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故事读书故事报告?

非理性繁荣 读书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4页免费21页免费7页免费7页免费4页免费 3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4页免费66页免费9页免费5页免费3页1下载券
非理性繁荣 读书报告|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13级优秀读书报告&第4批
优秀报告一
一篇不像读书报告的读书报告
——《黏住》读书报告
&“很多人相信能在太空中看到万里长城,很多人深信可乐能腐蚀人的骨骼,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这些荒谬的结论能深深印在我们脑海,并且广为流传?而我们对一些不该遗忘的事却轻易忘记:一个生物老师花一个小时来解释有丝分裂,一星期后只有三个学生记得那是什么。一位经理在演讲中介绍了一套新的战略方案,员工们都在热情地点头称是,然而第二天我们发现坐在前排的员工仍无动于衷地执行旧的战略。为什么有些事情能铭刻在他人脑海,有些却不能?”
苦恼于选择哪本心理学读物的我,在看到这段介绍后,开始了与它——《黏住》的“不解之缘”。
这本书中,现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和他的兄弟丹·希思运用生动有趣而平实的语言,从“简约”、“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这六个原则向我们道出了上面这一问题的答案。
说起初读这本书的感受,我的第一感觉是佩服,原因不在于作者的言论多么高深或者知识多么渊博,而在于我从自己被吸引读这本书以及决定读下去的过程中,就已经体验了一番作者“黏住”的能力:
首先是书名,《黏住》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我会注意到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因为相比于其他心理学书籍,这个名字实在是太不像心理学书籍了,甚至很难把它跟一本书联系起来。我于是很好奇它的内容,点开了它的简介,而当我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创意的吸引力的书籍时,我既觉得意外,又不得不惊悟这个书名的生动贴切,创意惊人,“黏性”一词无疑是对创意吸引力的特质无比准确地陈述,而书名仅仅用“黏住”这样一个简单动词,就表达出了本书所要表达的“为什么创意要具有吸引力以及怎样让创意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功力可见一斑。
而后,作者通过都市传说经典开场白:“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以及西尔弗曼用创意解决美国公共利益中心向公众传达爆米花健康威胁信息的难题这两个活灵活现的例子,引出了为什么要使创意具有黏性,怎样是创意具有黏性的话题。因为对于第二个故事的好奇,还有随后而来的对于这两个故事创意黏性来源的分析的好奇,29页的前言,我一气呵成地读完了。
之后我又浏览了下整本书,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在对创意黏性六原则的阐述中,将六原则精心设计和排序成了首字母缩写为SUCCES的SUCCESs清单。并在叙述中用到许多故事,实验作为案例,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创意诊断”这一环节。因为对那些小故事的向往以及对于创意诊断这一环节的好奇,我最终坚定了读下去的决心。
不可否认,我是被作者别出心裁的创意一步步“黏住”的!
而在随后的阅读中,我发现作品的这种“黏性”,真的便是源于作者在讲述的那六个原则。
首先,书名的魅力来源于“简约”、“意外”、“具体”这三大原则。
在书中,所谓简约,是指“找出创意的核心”,“要找到核心,我们就得剔除多余的和附带的因素。这一点容易做到,更难的部分是如何剔除那些也许重要却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而这本书的书名,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全书的内容是有关如何使创意具有吸引力的六个原则的,这其中的重要因素包括“创意”、“吸引力”、“六个原则”。然而,作者在最终只将“吸引力”这个要素在书名中保留了下来,果断舍弃“重要却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让这个书名显得更有可塑性,更精炼和意味深长。
当然,如果书名就叫“吸引”,显然也并不怎么出彩,这里作者利用“意外”与“具体”这两个原则的结合成功升华了它。
说起“具体”作者这么表述,“就像‘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狐狸要比有关人类灵魂的评论更容易理解一样”,“抽象的东西很难让人理解和记住一个观念”,“具体化帮助我们避免了这些问题。”
而对于通往具体的方式,作者通过简&埃利奥特的歧视模拟实验、卡普兰用一个文件夹说服投资商支持他开发小型电脑的实例以及一个“想想所有白色的东西”与“想想冰箱里所有白色的东西”的与读者的互动实验,告诉了我们具体的三个途径:转化为生活中熟悉的某种可体验的现象;让一个点子由一件具体的事物承载以激发人们从这一事物获得灵感;做理解减法,缩小选择范围。
在书名创意中,作者应用了第一种方法。“吸引力的获得”无疑是个极其抽象的概念,但作者使用了“黏住”这样一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词,人们在看到这一题目时,很容易就会联想到生活中诸如橡皮糖黏住书页,小孩黏住父母之类的情景。这样一来,对于本书所要表达的创意需要具有让人的思绪无法从中脱离到别的地方的效果就变得可体验也好理解了,而如果是简单地用“吸引”这样抽象的表达,是很难让人们感受到创意需要到达的这种“黏住”的效果的。
当然,作者在这种“具体”技巧的使用中也实现了“意外”,作者说:“最吸引别人注意的方法是:打破常规”,“只有当某些东西突然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才会注意到这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就像书中提到的飞行员没有用人们习惯了的通知式的语气宣布注意事项;一个新闻老师在大家写好千篇一律的导语后,告诉大家导语是“下周四不用上课”一样,打破了人们习惯的联想和规律才能引起充分的注意力。
而作者对于“意外”的运用则更为精巧,他既没有用“黏性”这一名词作为名字,也没有给“黏住”这个动词加上主语和宾语,而是把一个光溜溜的动词放在了那里,这样的词是最能开拓人的联想的,我于是也进了作者的陷阱,在看到书名的瞬间,脑子里就开始不断回放橡皮糖黏在书页上拿不出来的生活情境,以致于我认为书的开头必定是一个关于“黏住”的生活场景,再引申开去。于是,当我看到前言的瞬间,意外使我无法移开注意力,我迫切的想知道这个看起来与“黏住”毫不相关的故事到底是要表达什么内容。
显然,作者的“阴谋”又一次得逞了。
到了正文,作者又运用了“故事”,“可信”,“情感”等原则使得我在读书时欲罢不能。
首先是“故事”,作者在讲到这一原则时提到了“挑战故事”,“联系故事”和“创造力故事”是具有粘性的创意故事的特质。
而作者在文中引用的故事,多是普通人通过创意创造奇迹的故事,比如没有实际资产的小公司老板卡普尔最终说服专家赢得投资并实现了电脑的新纪元,又比如一个在学术能力上远不如首席医生的小护士因为相信自己听诊器的诊断,否定了首席医生由仪器测出的结果,最终救了一条小生命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很容易感受到主人公们挑战自己,挑战权威的“刺激感”,圆满体现了“挑战故事”的特质。
而这本身是一本关于创意的书籍,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斥着“创造力”,于是“创造力故事”的特质也能轻易达到,但是令我佩服的是,作者在“联系故事”上也好毫不含糊。在讲每一原则时,作者都会将里面提到的几个故事用一些观点或者问题联系起来,还会通过前文观点重现的方式联系其他章节的例子,从而让整本书看起来就像一个人在讲着很长的关于创意的故事,“联系故事”的特质就这样被作者完美把握起来。
接下来是“可信”,作者这样总结“可信”的来源:“逼真的细节”、“人性化的统计数据”和“西纳特拉测试的例子”。
而文章中作者利用的最多的,就是“逼真的细节”。在每一个选取的故事案例中,作者都会细致刻画如当事人的心情,处境,事情发生的地点,年代,人们的体验等,从而使得其中的一个个故事显得更加可信,有说服力。就如歧视模拟实验的故事里马丁路德金被暗杀的背景,还有卡普兰与电脑开发的故事里卡普兰观察他人的表现后紧张的心情,举动描写,都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而正如作者所说的,“有时非权威比权威更可信”,一个个活生生的,来源于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会比一个权威的观点研究结论更容易让人记住,透过这些故事,我对于作者要传达的观点也同样有了充分的“感同身受”,在提笔写这篇读书报告时,我几乎可以想起每一个原则的阐述中的主要观点及其排序,这给我的摘录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当然同时作者也运用到了不少的统计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没有生硬的呈现,作者每次都会讲述这些数据获得的实验的进行过程,而且讲述的十分细致。这种方式,让我在按这些数据时没有通常读一些报告时的生硬,而是觉得十分自然,甚至有时会因为实验过程的悬念而期待这些数据。人性化的数据使用,使得原本最让人头疼的数据也成了提供黏性的“钩子”。
最后是“情感”,作者说,“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在意,就必须抓住他们真正关心的”,“通过抓住让人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就能让他们在意”。作者也是这么做的,文章里的每个故事后面,没有纯粹的说教,相反,他通过悬念的设置,还有“创意诊断”环节(写同样内容的表述方式不同的文章,分析其中的创意指数高低),将所要讲述的观点转化为读者感兴趣的东西,保证了作品持续的“黏性”。在类似本书这种方法类的书籍里,“情感”这一原则的实施无疑是非常艰难的,而作者却用他的智慧在“情感”这一原则上添了一抹妙笔。
我就在这种一边读,一边体会着作者如何在书里应用这些原则的模式里,带着一次又一次的惊悟与佩服刷刷刷地翻过了两百多页……
读完全书的瞬间,莫名的有一种感动,不是因为书的情节或者作者的语言里有什么煽情的色彩,而是因为,这是读书这么多年,我第一次这样强烈地在阅读的每时每刻都感觉到自己是在与作者交流。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说“读一本好书,是在与一个伟大的人交谈”。然而,读书以来,我更多的觉得,这种交谈是遥远的,隔着许多许多的解说的,没有互动的。只有这一次,我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遥远的伟人、专家,而是一个循循善诱,近在眼前的老师,甚至于,是一个朋友。
它会给你讲故事,它会猜你在想什么,它会想方设法的创造一些情景让你自己去体验,它还会在这之后温柔地或者幽默地告诉你,嘿,这是错的;这里可以改成这样更好……
它说,“黏性观点的主要敌人是知识的诅咒。”:“一旦我们知道某样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想象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对于我们来说,同别人分享我们的知识变得很困难,因为我们不易重造我们听众的心境。”
因此,不同于从前读过的大多数说理类的、方法类的书籍,它没有想当然得把一些分析,研究所得一股脑地呈现出来,而是循循善诱地用我们最熟悉的生活语言,最动人的故事陈述那些观点,教授那些方法。
同时,它不仅“言传”,同时还实现了“身教”,全书无论从书名,前言正文到尾声,它都用自己的智慧编织着一个活生生的运用“黏性”六原则的创意例子。比起书中多达数十个的案例,故事;这本书最完美,最精彩绝伦的案例,恰恰是它本身。
就像它自己说的,“相比于我们猜测人们是否理解了我们的观点,还不如问‘这足够具体了吗?’预期推测人们是否关心,我们更应该问:‘它是情绪化的吗?它是否避开了马斯洛要求理论的最底层?它是否强迫人们戴上分析的帽子还让他们感受移情作用’”,“如果只有成为肯尼迪才能让构想具有黏性,这本书将失去它本来的意义。”“在创意世界里最伟大的事就是——我们中的任何人,只要有正确的见识或正确的信息,就可以是创意具有黏性。”
它用它精心的充满智慧的“言传身教”,实现了它的宗旨,它的承诺。
它让我真正的觉得自己是一个会被关注和理解,会被感知和交谈的读者,我从它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其中的用心,读懂了其中的思想。
我想,合上扉页之时,我能否成为一个具有黏性创意的人已不再重要,我写的这篇是否是读书报告也不再重要,我现在想做的,只是用此文,记录下我与《黏住》这个“朋友”从初遇到相知的全过程,保留我在其中的思想碰撞,铭记我的这番感动。我想,将来的每次提笔写文的机会里,我也要像这样,做读者真正的朋友。
这篇不像读书报告的读书报告,谨献给我的“朋友”——《黏住》,还有未来的我。
优秀报告二
从残酷到美好
——读《亲密关系》浅谈有感
在看书单的时候,我一下子就选中了这本单单是名字就让人觉得很温暖的书《亲密关系》。读之前我以为它将带我走进一个满载着亲密关系的美妙世界,看了几章之后我被它狠狠地摔回现实,它从心理学角度科学又系统地阐明了人性本贪,而曼妙的亲密关系很大可能性会陷入泥潭,甚至忽略、移情甚至背叛都是自然而然的,合理的,没有对错之分的。
我很困惑,人和人的关系真的如书中所说:天生依恋类型早就决定我们能否拥有稳定平和的关系?我喜欢的人实际上正在为了讨好我而煞费苦心地营造自己的形象?我们的伴侣实际上都是贪婪的享乐主义者,只关心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结果?新奇在随着时间消散的同时,爱情也会逐渐退色?这些研究结果和我所期待的“幸福、信赖、甜蜜、持久”的亲密关系明明不相符合,在读得越久,不经意间,我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调整着自己的期待。但,依然很不解,这些赤裸裸的,并不让人愉悦的结果,真的就是人际关系的真相么。
就只说一下给我印象最深和冲击最大的句子。
《亲密关系》中的第六章——相互依赖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在寻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能提供最大奖上价值的人际交往,我们只会与那些能提供足够利益的伴侣把维持亲密关系。”
仅仅一句话就可以剥开我曾经不切实际的幻想,除了父母,还会有人无条件的为你付出一切,那种叫做至高无上的友谊和爱情的感情,是一定不存在的。
看到这里,我认真回顾着身边的我所喜爱的人,遗憾地发现,果然没有一个人,我是无条件喜爱他/她的,他们或多或少都给了我令我高兴的经验和物品,给的越多,我对他们的喜爱程度越深,也越离不开他们:我的男朋友精神上给了我陪伴和喜悦,行动上,比如每天无论高温还是寒冷都给我送早餐;我的闺蜜们陪我聊天谈心,了解我,在生病时给我送药,在我不开心的时候请我胡吃海塞;我的好朋友们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从不计较,总是挺身而出。我总在接受着他们的接纳和支持,而我也在给着他们这些,也许这就是我们喜欢彼此,依赖彼此的原因。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只是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样的关系,没有想过为什么,也没有想过怎么做。没有认真地考虑不过自己的期待值,也没有考虑过替代者存在的可能。而现在,偶尔我会想,如果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不再出现;或者在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我常常有事,没有给予安慰;或者在这些关系中我习以为常,比较水平越来越高;又或者我或者他们的身边出现了更好的人和伴侣,那么这些让我引以为傲的亲密关系会不会就此淡去,甚至截然而止。
当我认识到有这么一种可能的时候,我在一两个星期内没有了以前的自在,我会时常观察别人对我的接触,也会自己反思,我和身边亲爱的人们的关系,会走向哪里。就像开头我说到的那样,我很困惑。
但是越看到后面,这种疑惑和不满就越来越少,对身边的人也越发亲近和积极。是的,书上那些不让人愉悦的话语也许是事实,但它只是告诉你发生这些恶果的原因,知道原因之后,不就能更好的避免这些让人沮丧的事情,从而拥有我所期待的那些真的亲密的“亲密关系”了么。
我们相互依赖,总是在寻找能够提供者足够利益的伴侣?为什么不去积极地提供这些利益。我们希望自己的爱情、友谊能够快乐充实,就努力为伴侣们提供快乐、有趣而新奇的经验,也为他们付出细心和耐心。当他们在大雨中收到我送的伞,或在生病时收到我问候的电话或直接送到床头的热汤,他们会喜欢这种给予,实际上也就接受了我这个伴侣。这并不是单向的付出,他们能成为我愿意接纳的伴侣,也为我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关系都是相互的。
存在替代比较水平?如果我想留住身边的喜爱的人们,那我能做的不是抱怨或者虎视眈眈着周围可能吸引他们离开我的人,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也许是容貌,也许是性格,也许是其他种种方面,让替代的人赶不上自己,才是最好的挽留和继续。
慢慢对一段感情失去兴趣?新奇感和为了一段新关系的伪装会随着时间褪去,也许会带走感觉和激情,让矛盾日益突出。在不知道或者不肯承认这事实之前,这是令人恐惧的,但在知道这是必然出现的之后,我会尝试降低自己的期望和CL值,去创造新奇、去享受激情,也不怕繁华后突如其来的平静和安稳,也许对亲爱的人迫切的欲望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感情,才真的让我能幸运地拥有一份稳定的友谊和爱情。
类似这样,亲密关系永远都不是完美无瑕的,出于人的本性,或自然演变而成的结果,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摩擦和间隙。与其像思妇一样在房间里闺怨连绵,心怀抑郁;又或者像泼妇一样对着曾经亲密无间的爱人破口大骂,怨恨不满,还不如先承认这些事实存在的可能,再去想为什么,再去根据产生荆棘的原因去想策略。也许一般人在遇到情感瓶颈的时候难以平静地去想,但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开始有那么一点信心,去做一个落后于汹涌人群的人,去珍惜我所拥有的亲密,去经营我所珍爱的关系。事实的残酷永远不会阻碍现实的美好。
但想去享受这些温暖,书上的心理学理论是不够的——理论总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感情。我要做的,不过是比以前更珍视感情,更忠诚,更认真地给予、更重视和创造新鲜的喜悦、更满足、更努力地去构造和实现共同的梦想。我现在所要的,也许只是完成一份读书报告;而读书的目的,和我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和亲爱的人们真正地互相喜欢,能共度美好的每一天。
优秀报告三
待恋人如挚友
——《亲密关系》读书报告
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东方到西方,爱情这个典型的亲密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柏拉图式的爱情莫过于经典之一,在这种爱情里,男女平等、自由、完美都是其所追求的,但是这种纯精神理想化的恋爱让人望而却步。那又是什么样的爱情才会令人真正享受呢?
在平常生活中,那些恋爱中分分合合的故事听是听得多了,看也看得多了,但是自己却一直没有谈过恋爱,所以对于个中的感受纯属猜测幻想,也不清楚适合自己的恋爱方式是什么样的。至于怎样发展、维持一段令双方都满意的恋爱关系更无经验可谈。因此起初是抱着希望获得启发的想法来阅读《亲密关系》,通过这本书或许我可以明白自己没有谈恋爱的原因,或许当自己真正恋爱遇到问题时就不会那么束手无策,爱情当中也有大的学问。
《亲密关系》从一个人的童年的经历说起,每个人小时候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日后人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到亲密关系的发展。尽管基因和儿时的经历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作者也利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后天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本书也采用了从亲密关系的形成、发展到消失这样的顺序来分析、透视生活中的亲密关系。
读完这本书后,最深刻的体会便是,其实爱恋人要像爱自己的好朋友一样才有助于延续一段亲密关系。并不是说跟恋人相处就与跟朋友相处完全一样,跟恋人相处我们会有激情有浪漫,但是跟朋友相处的那份惺惺相惜,那份彼此间真诚的理解也是跟恋人相处时所必不可少的。社会心理学中有提及,爱情由激情、喜爱、承诺三个成分所组成,激情之爱是短暂的,因为它只是基于情绪的唤起;由幻想、新奇感还有情绪的唤醒带来的浪漫之爱同样也难以持久,唯有伴侣之爱才是持续之道。
先来谈谈友谊,人是群居的动物,所以在生活当中要学会与他人交往。想必大多数人都认同,朋友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友谊”这一章可以了解到,与好友相处之所以会感受到快乐的能量,是因为友谊中包含了“尊敬、信任、应答性、资本化、社会比较、社会支持”这些成分。难过的时候朋友会跟我们分担,快乐的时候朋友可以和我们分享,所以朋友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有着巨大奖赏的意义,朋友之间彼此欣赏陪伴,因此朋友间经常能发展成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对比起友谊,爱情的确有其不同之处,“爱恋包含着比喜欢更复杂的情感。喜欢和爱恋都包含对伙伴正面、热情的评价,但浪漫的爱情还包括对伴侣的着迷、性的欲望和比友谊强烈得多的排他性的愿望。”并且爱情需要背负友谊所没有的包袱,因为“爱情关系还有着更严厉的行为标准;对待爱人应该比对朋友更加忠诚、更加愿意伸出援手。调节友谊的社会规范较之爱情关系的规范约束力较小,友谊也更易于结体。”同时“友谊一般比爱情承担的责任更少,情感强度更弱,排他程度更低。”当我看到这些内容时,忽然就想起了平时生活中男女恋爱的一些小现象,他们极度在乎对方的感受,女生会因为男生少了一个“晚安”或是一个电话而疑神疑鬼,男生会要求独占女生,让女朋友少与其他男生交往……
可见,在爱情中更严厉的行为标准使得情侣双方对对方要求更多,渴望得到的关爱更多,甚至强迫对方做一些并不情愿的事情,而且会认为这种对爱人的索取行为是理所当然的,最终导致爱情因为缺少友谊中“信任”、“尊重”等成分的支持而慢慢变质了。虽然说在爱情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需要被理解。当责任变成一种束缚的时候,双方会因为厌倦而疏远。回想一下我们与朋友之间的相处,我们之间彼此关心而且亲密,但是我们不会把自己想法强加于朋友,我们注重彼此的价值观。如果将朋友的相处之道运用在爱情之中,情侣间的矛盾其实可以减少,亲密程度也会增加。
除了对对方要求更多更高之外,我们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恋人完全了解自己。书中有提及亲密关系当中的一些错误观念,正如“‘心有灵犀’很重要——彼此真正关爱的人应该能够直觉地知道对方的需要和偏好,而不需要被告知。如果我不得不告诉我的伴侣我想要或者需要什么,那说明他对我的爱还不够。”、“好的关系顺其自然——不需要做些什么来维持一个好的关系。人们在一起要么彼此和谐,注定幸福,要么不是。”其实恋人也是朋友,一段良好的关系需要双方的维系。朋友间不是心有灵犀、顺其自然就能维持彼此的好感,需要有所付出才行,更何况是恋人间的相处呢。对于亲密关系不能过分乐观,期望过高会使人在恋爱中更加容易有透明度错觉,以为恋人很清楚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别人肚中的一条蛔虫,怎么可能什么都不闻不问就彻底了解一个人,缺乏了解反而造成彼此间的误解越来越深。说到底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才能够传递自己的想法,使别人更了解自己,我们和朋友能愉快地相处不正是因为有开诚布公的沟通这个基础吗?所以,维持恋人的亲密关系更缺不了沟通这把利器。
缺少了友谊成分的爱情会滋生矛盾,难以维系。再从爱情本身出发,除了前文所说的课上内容外,从书上可以了解到,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亲密、激情、忠诚是爱情的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的强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爱情。“爱情的三个组成成分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所以某对特定的爱情伴侣在不同时期可能会体验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爱情。”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仅仅追求一种激情之爱、浪漫之爱,“不过在爱情的三个成分中,激情是最容易发生变化,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成分。”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渴望持久的爱情。拥有如好友一般的爱人,可以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分享共同的志趣,增强相似性,同时在创造新颖的方法共同活动中,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这样的爱情以友谊为基础但也保持了激情。伴侣之爱营造了温馨而快乐的生活氛围,彼此在一起生活得舒适,爱情才能够持久下去。
书中有一段话使我很受益,“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爱情和友谊结合在一起后才能像酒一样越酿越醇厚,这样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发深刻并且吸引人。
《亲密关系》的确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明白到其实友谊为爱情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亲密,使爱情得以持续。但是毕竟爱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人对于爱情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书籍可以给人智慧,但是生活百态,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按照书本的描述去开展自己的亲密关系,这样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而僵化了关系。所以,在生活中使用书本中授予的小技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待人,这样才能为自己得到更多使自己幸福的亲密关系。
优秀报告四
浅析日瓦戈医生
作为一个具有博爱精神、崇尚个性自由、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他在那样一个充满动乱、社会急剧变迁的年代的遭遇注定是悲剧性的。
对比原著,其实电影版删减了很多人物与片段,其中一些经典对白我也只能从网上摘抄,这是一大遗憾。结合原著,我试用心理学知识浅析日瓦戈医生的形象。
日瓦戈母亲葬礼开始,年幼的日瓦戈初次体验到死亡的痛苦,人类害怕面对死亡,因为死亡是未知的,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死亡到底是怎样的感受,人类生来就害怕他无法理解和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无法真正体会死亡,因此也从未停止对于死亡的恐惧。随着经历的增加,日瓦戈对于生命的价值也有另一番见解,他认为,人虽然难以逃避肉体的死亡,但却能做到精神上的不朽,他“已全然无所畏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已经找到了战胜死亡的秘诀:以生命为代价,追求真理,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让精神自我得以永恒。
日瓦戈毕生追求人性完善,崇尚个性价值,但是在十月革命前后的大动荡时期,个人卑微的精神自由必需服从强大的国家意识形态。追求自由是人类甚至动物的本能,连囚笼里的动物,都会自残,或者饿死。人类对自由的热爱,源于压迫会让我们感受肉体和精神的痛苦,而人类天生被设定了想要远离痛苦。日瓦戈是个渴望自由的人,自由不是指狭义上的自由,而是精神自由,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自由是大自然的基本形态,自由寓于自然界中,大自然是承载日瓦戈精神自由的场所,日瓦戈多次选择走进大自然生活,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引发了日瓦戈对生命的弱小、人的无助处境的认识,只有在那里,他的压力才得以释放,与万物融为一体。然而由于现实远落差于期待,日瓦戈很难融入社会,自我得不到实现,当然主观上日瓦戈由于追求政治自由也不想与新社会融为一体,对政治自由的执着追求使日瓦戈在社会前面表现得像一个怪人。日瓦戈明明白白知道,当下的生活不是他最渴望的生活,他一直期待的除了被肯定的才华,更是人性价值的认可,无奈束缚在压抑的环境,他意识到自己没有足够力量抵抗,但那是他心底永恒的希望与追求。
日瓦戈最后心脏病发作死于大街,我以为诱发心脏病的缘由不仅仅是身体器官衰弱,更大一部分是他的心理压力与环境造成的,闭紧的窗户、冰天雪地的天气无一不透露着他所处的大环境下压抑的气息,通过压抑自我来避免自己与环境的冲突以及其所带来的痛苦,在欲望诉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深刻地意识危机最终导致了日瓦戈的死亡。
日瓦戈与托尼雅的婚姻是出悲剧。托尼雅是美丽的,甚至于以我一个女性的眼光,托尼雅比拉拉更有魅力。但日瓦戈作为孤儿,寄养在托尼雅家,自小一起长大,或许他们太互相熟悉彼此,托尼雅对于日瓦戈更是作为家庭责任来承担,而不是以一个妻子的身份存在,他们的爱缺乏冲动下的激情,完全是理性的婚姻。托尼雅温婉而美好,她并非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情人,但拉拉的出现抵消了托尼雅的价值。如果没有拉拉,日瓦戈和托尼雅也会像大多数人那样平平淡淡地度过幸福一生。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在前线见证了血雨腥风的场面,他才意识到,社会是不平等的,是充满苦难的。日瓦戈的精神世界开始发生转变,他变得不适应与托尼雅美好的婚姻生活,书中日瓦戈说道“我不爱没有过失、未曾失足或跌过跤的人。她们没有生气,价值不高。生命从未向她们展现过美”,托尼雅太过于纯洁而无玷污了,她的一生没有经受任何重大挫折,没有犯过错,而拉拉不一样,拉拉是经受过折磨、失足过、跌过跤的饱含魅力的女子,日瓦戈被拉拉吸引了,唤起内心情感。日瓦戈既放不下托尼雅和儿子,又忘不掉拉拉,一面是多年的情感,一面是充满新鲜感的未知,矛盾着痛苦着,但依旧一次次抛下托尼雅,这是“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和悔恨的痛苦”,托尼雅给过悔改机会,日瓦戈却屡次践踏托尼雅底线,美好的爱情也有幻灭的一天。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在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或痛苦的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需要通过某些特定的事件或行为才能被唤醒。
日瓦戈幼年丧母,母亲的离去让孩子心里异常痛苦,他的恋母情结一直寻找不到替代品。拉拉也出自单亲家庭,她的情感寄托是指向父亲的,她潜意识里错误的把卡马洛夫斯基当成了父亲,但本能得到满足后,却无可避免内疚与自责,意识是无法压抑本能的,她想摆脱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情感,选择了以暴力行为解决精神上的痛苦。
日瓦戈与拉拉之间的情愫悄然萌发,究其因,除了日瓦戈的爱情观随时代的变革而发生转变外,还因为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追求。同样的家庭背景必然惺惺相惜,互相理解,成为对方的精神寄托。二月革命期间,他们共事长达6个月之久,早在做助手为拉拉治病期间,日瓦戈已开始留意她,而这段时间频繁的接触,更让他们的感情升温。他们的爱是自由的,是精神的家园。拉拉像母亲一样熨衣物,这个充满母性气息的女孩自然而然的顺着这一情结成为了日瓦戈爱慕对象。拉拉对于日瓦戈不只是情人,还是母亲的象征,这种身份的矛盾使日瓦戈意识到这段爱情一开始就是激情而悲剧的,难以持久。双方有各自家室,且深爱着家人,对亲人的责任感和现实中的不忠让他感到失衡。开句玩笑,对于不了解故事本身的人,日瓦戈和拉拉的故事就像一个沾花野草的男人和红杏出墙的女人在外偷腥,背弃家庭,沉醉在一时快感中。倘若中国社会有这样一对男女,必定是被世人唾弃的。
人为了生存,有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本能欲望。人类的始祖——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也禁不住诱惑偷食禁果。然而,后人在原谅他们的同时,却又不得不看到,这正是人类所犯下的第一条罪——原罪,这恐怕也反映了人类对自己放纵欲望的最初反省。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放纵欲望还是追求理性,这是很难由自我意识控制的。
由此可见,情境的力量决定了当下我们的行为态度,在不同局限条件下,我们有不同的选择,这个选择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不过是此情境下最适合自己的。有如日瓦戈,他在革命战争前中后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截然相反,其所带来的后果即爱情观的转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此时的作为评断他的为人处世观,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身份背景对他产生刻板印象进而归因特质,要看他在情境下做了什么,引起什么客观效果。
参考文献:
谢周,论《日瓦戈医生》的悲剧精神,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赵冠男,本能冲动与精神之恋——浅析《日瓦戈医生》的精神分析线索,东北电力大学报,2010;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凤凰出版社,2011。
优秀报告五
——观《撒玛利亚女孩》有感
这是在老师影片单里选择的最后一部影片,单纯是被影片封面上两个恬静姣好的女孩的面庞吸引。然后也不知道撒玛利亚是什么意思。之后去百度了一下,大概是这样一个来自圣经里的故事:《约翰福音》第4章有一个关于忍受苦难的寓言,讲的是耶稣时代,当时犹太教宗教领袖指责撒玛利亚人为异端,对撒玛利亚人避之不及,但耶稣并没有舍弃这个女人,相反,他对她和她的同胞们伸出了同情和拯救之手。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两个未成年少女为攒够去欧洲旅行的飞机票钱相约去卖淫,其中一个负责和嫖客联系并望风,另一个则负责和嫖客交易肉体。一次,在警察抓嫖过程中卖身的女孩跳楼自杀了,目睹惨状的另一个女孩受到很大刺激,竟荒唐地决定和那些与朋友交易过的男人睡觉,并把钱换给他们,以期获得救赎。没想到却被她的父亲无意间发现,这个男人无法接受这个惨痛的现实,于是从跟踪女儿、殴打嫖客,到最后完全失控,在公共厕所里杀死了一个和女儿睡觉的男人,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杀人后,父亲带女儿进山给亡妻扫墓,还在山上农家过了一夜。第二天下山后,他打电话向警方自首,警察赶到时他女儿正在学开车,看到父亲被带走,她拼命开车追上去,却跌跌撞撞地搁浅在山道上。
于是这部电影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救赎。大概是在友情和亲情之间的救赎。
女主人公在一开始是对卖淫这种事还是存在着极大的抵触心理吧,可是从她与朋友在澡堂,她不停地搓洗着朋友的身体可以看出,她认为朋友的身体是肮脏的。
而在之后,朋友躺在医院快要去世,希望能再见一面那位音乐家。女主人公前去哀求那位音乐家,可是音乐家无动于衷,最后竟要求要用肉体来作为回报。但在这个情境中,女主人公却没有排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情境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能够突破自己所能承受的那个界限,做自己不喜欢或者不能够容忍的事。
之后女主人公在朋友去世之后,选择用自己的身体再去赎罪,相互说着感谢的话。这里似乎给观众的感觉真如电影开始婆须蜜多的故事一样,性无关道德,是人的本能。反而一些镜头让我们感觉到,人性的善真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被焕发。譬如一个中年男子事后给自己的孩子打电话问好。
之后的剧情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女主的爸爸发现了自己女儿的这一行为。这时,这位父亲陷入了一个痛苦的境地。他不敢向女儿质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去教训这些会同意和女儿发生关系的男人们。
而父亲的愤怒也在一次一次的升级。从最开始的威胁那些男人,到后面一次,跑到那位中年男子的家里进行羞辱。这里值得在分析一下这一幕。其实这位男士已经猜测出,女主人公父亲的身份,并且一再道歉,但是这时的女主人公的父亲已经十分愤怒,因为这位男士已经很年迈了。所以,女主人公的父亲还是选择跑到了这位男士的家里。这时,这位男士的一家人都坐在一起在吃晚饭,三代人,面对女主父亲的责备和诘问,男士选择沉默,但是此时男士的尊严已经在这场羞辱中荡然无存,他无法面对自己,更无法面对家中三代人的询问。于是,他选择从高楼坠楼,应该是当时的情境下,当所有的压力外界的和内在的全部都强加在他的身上,最终他还是做出了结束生命的决定,用这种方式来结束所有的愧疚和罪孽,为自己赎罪。
影片的高潮,应该是父亲在开车跟随女儿的时候,与其他车辆发生的相面堵住的时候。父亲此时一心只想跟着女儿,在这样着急又愤怒的情境下,他选择用暴力的行为来使来车让开,为自己开路。但是这只是一个铺垫,这个小插曲使父亲内心的愤怒又上了一个等级。但是引爆这个愤怒极限的还是最后发现自己来晚一步,女儿已经和嫖客发生了性行为。于是,在厕所里,父亲对嫖客采取了暴力的行为,然而嫖客采取了反抗,而这反而使父亲更加失控,于是搬起了砖块,砸向了嫖客,将嫖客杀死。
但其实从影片的最开始,父亲温柔地准备早餐,唤醒熟睡的女儿,这一系列的动作来看,父亲并不是一个有着暴力倾向的人,而他产生暴力的想法和举动全是来自与当时他所处的情景。这大概也是可以用来解释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平时温柔和内向的人为什么也会干出杀戮的事情来。
救赎对于女儿来讲,从扔掉笔记本那一刻开始就完成了,而对于父亲来说,确是永远的伤痛。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没有好好地教导自己的孩子,致使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他是一个警察,却也间接和直接的杀死了两个人,背负着人命的罪恶。
于是在电影的结尾,父亲带着女儿去乡下祭拜母亲,在亡妻的墓前,泣不成声,这算是对于自己教育缺失的忏悔,对不起自己已故的妻子。之后也有温情的一面,譬如在山间,父女携手将深陷泥沼的车子开出。又或是在电影的结尾,父亲在女儿熟睡的时候,用鹅卵石摆好道路,教女儿开车。这算是对于女儿最后的救赎吧,而自己也最终投案自首,这算是对人命的一种救赎吧。
电影的最后,女儿开着车,在山间跌跌撞撞地追寻着父亲。这样的结局是意味深长的吧,女儿似乎又开始走上一条新的路,之前的种种都在不断地自我救赎,被他人救赎中归零。
大概这部电影对我的启示便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都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增强控制感,这样才能更加理性的生活。
&&&&&&&&&&&&&&&&&&&&&&&&&&&&&&&&&&&&&&&&
优秀报告六
從《撒瑪利亞女孩》探討援助交際之因由
《撒瑪利亞女孩》是韓國導演金吉德的作品,這部影片也讓他在第5屆柏林電影節獲得了最佳導演銀熊獎。一如既往,這部電影表露了人的「原性」、揭露了人對道德的沖擊。這部電影涉及了印度宗教的色彩來形容援助女孩的內心,又用了《聖經》來形容人對罪惡的救贖。以下,本人先會對電影作簡單介紹,再從而探討戲中角色行為的意象。
《撒瑪利亞女孩》是講述兩個女孩—倚隽和潔蓉作援助交際的經歷,她們為了儲夠錢到歐洲所以由倚隽當援交,而潔蓉則當聯絡人。有一次,警察來掃黃,潔蓉趕不及通知倚隽,倚隽就從窗口跌下去身亡,倚隽臨死前希望可以見到曾經跟她有交易的音樂家,潔蓉趕去找他,最後潔蓉跟他發生性行為後,音樂家才願意去見倚隽。潔蓉自此之後就開始找那些跟倚隽發生關係的男人,跟他們發生性行為,並且給回以前倚隽掙他們的錢。有一次潔蓉在交易當中被父親看到,她父親沒有跟潔蓉說,只是默默地跟在潔蓉後面,阻止她繼續跟他們發生關係,並且一個個地把他們殺死……
婆須蜜多的意象
電影開始時,潔蓉給倚隽化妝的時候,倚隽說了叫她做婆須蜜多。婆須蜜多是一名古印度的妓女,每跟她發生關係的男人都會變成虔誠的教徒,婆須蜜多可以觸發那些男人心中的愛,從而拯救他們髒亂的靈魂,而婆須蜜多亦是世友菩薩的其中一面。倚隽每次跟客人交易時都會跟他們聊天,她認為不只要跟他們發生性行為,她是婆須蜜多,她是要拯救客人的靈魂。她經常掛著單純的笑容,到死也是在笑,因為她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她的使命。婆須蜜多曾經問過佛祖,為什麼「淫」是錯﹖正如倚隽一樣,她認為自己並不髒,她是在救贖世界。
撒馬利亞的意象
《聖經》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一個猶太人從耶路撒冷走去另一個城市,在途中他被強盜打劫,重傷倒地了。有一個猶太祭司經過,猶太人跟他求救,但祭司不顧而去。此時,有個在聖殿工作的利未人經過,猶太人又向他求救,利未人也是不顧而去。最後,有個撒馬利亞人經過,猶太人絕望了,因為猶太人跟撤馬利亞人一向關係都不好,但竟然撤馬利亞人救起了猶太人,帶他到客棧幫他付了醫療費。另外,有人亦認為「撤馬利亞」喻指出賣自己的身體為神服務的女人。她們把賣身得來的錢全部上交給寺廟,或者不要錢,但是與她們發生過關係的人必須信仰神,即古代巴比倫寺廟中的“神妓”。
當倚隽死後,真正的救贖來真正實行。倚隽在生時,希望透過通過交易來拯救那些男人,她認為自己有神聖的使命,所以她不認為自己髒,但她在生的時候,那些男人並沒有真正改變,直至她死後,撒馬利亞才真的出現。潔蓉找回以前跟倚隽發生關係的男人一一跟他們再一次交易,但卻不收他們的錢,還給回以前的錢給他們。當中本人認為有兩種意思,一是潔蓉一向認為倚隽跟他們發生關係是很髒的事,而潔蓉把錢退回就像洗滌倚隽的髒﹔二是潔蓉是繼續把倚隽的使命延伸出去,當潔蓉把錢還給他們時,他們有改過的行為﹕打電話給女兒,說要為潔蓉祈禱等,這就等同撒馬利亞一樣﹕犧牲自我,拯救他人。
當潔蓉父親知道潔蓉的行為之後,他一個個把跟潔蓉發生關係的男人殺掉,他一次一次流淚,他很為自己的女兒傷心。他跟女兒去到妻子的墳前,應該心裡是在向他妻子贖罪,他應該心裡曾經爭扎要否把女兒殺死,所以他在面對這樣大的心理壓力,他在妻子的墳前不斷猛吃。他最後送了他的車給女兒及教她駕駛,然後自首。他盡了父親的責任,把傷害潔蓉的都殺,以後的路就要靠潔蓉自己面對。&&&&&&&&&&&&&&&&&&&&&&&&&&&&&&&&&&&&&&&&&&&&&&&&&&&&&&&&&&&&&&&&&&&&&&&&&&&&&&&&&&&&&&&&&&&&&&&&&&&&&&&
&&&&&&&&&&&&&&&&&&&&&&&&&&&&&&&&&&&&&&&&&&&&&&&&&&&&&&&&&&&&&&&&&&&&&&&&&&&&&&&&&&&&&&&&&&&&&&&&&&&&&&&&&&&&&&&&&&&&&&&&&&&&&&&&&&&&&&&&&&&&&&&&&&&&&&&&&&&&&&&&&&&&&&&&&&&&&&&&&&&&&&&&&&&&&&&&&&&&&&&&&&&&&&&&&&&&&&&&&&&&&&&&&&&&&&&&&&&&&&&&&&&&&&&&&&&&&&&&&&&&&&&&&&&&&&&&&&&&&&&&&&&&&&&&&&&&&&&&&&&&&&&&&&&&&&&&&&&&&&&&&&&&&&&&&&&&&&&&&&&&&&&&&&&&&&&&&&&&&&&&&&&&&&&&&&&&&&&&&&&&&&&&&&&&&&&&&&&&&&&&&&&&&&&&&&&&&&&&&&&&&&&&&&&&&&&&&&&&&&&&&&&&&&&&&&&&&&&&&&&&&&&&&&&&&&&&&&&&&&&&&&&&&&&&&&&&&&&&&&&&&&&&&&&&&&&&&&&&&&&&&&&&&&&&&&&&&&&&&&&&&&&&&&&&&&&&&&&&&&&&&&&&&&&&&&&&&&&&&&&&&&&&&&&&&&&&&&&&&&&&&&&&&&&&&&&&&&&&&&&&&&&&&&&&&&&&&&&&&&&&&&&&&&&&&&&&&&&&&&&&&&&&&&&&&&&&&&&&&&&&&&&&&&&&&&&&&&&&&&&&&&&&&&&&&&&&&&&&&&&&&&&&&&&&&&&&&&&&&&&&&&&&&&&&&&&&&&&&&&&&&&&&&&&&&&&&&&&&&&&&&&&&&&&&&&&&&&&&&&&&&&&&&&&&&&&&&&&&&&&&&&&&&&&&&&&&&&&&&&&&&&&&&&&&&&&&&&&&&&&&&&&&&&&&&&&&&&&&&&&&&&&&&&&&&&&&&&&&&&&&&&&&&&&&&&&&&&&&&&&&&&&&&&&&&&&&&&&&&&&&&&&&&&&&&&&&&&&&&&&&&&&&&&&&&&&&&&&&&&&&&&&&&&&&&&&&&&&&&&&&&&&&&&&&&&&&&&&&&&&&&&&&&&&&&&&&&&&&&&&&&&&&&&&&&&&&&&&&&&&&&&&&&&&&&&&&&&&&&&&&&&&&&&&&&&&&&&&&&&&&&&&&&&&&&&&&&&&&&&&&&&&&&&&&&&&&&&&&&&&&&&&&&&&&&&&&&&&&&&&&&&&&&&&&&&&&&&
從挫折-攻擊理論看潔蓉父親殺人
在電影中,潔蓉父親知道潔蓉當援助交際,他內心十分傷心,但他沒有選擇跟他女兒坦白一切,只是默默地跟在女兒背後,阻止她繼續交易以及殺掉跟她交易的男人。這是一個攻擊行為,是一種工具性攻擊行為。攻擊行為是指傷害他人的身體行為或者言語行為,而工具性攻擊行為是把傷害達到其他目的的一種手段。電影中父親把每個交易男人都殺掉,明顯地他的目標是把他們殺死,而非一時的情緒衝動。約翰.多拉德認為﹕「挫折總會導致某種形式的攻擊行為」。父親希望過的是平安快樂的過每一日,但因她女兒做了援交,打破了美好的生活,對父親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挫折。當父親經歷了這一個他無法接受的挫折後,隨之而來的是挫折帶來的憤怒,他只要一找到那交易過的男人,就等同找到了攻擊的線索,他的攻擊行為一發不可收拾,他要殺掉所有跟女兒發生關係的男人。
《撒馬利亞女孩》是一套很發人深省的電影,導演選取了近年熱門的社會話題—援助交際。他帶出了援交女孩的想法,更加表達了這個社會是如何看待她們,用了另一種角度帶出援交女孩的悲哀,也說明了援交女孩家人的心理負擔。透過這套電影,你會發現一件普通的社會話題中並不是表面的簡單,可能是隱藏了很多內裹的因由。
1. .豆瓣小組..
性解放梦幻的破灭——解读《撒玛利亚女孩》/group/topic//
优秀报告七
第一次看《杀人回忆》这部片子,最初我是被杀人凶手杀害女性的残忍方式所惊吓到,而这竟是根据真实故事——20世纪于80年代中后期令韩国社会陷入一片恐慌的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的。整部片看下来,我似乎绕进剧情了,凶手到底是谁?是什么原因驱使他/她行凶?这部影片仅仅是为了告诉观众警察侦查案件的经过吗?是否隐含了更深层的寓意?在搜查资料帮助理解下,我渐渐脉络清晰,震撼于影片揭示的社会现实。是无奈,是冷漠。
朴探员与乔探员二人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不明就里殴打路人、多次酷刑逼供嫌疑人使之屈打成招。在我看来,二人所作所为既是达到破案目的的手段,又具有敌对性攻击的特征。因为悲剧不断发生,他们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般用暴力殴打嫌疑人,以求向其施加精神与肉体折磨。从进化和遗传来看,竞争是生存的必然规律,攻击性强的被自然选择生存下来,同时也把攻击的基因遗传下来。于是,攻击的基因就留在了人大脑的中枢位置。有攻击性的显然更具竞争优势,而相对软弱的一方则处于劣势地位,属于被攻击对象。探员与嫌疑犯的关系,探员希望处于一个优势地位,于是向对方施加压力,谁更适应这个规则,谁就能生存下来。对自己认定的罪犯实行定罪,不管真相如何,说你有罪就是有罪,这就是可知觉的专家性以暴力方式唤起嫌疑犯的恐惧。专制和独断曾经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是,社会逐渐解冻,这种野蛮的方式开始接受世人的压力,警察局的被动其实就是彼时政府的被动。探员无力去追捕一个小小的凶犯,被其摆布,其实也就是政府的僵化与末路。
一开始朴乔二人为了侦破案件凭借先入为主效应,不惜制造伪证,向局长汇报工作时甚至不了解案件细节,寄希望于巫师的荒谬之术,工作中谈论私事等等迹象无不表明他们的办案不力。但有时候,人性比兽性更可怕。随着一具具女尸浮出水面,几经波折却捕获不得,从一开始严谨细致到后来性格暴躁的徐探员,竟然想要动手枪杀朴兴圭,力图逼迫其招供,以期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即使人性善也无法不受情境影响。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们都无法得出攻击性行为完全是由人的本能引发的结论。因为,情景和社会因素对人的攻击行为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被忽略的。朴探员最后阻止了徐探员趋于崩溃的报复举动,而这和伊始两人作风完全相反。最后朴探员与徐探员角色互换,折射出的巨大的无力和绝望,也让观众能够有着或深或浅的共鸣。正如影片最后朴探员在多年后回到凶案现场,听到女孩的一席话后,面对镜头那个复杂的眼神,生命中有种无力,我们始终无法摆脱。因为情境的影响,你研究的越多,你便越无力。
【嫌疑犯】
在这部影片中,所有嫌疑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是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元昊是令人唾弃地智障,身体残障的群体无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韩国还是在21世纪的中国,都无法确保其能享受社会公平待遇;乔秉淳家有卧病在床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家境贫困。他们无权无钱,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因为社会现有问题造成分配不均衡,导致弱势群体和优势群体发生冲突。
从中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倾向于同情比我们弱小的群体?我以为最主要是因为人是自私的,在看到比我们强大的人受到伤害时,我们潜意识觉得他们本身强于我们,即使受伤了也有免疫力抵抗,同情分值下降。而同情弱者更能带给我们心理安慰,满足自己需求。同情或帮助弱势群体是一种社会化选择,是集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本能,也是情境决定的。
网民对于这部电影的结局持有不一样的声音,有说元彬他爸是最早的凶手;乔秉淳在审讯中得知了凶手作案细节,忍不住也去作案一次;被强奸未死的女人因为此事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她做不到男人能做的事情,于是效仿其手段(塞桃子)报复杀人;朴兴圭受审期间饱受煎熬,他为了报复探员也杀了一个……按照这种说法看来,犯罪者也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报复对象多集中在另一无辜的弱势人群,片中以女性为代表。其实犯罪者不带有任何政治目的,也不是为了满足物质追求,纯粹是在偏激情感的支配下,宣泄对社会的仇恨与不满。犯罪者在实行报复社会性犯罪时,完全丧失了理智,其手法无所不用其极,因为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往往造成社会的震惊和恐惧,透过电影看真实案件亦证明了这一点,那个时代连环杀人案轰动一时,人人自危。
过激行为伤害了社会或者个人,这个行为可以诱导处于压抑心理的群体释放其情感,一个人做了过激行为,对其他人心理产生冲击进而去模仿。影片中的嫌疑人都遭遇了不公待遇,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而探员又让嫌疑犯在公众、媒体在场下模仿案发现场,其实就是因为媒体的情绪感染,带来盲目模仿效应,让一些本不知道凶手作案细节的人了解的一清二楚,媒体宣传的越多,死去的人越多。
大众传播媒介多种多样,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不良媒介诱导犯罪行为酿成的悲剧也不少见。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如何正确定位大众传媒并发挥好其作用,任重而道远。
女孩说来过凶案现场的人长得很普通,其实凶手是谁并不重要,电影不是针对个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凶手可以是任何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后面的人也许是效仿。那是一个人情味淡薄的年代,各人疲于奔命只能勉强顾及自己。晚上戒备森严所有人闭关不得出门是真正的凶手,紧急时刻没有驻军而无法维持社会治安是真正的凶手,官员腐败愚昧也是真正的凶手,所以凶手就是普通人,也暗示着大部分人的冷漠杀死了受害者,一切皆疯狂。
剧情一开始也许不够紧凑,于我们此等圈外人而言,甚至稍显拖沓,但后续发展愈发揪心。因为这部片取材于多年未破的连环杀人案,片子是从探员的角度拍摄的,探员一直苦苦寻觅凶手,其实无形在给荧幕前真实案件的凶手施压,影片最后一幕朴探员一脸情绪复杂地看着镜头,某种程度来说,是在看着镜头前的凶手,这部片子描述了他/她多年前的所作所为,如果凶手还在世,恰好重温了一遍他/她当年犯下的罪过,这时候他/她带着何种心情?被洞悉一切后还过得安生吗?
【不可控性】
打人成习惯的乔探员被智障元彬打残一条腿,又因破伤风而截肢;精心策划的红衣女探员作诱饵,却徒而无功;昼夜跟踪嫌疑犯,疏忽中疑犯跟丢,又一件奸杀案发生了;好不容易找到目击证人,元彬却被火车意外撞死。即使动员所有警力,全程防范,还是有漏网之鱼。人的感性经验也好,理性推理也罢,很多不可控因素都决定了事态发展不会在掌控之中。韦纳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对行为的成败分析可归纳为六点: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任务难度,但实际上只有努力这一项是可以由个人意愿控制的。哪怕一些事看起来很可靠,却也缺乏内部的必然联系。尽管有时我们暂时不能找到对一个特定现象的系统解释,但是我们不断寻求概念化的认知加工系统仍然在不停的工作,企图把无意义的理论强加于原本随机的事件来解释事物。是无奈,是不可控性与期望值的差距,可这就是自然规律,经验失效,理智丧失,野蛮也徒劳,所以凶案成为了一个遥不见底的黑洞。
谨以此片缅怀那些逝去的生命。
优秀报告八
谁的《杀人回忆》
拖拉机缓缓行驶在田间小路上,微风吹过,掀起层层麦浪,举着扑蝶网的孩子追着拖拉机笑闹,湛蓝的天空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音乐就这样缓缓奏起。然而,这样一个静谧的村庄,却有着一段黑暗得让人窒息的杀人回忆。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很压抑、很沉重。也许是因为影片直到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们杀人凶手到底是谁,也许是在为影片里的人物唏嘘感慨,也许是这部电影让我不得不承认那就是现实——现实不可能像《福尔摩斯探案集》或是《名侦探柯南》那样,虽然“真相只有一个”,但未必都能被找到。电影里的那段杀人回忆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至今没有找到真凶,真相就这样静静地被埋在了那段动荡的岁月。
在那段回忆里,社会是动乱的。
影片里反复出现的游行示威画面,常常在半夜响起的防空警报,永远请不到的国防军队,乱到连刚刚播过的明信片都找不到的广播电台……这样压抑的时代是故事发生的特殊情境。
在那段回忆里,人性是压抑而扭曲的。
先说警察吧。小镇上的朴警官和他的搭档乔警官,从来没有去过汉城,也没有读过四年制的大学,在他们看来,“美国太大所以警察用脑子,而韩国警察只需要用脚”。所以,他们选择了最简单而粗暴的方式审讯嫌疑人——乔警官穿军靴带鞋套狠狠地踹向低能儿光昊,朴警官恶狠狠地威胁光昊说要是还不承认自己是凶手就在山上挖坑活埋他,把性变态的煤矿工人吊起来打……他们追求的只是高破案率,至于真相,不重要。
在我看来,朴警官是个矛盾的角色。一方面,他确实有一定的直觉,观察也确实挺敏锐。在抓捕第二个嫌犯性变态的工人时,不小心让他跑到了人群当中,但是,朴警官能在嫌犯弯腰时敏锐地捕捉到他穿的是红色内裤,从而第一时间锁定目标。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是愚昧的。他在破不了案的时候选择去寻求巫师的帮助,还买了一张所谓的“符咒”,甚至坚信“在符咒上泼上混有犯罪现场的泥土的墨汁,等墨汁干了,就会显出杀人凶手的脸型”这样荒谬的话。最可怕的,不是他的愚蠢,最可怕的是他的过度自信。他总是极力证明自己的直觉是对的——为了“指证”光昊,他在犯罪现场伪造泥脚印;为了“证明”杀人凶手是性变态工人,他极力帮助“犯人”构陷杀人回忆;为了证明犯人是个“青龙”,他在公共澡堂泡了一天就为了找到个没有阴毛的男人……他越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这就是他和从汉城来的徐警官针锋相对的原因。
从汉城来的徐警官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冷静、专业的印象,从影片中他重复两次的“档案是不会骗人的”可以看出他是相信证据的。是他,发现以光昊那样笨拙的手无法犯下这样精巧的杀人案;是他,发现了去年9月幸存的受害者;是他,发现性变态工人双手粗糙不符合受害者描述的双手柔软;是他,最终发现光昊才是第一场杀人案的目击证人。他对案件认真负责的态度导致了他认真负责的行为!当然,所有的转变都是后话。
乔警官不是主角,却是人物性格转变必不可少的推动。他受不了局长对自己的指责,在酒馆里喝醉了闹事,结果被光昊用生锈的钉子打伤了腿,造成后来要截肢的悲剧。同时,也吓走了作为第一场杀人案重要目击者的光昊。其实我觉得,光昊后来在辨认嫌犯照片时突然精神失常,冲上铁轨最后被火车碾死,这一切都和乔警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换句话说,乔警官是导致光昊死亡的间接凶手!看到他截肢前躺在病床上苍白的脸,看到他还套着鞋套却再也没有机会穿上的军靴,也许这就是因果轮回,是上天给他的痛的教训。同时,朴警官也终于醒悟了。他看着光昊被卷进火车底,自己给光昊买的假耐克鞋飞落在铁轨边,颤抖的举起手却发现上面满是飞溅出来的血;他静静地缩在房间的角落,听着妻子在浴室中帮他洗干净沾满鲜血的衣服的声音;他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可怜的搭档,无奈地签下手术同意书——我想,这回他该醒悟了,他该冷静了。是的,他的转变在影片后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说说群众。
影片中的群众似乎被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他们被现实压抑,被现实迫害,又在现实中迷失。那三个嫌疑犯——光昊、性变态的工人和行为冷静而怪异的退伍军人——他们无疑是当时群众的典型代表。可怜的光昊小时候不知道被谁扔进了火堆里,留下了一张讨人厌的伤疤脸,也导致最后辨认疑犯时突然精神失常,使得案子失去了线索;性变态工人在案发现场对着偷来的女士内衣手淫,怪异的行为导致自己被警察当成疑犯拷打;退伍军人在下雨天、案发当晚点同一首悲伤情歌……除了他们,其他群众也可以体现出时代情境的影响之大。第一次杀人案的犯罪现场,开着拖拉机的男人无视朴警官的呼号挥手,随意地碾过地上的脚印;永远姗姗来迟的鉴定科,永远在游行示威的人民群众,永远在镇压示威的军警;不分青红皂白随意报道的媒体……当时的韩国正处在向民主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公信力不强,自然没有办法用法律规范社会道德,凶手是这样的社会孕育出来的,被害者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在那段回忆里,真相隐隐约约。
影片抽丝剥茧,从女子、红衣、雨夜、电台情歌的杀人规律,到揭开点歌人的神秘面纱,种种巧合让大家几乎确信,凶手就是那个外表英俊双手柔软的点歌人时,从美国寄来的DNA检测结果却如一道晴天霹雳,不匹配,怎么会不匹配?怎么可以不匹配!终于,一直冷静的徐警官崩溃了,其实,当他看到最后一个受害者——那个清纯美丽的女学生,她的腰上还留着他亲手贴上的创口贴,她漂亮的双眼还恐惧地睁着——他就崩溃了。他心中“他就是凶手”的信念影响了他对事件的心理构造,于是他愤怒地拿起手枪,企图打死那个最大的嫌疑犯。戏剧性的,是朴警官阻止了他的冲动。最后,嫌疑犯消失在了黑洞洞的、似乎没有出口的隧道里,留下的是朴、徐的绝望和悲凉。
&在那段回忆里,有着一个最深刻的凝视。
&&影片的最后,是十七年后。已经转行成商人的朴警官再次回到第一次发现尸体的地方,他忍不住蹲下身子查看,什么都没有。一个路过的小女孩告诉他,前些时候有个男人也在这里看,说是想起了自己十七年前在这里做的事,回来看看。他追问,那个人长什么样?小女孩想了想,说,很普通的那种。很普通的那种,很普通的那种,很普通的那种。朴警官愣住了,思绪仿佛回到了十七年前的那个回忆里。
&也许,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凶手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他就生活在他们的生边,只是从来没有被发现而已。虽然我更宁愿相信,凶手是那个点歌人,只是DNA的验证出错了罢了。
有人说,导演留下这样的迷思,是为了帮助真正的凶手回忆,强迫真正的凶手回忆。我觉得豆瓣上这句话写得很好,故借此来做本文的结尾:“来吧,来回忆你的杀人经历,就算你忘了十几年前那些被杀的人,我们没有忘记,更不会允许你忘记。”
优秀报告九
我和另一个自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
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
因为那才是你本来的面目。”&
——西格夫里·萨松《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高三时,我从杂志上看到西格夫里·萨松的这首诗,瞬间就被结尾的这两句话吸引了。但当时,我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它最好的注解。
柔情与阳刚、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一直都共存在人身上。与其压抑人的另一面,不如学会平和地接纳。
你相信哪个故事?
电影对这点并没有给出结论。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觉得第二个故事显得惊人的真实,却又让人难以承受。电影中的日本人和美国作家也都是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即少年派和猛虎的奇幻故事,而不是人相食的残酷。
我是倾向于相信第二个故事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影片前面的大段铺垫和细节都能和第二个故事的情节产生一一关联,例如食素的佛教徒水手,在放下小船的一刻大喊出的“斑马!斑马!”
食人的经历解释了食人岛的存在,被切割成一片一片晾在救生艇中晾干的人肉变成了沼狸等。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人的生存本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真的会超越文明社会赋予他的一些“人”的观念。
根据进化论的理论,和动物一样,人生来就有趋利避害和求生的本能。这种特殊的情境下,很多事情是没办法用普遍的道德规范来衡量的。在厨师杀害派母亲的时候,他因为害怕和自保的心理没有出手阻止。后来却又因为愤怒和饥饿杀害了厨师并吃了他的尸体来维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不处于那个特殊情景,是很难被人理解的。
但人相食的事件不是这部电影所独有的,在现实世界中,它一再上演。1884年,一艘名叫“木犀草”号的游船在好望角附近沉没,4名幸存者被困在南,除了3名船员,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杀死了孤儿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还。而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由于天灾和大跃进等一些错误决策,中国的很多省份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在杨继绳的《墓碑》一书中,就有许多关于那时人相食的记载。
因此,不管第二个故事如何残酷和难以接受,它都有可能是真实的版本。
为什么会有第一个故事?
可是,如果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为什么派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编造和讲述第一个故事呢?
我想,这也可能有很多原因。
派在海洋上漂流时,救生手册中有一条就是可以讲故事来保持注意力。所以,第一个版本的故事可能就是那个时候为维持生存意识而创造出来的,后来却真实地派上了用场。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派自己都不能接受第二个版本的真实。因此,他“篡改”了自己的记忆,自我想象了一个让自己更好受的故事。毕竟,对任何人来说,这样的经历都是沉重的。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已经经历的事,但却可以选择淡忘,这是自我服务的需要。
第三个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第二个故事是不能被现代的“文明社会”所接受的。
尽管进化论已经发表了一百多年,但人具有动物属性这个概念还是没有被很多人所接受。现代社会的人们往往过度强调人作为社会人的属性,却压抑和抨击人的一些生理本能,在人和动物之间划一道清晰的界限。
但正如《裸猿》和《社会性动物》等书里所说的那样,人本来就是社会性动物。这就注定了人既有社会性的一面,也会有有自然的一面。于是,一个问题产生了,我们要怎样对待这样的另一个我?
在正常的文明社会中,人的这一面是被批判和打压的。人们从一出生就要学着如何抑制自己的欲望以及一切动物性的需求,因为这一面被认为是阻碍文明、违背道德的罪恶。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却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猛虎就是派的另一面。童年时,父亲的一次惩罚让派永远记住了猛虎的残酷,从此不再有和它做朋友的念头。这就像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另一面的打压,看起来那么的理所当然又卓有成效。但生死关头,猛虎又成了激励派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这让人不禁重新思考,也许对于另一个自我,我们应该学着面对和接纳。明白了人不是神,也许对第二个故事我们就不至于太过惊讶了。
但我们应该放纵心中的猛虎吗?这一点李安给出了答案。
在少年派获救后,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丛林中。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能与心中猛虎温柔相待,是比给它上锁更高的境界。
&&&&&&&&&&&&&&&&&&&&&&&&&&&&&&&&&&&&&&&&&&&&&&&&&&&&&
优秀报告十
雷普利的心计
雷普利大概不算是个天才。
他或许是个特别的人,有些其他人所没有的特质。比如它能够模仿他人的笔记和声音,并且善于伪装。但其实这世上每一个人总会有些特别,如果用上帝的视角来评价,每个人于是都又变得普通。雷普利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只是善用心计,并且,“汤米总是不会陷入困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受造船富商之托,去意大利说服富商之子迪奇回到美国。雷普利在船上结识了富家女梅尔蒂.兰多[凯特.布兰切特 饰],简单几句话便让她深信自己就是船王之子迪奇.坚尼。在意大利,雷普利乖巧地融入了迪奇的生活,雷普利深深羡慕迪奇的一切,对迪奇产生了一种难以说清的爱慕,当迪奇坚决地否定和拒绝了雷普利后,情绪失控的雷普利用船桨杀掉了迪奇。
这是整个故事的转折,迪奇的死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因为接下来罪恶感将一直是围绕雷普利的主基调。
心理学上的正常普通人假设重新定义了“潘多拉盒子”的内涵。每个人在基本面上总是相似的,包括智力、情商、基本动机、道德等,之所以表现出来不可思议的行为,也是由于特定情境造成的,哪怕是我们自己在这种情境下也会是相同表现。“潘多拉的盒子”或许不是雷普利的内心,而是一次冲动,一次误伤,一次意外的死亡。在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模型:特质情景模型中,个体的行为被描述为个人特质、情景和随即因素的共同作用。那么这次意外的死亡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你如果同雷普利有着相似的性格,比如伪善、精于算计、敏感等等,你同样在和迪奇经历种种继而发生矛盾的时候,也可能做出相似的行为。
迪奇的死亡、迪奇复杂的人际关系、各方的质疑,这一切的因素实际上就是雷普利所身处的具体情境,并且,他无法脱身。
弗莱迪是迪奇的老友,但他却有些讨厌雷普利。片中有一个细节或许可以成为这种异样讨厌的源头。弗莱迪同样“蔑视金钱”(因为他本身富得流油),当他听说雷普利跟随迪奇一路旅行却始终只有一件灯芯绒外套的时候,阶级的蔑视和嘲讽不经意便流露出来。或许雷普利真的不那么差,他只是穷困,但也许并不想加害于任何人。但偏见总是走在了意见的前面,弗雷迪对雷普利的负面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的死亡。
在影片中,雷普利总共杀死了三个人,关于其中的动机,我想一方面是为了掩饰罪恶,掩饰罪恶的本身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另一个方面,从心理学的层面加以解释的话,我认为雷普利总是在寻求一种控制感,正因为他一直“被剥夺”。
社会比较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即我是好是坏需要一个比较的对象,我们往往会挑选自
己的比较对象,最常见的比较对象就是同学、朋友、同事等与你生活接触较多又条件相似的人。现在网络或大众传播上宣传的那些偶像也是我们比较的对象,对比那些高帅富,我们会觉得自惭形秽,这就是相对剥夺感。
而对雷普利来说,迪奇等人的生活跟自己在美国的下层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
片头他借普林斯顿的校服给人弹琴的情境里就容易看到,他的自尊来源于地位与金钱的保障。这样的自尊随着这种社会比较而不断堆积的。而一方面自尊在不断膨胀,一方面这种潜意识里的相对剥夺感也越发强烈。
于是寻求控制感成为他的本能。这种控制感是自尊的输出物,雷普利的终极目标,从物质的层面来讲,就是获得迪奇的财产。而在当时的情境下,连续的杀戮和掩饰是必须的手段。我想有人开始惊叹雷普利是如何的精于算计和伪装,但别忘了他还有本与他的罪恶好不相称的“好运气”。
我一直对迪奇的女友玛芝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为什么汤米永远不会陷入困境?”她从发现雷普利身边迪奇的戒指开始便不断的怀疑雷普利,也许这种怀疑在种种的“证据”面前站不住脚,这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快思维”并不诉诸于理性的规范。但讽刺的是,它正确无疑。
关于雷普利模糊的性倾向,他的怪癖,他的异常,我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这就是他本身的习性。它来源于生活的雕琢和一点自身的独特。在这部片子里,人物的态度和行为是不能划等号的。汤米喜欢许多人,迪奇、梅尔蒂、彼得。但他杀死了其中两人。如果说这种行为代表了雷普利的残忍,也许是观众的错误归因。别忘了,从影片的开头伊始,雷普利被吩咐的任务便是奇异的。
“talented”大概只是导演给出的幌子。他想形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故事。
优秀报告十一
——《天才瑞普利》观后感
《天才瑞普利》是一部构思精巧、扣人心弦的电影,看电影时我完全沉浸在了电影营造的氛围中,心也跟随着剧情的发展一起一落。
主人公汤姆瑞普利是一个具有高自尊的人,他的高自尊是贯穿故事始终并且对故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瑞普利是个天才,他热爱音乐,擅长古典钢琴,擅长模仿他人的声音和字迹。他贫穷但有追求,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在影片开头的钢琴表演时借来普林斯顿的校服,会在黑暗无人的酒店礼堂弹钢琴,会偷穿狄克的衣物,会对着镜子模仿狄克的声音,会杀死狄克并且代替他……
瑞普利是个高深的心理学家,他对人的心理简直是摸得一清二楚。他了解要想接近一个群体,必须要投其所好,人们很容易将拥有同样爱好的人看成“我们”。为了接近狄克,他在美国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听遍了所有的爵士乐,甚至达到了蒙着眼听音识人的境界;在狄克第一次赶他走的时候,他便“不小心”掉落包中的爵士乐光碟,和狄克看似不经意的对话表达了他对“爵士乐”的热爱。这一招无疑是成功了的,他成功地入住狄克家,和狄克成为了“朋友”。
影片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瑞普利杀死狄克的时候,这时候瑞普利的高自尊心理暴露无疑。高自尊的人容易沉浸在自己构想出来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他是绝对的中心,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可是,这种过度的自我关注往往与事实不相符。瑞普利在快艇上和狄克告白,希望自己明年能赚够旅费就搬来意大利和狄克一起住,但是狄克只觉得好笑并且拒绝了他。这让瑞普利无法接受,在他构想的世界里,狄克是爱他的,他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狄克是爱他的。事实上这些理由根本不存在。狄克的拒绝使他难过,而接下来狄克的辱骂则使他愤怒。试想,一个拥有高自尊的男人,在被自己“喜欢”的人辱骂“你就像只寄生虫,你让我感到厌烦,你算哪根葱?你老粘着我让我鸡皮疙瘩掉满地,滚开,我再也不想见到你。”时,会怎么做?情绪失控导致他采取敌意性暴力攻击来应对是很正常的。所以,瑞普利失手用船桨打伤了狄克,狄克的反抗使瑞普利更加怒不可遏,最后打死了狄克。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他是愧疚而痛苦的,他默默地抱着狄克的尸体在海上漂了一夜,可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再加上狄克的生活是瑞普利一直向往的,于是,瑞普利的“替代狄克”计划就这样展开。
其实我个人觉得,瑞普利的爱情是值得商榷的,他真的爱狄克吗?我觉得不是,他的“爱”是由他对狄克的羡慕嫉妒恨引起的,换句话说,他爱的不是狄克,而是狄克无忧无虑的富足的人生。从影片一开始,他就已经有代替狄克的念头了:第一次与梅尔蒂见面就假称自己是狄克格林,偷穿狄克的衣服,模仿狄克的声音,关注狄克的签名……的确,杀死狄克时个意外,杀死了狄克也确实让瑞普利感到痛苦,但是我认为是他的性格使然,不能以爱为名。在瑞普利做出如此种种“可疑”的举动之后,很难让我相信他对狄克能有真爱。
影片的第二个高潮是在瑞普利杀死发现真相的弗莱迪时。弗莱迪无意间发现了真相,瑞普利不得不杀死了他,之后的处理过程那叫一个精彩!瑞普利扶着弗莱迪的尸体,将其抱上车,有路人路过,他便装出愠怒的样子呵斥这个“喝得烂醉”的朋友,随后又模仿弗莱迪的声音进行反驳,动作行云流水不漏破绽,这几个路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指证“狄克”的目击者。之后,瑞普利利用“狄克”和“瑞普利”这两个身份在警察和玛芝(狄克的未婚妻)之间巧妙周旋,不仅成功逃脱,还利用自己伪造的狄克的认罪遗书让狄克的父亲相信狄克犯了罪,而他真正爱的是瑞普利而不是玛芝,最后,按照狄克的“遗愿”将大笔财产赠与瑞普利。
当一个人撒了一个谎后,就需要用无数的谎言来弥补它,我想,瑞普利是被谎言逼疯了,他的机智也是在极端条件下的疯狂反应。他也不是一直那样冷静的,当玛芝发现他藏有狄克的戒指开始怀疑他时,他想用剃刀杀死玛芝,甚至连浴袍里的握着刀的手被刀划破鲜血染红衣角也丝毫未觉!
这部电影是值得看上好几遍的,每一遍都会让你有不一样的体验。看第一遍时,我觉得,这部电影似乎不符合现代恶有恶报的价值观——男主人公瑞普利是天才、恶魔的结合,他杀死了三个人,最后却得到了荣华富贵。看第二遍,我才发现,这部电影和我之前看的《杀人回忆》在结局的构思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杀人回忆》中朴警官十七年后重回第一次命案现场,听小女孩说有个普通男子(真凶)来过,最终镜头定格在了朴警官的凝视。电影《天才瑞普利》结尾,瑞普利杀死了无辜的皮特,而且在我看来皮特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关心瑞普利的人,之后就是汤姆瑞普利呆呆地坐在船舱里,眼神木然没有焦距,我想,他大概能在自己的呆坐中明白些东西,也许他会愧疚,良心会受到谴责吧。他最后的确得到了狄克的钱财,可他又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单纯和善良,失去了真心的朋友,失去了拥有安稳睡眠的权利,恐怕他今后都会被可怕的梦魇纠缠,每天提心吊胆害怕真相被揭穿。导演制造这样的结尾,也是想让观众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两部电影,同样是看第一遍会觉得遗憾的结局,最后回味起来却格外的意味深长。
看了这部电影,心中感慨万千。大多数人忙忙碌碌,在大千世界里,渺小如尘埃。我们有时候就像电影中的瑞普利,虽然没有他那么疯狂的举动,却未必没有他那么疯狂的内心。我们追求着功名利禄,却在追求中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很多原本美好现已苍白的东西。得失之间,我们在思考,却终难挽回。
优秀报告十二
《一一》中的一生一世
看《一一》,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到了这部电影传出的无奈、苦涩。明明是欢乐的婚礼却充斥着婴儿的哭泣,挺着大肚子的新娘没有喜色而是不耐。就是这样一部从头就是暗色调的电影,让我看完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看完电影,已经是接近凌晨一点,我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一一,是我看过最压抑的电影。我一点都不想看下去,因为它让我想起了太多。想起爸爸第一次告诉我爷爷身体不好的时候,那是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平静地准备上学,安静地坐公车,去到宿舍才崩溃。想起爸爸不断提醒我多打电话给爷爷,问候爷爷,我一直不肯打,就像电影里的弟弟不肯和昏迷的婆婆说话,我要说的你都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怕我会忍不住哭,破坏大家营造的一切都好的幻象。想起爷爷走的那天早上,林旋找到我告诉我,我爸妈会在西门等我。我奔回宿舍,条理清晰地收拾东西,然后在西门等。一直没有流泪,只是在终于打通妈妈电话的时候,嚎啕大哭。想起去年5月1号下午迷糊中梦见悦伯,他没有和我说话,只是有一个老人家,她一直在讲悦伯现在很好。醒来时,我很想问,为什么不和我说话,是在怪我吗?想起爷爷葬礼结束之后,去外婆家,和外婆睡的那一晚,我不敢睡。因为爷爷是在半夜走的,我害怕。想起那一段失眠的日子。一一,让我想起了太多,不知道怎么写影评好。太绝望的电影,让我想起了那些失望的日子。我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些记得那么清楚。我忘不了,但也不常想起。”这是玩微信以来,发的最长的朋友圈。刚刚看完电影,整个人都很低落,这长长的朋友圈也是非常混乱。
这部电影从最简单,最真实的角度出发,却令人深省。从混乱的婚礼,到最后洋洋稚嫩声音中结束的葬礼,这就是人的一生。
婷婷不断重复弟弟“又”被女生欺负了。洋洋,不言不语,尽自己的能力去反击,却没有家人帮助。当他用弄破气球吓回女生们时,那些女生可以依偎进母亲的怀中,哭闹着喊:“你看洋洋!”而洋洋受了欺负,母亲只是冷漠地问一句,还叫关心多了几句的父亲不要理他。洋洋不愤怒,轻微有些自闭的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他人都无法理解他的世界。他努力地用镜头找到一些人们看不到的,不知道的事情,但是却被主任狠狠地羞辱。我们总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阅历、想法来解释别人的行为。我们总是关注着自己,没有办法看到另一半的世界。洋洋,一个天真的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知道一些本不知道的事情,让每一天的生活变得有趣。而不是,像尝试着和昏迷的婆婆说话,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的生活简单、重复没有意义的母亲那样,痛哭、质问:“我活着有什么意义?”选择逃离原来的生活后,还是没能发现生活的有趣之处。我很开心,看到洋洋可以发现人们看不到的世界。但是,在影片最后,当他终于和婆婆讲话时,他说出那句:“我觉得,我也老了。”让我瞬间泪奔,这是多么无奈、无趣的生活,才能让一个10岁的孩子觉得自己老了啊!洋洋,是整部电影中最具有活力的人物。尽管总是被欺负,被人嘲笑,可是他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生活找乐趣,在整个家里只有他是没那么压抑的,但是在最后他说他也老了。
《一一》中,这个普通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痛苦。但是却没有办法和别人倾诉,哪怕是对着昏迷中的婆婆,也没有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努力地展现自己好的一面,假装生活得很好。其实,婆婆是植物人,不能有任何的反馈,但是因为纯粹他人在场效应,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努力地进行自我的展示,即使在家人面前,也不能完全放下心防,也永远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貌合神离的一家人,怎么会快乐?在家人,那些最亲近的人面前,仍下意识地管理自己的形象进行自我展示,所以他们都很累,被自己逼的很累。
一家人,有人走了,有人来了,从合到分,从分到合。生活似乎改变了,但是又好像一切都没有改变。正如敏敏所哭诉的,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每个人都曾为改变生活做出一些努力,可是最后好像都失败了。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为什么我努力了,生活仍是如同一潭死水?我以为,我可以做到,我以为我可以在平均水平以上,但是最后却发现那只不过是我的盲目乐观罢了。最后,我发现我无法做到像我所期望的那样地活着,我所能做的就是改变我那脆弱的决心、态度,接受这无奈的世界,现实。
看完《一一》后,我崩溃了。因为,这部电影虽然并没有如它所说的能延长人的生命,但是我发现那好像就是我的生活!洋洋是小时候的我,婷婷是现在的我,念真或者敏敏是以后的我,最后我就会像婆婆一样,看透生活,什么都知道。而我的身边也有许多人是剧中的人。《一一》,把我的生活搬上了屏幕,击破许多的幻象。
谢谢令我崩溃了的《一一》,在一一中的一生一世,让我看到最真实的生活。
.豆瓣小組..
性解放梦幻的破灭——解读《撒玛利亚女孩》/group/topic//
.豆瓣小組..
性解放梦幻的破灭——解读《撒玛利亚女孩》/group/topic//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人读书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