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800上卖的小米移动电源10400是正品吗?10400.45元

正品台电移动电源 手机充电宝三星小米苹果通用移动电源专卖店批
&85 - &100
微信二维码
该商品尚不支持在线交易,建议选购支持的商品。若您直接向卖家转账付款,可能存在资金风险。
公司名称:
崇安区林创通信设备经营部
联&系&人:
传&&&&真: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慧聪网上看到的,谢谢!
请输入用于接收短信的手机号码
发送成功!
慧聪已向手机号码“”发送一条短信,请查收!由于使用人数较多,可能会有延迟,请耐心等待!
超过次数限制!
您也可以,让卖家主动找您!
超过次数限制!未登录用户仅可免费使用5次。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不能购买自己发布的产品!
选中货品中含失效货品,无法完成下单,可能是:
1.货品库存不足
2.货品已过期,或被卖家删除
3.货品不支持在线交易| 商品搜索:
| 热门手机配件产品线: |
& 小米移动电源 原厂正品10400mAh毫安铝合金外壳 银色参数
参数显示:显示全部参数隐藏相同参数
产品名称 &&&产品图片
产品价格&&&价格趋势网上购买-&&&基本参数 &&&手机电池-&&&电池电压-&&&功能描述-&&&主体 &&&品牌小米(MI)&&&型号NDY-02-AD&&&类型移动电源&&&适用型号通用&&&颜色-&&&类别-&&&适用范围-&&&翻新类型-&&&规格 &&&适用机型通用&&&电池容量10400mAhmAh&&&电压DC 5.1V&&&规格尺寸-&&&输入电压-&&&产品参数-&&&输出电流-&&&特点-&&&容量-&&&电芯类型-&&&输出电压-&&&输入电流-&&&尺寸-&&&重量-&&&规格-&&&产品尺寸-&&&内部尺寸-&&&材质-&&&特性 &&&其他特性-&&&特性-&&&其他 &&&特色小米(MI) 移动电源 原厂正品10400mAh毫安铝合金外壳 银色&&&作者信息 &&&著者-&&&基本信息 &&&ISBN-&&&版次-&&&包装-&&&出版社-&&&出版时间-&&&
热门手机电池热门小米手机电池[比较]关注该产品的用户还喜欢71-100元手机电池
高清大图推荐文章论坛热帖????????????????????热门产品推荐产品??????????????????????????????
,,最精彩的内容尽在泡泡网
&&Copyright &
PCPOP, All Rights Reserved 泡泡网 版权所有
求鉴定更多央视曝光小米 5200 毫安移动电源容量偏差率超过 50% 属实吗?
新闻中说是国外的IEC62133和联合国的UN38.3危险品运输标准和手册。小米在其官网说5200毫安的充电宝能给小米3进行一次完整充电,可小米3才3050毫安呀。(若小米官方说法属实的话,那是比标注的5200低,但却比央视说的高,这样算不算虚标?)难道是转换率的问题?还是另有原因?
按投票排序
08.30更新 身为3C配件从业人员,不得不站出来说两句,为了这个行业为了事实。这一次,央视不靠谱。 首先唠叨几句。移动电源这个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低,但是市场空间大。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电源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是个人都可以做移动电源。一个外壳,一个电路板,几个电芯,就组成了一套移动电源。目前大家在媒体上看到很多关于移动电源的新闻,今天移动电源虚标,明天移动电源爆炸,那么移动电源这个行业实际上是怎么个现状?大家对于移动电源的误解有哪些?第一部分首先说说,我们说的移动电源的容量容量就是你们平时在产品外包装上看到的那个mAh前面的数字。比如,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品胜易充四代10000mAh移动电源。 根据电芯外形来分的话目前移动电源用的电芯主要有18650电芯为代表的圆柱形电芯、还有大家平时所说的“聚合物”电包。,以18650和锂聚合物电芯来说,它们本身的电芯放电电压时3.2V-4.2V,为了计算方便,取平均放电电压3.7V。以品胜易充四代10000mAh来说,移动电源的能量是 3.7V* 10Ah(10000mAh)=37Wh。mAh不是能量单位,要知道能量的多少,还得知道当前电压。很多人以为知道了移动电源升压后实际输出容量,用来除以电池容量,就可以知道能给手机充多少次电。简单的类比,mAh类似于单位“碗”,能装多少饭,就要看碗有多大。同一锅饭,能装多少碗,还得看碗的大小。大众对于mAh的误解就在于,他们以为“碗”都是一样大小的。移动电源在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手机充电的标准电压是5V,但是移动电源电芯本身电压没有那么高,想要给手机充电,就必须升压到5V,这个升压过程由移动电源里面的升压电路处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3.7V*10000mAh的移动电源,经过升压电路以5V输出,那么输出容量就变成3.7V/5V*10000mAh=7400mAh.(请注意容量跟电压有关!!!)充电设备端输入5V的充电电压的时候,再进行降压处理,然后才能充进电池,这个过程中,依旧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比如移动电源输出5V1A,然后到了设备端降压为3.7V的话,电流就是1A*5/3.7=1.35A。以上计算均是理想状态下不考虑损耗的情况。有什么因素影响实际输出能量?移动电源升压过程中,由于升压电路自身的耗损,并不能100%的输出全部能量,并且这个转化率的多少跟输出电流有关。通常输出1A的电流的时候会比2A输出的时候转换率高。以目前的市面上的移动电源来说,能量转化率一般在80%-90%之间。90%是个98分的数字了。充电设备充电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损耗?电流从移动电源的USB输出口出来,经过数据线,然后经过手机内部的充电电路处理后,再充进电池里面。这个过程中,由于线材电阻的存在、手机充电电路的工作耗电、手机充电效率等因素,消耗掉了一部分电量。这部分消耗掉的电量,与移动电源无关。并且因为不同设备的电池电压不同、充电方式不同、充电电路消耗不同,转化效率自然也就不同了。这部分的转化效率一般在80%左右。举个例子,同样的一个移动电源,给iPhone和一个山寨机充电的时候,由于iPhone在电路设计上更加优秀,iPhone能够充进去的电量就更多。我着实没有办法去告诉你,移动电源能给你的手机充进去多少容量。但是我给大家一条有用的经验(不是定律):根据目前移动电源和手机的普遍情况,将移动电源电芯容量*0.65,就大概得出你能给手机充进去的mAh。大众对于充电原理不了解,不明白mAh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不明白充电设备存在损耗的问题,不由分说的就将厂家钉死在板板上进行道德批判。央视这一次,在消费着民众的无知。央视,够了!1.
偷换概念---利用大众的无知,将移动电源的mAh和手机实获的mAh混为一谈,无视行业标准,无视科学技术2.
消遣百姓---利用大众对于厂家天然的不信任感和弱势感,用谬论来煽风点火。3.
检测结果不具备说服力----检测所采用样品存在山寨嫌疑(关于山寨移动电源后面会提到)移动电源厂家所采用的标示容量的方法是合法合理,严谨科学的。到目前为止,移动电源产品是有行业标准的。在我国,标准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企业标准。在号,由天猫主办的首届移动电源行业规范峰会论坛上,品胜、飞毛腿、羽博、电小二四家移动电源品牌,公布了移动电源行业标准的初稿。在号,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USB接口类移动电源行业标准》。《标准》里面有一条,它规定了以后的移动电源要标示《标准》里面有一条,它规定了以后的移动电源要标示实际输出容量(不是充到你的手机里面去的容量)。《USB接口类移动电源行业标准》前言本标准参考GB/T《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编制部分条款,在技术内容中融合了UL2054《家用或商用蓄电池组》的有关要求,能够指导、约束移动电源厂商在设计、生产、销售各阶段的行为;同时本标准能够满足移动电源的技术性能和环境使用的要求,将更好的促进移动电源行业的发展。3.3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定义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的有效放电容量,用C表示,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5.2.2.3额定容量指在23℃±2℃的环境温度下,将充满电的移动电源,分别对每个输出端口按照端口额定输出电流进行放电,直至移动电源自动终止输出电流时所应提供的容量,记录各端口实际放电容量的最小值作为结果记录。上述试验可以循环3次,当有一次的放电容量符合4.2.2.3的要求时,试验即可停止。第二部分移动电源行业乱状插一句,小米公司回应报道说到,央视检测所用的小米移动电源为假货。对于这个回应,我是倾向于相信小米的。这个市场上,假的小米移动电源比真的还要多。你若是去批发市场一问,小米移动电源10400mAh的价格可以低到20多块钱,这还只是佛山这边直接到商家的价格,要是在神奇的华强北,你还敢想象吗?20块钱连买正规的10400mAh的国产电芯都做不到呀,还别说三星了!这种移动电源是什么货色,大家想想就清楚。我每天都面对这个市场,这个市场的乱状已经使我不忍看。这样下去,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会把在这个行业中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企业逼死。目前市场上移动电源的品牌有好几千个,是个人都可以做一个移动电源品牌出来。我所认识的一位朋友,跑去注册了个商标,然后找了个小作坊,就搞出来一批产品,外包装盒上除了容量和输入输出电压电流之外,啥标示都没有。你说这种产品出厂前会有测试吗?你敢用吗?但是无奈的是,卖的还不错,因为它的价格便宜。其实,移动电源行业发展到今天,正规厂家的利润率真的是太低太低了。10000mAh被小米做到69块钱,但是10000mAh的移动电源光是物料成本就需要50块左右。况且物料成本还不等于产品成本(想了解更多关于移动电源产品成本的请移步)。市场恶性竞争如此,很多商家就只能想歪门邪道了。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以次充好,容量虚标,电路缩水了。很多厂家拿次等电芯甚至于拿废旧电芯组装移动电源。这些电芯的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出问题的移动电源大多是采用这些劣质电芯做成的。,容量虚标是劣质移动电源所采用的一种常见手段。比如用5000mAh的移动电源标示20000mAh毫安时,你在淘宝上甚至能找出几十万毫安时的移动电源……,,容量虚标是劣质移动电源所采用的一种常见手段。比如用5000mAh的移动电源标示20000mAh毫安时,你在淘宝上甚至能找出几十万毫安时的移动电源……,,还有更加搞笑的事情,有些商家为了让移动电源显得更有份量,居然在移动电源里面加沙包,加铁钉。每天揣两个沙包出门,想想也够无奈的。,还有更加搞笑的事情,有些商家为了让移动电源显得更有份量,居然在移动电源里面加沙包,加铁钉。每天揣两个沙包出门,想想也够无奈的。,移动电源电路板管理着整个移动电源的充放工作。一个正常的移动电源,里面应该有稳压电路、过充保护电路、过放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温控保护电路等等。但是如果你购买的是劣质移动电源,那么这些保护电路都是可能没有的。移动电源电路板管理着整个移动电源的充放工作。一个正常的移动电源,里面应该有稳压电路、过充保护电路、过放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温控保护电路等等。但是如果你购买的是劣质移动电源,那么这些保护电路都是可能没有的。下面看看某个劣质移动电源的电路板-对比一下品胜易充四代10000mAh的电路板-,第三部分移动电源安全性问题首先唠叨两句。请大家记住:任何产品,都有有故障率!无论它的概率有多低。我们面对新闻曝光产品事故的时候,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以偏概全(无奈何大家对于黑暗的事情有着天然的兴趣)。移动电源出过事故,但并不代表移动电源天生就是一个危险品。关于技术这一块,我了解的并不充分。但是,如果你购买的是规范厂家的产品,移动电源的安全性就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事实上,大品牌电芯厂家和移动电源厂家对于产品的测试严格程度超过一般人想象。电池安全可靠性的测试项目分别有:1. 内部短路测试2. 持续充电测试3. 过充电4. 大电流充电5. 强迫放电6. 跌落测试7. 从高处跌落测试8. 穿刺实验9. 平面压碎实验10. 切割实验11. 低气压内搁置测试12. 热虐实验13. 浸水实验14. 灼烧实验15. 高压实验16. 烘烤实验17. 电子炉实验以目前的技术来说,移动电源安全技术是相当成熟的。你购买正规移动电源发生着火爆炸的可能性比你中500万要小得多。下面我引用移动电源越来越普及,安全性成了许多人关心的话题,毕竟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因移动电源而起的事故讨论。当我们对移动电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有所了解后,对它的安全性问题也就明了了。移动电源结构剖析移动电源一般由电芯、电路和外壳等几部分组成。电芯是移动电源的核心,其实就是电池,常用的有聚合物锂电、18650锂电、AAA镍氢电池等。电路部分主要包括升压系统和充电管理系统等,用来充电和放电。外壳一般有塑胶壳、金属壳等,虽然它是附属品,但要靠它来保护电芯和电路,以及方便人们的使用,所以也是必不可少。图1: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图2:某品牌移动电源拆解图(上方白色部分为电池,下方为电路板)移动电源为什么会爆炸这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发生了一些移动电源爆炸的事故。那么某些移动电源为什么会爆炸?问题主要出在电芯上(也就是电池)。部分不法的移动电源生产商,采用劣质廉价的“垃圾电芯”,也就是那种已经使用过的老化了的废弃电芯,配以简陋的电路板,装入外壳后即行出售。这类劣质电芯频繁使用往往会产生非常高的热量,电芯在高热环境下膨胀,从而导致燃烧或爆炸。其实对所有锂电池来说,一直都有这样的风险,因为锂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化学物质,很容易燃烧。电池在放电、充电时内部会持续升温,另外在过充情况下锂离子生成的锂枝晶可能会刺穿隔膜形成内部短路,这会产生过大的电流从而释放出巨大热量,而高温又会导致电解质被电解产生气体,于是电池内部的膨胀压力升高,就有可能挤破外壳产生漏液,最终导致氧化燃烧甚至爆炸。什么样的电芯才安全电芯作为移动电源的核心部件,它不但直接影响着移动电源的性能,同时也悠关移动电源的安全。据前面的分析,锂电池具有较大的风险,与之相比,镍氢电池的安全性相对要高一些。不过,镍氢电池的效率无法与锂电池相比,而且在过充、过放、过流、短路等异常情况下,镍氢电池同样也会产生过热而存在出事的可能。为了既享用锂电池的性能又尽可能避开它的风险,人们对锂电池进行了一些改造,一方面在锂电池中添加了能抑制锂元素活跃的成份(如钴、锰、铁等),另一方面则用胶态聚合物电解液替换原来的液体电解液。胶态电解质因为不会像液体电解质那样受热沸腾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大大减少了剧烈爆炸的可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聚合物电池大大增强了安全性,但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图3:锂聚合物电池实物图,图4:锂聚合物电池通过在扁平三明治结构中堆叠电极和电解液材料制作而成,不像圆柱或棱形电池那样以蛋卷的方式卷绕而成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上面分析了移动电源中电池存在的风险,其实如果使用正规品牌厂商的质量合格的产品,再加上正确的使用方法,那么事故发生的概率实际上是极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移动电源的安全中,厂商对电池本身的选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专有的电路系统对锂电池进行有效保护,比如当发生过充、过放、过流、短路等异常情况时,系统能自动关闭电池与外部的连接,从而保护电池的安全。在电池保护电路的芯片中,会置有相应的控制程序,一般会包括状态判断、数据采集、均衡处理、数据显示等多个模块协同工作。,图5:一个简单的锂电池组智能均衡系统流程模型保护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功能,大部分操作要依据它的信息进行后续处理。比如通过采集电流信息,才能判断出当前是充电、放电还是闲置状态,以及是否有过流现象。采集电压数据并进行分析后,系统才能确定是否启动均衡处理,以及是否有过充、过放等现象。采集温度数据,则能依据它判断温度是否过高,是否启动过温保护等。各类数据的采集,可通过一些专有元件来实现,比如对电流的采样,可以通过霍尔电流传感器来完成,这一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霍尔磁平衡式。大家都知道,当电流通过一根导线的时候,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该磁场大小与流过导线的电流大小成正比。这一磁场可以通过软磁材料来聚集,再通过霍尔器件进行检测,由于磁场的变化与霍尔器件的输出电压信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所以利用霍尔器件测得的输出信号,能够直接反映出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传统器采集到的信息,被送往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下一步的处理操作。其他如电压、温度、过充、过放等,也有相应的元器件进行信息采样,处理的流程大同小异。第四部分如何选购移动电源(先不更新,看看大家对于这部分有没有需要)后记:1.请大家本着“知乎精神”来阅读本答案。2..看到了很多人的评论,让我很无奈的是,有些人你跟他聊技术他跟你聊人生,你跟他聊标准他跟你聊情怀。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在发表意见之前,理应对自己的发声有个尊重。3.移动电源市场火热,也水深,请选择规范厂家的产品。关于产品和品牌推荐,请看自己的需求。明白了需求,自然容易选择。4.由于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答案中难免很多错误或不严谨的表达,得到大家提出,谢谢。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见解,可以私信我。5.除了知乎网,我不同意未经通知的转载及引用,不允许转载分享至微博。如果想要转载的,请联系我。6.利益相关:品胜员工
行内人士,一上市就买了两个。这价格,一般人真做不来的。只有苹果小米这种大宗采购才能搞定。上面用的芯片方案几乎是业内最好的。至少相同方案的,很少(在那个时候基本没)能卖出这个价钱还有这个做工。不过一直遗憾小米没有出聚合物版本的,搞个ATL电芯的就行了。。。看看拆解图就知道东西怎么样了。控制用的单片机一般到时候还好。控制芯片用的ti的,也只有大规模采购才能拿到好的价格吧。还有就是同步升压和非同步升压的。同步升压的一般效率是高于非同步的。小米电源用的同步的(一般里面有大二极管(因为要大电流)的,基本都是非同步的)。当然没有用凌特LTC的芯片来做。。。我觉得遗憾了。。。贴上小米芯片的资料,大家有空去看看。看看做工,大家可以和上面的对比一下。我是小米黑,鄙视雷军这种经常忽悠人的做法。他其实抓住了国人爱面子,爱吹牛的这个特点。不过小米确实是功大于过。我取所需就行了。移动电源这个东西上面,玩不了太多花招,你拆拆试试就行了。未来移动电源的发展方向我觉得更多的是往轻薄的方向(聚合物电池)来走,比如有些不带包的,最好能有一个5000mah(目前的容量配置),厚度和手机差不多的。我买了个山寨的5000mah的,实际也能给手机充一个一次电。对不能拆电池的手机还行了。然后是不是能加个LED当手电筒啊?我感觉还是比手机手电筒可靠点了(不忍心,万一烧坏手机,毕竟手机补光灯不是为长时间照明设计的)。当然等无线充电普及了。。。那会有更好玩的事情发生。。。
前面技术帝已经说了转换容量公式了,我只想说央视这次真的黑的不对,首先小米官网已经清清楚楚的写出了实际输出容量大概在6200mAh,其次,10400mAh的容量人家已经标明了是额定容量。额定容量和实际输出容量的差距是几乎所有电器都会有的,所以小米官网标注的额定容量的数值并没有问题,至于央视为什么这样报道小米移动电源,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
央视这种打击,和以前吐槽U盘和移动硬盘容量和标称不符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在秀他们作为国家级媒体,对科技领域的物质或者刻意偏见。当然,我看到网络上也有人评论说,这其实只是央视在提醒粗粮公司余额不足,该充值了。这个,我就不评价了。这么玩下去,央视以后还可以曝光替民做主维权的行业还有很多:1,抽查发现,市面上100%的汽车虚标时速。在中国的道路上最多也只能开到120km/h,但是抽查车辆上面,所有的汽车最高时速标称都超过了120km/h,有的甚至高达200多,严重超速虚标,而且有蛊惑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嫌疑……balabalabala……2,抽查发现,市面上100%的CPU的运行频率都虚标,经过国家质量检测中心测试证实,市面上所有的家用电脑中央处理器(CPU)在实际工作中,都不能稳定工作在其标称的频率下,正常使用时,其工作频率甚至只有其标称频率的几分之一。很多多核处理器在工作中并没有真正的多核运行,很多时候多核都关闭,只保留一个核心运行,欺骗消费者。3,抽查发现,市面上100%的台式电脑电源存在功率虚标,经过xxx部门检测发现,xx,xx,xxxx品牌等电脑电源,实际输出功率和其标称额定功率均存在xx%~yy%的差异。不合格!……回到电源这个话题,我不是想为任何公司辩护啊,但是我觉得央视耍流氓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明明可以把电源拆开来看看的。这真的很容易,比测试什么放电曲线容易的多。一个公司,买来元器件组装出成品。对于采用18650电芯的移动电源来说,他们组装了两颗标着2600mAh的电芯,正常人的逻辑思考,这里所应当是5200mAh。组装了4颗3400mAh的电芯的移动电源,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说这是13600mAh 。如果说某公司外面说13600,但是实际上里面只放了3颗电芯,和一个配重大头螺丝,这特么才叫虚标,才叫欺骗消费者。否则,难道叫每一块移动电源出场的时候都完全充一次电放一次电然后分辨单独标上他们的“实际”电量吗?
8月30号更新:本来我能说的都说完了,但是刚刚看到了让我叹为观止的东西,忍不住更新:以前的山寨小米用的无标蓝色电芯再垃圾,起码也是"电“芯,现在竟然已经发展到混凝土电芯这种黑科技了。大山寨威武!!华强北威武!!具体请移步拆机之家”“。更新解决办法:我认为接下来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政府制定标准,比如选择1a输出下的容量为标准容量,大家一起改;二是某营销大师拿输出容量做噱头宣传,用户还十分买账,其他厂商按照原来的标法不好卖,自然就会跟风。——————————以下是正文呵呵,拆过各种移动电源的都知道,小米的移动电源确实是良心产品了,无论从芯片还是电芯上说,在百元以下确实是比较好的选择。至于容量,电芯容量和输出容量是不一样的,实际大约在7成少一些,大家全是这么标的。这个和存储行业是一样的。不过存储行业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基本普及了1G的存储实际上比1G要少,不知道移动电源行业最后是要搞科普,还是被改变。补充:与存储行业"虚标“了10%不到相比,移动电源行业一般要"虚标"30%以上,即使是索尼等高端产品也是如此,给用户的印象比较深刻,这也就造成了在一些良心电源的评价里面,也多有看到对容量不满的。毕竟,这些”常识“是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常识,对于大对数人来说,他们不会了解,也懒得去了解。然而,移动电源厂家不愿意按照实际容量标,我感觉有下面两个原因:1.竞争原因:大多数用户只看重数字,不看重解释,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老实的厂家只会吃亏,良币被劣币驱逐,这条是主要原因;2.机器误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电流,在同一个移动电源下,传输损耗是不一样的,所放出的电量也是不一样的,最大能相差到10%,也会影响到对实际电流的判断。最后,我要说,目前的移动电源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利润已经被压到很低了,目前的能量密度就是这么高,同容量下,重量都差不太多,所以纠结于容量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当然,那些瞎胡乱标的山寨例外。(附:小米的山寨真的很多,想买的直接官网吧,否则还不如买其他的一线品牌)附:我知道的目前市场上能量密度最高的电芯:松下 NCR1 mAh(按照90%转化率,加上升压,是46≈2000),重量为45.5g。所以大家根据自己需要的容量估计极限最小重量吧,即实际10000ma=45.5x5=227.5g
作为电源芯片工程师,真是难得有对口问题啊,这里只讲物理概念。1. 锂电池可用电压范围是3~4.2v,无论是18650还是聚合物电芯。他们的区别只是形状,聚合物电芯可以任意定制尺寸,所以成本更高。2. 电量是指电芯的能量,10000mAh的概念是指如果用1A的电流放电,可以放10个小时,同时电芯电压从4.2v降为3v。如果用2A电流放电,则可以放5个小时。因为电芯电压在变化,这里通常取3.7v来计算电芯能量,37Wh。3. 充电宝由电芯,充电电路,升压电路,单片机构成。正规的充电宝应该实现以下和可靠性相关的功能:充电过压保护,输入反压保护防止输入端口插反,电池温度检测,充电温度范围是0-45度,放电温度范围-20~60度,电池电压过充过放检测,usb输出短路保护,电芯短路保护,usb输出过载保护。可靠性以外的逻辑就不列出了。所以品牌和山寨的成本差别很大。4. 升压电路目前都是开关电源升压电路,转换效率在85-95%,取决于不同的芯片。5. 以90%升压效率举例,37Wh的电芯可以输出33.3Wh能量,即以5v1A输出,可以用33.3/5=6.66小时。6. 手机输入电压5v,是通过开关式降压电路为锂电池充电,这里也有效率损失,我们以充电效率90%举例,5中的输出能量可以为1000mAh的手机电池充电33.3*90%/1A/3.7V=8.1次。简单计算如下,充电宝标称的电芯容量可以为手机电池的理论充电次数:电芯电量*升压效率*手机充电效率/手机容量。这里是理论,很多时候达不到,主要是因为这个次数需要在手机关机条件下测试,开机情况下,或者上网/游戏情况下会大大缩水。
属实不属实不知道,但是就我用过的三款移动电源,品胜5000mah爱国者11200mah小米10400mah,经过我计算转换率小米&品胜&爱国者
小米表示:“小米公司在央视报道之前即与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发现其抽样调查的小米移动电源是通过非小米官方及授权渠道购买。该相关人员也明确告知,此次移动电源属于风险监控性质,检测产品均为市场上随机抽样购买,并不对真假负责。”为什么没人说 不对真假负责呢 这句呢,如果就这样评测,评测还有可信度吗。 在中国任何东西都是可能有假货的。
上面的回答评论里面有几个说官网应该写清楚,在这里补个图。另外修改题目比较麻烦,也算为题目补充两张图。上面的回答评论里面有几个说官网应该写清楚,在这里补个图。另外修改题目比较麻烦,也算为题目补充两张图。1.并没有说标注电量除以手机电量得到充电次数,这是消费者脑补的。2.小米在官网上已写清楚实际使用效果,清清楚楚啊。3.央视没准还是买了山寨货,那就更不能代表正品的质量了。
以前曾经,CCTV也曝光过LCD显示器的尺寸问题,后来大家都很乖的改成了真实尺寸而不再是"等效显示尺寸";看排名第一的答案就知道成熟产业和小公司成群的低端产业的差距了.没有国标,只能表明这个行业很混乱,质量无保证,从业者强调"这是行业普遍现象",那就和当年三鹿奶粉时候强调"这是行业普遍现象"一样,等着全行业被修理吧.
广告写得春秋笔法,而央视算是用谎言打击“谎言”。你们到底get了这个point么╭(╯^╰)╮~~分割~~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量。10000毫安是电流啊摔,能量是电流乘以电压乘以时间啊!(我们所说的一度电是 一千瓦乘以一小时 )移动电源输入电压是3.7V,输出电压是5V;手机的输入电压是5V。以10000毫安为例,实际电量是10000mA × 3.7V × 1H。 而为手机充电时,移动电源升压到5V,实际电量只有3.7/5即74%,这尼玛不是高中变压器问题么→_→。然后再考虑转换率之类巴拉巴拉,所以,10000毫安能给3000的米3充两次就差不多了。少看央视多种树
首先,央视臭不要脸耍流氓。然后,移动电源确实没有行业标准,但是,目前所有移动电源标趁容量都是说自己电芯的容量。这个标趁我觉得没有问题。都知道移动电源就是电池嘛,那自然就标注电池容量了。说明一下,所有锂电池都是标准3.7V的电压,所以标注xx mAh就等于标注了能放多少电。然而,消费者考虑的是我买这个电源能给手机冲几次电,绝大多数消费者就不会去算那个公式。从目前知乎的回答来看,这个推测毫无问题。我写一下:移动电源输出的电能=标趁容量*3.7/5*转换效率。公式说明:标趁容量为移动电源标注的xxx mAh,3.7为移动电源电池电压。所以相乘后得到移动电源存储的电能。由于给手机充电是5V,所以除以5得到移动电源能够输出的电流量。由于升压过程有电能损耗,所以要乘以转换效率。一般好的移动电源效率可以达到90%。差的就不好说了。所以,一个10000mAh的移动电源能给手机提供的电量为/5*0.9=6660。也就能够给小米3充满2次而已。
看到前面众多厂商对央视高举我冤枉的旗帜实在看不下去央视采购为5200毫安小米电源实际转换为多少为此报道我们先不问央视的动机我们先看厂家宣传及标注确实为5200毫安 可以看出5200毫安就是厂家宣传词语 但消费者实际看到的和所使用的与央视所报道的一致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前面专业从业人员讲的很清楚 但厂家就是无辜的吗?行业没标准规则,企业就可以没良心吗(是的可以)你宣传就是打擦边球玩文字,那央视是不是也可以抓到你文字游戏来报道 完全没问题,而且人家也没义务给消费者普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自问自答那是《走进科学》。你作为厂商不去普及产品知识一味按照好大好便宜去宣传那就是你的过失 总之央视这次我觉得这次报道基本事实。
按锂电池实际容量测算,不是按输出容量测算 充电次数计算方法 充电宝电芯容量*0.85(充电宝转化率)/手机容量*手机的转化率(一般是0.7-0.75左右)
移动电源通用电芯的额定容量(mAh)作为标称容量,必须和电芯的额定电压同时标注才有意义。简单说明:移动电源在给手机充电时,输出电压需提升到5V左右,造成能量损耗。另外,在输出电压固定的情况下,输出电流的大小也影响转换效率,从而造成实际输出容量比标称低。因此小米官网标注的5200mAh的移动电源只能给3050mAh的小米3进行一次完整充电是正常的,不能作为虚注的依据,赞同匿名用户将移动电源与存储行业联系的方法,移动电源厂家可以通过注明移动电源的额定能量(wh)作为依据。
白痴自查定律:如果你总是可以轻易地从一个你并不熟悉的领域发现人们都在犯着某种十分低级的错误,那么恭喜你中奖了。
原本只是想说明一下以移动电源的内置电池容量来标注的合理性,看了两天回复发现很多人具体能量概念没搞清楚,甚至有依照3.7V升压到了5V简单的3.7/5=0.74就认为因此损耗了近三成的能量。所以先写个前言给没搞清楚能量概念的同学补一下课。学生时代老师用水来类比电压和电流听得我一头雾水,因此在这里我换个方法解释。有一个桥,上面人从桥的一边走到另一边,人是没有属性的。那么好了,现在让通过桥的人携带一个叫做“能量”的东西过桥,每个人固定的携带3.7个“能量”过桥,这个参数我们叫做电压。同一时间通过桥一万个人,这一参数我们叫做电流,可以简单的算出同一时间能带3.7万个“能量”过桥。因此我们可以明白,无论电压还是电流都不是能量,因为当人携带的“能量”为0时无论有多少人过桥都没有“能量”。而即便一个人携带几十亿“能量”,没有人过桥也不会有“能量”,因此电压、电流相乘才是能量,电功的单位是瓦特(W=1V×1A)。代回之前说部分同学搞错了的公式,“能量”还是那么多,换了个通行规则,每人由3.7个“能量”加带到5个“能量”,运送3.7万个“能量”就变成了只用0.74万个人来运送,虽然人少了,每人携带的“能量”增加了,总量并没有变化,因此用这一公式是等量转换,而不是损耗。因为在将每人3.7个“能量”相互转交,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混乱,有10%的人将“能量”丢到了桥下变成了“热”,因此“能量”变成了3.33万,每人携带5个“能量”就只用0.666万人携带过“升压”桥,这被丢掉的10%就是升压过程中的损耗。在到下一个桥的路上,被一个叫做“电阻”的收取过路费(此为描述后文描述充电线上的电阻损耗),会将每个人携带的“能量”收一些变成“热”,比如每个人被收了0.5个“能量”,那么我们说在这里产生了0.5V的压降,过了“电阻”的人就只有4.5个“能量”了。值得说一下的是“电阻”有个臭脾气,越多电流通过它越烦躁,所以扣的过路费越高(压降计算举例:1A×1Ω=1V ………… 2A× 1Ω=2V ),它不知道人类社会已经流行批发价、团购优惠,它反着来。但电阻无处不在,为了摆脱电阻人类玩命的研发超导材料,只是现在成果还很初级,不过还好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对携带的“能量”数量不眼红,所以可以用提高电压减少电流的方法来合法规避过路费,比如由电厂输出的高压电。再将大家的“能量”相互交换,以每人携带3.7个“能量”过下一个叫“降压”的桥,损耗和还是一样会丢掉一些“能量”,降压计算就是之前升压的逆计算。因为升压降压产生的混乱和被“电阻”收过路费都是失去了“能量”,所以这些都叫做损耗。相信大家应该明白了什么是损耗。再说一下电量,之前说了电压与电流相乘是能量,但如果过桥时间为0也是没有累计能量的,同样时间越长,累计能量越大。因为电池的电压会是个变量,手机的电量显示就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压而评估出来的。所以在描述电池总电量的时候会将mA/h(毫安时)作为描述参数。……………………………分割一下………………………看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不用别的更直观的方法来说明,我认为现有的直接标出内置锂电总容量方法是最直观的方法,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曾少伟的回答很专业,也很全面,很多问题解答就不重复了。确实3.7V升压到5V再降压到4.2V充电会损耗掉约三成的能量。 有人说可以直接标明能充xx手机多少次,这很显然是一种不标准的标注方法,任何一款再是机神的手机,在整个手机市场都是小众的选择,几年后更加小众。虽说整个充电过程大概算出将近三成的输出能量损耗,但是在移动电源中也只有电池发热和升压转换的能量损耗。充电时的被充电池发热和降压的能量损耗是手机产生的,这部分不应由移动电源厂商承担声明责任。 此外还有一个效率不确定的问题,央视评测5000毫安时的移动电源只能充相当3000毫安时的电池,作为央视这样的无良媒体就算厚道的了,如果它找个老诺基亚只能500mA电流充的手机来测试还能得出只能充2000毫安时的结论,找个更老200mA电流的手机还能得出只能充1000多毫安时电池的结论。 没错,电流越低效率越低。我曾用过声称输出1A有90%转换效率的电源芯片,当只输出一毫安时它的额外耗电就是八十多毫安,算下来效率不到2% 。DC-DC电源芯片只有在它额定值才有最理想的转换效率,高于额定值容易损坏,低于额定值越多效率越低。而充电电流这一指标是不稳定的,充电八成电流就开始下降,快充满电时电流会很小,这时效率也自然是很低的。这也是翻开电源芯片的选型手册厂家会不厌其烦的列出繁多的电流规格型号而不是让生产商用大电流的型号取代低电流的应用场合。 有的移动电源有两个电源插口,一个1A,一个2A,我估计这是用了两组电源芯片,如果用2A的口去充1A的手机,虽然不会有什么伤害,但效率会打折扣,比如用1A口能充两次该手机,用2A口充就只能充一次半了。手头有的同学可以试试。还有一个能量消耗的部分之前所有人都忽视了,就是在USB充电线上的损耗,如果线和接头的总电阻有1欧姆的话,当通过1A电流时在上面将会损耗掉1W的功,当然线上不能有超过1欧姆,否则的话1A电流时线上压降会有1V,为保证4.2V的充电电压就会降低电流以达到平衡,比如以800mA进行。这也是为什么买到一些劣质线就会发现手机充电缓慢的原因,因为作为电子行业来看,1欧姆的电阻其实很小,而充电线两边都是触接式(注)连接,处理不好确实电阻确实很容易超过1欧姆。注:一般电气连接有焊接、压接、触接三种方式,可靠性和连接电阻来说,同等接触面积下,焊接优于压接,压接优于触接,但触接是最方便以及可以反复通断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所以这是个无奈的妥协。好了,综上所述,如果要将这个按照认为大家的想法写得直观,试着按照现在5000mA/h的产品写个规格:充满电后,本产品在稳定1A输出情况下可连续使用3.1小时,稳定输出0.8A输出情况下可连续输出3.7小时,稳定输出0.5A情况下可连续输出5.2小时。具体输出电流与使用时间请参见下图。(给出曲线图)充电时选用USB线电阻建议不要大于0.5Ω,否则会影响充电效率。给电子设备充电时该设备自身能量损耗请咨询相关设备厂商。这样的描述我相信把问题说清楚了,但大家希望说得直白的问题解决了吗?
我不关心技术啊行规啊国标啊等等这些东西我只关心一个:为什么你标注为“5200mAh"的移动电源只能给一个标注为”3000mAh“的手机电池冲一次电?奸商的宣传流氓之处在于:成功地让消费者以后自己买到了输出电量为5200mAh的移动电源。拿硬盘和U盘容量来对比的,看清楚了,硬盘和U盘的差别是源于硬件和软件的计算方式不同,并且,它们的差别在外包装上有明文标识出来!拿宽带来比的,看清楚了,宽带是提供带宽Mbps和下载速度KBps的区别,单位都不一样,并且,宽带提供商会明文标识这两者的区别换算方式!——还有,这本身就是能体现宽带提供商无良嘴脸的一个地方!上面的回答里各种为厂家鸣冤的,我只能说:”你们无良无德无耻!!“是,所有的国内电源都是这么做的对吧?——那这句话送给所有的移动电源厂家:“你们全部都无良无德无耻!”消费者购买一个电池给自己的电池充电,你特么标识的就是mAh这个电量单位,相同的硬件,相同的标识单位,充电线都可以用同一根,充电器也可以用同一个为什么5200mAh的电池只能跟我手中提供3000mAh电池的电量??为什么??!!就因为技术所限所以你必须要付出使用5200mAh电量才能达到我手里3000mAh电量持平的程度??厂家的逻辑就是:代价X5200mAh=3000mAh??呵呵!你达到目标所耗费的一切关我P事?少跟我扯什么技术啊行规啊国标啊这些无关的东西按你的理论和裸机,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我通过搬砖赚取3000元人民币需要付出的饭量、流出的汗水、花费的时间都是你移动电源品牌实现5200元利润的对应的付出的代价相等那我通过搬砖取得的3000元人民币是不是可以在你移动电源公司当5200元人民币使用??我的逻辑是:3000人民币/搬砖代价=5200人民币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啊再骂一句:正因为无法可依,所以只能说你们无德无良无耻下流败类罪该万死!如果有法可依,你特么就是诈骗!
行外人 逗个B。参考以前分子量(当量)的标示方式可不可以这样标示。首先找一个标准模型,假如说是iphone4s,然后 标注(可完全充满)“XXX次”(标准手机),那么 这里的XXX 就是应该标示的电量了。-----------------------------------------------------------------------------------------------既然下面的评论提出了不同电流下可能导致的次数不同,那咱们直接在定义里面规定个标准电压不就行了么?要不然规定两个?再不然规定三个?我提出逗比的这个答案 只是规避了“虚标”的这个说法,而且老百姓拿到东西也会更加直观的判定。
楼上的几个很懂移动电源却不懂什么叫科技以人为本,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不懂也没义务知道那么多专业知识,你的标注让消费者误解甚至都不是误解,你没有解释,而且以这样的标注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购买,这就是欺诈,为什么你打广告时不写清楚实际充电量比表标注低,因为你清楚添加上这个更合理的解释消费者会流失,而这个错误却成了行业默认的行为,所以这次央视打的非常好,楼上有人提出硬盘容量和带宽问题,其实是不一样的,这两个问题是计算方式的问题,就像是500克还是1斤一样,不管怎么标注,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掺水,但是移动电源可充电量却比标注少,找再多借口也没用,另外楼上的几位带着对央视的偏见喋喋不休的大肆侮辱央视,不知道是不是长智商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