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一本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书,不要民国教科书 下载,时间跨度起码是商至明,民国史学家优先

国内思想周报 | 民族主义的遗物:在教科书中发明历史_思想市场_澎湃新闻-The Paper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08:06 来自
民族主义的遗物:历史学与教科书 岳飞手书“还我河山”早已被证明是民国时期的伪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辛德勇教授的微博,最近格外热闹。继因质疑燕京学堂而遭遇“伪校友门”后(“伪校友门”见/newsDetail_forward_1258465)。本周,辛德勇教授连续发布两条微博,批评中学教科书内容“满纸荒唐言,一笔糊涂账”。       辛教授在微博中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是各地教材普遍载有岳飞草书“还我河山”拓片甚至匾额,然而根据历史学家张政烺的考证,这幅草书纯系民国人伪造的赝品。另一处普遍的谬误,则是把“活字印刷术”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此举“既不符合欧美学者的经典论述,也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辛德勇教授微博附有多张图片,论证其误。       我们翻阅了当下几种中学历史教科书,发现情况确实如此。例如在岳麓书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宋金对峙”一节中,就收录了被辛德勇教授批评的这幅“还我河山”伪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高中《历史3》第二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赫然在列。以上两版都是目前通用的中学历史教材。       岳飞与历史教科书的纠葛,并非始于今日。辛德勇教授在微博中,已指出了此条错误的滥觞,就是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版“中学教课适用”《中国形势一览图》。近代史上上,由岳飞与历史教科书引发的更大一场风波,则是1935年历史学家吕思勉的一起官司。       在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一书中,作者吕思勉分析宋与金的和战以及岳飞的相关事迹,认为南宋初年如宗泽、韩世忠、岳飞等中兴名将,都是“招群盗而用之,既未训练,又无纪律,全靠不住”,宋与金的和议,在当时是件不能避免的事情,主持和议的秦桧由此背上了恶名。此书当时较为流行,此后一再重版。       1935年,上海市国民党党部认为该书诋毁岳飞而推崇秦桧,混淆视听,因此下达训令,严禁该书销售,并要求各级学校禁止学生阅读。同年5月,《救国日报》报人龚德柏,以吕思勉“诋毁岳飞,乃系危害民国”,向法院控告商务印书馆及作者吕思勉等犯有外患罪。后由法院驳回,不予起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吕思勉的观点属于历史研究中的正常讨论。但是在外患日紧的1930年代,教科书中的叙事记述,被当作严肃的政治问题,媒体、党部和法院,一一卷入其中。处于亡国灭种紧张感之中,不仅吕思勉批评岳飞同情秦桧不被接受,顾颉刚在《中学用本国史教科书》中把三皇五帝列入“传说时代”,也同样因为影响“全国人民团结一体”而受到严厉处分。       既然有因为不合于政治需求的历史叙述会受处分,那么合乎政治需求的历史叙事就必然大受欢迎。如岳飞“还我河山”手书就是民国时伪造品,随后进入教科书,甚而成为一般学生、读者接受的历史学知识,岳飞如此,“四大发明”同样不例外,当代研究者早已注意到“四大发明”这一概念的发明和流行,与民族主义兴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辛德勇教授批评的两条纰漏,都是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在历史教科书中的遗物。       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目的,与历史教科书的诞生同时起步。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者,曾直白表露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民族复兴思想”。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文部科学省去年调整现行教科书审定标准,新加入的标准之一,就是“有政府的统一观点和确定判断的情况下, 应按照政府的统一观点和确定判断撰写”。而法国共和派早在1880年即宣称“法国史应该激发人们对那些奠定现代社会基础的原则的尊敬与忠诚”。       理解历史教科书与政治教育的深深纠缠,并非为这些错误、纰漏开脱。当代社会,教科书的角色,自然不能免除政治目标的束缚,但历史教科书毕竟是历史学的一项衍生品,亦必须尊重历史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张政烺先生论定“还我河山”是民国时伪作,是分析明代以来托名岳飞的书法作品流传史得出的结论。吕思勉先生评论宋金和议和岳飞,是以《文献通考》和《宋史》相关记载为基础,吸收了宋代朱熹至清代赵翼等人的看法。参与其事的职业历史学者,无论是采用异于一般看法的观点撰写教科书,或批评既有教科书的错误纰漏,都遵循着历史学规范和方法。他们的努力,既是历史学求真的自我要求,也是捍卫历史学作为一项科学的尊严。       从吕思勉顾颉刚到张政烺辛德勇,只有更多的职业历史学家加入其中,才能寻求历史学追求真理与教科书教育国民之间的平衡,为学生、国民接受的历史知识,奠定坚固的基础。青年人类学家项飙:我在核心价值上认同社会主义项飙博士论文《全球猎身》英文版封面 。       近日,目前任职于牛津大学的青年人类学家项飙在接受“界面”网站访谈中称:“(我的政治倾向)第一在核心价值上,比较社会主义;第二在务实的层面,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在这方面我比较自由主义。我觉得一定要让社会主义跟别的主义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不能仅仅靠推动。”       项飙可说是最受瞩目的青年一代人类学者,其硕士论文《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在2000年出版后,就成为本土研究的一本重要书目。其后,项飙在牛津大学完成了其博士论文《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如今他在做一个关于东北国际移民的研究。可以看出,项飙一直以来的研究兴趣都与“迁徙”和“族群”这些全球化时代的群体互动关系有关。       在对比了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状况后,项飙认为,中国革命所赋予个人主体性,从而能够自下而上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在动力。“传统和现代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基础是高度等级化的体制,是抽取底层的价值,服务少数;现代化建设很重要的特征是大众动员、全面建设。在这方面,印度的大面积动员就很难。他们有另外一面,低种姓在的党派政治上势力很大,但是它的动员都是在投票行为,选举人给很多福利上的承诺,变成了政治上的讨价还价,不能有效地转化成经济、公共生活上的动员。”       然而,项飙并不准备神化革命所释放出的主体性,对此他有着另外的担忧,即个体主体性已经完全被市场神话和市场逻辑俘虏了。在当代中国弥漫着一种“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个人想象,而这种个人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加之今日中国缺乏多元的思想观念的讨论空间,因此这一想象一旦破灭,就可能在青年人之中形成各类同样极端的思想热潮。       项飙说:“任何一种思想意识,都是在跟别的形态的交锋之中,不断丰富,对新的现实情况做出应对。否则的话,没有一个对立面,没有参照系,那你就僵化了。现在欧美所谓新自由主义的僵化,也是因为这样,它也没有参照系了。中国也是这样,缺乏讨论,缺乏多样意识形态的交锋,导致了思想空虚和精神空虚,然后才会出现最近引起不少关注的新一代网络“红人”。新“红人”新在三个地方。一是年轻,80后;二是真诚,语言活泼生动,和老式的照本宣科的宣传很不一 样;三是极端,有的选择了几乎是法西斯化的政治话语。这些都不矛盾。人在全面思想空虚之后,需要一种宗教式的皈依。绝对化的权力就可以满足这样的需要。他们的真诚是确实的,正因为真诚,所以特别值得讨论。”       因此项飙认为,把个体主体性和另外的社会想像结合起来,将是社会主义的出路所在。因为人的个体主体性,总是要和一种对更大的公共生活的想像联系在一起的。       此外,对于这一想象的路径,项飙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公民社会”一词。他认为这一抽象的标准同样是造成中国单一化的因素:“我们经历的不是全球化,而是单一化。我们失去了从自己的历史里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一讲中国的问题,就是批判中国不民主、一党制,这个很难讲是对还是错,但是这整个说法是按照抽象的标准判定中国。”       而项飙似乎甚至不认同作为一种策略的“公民社会”,他表示中国的政治变化,不能求助于在党和国家之外再建立一个公民社会,更为现实的道路,是加入到党和国家改革的斗争里面去。张承志:穆斯林的信仰前途与中国的文化重建必同步跋涉       日,著名作家张承志在北京同心创业培训中心为打工工人做了一次题为《伊斯兰常识ABC》的讲座。讲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伊斯兰教本身,第二部分梳理伊斯兰与中国的关系,第三部分提炼了伊斯兰精神中一些更为现代性的元素。       由于意在让打工工人更为了解伊斯兰群体,张承志采用了浅近的ABC形式,但文字上依然秉持张氏特有的沉郁铿锵,读来令人印象鲜明。张承志“伊斯兰常识ABC”打印稿。       其中可能以第二部分,显示出张承志近年来在伊斯兰问题上观点的变。在回顾了回族形成历史及其底层位置后,张承志说:“像中国一样,中国穆斯林也站在巨大的历史路口,迷茫而紧张。它的自身升华和信仰前途,必定与中国的民族自救与文化重建一起,同步跋涉。”    
录入编辑:周安安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国内思想周报
澎湃新闻APP下载
澎友先来登录吧!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澎友先来登录吧!
请输入新手机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新邮箱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注册时的手机号或电子邮箱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您的密码已重置,请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6-12个数字或字母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获取邀请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请输入4-20个字符
请输入6-12个数字或字母
&&同意相关注册协议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是否确认删除此发言?
是否确定取消所有跟踪?
是否确定删除所有收藏?
是否确认提交话题修改?提交后,需要重新审核,会保留已有问答。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研究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研​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我今年大三,想要跨考历史系研究生,应该看什么书.求推荐_百度知道
我今年大三,想要跨考历史系研究生,应该看什么书.求推荐
最好能有一个书单啊谢谢~
提问者采纳
历史学考研参考信息
13年开始教育部试行自主命题,部分院校选择自主命题不在参加教育部的统考(313历史学基础),自主命题将是以后历史学考研的趋势。至于今年考试形式如何,目前可以肯定的是,13年自主命题的院校将会继续自主命题,剩下的统考院校可能将会选择自主命题也可能继续参加统考(自主命题是趋势) 。不过由于15年大纲没有出来,目前不清楚还有哪些学校会选择自主命题以及自主命题的题型如何设置,范围如何。具体学校招生简章会在7月份陆续出来(各学校不一),请大家实时关注学校官方网站的招生简章说明(亦可直接致电学校相关学院咨询,不是研究生院/处)。一定要查看报考院校的官方招生简章,进官方网站找!Ps:目前考试类型分三种1、教育部统考(学校不给参考书,用通用教材即可)2、自主命题“通史/历史学基础”(亦即中国史+世界史,考察范围和统考一致,甚至题型也一致,复习方法依然可沿用统考的思路)3、自主命题“中国史/世界史”(中外史专业分开考试,单独一张试卷,买相关专业通用教材即可,同时注意加强所报方向知识积累,多看书!)4、自主命题“分组命题”(如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理论等,更加细化,除了教材外,更要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扩充)具体考试形式以所报学校当年最新招生简章为准!(对于自主命题院校,大家最好百度一下13年考试试题,看看题型设置以及难易度。此外还可百度出以往报考院校的自主命题试题,用作复习时候的参考)通用教材、辅导书推荐(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辅导班更具自己经验列出来的,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所谓的11本:高教社的六本《世界史》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出版年限不同,册数不一样)
一个是是北师大的版:晁福林、宁
欣、郑师渠、王桧林、郭大钧、周启迪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比较而言,两套书各有所长:十一本:内容较多 版本经典
但是由于作者长时间不做大的修订 部分内容比较滞后 加上内容较多 比较复杂对于时间不足的跨考生看起来难度较大。北师大:十五期间 北师大受教育部之托编写的教材
体系清晰 内容简洁扼要 适合跨考生备考 不过内容相对少点 推荐这样选用
朱绍侯著:《中国古代史》(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侃著:《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出版社ps: 版本问题无所谓 不用刻意追求版本
中国当代史基本上不考 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那本书可以不买
我的建议是 看政治里面的内容或者借高中的历史教科书 过一遍辅导书:
仝晰纲主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所谓山东大本,目前最好的辅导书,不过现在改由文史出版社出版,紫色封面,每年修订不大,所以用旧的也可以) 以及他主编的《历史学名词解释》(长时段复习,不推荐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过于简练,那本更适合最后考试背记用);仝晰纲、刘长林主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历史学》(“考研直通车”真题解析系列丛书),齐鲁书社
北师大两本辅导书(不一定每年都出,主要是练练手,历史不适合搞题海战术,市面上的练习题大同小异,仿真度不高,随便买就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历史学基础实战练习》以及《模拟真题》。——————————————————————历史学考研自主命题会是以后趋势 ,总体难度、深度理论上自主试题会逐步加大,可预测性小;而统考试题难易度则相对适中,比较稳定。目前多数考生为跨专业考试,考生自身实力一般、基础较差、积累太少。虽然十一本和北师大两套教材能够基本上满足考试的要求,但毕竟作为教材而言,承载的讯息量有限。在目前仍然有时间的情况下,个人建议趁暑期复习空余努力扩充一下自己的历史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具体是是么内容的啊
系统的指 历史学所有基础课程基础指 平时自己的历史学素养
提问者评价
知道了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找一些好的书_百度知道
找一些好的书
人生若只如初见&gt、言情小说、或是淡淡的但又很有感觉的,只要好就行;就还不错,绝对不能是武侠。不要名家的,但是,而且要有内容的书。不局限古代历史或近代文章,譬如安意如的那本&lt。我要那种句子优美华丽的如题
提问者采纳
大多有你所说的这个特点。还有就是苏缨的《纳兰词典评》陕西大学出版社的,网上都能查到的,但是仅指还行,这本书也还行。还有就是泰戈尔的诗集,书店了畅销书里到处是,散文的句子优美几很多,80后写的,像《飞鸟集》和《吉檀迦利》里的句子都很不错,很多。再来就是散文了。你可以去看看朱光潜的关于美学的书,或者是宗白华的。这个网上也有,好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去品味。或者是《花间词》因为艳词里的句子最是华丽和优美,当然看得时候不要选太艳的就行。但是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你可以去翻来看看我要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出自纳兰容若的《饮水词》或是《纳兰词》的词集子。然后就是那些所谓的私人小说或者说是忧郁小说。另外《仓央嘉措的情诗》里也有很朴实又很美的句子
网友推荐的&阅读书好
475115人推荐
452129人推荐
418385人推荐
405391人推荐
364851人推荐
328365人推荐
295528人推荐
289857人推荐
284011人推荐
255609人推荐
230048人推荐
207043人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苏缨的《纳兰词典评》挺好的,里面的图画很有感觉。但是典故也说的很多,还有些不应景的东西
1、《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又称《缪司书》。本书是西方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著作。作者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年---约前425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被尊称为西方&史学之父&。全书共有9卷,从第1卷至第5卷第28节泛论波斯帝国的扩张,记述西亚、北非及希腊等地山川形势、历史掌故、风俗习惯等;从第5卷第29节至本书结束,专门记述希波战争的过程。该书视野广阔,取材宏富,叙述巧妙,史料与文学价值兼备。
推荐版本:谭爽译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出版。
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又译《雅典、斯巴达战争史》。作者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年---约前400年),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全书共有8卷,第1卷包括序论及战争的背景、起因,其余各卷依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大...
参考资料:
来源:中国文学网
作者:陈定家
匈奴帝国传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学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