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与创新融合的例子

那些被你忽略的传统企业“触网”案例,颠覆来之不易-钛媒体官方网站
那些被你忽略的传统企业“触网”案例,颠覆来之不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华西都市报―华西 i 战略入选2014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
日期查询:2015&年&04&月&13&日&
a05:第一眼
a08:第一眼
a09:华西汇/大都市
a10:观天下
a11:文艺范/运动会
a12:大特稿
a13:财富潮
a14:互联网
a15:车视界
a16:车视界
d01:川南读本
d02:川南读本
d03:川南读本
d04:川南读本
d05:川南读本
d06:川南读本
d07:川南读本
d08:川南读本
d09:川南读本
d11:川南读本
d12:川南读本
f01:川东北读本
f02:川东北读本
f03:川东北读本
f04:川东北读本
f05:川东北读本
f06:川东北读本
f07:川东北读本
f08:川东北读本
f09:川东北读本
f11:川东北读本
f12:川东北读本
第0a08版:第一眼
日期:[日]
-- 第一眼 --
版次:[a08]
华西 i 战略入选2014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
这是西部媒体中唯一入选的融合案例
    4月11日发布的《2014中国传媒创新报告》指出,2014年传统媒体打造新媒体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服务和经营模式上变革创新。同一天发布的全国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大多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沿海城市,华西都市报“i战略”是西部唯一入选案例  华西i战略将向资讯(i-Media)、社交(i-Link)、电子商务(i-EB)、互联网金融(i-Finance)四个方向突破,打造全新的新媒体精准投放广告系统(i-Delivery)与开放合作模式(i- cooperation),实现指数级增长(Induced Exponential Growth)。这样的转型早已超出媒体本身,从一个新闻载体转向一个信息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4月11日,以“转型之机与融合之道”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传媒年会在武汉举行。  年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作了题为《2014中国传媒创新报告》的主题报告,并发布2014全国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其中,华西都市报社全新启动的媒体融合发展i战略,入选2014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这也是西部媒体中唯一入选的融合案例。  “2014年传媒行业在打造新媒体平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说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展开互动、探索双赢的新局面。”魏玉山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主流传统媒体逐渐占据融合的主导地位。融合之道华西i战略 西部媒体中唯一入选案例  “关于媒体创新与融合发展新政的出台,以及业界的融合创新实践,使2014年成为新世纪以来,乃至改革开放以来,传媒行业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年份。”演讲一开始,魏玉山就抛出这样的观点。  魏玉山分析说,移动互联网之下的2014年传媒创新呈现4个特点:1、传统媒体打造新媒体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2、拥抱社交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得以提升;3、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发展方式,这包括推进传统媒体探索新媒体业务、按融合发展的要求进行内容生产;4、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经营模式。  年会现场,《2014中国传媒创新报告》还首度发布2014全国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包括了光明日报社推出融媒体、浙报集团推出“新闻+服务”的融合发展路径、华西都市报社启动“i战略”、杭报集团构建“1+3”全媒体矩阵、《都市快报》微信矩阵进入媒体影响力第一阵营、阿里巴巴探索电商+报纸创新模式等案例实践。  梳理发现,2014全国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均紧扣“融合”这一关键词,不仅纷纷推出品种多样的新媒体产品,还在服务和经营模式上变革创新。而在地域分布上,这些创新案例集中于北上广及沿海城市,唯有华西都市报“i战略”是西部媒体中唯一入选的实践案例。转型之机已超出媒体本身 从新闻载体迈向综合平台  如魏玉山所说,“无论关于移动互联网元年、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之说是否准确,但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对媒体融合推动巨大的一年,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社会分工更加明晰的时代,开放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分工是纸媒变革的基本策略。日,华西都市报全新提出的融合发展战略――i战略,正是互联网思维的全新设计,加大对外开放合作的力度,打造移动互联媒体,构建以移动新媒体产品为平台支撑的“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融合发展格局。  具体来说,华西i战略将向资讯(i-Media)、社交(i-Link)、电子商务(i-EB)、互联网金融(i-Finance)四个方向突破,推出全新的新媒体精准投放广告系统(i-Delivery),不断开放合作(i-Cooperation),实现指数级增 长 (Induced Exponential Growth)。这样的转型早已超出媒体本身,从一个新闻载体转向一个信息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可 以 说 ,作 为2014全国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华西i战略,不仅烙上了传媒变革时代的印记,而且引领并不断探索传媒业的未来融合之道。  实际上,就未来趋势,魏玉山也认为,移动互联会成为融合发展的助推器和主战场,而主流传统媒体逐渐占据融合的主导地位。诸如特色新闻APP产品、通过社交媒体讲述新闻故事等,均是未来传统媒体吸引目光的关键。  华西都市报记者石莉芳相关链接2014报刊业创新十大案例  1、光明日报社推出融媒体2、澎湃新闻上线3、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央编辑部”  4、浙报集团推出“新闻+服务”的融合发展路径  5、华西都市报社启动“i战略”  6、杭报集团构建“1+3”全媒体矩阵  7、《都市快报》微信矩阵进入媒体影响力第一阵营  8、阿里巴巴探索电商+报纸创新模式  9、《瑞丽》杂志与视频融合,让内容炫“动”起来  10、《浙商》:从会员制到平台生态圈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与坚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与坚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  莱布尼兹
  □ 宋正海  ◆二进制是当代电子信息的数学基础。但长期以来,有关莱布尼兹是否是看到伏羲八卦图之后才发明二进制的,学术界有着激烈争论。2006年,旅比利时华人胡杨、李长铎,经大量考证后,写出《莱布尼兹: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一书,对这一问题作了肯定回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所积累的精神和物质创造,内容涵盖天(宇宙)、地(地球)、生(生物)、人(人类社会)广泛领域。当前传统文化复兴形势喜人,并已在教育、道德、励志、智慧、友谊、外交等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功能,但很少提及科技创新功能。当前国学院雨后春笋,但均是人文国学,尚不包括自然国学。  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已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中是否还能发挥重要的创新作用?这可能是个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但事实上已有肯定性的回答。  近60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论述、探索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科技创新功能,已有不少有说服力的成果。本文将于学术探索、实践成果和自然国学兴起三个层次来阐述这一新功能崛起的具体历程,用以说明:自然国学的兴起以及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学术探索积累了不少成果  其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科技创新功能的学术探索实际已有半个多世纪,也有着不少成果。  日,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在《人民日报》发表专文《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史》,在谈及历史地震资料的价值时,强调指出:“有人以为我们应该面向将来,不应该留恋过去。这话是对的。但是无产阶级对社会进行的伟大革命不仅不排斥以往文化发展的一切成就,相反地是以利用这些成就作为进一步发展新文化的前提的。最近我们得到一个例子,证明古代所积累的历史材料能很好地支援工业建设而得到一定的成果。”接着,他谈到古新星新表的编制时又说,“历史上的科学资料不但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可以帮助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  1966年邢台地震后,随后的七十年代又相继发生海城、唐山地震,气候灾害也十分严重。中央十分重视灾害预报工作,于是灾害学发展起来。鉴于地球是多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极其复杂的综合体,灾害预报推动了多学科综合研究。1983年、1986年和1989年,在中国科协支持下,众多学会联合发起了第1、2、3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会议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科学的整体论特长,将“历史自然学――一门在中国崛起的现代自然科学”、“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与当代天地生综合研究”先后列为大会中心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创办天地生人学术讲座,这一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至今已发展了22年,讲座已举办1080讲,含3000多个学术报告,其中约100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  1995年,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全体代表联名发表《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作出重大贡献》呼吁书。  1999年,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论文集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论文集包括100篇论文,归纳为: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等编,初步展示了20世纪末有关学术先行者的基本探索成果。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实践成果  传统文化的科技创新实践是全方位的,在基础理论、技术路线和工程设计论证三大方面均有重大成果。  传统文化与科学重大创新  根据《宋史?天文志》等中国古籍中有关1054年(北宋至和元年)客星(超新星)史料的研究,发现了蟹状星云及其射电源是1054年超新星爆炸的遗迹,从而揭示了星云及其天空射电源与超新星的演化关系。自此,国际天文学界对中国历史超新星、黑子、北极光等记录的现代科学价值刮目相看。  二进制是当代电子信息的数学基础。但长期以来有关莱布尼兹是否看到伏羲八卦图之后才发明二进制的,学术界有着激烈争论。2006年,旅比利时华人胡杨、李长铎,经考证大量国外原始文献以及莱布尼兹本人信件后,写出《莱布尼兹: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对这一问题作了肯定回答,长期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中国古代留下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自然灾害和异常记录。这是中国古人留给今人,贡献给世界的自然史信息宝库,对于当代全球变化研究、国家远景规划的自然背景预测有重大意义。例如,竺可桢应用丰富的历史气候记录,重建了5000年气温史,发现了多个有价值的气候周期。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其中文稿载《考古学报》1972年1期,英文稿载《中国科学》16卷,即1973年第2期,刊发后得到国际学术界好评,特别得到赞叹的是历史自然学途径,英国《自然》周刊评价说:“竺可桢论点是特别有说服力的,着重说明了研究气候变迁的途径。西方气象学家无疑将为获得这篇综合性研究文章感到很高兴。”  又例如,中国科学家在对比多种自然史的周期后,发现了不少自然灾害和异常现象在16、17世纪明显集中,强度也大,于是定名为“明清灾害群发期”。国外只有单现象的群发现象,时段上相当的有历史气候上的“小冰河期”、太阳活动的“蒙德尔极小期”。之后中国又相继发现“夏禹洪水期”、“两汉群发期”等。自然灾害群发期的发现是中国人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体系是整体论,善于研究和处理复杂性问题,这对当代复杂性科学兴起有大的启示作用。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里高津(I.Prigogine)、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Haken)等人均谈到中医思维对他们各自系统理论的创建有着启发作用。维纳(N.Wiener)创建信息论主要是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清华大学史的研究者认为,他可能得益于刘仙洲的中国古代机械史研究。  传统文化与技术新路线开辟  中国古代数学体系不同于古希腊发展公理系统进行演绎推理,但充分发展一步步的程序性算法。吴文俊院士应用传统数学的程序性算法,又应用电子计算机这种高速计算工具,全面开展几何问题的机器证明,从而推动了机械化数学的崛起。  古代由于开采和冶炼技术不高,开采的矿均是品位很高又极易开采的浅层矿。当代研究古矿史料不仅可重新找到这些优质矿,还可能发现古矿深层的更大矿体。有学者研究指出,湖南锡矿山锑矿、湖南钨矿、江西德兴铜矿、湖北大冶铁矿、山西中条山铜矿、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的发现和扩大均与古矿研究有关。  近代有车床、刨床、铣床、镗床等金属精加工机床,但它们均无法加工形状复杂的部件。中国古代“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铸造铜铁佛像或工艺品的方法,不仅能铸造出形状复杂的制品,表面又有很高的光洁度。当代已由失蜡法发展起精密铸造业。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当前,西医药学面对非典、癌症、爱滋病及各种现代城市病的肆虐仍束手无策之时,更显出发挥中国传统整体平衡医药学优势的必要性。当代国外,针灸热、中医中药热、中华养生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传统文化与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  大型工程百年大计,造价高,设计要严格论证。传统论证只用物理模型法、数学模型法,现在中国学者又创造了历史模型法。利用历史特大灾害记录的研究可以了解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巨大自然变动幅度和灾害烈度,从而使工程既保证安全又保证造价不盲目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苏联援建项目有156项,后又增加49项工矿单位。依照设计程序,必先知道建设地点的地震烈度。然而我国地震台站抗战前只有北京鹫峰和南京北极阁两处,覆盖地域不大,观察年份也不够长。最后,是利用了古代丰富的地震史料编制了地震震中分布图和地震烈度区划图,从而为几百项大型工程选定了安全地点,确定了工程抗震系数。  黄河小浪底工程的大坝高程设计,依据了黄河1843年历史大洪水的复原研究成果。  长江三峡工程防洪设计,也是依据历史长江洪水的研究成果,并以出现1870年大洪水时荆江大堤不决口为前提。自然国学与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科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从事科学活动的思维习性和基本方式。科学体系是受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深刻影响的。所以古今中外科学史上,科学体系是多种多样的。  近400年来,西方工业文明推动发展的还原论科学体系席卷全球。相应,各国民族科学体系不仅被取代,也被普遍地遗忘了。在中国仅存中医,但也被推到生存的边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已面临着解决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灾害预报、人口膨胀等重大自然史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课题,这已涉及并威胁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这就呼唤并推动了科学复杂性、非线性研究和整体论、综合方法的崛起。当前,占统治地位的还原论科学体系已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科学正经历着由简单性探索向复杂性研究过渡的大变革时代。于是中国传统整体论科学传统复兴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其标志是自然国学的复兴。  自然国学的复兴已是势所必然。其重大学术意义不仅只是纠正当代国学只是人文国学而缺失自然国学的偏颇,促进国学的全面发展,更重要是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这个科技新体系将改变当代还原论体系一头独大的局面;推动整体论科学较快发展,真正实现整体论科学与还原论科学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整体论的现代科技创新功能。
本文相关新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28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德育创新工作案例28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鲜明地域特色;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献县郭庄镇郭庄中心校曹书通;一、产生背景:;中华文明自成体系,悠远而博大,传统道德作为其一部;二、实施过程;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极其重视道德礼仪教育,素以“;多年来,我校扎实开展师生道德礼仪教育,使学校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注重三个“结合”:;其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道德教育重在“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彰显鲜明地域特色适应社会变革要求 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献县郭庄镇郭庄中心校 曹书通一、 产生背景:中华文明自成体系,悠远而博大,传统道德作为其一部分,古人阐述尤为弘富。在当今这样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如何挖掘与继承丰厚的传统道德资源,使之更好的应用于现代教育,这时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学校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鲜明地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则具体提出了“汲取传统智慧 化育时代新人”的德育工作方法,目的在于“适应社会变革要求 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让学生们从小树立良好的公、私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私道德习惯。二、 实施过程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极其重视道德礼仪教育,素以 “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言谈举止、行动坐卧皆有其规范。要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也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对小学生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多年来,我校扎实开展师生道德礼仪教育,使学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注重三个“结合”:其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道德教育重在“养成”、重在“习惯”。必要的宣传说教是不可少的,但如果只限于这个层次,则往往流于形式,“道理”讲了千万,却并不能植根于学生心中。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实际”,必须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礼仪教育是从“学校规范”开始,学校制定了《在校生礼仪规范100条》。每一条下又附有许多具体细则,其涵盖非常之广,从入校到离校,从爱护花草到校内不准骑自行车等等,几乎包括了各个方面。而且,每一条规范都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既需要“道德”说教,让学生懂得“自律”,同时,也必须通过必要的、适度惩罚让他们逐步树立“规则”意识。一个人道德习惯的养成是“自律”与“他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所以我们采取了必要的“惩罚”措施,对学校制定《在校生道德礼仪100条》,每一条都附相具体的违反惩罚措施。比如,这其中有一条是损坏图书如何处规定。有的学生不知道爱护图书,随意乱写乱画,有的甚至是故意撕掉其中某些页码,有的借走后没有还书意识。对于这些,我们当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劝说,但与些同时,我们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对于违反图书借阅规定的学生,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必要的惩罚,或要求他们到图书室义务劳动,体会图书管理工作的辛苦,或是暂停他们的借阅资格,甚至要求他们赔偿书图损失。当然我们的惩罚是善意的、适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习惯,而绝非“一罚了之”。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图书室秩序发生了明显转变、图书破损情况明显减少,图书借阅按期归还率也大幅提高。而在一这过程中,学生也逐渐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其二个人品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人们的活动范围较小,社会交往的范围也较小。而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交往范围越来越大。单单传统道德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比如交通规则,比如参观博物馆,比如与人交往应注意哪些禁忌等,传统礼仪规范是没有的。有的甚至是与现代相反的,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比如,访友、做客,古人交通、通讯不便,并没有提前预约的习惯,有的甚至认为“不请自到”说明两人关系亲密。而在现代社会,这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道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加入时代内容,以适应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需要。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现代公德教育活动。学校紧邻307国道、石黄高速和东固公路,交通较为便捷。而有一部分学生出行没有交通规则意识,在公路上横冲直撞,不懂交通规则,不懂礼让,甚至跑上石黄高速立交桥,向下乱扔石块和空塑料瓶。现代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到国外旅游也不鲜见,可因为我们的公民素质教育没跟上,于是出现了许多“有辱国格”的不文明游客,到博物馆乱拍照,衣着不整,随意坐卧,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我们针对这种现象制作了一个“公共文明大家谈”视频资料,给全体师生播放。视频播出后,全校师生触动非常大,看似平常的不文明习惯,不仅关乎个人的形象,有时候甚至还关乎“国格”。其实要改掉这些习惯并非难事,关键是要树立“现代文明”意识,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其三利用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挖掘现实德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品德教育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至今的经典浩如烟海,对青少年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全社会的共识。关键是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从哪里开始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的做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鲜明地域特色”。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以乡土文化为载体 增强校园文化底蕴。近几年,我们先后结合地域传统文化建立了“校训墙”、雕塑“诗传圣地”、谱写了大气磅R的校歌、创建了校园文化长廊。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校园文化底蕴逐渐增强,而且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们置身其间,一处处校园文化景观悄无声息的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孩子们的性情。传统文化有许多精华,必须继承与弘扬,但有些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甚至变成了糟粕,地域文化也是这样。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合理的取舍,一方面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一些传统的东西还适合不适合现代的孩子。比如,人要懂的感恩,要感恩首先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传统文华中,关于孝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但是我们在设计校园文化长廊时,没有选择“尝粪”、“埋儿”一类的所谓“至孝”,因为这些东西看似“大孝”实则是对生命的戕害,人格的侮辱,而且不用说现实社会,就是在古代,也鲜有人能做到。我们选择的是“黄香温席”,这既能为孩子们所理解,也能为他们所接受。2、整理家乡历史文化,编写了校本教材《阅微沧海话家乡》。这本教材视野宏观、高位较高,它以家乡历史为线索,兼及一些中国与世界历史大事。这本教材故事性强,可读性强,孩子们非常喜欢。它还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在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近期,该教材又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体育局推荐,拟在2015年,推广到全县使用。这本教材虽然都是讲的一些故事,但家乡先贤爱国爱乡的事迹,孩子们读后,肯定会受到无形的感染与熏陶,这对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与“家国情怀”肯定起到具大的促进作用。3、挖掘现实德育教育资源前几年,北京龚炳铮等几位老人与学校结缘,每年为学校捐款一万元,成立文照希望基金,用于购买图书,充实学校图书室。这几位老人捐款成立基金,并没有以自己的名誉,而以自己母亲虞文照女士的名字来命名,前年,几位老人不顾年迈体弱,还亲自到学校参观考察。我们结合这一生动事迹,对新生进行感恩教育,效果非常好,几位老人的做法既是对学校的无私大爱,也是对自己母亲最好的纪念,事迹非常感人,孩子们深受教育。 若干年前,学校一位老师曾救助过一位贫困孩子。这个孩子中学毕业后,到烧鸡店打工,中秋节店里每人发放两只烧鸡,这个孩子舍不得自己吃,第一个想到要回报自己的老师和父母。后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德育创新工作案例28等内容。 
 四都镇中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捕捉“闪光点”转化“后进生” 产生背景: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 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  我的班级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1. 事件发生 2010 年 1 月的一天中午,我进入校门以后象往常一样先进教室去 转转,看看班上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中午班上的纪律...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 报 表 申报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带头人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制 2009 年 4 月 1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  我的班级德育创新工作案例【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学校,学生的构成很复杂。有 很多随父母打工的学生。由于学生们本身知识水平不同,不 同生活环境成长起...  德育创新案例_其它_总结/汇报_应用文书。秦皇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 报 表 (2014 年度) 申报单位项目名称 项目带头人 育人法宝――表扬和关爱 2014 年 9...  德育创新案例之感恩教育论文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德育创新案例之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拥有一颗感恩的 心,我们才懂得如...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_解决方案_计划/解决方案_应用文书。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易县是省级贫困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本县农民致富谋发 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子女受教育的...  附件2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 报 表 (2014 年度) 申报单位 吴桥县辛集小学 项目名称 传承经典文化 放飞中国梦想 项目带头人 王丙才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