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若即轮胎固特异轮胎官网哪个好

股票/基金&
固特异芬兰冬季胎测试中心开张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固特异旗下固特异邓禄普公司(EMEA)位于芬兰的新冬季胎测试中心于近日开张,将用于测试固特异UltraGrip。  测试中心设于“北极中心”芬兰伊瓦洛(Ivalo),该地位于北极圈往北约186英里处,每年从11月到来年4月都处于冰雪天气,适合用季轮胎的测试。  北极中心测试中心将用于测试固特异UltraGrip 9冬季胎,除这一处测试中心外,固特异邓禄普公司还将在、卢森堡、瑞士以及新西兰等地进行冬季胎的测试。  除了固特异之外,伊瓦洛还是诺记轮胎以及独立测试公司芬兰世界测试公司(Test World Oy)的测试地,可进行室内和室外的测试。
(责任编辑:HN666)
12/09 01:10
汽车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费问股,该出,该留?如何解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连载2】中国轮胎翻新市场行业分析
  第一章 轮胎翻新发展背景
  1.1 轮胎翻新的市场潜力
  1.2 轮胎翻新的循环经济作用
  1.3 翻新轮胎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1.4 轮胎翻新的发展前驱力分析
  第二章 国际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2.1 世界轮胎翻新产业布局分析
  2.2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2.3 世界轮胎翻新市场供求分析
  2.4 世界轮胎翻新技术创新的应用
  2.5 国外翻胎企业的情况及经营管理经验
  2.6 国外轮胎翻新业的相关政策扶持
  第三章 国内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3.1 国内轮胎翻新市场现状分析
  3.2 国内轮胎翻新行业发展特点
  3.3 我国翻胎行业存在的问题
  3.4 解决我国翻胎行业问题的建议
  3.5 国内轮胎翻新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轮胎翻新市场营销
  4.1 轮胎翻新目标市场营销和营销组合策略
  4.2 轮胎翻新精品及滞销品的销售
  4.3 全球汽配网轮胎翻新的销售模式
  第五章 轮胎翻新业发展前景和营销趋势分析
  5.1 轮胎翻新业发展综合概述
  5.2 轮胎翻新行业发展前景趋势
  5.3 营销模式多元化发展趋势
  第六章 结论  
    &&&&&&&&&&&&&&&&&&&&&&&&&&&&&&&&&&&&第二章 国际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2.1 世界轮胎翻新产业布局分析
  自1907年英国首先建立起轮胎翻新业以来,世界各国随之将轮胎翻新列为节约橡胶资源、解决胎源不足、开拓轮胎第二资源的重要措施。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随着自然能源的日渐减少,轮胎翻新业已成为开展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并且倍受世界关注。
  目前,轮胎翻新生产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翻胎企业的数量超过1万家,年生产能力在1.5亿条以上,略具规模的达到5000多家。2009年,世界翻胎产量分别约占新胎和废旧轮胎总量的6%左右。
  世界轮胎翻新年产能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和巴西,总产量占全球近90%。
  图2.1:2009年世界翻新轮胎年产量比重
  在芬兰、美国、日本等国家,70%以上的废旧轮胎被翻新再利用,有些胎体好的轮胎还经过7-8次翻新。在轮胎翻新领域,美国BANDAG公司在欧洲就有300多个分厂,固特异公司有近200个翻胎厂,在欧洲就有30多个翻胎厂。而早在1994年,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年翻轮胎就已经达到150万条。
  在美国和澳洲,人们使用翻新轮胎和新轮胎的比率分别是100:135和100:100,在亚洲的马来西亚和印度,这一比率分别是100:100和100:80;而中国则是100:5.
  图2.2:各国翻新轮胎与新轮胎使用比例
  翻新轮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美国,轮胎翻新行业的成功发展使得政府立法要求所有的联邦机构都要使用翻新轮胎。而世界各大航空公司中,翻新轮胎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0%。翻新轮胎行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在北美,每年使用翻新轮胎能够节省用油量40亿加仑。
  随着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翻胎市场膨胀,翻新市场正向发展中国家扩张,特别是中国。目前,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翻新生产商和经销商都关注着中国,纷纷到中国寻找商机,谋求发展。
  在中国新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0余家翻胎企业中,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外资企业已占1/3,而且大部分为产能达12万-30万条的较大企业。预计到2012年,我国翻胎产量可望达到万条,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翻胎大国。
  2.2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2.2.1 美国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轮胎翻新最发达的国家,其产量一直居全球之首。早在1990年,美翻胎产量就高达3300万条,为当年新胎产量(2.3亿条)的14.3%,占世界翻胎总产量的40%以上。全美国只有40家轮胎厂,而翻胎厂却有1500家之多。而近年来,由于翻胎生产成本上升,尤其是轿车轮胎翻新的经济性下降,美国的轮胎翻新量大幅度减少,轿车轮胎基本上不再翻新,但载重轮胎的翻新量增长幅度较大。尽管如此,美国目前仍是当今世界第一翻胎大国。
  据美国轮胎翻新维修信息局统计,2009年美国轮胎翻新厂已从2003年的1000家降至760家。美国现代轮胎经销商公布的美国翻胎业100强企业占总轮胎翻新厂的45%(343家)。2009年美国载重翻新轮胎品牌份额为普利司通42%、固特异28%、米其林23%、马朗贡尼3.5%、其它3.5%。
  图2.3:2009年美国载重翻新轮胎品牌份额(%)
  2009年美国中型和重型载重翻新轮胎产量为1300万条,与2007年相比,2009年载重翻新轮胎平均价格下降了8%,翻新轮胎价格(包含胎体价格)仅是新胎价格的50%。2009年翻新轮胎总销售额(不计胎体)为16.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8%。.5和11R24.5规格载重轮胎(导向轮轮胎,负荷等级G)的平均售价分别为378.34和385.41美元,11R22.5,11R24.5,295/75R22.5和285/75R24.5规格载重翻新轮胎(预硫化,负荷等级G)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24.74,129.30,124.02和125.49美元。
  图2.4:2009年美国载重轮胎/载重翻新轮胎平均售价(单位:美元)
  2009年胎体平均成本同比下降6.5%,为58.37美元,最畅销的载重翻新轮胎胎体成本分别为11R24.5成本费64美元,295/75R22.5成本费63.50美元,11R22.5成本费62.50美元,285/75R24.5成本费43.50美元。
  美国轮胎翻新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是与当地的运输公司等签订长期合同,以&来旧翻新&收取加工费的方式解决胎源问题。翻新胎的质量和行驶里程与新胎相当,一条轮胎最多能翻新7次,平均为2~3次。美国的翻胎装备、技术和管理都很先进,质量管理相当严格。翻新轮胎规格主要为载重轮胎和工程轮胎。目前,美国载重轮胎的翻新率为80%。
  美国轮胎翻修公司除了翻新轮胎之外,还为客户翻新轮胎毂,使客户得到一个全新的轮胎总成。我国轮胎翻新行业目前还没有这项业务,值得借鉴。
  2.2.2 欧盟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欧盟是翻胎生产较早、使用比例较高的地区。1990年,欧盟地区的轮胎翻新率达18%,但到2005年已低于5.2%。欧盟地区鼎盛时期,载重轮胎替换新胎与翻新轮胎的比例为:意大利2:3,德国1:1,英国2:1.
  图2.5:欧盟三国载重轮胎替换新胎与翻新轮胎的使用比
  德国是欧盟生产和使用翻新轮胎较多的国家,最高年产达到600多万条。近年来,德国的翻胎生产呈下滑趋势。目前年产在300万条(6万吨)左右。同时,德国也是世界翻胎工具、检测仪器及轮胎修补器材的主要供应地。
  英国目前生产翻新轮胎270万条,占新胎量的13%,并对外出口。法国翻胎产量同英国相当。意大利在250万条(5万吨)上下,马郎贡尼(Marangoni)为世界知名企业,本土有两家世界最大翻新厂,主要生产翻胎胎条出口世界各地。
  图2.6:欧盟各国翻胎年产量(单位:万条)
  扩大后的欧盟和美国是世界废旧轮胎发生量最多,同时翻胎量也最大的地区。2009年,欧盟废旧轮胎量为321.3万吨(3.1亿条),生产翻胎38.1万吨(1600万条)。翻新胎在废旧轮胎中所占的重量比已达到11.9%,仅次于热能和材料利用,为轮胎循环利用的第三大途径,而利用价值则远远超过它们。
  图2.7:2009年欧盟废旧轮胎和翻胎量对比
  2.2.3 泰国轮胎翻新市场分析
  泰国的轮胎翻新厂家约有100多家,在泰国的70个省中,几乎每一个省都有一家翻胎厂。不过,这些厂子都基本集中在东部。翻新的轮胎主要是卡车轮胎,非公路用胎和工程胎的翻新量正在逐渐增加之中,但完全没有翻新的轿车轮胎。
  本土的轮胎翻新工艺以热翻为主,近年来才开始有冷翻技术引入。冷翻的轮胎外观漂亮,行驶里数高,而且耐用,越来越受到客户欢迎。目前,冷翻胎量只占泰国市场的10%,能够提供冷翻服务的翻胎业者则只有10家左右。
  泰国的翻胎厂规格都不大,可以说是小型的。因为泰国的翻胎行业竞争激烈,大都采取降价手段竞争,规模大的翻胎厂成本高,在价格上竞争不过小规模的厂家,因而不易生存。并且国内翻胎业主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旦站稳脚跟,就想自己炼胶,自给自用。这似乎是泰国翻胎业的一个发展模式&&自供自给,自己炼胶,节省成本,赚取更多利润。
  泰国的翻胎行业市场,属于买方市场。顾客要求很苛刻,既要价格最便宜,又要质量最好,账期还要最长。除了本地市场销售之外,也有少量的翻新胎出售到邻国如柬埔寨、缅甸等。但这些国家的进口要求严格,出售给他们的翻新胎必须是完全没有经过修补的,否则就被视为质量不合格。
  基于国际轮胎翻新产业的大背景,泰国翻胎业也同时面临着胎底短缺的问题。因为大部分轮胎使用者都不知道为何保养胎底,一旦需要翻新时,卸下来的轮胎胎底往往已经是破损不堪了。另外,泰国政府严禁废旧轮胎和胎底进口,胎底来源不足,泰国翻胎行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障碍。
  2.3 世界轮胎翻新市场供求分析
  自1995年以来,问鼎全球轮胎第1、2名的总是法国米其林集团和日本普利司通公司。普利司通自2005年取代米其林坐上头把交椅后,米其林公司不甘落后,在2007年夺回桂冠。但是2008年的桂冠又被日本普利司通抢回。普利司通拥有芬兰诺基亚16%的股份及土耳其普利司通-萨巴奇轮胎公司43%的股份,为其重返世界轮胎之首做出较大贡献。
  接下来第3~10位与2008年一样,依次为美国固特异、德国大陆、意大利倍耐力、日本住友、日本横滨橡胶、韩泰轮胎、美国固铂轮胎、韩国锦湖。
  图2.8:2008年-2009年全球轮胎10强企业收入分析
  第11~20位变化较大。我国台资企业正新橡胶增长21.2%,与日本东洋橡胶交换位置,列11位,与第10位的锦湖轮胎仅相差2%。杭州中策增长64%,由2008年的15位上升到13位。20亿美元&俱乐部&有14家企业,我国杭州中策为我国大陆第一家加入企业;10亿美元&俱乐部&有22家,我国有三角集团、山东玲珑、上海双钱加入。
  新进入75强排名的有山东泸河、兴源轮胎、山东盛泰、山东万达、山东金宇、青岛赛轮、徐州徐工及Inoue橡胶/泰国。新面孔数为历年来之最,主要是我国今年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轮胎企业数据,全面反映了我国轮胎行业情况。
  在75强中,中国大陆占19席,印度占9席,美国占6席,中国台湾占5位,日本、俄罗斯各占4席,韩国3席,伊朗、印尼、泰国、意大利及土耳其各2席。占1席的有:法国、斯里兰卡、瑞典、捷克、新加坡、芬兰、白俄罗斯、巴基斯坦、厄瓜多尔、伊朗、乌克兰、越南、马来西亚、以色列、阿根廷。
  图2.9:75强中各国所占席位
  2008年是世界轮胎工业发展从高位回落,行业总体增长幅度为9%,达到1400亿美元。此增长幅度主要得益于汇率变化。2008年日元/美元汇率变化12.2%,而欧洲/美元变化6.6%,剔除汇率因素,轮胎工业增长幅度远比9%低。75强中有10家企业为负增长,而2007年1家都没有。世界轮胎前10强除住友橡胶工业外,增长幅度都在1位数,且3家为负增长。2009年,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3家公司的合计销售额647.8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销售额的46.3%,比2008年下降2.5个百分比。前10强轮胎销售总额为968.7亿美元,为全球总销售额的69.2%,比2008年下降3.3个百分比。行业集中度相对2008年有明显下降。
  图2.10: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合计销售额占全球总销售额比例
  图2.11:前10强轮胎企业合计销售额占全球总销售额比例
  2009年,全行业共有12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而2008年这一数字为25家。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的有4家,分别为:Nizhnekamskshina/俄罗斯(245.2%)、青岛双星轮胎(66.2%)、杭州中策橡胶(64.2%)及银石公司(55.6%)。
  2008年是世界轮胎行业近年效益最差的一年,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率明显下降,报告亏损的企业数明显增多。在20家申报财务数据企业中,9家亏损。除诺基亚轮胎公司外,20家中19家营业收入较2007年都下降。20家企业共亏损18亿美元,这是世界轮胎行业从没有过的。20家企业营业收入/销售率为4.5%,而2007年营业收入/销售率达8.4%,2006年为6.1%。
  在这20家企业中,按营业收入排名,诺基亚、正新国际公司及德国大陆最好,营业收入/销售率分别为22.9%、8.8%及7.5%;按人均销售收入排名,东洋轮胎橡胶公司以人均468,531美元排名第1,第2名诺基亚人均415,163美元,第3名下世纪轮胎公司为398,857美元。2008年20家企业人均销售收入为236,561美元,比2007年上涨4.2%。
  图2.12:2008年轮胎企业营业收入前三排名图(单位:美元)
  2009年全球轮胎行业摆脱2008年的颓势,全球10强企业的运营利润率也有所回升,其中以韩泰、cooper、正新三家公司涨幅最为突出。虽然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两大巨头利润率有所下降,但总体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图2.13:2008全球轮胎10强企业运营利润率
  图2.14:2009年全球轮胎10强企业运营利润率
  2.4 世界轮胎翻新技术创新的应用
  国外翻胎行业在应用高科技方面有了重大进展,按照技术领域可分为:
  1. 采用超声波、激光、电磁波技术测试待翻胎的可翻性,特别是隐形损伤进行探测分析,使翻新胎质量更可靠。选取高质量的胎体才有保障。用激光技术对翻胎加工面定位(防止磨损带束层)并进行精确的尺寸测量和控制。
  2.采用现代计算机数控技术对翻新胎打磨尺寸、弧度、贴合形状,按预设程序进行精确加工。
  3.使用计算机技术对产品结构、配方技术、炼胶工艺、硫化程度、工艺过程进行精确的优化设计和自动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翻胎设备采取一机多用和联动以简化工艺和物料搬运,如取消涂胶浆工艺,磨胎与成型共用同一机台等。
  2.5 国外翻胎企业的情况及经营管理经验
  近几十年来,国外翻胎企业集约化进程加快了步伐。
  1.翻胎企业兼并加速、规模扩大。日本1983年尚有翻胎企业126家,年翻257万条,平均每厂翻新2万条轮胎。到1994年只剩下64家,翻新159万条(轿车胎翻新量急剧减少),平均每厂翻新2.5万条。美国的翻胎厂数量从1997年的1326家减少到1999年4月的1256家,翻新载重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的产品都旺销,而轿车翻新轮胎和轻型载重翻新轮胎的销量只稍有下降。1999年各种规格的翻新胎产量为:轿车轮胎190万条、轻型载重轮胎660万条、载重轮胎1810万条、工程机械和农业轮胎69.2万条、特殊品种轮胎21.2万条,总计2750.4万条。在欧洲,不少国家有年翻数十万条的骨干厂3-5个,最大的年翻100万条轮胎。欧、美多数国家翻胎用的胶料有炼胶公司供胶。如英国40家重点翻胎厂,只有Onduraltd配有F180密炼机组向各厂供应各种胶料。意大利玛郎贡尼预硫化胎面公司年产50万条预硫化胎面,供国内使用及外销。
  2.翻新后的轮胎除厂自销一部分外,可交轮胎销售中心代销。美国轮胎零售店50%经营翻新胎。
  3.翻新胎专用工具、修补器材由专门制造公司供应。国际上最有名的如德国TIP、TOP公司,美国泰克公司,这些公司80年代已打入我国市场,并设有多家代销点,目前美国泰克公司已占据我国市场。
  4.国外轮胎(含翻新胎)经销商情况。据美国统计:有95.5%的经销商提供修补服务,63.6%提供胎平衡服务,56.1%在高速公路边提供应急维修,48.5%兼营汽车刹车、过滤器、汽油、润滑油,34.8%提供轮胎校核服务。
  5.国外翻新胎产品有产品质量保证,有质量问题包赔退,有里程保证。
  6.国外翻胎企业管理:国外翻胎企业大多数为私营及股份合作公司,一个年翻2-3万条胎的厂经营管理人员不过7-8人,生产工人10人左右。如美国多数翻胎厂雇工不超过10人。1997年投产的预硫化法翻新载重胎的厂,日翻154-176条(相当于年翻4万条载重胎厂),用一班生产只雇佣9名工人。这些工人个个是全面手,他们厂的口号是&规划+培训+态度=生产效率&,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重视对员工的全员培训。
  2.6 国外轮胎翻新业的相关政策扶持
  1. 美国废轮胎回收利用政策与立法标准
  美国政府在旧轮胎翻新方面的立法不多,也几乎没有优惠政策。轮胎翻新企业主要靠上乘的质量和较新胎便宜很多的价格来赢得和推动翻胎市场的发展。政府的主要工作则是制订相关标准(包括轮胎磨耗极限和翻新轮胎质量标准等)、优先采购翻胎、教育消费者科学使用轮胎等。
  联邦政府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和加州环保局制定了《废轮胎回收利用五年强制计划》。美国在废轮胎回收处理再利用方面的政策与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废轮胎的运输(10条以上)、堆放(500条以上)、处理(无论何种方法)均实行政府审批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具体操作由加州环保局审批。
  (2)专项基金收费和补偿制度。按照&谁污染谁处理&的原则,由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社会经济责任。废轮胎回收处理收入主要用于五个方面:资助废轮胎胶粉企业开发市场、资助新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造;改善废轮胎野外堆放条件;废旧轮胎运输人员及回收市场的研究和管理;加强对废旧轮胎贮存的立法工作;清除、减少全州的废轮胎堆放。
  (3)以法律方式强制实现资源配置,促进市场发展。法律规定,废轮胎不得与生活垃圾或其他废弃物一起运输和处理,否则将受到重罚。迫使轮胎使用者将更换下来的废轮胎交给新轮胎销售商,销售商要付钱找有废轮胎运输许可证的运输商和处理商进行处理,再从轮胎使用者那里把钱赚回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废轮胎回收、运输、处理的市场化运作的产业链和资金流,平衡了各方的经济利益。
  (4)政府强制性的废轮胎回收利用五年计划。将要达到的环境与资源目标更加明确化,监管力度更大,同时更多地支持资源化程度高、二次污染少的橡胶粉处理方法、更多地支持胶粉下游市场开发。
  2. 澳大利亚发布轮胎翻新政策
  澳大利亚先进制造技术合作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一项回收再利用废旧轮胎的新技术,可有效避免大量废旧轮胎丢弃侵占良田或是不当销毁破坏环境。
  轮胎中含有的金属材料,对回收再利用带来困难。这一新技术的特点是,采用高能效的机械分离法将废轮胎分离为金属材料和高质量橡胶粉。这一将废旧轮胎转化为不含金属材料的橡胶粉的新工艺,能够用于开发新的橡胶或其它以弹性聚合物为基础的材料。用这种工艺生产的橡胶碎屑,成本低于生产原胶的费用。
  据统计,澳大利亚每年产生约2000万个废旧汽车轮胎,但只有不足1/4能够再利用或回收,其余轮胎会被作为废弃物而不合理地处理,这会破坏环境和危害公众的健康。
  3. 芬兰出台废旧轮胎回收法案
  1996年芬兰出台了关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专门法案,规定生产和销售轮胎的厂商有义务将用户更换下来的废旧轮胎进行回收,送到指定的工厂加以再生和利用。这种轮胎的质量与新胎并无两样,而售价仅为新胎的一半。其余的100多万只旧轮胎经处理后分别用作燃料发电、道路材料或建材等。
  据统计,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为芬兰培育出一系列新兴产业,每年创造财富近12亿美元,为社会提供了5000个就业机会。
《中国轮胎翻新市场行业分析》其他连载内容,欢迎关注!
  【连载1】中国轮胎翻新市场行业分析
  【连载3】中国轮胎翻新市场行业分析
  【连载4】中国轮胎翻新市场行业分析
  【连载5】中国轮胎翻新市场行业分析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
tag标签:&&&
编辑:all2car
1、任何注明“来源:全球汽配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其版权均属全球汽配网所有,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传播。已授权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全球汽配网”,否则,全球汽配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任何非注明“来源:全球汽配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全球汽配网转载该资料,并不代表全球汽配网同意其观点,全球汽配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该资料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甄别,判断真伪。
3、因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全球汽配网使用部分文章、图片等资料的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相关权利人可与全球汽配网联系。世界著名的轮胎公司有哪些?? 中国有没有厉害的?_百度知道
世界著名的轮胎公司有哪些?? 中国有没有厉害的?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谢谢您的指导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外国法国米其林(MICHELIN) 米其林集团有逾百年的历史,个人觉得最好。日本普利斯通(BRIDGESTONE)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轮胎及橡胶产品生产商,也是世界轮胎业三巨头之一,普利斯通轮胎在F1方程式赛车和老对手米其林(MICHELIN)的供应争夺战中最终胜出,从2007年开始为F1独家提供比赛专用轮胎,日本的,值得尊敬。倍耐力(Pirelli),倍耐力轮胎是当今世界享有盛名的轮胎公司之一.1872年创立于意大利,倍耐力公司也是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最大赞助商。现今F1方程式的官方用胎(2011赛季始)。中国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
朝阳牌三角集团有限公司
三角牌青岛双星轮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星牌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
玲珑牌 就这些了,只是按照自己知道,因为自己是F1车迷,所以其它的都不太关注,其实可以自己去查嘛!呵呵!
世界轮胎最大的三家是:普利司通(日本)、米其林(法国)、固特异(美国),销售额占了世界轮胎的销售的70%左右,且三家势力较均等,相差在10亿美元左右吧。其次,为德国大陆(因为英文的大陆单词翻译避开中国大陆的叫法,所以在中国叫“马牌”),意大利的倍耐力、韩国的韩泰、锦湖、美国库伯、新加坡佳通、日本横滨和收购法国的邓禄普,芬兰的诺基亚等等吧。
中国有杭州中策(朝阳、好运、威狮、雅度)等品牌、上海双钱(双钱、回力)等品牌、山东威海三角轮胎(三角、威力斯通、百路达)、荣成美国库伯成山(成山、福神、奥通等)、烟台招远玲珑(玲珑、山玲、利奥等)、青岛双星轮胎(双星、远征、一路顺等等吧)、赛轮轮胎(赛轮、赛维)、黄海轮胎(黄海、力霸等)、东营金宇、万通、永泰、盛泰等等、河南风神、贵州前进(前进、大力士、劲虎、金钢、多力通等)、辽宁鞍山轮胎、浪马、江苏通用千里马、红豆等、台湾正新(正新、樱花、玛吉斯)、北京首创等等吧。
中国的轮胎企业主要是生产斜交胎(农用车或轻卡货车用的较多)和全钢子午胎(重载货车用的较多),在半钢子午胎(轿车或是轻型小货车用较多)与国际品牌竞争能力很弱,基本都是中低端。世界轮胎的消耗65%以上为半钢子午胎,我国的轮胎总产量基本是世界第一的,但是我们的单个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巨大,最大的中策公司也在世界前十名开外,且与第十名的差距相当大。中国轮胎企业多而杂,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自主研发能力弱,恶性竞争厉害。现在世界知名品牌基本都在中国有销售,他们正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半钢子午胎市场70%以上沦为外资品牌之下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轮胎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中国轮胎企业还缺点什么?
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每年发布全球轮胎75强排名,2012年度排名前20强如下:
公司/总部所在国家或地区
2011年轮胎销售额(亿美元)
2010年轮胎销售额(亿美元)
普利司通/日本
米其林/法国
固特异/美国
倍耐力/意大利
住友橡胶工业/日本
横滨橡胶/日本
韩泰轮胎/韩国
正新橡胶/中国台湾
杭州中策橡胶/中国
固铂轮胎橡胶/美国
锦湖轮胎/韩国
东洋轮胎橡胶/日本
佳通轮胎/新加坡
三角集团/中国
阿波罗轮胎/印度
诺基亚轮胎/芬兰
山东玲珑橡胶/中国
风神股份/中国
2012 年度全球轮胎75 强排行榜入围的中国大陆企业有25 家,占了上榜企业总数的1/3,而轮胎销售总额为235.6
亿美元,不如普利司通或米其林一家公司,仅占75
强1792.9亿美元销售总额的13%。1/3的企业产生了13%的销售额。
&&&&&&&&&&&&&&&&&&&&&&
公司/总部所在国家或地区
2011年轮胎销售额(亿美元)
2010年轮胎销售额(亿美元)
杭州中策橡胶/中国
三角集团/中国
山东玲珑橡胶/中国
风神股份/中国
双钱轮胎控股/中国
兴源轮胎/中国
青岛双星轮胎/中国
贵州轮胎/中国
山东恒丰/中国
山东盛泰/中国
山东金宇/中国
山东万达/中国
江苏通用科技/中国
青岛赛轮/中国
山东泸河/中国
双喜轮胎/中国
山东三工轮胎/中国
徐州徐工/中国
朝阳浪马/中国
好友轮胎/中国
四川海德轮胎/中国
青岛黄海橡胶/中国
新疆昆轮/中国
北京首创/中国
天津联合轮胎/中国
虽然中国轮胎企业众多,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在乘用车胎市场,一些消费者宁愿买经常被爆出质量新闻的锦湖轮胎,也不会买国产胎,就因为锦湖是国外品牌。这是为什么?
在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轮胎的生产者还是管理者都认为轮胎属于化工产品甚至是军工产品,按照化工企业的习惯经营生产管理,而在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二十一世纪,轮胎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消费品,国内轮胎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和手段,没有有效的广告投入,消费者对国内企业的轮胎品牌不了解,更无从谈品牌忠诚度。没有市场化的品牌形象,是我国轮胎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国外轮胎品牌的市场拓展,一般包括品牌形象推广和品牌文化两方面,例如米其林,其卡通形象米其林先生在中国家喻户晓,1900年,米其林公司为了方便汽车司机就餐,开始出版餐厅指南,一百年多年后的今天,米其林餐厅指南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权威的餐厅评级,能成为米其林三星餐厅,是全球顶级餐厅的梦想。米其林的这些市场营销,也使米其林被消费者认为是全球顶级的轮胎品牌,而中档品牌韩泰,也请中国跳水明星郭晶晶代言,使产品更为中国消费者接受。
&&&&&&&&&&&&&&&&&&&
轮胎是关系到司机和乘客生命安全的产品,相对于其他消费品,消费者需要对产品有更高的信任度,中国轮胎企业在不重视品牌运作,消费者对中国轮胎品牌知之甚少,何谈信任,因此国内乘用车(包括公务车和乘用车)少选用国产轮胎。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各大轮胎企业高层的配车,都使用的原厂配套轮胎,少有企业替换成自己的产品,轮胎企业的生产者都不能在中高档车上使用自己的轮胎产品,普通消费者更不可能为中高档车选购国产轮胎。
在国内如此,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轮胎更没有知名度,只能是廉价、低端的代名词
子午线轮胎是米其林发明的,几十年来,米其林等欧美轮胎企业通过专利等法律手段,巩固了自己技术领先的地位,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从技术上超越欧美企业是很难的,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不注重品牌,产品的竞争只能靠低价,只能通过扩大产能来降低单位成本,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知名度,没有忠诚的消费群体,只有低价销售,后果就是各国的反倾销,例如美国特保案。
轮胎行业和90年代初的家电行业一样,消费者有需求,国内企业有产能,家电行业从90年代初消费者普遍只接受进口品牌到现在国产品牌家电成为主流产品,这期间的变化,不是国内企业在技术上超越了国外品牌,而是国内企业的市场营销品牌拓展的工作更亲和、更容易为中国销售者所接受,较为成功的如海尔、方太等。家电企业市场上超越洋品牌的发展历程,是值得轮胎企业学习和借鉴的。(王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特异轮胎销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