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诚波是否是国家一级运动员查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招生网
现在位置: &&
各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名单
发布时间: 10:25:33 来源:未知 浏览人次:54次
马修水(信号检测、处理与实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3人)
胡桂香(物理化学)
于 欣(运筹学与控制论)
陶剑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宁波市高校名师培养对象(4人)(1人)
蔡明伦(计算机应用)
汪诚波(计算机)  
邵金菊(经济学)  
于桂芝(哲学)
浙江省教坛新秀
陶剑文(2007年)
陶剑文,男,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及其在多媒体理解上的应用研究。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项(2010年-2012年),主持省教科规划项目1项,负责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项,改革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宁波市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项,在《Pattern Recognition》、《NUROCOMPUTING》、《SCIENCE CHINA》、《软件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
主要开设课程:《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Web数据挖掘》等。
胡桂香 (2009年)
胡桂香,女,理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荣获浙江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2012年荣获浙江省高校年度 &三育人&先进个人。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分子设计、生物大分子的理论模拟研究、手性分子与固定相的理论研究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软件应用、基础化学实验(上、下)、中级化学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导论等。
于 欣 (2010年)
于欣,男,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获省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主持或参与多项教研项目,三次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理论,系统建模与优化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学规划、常微分方程、矩阵论。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一届教学名师教坛新秀
一、教学名师名单
沈昊宇(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赵迎宪(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沈萌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
二、教坛新秀名单
张静燕(外国语分院)
雷引林(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吴飞青(信息科学与工程分院)
李华敏(管理分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二届教学名师教坛新秀
一、教学名师名单
高 德(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
刘建民(传媒与设计学院)
马修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教坛新秀名单
舒振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亦冬(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聂晶磊(传媒与设计学院)
王 骏(法律系)
葛洪磊(管理学院)
沈昊宇,女,理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放弃新加坡研究员职位回国。现为浙江省分析测试学会理事,宁波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坚持&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的教学理念,获宁波市教学成果三等奖、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宁波市首届巾帼科技人才奖、浙江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开设的主要课程:仪器分析、化学与人类梦想、舌尖上的化学等。主要研究方向:新材料与环境保护等。曾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省、市科研攻关项目。迄今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被他引用500余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研究成果曾获度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二等奖等。
赵迎宪,男,哲学博士(加拿大女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11月留学归国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工作,坚持站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注重将国际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教学实践中。2010年获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留学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石油化工、工业催化、绿色有机化工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物流、化工环保与安全等。
沈萌红,男,工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首批教学名师,浙江省机械设计竞赛评审专家。承担国家、省部级、宁波市重大科研项目多项,获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一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宁波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主编、参编教材、著作8部,发表论文40多篇。指导学生参加国家、浙江省机械设计竞赛获得奖励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工程摩擦学设计。 开设的主要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创新概论、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
张静燕,女,文学硕士(浙江大学),副教授,学院宁波市国际文化研修中心副主任。作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成员获2008年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作为&应用型大学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成员获2010年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宁波市教学成果三等奖;论文&服务性学习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荣获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外文学会第六届外语教学论坛论文一等奖。2011年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坛新秀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开设的主要课程: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大学英语Ⅲ、大学英语Ⅳ、实用英文写作等。
王银辉,男,工学博士(重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总支副书记。2012年主持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递进式&平台探索与实践》获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主持的《构建核心支撑课程,践行&四位一体&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控制与检测监测技术、桥梁振动与船舶撞击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桥梁工程施工等。
雷引林,男,工学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专业)。曾获第三届全国科协百篇优秀论文奖(2005年)、宁波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二届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2009年12月)、浙江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浙江省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2010年12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首届教坛新秀(2011年10月)。
主要研究方向:反应性功能高分子微球、经济型离子交换膜、两亲性聚合物设计与合成、药物分子固相合成与高效纯化。
开设的主要课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功能高分子选论、过程工程原理及实验、生物工程导论等。
吴飞青,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工电子新技术副所长(基础教学中心主任),浙江省自动化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宁波市自动化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2010年主持的《与学科共生的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主参的《&四维一体&渐进式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获宁波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纺织仪器的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化技术等。
李华敏,男,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宁波市休闲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宁波市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当选宁波市青联委员。曾在美国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系作访问学者一年。2011年主持的《服务管理》课程被列为学校第一批核心课程,发表一级及核心刊物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级研究项目3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地管理、旅游活动研究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管理学、服务管理等。
高德,男,工学硕士(浙江大学),国家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机电与能源学院副院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包装工程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会秘书长、《振动工程学报》编委。2007年主持的《包装机械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的课程《包装机械设计》省级精品课程。科研项目《食品包装新材料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包装机械设计》及全国统编教材《包装应用力学》。
主要研究方向:包装动力学、包装机械设计及理论。
开设的主要课程:包装应用力学、包装机械等。
刘建民,男,文学学士(延边大学),高级编辑,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学委员会理事。2010年度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主持的《&行走的新闻&&&新闻学专业实务课程群实践教学创新范式构建》获教育部新闻学教指委&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奖,2014年参与的《P3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新闻实务、文化创意产业、媒介融合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新闻编辑、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采访等。
马修水,男,工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自动化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宁波市自动化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项,重点教材建设项目1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浙江省特色专业负责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序4),二等奖1项(排序2),宁波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排序1),电子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排序2),国家精品教材1部(排序2),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排序2)。主持国家863目标导向类项目子课题、国家软科学项目子课题、国家海洋局公益性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海洋局产业化项目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横向委托课题60多项。宁波市 &海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精密仪器研发及产业化& 创新团队负责人之一。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精密仪器及机械、高等教育学。
开设的主要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测试技术、过程控制等。
舒振宇,男,1979年生,浙江大学博士,副教授, 宁波市科普团成员。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几何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被评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二届教坛新秀、第二批青年骨干人才。分别于2008年、2014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得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宁波市重点实验室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被SCI收录2篇,EI收录10篇,国内核心1篇,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
开设的主要课程:计算机图形学、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等。
徐亦冬,男,工学博士(东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宁波市科技局项目3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论文50余篇,是6部SCI/EI检索学术期刊的审稿人。2011年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012年获土建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并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2013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长植被的生态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2014年获&宁波市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绿色建筑材料、混凝土耐久性、结构检测技术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结构试验、建筑节能材料与工程、工程测量等。
聂晶磊,男,新闻学硕士(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4年11月评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对象;2014年6月评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2013年12月,获得学校第二届教坛新秀称号;2011年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优秀班导师称号。2010年主持的《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广告效果测试与评估的实验教学平台》获浙江省实验室工作研究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微博信息传播等。共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一级论文5篇,CPCI-SSH等收录7篇,核心及以上20多篇。
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字出版、网络新闻实务、网络新媒体创意设计与制作等。
王骏,男,法学博士(武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律系主任助理。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历年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均为优秀。2007年获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主讲的《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先后获学院(系)&魅力课程&称号。2012年主参的《以&五大能力&为核心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获宁波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参与浙江省省新世纪教学研究、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校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多个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刑法解释学、刑民实体关系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事诉讼法等。
葛洪磊,男,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管理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副所长。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地厅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家、省级、市级及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次,被评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主持市级和院级教研课题10项,参与编著教材、著作6本,参与翻译教材1本。主讲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被立项为校专业核心支撑课程、宁波市智慧产业人才基地核心第三、五、六、七批引导课程、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首批高校网络课程等。
主要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港口物流、应急物流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
版权所有@2010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技术支持:宁波易科中页 建议使用:分辨率浏览器&萧山区高桥初中贾思齐萧山区高桥初中苏宁镇海区蛟川书院石以诺苍南县灵溪一中黄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十二届浙江省初中科学竞赛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mysql_connect fail工人日报多媒体报刊
第01版:要闻
&&&&&&&&&&
一份责任 一份执着
——德阳市旌阳区城北街道秦宓社区工会采访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的管理作用日益突出,社区工会肩负着社区管理的一部分职能,如何做好社区工作,真正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摆在每一个社区工会面前的新课题。&&9月6日,记者来到德阳市旌阳区城北街道秦宓社区工会,亲身体会到社区工会在充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时的那份责任和执着。&&职工书屋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6日下午,秦宓社区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吴勇一进社区中心大门,就看见东方电机厂职工张斌迎面走来,“吴主席,能不能把技术类的书籍再弄得多一些呀?!”一见到吴勇,张斌就提出自己的建议,随着职工书屋影响的不断扩大,像这样的建议,吴勇几乎每周都能收到好几条。&&由于秦宓社区地处城北中心,周边有东电、川西采气厂、阳光机械有限公司等大中型机械生产企业,社区居民也大都是这些企业的职工,因此,对技术类书籍的需求量很大。&&在40来平方米大小的社区职工书屋内,四面墙壁都摆满了高两米的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满了各类图书,其中《焊工实用手册》、《初级车工技术》、《实用铆工经验与窍门精选》、《健康点点通》、《图解足部健康按摩》等技术类、养生类书籍占很大部分,另外文学类、历史类书籍也为数不少。 由于书屋实行阅览室看书免费,图书外借只需花十元钱办张借阅证,书屋建成一开张,就受到社区职工居民的热烈欢迎。&&2009年秦宓社区在上级工会的支持下,投入了8万元资金打造社区职工书屋,书屋建成以来,带动效应逐渐扩大,极大的丰富了社区职工的文化生活,为职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素质、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方便,整个社区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目前书屋的藏书已达1200千册。仅办证的就有400余人,前来看书的更是多不胜数。高峰时,这个阅览室根本坐不下,我们就把旁边的大会议室打开当阅览室。” 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前来看书借书的人越来越多,目前的藏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职工们的需求,而每年工会的购书经费只有3000元,只能买到200本左右的书。&&对于职工书屋的未来发展,吴勇表示,我们通过上级工会资助一部分,相关单位再赞助一部分。同时,秦宓社区职工书屋还与德阳市图书馆结成了友好共建单位。“多管齐下,千方百计扩大我们的职工书屋,使其真正成为职工们的精神家园。”他说。&&技能培训班为居民圆梦&&在吴勇的办公室,记者见到桌上放着几本秦宓社区技能培训人员资料册,随手翻开一册,记载着2010年1月参加电焊工培训课人员的签到情况,密密地写着参训学员的相关资料:冉正英,焊工,泰山北路三段;陈登英,焊工,北江街68号;李莉,焊工,蜀泉小区……&&“这些参训人员主要是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和农转非居民。针对这部分人的就业难问题,社区工会专门开办了技能培训班。”吴勇告诉记者,秦宓社区内下岗职工和农转非居民较多,为此,从2009年开始,社区工会专门开办了技能培训班,从70名申请参训的职工和居民中,根据文化程度、技术基础和对工作的热爱程度等选出50名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参加培训,旨在通过培训让参训人员达到中级以上的技术水平。 &&记者从焊工的培训计划中看到,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两大部分,共包括职业道德、识图知识、电工常识、焊接接头及焊缝形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大小管对接和水平转动焊、设备使用与维护等17项学习科目,全面而有针对性。培训完毕后还要参加由劳动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承认的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在2009年的50名学员中,就有30余名通过中级技能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而今年的50名培训班也在8月27日正式开课,计划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后参加技能考试。&&“技能培训的社会效应已初步显现。” 吴勇告诉记者,仅去年,秦宓社区就为东电成功推荐了20多个工人,而通过工会搭桥推荐就业的更达70余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36人通过工会找到工作。&&建设科学普及的阵地&&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德阳市气象局的外围墙紧邻附近的居民区,而农转非居民占很大部分,整体素质不高,围墙外乱扯晾衣绳、乱涂乱画、乱贴小广告等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把围墙的使用规范起来?使气象局的同志非常犯难。社区工会得知这一情况后,与气象局的同志积极协商之后,决定由社区投入1.2万元,将围墙打造成科普宣传百米宣传画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科学,进行普法教育。从此,以前乱涂乱画、到处“牛皮癣”的围墙,成为秦宓社区科普宣传的阵地。“牛皮癣”没有了,乱拉乱扯绳子的现象消失了,在科普栏前,时常可以看到大人带着小孩认真学习的温馨场面,科普栏一举根除了不文明现象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本报记者 杨诚波 文/图
Copyright 四川工人日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级运动员高考加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