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拳掰手腕世界冠军一用力就会拉伤,手握手掰手腕世界冠军倒不碍事,以前拉伤过一次,大半年前了。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作者:&& 更新时间: 21:10&& 阅读最新章节
正文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
第一章 梦境空间&第二章 属于第三产业的时代&第三章 老师,他打人&第四章 这不公平,我是挨打者&第五章 终于……&第六章 神秘赠品&第七章 很喜欢&第八章 优势劣势&第九章 最直观教学&第十章 借力来打力&第十一章 留级威胁&第十二章 来自现实世界的震荡&第十三章 暴打(上)&第十四章 暴打(下)&第十五章 变通&第十六章 三无功法&第十七章 薛平&第十八章 贴身紧逼战术&第十九章 期许&第二十章 考试&第二十一章 满分试卷&第二十二章 幼苗推荐&第二十三章 强悍的竞争对手&第二十四章 超精准控制&第二十五章 一扇门&第二十六章 法阵进阶&第二十七章 疯狂&第二十八章 不如先天终成空&第二十九章 绝不当炮灰&第三十章 先天不止一家&第三十一章 激活!天才?&第三十二章 拜师&第三十三章 以器入道&第三十四章 拼命!&第三十五章 杀气腾腾&第三十六章 武盟原则:有事并肩上!&第三十七章 再回武盟&第三十八章 在梦境空间复原法阵&第三十九章 玉真养气丹&第四十章 修炼士们想搬离地球&第四十一章 灵魂涤荡&第四十二章 阅卷结束,无人猜中的尖子生&第四十三章 震惊的苏子清夫妇&第四十四章 有那么一群人,称为先天强者&第四十五章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四十六章 强大的上古修士&第四十七章 也许我们都是织女星后裔&第四十八章 嫉妒的目光&第四十九章 筑基丹田&第五十章 “交流”&第五十一章 流言横行&第五十二章 等比例修炼进度&第五十三章 绝对天才!&第五十四章 这是后天体质?&第五十五章 天地灵气不是那么好研究地!&第五十六章 突然跳出来的挑战&第五十七章 章校长也要来掺和&第五十八章 沙袋飞&第五十九章 赠送&第六十章 炼器先炼神&第六十一章 融入法阵&第六十二章 旧友&第六十三章 速回&第六十四章 格斗联合会来人了&第六十五章 迎战&第六十六章 后天高手之威&第六十七章 点名苏航&第六十八章 报复&第六十九章 翻脸&第七十章 飞向未知的远方&第七十一章 庞大到令人眩目的特种军团&第七十二章 军中大比武&第七十三章 吃饭还是打仗?&第七十四章 心如一&第七十五章 这是新兵的水准?&第七十六章 失望的连干部们&第七十七章 对方先拔头筹&第七十八章 神枪手&第七十九章 一己之力&第八十章 重围&第八十一章 酱油支队&第八十二章 BUG一般的存在&第八十三章 给修士们准备的安乐窝&第八十四章 临敌怎可退缩&第八十五章 联手出战&第八十六章 合击之术&第八十七章 失之毫厘&第八十八章 仅靠身体吃饭是不行的&第八十九章 收敛锋芒&第九十章 科技辅助手段&第九十一章 以材料换挑战&第九十二章 难倒父亲竟然是先天体质者?&第九十三章 归家&第九十四章 携手到老&第九十五章 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苗头&第九十六章 再回东海一中&第九十七章 在修士面前,格斗手就是毛孩子&第九十八章 控制力的真谛&有事出门&第九十九章 搬家,分基地流……&第一百章 两情相悦的滋味,是那么美妙&第一百零一章 设备到&第一百零二章 法器成&第一百零三章 讨要材料&第一百零四章 真气透穴辨经络&第一百零五章 模仿黑帮电影的头罩男&第一百零六章 退敌&第一百零七章 材料来自星际开发&第一百零八章 混乱的材料体系&第一百零九章 二阶成&第一百一十章 感知触手&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手腕一个月前受伤了,现在使劲握拳没有力气,和别人掰手腕也使不出力气。_百度知道
手腕一个月前受伤了,现在使劲握拳没有力气,和别人掰手腕也使不出力气。
提问者采纳
休息慢慢才能恢复
始终使不出力气来
用力疼吗?
就是使不出力气来
神经损伤的话需要恢复的时间更长了
就是手腕那里有根筋,只要一甩手腕就会有点痛
肌腱损伤吗?没去拍片子吗?
不过现在好些了
没有以前那么痛了
那就没事,慢慢就好了,运动之前要做准备活动,不要过度,做好保护措施,戴护腕什么的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掰手腕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要看医敷点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couldn't connect to host[转载]『原创访谈』降边嘉措
『原创访谈』降边嘉措
文/影:尼娃卓玛(藏族)
『前言』&&
为了筹备写好《达赖喇嘛传》,西藏自治区政协特地安排了我对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降边嘉措先生的约稿访谈。
今年已经72岁的降边嘉措也曾是一位农奴,对于童年的记忆只有“艰苦”二字。西藏实施民主改革后,降边嘉措成为中央政府重点培养的翻译人才,并一度担任达赖和班禅的翻译。此后,他一直从事自己所痴迷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研究。最近降边嘉措回拉萨探亲,在自治区政协邀请下老人娓娓打开了话匣子,讲述那段历史和历史中的故事……
[尼娃卓玛]:
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西藏政协的访谈。我看过您的一个简历,您为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都做过翻译。您第一次见达赖的时候是多大,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降边嘉措]:
第一次见达赖喇嘛比较早,那是、29日。日十八军的军长张国华和谭冠三政委带领解放军到拉萨,10月26日解放军到拉萨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当时我在西藏军区文工团,几天以后张国华司令员代表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西南军区的司令员和副政委向达赖喇嘛献礼品,要登上布达拉宫。当时要营造一个隆重的气氛,有打着军旗的,我们文工团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打腰鼓,整个横穿拉萨市。我们当时营地没有营房,还是住帐篷,然后在张国华军长的带领下到布达拉宫。
[降边嘉措]:
当时我是一个演员,我就是打腰鼓,主要还是给文工团当翻译,报幕什么的。张国华司令员就到大殿里面去搭黄布,窗帘有个黄布遮挡着,达赖是佛,当时文工团的都是女演员,按照当时的传统他是不能和女演员接触的,所以他们用一种黄色的纱布挡着。张国华司令一直到里面把礼品献给达赖喇嘛,这是代表刘伯承和邓小平献的。张经武在这之前已经代表毛主席向达赖喇嘛献了礼品。那些礼品都是从内地拿来的,有佛像、玉雕、工艺品,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达赖喇嘛。那个时候我眼睛也好,也年轻。我们在一个大殿的广场上,达赖喇嘛在上面,他们两个交谈,那是第一次看见达赖喇嘛。13岁的时候。
[尼娃卓玛]:
那个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降边嘉措]:
感到很光荣,很高兴。因为我父母亲和家属都信佛,我们那个地方是一个小县城,我妈妈虔诚信佛,一天到晚在家里磕头。在那个地方连个小佛都见不到,献哈达都远远地交给他手下的人,活佛都没有给她摸过顶。而我能够见到被称为“神”的达赖喇嘛,而且达赖喇嘛对我们很好,以达赖喇嘛的名义慰问我们。因为我们在那里唱歌、跳舞,走了一天,很累;然后又给饭吃,送过年时的藏食果子,还有肉粥,那个时候觉得很好吃,这也是以达赖喇嘛的名义送给我们的。当时军区文工团的团员有100多人,我们吃着达赖喇嘛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感到很光荣。当时是作为一种解放军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如果我不当解放军就到不了这个地方,见不到达赖喇嘛,更不可能吃到达赖喇嘛送给我们的东西。
[尼娃卓玛]:
回去您把这段经历跟您的妈妈讲了吗?
[降边嘉措]:
妈妈很高兴,她说我们家里你第一次见到达赖喇嘛。
[尼娃卓玛]:
没有想到短短几年之后您就成了他的翻译。
[降边嘉措]:
后来我们到了拉萨,成立了西藏军区,那里很缺翻译,所有的藏族干部都担任翻译工作。后来到拉萨成立的西藏军区干部学校,我就在那里学藏语,因为我是康巴人,藏语有很多方言,有拉萨方言,有康巴方言,还有甘肃、青海的方言。达赖喇嘛就是青海的方言,然后我就学拉萨话。其实我给达赖当翻译的时间比较早,是54年,部队51年到拉萨,52年成立西藏军区干部学校,我那个时候年轻,学得比较用心,可以说比较流利的拉萨话。
[降边嘉措]:
54年送我们这一批藏族学员到内地学习,我们从拉萨到昌都,整整走了56天。我们是解放以后步行到内地学习的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因为我们走过以后,当年公路就通车了,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都通车了。我们去的时候上半年还没有通车。我们到昌都的时候,中央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那时候达赖骑马,在张经武将军的陪同下,他们到昌都以后就把我抽去。当时达赖的妈妈、姐姐、弟弟,我给他们当翻译,那个时候我的汉语水平还不够,所以不能给达赖当翻译。达赖是图旺等其他几个人当翻译,但是经常能见到达赖。我给达赖的妈妈、达赖的姐姐当翻译——达赖的姐姐是西藏爱国妇女联谊会主任,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达赖的姐姐眼睛不太好,戴个墨镜,人还是很慈祥的。他妈妈更慈祥,就是一个青海湟中县的农民。他的弟弟据说现在还在印度,可能和我差不多大,他是达赖的小弟弟,是很大的活佛,所以他的地位很高,要专门配翻译。我就给他们当翻译,那个时候也常见到达赖。
[降边嘉措]:
后来到了成都,他们就坐火车到重庆,我们就留在成都上学。
所以那个时候是54年,我是16岁就给达赖当翻译。
[尼娃卓玛]:
在这之前您给达赖的妈妈、弟弟当翻译,偶尔会见到达赖。您对那个时候的达赖是什么样的印象?
[降边嘉措]:
达赖那个时候就19岁,我和班禅是同岁,38年的,属虎,达赖属猪,达赖是35年出生的,比我大三岁,他地位高,他那个人比较随和。一个是他有图旺当翻译,再一个是有张经武陪同他,他也很忙。整个西藏地方政府搬家了,他的两个经师、副经师等于西藏地方政府的成员,还有藏军司令、喇嘛、活佛。因为当时西藏有13个人大代表,大概有几个是汉人,张国华代表,还有范明,其他都是西藏地方政府和各方面的代表,有班禅,所以他们都在那儿。
那个时候达赖就有一种微笑,后来人家都说他的微笑有点魅力,迷人的微笑,他比较平和。那个时候的接触也不是太多,只是说见的着,他有他的事。我就给他妈妈当翻译。那个时候有规定,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母亲不能参政,母亲不能参加佛事活动,就是在家庭里你是达赖的妈妈,受到尊重。达赖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和宗教活动,他妈妈都不能参加。如果去参加,你就是作为普通的教民给他磕头,而没有任何的待遇。
她姐姐是全国人大代表,当时内地叫妇联,西藏是爱国妇女联谊会,她是主任,所以在那个时候见到过一些妇女领袖人物,比如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蔡畅、中国的女司法部长史良等,西藏妇联接待的时候就是我给她们当翻译。
[尼娃卓玛]:
他们姐弟三个人的性格相似吗?
[降边嘉措]:
那个时候阿里活佛就是淘气,太小了,达赖经常批评他,他个子也小,他在座位上也看不到,别人找他,他就钻到桌子下面,我给他当翻译,他就钻到桌子下面,结果人家找他找不到。到处找他的时候他也站出来。
[尼娃卓玛]:
达赖和他的姐姐性格相似吗?
[降边嘉措]:
达赖的姐姐比较沉稳,59年就和达赖出去了,她好像也不是参与政治意识很强的人,因为她的地位在那里。当时人们是从青海去的,家庭还是一个劳动家庭出身,只是选举她当妇联主任。她话不多,每一次人家说什么,那些四川妇联的领导人宴请她的时候,她就表示感谢,然后人家问她说哪里照顾不周,她说很好,你们安排得很好,其他的话都不是太多。
[尼娃卓玛]:
达赖也是这样一个话不是很多的人吗?
[降边嘉措]:
达赖比较健谈,而且比较爱学习,爱动脑子,智商比较高。举个例子,后来他回来以后当了副委员长,位置高了,按照当时的规定,给他每天早晚两次检查体温,要看脉搏,都是女护士。后来他问她们,说你们看得准不准,教我行不行,他又给护士们看,每次查体温的时候他都很好地配合。他有时候说你们穿着便衣,但是你们是解放军,真正碰到敌人你们能够打仗,你们有没有劲掰手腕。
[尼娃卓玛]:
其实是一个很活泼的人?
[降边嘉措]:
一开始女兵不好意思,但是后来熟悉了以后,有些女兵真的有劲,达赖真的掰不过。然后达赖又和我掰,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藏族同志,不能和达赖掰。
[尼娃卓玛]:
但是他不理会这个。
[降边嘉措]:
他说你也是解放军,你怎么样?给我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我自己出身贫寒,所以我对达赖的印象比较好,其他当时政治上的问题我不懂。有一个是达赖坐的床是用黄缎包着的,他坐的沙发也是用黄缎包起来的。刚才说西藏军区的领导张经武是西藏工委书记,是毛主席在西藏的代表,跟他谈话,他都送到门口,翻译和护士、膳食工作人员,就是管他工作生活的人,也送到门口。再大的官来了,他也不是远送,都是一个姿势,用一个单手握手。后来我们常去,而且图旺是政治翻译,领导人谈话,当时毛主席不在成都,按照规定中央领导谈话的时候,图旺翻译。我是达赖的私人翻译,他大概是4点钟起来,半个小时念完晨经,我们这些人在5点多他吃饭的时候到他面前,一直到他晚上安寝以后,才能离开。就是有什么事情我就翻译,有大事的时候由图旺来翻译,就我们两个。
[降边嘉措]:
因为图旺还有别的事情,还有别的领导,因为当时不光是围着达赖,因为还有阿沛·阿旺晋美和经师等西藏地区的人都来了,所以我基本上是守着达赖。
[尼娃卓玛]:
您刚才讲到了他性格当中可能普通人看不到的另外一面,比较健谈,比较活泼。您刚才也谈到他比较爱学习,我们在资料上也看到,他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刘格平一直在学习,他学些什么?
[降边嘉措]:
毛主席在北京的时候是图旺当翻译,后来毛主席首先要求在西藏工作的汉族同志要学藏语。当时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这些最高领导人带头学习,这个我都是在拉萨亲眼看见的。然后毛主席建议达赖、班禅:你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你们也学习汉语。西藏的领导人,汉族同志学习藏文,你们也要学汉语。达赖喇嘛和班禅当时就向毛主席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汉文、汉语,下次到北京来参加第二次人代会的时候,我就要用汉语和你交流。后来毛主席风趣地跟图旺说:“你听见没有,我们的副委员长要学汉语,那个时候我们两个交谈就不要你了,你就失业了,但是你不用担心,你不会失业,你会当干部。翻译也是干部,我说的干部是大干部,要担负更大的责任,到时候你有任务,我就和达赖直接用汉语交谈。”毛主席还幽默地说,“我要年轻几十岁就可以学,但是我学不了了,只有你学,你们学了和我谈,我是学不了藏语”。
&从那以后,达赖就要求中央给他派一个汉语教员,班禅也提出配一个汉语翻译。后来达赖也没有单独配,但是达赖学习还是很认真的。
&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他的学习交往比较多。刘格平这个人是比较严肃的,比较严谨,工作比较认真,敬业精神比较强,而不是很活泼。当时中央对西藏照顾得非常好,解放初期,我们国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富裕。他身边是100多个人,而且有贵族官员、喇嘛活佛,有他的妈妈和贵族夫人,包括阿沛的夫人。所以每天晚上有很多活动,除了白天安排的以外,正是三日一小餐,五日一大宴,有电影、歌舞、跳舞。当时跳舞很盛行,年轻人都爱跳。达赖当然不能跳舞,每天晚上他就利用这个时间请刘格平给他讲课。当时没有什么适合的课本,刘格平的理论水平很高,口才也很好,他就讲,达赖喇嘛亲自做笔记。讲中国革命史,再一个是讲社会发展史。
[降边嘉措]:
当时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讲社会发展史,从猿到人,从马克思说的五个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部落社会,到奴录社会、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刘格平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讲旧的农奴制度要改革,各族人民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在这方面,达赖听得也很认真。他就讲社会发展史,各族人民虽然发展不平衡,但是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他在听这几门课的时候是穿插讲。
[尼娃卓玛]:
这个时候他会不会有个人的想法和看法会跟刘格平直接交流?
[降边嘉措]:
有交流,而且包括社会改革,西藏改革,他参观内地,尤其是达赖参观了延边。他们到了内蒙,内蒙是我国第一个解放前成立的自治区,然后到了延边,我都没去。到了延边自治州,这么小的民族,他感觉文化水平高,生活水平也好,非常干净,卫生很好。他说我们藏族太脏了,尤其拉萨传诏的时候,拉萨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海拔最高的城市,离太阳最近的,但是拉萨是世界上最脏的城市,因为拉萨没公共厕所。第一个公共厕所是解放军在谭冠三政委的亲自领导下建的,那么多喇嘛,传诏的时候三四万人,一从大殿里出来,蹲下来就拉屎、撒尿,拉萨成了最脏的城市,是最大的公共厕所。所以达赖也觉得延边这么小的地方,人家那么干净,那么卫生,而我们的地方这些东西都要改。
[降边嘉措]:
后来他就说我们要改革,我们太落后了。所以毛主席还给他们两个说,你们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但是你们不要操之过急,不要脱离群众。毛主席多次讲过不要脱离群众。当时为了搞统一战线,西藏规定连文工团演出的白毛女都不让演,就是做统一战线,还是要反帝爱国,不要搞阶级斗争。
[降边嘉措]:
他们要看,达赖喇嘛看了《白毛女》的电影,他自己放那个看。达赖、班禅的家属叫尧西,他们不管过去是农民也好,牧民也好,家庭贫苦也好,他成为达赖、班禅以后,就成为贵族,然后又给他封号,给他庄园。在这之前,他们两个一个是湟中县的,一个是循化县的,所以家庭也是劳动人民出身的。那个时候不光是简单的说农奴主不好。刘格平是从宏观上,更高的层次上讲社会发展史,农奴社会、封建社会都不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内蒙古是1947年成立的自治区,后来他们提出重要的口号,就是“内蒙古人民的今天是西藏人民的明天”,所以还是要走建立民族区域自治,要走民主改革的道路。尤其是延边,我多次讲过,他讲改革的时候,就说在内地搞了很多,那个时候还是54、55年,人民公社是以后的事。对于农奴制度,当时给我的印象是没有什么留恋的、要维护的,他都觉得我们的藏族要发展,太落后了。他说以后你们去看,延边很好,我们拉萨太脏了。
[尼娃卓玛]:
但是在59年的时候,当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再为他做翻译的时候,西藏发生了骚乱。过了几天之后,达赖就走了。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您当时是什么反应?您当时怎么想?
[降边嘉措]:
北极阁宾馆现在还在,在东单附近。每年人代会的时候我们都要集中,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的预算、决算要保密,还有文件没公布以前也要保密,所以我们翻译都要集中。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54年开的,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是59年4月10日开的。我们3月底就集中了,3月份已经开始准备翻译一些文件,我们翻译的一部分人员都在集中。结果后来就说拉萨发生了3·10事件,当时没有报道,但是我们听到了,真正的报道是3月20日开始平叛的时候,4月28日周总理发布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
[降边嘉措]:
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震惊,我们还等着达赖来。后来图旺还在,领导就成立了翻译小组,国家民委的部级干部当我们的翻译组组长,那个时候就确定我们两个过去给达赖当翻译,这次还让你们当,意思是我够格了。内部消息说毛主席辞去国家主席职务,由刘少奇担任,这个信息我们都知道了,然后朱德当委员长,毛主席是党的主席,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当时我们很高兴,说这下可以为两个主席当翻译,我还跟图旺说,不要你一个人全抢了。当时我们很高兴,就在北极阁,而且我们集中起来的时候,当时我们也都是单身汉,没结婚,就住在那儿,大家也很高兴,不用自己在食堂里吃。结果突然说西藏发生这个事,达赖不但不来,还走了,就感到非常震惊。
[降边嘉措]:
不过当时有一个说法,我们的文件和中央说的是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叛乱劫持达赖,所以在劫持期间任命班禅作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然后在59年第二届人代会选举的时候,选举班禅为副委员长。保留达赖的副委员长的位置,就是两个副委员长了;选举阿沛·阿旺晋美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所以西藏就有三个领袖人物挂职中央。他们说达赖是被强迫劫持的,当时他的选择真的很无奈,欢迎他有生之年能回来。回到他阔别半个多世纪的祖国,回到故土西藏。望卓玛在执笔写达赖喇嘛传时能真实记叙,不夸大也不贬低达赖喇嘛。
[尼娃卓玛]:
您放心,我一定做到。后来您就成了班禅的翻译。
[降边嘉措]:
59年4月以后就给班禅当翻译。
[尼娃卓玛]:
您见到班禅和见到达赖在感觉上会有不同吗?
[降边嘉措]:
没有,见班禅也是比较早。
[尼娃卓玛]:
您在这之前很早就见过了?
[降边嘉措]:
52年4月份,九世班禅在内地青海圆寂了,在青海省玉树州一个镇子的寺里圆寂了。十世班禅在民国政府时没有进来。后来根据协议,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再回到拉萨,这是一件大事情。当时西藏政府还没有,西藏军区和工委就隆重欢迎班禅。当时军区文工团只有四个藏族人,三个是女的,只有我一个男的,这样就让我给班禅献哈达。拉萨的市民、僧俗官员也有人翻译,解放军也组织队伍表示对班禅的尊重,那个时候就见到班禅,第一次给他献哈达。
[降边嘉措]:
当时我真的感到很光荣、很自豪,要是不当解放军怎么可能和他见面。因为可能是我从小的观念,一个是小时候喇嘛骗过我妈妈,所以从那以后我不太信教,再加上解放以后共产党进行唯物主义教育,所以我看到达赖、班禅的时候没有磕过头,没有把他作为活佛和神的化身,只是对他们很尊重。所以当时我还是这样,我当了解放军,真的有一种翻身解放的光荣感。我妈妈连小活佛都见不到,我能够见到达赖和班禅,直接给班禅献哈达。班禅比我高一点,因为是同岁,他大概是1米8的样子,那时候我们两个都没那么高,我给他献哈达,我毕竟是一个普通的战士,结果他主动和我握手。
[降边嘉措]:
班禅是性情中人,达赖基本上都是一只手握手,除了特殊的用两只手,他给周总理、陈毅都是两只手,其他人都是一只手。班禅不是,班禅高兴的时候什么人都是两只手握手,有时候人家过来,他还打招呼。
[尼娃卓玛]:
您给他也当了好几年的翻译,你们两个又是同龄人,会不会建立一种属于你们两个之间的友谊?
[降边嘉措]:
我从59年一直到62年就给他当翻译,62年以后他受批判,然后就文化大革命,就关了十年。文化大革命68年批判他的时候又让我翻译,当时是民委派我去当翻译。西藏红卫兵那个时候说我们不要翻译,我们要用汉语讲,我要让首都人民、全国人民都知道班禅的“反革命罪行”,所以他们就用汉语讲,根本没用翻译。我当时见到了他,是在万人批判的时候。所以62年以后,在北京,毛主席、周总理见了他,当时是洛桑崔之给他当翻译,他也是我们的老乡,是党员,领导干部。他是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他的翻译水平当时没我们好,当然规定是这样。62年6月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他,从此以后他就没有见到毛主席。62年以后,他回去,当时是八届十中全会,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阶级斗争。西藏就说他是农奴主的代表,说外有达赖,内有班禅,里应外合,就把他们两个都批判了。但是受苦最多的还是他,因为达赖在国外,他在国内。
[降边嘉措]:
62年批判以后,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同时免去了西藏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李维汉、班禅和达赖三个人的副委员长职务。当时还是周总理关怀他,怕在西藏出事,后来刚好沈钧儒——著名的爱国人士,是抗战七君子,他就在社科院后面的东总布胡同,他逝世以后,就让班禅住在那儿。班禅住在那儿的时候我就去看他,那个时候他已经受了批判,撤销了他的职务。
[尼娃卓玛]:
那是您最后一次见到他?
[降边嘉措]:
那是64年,文化大革命是66年起来的,文化大革命差不多以后,红卫兵运动过去以后,又批他,68年就把他关起来了,一直到77年才把他放出来,九年零九个月。他出来以后,第一次接见外宾是当时的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我又给他当翻译,因为我会印度语。那个时候他没地方住,临时住所在和平宾馆。我第一次见到他,那时候话都说不利索了,人都有点傻乎乎了,但是恢复得很快。他的年纪也不大,那个时候他才41、42岁。当时还没有落实政策,79年以后恢复政协副主席,80年恢复副委员长职务。他向别的方面了解说我没有揭发、批判他,后来他说你还是很正派的人,所以他对我有好感。有些人给过帮助,甚至好处的人,最后揭发批判他,他也不太交往。
[降边嘉措]:
他爱聊天。他的很多知识是聊出来的,因为这十年他被封闭,他经常派人接我到和平宾馆,后来那边的房子修好以后,就让我讲了一些外面的情况,当时文化大革命怎么样了,刘少奇是是怎么死的,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一个一个问。我也比较爱学习,了解的情况也比较多,文化大革命期间骑着自行车到处看大字报,他对这些事就很感兴趣。
[尼娃卓玛]:
您给他讲这些的时候他有什么反应?
[降边嘉措]:
他很惊奇,他说这是党犯的错误,像刘少奇、彭德怀这样的开国元勋,党的国家领导人都受到这样的委屈,我个人算得了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觉得他还是比较豁达,比较开放的。他说胡耀邦批评过他,那个时候胡耀邦找他谈的时候不用翻译了,他说当时在监狱只有三种书,马列的书、毛主席的著作、鲁迅的著作,其他的都不能看。鲁迅的著作他说我看不懂,毛主席的著作我是认真看了,现在我马列的水平比那些批判我的人还要高。在那十年他有一本新华字典,他都翻旧了,后来出来以后条件好了,有新的新华字典。他把这本新华字典放起来,说这是他最好的老师,放在佛龛上。
[降边嘉措]:
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接触也比较多,一个是翻译,然后是80年我到社科院,不当翻译。我已经当了24年的翻译,56年到80年,那个时候翻译毛主席著作和马列著作有一种光荣感。80年以后年纪也大了,我再翻译就不行了,正好社科院成立少数民族研究所,全国第一次招聘,我就报考,结果录取了。后来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消息,说发现了什么优秀人才,还介绍我。我成了藏族的第一个副研究员。西藏大学是85年才成立的,已经差五年了,内地已经开始恢复评职称,西藏大学和西藏社科院都还没有成立,还在筹备。85年成立,然后建立学术委员会,评职称,我就成了第一个副研究员。
[尼娃卓玛]:
您很谦虚。我们也知道,在西藏民主改革51年的历程中,您个人的历史也是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的缩影。当您回顾自己经历的风风雨雨、人情世故,您觉得哪些是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转折点?
[降边嘉措]:
在我的一生中有几个,一个是50年解放军到了我的故乡。我们家也穷,我们是在巴塘县,是在江边,我们那个地方和西藏是一江之隔。我的母亲就是现在西藏的盐津那个地方的人,他们流浪过来,我们在巴塘还是外地人,家庭也比较穷。当时国民党在那个地方办了一个小学——“国立巴安小学”和“国立巴安示范学校”。为什么叫巴安?本来我们那个地方叫巴塘,国民党来了以后说巴安人不老实,说我们老造反,要安定,所以就把那个县改为巴安县。我们是夏邛镇,后来改为“同化镇”。藏族传统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当喇嘛,第二个孩子成家立业,如果有三个孩子,两个孩子去当喇嘛,所以当喇嘛的人太多了。毛主席说这样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发展人口。很多小地主一个是有宗教信仰,一个是对汉人不放心,他说你们把我们的孩子强迫到你们的学校穿汉装,他们宁可送到寺院当喇嘛。但是国民党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孩子。我们家穷,我们人多,我们就当学差。国民党学校那个时候是派差学习,头人不愿意去,就跟我们说,说你帮我们出差去读书,我的孩子不读,你去代替我们家的读,这叫派学差。
[降边嘉措]:
小学我读了四年,当时可以跳班,二年级我把三年级的课学完了,就到了四年级。四年级读完以后,就把五年级的课学得差不多,就跳到六年级。到50年的时候,小学就读完了。小学毕业以后,当时巴塘县只有国民党办的师范学校,但是西康是49年年底宣布和平解放,当时的政策也不明确,解放以后凡是国民党的东西都不要,所以学校大部分的老师和校长都是汉人,这样学校就没有了。那时候我周岁还不到12岁,那个时候有钱的人就要到康定,那个时候到康定是很难的,到康定上中学。我们的班里大概40个学生,有13个比较有钱的学生到康定学习,其他的人各回各家。
[降边嘉措]:
我们当时没有什么出路,当时我哥哥就参加了解放军,他是先走了到康定参加解放军,他来信说我们家里只有参加解放军才有希望,千万不要当喇嘛。当时我们家里没有一个人当喇嘛,我还有一个舅舅是非常虔诚的,他就动员我哥哥当喇嘛。我哥哥不当,他就动员我,说我很聪明,我也不愿意。后来我和姐姐一起当解放军,这是我面临的一个大的转折。如果我去当了喇嘛,或者到康定学习,可能我就会走另外一条路。这是一个转折。
[降边嘉措]:
再一个是54年的转折。本来我是很喜欢解放军的,感到当解放军光荣,对人民军队真的有一种本能的感情。然后送我们到内地学习,刚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所以我就先给达赖的妈妈、姐姐、弟弟当翻译,然后我又到内地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从巴塘到拉萨,我就觉得拉萨很大;从拉萨到成都,我就觉得成都更大;结果55年又到了北京参加第二次会议,那个时候又到了中南海。所以54年是我的一个转折。当时第二年要调我到北京,要成立翻译局,我也很矛盾,一方面北京的金山上是毛主席住的地方,另一方面到这儿以后就要脱军装,我和图旺都是解放军,又不愿意脱。我到北京两年,我是58年办的转业证。所以5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
[降边嘉措]:
56年以后,我算是比较成熟了,那个时候是18岁。当时北京民族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号称四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主要出毛主席的著作,然后他们的著作由我们民族出版社翻译,解放军出版社是部队的,还有外文出版社。当时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翻译马列、毛主席的著作。我参加了《共产党宣言》第一版的翻译,当时不是一个人翻译,我们是集体翻译的,集体反复斟酌进行翻译。所以从56年到80年,我搞了24年的翻译。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我既没有参加红卫兵,也没有参加造反,这十年都在翻译毛主席的著作,反复修改,再出版。所以我当时的汉文水平、理论水平还可以,我不是唱高调,我真的觉得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很好,我很投入的,认真翻译,还是很信的,觉得有一种光荣感。
[降边嘉措]:
然后就是80年。80年,我写了一本小说,写的就是进军西藏、解放西藏,80年发表了,被称为藏族当代第一部小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是胡乔木同志当院长,向社会上公开招考,这是全国解放以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报的是副研究员,考上了,胡乔木亲自给我发的证书。从那以后到现在就是搞研究。
[降边嘉措]:
原来是进军西藏、解放西藏,走过了全过程。第二个就是到北京参加翻译藏文版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前四卷翻译过几次,二十多年来几乎天天在那里翻译,自己也很投入。
[尼娃卓玛]:
现在对《格萨尔》的研究对您来讲,您个人最大的成就在哪里?
[降边嘉措]:
成就也说不上。我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当时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给我的印象很深,藏族人民得到了一种翻身解放的新生活。这以后,我54年到内地学习的时候,当时团中央号召,当时出了一本英雄传,这本小说我就看了一年,因为当时看不懂。后来就看《保卫延安》,写彭德怀。我觉得这些东西很好,非常鼓舞人,我们说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也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应该用小说的形式来写。我就自不量力,我和同志们一起写小说,那个时候我经常爱看包括俄国、苏联的小说,然后就开始写。
[降边嘉措]:
59年民主改革以后,我就开始写。一直到80年,整整写了二十年。因为当时有好多政治运动,不能发表,后来到了社科院,因为它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并不是说要搞《格萨尔》研究。我到社科院以后,我们的老所长和我们的副院长是文艺理论方面的权威,他亲自和我说,你可以写小说,也可以研究当代,但是我们觉得《格萨尔》的工作很重要,这件事情由你来做比较好,而且你的康巴方言很好,也了解安多和西藏方面的方言,你的身体条件也很好。然后就让我作为学科牵头人,我们这代人听组织的话,听党的话的观念比较强,我就说好,我不写小说,我就搞《格萨尔》。搞的时候也还是很认真的,在做的过程中我也就知道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降边嘉措]:
因为《格萨尔》过去就流传,但是不知道它的价值和意义,也不知道领导为什么那么重视。过去也看过马克思、恩格斯对《荷马史诗》的评价,黑格尔就说中国没有史诗,说中国只有散文,说只有成熟的民族才有史诗。这样我们的领导说中国不但有史诗,还有很多的史诗,而且有《格萨尔》史诗。所以让我当牵头人,我也感到很荣幸。
[降边嘉措]:
我们干了三件事。第一个是搜集、整理、抢救。一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得很厉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把《格萨尔》打成大毒草,很多著作都被打成反动权威,但是政府发文件作为大毒草的就《格萨尔》一个。当时举报揭发,说《格萨尔王》是为西藏独立制造舆论,藏族的领袖要称王,他们要搞独立王国,当时只有藏文,领导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定为反动著作,这样把很多东西都破坏了。然后说歌唱《格萨尔》的人就说是反动农奴主义,为他们招魂。80年以后中央拨乱反正,就是要把过去弄掉的东西抢回来。
[降边嘉措]:
当时就是恢复、抢救,一个是把资料收集起来,一个是把艺人找来,请他们讲。很多农民也很智慧,把书藏在土坯墙里,然后在外面敷着牛粪,脏兮兮的。粉碎“四人帮”以后重新抢救的时候,才把这些拿出来。当时我们的经费也不多,要给他一些报酬,老百姓都不要。老百姓说你们只要不再搞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你们只要是真正抢救就给你们。所以我们也很感动。
[降边嘉措]:
第二件事情就是搞研究,写一些著作。我写过《〈格萨尔〉初探》。这是我们国家研究格萨尔的第一部专著。季羡林一直很关心《格萨尔》,他说你不光是对自己的地位认识不足,这不光是研究《格萨尔》的第一部著作,而且是我们国家研究史诗的第一部著作,我们国家过去没有。30年代大革命失败以后,茅盾在《中学生杂志》里介绍过希腊的史诗,他说我介绍过印度史诗,也谈不上专著。你是真正把我们国家自己的史诗介绍了,第一部专著是你写的,你的学术上的贡献很大。我说,季老,您千万不要这么说,我们怎么敢和你比,你是学术界的泰斗。他说不是,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作用。所以从那以后,就开始搞研究,就写了第二部。
[降边嘉措]:
第三个就是培养学生。第一个研究《格萨尔》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是我带出来的。当时也是靠媒体宣传,第一次让我带研究生的时候,我也没这个勇气。在各个民族学院学习的,不管是学习一年、两年,那个时候算工龄,再一个就是大专文凭,所以我最高的学历是大专。我说我自己这样的水平怎么带研究生,到后来领导说我行,我就成为藏族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
[尼娃卓玛]:
谢谢您今天接受我们西藏自治区政协的约稿访谈,回京后,代我向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问好!谢谢!祝您健康长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掰手腕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