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负面影响,大唐城管大队怎样加强行为规范

提高城管队伍社会形象之我见--泰安市城管执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杨桂琴
来源:泰安市城管执法局&
提高城管队伍社会形象之我见
-----泰安市城管执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杨桂琴
近年来,全国各地城管执法部门在维护城市环境中,积极打头阵、当尖兵,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但是,一到行风评议活动,名次就倒数,的确让城管干部队员很是寒心,究其因,这除了社会大环境因素影响外,城管执法部门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一线人员过于强调执法,忽视了为民服务。工作方法比较简单。在执法工作中,直截了当、简单甚至偏向粗暴的管理行为时有发生,不够讲究策略、讲究方法。个别基层单位对队伍管理不够严格,个别队员遵章守纪不够好,执勤时着装不整、形象不佳、影响不好。个别队员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强,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和“吃拿卡要”现象。执勤时有歪戴帽、披衣敞怀,穿着不整。执勤时有抽烟、吃零食。执勤时有随地吐痰、乱丢杂物。驾驶执法车辆不遵守交通法规等等。可以说,这是城管执法队伍整体形象不佳的软肋和致命点,更是行评名次不好的病根。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城管执法形象,必须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加强城管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从思想源头上入手,从转变执法理念上开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切实把城管队伍真正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队伍。
一、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强化以服务促管理
为民服务是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是城管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时时刻刻心里装着他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他们。但是,由于传统的“管制型”执法思维的巨大惯性,部分队员仍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简单地认为双方只是管制与服从的关系,把“为民执法”变成“对民执法”,在执法中只注重强制性,而忽视了为民服务的一面。在这一旧思维的影响下,少数队员在执法中态度蛮横,作风粗暴,引发各种矛盾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要想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必须牢固树立“三种理念”。一是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以学习实践观活动为契机,为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的执法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标本兼治的原则,狠抓城管队伍建设,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进一步突出城管执法的服务属性,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多做、善做有利于城市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公益性工作。二是树立平和型执法理念。力求做到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埋怨粗暴;多一些疏导途径,少一些强制执行;多一些亲情提示,少一些行政处罚,高效、平稳地排除行政相对人给城市生产生活造成的不便。三是树立建设型执法理念。针对城管行政执法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及时给相关部门发“城管建议”,促使其完善管理,改进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执法之前,把矛盾化解在扩大之前。总之,要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相对封闭型向全面开放型转变,由简单粗犷型向规范精细型转变,大力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城市管理尽快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执法方式
城市执法必须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统筹兼顾,让城市的“面子”与百姓的“肚子”两全其美,在转变执法方式上寻求创新与突破。一是要推进标准化执法。加强法制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城管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认真组织实施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用文明的尺度、科学的标准规范市民行为、规范城管执法。二是要推进文明化执法。坚持摒弃执法过程中一些不符合“构建和谐新城管”的老办法、旧制度。努力实现“三变一坚持”,即变驾车执法为徒步执法,变搬上车为搬进店,变以堵为主为堵疏结合。坚持“六先一后”执法规范,即举手敬礼在先、恰当称呼在先、亮证执法在先、告之违法违规事实在先、宣传教育在先、听取申辩在先,依法处理在后,打造和谐城管,促进文明执法。三是要推进人性化执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宗旨,努力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帮;民有所怨,我有所获;民有所急,我有所办”的“八有”理念。认真落实首查免罚制度,以与经营户交朋友、结对子为载体,扎实开展“知市民情、解市民难、暖市民心”活动,实施亲民、惠民之举,及时化解市民的急事、难事,多为市民做善事、好事,力求做到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城管出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城管相助。使城市管理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
三、规范行为礼仪,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一)内强素质。俗话说: “打铁尚需自身硬”、“身正不怕影斜”。说到底,一个部门的形象是自己树立的,城管形象的好坏不是由别人吹捧或批评所决定的,是城管自己掌握着形象毁誉的“切换键”。塑造良好的城管形象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内涵发展,练好“内功”,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花气力,加强执法行为的规范,着重提高城管自身素质和管好城管自己。
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 牢牢树立 “五个” 意识:一是服务意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的职能逐步由“管理”向“服务”转化。对于城管执法来说, “服务”决不是城管工作份外的负担,而是一种法定的,必须履行的职责,是应该提倡的职业精神和美德。因此,只有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中,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工作职责,让群众满意。二是宗旨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城管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 只有增强宗旨意识, 认真思考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树立起城管诚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三是“诚信”意识。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诚心为善并付诸实践,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这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一贯要求,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信用是政府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因此,我们既要做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者, 维护者,更要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示范者、实践者。四是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追求平等,尊重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对我们依法行政, 文明执法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尊重法律,保障人权”是我们所必须树立的执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执法为民,实现执法公正,在群众心中树立人城管严格,公正执法的文明形象。五是形象意识。形象反映素质,折射作风,表现文明, 影响声誉,影响环境,所以有人说: "形象重于生命" ,要启迪队员认识到保持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要时时加强日常养成,注意自身言行举止
其次,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执法活动和日常管理。一要加强执法风纪形象建设。执法行为是城管形象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是展示城管风貌的窗口。讲究礼仪,保持严整的仪容风纪,目的在于展示城管执法机关的优良作风,做到举止文明,令行禁止,朝气蓬勃,雷厉风行。二要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形象转变。政务公开是把为人民服务承诺落在实处,使为人民服务具体化和规范化。实施政务公开,提高城管工作的透明度, 减少公众和城管合作的盲目性, 增加公众对城管的理解和支持, 有利于城管加强服务意识 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形象建设。
(二)外树形象。外树形象,简单地说,就是提高我们自身的影响力,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争取更大更多的公众支持,获得最佳的组织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种组织,团体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协助。要与我们的社会监督员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城管工作的意见。要经常与基层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征询意见。要加强与民间社团的联系,邀请他们前来参观、座谈,获取他们的支持。要深入社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改进城管队伍中的不良作风,促进人民城管形象建设。
其次,充分利用报纸,刊物等传播工具,宣传城管工作。一是向社会宣传有关城管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城管与群众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城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创造一个有利于严格执法的社会环境。 二是大力宣传在履行职能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既要宣传城管执法队员的工作,也要反映城管队员的疾苦, 以唤起群众对城管队员的理解, 加深城管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三是大力宣传城管队伍的模范典型,挖掘题材,创作精品,教育感染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城管,信赖城管。四是向群众公开和宣传城管执法机关的办事制度, 提高工作透明度, 构筑一个有利于密切城管与群众关系的社会环境。五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减少公开曝光,防止产生负面效应。六要畅通与民沟通的渠道,如设立城管论坛,征集交流话题,搭建城管与群众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组织开展亲民活动,实现城管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第三,要建立形象危机处理机制。城管执法机关应建立起形象危机处理机制,指定专人, 保持与各种宣传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跟踪和分析新闻媒体和网站关于城管执法机关的舆情动态,发现危机苗头立即采取措施。对于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城管负面报道,要在第一时间沟通情况,尽快调查处理,表明我们对问题的态度和处理的决心;对于经调查属实的报道, 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处理结果,消除负面影响;对于经调查不属实的报道,迅速通过新闻媒体澄清事实真相,以正视听,防止负面炒作。
四、注重方式方法,提升社会正面形象
首先,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个人形象代表整体形象”的意识。认真组织学习和巩固《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执法工作中展示队伍的良好修养与素质。
其次,讲究执法艺术,及时化解矛盾,避免或制止暴力抗法的苗头。执法艺术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和不断分析总结的过程。在日常执法案件的处理中,经分类归纳,可以发现不少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正确把握了这些内在的规律性,将对我们妥善处理各类人员的违章行为提供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在执法查扣时,多留意周围市民群众对城管执法的看法。在执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与群众在语言上的冲突,理解他们同情弱者的心理,特别是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街头、十字路口,对一些无证设摊人员的物品查扣时,周围往往围观了相当数量的群众,队员在这个时候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句话都会产生群众对执法人员优劣形象的评价。所以,大家要把握好查处违章行为的力度,控制好当事人被查处物品时的情绪,防止其情绪过于激动导致暴力抗法,正确处理好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缓和执法现场气氛,使执法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约束和规范自身言行。在多种场合做好有声与无声的宣传。一是执法人员注意在执法管理时与当事人及群众交流时的语言语气,尽量做到语言文明,语气委婉,用当事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执法交流。二是多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特别是在巡查过程中的仪容仪表,尤为重要。比如个人着装的统一,制服的整洁,乃至走路时的姿势,这些细节也关系到城管队伍的形象。因为队员在执法巡查时是一个流动的宣传载体,此时的形象最直观,群众评价也最客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城管系统全体干部队员只有不断提高执法修养,切实注重细节方面的改进,广大市民群众对城管队伍的传统印象就会逐步改变,才能进一步提升城管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正面形象,才能进一步取得广大市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相关新闻 & & &
& (02月15日)
& (02月09日)
& (02月05日)
& (02月26日)
& (02月09日)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本周热门内容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方嘉;
加强城管执法工作的建议  城管执法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城管执法行为具有诸多特点,其产生的法律效果对行政相对人的正面或负面影响都非常大,如果违法行使和不当行使,易于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日趋扩大,城市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影响城管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此笔者提供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一、加强城管执法的制度建设城管执法体制科学化要通过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城管执法体制,保障城管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城市管理应设立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发展规划、地方立法(包括制定政府规章)、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当前,有些城市正在成立城市管理协调小组履行这一职能。城市管理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部署城市管理重大活动和工作安排,协调和处理城市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堵疏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等措施,逐步予以解决。二是城管执法主体法定化。人民政府依法对执法机构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本文共计3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9.60元/期全年定价:7.68元/期 共46.10元
        【内容摘要】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城市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改善城市形象,高度提升城市品位,"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试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辅成关系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内容摘要】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城市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改善城市形象,高度提升城市品位,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更深层次地促进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本文试以攀枝花市的城市管理实践为例,对此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中国论文网 /2/view-4533067.htm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管理辅成关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始建于1965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会合处,东经108°08′~102°15′,北纬26°05′~27°21′。它以资源开发的累累硕果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钢铁、能源、钒钛基地,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中国西部工业明珠。通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攀枝花,快捷的交通,良好的环境,方便的服务,合理的布局,鲜明的特色,深厚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强烈的开放,已经初具区域性经济城市的基本要素。   一、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分析   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是指在区域中居于领导和带动作用的、具有集聚各种经济要素的、对区域的发展有引导和辐射能力的城市。   (一)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体现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上,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各种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于一体,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对周边一大片地区的发展起一个辐射作用。随着世界城市化体系的不断形成,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不断凸现,已成为衡量城市是否发达的重要标杆。   (二)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其一,中心城市通过较强的要素吸附力而发展多元经济,可以克服对资源禀赋的过重依赖,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其二,可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发育,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其三,可以为打造“中国钒钛之都”、“环保模范城市”提供更多的要素支撑,克服资源型城市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其四,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加快城市化、城乡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坚持工业强市、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双跃升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区域中心城市必然是区域经济中心,需要强大的核心产业支撑,就我市而言肯定是第二产业。因此,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势必要对我市工业强市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强化,而不是将其弱化和边缘化;另一方面,中心型城市所具有的完善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要素配置能力,又能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二、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相辅相成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城市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改善城市形象,高度提升城市品位,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更深层次地促进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一)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是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保障   “工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造好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因此,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首先必要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从而为吸引投资、引进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为增加城市经营性资源,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仅以我市为例。98年旧城改造前,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不便,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均不理想。攀枝花市民购买食品、衣服等消费物品,一般都只能去传统的国营商场,物种单一,价格昂贵,整个消费链与外界几乎脱节。98年旧城改造后,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软环境显著改善,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登陆钢城,沃尔玛、苏宁电器、国美连锁、屈臣氏、百盛……大量商业企业以其现代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新兴业态,提升了城区零售商业的档次,推动了商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攀枝花城市管理工作,起步晚、成长快,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艰难地而又卓有成效地开拓了一条结合攀枝花实际的路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国优”、“创国卫”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开展,为攀枝花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平台和成长机会。因此,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心目标,必将为攀枝花城市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提供有效途径。   2005年以前,我市没有专门的城市管理部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管理职能模糊,城市基础设施破损、陈旧的现象严重困扰了市民的生活。2005年,乘着“迎冬旅、创国优”的东风,我市正式成立城市管理专职部门——攀枝花市城市管理局,开创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城市管理新篇章,使攀枝花市市民的出行条件更加便捷,居住环境显著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三、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经过艰难探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使之更好地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结合,需要认清不足,理清思路,端正态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一)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畅。法规缺失、法制不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城市管理网络虽然延伸到基层,但实际运作中却难以得到落实,如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仍是令人头痛的“老大难”问题。   ——城市管理综合效能不高。城市各系统之间缺少协调配合,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城管执法难度大,对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实施有效处罚,执法力度不足;城市管理中运动式、突击式执法比较普遍,常态式、长效式管理机制不健全。   ——城市管理执法不够文明。尽管规范执法的工作近三年得到了很大改善,连续几年的民主测评反映较好,市民对城管执法队员的认同度有所提高,城管执法形象得到了较大改观,但是与弱势群体的矛盾还是很突出,个别执法不文明现象还时有发生,给整个城市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市民城市意识有待提高。市民缺乏城市主人翁意识,爱护城市意识不强,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不够积极;同时,市民许多不良习惯难以一时改变,乱穿马路、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随处可见。外来人员的社会化、本土化管理也是难题,无法将外来人员纳入正常的城市管理渠道,反而以弱势群体的角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中尖锐的对立面。   (二)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现代城市管理是一种开放式、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化、综合性的管理,是城市意识大众化的最终体现。城市管理的高效能就是通过建立一整套法规制度,实施系统综合管理,整合城市系统整体功能,从而实现城市的高效有序协调运行,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只有高效能的管理,才能让广大市民满意。   抓管理体制,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城监执法等内容,有些内容是交叉的。只有理顺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对城市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按照国家建设部门的有关规定,从管理体制、管理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各项管理措施,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克服城市管理多头分散现象。自1997年以来,许多城市纷纷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对城市规划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绿化管理、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集中统一到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机关行使,效果十分明显。二是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重特大灾害、社会稳定、公共卫生事件等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系统性、综合性、连锁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规模大、影响深、危害程度高。必须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从监测、预报、预防、抗御、救助、灾后重建等各个环节建立一整套的严密制度,做到环环紧扣、有条不紊、有效处置,切实增强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改善公众的安全状况,使得城市和公众在突发公共安全面前能够临危不俱、处变不惊。三是强化城市基层管理。要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作用,参与城市管理,夯实城市管理基层基础。
  抓长效机制,促进依法管理水平的提高。面对纷繁复杂、面广量大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城管的执法力度,严格贯彻执行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市、依法治市,就是用规范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强制的手段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和城市意识。必须树立从严管理、从重处罚的法制意识,对违反城市管理的现象决不能心慈手软,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城市管理市动态性的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狠抓城市的长效管理。针对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突击性整治与经常性整治相结合,以经常性整治为主,常抓不懈,形成制度。按照存在决定意识和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哲学观点,抓长效管理,形成优美的城市环境,能潜移默化的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启迪人的文明意识,而市民文明意识的增强,又能促进使其自觉地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   抓文明执法,促进城市文明形象的提高。塑造文明的城市形象,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塑造文明的执法形象。首先要进一步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教育城管人员向济南交警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一支训练有素、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的城管队伍,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三是完善监督机制,除了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促进城管工作向着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方向发展。另外,对城管队伍实行收支两条线,经费由政府全额拨足,罚款悉数上缴财政,这样以“统”制“乱”,既严肃维护了法律法规的尊严,也保持了执法队伍的廉洁。   抓宣传教育,促进市民城市意识的提高。强化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这是搞好城市管理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人是城市一切活动的主体,游离于城市活动主体之外的城市管理工作只是治标。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治本,在于提高人的城市意识,使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和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相一致。只有市民提高觉悟、增强意识、自觉参与,才能形成城市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主渠道作用,广泛深入地加强对市民的文明教育。必须让广大市民懂得,建设和管理好城市,与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每个市民都有享有优美的城市环境的权利,同时又有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的义务。自己遵守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当旁观者,不当局外人,爱城市“大家”如同爱自己小家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人人讲公德,处处讲文明”的社会氛围,造就一代具有城市意识的文明市民。   抓科技创新,促进城市管理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城市管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管理信息技术水平,使城市管理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成为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运行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在“12319城管服务热线”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效率,使“12319”真正成为城市管理的晴雨表;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监控系统、路灯监控系统和应急平台建设。通过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向高效、精细、节约和便民的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管无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