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在畜牧兽医职称论文中的应用论文

兽医病理学精品课程郑明学
--& 申报材料
第5页 共8页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称为山西农学院(1951年成立),兽医病理学自1958年设立兽医专业即组建,“兽医病理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960年分为兽医病理解剖学和兽医病理生理学,分别为140学时和120学时,1965年致2005年又合为兽医病理学,这期间主讲教师高作信教授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兽医学》被全国农业院校广泛使用,并于1998年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作信教授和孔小明教授参编的《动物病理学》专著和高等农业院校协作教材《家畜病理学》也被被全国农业院校作为重要参考书和教材广泛使用。1997年,山西农业大学为适应全国教学改革的需要,许多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调整,兽医病理学总学时由120学时压缩到80学时,其中讲课60学时,实验20学时。
兽医病理学课程设置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2005年新教学计划调整中,考虑到兽医病理学在现代兽医中的重要性,我们对兽医病理学课进行了改革,将兽医病理学分为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临床病理学,其中兽医病理解剖学72学时为动医专业必修课,后两门均为27学时为选修课,既加强了专业基础科的学习,又增加了病理诊断和疾病分析的知识。使培养出来的兽医本科生能够适应以动物群体为对象采用简便、准确、快速的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进行动物疾病的诊治,明显提高了我校动医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从1993年开始,本课程组在郑明学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应对兽医临床诊治以单个动物向群体动物为对象的转化,快速发展与传统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变化,对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注重教材建设,先后主编了1部,副主编了1部全国性教材,主编了2部协作教材,参编了全国高等农业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兽医病理生理学》、《动物病理学》等5部。作为副主编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在全国诸多农业院校广泛使用,为本课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积极对已有的教师进行培养以及引进高素质人才,如选派青年教师每年参加1-2次全国和华北区的兽医病理学术研讨会,每周进行一次由课程组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的英文专题学术讨论。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本课程组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主讲教师3人全部具有10年以上高校教龄,此外吸收了部分研究生参与辅助教学,有教学辅助人员1人。从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上已形成合理的梯队,具有很强的优势,所有教师一直从事该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目前本学科于1982年成为硕士学位点,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8人。
本教研室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德明教授等进行多次学术研讨。作为华北兽医病理学会副理事长的郑明学教授2003年组织主办了华北地区兽医病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倡导并成立了山西省兽医病理学分会,课程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郑明学教授当选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注重课程的硬件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制和开发了《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临床病理学》多媒体课件,以形象的图片和动画生动的展示了病理变化和疾病的发生过程,实现了兽医病理课程全部多媒体授课;建立了具有电视显微镜、电脑多媒体、录放像机、彩色病理版图装饰墙的病理读片室、拥有1200个大体病理标本的标本室和病理标本制作室,实行全天候开放,为动医专业学生的兽医病理学实践教学提供了立体多媒体环境,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开展了交互式教学,教学条件适合以形态学为主的兽医病理学的教学要求;实施了预约病例,采用集中和随时进行动物疾病病理诊断的病理学课程实习。深受同学和同行的好评,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已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
积极开展鸡球虫病损伤机制研究、鸡球虫病的免疫机制及免疫检测研究、鸡球虫疫苗研制、禽流感新的传播途径和防控配套技术研究等6个山西省自然基金、科技攻关项目和山西省财政厅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研究。并吸收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与研究,为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优势,极大的促进了兽医病理学的教学工作。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兽医病理学》课为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态学专业基础课。根据我校“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为模式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动物病理学是兽医科学中一门具有“桥梁”作用的专业基础课课。又可作为应用学科直接参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因此,《动物病理学》是兽医学科教学的关键和主干课程,对《动物病理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兽医学生乃至兽医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疗水平。本课程的教学是以形态学为主,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课程目标:了解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本规律;理解发病机理;掌握患病机体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学会动物的尸体剖解技术。为防病治病、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动物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技术。能够正确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分3个部分: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临床病理学三个部分。
兽医病理解剖学讲课54学时,实验课18学时,其中基本病理过程59学时、系统病理10学时、动物尸体剖解技术3学时。
兽医病理生理学27学时。
兽医临床病理学27学时,其中普通病病理6学时、传染病病理20学时、病理学诊断方法及技术2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
兽医病理解剖学重点为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和动物的尸体剖解技术;难点为疾病的发生机理和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兽医病理生理学重点为概念、患病机体的机能活动和物质代谢变化特点;难点为疾病的发生机理和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兽医临床病理学重点为疾病的特征病理变化和病理诊断技术;难点为疾病的病理诊断及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原因。
2.解决办法
教学内容要少而精,重点突出,体系清晰、环环相扣,恰当取舍经典内容与学科进展的新内容。
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和直观教具,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去学习病理学。学习方法建议学生循序渐进,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并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获得最佳效果。
在正常的实验教学实验安排内,加强实验课教学,课后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和进行集
中与随机相结合的课程实习,进一步完善交互性网络教学和视频示教系统录像材料的网络开放,开展典型病例讨论,便于学生及时补充复习。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着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以及在实验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坚持教学互动性、统一性、高效性、协作性的有机统一。
互动性:是指实践教学中师生交流,具体做法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实践,学生为其他同学讲解所学,指导老师在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统一性:针对兽医病理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只有少数近处学生看得清,而稍远学生看不清的实际问题,引入动物形态学展示系统,实现同步化。针对病理组织学实践教学环节中因显微图谱抽象,教师显微镜下所观察结构与学生显微镜下所看不能很好的统一的问题,引入电脑多媒体显微镜和电视生物显微镜,便于学生在显微镜下正确识别所看到的微细结构,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统一性。
高效性:是指动物形态学多媒体展示系统、电脑多媒体显微镜和电视显微镜在实践教学中的使用,大大的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环节,使改小班教学为大班指导而不影响教学效果成为可能,此外,引入网络教学使学生能在课后点击本实验室站点,从网上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协作性:实践教学中,我们把由学生自由组合和3~5人学习讨论小组,这一实验模式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协作学习,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基本科研素质。
效果:通过该设计思想的贯彻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头脑中的东西,同时掌握各项实验技能,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兽医专业毕业生病理学诊断水平较高,特别是考取了其他院校研究生后,这一优势体现的更为明显。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思想:实践教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因此,在实验课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课程设计的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实效性相互渗透,互相贯穿,以达到教学相长,知识融会贯通。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严格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着重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以及在实践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效果:学生基本掌握了动物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动物的尸体剖解程序和技术,以及各项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学会了常见、典型疾病的病理诊断。
课程目标:通过对病理标本、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动物尸体的剖解等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动物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理解疾病发生的机理,掌握动物疾病的病理诊断技术和疾病的研究方法。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1.疾病学总论实验&&&& 3学时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学时
3.物质代谢障碍&&&&&& 3学时
4.炎&&& 症&&&&&&&&&& 3学时
5.肿&&& 瘤&&&&&&&&&& 3学时
6.动物尸体剖检技术&& 3学时
7.课程实习& 预约病例进行病历调查、尸体剖检、取材和固定、病理组织学诊断和病例讨论 56小时
全天候开放实验室,随时进行动物疾病的病理诊断和病例讨论。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形式:每班分两大组分不同时间上实验,教师首先讲解本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3~5人一小组进行协作式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然后抽取部分同学讲述实习内容以检查实验效果,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画图并描述病理变化,课后撰写实习报告。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并于正常教学结束后安排1周时间预约病例供学生进行自主教学课程实践活动。
教师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小组进行现场指导。教师主要以轮廓式和模型式的形式指导学生理解病理形态学变化,在标本和切片观察中主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变为实验台上和显微镜下的标本;尸体解剖实践中指导教师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方法为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课堂讲授的眼观和镜检基本病理变化和动物尸体解剖技术。
方法:实践操作、口述与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综合考核。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使用教材与建设教材
教材建设:
1. 郑明学副主编.兽医病理学(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任玉红参编.兽医病理生理学(高等农业院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郑明学副主编. 动物临床病理学.山东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4. 郑明学参编.家畜病理学.(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 郑明学副主编. 动物临床病理学.山东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6. 郑明学、任玉红、化丽珍编著.家畜病理学实验指导.太谷:山西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室,2004
7.郑明学参编.动物病理学(十一五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在编写
8.郑明学主编.兽医临床病理解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十一五重点立项教材)编写中
使用教材:
1. 赵德明主编,郑明学副主编.兽医病理学(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书霞主编.兽医病理生理学(高等农业院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刘思当主编,郑明学副主编. 动物临床病理学.山东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4.郑明学、任玉红、化丽珍编著.家畜病理学实验指导.太谷:山西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室,2004
5.赵振华主编.家畜病理学实验指导. 农业出版社,1993&
6.郝先谱主编.家畜病理学配套电视教材.高教出版社,1994
扩充性使用教材:
1. 龚志锦,詹铭洲.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2.张旭静. 动物病理学检验彩色图谱.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郑明学、任玉红.食用动物病理及病理检验学.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
4.马学恩主编.家畜病理学(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陈怀涛、许乐仁主编.兽医病理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李普霖.动物病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此外,校园网电子图书馆中各种相关书籍。
实践性教学环境
兽医病理实验室由切片室、标本室、上课用实验室、读片室和细胞室组成,实验室总面积200平方米。兽医病理标本总数达1200余件,病理组织切片2000余张,涉及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包括寄生虫)、中毒病、营养代谢病、遗传病、肿瘤和其他疾病等,其中有些标本是我国养殖业曾饱受其害,且已几乎灭绝的疾病标本,如马鼻疽、马传贫等;有些是现在仍在危害养殖业的疾病的病理标本,如,结石、肺结核、牛副结核性肠炎、雀斑肾、绒毛心、沙粒肝、联体畸胎等,它们均是教学、科研和临床诊疗参照标本中的精品,为无价之宝,一枝独秀,这些标本是国家和兽医科学的宝贵财富。实验室各种解剖器械齐全,实验室拥有万能显微镜、电视显微镜、示教显微镜、切片机、半自动包埋机、摊片机、冰冻切片机、美国热电全自动酶标仪、超净工作台、超声波清洗机、高速冷冻离心机、大容量离心机、投影仪、电脑多媒体等设备。开放时间内,学生能随时实验、剖检病例、讨论和答疑,各类挂图、标本齐全,学生进入实验室即进入了一个立体的病理学多媒体环境中。
网络教学环境
1.学校已经建立校园网,网络运行通畅。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实验室、办公室已全部接入校园网。学校还通过网络发布各类信息,进行教学监控下,介绍教学改革经验,反馈教学质量监控结果,通报批评教学事故等各项工作,对各学科课程实时教学管理。
2.《兽医病理学》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校园网上开通“提供了网络课件、教学录象、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电子教案、师生交流平台、学生自测等内容,便于学生自学、自测、复习以及与教师交流研究。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教学方法:
教学上遵循“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工作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认真把握学-思-行三个环节”的教学思想;充分应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教学中适时介绍学科发展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布置思考题,安排一定的自习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为积极主动。注重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采用课件以概念为先导,理论为主线,通过动态模式图讲解发病机理,以动态模式图再现发病过程,以实物照片和模式图展示病理变化,达到了使学生概念清楚,发病机制理解透彻,病理变化记忆深刻的目的。使学生不仅掌握学习内容,而且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实践教学法中分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学习,有助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积极使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这些手段的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在多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问题到课本及相关文献中寻找答案,阅读参考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安排自主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实际观察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科研和服务于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初步学会了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和利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病例。
教学手段:
为了适应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技术更新以及动物生产由散养的大家畜向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化的现状,教学内容增加,而学时不断缩短,我们采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用结合兽医临床发展现状研制开发的《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临床病理学》多媒体课件,课件以概念为先导,理论为主线,通过动态模式图讲解发病机理,以动态模式图再现发病过程,以实物照片和模式图展示病理变化,达到了使学生概念清楚,发病机制理解透彻,病理变化记忆深刻的目的,经过3年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投资力度,引进和建设了“动物形态学闭路展示系统”,容许大量学生现场同时看清病理形态结构,网络直播、储存,便于学生适时观看和课后复习;引进了电视生物显微镜与电脑生物显微镜,学生看切片时,示教电视屏幕与多媒体屏幕上适时显示所观察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和交流;在校园网上开通“交互性网络教学”网站,提供了网络课件、教学录象、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电子教案、师生交流平台、学生自测等内容,便于学生自学、自测、复习以及与教师交流研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采用预约病例实行集中和随时病理剖解,集中病例讨论,大大提高了动医学生的疾病诊断准确率和指导疾病防治的能力。
考试采用笔试、平时上课提问记分、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课程实习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近5年来相应上课规模:平均每年3个班以上,在1个或2个合班授课,实验每班分为2~3个组,每小组3~5人。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置系统科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交互式教学以及视频示教系统等,依托本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教学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用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来研究动物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病理变化,真正起到了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作用。许多反映兽医病理学教学手段现代,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丰富多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进入兽医病理实验室的了病理的立体多媒体环境,每天的病理剖解,集中病例讨论,有效地理解和巩固了专业知识,大大激发了对专业学习兴趣,巩固了专业思想;后续课程教师反映,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总之,“兽医病理学”课程组教学受到了校内外同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2005年,“兽医病理学”被确定为校级进品课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组专家,安徽农业大学
教务处处长,祁克宗教授对本课程的评价指出:
山西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课程组以师郑明学教授为首的几位教师均为高学历、高职称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教学和科研素质高,能坚持给本科学生上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思想活跃,有教学改革成果和论文,有创意,并能将教学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兽医病理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建立了新的兽医病理学课程体系;以综合实验及设计性实验为重点进行了实验内容更新;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层次、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兽医病理学教学模式。现代的教学手段方法与传统相结合,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特别是实践性教学采用兽医病理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和临床病例随时剖解相结合,师生互动,网络学习,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符合国内高校兽医病理学学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学生科学实验素质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效益显著。
该实验室拥有国内大量的珍贵病理直观教学标本,制备了《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临床病理学》多媒体课件,各种教学资料齐全,拥有病理切片室、读片室、标本室、教学实验室全天开放,给学生随时能提供良好的兽医病理学学习环境,并有专任教师答疑。网络课件随教学需要及时增补内容,进行交互式教学,教学效果明显。
该课程组主持多项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吸收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形成了以球虫发病机理与免疫机理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发表了大量的研究型论文,并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提了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兽医临床服务、疾病诊疗,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该课题组教师先后主编和参编“十五”规划教材、“十一五” 规划教材、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等11部,其中作为副主编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深受全国同行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好评。
总之,该校的《兽医病理学》课程无论是课程建设、教学环境建设、还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效果都是非常出色的和优秀的。特此推荐该课程参加精品课程评选。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农业大学王凤龙教授对
本课程的评价指出:
山西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教学和科研在国内农业院校的同类学科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该课程自上世纪50年代开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课程建设、教学队伍、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该校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师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能够很好发扬优良的团队精神,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质量很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主持多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课题,以教研促进教学,形成特色鲜明的兽医病理学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体系与兽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将最新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根据国内外动物疫病的发生特点,既重基础有突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书育人效果明显,教学中重视在兽医病理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注重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参考资料、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能满足人才培养要求。选用赵德明教授为主编,课题组负责人郑明学教授作为副主编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研制和开发了《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临床病理学》多媒体课件。实验室拥有多媒体电视显微镜、实物标本、录像、图片以及病理诊断设备,全天开放,学生可随时学习和进行病理剖检和诊断。课件可通过网络学习,及时更新,进行交互式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应用现代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为目标,应用交互式教学、病理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定期组织学生对外检病例进行剖检、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讨论,提交诊断报告,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效果良好。
5、科研教学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该课程组教师承担多项省级科研课题,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了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该校《兽医病理学》课程建设所取得了显著成绩,本人认为该课程已具备申报精品课程的条件,特此推荐。
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常生教授,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岳文斌教授和学校教学督导组李蒙召教授对本课程的评价指出:
兽医病理学课程组以博士生导师郑明学教授为首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全部为中青年教学骨干,专职教师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团结协作,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交叉;及时融入了新发病和发生新变化的旧病的研究内容,把教改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实践性教学采用兽医病理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和临床病例随时剖解三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设计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应用现代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为目标,应用交互式教学、病理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定期组织学生对外检病例进行剖检、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讨论,提交诊断报告,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效果良好。
课程组十分注重教材建设,选用由中国农业大学博导赵德明教授为主编、本课程主讲教师郑明学教授为副主编编写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制作了《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临床病理学》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建立了具有电视显微镜、电脑多媒体、录放像机、彩色病理版图装饰墙的病理读片室、拥有1200个大体病理标本的标本室和病理标本制作室,实行全天候开放,为动医专业学生的兽医病理学实践教学提供了立体多媒体环境,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开展了交互式教学,教学条件适合以形态学为主的兽医病理学的要求,深受同学和同行的好评,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该课程组承担多项教学和科研课题,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参与兽医临床服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该课程已达“精品课程”的要求,特此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评选。
学生普遍认为:《兽医病理学》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录像、电视显
微镜、彩色版图墙等一系列教学手段,既充实了教学内容,有调动了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多采的画面,大量的实物照片与切片显微图片,使病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连接起来,使理论不再枯燥和抽象,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兽医病理学》内容很多,老师结合国内外最新知识,使课堂教学知识跟上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同时,老师在兼顾知识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详细分析,并鼓励同学们自学,提出思考题,让广大同学自已学习、自己思考,并集中答疑。这些使病理课教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并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兽医病理学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而不乱。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讨论,踊跃提问,老师耐心解答,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注重实验教学,组织同学们观察实验病理标本、病理切片、画图反映病理变化。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观察标本和参与病理剖检。
综上所述,病理学以其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实的教学内容,活泼的教学方式给广大同学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郑明学教授:疾病概论
古少鹏副教授: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过程
任玉红副教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
第5页 共8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畜牧兽医论文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