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南方都市报电子版版书!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_正版电子书在线阅读_百度阅读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支持以下平台(点击下载客户端)
畅销飙升榜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2版)
亚马逊评分:
您也可能感兴趣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英文版自2001年首版以来,一直是学习质性心理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入门书,《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译自2008年的第二版。《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质性研究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四种具体的设计方法,即半结构式访谈、参与观察、日记和焦点团体,六种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即扎根理论、现象学方法、个案研究法、话语心理学、福柯式话语分析和记忆研究法,最后总结了评价不同质性研究方法的标准。书中还列举了具体的研究案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不同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程序。尤其在介绍了每种质性研究方法之后安排了两个互动练习,便于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活学活用。附录还收录了英国密德萨斯大学三位本科生的质性研究报告,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这对于质性研究的新手非常有参考价值。《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既注重每种方法的认识论基础,又包含了具体的研究实例,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社会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既可以用作高等院校质性研究教学的教材,是学生进行质性资料分析方便实用的手册,也可以作为研究人员了解并尝试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参考用书。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编辑推荐:为什么心理学研究要运用质性方法?怎样在心理学研究中运用质性方法?质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争论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第二版对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更新了很多资料,以反映这一领域的发展。但是威利格的写作风格并未动摇,一如既往地便于学生轻松阅读和教师教学。《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还考察了:自反性和伦理、不同取径的比较和优势、写作质性研究报告的方法。《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包含了更多的互动练习和作业,以便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质性研究方法。作者尤其在附录的研究报告中以注解的形式强调了新手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随着《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这类书籍更多的出版,随着更多的人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从事心理学研究,我相信人类对心理学的理解会愈加丰富和深刻,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秘也会曲径通幽,惊喜连连。――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本专为初学质性研究者所撰写的入门书。作者以简明的叙述及通俗易懂的案例把源于西方现代哲学的深奥研究理论及方法介绍得入木三分。如果你完全没有学过质性研究,读完该书后,一定会惊叹于质性研究对个体经验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如果你只了解量性研究,你无疑会受到挑战,很可能会去穷究质性研究的来龙去脉。无论是谁,读此书后都会受益,你的视野也必将由单一变多维;西方的定性方法论也将由遥不可及成为你理解社会现象的便捷工具。――李瑾 美国布朗大学教育学暨人类发展教授
作者:(英国)卡拉?威利格(Carla Willig) 译者:郭本禹卡拉?威利格(Carla Willig),1986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87年获得剑桥大学犯罪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威利格现为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有着丰富的心理学质性研究实践经验,从事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教学逾20年。她的研究兴趣是话语分析的应用研究及其认识论基础,最近又关注现象学研究方法。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历史,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分会副会长,《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和《心理研究》编委。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等10多套大型丛书。
第1章从食谱到探险1 认识方法和认识对象3 实证主义3 经验主义4 假设―演绎主义5 “科学方法”之批判6 女性主义对认识论的批判7 社会建构主义9 认识论与方法论10 质性研究10 本书概要14 三个认识论问题15 扩展阅读17 第2章质性研究设计18 质性研究设计的一般原则18 研究问题24 选择“正确”方法26 半结构式访谈27 参与观察32 日记34 焦点团体35 扩展阅读38 第3章扎根理论39 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40 扎根理论研究的一个实例48 扎根理论的版本49 扎根理论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局限52 三个认识论问题54 互动练习57 扩展阅读57 第4章现象学方法60 现象学60 现象学方法61 现象学与心理学62 描述性现象学63 解释性现象学64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65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实施66 个案的分析67 操作范例68 个案的整合71 解释73 写作74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一个实例74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局限77 三个认识论问题80 结论82 互动练习82 扩展阅读83 第5章个案研究86 心理学个案研究的方法88 个案研究的设计类型89 程序问题91 个案研究的一个实例96 个案研究的局限98 三个认识论问题101 结论102 互动练习103 扩展阅读104 第6章话语心理学106 “语言转向”106 话语心理学与福柯式话语分析110 话语心理学111 话语分析的一个实例118 话语心理学的局限122 三个认识论问题124 互动练习125 扩展阅读126 第7章福柯式话语分析128 分析文本的选择130 话语分析的程序性准则131 访谈摘录六阶段示例134 福柯式话语分析的局限141 三个认识论问题143 话语心理学与福柯式话语分析的主要区别145 互动练习146 扩展阅读147 第8章记忆研究151 叙事心理学152 记忆研究法154 为什么要研究记忆155 资料收集与分析156 “说对不起”:记忆研究资料分析示例160 记忆研究法的局限162 三个认识论问题165 结论167 互动练习168 扩展阅读168 第9章质性研究的质量172 优秀质性研究的标准173 认识论与评价176 本书几种质性方法的评价178 一些警告180 质性研究的机遇和局限181 关于技术的说明183 “什么”和“如何”185 扩展阅读186 附录1如何理解“支配性”?借助记忆进行的解释187 自反性前言187 摘要188 导言189 方法190 参与者192 程序192 记忆的分析193 记忆的比较200 讨论201 参考文献203 注释203 附录2异性恋关系和女同性恋关系虐待行为的质性研究205 自反性前言205 摘要206 导言207 方法210 自反性211 结果212 讨论223 参考文献226 附录228 附录3欣赏艺术的情绪体验:在国家美术馆的一项观察229 自反性前言229 摘要230 导言230 方法231 场景231 参与者232 伦理考量232 画作232 实践考量234 分析235 讨论237 参考文献240 参考文献241
质性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代序)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记得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那些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进行毕业答辩时,不时会有北大和北师大心理学系的老师来参加。而如果博士论文使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我就必须随时做好现场答疑的准备。答辩过程中,这些心理学专业的教授们总会问我(而不是问接受答辩的学生)如下一些问题:质性研究的样本量这么小,如何具有代表性?质性研究的结果如何从样本推广到总体?如果研究结果不能推广,这种研究又有什么意义?质性研究者的主观性这么强,甚至研究结果都可能因人而异,那又如何保证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是否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技术或工具保证质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如果不同研究者使用同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是否可能获得同样的研究结果?质性研究如何保证其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和普遍性?通过这种非常个人化的、小规模的实地研究获得的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等等,等等。虽然我使尽浑身解数,力图为这些来自不同专业、偏爱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者们回答这些问题,但也经常被问得瞠目结舌,不知如何解释才好。而一场博士生答辩会也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了答辩委员会成员之间针对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孰好孰坏的辩论会,应该答辩的博士生坐在一旁无所事事,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而各位教授们却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因此,当我看到这本《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时不禁暗喜,心想如果那时这本书已经被翻译过来,或者我们的心理学教授们知道这类英文书的存在,也许我就不必那么费尽心机,做口舌之争了。这本书2001年就出版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8年修改过的第二版。这说明在国际心理学界,质性研究方法在不断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现在本书在我国翻译出版,这说明我国的心理学研究也有同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问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来自十分不同的研究范式,对世界本体的看法、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从事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心理学领域内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们秉持的方法论也很不一样。根据我的了解,侧重心理测量和实验心理学方向的研究者们往往会更加看重定量(特别是实验)的方法,而从事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学者们则比较青睐质性研究方法。当然,如果研究问题需要,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结合使用不同的方法也是可行的。虽然这样的结合需要特别慎重,在讨论研究结果的效度、信度和推广度问题时需要注意自己的研究立场和话语差异,但如果双方能够多一些相互理解和借鉴,总会达到利大于弊的效果。来自不同范式的研究者们如果可以悬置自己的“前嫌”和“偏见”,敞开心扉,放开眼界,一定能够在对方的领地里领悟到另一番天地。其实,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很多心理学大师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都使用了质性的方法。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使用的方法就与质性方法非常类似,其样本主要来自弗洛伊德自己的病人,而且数量还少得可怜。他不仅通过对个别病案的深入分析,形成了自己卓有洞见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对人之本质的认识,而且他的很多个人洞见和理论思考均来自对自身经验的体悟和反省,包括对自己的梦的解析,对自己与病人之间相互移情的分析,等等。作为一名学术巨人,弗洛伊德被公认为影响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最重要的三个犹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不仅对心理学而且对教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初使用的也是质性研究方法。他采用的样本非常小,主要通过对自己三个孩子的细致观察和深入追问(其典型技术被称为“临床访谈”),了解儿童思维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及其阶段性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他和自己的同事们逐渐扩大和丰富研究样本,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理论解释。只是后来由于担心受到学术界对其小样本的质疑,他才特意将自己的研究发现运用到大样本的调查中,其效果也只是在更大范围内验证了自己原初的研究结果而已。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也都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他们具有长期在本领域从业的个人经验,有丰富的个人实践性知识,而且熟谙本领域的学术传统,对学术发展的走向有深刻的个人洞见。虽然他们只是对自己手头的少数典型个案进行细致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却改写了世界心理学的历史。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在研究中投入了自己个人的主观情感、审美品位和价值取向,其研究成果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罗大众”(无论身处这个地球的西方还是东方)均具有心灵洗涤和精神提升的作用。更有甚者,最近这些年风靡世界的美国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师亚龙的自传体小说,在中国大陆也被频频翻译成中文。虽然这些小说的很多情节和细节显然是作者“虚构”的,但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道理(乃至人生安身立命的道理),特别是那些揭示人的内心潜意识和阴暗面的细微提示,却让我等心理学外行们也爱不释手,玩味无穷。我在暗暗对比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不仅感叹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潇洒玩味,而且佩服他敢于暴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以及情感和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卓越勇气。作为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质性研究者,我个人并不认为严肃的学术研究可以对“事实”进行虚构,亚龙的小说在严格的意义上也不能称为学术“研究”。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能让读者在认识世界、理解人性方面如此受益,使我不得不怀疑“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界限到底何在。援引上述心理学大师的故事,并不是希望为质性研究辩护,贬低定量研究的功效。使用不同研究范式得出新颖的心理学知识、改变人类自我认识的大师们当然也大有人在,如心理测量的开山鼻祖桑代克、实验心理学的大师巴甫洛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斯金纳、认知心理学(早期的)的代表布鲁{,等等。之所以着重介绍上述几位心理学大师是为了说明,富有洞见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需要大量的样本,也不一定苛刻地要求研究者保持客观中立,不介入被研究的现象,不动用自己的情感、审美和人际影响。人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表明,重大发现往往依赖于科学家的个人洞察力和想象力,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实验前人的研究成果。任何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都必须成为科学家的“个人知识”,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发现灵感,为其终生不懈的艰苦努力提供信仰和寄托。这种个人知识并不是不具备公共性,而是成为了科学家自身的一部分,科学家本人也已经栖居于被研究的现象之中。这种相互栖居使得科学探究成为一种具有本体意义的、科学家的“存在”状态,而不仅仅是一些外在于科学家的技术性活动或工具的运用。此时,科学家的知识和行动相互渗透,知行合一,其研究与生活也是处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状态。如果自然科学都是如此,那么人文社会科学更应该是如此。后者研究的是人类自己出于“主观”意愿而创造出来的社会,其行动规则和风俗习惯是可以因时代和人类自己的需要而不断改变的。虽然经过世世代代的合法化和制度化,人类的“主观”意愿已经变成了现世中的“客观”现实,但这些“现实”归根结底毕竟还是人类“主观”的社会建构,还是有意义存在的,因此也还是有对意义进行解释的空间。而深入人类(这一最复杂、最变化多端、最不可琢磨的社会动物)的心灵探寻意义,这是一个何等需要勇气、胆识、想象、审美、乃至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行动!心理学,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门跨越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研究领域,因此它也就有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想象余地。随着《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这类书籍更多的出版,随着更多的人使用不同类型的方法从事心理学研究,我相信人类对心理学的理解会愈加丰富和深刻,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秘也会曲径通幽,惊喜连连。陈向明日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探险是对新的、可能令人不安的经验保持开放态度。” “探险意味着敢于进入新的领域。” “探险是发现某些新鲜、令人兴奋的事物的过程;存在一点点危险。” “探险是令人兴奋的和非同寻常的历程。存在很多的乐趣,可能也有一些挑战。探险令我获益良多。” “伊妮德?布莱顿的故事……[大笑]……探险令人兴奋,可能会给当事人自身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它有时是可怕的,但最终结果是安然无恙的。你会很高兴经历了它们。” “探险是一种探索新地方、结识陌生人和拥有新体验的超常活动。这些活动在本质上可能利弊参半。” “探险是突然的、令人惊讶的事件,也是令人愉快的,因为它们是出乎意料的。” 一谈到“探险”,就会激起人们的遐想。我们想知道什么是探险,它给人什么感觉,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把探险者看做因为经验而改变了的人,永远不会再与过去完全相同,目的是要就上列对“探险”的几种解释回答这个问题:“‘探险’这个词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解释大多都提到,“探险”涉及某些“新的”、尚未可知的事物,某些我们以前未曾经历过的事物。同时,有人认为“探险”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尽管难免会有风险。我们认为应该把研究过程看做一种探险。当我还在读本科时,我认为“研究方法”类似于食谱。研究工作包括选择正确的原料(如有代表性的样本,标准化的测量工具,适合的统计检验)和按正确顺序(“程序”)来操作它们。尽力“处理得当”之后,我们就会屏住呼吸,希望实验已经“成功”了――就好像徘徊在厨房里,等待着美味的菜肴出锅。如今,我要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研究。“研究方法”已成为接近问题本质的方法。它们也是证明答案合理性的方法(这就是研究方法与认识论的共同点,将在下文讨论)。无论怎样,我对研究的理解已经由机械模式(如何将适当的技术运用于研究主题)转向了创造模式(我如何才能发现?)。我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已经从“食谱”转变为“探险”。 本章我想较为详细地探查“研究”的含义以及心理学中的质性方法的研究特征。为此,需要先介绍一些哲学上的重要概念,诸如“认识论”、“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和“假设―演绎主义”等。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把诸如“科学”和“知识”等熟悉的概念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本章的目的是要给大家提供一种知识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并确定此类研究的定义性特征。
亚马逊评分
帮助平台入驻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第3版) _正版电子书在线阅读_百度阅读
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第3版)
支持以下平台(点击下载客户端)
畅销飙升榜
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第3版)
亚马逊评分:
您也可能感兴趣
《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第3版)》主要内容:如果您意欲用访谈方法着手研究王作,或者曾经使用过此种方法,阅读《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将使您在以下问题上获益:使用访谈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以叙述作为理解方式的可能性。如何设计研究方案,以及通过流程对研究者加以引导的简易而有效的办法。蠢研究流程中应避免的陷阱,以及如何建立与访谈对象的交流渠道、如何联系和筛选受访者。蕾知情同意书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制度审查委员会(IRB)发挥作用的方式。聆听和提问的方法。研究参与者融洽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平等性在访谈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管理、利用和分享从深度访谈中所获得的数据。
《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第3版)》:万卷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译丛。万卷方法是重庆大学出版社自2004年7月以来陆续出版的一套深入、系统地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问题的书系,至今已出版图书40个品种。“万卷方法”的理想为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一个内容规范、使用便捷的“研究方法工具箱”。“万卷方法”的受众?图书馆及大学社会科学各院系的资料室。?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人员。?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人员。?社会科学各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
作者:(美国)埃文?塞德曼 译者:周海涛埃文?塞德曼,马萨诸塞大学教育学院质性研究方法与高中教师教育领域的教授。著有《马萨诸塞大学的奥斯瓦德。蒂波与早期宣言》(2002),《成为中学教师的职业指南》(1999)、《教师的语言》(1985),发表论文多篇。
导言第1章 为什么进行访谈访谈的目的访谈:“特定的方法”还是“普通的方法”为什么不访谈结论第2章 深度的现象学访谈结构三轮访谈序列遵循结构访谈的长度访谈的间隔结构和流程的替代方案谁的意义?效度和信度亲历过程第3章 研究计划书:从想法到文本再到行动作为程式的研究计划书研究任务约定从想法到语言还应当做什么研究计划书的框架问题原理处理材料测试你的设计结论第4章 建立接触、联系渠道并筛选受访者便捷渠道的危害性通过正式的“守门人(gatekeepers)”的渠道非正式的“守门人”接触方式和层级进行联系亲自联系、访问建立受访者信息库一些逻辑性考量因素筛选受访者筛选过程中必须避开的陷阱多少受访者才是足够的第5章 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和知情同意书贝尔蒙报告地方性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建立 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的八个主要部分做什么、多久、怎么做、什么结果、为谁做风险、不适及损伤受访者的权利可能的收益记录的保密性结果发布关于儿童的特殊条件联系信息及知情同意书副本确认研究伦理调查委员会审查过程和知情同意的复杂性第6章 技巧不代表一切,但它居于重要地位少说、多听跟随受访者所讲的内容多听,少讲,并提出真正的问题跟随,不要打断两种特别喜欢的方式要求受访者重构,而不是回忆聚集受访者注意力,并询问具体细节访谈时不因个人变化而起伏不定限制你自己的互动探究笑声顺从你的直觉谨慎地运用访谈提纲容忍沉默结论第7章 访谈是一种关系访谈是一种“我-你”关系融洽的关系社会群体认同与访谈关系区分隐私、个人经历和公众经历避免建立治疗性(或矫正性)关系互惠平等第8章 分析、解释以及分享访谈材料管理数据将访谈和分析分开:访谈间隔中应当做什么对访谈进行录音转录访谈录音研究、简化和分析文本分享访谈信息:概要和主题确立、分析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解释材料附录:两份概要南达――一个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的幸存者贝蒂――长期日间保育员 参考文献专有名称汉英对照表万卷方法总书目
质性研究可以被认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它具有探索社会现象、对意义进行阐释,以及发掘总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质性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超学科的领域,被运用到与“精神科学”有关的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护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它不是来自一种哲学、一个社会理论或一种研究传统,受到很多不同的社会思潮、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近年来,质性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梳理和探讨,但迄今为止很多问题仍在探索和争议之中。
第1章 为什么进行访谈我之所以进行访谈,是因为我对其他人的故事很感兴趣:简单地说,听故事是理解、认知的一种方式。故事一词,源于希腊词histor,意思是指“智慧”而“博学”的人(Watkins,1985,P.74)。讲述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人们在讲述故事时,他们从意识流中挑选自己经历的细节。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每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开端、过程和结尾组成(Buth―cher,1902)。为了详细叙述自己经历的开端、过程和结尾,人们必须反思自己的经历。正是对经历的细节的筛选、回忆、整理,以及赋予其以意义,让讲述故事成为一种意义生成的过程(Schutz,1967,PP.12,50)。人们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时,所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是其意识的缩影(Vygotsky,1987,PP.236―237)。个人意识开启了理解极为复杂的社会和教育问题之门,因为社会和教育问题是从人们具体的经历中抽象出来的。杜波依斯对此深有感知,他曾写道,“当我通过我最为了解的人的生活来诠释生命本质和种族问题的重要性时,我似乎知道它们的内在含义。”(Wide―man,1990,P.xiv)尽管人类学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对人们的故事颇感兴趣,并以此作为理解文化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尚未被广泛接受。多年来,试图将教育学发展成为大学中众所推崇学科的学者指出,教育学可以成为一门科学(Bailyn,1963)。他们敦促教育界的同事们,参照自然科学和物理学科的研究范式来设计自己的研究模式。20世纪70年代,针对实验、定量和行为主义者在教育研究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现状,引发了一场抵制反击风潮(Gage,1989)。批评抨击力度很大,这也反映出当时对实验主义权威的普遍抵制倾向(Gitlin,1987,第四章)。此后,教育研究被一分为二,形成两个不断交锋的阵营:定性派与定量派。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正当高等教育经费下滑时,两大阵营之间的争论却愈演愈烈,辩论也越发走向极端(Gage,1989)。然而,研究立场性的争论实际上受到认识论差异的影响。每类方法所包含的关于事实的性质、认知者和被认知者之间的关系、客观性概率、普适性概率等方面的根本假设是互不相同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为了理解这些假设方面的根本差异,我推荐您阅读詹姆斯(James,1947)、林肯和古巴(Lincoln&Guba,1985,第1章)、曼恩赫尔(Mannhein,1975)和波兰伊(Polanyi,1958)的相关著作和文章。对于有兴趣将访谈作为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两大阵营之间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能是语言在对人进行调查过程中的重要性。波甸克斯(Bertaux,1981)认为,那些要求教育研究者去模仿自然科学的人们,似乎忽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方面的差异: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能够交谈和思考。“如果有机会进行畅谈,人们似乎相当了解将会发生什么”(P.39),这一点与星球、化学品或杠杆非常不同。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拥有运用语言来描绘其经历的能力。要想了解人类的行为,就意味着要理解语言的运用(Heron,1981)。海瑞指出,对人类调查研究的初始、原本的典型情况是,两个人彼此交谈和相互提问。他指出:语言的运用,本来就……在其范式申包含着合作性质询:鉴于语言是人类用于诠释和预言的基本工具,很难再找到更为重要的对人类进行调查研究的手段。(P.26)因此,访谈是一种基本的调查研究手段。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记述经历是人类提炼、升华其经历的主要方式。但是,有人会问,“讲故事是科学的吗?”彼特.瑞森(Reason,1981)回答说:最好的故事是能打动人身心和灵魂的故事,通过讲述,人们可以重新认识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情景。挑战在于要产生一种能够充分服务于这一目标的人类科学。问题并不是“讲故事是科学的吗?”而是“科学能够用来讲述精彩的故事吗?”(P.50)访谈的目的深度访谈的目的并不在于解疑释惑,也不在于验证假设,抑或是通常所说的“评价”(例外情形见:Patton,1989)。深度访谈的核心是,了解其他人的“鲜活”经历,理解他们对其经历生成的意义(对现象学式研究方法的详细阐述,见:Van Manen,1990。本文所提到的探索“鲜活”经历的提法,便由其提出)。对他人抱有兴趣,是访谈技巧的诸多假设前提条件中至为关键的一条。它要求我们这些访谈者将自我中心、自己的意见收敛起来。它要求我们明确意识到,我们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它要求身为访谈者的我们,在一言一行中都表现出其他人的故事是重要的。对于访谈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对其他个体的故事感兴趣,因为这些故事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我们的受访者之所以难以用数字编码,以及为受访者①另起假名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任务的原因所在(见:Kvale,1996,PP.259-260,关于乱用假名所造成风险的分析)。如果那样做,他们的故事便违反了数字匿名和冒用假名的规则。冒然坚信我们已经了解得足够多,不需要去了解别人的故事,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易使我们走向极端,侵犯他人(丁odorov,1984)。舒茨(Schutz,1976,第3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相应的指导性原则。他指出,首先要明确的是,完全了解他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我们要进入他人的意识流,重新经历他人已有的经历。如果真正完全了解他人,也就等于我们确实变成了另一个人。在认识到我们对他人了解的有限性的同时,我们仍可以通过诠释他人的行为来了解他们。舒茨举例说,比如在树林间行走,看见一个人正在砍树。观察者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观察,对伐木者产生“观察性了解(observational understanding)”。但是观察者通过此次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可能与伐木者对其自身行为的看法并不完全相符(类似地,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观察学生或老师的问题)。为了解伐木者的行为,观察者必须找到通向伐木者“主体性想法(subjective understanding)”的渠道,也就是把握他是如何来理解、诠释自己的伐木行为。舒茨认为,将行为放在一定的背景中才能把握其真正含义。伐木者伐木是为了出卖原木、自家取暖,还是为了锻炼身体?(舒茨对这一见解的完整而详尽的解释,见:Schutz,1976,第1―3章。舒茨观点的第一手材料和基于现象学的第二手材料的研究方法论,见:Moustakas,1994)访谈提供了了解人们行为背景的手段,从而也为调查研究者提供了把握行为意义的方法。在深度访谈中,一个基本的假设是,人们对体验的理解和诠释,影响了其践行相应经历的方式(Blumer,1969,P.2)。观察教师、学生、校长或顾问,可以了解他们的行为。访谈则让我们将行为放在特定背景中加以理解,并提供了深入了解其行为的方法。我所读过的关于背景对于把握意义的重要性的书籍是,埃里奥特.米什勒(Mishler,1979)的《背景中的含义:还有其他的类型吗?》,他后来还将这一主题融人了他的著作《访谈研究:背景和叙事》(1986)。伊恩?戴伊(Dey,1993)也在关于质性数据分析的书籍中,强调了背景对数据解释的重要性。访谈:“特定的方法”还是“普通的方法”调查研究者对教育性组织、机构或流程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是以个人、建立组织的“他人”或流程的执行者的经历为主的。“教育”等社会性抽象概念,最容易通过工作和生活在抽象概念具象化过程中的个体的经历来加以理解(Ferrarotti,1981)。因此,虽然对美国学校教育的研究已颇为广泛、深入,但鲜有研究涉及学生、教师、行政人员、顾问、特殊科目教师、护士、心理学家、咖啡店店员、秘书、校园巡查员、校车司机、父母和学校委员会成员的见解,而这些个人或群体的体验,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研究者可以同时通过调阅相关个人和机构的文件,通过观察,通过探究历史,通过实验,通过问卷和考察,以及对现有文献的整理来把握人们的经历。但是,如果调查研究者的目的是了解教育领域中的人们对其经历的意义认知,则访谈提供了一种必要(当然常常不是完全充分的)的调查研究方法。某些教育学研究者也可能提出,与访谈相比较,上述的其他调查研究方法是了解人们经历及人们对其经历理解的更有效的、成本更低的方法。然而,我不认为只有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或某种方法优于其他方法。1957年,霍华德.贝克尔、波兰奇.吉尔和马丁.特罗之间所进行的一轮辩论,至今仍备受关注。原因之一就是贝克尔和吉尔倾向于主张,参与性观察是收集关于社会群体的信息、数据的唯一有效方法。而特罗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访谈在一定意义上要远远优于其他方法(Bee―ker&Geer。1957;Trow,1957)。研究方法的适当性,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所提出的问题(Lock。1989)。如果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类似于“人们在这间教室里是怎么做的”的问题,那么参与式观察可能是最佳的研究方法。如果研究者提出“排位系统中的学生编班是如何与社会等级和种族相联系的?”,那么调查法可能是最佳的方法。如果研究者质疑新课程是否会影响学生在标准化测试方面的成绩时,那么准实验性的干预研究法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研究旨趣并不永远或经常如此轻易就能确定的。在很多情况下。研究旨趣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因此,多种方法的运用可能才是恰当的。但是,如果研究者的旨趣在于学生在教室中的状态,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所体会到的经历的意义,即舒茨(Sehutz,1967)所说的他们的“主体性理解”,那么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访谈法可能是最佳的调查研究方法。
亚马逊评分
帮助平台入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向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