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选题学生发表论文可以发到哪些杂志啊

从期刊论文看新技术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传媒--人民网
从期刊论文看新技术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
  摘要:以考察新媒体技术对于传播学理论研究发生怎样的影响为起点,本文抽取了七份美国主要的新闻传播学中2000年以后关于新技术的78篇论文,在筛选出直接涉及传播学理论的14篇后,笔者对论文中反映出新技术给已有传播学理论的影响做了描述,并梳理出了这些影响背后隐含着对于新媒体技术乐观和不确定性交织的一条主线。  关键词:传播理论 新技术&论文  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常常被恰当地比作革命。革命是个催生梦想的字眼。既然是革命过程一般总是伴随着较大不确定性;其次,会在比较短时间内,改变大多数个人日常生活的处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也必然伴随着剧烈的社会结构变迁,并同时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个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  从美国几份主要的传播学期刊2000年以后涉及新技术的论文来看,美国传播学理论研究同新传播技术的“碰撞”,恰好反映出了新传播技术革命以上几个特征。  一、新媒体研究总体呈现偏重具体实践,理论较弱的特点。  这儿所说的理论指的是一组组关于特定现象或行为的法则以及能够用来解释法则的道理和观点。[1]  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美国七份主要的传播学期刊中[2],涉及到新技术的论文共找到78篇,&但是明确涉及已有传播相关理论的文章只有15篇(其中有一篇只是用创新扩散理论来分析一家网络牛肉生产商的品牌扩散,并未对理论本身作出任何调整或者建构),其他大多是针对某些相关实践的对策性研究,对新技术发展历史的梳理或者是对新技术引发的具体实践操作问题进行的研究。新技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出现,各种技术给个人同自我的交流,个人同他人的交流以及不同人群文化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大量崭新的可能性和克服交流困境的希望,同时一些在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时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论断和界线也在技术和新的社会条件合力下被突破,并引发了不少以技术障碍,社会问题,法律适用性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有不少隐含了在新的交流环境下重新分配权力的不确定感。  这种宏观上深刻的不确定性,&对于新的信息权力分配和信息传递呈现形式抱有的强烈的乐观情绪以及这两种视角之间的冲突,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对新传播技术的研究尚缺乏能够被提高到理论法则层次的认识,更不必说对法则给出得到大家认可的解释了。  但是,在我搜集到的78篇已有论文中,目前还有14篇文章明确涉及了已有传播学理论,这些论文为我们认识新媒体和新传播实践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更好把握传播作为一个社会过程的历史连续性提供了窥一斑见全豹的机会。  从考察新媒体如何影响传播学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来,这14篇论文大致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而这些特征背后也可以窥测到对于新媒介技术乐观主义和强烈的不确定性交织的线索。  二、突出使用满足视野中,受众主动从新媒体中获得新的满足。  不少学者以受众为导向,从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视野来考察受众能通过选择性的接触具有互动性,可移动性等新特点的网络信息,得到如何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满足,以及新技术不同的信息形式给受众的选择接受行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入手的论文对于新的传播媒体是否能通过新的传播手段吸引受众,加强传播的效果,多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但是总体而言,这一个角度的研究大多是立足于检验新媒体传播是否有利于吸引读者并试图从行政研究的立场指出如何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来更有效的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并没有很多文章把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由此进一步讨论新媒体如何或者是否可能促进人们在社会中更加幸福的生活。  有学者研究了受众阅读网络硬新闻;进行当面人际讨论和在网上进行人际交流三种交流形式间的关系。指出一方面阅读网络硬新闻对于受众参与公共事务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通过电脑网络聊天的互动和当面的人际讨论一样都能满足受众在接触信息和观点时希望能运用获得的信息和观点同他人展开讨论的愿望,所以无论是当面还是通过计算机的人际交流形式对受众的参与公共生活的决策同样有调整作用,让参与变得更加理智[3]。  还有作者通过实验,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角度指出那些获取信息动机强度比较高的用户会更多参与到网页上人与已有信息之间的交互,而怀有比较强烈社会互动愿望的人会更频繁的使用网页上涉及人同人进行互动的元素。但是无论人与人的还是用户与信息之间的互动性元素都能增强用户对网站的正面态度以及购买网站产品的意图[4]。  有学者用实验方法,检验了从信息使用模式中推导出的信息有用程度在引导对正面和负面网络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方面是否有作用。信息有用度指标具体包括了信息重要性,是否当即产生后果和出现后果的可能性大小等维度。实证资料证实了信息有用度能够增加受众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接触。这种效果同信息是正面还是负面或者资料来自哪个国家或者文化背景并没有直接关系[5]。  除了网络外,对于手机也有人用使用和满足的视野进行了研究。通过电话调查研究发现移动性,即时性和工具性是用户最终选择是否使用手机的最强烈的动因。而如情感、社交等内在因素在影响力上紧随其后。申请象电话转移和来电身份显示等额外功能也同是否选择使用手机有比较强的相关性。按在不同场景中使用手机的情形分,在公车,火车,商场饭店内是否选择使用手机同移动性,能否提供即时的满足紧密相关,受教育不多的女青年更倾向于通过手机长时间的进行人际交流(煲手机‘粥’)。另外,用手机和同事或者客户联系更多是为了满足工具性要求,而是否和家庭成员进行手机对话则同满足通信移动性和表达情感这两个因素的相关性更强烈[6]。  还有研究听取了来自美国20个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对自己使用和接触网络暴力信息的自我报告后指出,社会性别,&寻求刺激,个人侵略性的程度以及使用网络的频率能更好的解释青少年接触暴力信息的数量和方式。同家庭和学校的疏远程度对于解释个体间接触网络暴力信息量的差异十分关键。疏远程度在寻求刺激以及个人侵略性之间是一个部分的中间变量。按照使用满足理论和以上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者勾画出了接触网络暴力信息动机和满足的路径图[7]。  三、“第三人效应”视野中,突出文化差异和社会距离变量影响受众是否支持信息控制。  新技术的出现令信息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主体都发生了变化。&网络色情对于个人的影响令人担心,而第三人效应常被用来解释公众为什么会支持对媒体信息进行管制。从考察不同背景的公众是否会支持对网络上比如色情之类的负面信息进行管制出发,有不少西方学者试图弄清楚在网络环境中,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可能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强弱;而从传者如何控制信息的角度出发,有人比较了“把关理论”在网络版新闻生产过程中新的意义和表现。必须指出,在网络环境中考察信息管理,研究公众如何影响信息管理的论文在数量和深度上超过了对于传者如何进行把关的研究。  具体说,有学者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引入了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通过对232名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第一次证实了网络上的第三人效应即便在西方文化内部也存在,据此可以预测对网络信息进行管制在西方会得到公众的支持;文章用实证数据证明集体主义文化确实能够减弱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是会削弱今后公众对网络管制的支持度。而使用者是否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效使用网络媒体并不会显著的增强第三人效应[8]。  还有一个对网络色情的研究把社会心理距离作为一个变量引入了第三人效果理论,并且对社会心理距离不起作用的情况作了理论上的解释。通过在新加坡这个相对保守的文化中进行调查,作者发现人们认为X和R级的网络色情材料对于公众,同学和孩子们的影响大于对他们自己的作用。多数人觉得网络色情对一般公众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对自身的影响,认知上的差距决定了人们对X和R级的网络色情材料进行审查高度的支持。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随第三人同自身的社会心理距离拉近而逐渐减小。人们认为越是和自己心理距离接近的人,其受到网络色情材料影响的可能越小。色情材料的负面程度也影响了第三人效应的强弱。X级的网络色情材料引发的第三人效应要超过R级的材料。&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社会心理距离和第三人效应的正相关关系在涉及到孩子时出现了一个例外。虽然人们认为网络色情对孩子的作用要比对一般公众的作用更强。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人们支持针对孩子采取更多的信息管制措施。根据这个发现,研究支持了McLeod,&Eveland和Nathanson&的假设,也就是人们认为第三人有多大机会接触信息也会影响第三人效应的强弱。  此外,同样是考察对网络信息控制,有人从传者的角度入手研究了目前网络版报纸编辑的把关行为同传统报纸相比,在形式和意义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内容分析了6份科罗拉多的传统报纸和其网络版,比较了各自本地和非本地新闻的数量,体育新闻和商业新闻的数量。&结果表明网络版编辑比起传统报纸更加偏爱本地新闻。作者指出这样的把关倾向使得媒介在联系读者和世界作用方面的角色在网络版报纸中发生了变化[9]。  四、从权力分配角度,突出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和边缘群体在新媒体获得新的话语策略。  前面是从个人心理和理性选择以满足自我需求的维度入手,考察了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如何满足个人不同的社会心理需要,以及技术的进步如何影响人们对他人和信息管理的看法。那么从更宏观层面看,新的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对于时间,空间和情景界线在全球范围的重新划定和排列。新的信息流动模式在不同人群间重新分配了资源和社会权力。  新媒体改变的国家与国家间,两性之间以及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权利和资源分配情况,有不少论文把传统的女性主义或者数字鸿沟理论作为参照,考察了新媒体造成的新的权利格局。  有作者指出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OECD国家和拉美国家间,而且在拉美内部,网络资源的可获得性也存在差距。网络使用固然的确同一个国家的财富和远程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但是收入的不均衡在拉美不能被用来解释互联网扩散程度上的差异。技术的全球扩散刺激了拉美对网络资源的需求和机遇。虽然财富和基础设施可以增加网络在拉美的可获得性,但是财富本身不足以消除数字鸿沟DD因为社会因素在技术可获得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证实了数字鸿沟的存在,但同时通过对拉美内部“鸿沟”的考察突出了社会因素对数字鸿沟的影响。[10]  有文章分析了一个南亚妇女门户网站的文本话语策略,希望理解女性在网络空间获得发言权的后果。分析证明了包括女性在内的“边缘群体”在网络空间已经接受了如加入个人话语,保持同作者身份的距离等新的话语策略,这有助于在网络空间通过协商最终形成互相信任,真诚和权力等话语。&作者指出网络技术授予边缘群体新的话语权力和运用这种权力的策略。[11]  还有文章在深入分析了对Slashdot这个电脑爱好者网站发挥功能至关重要的各种体制后,作者指出公共空间可以在网上存在。网络社区应然和实际运营的机制决定了虚拟社区是否可以发挥公共空间的功能&。  五、媒体融合,虚拟接触和情境给可信度研究,接触理论和行动情境理论注入新的内容。  新技术和新交流平台的出现似乎又重新唤起了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实现顺畅交流,互相信任,相互联系并重新建立社区的愿望(虽然此地的社区,含义已然发生变化)。  寄寓于通过传播来促进人与人之间宽容理解的希望和乐观精神被新技术重新点燃DD新技术产生多种信息环境的“合力”给塑造信任提供了新的机会;按社会接触理论的分析,网络有潜力形成最有效的群体间接触;而对当面人际传播的行动情境理论作适当调整,就可以更好的被用来解释虚拟社区中的传播。  有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者把被试的成年人和学生置于广播新闻,网络新闻和网络广播新闻三种不同的媒介环境中,考察了不同的媒介组合如何影响使用者对信息可信度的看法。研究指出当广播的频道同被评估可信度的信源保持一致的时候,可以增强信息对使用者的可信度,而且网络新闻和广播新闻之间的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关系在青年学生中间存在,成人虽然不受此效果影响但是网络可以让成年人更加不信任电视广播。网络和电视的跨平台融合会让成年人和学生都觉得信息可信度更高。“合力效果”理论假设认为不同媒介间能产生合力效应的说法被验证确实存在。[12]  另外,社会心理学的“接触理论”指出因为人们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所以仅仅是关于他者的知识并不能减少彼此偏见,只有真正的认识和当面接触对方才可能消除偏见。而要实现真的接触需要解决如何营造理想的接触状态,如何克服接触焦虑和如何将同个人特定的一次接触所造成的正面印象推广到整个他者群体的问题。作者认为网络同传统媒体相比,有更多方法可以成功的克服焦虑,不平等,语言障碍等困难,让接触变得更加可行;并且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将交流个人化,引进时间延迟等方法消除接触焦虑。网络可以通过灵活操纵个人和群体间的关系来解决个人接触不能被推广到群体,对群体的偏见不能因为一次的接触而被消除等限制。网络有潜力形成最有效的真正的群体间接触[13]。  还有作者把Barker和&Wicker针对当面人际传播的行动情境理论引入到网络虚拟社区。&针对网络虚拟社区的情况,作者调整了该理论关于时间,空间和客观事物特质的观点,考察了在虚拟情境中如何制造和维护特定情境以及情境参与者们在实际行为情境中如何行动等问题。&作者提出用调整后的虚拟行为情境理论作为研究视野,可以更好理解虚拟社区[14]。  注释:  [1]Kenneth&Waltz: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American&Political&Review,&No.12,&1950  [2]七份期刊具体包括Communication&Studies,&Communication&Theory,&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Journal&of&Communicatio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Educator,&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Monograph,&Journalism&History和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3]Bruce&Hardy,&Dietram&Scheufele: Examining&Differential&Gains&from&Internet&Use:&Comparing&the&moderating&role&of&talk&and&online&interactions,&Journal&of&Communication, Mar&2005  [4]Hanjun&Ko,&Chang-Hoan&Cho&Marilyn&Roberts:&Internet&uses&and&gratifications  [5]Silvia&Knobloch-Westerwick,&Francesca&Dillman&Carpentier:&Selective&exposure&effects&for&positive&and&negative&news:&testing&the&robustness&of&the&informational&utility&model 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2005&spring  [6]Louis&Leung&Ran&Wei: More&than&Just&Talk&on&the&Move:&Uses&and&Gratifications&of&the&Cell&phone,&JMCQ,&2000,&summer  [7]Michael&Slater:&Alienation,&Aggression&and&Sensation&Seeking&as&predictors&of&Adolescent&Use&of&Violent&Film,&computer&and&Website&content JOC&March&2003  [8]Byoungkwan&Lee,&Bon&Tamborini:Third&person&effect&and&Internet&pornography:&the&influence&of&collectivism,&and&internet&self-efficacy Jounal&of&Communication,&June&2005  [9]Jane&Singer:&The&Metro&Wide&Web:&Changes&in&Newspaper’s&Gatekeeping&role&online,&Jourm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Spring&2001  [10]Eliza&Tanner&Hawkins,&Kirk&Hawkins:&Bridging&Latin&America’s&Digital&Divide:&Government&Policies&and&Internet&access JMCQ fall,&2003  [11]Ananda&Mitra:&Voices&of&the&Marginalized&on&the&internet:&Examples&from&a&Website&for&women&of&south&AsiaJOC&2004,9  [12]Erik&bucy: Media&Credibility&Reconsidered:&Synergy&Effects&between&on&air&and&Online&News&JMCQ,&2003&summer  [13]&Yair&Amichai-Hamburger:&The&contact&hypothesis&reconsidered:&Interacting&via&the&Internet&JOC&2006,11  [14]Anita&Blanchard:&Virtual&Behavior&Settings:&An&Application&of&Behavior&Setting&Theories&to&Virtual&Communities 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Volume&9&Issue&2&Page&00&-&January&2004  Abstract:&In&order&to&investigate&the&effect&new&media&technology&has&on&the&development&of&established&communication&theories,&this&paper&select&78&papers,&which&are&related&to&new&media&technology,&from&seven&mainstream&American&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journals&published&after&2000.&After&locating&14&papers&which&are&directly&involved&with&established&communication&theories&from&the&sample&of&78,&this&paper&describes&the&impact&of&the&development&of&new&media&technology&on&the&evolution&of&communication&theories,&while&throughout&the&process,&a&thread&combining&uncertainty&about&the&prospect&of&new&media&and&a&spirit&of&optimism&is&detected&underneath&the&journal&papers&research&into&new&media&and&communication&theories.  Key&words: Communication&theories new&media&technology journal&papers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200433)
(责任编辑:燕帅)
&&&E-mail推荐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新闻排行榜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期刊163特别提示:如需加急特快发表论文请及时联系本站客服!
admin 发表于
09:46 浏览次数:858 views 来源:
众所周知,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各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自考学生在毕业之前最后的一项学习任务。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综合使用在自学考试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间题或讨论实践中的话题。它主要考查大家掌握知识、结合实际的能力。
在经过凡年的努力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之后,我们也应当对最后的毕业论文予以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我在课程学习和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我特将自己在撰写计算机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体会写成本文,供将要着手进行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的同学参考。
一、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着重研究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专业。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若按当前人才职位来讲,就是“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同学们对此应有准确的认识,和自己所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当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适于进行“系统分析”的目的,这与一些“纯”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专业)。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探讨研究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既关注组织机构,又研究计算机技术,是一个“管理”、“技术”两门包的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既有“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又有“管理经济学”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要求。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满足这样的要求:
⊙探讨管理信息系统(MIS)学术领域内的课题
⊙选题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展开论述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了解的内容,可以说是“了解什么就写什么”
⊙尽量不要选择他人写过多次的题目
一般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是让同学们选择某一企业、机构等等,对其中的实际工作和业务进行分析,建设开发出一个适用于此单位的信息系统,由此生成的文档、程序就是你的计算机毕业论文。所以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上原则,选定适合自己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与指导老师商讨后,最终确定选题。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44 浏览次数:886 views 来源:
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写作细则
论文的封面:
写清楚论文的题目,设计者,指导教师,设计日期等。
编写整篇论文的目录:
从前言到最后参考资料根据里面的章节一一对应相应的页数。
系统的设计环境,背景,以及作用和意义。
系统的主要作用及功能。
可行性研究:
从的技术上,经济上,法律上,来进行分析系统的可行性。
需求分析:
进行实际调查,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系统分析:
从整体出发,从人员,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
对系统的整体框架进行设计,即概要设计,包括系统流程图,系统模块图等。
详细设计:
对系统的细节方面进行设计,包括系统原程序。
重点难点分析:
写出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本系统的重要功能,然后进行详细解释。
写出在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有哪些收获。
参考资料:
列出做本设计是使用的参考资料名称,出版社及作者姓名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39 浏览次数:1,103 views 来源: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31 浏览次数:885 views 来源:
规范性教育教学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由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向读者说明研究的问题及意义。标题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明确点明题意,也可以不点明题意,仅指出研究的问题范围,也可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一个好的学术论文题目,一般应符合三个方面要求: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能反映研究方向、范围和深度;二是文字简练,具有新颖性;三是便于分类,也就是说,不仅使人从题目上能判断研究属于什么学科范畴,而且能抓住该研究课题在这一领域有关问题的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及特点。因为,只有把自己的研究放在一定的背景上,纳入一个系统,才能显示出研究课题的重要性。
规范标题举例:
1.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2.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
4.浅论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5.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学习迁移
6.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7.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8.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9.谈后进生转化的措施与体会
10.论非权力性影响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1.浅谈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12.对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
13.试论制约自然教学的心理学因素
14.谈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5.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探微
16.对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17.关于我国电化教育的几个问题
18.微格教学应用环境的设计与实施
19.小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20.谈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二、内容摘要
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论文,一般应写出论文的摘要(提要)。摘要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的简介,并略加评论。它不是整个论文的段落大意。其作用在于使读者通过这段概括简洁的文字,了解全文主题及主要内容,从而决定是否值得读全文。教育教学论文的摘要,字数一般为二百字左右,要求独立成篇,准确简练,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在摘要中,不要列举例证,不写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用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规范摘要举例:
1.浅谈体育教学效果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条件无论是场地、设施、器材都得到改善,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主体是学生,其教学效果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学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又是我们最易忽视的因素,众所周知,体育课以室外教学为主,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利用环境、适应环境以及抗干扰等因素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的几个根本问题。
2. 谈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教改的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恰当地利用地图教学对于学生较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历史概念,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要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文化差异决定语言差异,导致语用差异。那么,在语言教学中就必须相应地进行跨文化教学,而且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上。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之我见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市场经济模式所带来经济上的显著成效已有目共睹,但同时在思想道德生活方面却出现了堕落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道德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建设。
5. 浅论中国西部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
西部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的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评论探讨了地理位置、地貌与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西部文化形成及特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主导倾向的多维两极框架为特征的西部精神。
6. 浅谈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方法。一是制度管理原则和方法,运用制度来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是激励管理原则和方法,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情感管理原则和方法,利用学生心理反应,激发控制学生的积极情感,产生良好的管理效益。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写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
规范关键词举例:
1.试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
公有制;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
2.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的影响
诗歌;意象;具体;含蓄
3.论深思——浅析文学创作中想象活动的心态和基础
神思;想象;虚静;学识修养
4.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小学生;阅读;知识
5.农村在职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现状简析
农村教师;普通话;使用现状;解决方案
6.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之我见
市场经济;解放思想;道德;层次性
7.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
8.教学主体的动态观
动态;教学主体;主体性
9.谈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
演算推理;归纳法;演绎法
10.班主任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班主任;班级;学生;教育;策略;方法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教学论文的引言一般在100——200字之间。
规范引言举例:
1. 关于《文学理论教程》的几点意见
在近年来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水平较高的一部。这部教材既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导,又尽力吸纳了20世纪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从当代哲学、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等学科吸取营养,对我国学者新时期以来的研究成果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整部教材体系科学、观点新颖、材料翔实。该教材的出现,必将对我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做出重要的贡献。
但是,我们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本文仅就其明显的疏漏和编写技巧方面的问题谈几点意见,以就教于主编及编者。
2. 当前青少年厌学情绪浅析
当前,有些青少年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缺乏兴趣,滋生厌学情绪。这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从长远则会影响到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分析研究影响青少年厌学的原因和克服青少年厌学的对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规范正文内容举例:
1.简析新型教育中青年班主任的必备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2.浅谈教学活动与心理教育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采用激励教育机制,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进行学法指导,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
3.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当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浅谈语流中语音的变化
统一意群中的连续
语流中爆破音
语流中的同化
5.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学
跨文化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六、结论和建议
结论是围绕正文(本论)所作的结语,将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对自然科学研究来说,结论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所作出的最后判断;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结论是论题被充分证明后得出的结果,作者将自己的观点鲜明的铺垫出来,并引出新的思考。因此,结论的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
结论和建议规范举例:
1. 论演讲与朗诵的区别
总之,演讲与朗诵虽然具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本质上分属不同的范畴。因此对两者也就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演讲作为人们介人社会生活实践的工具,更多地表现出演讲者以敏捷的思维和口才为标志的社会活动能力的高下;朗诵则以其艺术特征体现出朗诵者对社会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从而显示其艺术修养和表演才能的优劣。所以,我们在进行演讲实践活动中,只有认真地、自觉地把它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真正地区分开来,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论西安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总之,旅游业作为带动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产业,要更新观念,拓宽产品开发思路,不断加大对产品开发的投入。将古都文化、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突出西安的文化个性特色,构筑人文、自然、民俗、商贸、科技、文化交相辉映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整体品牌和一体化的大旅游产业,广泛吸引国内外各层次的游客。以旅游产品的开发带动旅游资源开发和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国际著名热点旅游城市的建设目
七、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研究是在前人或他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或理论观点的启迪,或研究方法的借鉴。论文中应列出直接提到的或利用的资料的来源。一是帮助读者了解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和已有成就,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二是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作者治学的严谨;三是为别人提供查证的线索,避免由于马虎,转引他人研究观点而产生的误解或不同的理解。参考文献,不仅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而且参考文献的多少与质量,反映了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和现实研究水平以及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应有完整准确的出处,以便于读者查找。参考文献的呈现应按规范的格式要求。一般是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加书名号),书刊名称或出版单位,卷数、册数或期数,出版版本年代日期,页码。参考文献可按时间顺序,或按内容重要程度,或作者姓名标以序号。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要直接引用。
参考文献规范举例:
近代中国社会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1]李文海,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J]北京:历史研究,1991(5).
[2]陆德阳.流民史.[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3]孙艳魁.论抗日战争时期难民西迁的社会影响.[J]广州:广东社会科学,1994(5).
[4]傅筑夫,中华经济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80.
[5]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浅 谈 依 法 治 校
(滨州市梁才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
摘要:依法治校是杜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各国发展教育的共同经验,也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现代要求。笔者就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如何依法治校,谈几点肤浅认识。
关键词;教育;管理;治校
依法治校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是有重大意义的。它是各国发展教育的共同经验,也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教育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凡是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是教育法制比较健全完善的国家,也是依法治校先进的国家。但是由于我国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给依法治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8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加强依法治教已成为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使教育从依靠政策管理转到依靠法律调整上来,加强学校管理法制建设。
加强依法治校的认识:依法治校,势在必行
在依法治校过程中“法”的来源及应用
“徒法不能自行”。法制需要懂法的人来实现。在依法治校过程中,那些法适用于社会主义的教育机制管理,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法,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学校管理者必须增强依法治校的认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够正确运用法律处理学校案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也是制定一切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在《宪法》19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事业”。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宪法》还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为教育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宪法》还明确了我国教育结构主要的两个构成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和以成人为主要对象的教育系统,并且根据我国的经济状况,采取国家和社会力量两条途径办学的体制,同时,在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受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中的有关教育的明确规定,成为教育立法和依法治校的根本。
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教育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律和法规。这些教育法律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引导和保障教育改革深入进行,实现教育的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进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总结了我国建国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了90年代及至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战略措施、指导方针等许多重要措施。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特别是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大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它的颁布实施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全面依法治校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已经全面走向法制的轨道。
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法规
从宪法到依据宪法制定的教育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树立依法治校观念,推动社会形成依法治校的法制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育法律和法规制定的各种地方性教育法规也是依法治校的法的来源。由于这些地方性法规在内容上走国家教育立法的具体体现,并且更具有实效性,在依法治校过程中更便于操作;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极其有关部门在教育执法监督和执法检查中工作力度的加强,成为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
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法
国家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颁布实行的法律法规,站在全民族教育事业的高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了范围,指明了方向。但归根结底,国家的教育意志要通过具体的学校来实现。学校为达到与国家教育意志一致性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是依法治校中的“法”的来源,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作为师生的行为规范、行政人员守则、教师守则、学生守则;明确职责范围的岗位责任制,协调工作和学习的会议制度、作息制度,确定各种工作秩序的课堂常规、实验室规则和财务制度。
依法治校是教育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
依法治校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教育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强制性的作用。所谓依法治校,就是落实国家的教育意志,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它首先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它又保证遵循教育规律发展教育事业,反过来使教育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其次,又保证了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履行法定义务,从而极大地保持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再次,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主要内容。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立法和教育法执行、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必将走向法制化。从这个方面来说,依法治校是对教育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学校的发展呼吁依法治校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学校作为一个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专门机构,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学校把教育培养多种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视为己任。教育的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完成教育任务,改善和加强学校的管理,已成为国家及全国人民大众十分关心的课题。如何按照教育科学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为适应近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现代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客观需要,在管理方式上,加强依法治校,使我国的教育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学校管理的共同愿望,也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教育发展的策略,它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我国,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保证。
加强依法治校必须与依情治校相结合
依法治校,就是依据国家教育法律和政府法规进行学校管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完成预计的教育任务。其具体操作是用规章制度治校。所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制定一
系列符合实际出发,在内容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相一致,禁止出现与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内容不一致,侵犯教职工及学生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出台。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师生员工提出自己的建议,参与规章制度的制订,因为学校本身规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也是对他们进行遵纪守规教育的过程。一旦规章制度确定下来,从学校领导到师生员工都严格执行,特别是学校领导者一定要做出表率,使自己与教师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人人做到遵纪守规,处理问题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增加师生员工的和谐共处,形成一个良好的学风、校风,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所以,在学校管理中,能否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规章制度,从严依法治校,依据原则,掌握方向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但是在具体的学校管理中,由于其所涉及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有些是难以用法律文件做出硬性规定的。加之在社会主义学校中,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又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上下级,有着“管”与“被管”的关系;另一方面,领导与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如果我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过分地强调“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就容易激化矛盾,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干群关系的破裂,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与依情治校相结合。以情治校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关心教师,沟通感情,增进相互了解或通过扎实细致的思想工作等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全体教职员工团结起来,达到齐心协力做好工作的目的。“动之以情”,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思想沟通的心理基础,只有“通情”才能“达理”。学校的领导者应清楚地认识感情投资不是金钱投资,只有关心教职工的思想、生活、工作及疾苦等各个方面,功夫下在沟通心灵、促进感情交融上,大家才会形成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事业才会兴旺发达。领导者在工作中还要注意培养教职工热爱教育事业的真挚情感,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才会做到不计个人得失,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认真完成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时间绝非仅是八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工作之余、下班回家、节假日或带病备教案、批作业是常有的事,班主任老师更要经常与学生谈话、做家访、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这都远远超出了八小时的工作时间。教师之所以这样任劳任怨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其真正动力来自于人民教师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来自于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所有这些如果仅仅用法律手段是不能做到的。
当然,在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只讲“情”,而忽视了“法”的方面。否则,就会造成无规矩的混乱局面,就会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没有了原则,甚至导致教育方向性的错误。学校管理者只有做到了“情治”与“法治”的完满结合,才能使学校的工作扎扎实实、有声有色,才能够真正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规有矩,充满活力。
依法治校与民主治校相结合
学校管理工作中,强调依法治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好事,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运用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机械安排某些事,或是简单地理解为依法治教师。我们在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可见民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学校管理者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只有依靠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使学校教育保持活力,才能使学校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我说你听”,“我吩咐,你照办”,搞校长一言堂,动不动就拿“法”作为尚方宝剑,这样的“专职独裁”势必会让教师对管理者望而生畏。仅凭管理者的智慧、知识和经验,简单地运用“法”的手
段希望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更何况在我国,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校长及其他管理者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中国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发挥集体智慧,才能使决策更加全面、正确,减少失误。在学校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民主。
前面说过,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也是依法治校的过程,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是依据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在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经过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方可实行。只有这样,规章制度才会更符合学校工作实际,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广大教师的意愿,便于树立以校为家的思想,反过来,由于制度是教师们自己制定的,也会增强他们严格遵守的自觉性,利于学校工作的管理。
发扬民主,同样可以促进依法治校。大家思想上解放了,作热情自然就会高涨,有了民主,也就有了建校、爱校、自觉维护学校声誉达到可能。广大教师工作在第一线,他们最有可能发现管理过程中的优缺点,有了民主,他们就敢于说,并且积极向管理者提供各种依法治校的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可以促进教育立法的完善和发展,教育立法的完善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依法治校的法制化过程。大家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从一九八五年酝酿到一九九五年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历经十年光景。这十年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调查研究的十年,它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而且更广泛地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如同这样的教育根本大法,有那位教职工不愿去遵守呢?
实行民主治校,是加强依法治校的根本保证。因为任何法律的实施都离不开法律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律在落实过程中的有效实施。就依法治校而言,与实行民主治校相结合是必然的。实践证明;大凡校风正、学风正的学校,都是民主治校的先进学校,也是依法治校的典型。这些学校民主治校工作扎实深入,依法通过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全校教职工大会等形式,保证了依法治校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说,民主治校是依法治校的根本保证,要想加强依法治校,就必须与民主治校相结合。
总之,在学校管理中,要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依法治校是根本,民主治校是基础,以情治校是内在动力。要想加强依法治校,就必须结合民主治校和以情治校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编.学校管理学[M].海军出版社,1991年6月
[2]姚园主编.教育法学概论[M].南海出版公司.1996,3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50 浏览次数:846 views 来源: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的撰写、监督、指导、答辩和鉴定管理等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检测一名本科毕业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指标。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既具备基本的医药学知识,又具备经济学及企业管理的系统理论,能在中药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该专业既具有工商管理专业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医药行业的行业特性,是工商管理与医药学的交叉学科。
本文针对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特点和要求、具体的选题原则以及结构布局,期望对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撰写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除医药行业的选题特点外,本文也适用于其他要撰写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学生的需要。)
1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特点与要求
1.1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学术性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对学术性的要求不如研究生那么高,但也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性。毕业论文不同于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等其他应用性的论文,其学术性主要体现在要求论文努力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并对作者的发明、发现进行科学的表述。学生应在本科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之上,使毕业论文的立论和论证能够尽量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尽量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比如,针对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试论医药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国药事管理体制的研究》、《现代医药企业经营思想浅析》等内容,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论点及论证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医药行业具体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要深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如何解决,否则,这篇论文便毫无学术性可言,也就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1.2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实践性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更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之上,比如,对于《OTC市场的营销策略》、《医药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医药广告策略》、《医药营销渠道的管理》等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要做到从实践中来,到理论中去,再用于指导实践。一篇好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最好体现。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有血有肉的,生动而丰富的。
1.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创新性
一篇好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应当体现学生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你”的论文。这同时也是对学生平时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的一种检验,只有对理论有了本质的认识,对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把握,你才会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毕业论文才会显得有个性。创新性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真正价值所在,是论文的生命力所在。一篇具有原创性的毕业论文是最有价值的,一定要避免简单的重复。
2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2.1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大小适宜
理论性或现实性太强的大题目,可能会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一般来说,不适于本科毕业论文。因为,本科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初步的科研训练,只能说初步地掌握了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毕业论文是他们第一次系统地从理论高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题目过大,不易分析得深入透彻,难免失之宽泛。同时,因为题目涉及面广,搜集材料过多,问题复杂,千头万绪,容易使论文显得零乱,不得要领。此外,选题过大,容易大而空,不能切实提出和解决理论和现实中的一些新问题,而只能泛泛而论。所以,毕业论文选题力戒太宽泛,太空廓。反之,若论题选得过小,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三言两语,应付了事,就会欠缺学术性,对自己的学习也不会有帮助。
因此,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原则就是应该选择一个适中的,既是自己可能写好的,而又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写好的的内容。
2.2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量力而行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要防止盲目性。克服盲目性,要考虑两点:一是必要性,二是可能性。所谓必要性就是你确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没有研究的价值或意义。而所谓可能性,就是要充分估计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
好题目未必每个人都能写出好论文,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存在差异。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独立研究能力、对所选题目的熟悉程度等等,是主观条件。而资料来源、图书设备、所选论题的研究现状等等,是客观条件。在写毕业论文时,这两方面的因素要认真分析一下,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量力而行,就是选择大小适宜,自己把握得了,材料比较丰富且易于收集的题目;量体裁衣就是选择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2.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现实性强
工商管理专业属于社会科学,实践性强,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如果是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就容易出新,其研究成果也更容易服务于现实工作。
对于本科生来说,要求他们通过学术研究,解决理论上、学术上某个重要问题,在学术上、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是比较困难的。鉴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理论素质和专业积累程度,选做学术性较强的论题,多为综合前人旧说。而结合实际选题,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则针对性强,材料丰富,也容易写出水平和特色。医药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可以选择有关当前医药企业改革、国家医药行业政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等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研究题目,具体比如:医药企业集团组建过程中内部资源的整合、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医药连锁零售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医药企业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体系的建设等等,这些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都是很好的选题。针对这些选题,在进行实践调研的基础之上,运用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则会使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结构布局
篇章结构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篇好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从结构方面讲,应该思路清楚、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属于议论文体。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不论具体写法如何,它的布局谋篇总离不开这样的逻辑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三段式的逻辑结构也就是学术论文的基本构成原则,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比较易于学习和模仿。
为了说明中心论点的需要,议论文的结构形式有所谓“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之分。但不论哪种结构形式,从论文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不外乎绪论――本论――结论几部分,因此,绪论――本论――结论是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型。
3.1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绪论
它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包括这样几项内容: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方向的认识,提出具体研究问题。
3.2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本论
它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主体,是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论证过程在此展开。本论一般包括: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确定分论点并安排好论文层次、段落;提出分论点,并展开论述。
3.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结论
它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的结尾,主要可写三部分内容:提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有关问题的简要说明。
当然,文无定式,如果把论文篇章结构的构成原则、论文的基本型当成刻板的公式,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只要我们在写作时牢牢把握住论文主题,一切论述都为论文主旨服务,依据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逐层递进揭示问题的本质,以方便读者理解的标准安排论文布局结构,就一定能写出结构完整、富有逻辑性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49 浏览次数:835 views 来源:
管理学论文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管理论文实用性强,主要依托于管理理论的指导,运用全球化战略思维,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制定到资产资本的运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到企业的管理模式等等,包括对所有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使得资源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管理论文将以现实案例为基础,依据相关理论模型,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既能从微观角度上帮助企业良性发展,又从宏观角度上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司企业的决策者以及对学术界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更重要的是,一篇优秀的管理论文还可以使作者的管理理念和具有突破性的思想观点、学术成果得以传播,供业界人士、广大读者参考、借鉴,有助于提升作者在本行业和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管理学论文具体分类为:
  会计审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CPA行业、电算会计、审计、成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研究、基本理论、成本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理论、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电子商务、企业研究、财务管理、财务基本理论、融资决策、财务分析 投资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其他相关、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图书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等……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40 浏览次数:851 views 来源:
摘要:写作的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 在科学探究完成之后,需对其探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 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和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 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 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 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 早在19世纪,英国闻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探究和发明,都是社会 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 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 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 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日出版 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 因工程探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 教训。而这些经验和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 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和借鉴功能,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 的形式不断地探索和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探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 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
  ? 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和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 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答应造假)。当然也 是进行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尤其重要)。也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38 浏览次数:775 views 来源:
一、存在问题及对策
1、“欠新”。主要表现在立意不新,见解不新,取材不新,写不出时代信息,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小论文看去“一般化”,没有特色,缺乏新的感觉。为此,要注意:
(1)立意要新。新意从何而来?来自时代的洪流,来自现实的生活。所以应从现实生活中,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作认真的调查,深入的分析。
(2)见解要新。文章论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不照搬他人说法,防止“老生常谈”的做法,力求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新的启示。例如:春游是许多学生参加过的集体活动。以春游为题的小论文一般是以歌颂祖国美好河山,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主题的。如换一个新的角度,作者从春游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出发,作深入调查,分析钱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从表面现象发掘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杜绝奢侈之风,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继承、发扬。这一见解就与众不同,就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3)取材要新。文章所用材料要从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选取。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或能引发人们思考,但又不易被人们关注的给人以启迪的新材料。
2、“欠精”。主要表现在:选用材料太多,论文越定越长,与“短小精悍”的要求背道而驰。对此,应注意:
(1)论文的题目要小,要具体。有些同学写的论文题目太大,例如《理论联系实际》、《论经济体制改革》、《论人生价值》等,同学们的水平有限,题目过大,选用材料多了,文章篇幅就太长,写少了就显得空洞,难以说明问题,很难符合小论文的要求。因此,题目不要过大,选取其中一方面讲就可以了。如《良药也可以不苦口》、《驳孟母三迁》等,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以小见大。
(2)选票要精。写小论文必须要有丰富而又真实确凿的材料。但这么多的材料又不能都搬上去。否则,一个材料连着一个材料,就如记流水帐一样,既长又没新意。因此,要对这些丰富而又确凿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处理。所选用的材料要紧扣文章观点,富有代表性,既典型又生动,这样才会写好小论文。
(3)文章字词要精练,小论文写作要认真,不能马虎应付。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面向主题,不能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以至离题万里。不少同学起好初稿后,就如释重负一样,丢到一边,不看也不修改,抄好了就交给老师,或者是为了凑足一定的字数而短话长说。这样的小论文质量肯定不高。为此,写好初稿后,要多看几遍,反复修改,仔细推敲,把多余的话删去,病句错句改正过来。
3、“欠融”。事理脱节,即事实材料和理论挂不上勾,谈不拢。写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整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所谓“事”即事实,事例;所谓“理”即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来说,要克服以下三种毛病:
(1)重“事实”轻“理论”。有些同学写小论文时一头栽进事例的堆子里,整篇文章象记流水帐一样罗列了不少例子、材料。从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叔叔……有时看起来好象很生动,但文章缺乏基本理论的分析,这就失去了小论文的特点,使人看了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给人一种花言巧语而又空洞无物的感觉。为此对所掌握的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透彻分析,选取典型的例子,把例子的道理讲清楚,使小论文的主题鲜明,给人以启迪。
(2)重“理论”轻“事实”。有些同学觉得既然是小论文,似乎总是“理论性”越强越好。文章引经据典,洋洋洒洒。道理讲一大堆,但缺少例子印证,以至从理论到理论,空话套话连篇,结果是文章缺乏说明力。对此,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选取有说服力的例子,让事实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理论与例子衍接生,做不到事理交融。事理交融是指理论和事实有机联系,摆事实,讲道理,即能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恰如其分地分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学写小论文,普遍有一个通病:先写一段理论,然后公式化地加上一个例子;或先写一个例子,后面再例行公事地加上一段理论,就象水和油混在一起一样“层次分明”。不能做到事理水乳交融。要克服这一毛病,应注意事理的统一,通过例子引出道理,或运用道理分析例子,光讲例子或光讲道理都不行。一篇好的小论文,应当既有生动实在的例子,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在摆事实中讲道理,把讲道理渗透于摆事实中,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做到事理交融。
二、写政治小论文的几点体会
1、要热爱生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轻描淡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是写不出引人入胜的小论文来的。热爱生活,就是要求同学们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命之源,创作之源。不能整天愤世疾俗、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带着变色镜看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立场问题,直接关系到立意 。如果生活上没有上进心,思想境界不高,立意也就不会高。倘若立意不高或不正确,再华丽的辞藻又有什么用?在当今时代应该歌颂社会的主旋律,当然不是说不能触及个别丑恶的现象。
2、要学会从社会生活中摄取材料,充分占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既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又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写作原料的矿藏,它是小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然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受欢迎,但缺乏材料绝对写不出令人信服的小论文。
3、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主题。“意在笔先”,“留心处处皆学问”。同样生活在一个学校里,有的同学写出来了,有的写不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观察、缺乏感受、缺乏思考。任何一篇有见地的政治小论文,从议题的选定,主题的确立,到谋篇成文,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的理解、冷静的分析,周密的论证,正确的立意。只有走进生活深处,用全身心去观察体验,才能做到所见者深,所知者深。尤其要善于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一个人的感受越深刻、越独特,小论文的个性就愈鲜明,价值就越高。初学写作的人,应该从自己周围熟悉的东西写起,扬长避短,从自己生活基础最丰厚的地方选取写作材料,根据表现、论证主题的需要选择材料。选择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选择那些能够深刻提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明力的典型、新颖、生动的材料,才能及时按住时代脉博。防止出现罗列事实、堆彻材料的现象。荣获“知国情、爱中华”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的《家乡变化启示录》就是作者深入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之后有感而发的。作者没有停留在对家乡的朴素感情,而是深挖细掘,寻找变化的根据,并敏锐地发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的问题,把对家乡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深沉的热爱。另一篇《邹蕴,你真走运》的小作者是在观察了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组感人镜头而生发的感想。可见小作者确是生活的有心人,很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并加以升华,让瞬间变为永恒。有不少小论文是从“我”的独特视角来审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突出了一个“小”字,以小见大。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37 浏览次数:818 views 来源:
掌握理论的方法
一、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重要性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其次,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积累什么资料?这是极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撰写经验的学生所碰到的最大难题。有许多学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资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资料时才发现已有的资料没有什么用,赶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资料,时间却已不允许,问题就出在没有理性认识的资料搜集只是一种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题为《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结果作者只搜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易关注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资料,而没有搜集深层次的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料,导致了搜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论题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必须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展开,为此,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乃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就事论事式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一文的作者,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剖析两者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如何协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虽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谈,成为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书,层次太低。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各学科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攻克社会经济难题,只有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除了要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外,还须拥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运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要受到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的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首先,与论题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读懂读通。毕业论文作者要选定与论题密切有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复阅读,边读边想,直到读懂、想通与论题有关的理论问题,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把与论题有关的理论要点、警句摘录下来,有了体会还可写读书心得,如果是自己的书或报刊、杂志则可以作眉批,或把疑点、难点作出标记注在上面,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最后,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决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其中的某些结论,而要创造牲地思考,努力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某些启发,用以指导自己探索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前人提出的结论中那些已经不适合现实情况部分,要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这并不像有人所认为的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和思考问题,把所学到的前人论述一一用实践去检验它,把它一分为二,孰是孰非,把正确的错误的区分开来,分别排队研究,就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对前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产生自己的毕业论文。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上清华中学时,就去大学旁听梁启超讲课,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刊登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将稿费寄到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便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荫肠二十几岁就成为一位历史学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二十几岁的大学生,三四十岁的成人高校学生通过努力,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更何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那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要勇于思索,勇于开拓新的领域。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admin 发表于
09:34 浏览次数:846 views 来源:
[关键词] 研究论文 实验动物 应用状况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国内外公认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实验动物水平应当与科学研究的水平相匹配。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问题。但是,医学研究论文中对实验动物应用状况的描述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描述的状况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动物应用的情况,也反映了科研论文的规范化程度[1],并进而影响论文的质量和交流。作者通过对《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应用生理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年各期刊载的呼吸系统疾病论文为例进行调查,并随机抽检了《Respiration Physiolog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merican Review of Respiratory Disease》及《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中应用实验动物的文章。填写问卷,依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10种杂志文献中呼吸疾病所占数量有明显差异,平均占总量的12.93%。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呼吸疾病占80.31%,《中华内科杂志》中占11.57%,《中华肿瘤杂志》中占10.1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占9.55%,比例较高。《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占7.96%,《中华医学杂志》中占4.81%。《中国应用生理杂志》中占5.54%。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占3.73%,《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占2.31%,《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中占2.53%,比例较小。
  2.约有1/4的研究论文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工作的,几乎涉及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主要以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癌为主。几种杂志不平衡,《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所占比例高达75.25%,《中国应用生理杂志》所占70.27%,比例较高,《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为62.07%,《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48.00%,《中华医学杂志》为32.76%,《解放军医学杂志》为18.5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13.15%。而《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肿瘤杂志》较少,分别为7.74%和8.60%。这与各杂志刊文的侧重点有关。
  3.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是规范化的,能够准确地重复再现。为此,应严格控制影响因素,力求一致性。影响复制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动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理化、居住因素。因此,研究论文中对这些因素均应描述。调查中发现文章标题作为研究核心,有39.08%的文章没有注明实验动物的种名,有些文章应用了不规范的俗名,如“大白鼠”、“小白鼠”等。24.43%的文章没有交代实验动物的品系、品种。57.47%的文章既不记叙实验动物的来源,也不交代其遗传背景。性别、年龄和体重因素,分别有31.32%、99.13%和13.79%的文章无记叙。一些文章实验动物的数目偏少,不足以达到统计学的要求。有11.78%的文章甚至未提实验动物的数目。当然,近交系动物可以突破统计学上的要求,但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数目。
  4.动物实验的条件:98.56%的文章根本不提及饲养方式,99.14%的文章对实验环境未记叙,仅有1篇文章(占0.29%)提到了实验动物的合格证。有5篇文章是应用裸鼠进行的实验,其中仅1篇提及动物实验条件。
  5.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为不影响实验结果和操作者安全,以及减少动物模型处理因素的干扰作用,对实验动物进行恰当处理是必要的。调查中发现,57.76%的文章未记述麻醉剂,72.41%的文章未记述处死方式。有较多的文章写着“处死后……”,但未谈如何处死。有86.78%的文章叙述了施加实验因素时所采用的方式,有61.49%的文章记述了所用动物模型的制法或依据,考虑到了采用不同的模型处理的结果会完全不同,如何实施实验因素的方式是应当记叙的,但该调查中发现竟有13.22%的文章未谈及。
6.动物实验设计的问题:动物实验设计也应当参照并遵守临床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2]:随机化、重复、对照。根据实验动物的情况,有时还应当在最后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调查发现,45.40%的实验未随机分组,19.54%的实验未设对照,全部文章均未使用双盲法或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因此,在实验设计上尚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应用实验动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因为实验动物的应用情况,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随机抽检的文章[3~5]中可以看出,国外几种与呼吸疾病相关的杂志对实验动物的描述具有以下特点:(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体重明确;(4)等级明确;(5)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明确;(6)性别明确;(7)有对饲养方式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8)所用动物数量准确;(9)对动物的健康状况的描述详细;(10)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1)全部有对照,部分采用了双因素方差分析。当然,国外杂志有些文章也有不足,比如对动物年龄描述不够明确,也未见使用双盲法。发达国家目前动物检测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随着实验动物质量不断提高,动物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动物实验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泛。但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论文中往往将试剂生产地、产品批号等描述十分详细,而对实验动物的条件却记述很少,甚至一些学术水平很高的科研论文,对实验动物方面的记述也很简单。这种状况应当引起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
 1 孙敬方,朱德生,郝光荣,等,主编.实验动物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 曾纪霖.临床实验设计与总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商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0-243.
 3 Koizumi T, Kubo K, Shinozaki S, et al.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does not exacerbate endotoxin-induced lung injury in sheep. Am Rev Respir Dis, 2-137.
 4 Harris ZL, Ridge KM, Gonzalez-Flecha B, et al. Hyperbaric oxygen-ation upregulates rat lung Na, K-ATPase. Eur Respir J, 2-477.
 5 Coon RL, Hopp FA, Zuperku EJ. Reflex effects of stimulation of sympathetic afferents on the triangularis sterni. Respir Physiology, 7-194.
关键字: | 分类:
| 评论数: 评论关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