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区教育局东山镇马坡村万亩农田荒废两年了为何还分不到农户呢?

海口万亩蔬菜产业园全面开工 预计投资1.4亿
随身携带的购房专家
扫码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海口统计农田抛荒数量 水利设施不健全成抛荒主因
海口统计农田抛荒数量 水利设施不健全成抛荒主因
日 07:48  来源:
海口美兰区大片的耕地长满了杂草。南国都市报记者陈卫东摄
  农田为啥会抛荒?11月24日至27日之间,《南国都市报》连续刊出“农田抛荒”系列调查稿件,探讨这一问题。稿件刊发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12月1日,海口市农业局组织座谈会,海口市相关直属部门,各区农林局负责人,各区农田抛荒严重乡镇及村委会负责人等参与,共同探讨“农田为什么会抛荒”、“如何恢复抛荒农田耕种”等难题。
  下一步,海口四个区相关部门将调查统计各区土地抛荒具体情况。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说:“将根据情况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措施,应对农田抛荒难题。”
  农田抛荒严重:海口将统计抛荒土地具体数量研究对策
  农田抛荒,不仅仅是海口的问题,也是全省的问题,更是全国的问题。座谈会上,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这样讲到。
  那么,海口农田抛荒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林劲心里没底,目前并未有专门的部门、报告进行相关统计,他找不出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不过座谈会上,参会的各区乡镇、村委会代表一点点拼凑出了海口农田抛荒的具体情况。
  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马坡村委会主任陈亲云吞吞吐吐地说:“群众都不愿意去种田了,现在都荒废了两三年了。”东山镇副镇长王先福补充说:“进入2014年5月以来,东山镇在部署淡季蔬菜种植工作工程中,发现无论是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还是当地群众,普遍种植蔬菜积极性不高。目前,整个产业园还有1862亩土地没有种。”
  龙华区龙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解放田洋一带由于劳动力缺乏、水资源不足、土层贫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该地抛荒土地超700亩。
  而在美兰区三江镇,农田抛荒的现象则要更加严重。三江镇农业中心主任冯学朝说:“由于海水防潮堤破损,台风期间导致海水倒灌,三江镇有近3000亩土地抛荒。”
  琼山区农林局负责人猜测,琼山区农田抛荒的现象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估计整个区抛荒土地面积在2000亩左右。
  这些代表所反映的情况或许已经能够说明海口农田抛荒的大致情况。
  对此,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要求4个区各相关负责人,尽快对辖区内抛荒土地进行调查统计,“我们要弄清楚海口到底有多少土地处于抛荒状态,以及导致抛荒的原因是什么。要在12月15日前完成。据此,我们要尽快采取措施,不能让农田长期抛荒下去。”
  原因分析: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成“重要原因”
  导致农田抛荒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过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依然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秀英区东山镇马坡村委会,这种情况显得尤其明显。
  马坡村委会主任陈亲云说:“村里一大片田洋,由于灌溉不畅,有排沟,没有灌沟,导致整个农田无法灌溉。很多村民看到这样的情况,干脆就不种了。”
  陈亲云说的“没有灌沟”的土地,即是海口蔬菜产业园项目内土地。这个万亩蔬菜产业园当初设计为“仅种蔬菜”,园内提供了管道喷灌。可喷灌在陈亲云眼里并未有效发挥作用,“有的根本就没法用。一部分已经坏掉了;另一部分则根本不适宜,有的农民想种水稻,喷出来的水根本用不上。”
  东山镇副镇长王先福说得更详细:“由于这个万亩蔬菜产业园设计不完善,产业园范围内没有灌沟,只能种蔬菜。但是老百姓对此认可度很低。特别是产业园内的泵房尚未投入使用,导致群众用水困难。这就打击了群众种田的积极性。”
  琼山区旧州镇岭南村委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旧州镇副镇长程水非说:“岭南村委会靠近南渡江。但是由于排水设施缺乏、不完善,导致该地土地在雨季时常被淹。这增加了农民种田的风险,于是大家也就不种了,种了反而亏。”
  此外,由于工程建设造成水利设施破坏的现象依然大面积存在。比如灵山镇红丰村委会,由于高速路及相关建设工程的动工建设,导致原有水系遭到破坏。该村村委会主任无奈地说:“整个田洋没有水,老百姓只能挑水去灌溉。可是有的地方水资源都被污染了,挑水都没法挑。那就只能抛荒了。”
  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已经成了导致农田抛荒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原因。
  此外,农业产业技术落后、土地流转困难、农村劳动力缺乏、种田效益低下也成了导致抛荒的主要原因。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说:“除了面上的大环境的影响,每一块农田抛荒都有着具体的原因。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实地分析。”
  建议:争取一到两年完善抛荒农田水利设施 引进新品种提高种田效益
  如何破解农田抛荒难题?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是第一步。海口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农田水利设施,政府每年都有大量投入,水源问题基本都能解决,可难就难在水源进田的最后一公里。
  “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农田沟渠的管理,特别是进入田间的毛渠、斗渠。”该负责人说:“水利工程不仅仅是修,更重要的还是管理。只有管理好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对此,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说:“水利设施是基础,没水,农田肯定会抛荒。针对这一问题,各区对水利设施不完善的田洋进行统计,争取列入明年的农田整治计划,争取一到两年内完善这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让抛荒农田复耕。”
  针对种田效益低下,很多农户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种田的情况,林劲说:“要研究制定一些政府激励措施。比如农药、化肥、种子等种粮补贴,还要进一步激励,减少老百姓的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效益。”
  “提高效益,一方面靠补贴,另一方面也要优化种植模式。”海口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宙认为:“要通过引进新品种、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等多方面的做法提高农业效益,这样才能吸引农户耕种。”
  王宙举例说,“永兴是典型的洋山地区,土地贫瘠、土层薄、石头多。如果做传统的种植必然效益低下。但是现在这里发展起了果树种植,比如荔枝、黄皮等。这样就提高了种地的效益。其他地方也可以采取这个思路,提高土地效益。”
  说到新品种,王宙强调,“澄迈引进了新品种蜜橙。土地的效益也因此得到了大幅提高。我们的农技人员就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引导,提高农民种田效益。”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补充说:“农业要发展就要靠科技支撑。科技含量低,老百姓的收益就上不去,老百姓就会丧失种田的积极性,土地就被放弃。”
  整合支农资源扶持农户 培育现代化职业农民
  导致农田抛荒的原因很多,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海口市物价局综合调控科科长秦晓军说:“这是一条链,需要各相关部门一起,在整合资源的前提下采取措施。”
  秦晓军建议,一方面要整合支农资金,让其在整个面上发挥作用,帮助农户树立种田信心,让他们看到种田的希望、甜头。只有这样才能让农田留住人,才能让抛荒的土地复耕起来。另一方面则要增加一些市场调控的手段,让市场发挥作用,用市场的手去解决问题。
  琼山区农林局负责人补充说:“政府要扶持农业在走向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上,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要推进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的工作,尽早实现规模化经营。”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林劲则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户的金融扶持政策,扶持农户走上产业化道路。同时,整合各支农项目资金,让每一项政府补贴、扶持项目能够落实到农民头上,能够切实为农户带来效益。
  “农业发展最终应该是培育出职业化的农民。”海口市龙华区农林局局长王禄庄建议,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帮助一些有头脑、有想法的优秀农民,让他们走上产业化道路。
  王禄庄说:“他们就是有头脑、有文化的现代农户。他们的种田效益很高,土地对于他们来说也将更加有吸引力。在他们手中,土地是珍贵的资源。由此也可以想见,一些抛荒的土地也将在他们手中得到复耕。”(记者 敖坤)
相关报道:&&&&&&&&&&&&&&&&&&&&
编辑:陈少婷
中新网海南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中新网海南频道致力成为全球华文公共舆论平台,全面真实独立反映舆论, 赋予网友平等的知情权和发言权。
1、凡本网独家的所有文字、图片、美术设计和程 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新网海南频道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中新网海南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明确注明来源为&中新网海南频道&的信息,为本网转载稿,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转载刊用务经书面授权获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或转载后的两周内与本网联系,逾期均不受理。联系电话:8椰城民声 网民问政 海口市政府
南渡江30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南渡江30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海口市南渡江流域30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是省市重点工程,日前实施了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海口兰花产业园和海口蔬菜产业园项目。商报记者从10月13日下午举行的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项目区现场办公会上了解到,海口市市长冀文林在当天举行的现场办公会上说,既要看到目前土地整治取得的成绩,又要正视目前遇到的问题,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朝着今年年底出菜、春节前见花的目标有序推进。30万亩土地整治工程进展顺利
  记者在秀英区东山镇万亩马坡田洋里看到,过去许多个小田块,相邻之间,你种的是水稻,他种的是豆角,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尴尬用地现状,正由眼前机械化作业、统一生产标准的现代化田洋所替代。
  据介绍,海口兰花产业园、蔬菜产业园项目于8月15日正式开工,标志着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就此拉开帷幕。在秀英、琼山、龙华三个区政府、辖区镇政府的强力推进下,业主单位、海口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和市土整办加强监督协调。
  目前土整项目进展较好,兰花产业园已完成土地的平整,蔬菜产业园三个标段已全面进入施工。
  按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的要求,目前田间道路整治已初具规模,核心区已交出了20亩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3000亩土地流转约2200亩,并划出1000亩交付给武汉广地公司埋设喷灌管网。
  20多家企业关注基地建设
  依据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总体规划和“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按照冀文林市长提出的“五个示范基地一个改革实验区”的土地整治目标和蒙国海副市长提出的“企业五有”的要求,龙华、琼山、秀英三个区及相关职能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主动与国内外龙头企业进行联系,积极推介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全面展开农情调查,着手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做好土地整治与产业的对接。
  到目前为止,有海南柏盈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关注基地建设。
  其中海南柏盈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家兰花产业园”项目和武汉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蔬菜产业园”项目已经落地动工,整体情况发展良好。
  此外,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产业规划布局,海口市土地整治办指导、组织三个区开展项目策划包装工作。
  先期进入企业工作进展顺利
  武汉广地公司投资的是在秀英区马坡洋建设蔬菜产业园,该项目的建设,将对海口市的雨季、淡季蔬菜供应起稳定作用,也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先进、最有规模的创新型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
  据该公司总经理李梅珍介绍,产业园项目在秀英区政府、东山镇政府的积极协调下,目前项目有序推进。届时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带动农户3000户以上,每户年增收6万元以上。
  海口兰花产业园是海南土地整治工程的样板,林业花卉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区。
  据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建立兰花示范基地,近期将由新坡、旧洲农民自己种植兰花各800亩,辐射带动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目前该公司正按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进一步明确了应该完善的基础工作要点及程序,确保冀文林市长要求的春节前见花目标。
  市长勉励与会人员坚定信心
  海口市长冀文林在当天的现场办公会上说,30万亩土地整治项目是省市重点工程。他希望与会人员坚定信心,一定要把项目扎扎实实、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既是国家赋予的责任,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既要看到目前土地整治取得的成绩,又要正视目前遇到的问题,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朝着今年年底出菜、春节前见花的目标稳步推进。
  冀文林勉励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与会人员,形成合力,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集中优势力量,将这一项目办好,为老百姓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海口市马坡洋万亩蔬菜产业园转变耕作方式惠农户
&&&&&&&&&&&&&&&&
您的位置: ->
海口市马坡洋万亩蔬菜产业园转变耕作方式惠农户
作者:谢大强 吴彭保????转贴自:海口晚报????更新时间:
??相 关 新 闻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热 点 新 闻
&&&&&&&&&&
?精 彩 图 片
?推 荐 新 闻
&&&&&&&&&&
| 广告服务 | 有偿新闻举报信箱:
Copyright@2010
All Rights Reservies
版权所有:海口广播电视台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秀英区东山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