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认识菱形的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摸一摸,猜一猜_栏目_小精灵儿童网站
  用它来做什么?2、请幼儿闭上眼睛摸一摸这些图形。说一说:它摸上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三)拼一拼,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1、出示大拼图板,让幼儿说说,拼图板上都少了哪些图形。教师:小朋友们,大拼图板上都少了那些图形呢,谁能把篮子里的小图形拼上去?2、请幼儿以组为单位,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把空出的图形填上去。(老师巡回指导)3、老师给每一组的小朋友都准备了很多小拼图,请大家自己去摸一摸,认一认,拼一拼,看谁能将拼图完成的又快又好。(四)延伸活动小...
? <font color=#13-03-01]&
、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拼图游戏,感知菱形的多种拼法。2、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参与游戏的积极性。3、能区分菱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二、活动准备1、菱形泡棉每人三个。2、教师展示图片(三角型拼成的小...? <font color=#13-03-01]&
、活动目标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的练习3、发展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二、活动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1&10,彩色串珠...? <font color=#13-03-01]&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10以内的单数、双数。2、能分辨出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二、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ldqu...? <font color=#13-03-01]&
、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主动探究的兴趣。2、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3、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二、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字卡1-10;图片上印有数量是1-10 的物品若干。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雪...? <font color=#13-03-01]&
、活动意图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钓鱼&的游戏,但他们对小鱼是怎么钓上来的却不是很了解,只是听家长说鱼竿上有磁铁,能和小鱼的嘴吸在一起。所以我设计这节课,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感知认识磁铁的特性;同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活动目标1、认识磁铁,了解它的特性。2、能围绕磁铁的问题积极探索,培养...????????????????????????????????????????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最新相关范文文章中班科学教案:蜜蜂―幼儿园中班教案
您的位置:&&>>&&>>&&>>&正文
中班科学教案:蜜蜂
&&&&&&&&&&★★★
中班科学教案:蜜蜂
作者:幼儿园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0:42:1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蜜蜂
活动目标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1、课件:ppt《蜜蜂》2、蜂蜜&教学过程
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教师说谜语: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谁来告诉大家,这只小小虫是什么?
二、课件演示1、我们来看看小蜜蜂长的什么样呀?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蜜蜂的特征
(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头、胸、腹)(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眼睛、触角、口器)(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4)蜜蜂的有几对足?看看三对足长的一样吗?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5)蜜蜂全身长什么?
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讨论:(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教师讲解: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
2、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
课件演示:蜂产品
四、认识蜂窝课件演示
1.你们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蜜蜂的房子叫什么?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
知识讲解: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尖的。这个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两个钝角都是109°而两个锐角都是70°。
五、品尝蜂蜜
编辑:中班学习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荐教案◇
[][][][][][][][]
|为您提供精品幼儿园教案 |热门特色教案
特色教案推荐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 数学教研论文 - 第一幼儿教育网
-& 文章内容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对有关数以及数之间的关系、量、空间、几何形状、分类、排序、模式、时间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上,其中对数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学前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概念不仅是儿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而且与儿童早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数概念也是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在研究中,我们对儿童数学认知发展进行了跟踪,主要考察了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样本为上海市长宁实验园三个小班的66名儿童。研究结果表明,与小班初期相比。小班末期儿童的唱数、按数取物、形状认识和实物加减运算水平都有显著提高。&&&&&&&&1、唱数&&&&&&&&儿童10以内的唱数完全是一种机械模仿,但10以后的唱数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10以后的数是按一种内在规律排列的。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帮助儿童较快地理解与掌握数词。现有的研究表明,唱数不完全是一种机械记忆,它本身存在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儿童的唱数水平与他们的数数技能和对数的理解有关。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唱数水平与其他数的技能的获得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刚入园儿童中能唱数超过30的人有44%,而到小班末期能唱数超过30的人增加到79%,能唱数超过50的有52%。&&&&&&&&2、基数概念&&&&&&&&尽管儿童在2岁以后就开始出现数数行为,但他们差不多要到3岁半以后才能形成基数概念,也就是能说出一个集合的总数。一种典型的测查方法是让儿童按数取物。刚入园儿童的基数概念已初步得到发展,所以小班数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让儿童掌握基数概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被试儿童的基数概念在小班阶段发展很快。在刚入园儿童中,有70%的人已经掌握了5以上的基数概念,有43%的人掌握了10以上的基数概念;而到小班末期已有87%的人掌握了10以上的基数概念,有近一半的人掌握了20以上的基数概念,在这些儿童中有8l%的入唱数超过50。这说明儿童的唱数与基数概念的理解有密切联系。&&&&&&&&3、形状认知&&&&&&&&研究表明,儿童刚入园时平均能认识4种形状,到小班末期平均能认识6种形状儿童最早掌握的几何形状是圆形与三角形,其次是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菱形、半圆形、梯形和六边形。到大班末期,儿童掌握得最好的仍是圆形与三角形,掌握得最差的是菱形与六边形。认识半圆形的人数增加幅度最大.可能是因为儿童较早认识圆形,他们一旦学会了半圆形的名称,就能很快认识半圆形。&&&&&&&&4.实物加减运算&&&&&&&&儿童的实物加减运算能力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早在掌握基数概念之前,儿童就知道“添加”可以使一个集合的数量增加,“拿走”可以使一个集合的数量减少。这种有关物体的增加与减少的感性经验为儿童学习数的加减运算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有关实物加减运算的活动在学前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儿童真正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也能为儿童以后的心算与书面运算打下重要的基础。&&&&&&&&对小班末期儿童的实物加减运算的测查,我们只是让他们各做一道题。加法运算题是:“这是一只小熊,它先吃了2块饼干,后来又吃了5块饼干,它一共吃了几块饼干?”减法运算题是:“这只小熊原来有9块饼干,它吃掉了3块,还有几块?”&&&&&&&&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儿童加法运算能力的发展先于减法运算能力的发展,因为有41%的人做出了加法题,但只有21%的人做出了减法题。这一道加法题有点难度,因为小的加数是放在前面的,它比把小的加数放在后面要难,但减法题的难度可能更大一点。从运算所用的身璐来看,大多数人运用了实物数数的方法。在加法运算中把物体全部数一遍的韵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数数身孤各,即先数出2个,再数出5个,最后把所有物体全部数一遍。儿童以后会运用“接着数”的方法,即在一个加数后面接着数第二个加数,而不必把所有物体数一遍。小班儿童的心算能力也开始发展,做加法时运用心算的人多于做减法的人。&&&&&&&&5、小班儿童数学技能之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测查中.小班初期与小班末期的两次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反映了儿童数学认知发展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在小班初期得高分的儿童到小班末期仍得高分。除了减法以外,各种数概念技能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形状认知与唱数的相关性高于认知形状与按数取物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唱数和形状认知都更多地依赖记忆能力有关。两次有关形状认知的测查得分除了与唱数相关外.与其他数学技能都没有显著相关。这说明形状认知对小班来说是相对独立的一种数学技能。(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周&&欣)
上一篇:  
本类热门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 认识鼻子 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