神秘的武功,谁在默默地保护和传承,即使是一些圈内人也难以一一道来。  且看记者走近南宁武林人士,将流传于民间的武术项目一一梳理。  体验帮  这把刀太凶险  苗刀,南宁神龙门的看门绝技,这把刀太过凶险,堪称凶器,因此神龙门现任掌门人曾耀光定下规矩:想学此刀,必须是心术和人品俱佳之人。  近日的一个晚上,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神龙武馆,扑面而来的是热闹到有点儿沸腾的习武场面小学员们正在练功垫上有板有眼地跟着几名教练学习各类拳脚,年龄大一些的学员,则拿起刀枪棍棒熟悉套路。  看到记者走近,曾耀光从一个长长的套子中抽出传说的苗刀,简单介绍起来:这把刀总长5尺、刀长三3尺8寸、刀柄1尺2寸,它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杀伤力极大。  由于是专门订制,一把普通的苗刀,价格约为1300元,老曾这把,开了锋,锋利无比,价值13000元,是普通苗刀的10倍。  记者端详完毕,老曾一声令下,让小学员们围着练功垫远远地坐下,曾耀光的弟子黄志文拿起一把苗刀,走到垫子中间,操练起来:只见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随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一路刀法舞完,黄志文已经是气喘吁吁,他一边下场一边向记者解释:“好久没练了,体能也有点差了。”一旁的老曾,用严厉的目光瞪着弟子,接过话头:“苗刀刀法,练得最精的是上林县的李义,完全得我真传,如果让他来演练,哪里会累得一身汗!”  围观的小学员,大多第一次看到苗刀,个个跃跃欲试,可惜这把刀实在是太重太长,非这些刚刚习武不久的娃娃们能够操控。这时,一个身穿黑色练功服的小学员跳了出来,拿起苗刀,便有模有样地舞起来,场边的老曾也不阻止。老曾的师弟刘志刚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神龙门的小神龙赵俊毅,今年才6岁,特别能吃苦,最厉害的是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平常学习套路,基本上你演练一遍,他就能大致学会,别的孩子往往要学一个月。”  赵俊毅也是第一次看到苗刀演练,身体素质极佳的他居然不惧这把刀的长度和重量,在黄志文的指点下,把一套苗刀套路,看似无比艰难地完成了,走下场地,满头大汗的小家伙直嚷嚷“我要喝水”。  老曾站在场外点评道:“小家伙仅仅学到了一些皮毛,一旦他真正学到了苗刀的精髓,他的身体素质和防身技能都将有极大提升。”  人物篇  曾耀光:我是苗刀传承人曾耀光指点弟子 李邕/图   初学苗刀  常被打得浑身是伤  据曾耀光介绍,苗刀正是由张云雷引入广西的,这一位祖师爷般的人物,曾是解放前国术馆的搏击教官。1979年,已经70多岁的张云雷来到南宁,收了6名弟子,传授苗刀刀法,曾耀光是其中之一。  那段习练刀法的日子,曾耀光至今仍记忆犹新。“我们当时主要是在人民公园和文化宫跟着师傅学苗刀,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拿竹刀、藤条来练习。因为不仅仅要学习套路,还要进行对练,所以我们经常被打得浑身是伤,那时可没什么护具的,即使有也买不起。现在学苗刀的学员就好了,有专门的护具可以保护自己。此外,苗刀刀法简单实用、没有花架子,学起来相当枯燥,记得当年为了学撩劈、迎推刺这两个动作,我总共练了400多次……”  开班收徒  四到龙泉订宝刀  多年之后的今天,保护和传承着苗刀的重任落在了曾耀光的肩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曾耀光说:“我有这个条件啊。1983年,我和恩师张云雷一起,在南宁开办了广西第一家武馆神龙武馆。有了这个武馆,所以我能不间断地训练,并传承苗刀。”  2009年,为了让苗刀发扬光大,曾耀光正式开班收徒,传授苗刀。不过,开班简单,去哪儿找这么多练习用的苗刀啊?曾耀光想到了浙江龙泉龙泉宝剑的出产地。第一次去龙泉,曾耀光把自己绘制了草图交给生产厂家,等他回到南宁不久,样刀寄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与他心目中的苗刀差得太远,无奈之下,他又先后三次来到龙泉,反复把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告诉厂家,一把刻着曾氏印记的苗刀得以出炉,曾耀光一口气就订制了80把。  有了苗刀,学员们喜悦了一阵子,但很快也觉得枯燥乏味了,渐渐的,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曾耀光便给他们详细讲解苗刀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让他们进行实战对练,这些想当逃兵的弟子这才发现它的实用和妙处,开始真正喜欢上了苗刀。  李义:我是苗刀三冠王  曾耀光开班收徒多年,门下习练过苗刀的弟子有数百人,最得意的一人便是李义。李义在香港国际武术节夺冠(李义供图)  三次香港行  从单兵到集团作战  李义舞起苗刀,每招每式均朴实严谨,动作大劈大砍,疾速多变,进退连环,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所以,他能在香港国际武术节上凭借苗刀三连霸,2010年他首度登上国际领奖台时,年仅21岁,此时,他习练苗刀才1年多的时间。  说起在香港的经历,李义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时他单枪匹马没有后援团,轻松摘得了冠军,2011年,他成了领队兼导游,带着神龙门的20余名学员杀到香港,这一次,他赢得超级艰难,来自北京首都体院的几名苗刀高手给他制造了不少“麻烦”,他最终以0.01分的微弱优势夺冠;2012年,南宁武术协会派出了64人的大部队,他又一次登顶。三次香港行,从一个人单兵作战到一群人集团作战,他见证了南宁武林对外交流步伐的大踏步迈进。  仅从李义这几年在国内各类苗刀比赛中频繁夺冠的成绩来看,他堪称国内苗刀的第一人。不过,对于这种说法,李义显得很清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可不认为我的苗刀天下第一啦,民间应该还有很多苗刀高手,只是人家没有出来比赛罢了。而且,我在一些比赛中,胜得都很惊险。”  民间播种人  上林开武馆培养新刀客  李义刚学苗刀时,曾经受过一次伤,但他觉得这次受伤超级值得,.那是2009年11月,李义学苗刀已有一段时日,开始习练持刀腾空动作。由于他之前从未学过如此高难度的腾空,所以一直练不好,眼看连师傅曾耀光都失望了,李义牛脾气一上来自己给自己加码,狂练至深夜,結果一个不小心,在落地时把自己的左脚扭伤了。为此,他的左脚足足4个多月才恢复。“不过,也正是这一晚的加练,我终于领悟了这个动作,事后想想,真值!”李义笑着回忆道。  如今的李义,已经功成名就,渐渐把精力转向“播种”今年2月,他在上林县开办了神龙分馆,收了一批弟子,目前以主要教一些基本功。“今后还是要以传授苗刀为主,希望能和师傅一道,培养出更多的苗刀新人。”李义很肯定地说。  苗刀的前生今世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进兵器之一,起源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将日本人由唐刀改进成的日本刀,再改进成为威力更强的苗刀,因此又称“抗倭刀法”。之所以被称为苗刀,据说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  苗刀刀法总共有两路。一路苗刀多系基本刀势,实战用法;二路苗刀,开阔了攻击面,提高了连击性。在演练和技击时,要使刀法、步法、身法、眼法协调自然,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做到身催刀往,刀随腰转,眼随刀势。  据曾耀光介绍,自张云雷来广西推广苗刀之后,目前广西学过苗刀的弟子有数百人,但真正能熟练运用和掌握的仅仅有30人左右。  南宁哪里可以学到苗刀  两个地方均有苗刀培训:一是区体校内的神龙武术馆,二是市体校内的重竞技训练馆。  作者:李邕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苗刀专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