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陈宏薇《新编英语教程6翻译汉英翻译教程》pdf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评析--《中国职工教育》2014年20期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评析
【摘要】:本文着重评价了陈宏薇、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既指出了其优点,也指出了不足,并在总体上给予肯定,认为该教材还是很适合作为本科翻译专业课基础教材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319.3【正文快照】: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由陈宏薇、李亚丹主编、200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又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现对该教材评析如下。先谈几个亮点。本教程最大亮点是紧扣大纲和专八,难易度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继东,郭兰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吴瑄;陈建生;;[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付晓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吴咏花;;[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刘雪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2009年01期
赵婕婷;;[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张艳新;;[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李晓明;;[J];才智;2011年13期
裴竞超;;[J];长城;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宝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吴玲娟;;[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蒋红红;;[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锦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韦建华;;[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杨全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刘建刚;[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尹蔚;[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刘雅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李中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晓泳;[D];河北大学;2009年
谷春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李秋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朱云云;[D];湘潭大学;2010年
王成慧;[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李洁;[D];西北大学;2011年
杨茜;[D];西北大学;2011年
孙凤娟;[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谈国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翟晓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慧,柳忠贤;[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刘法公;[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梁爱林;[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蒋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李宏波;[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黄爱莲;[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李元菁,储文艳,段宇;[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蔺学才;[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汪咏梅;[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5期
郭英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英;周玉梅;;[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贾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伍梅红;;[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朱兵艳;刘士祥;;[A];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2010年
钱艺梦;;[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刘小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吴建平;;[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彭秀林;;[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纪俊超;毛春洲;;[A];语言·翻译·翻译教学[C];2008年
刘新;;[A];语言·翻译·翻译教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沙青;[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法公;[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虹宇;[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林花;[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李春慧;[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胡蓓;[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刘帅;[D];南昌大学;2006年
李艳君;[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栾颖;[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蒋华应;[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林英;[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徐馨;[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第4章 句子的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31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第4章 句子的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31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第4章句子的英译;在汉英翻译实践中,我们明确了关键词语的选择后,就;如前文所述,句子是较为理想的汉英翻译单位;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着力考究“字”与语义及其相关关;英语为语法型语言,重点研究主谓序列及其相关词类,;在汉英翻译中,要牢记以上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记住;4.1主语的确定;在汉译英的实践中,对主语的确定可采取三种处理方法;4.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第4章 句子的英译 在汉英翻译实践中,我们明确了关键词语的选择后,就要考虑句子的构建了。如前文所述,句子是较为理想的汉英翻译单位。从“汉英句法对比”中我们得知,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句子概念不同,句子类型的划分不同,句子组合的机制也不同。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着力考究“字”与语义及其相关关系,注重内容的意会性。因此,汉语的句法特征是:主语可由诸多不同类别的词语充当,主语隐含不显或无主语句的情况时常可见;谓语的成分非常复杂,且不受主语支配,没有人称、数、时态的变化;句与句之间多无明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所以汉语句子看似松散,如流水般无定法可依。英语为语法型语言,重点研究主谓序列及其相关词类,句子结构受形式逻辑制约,注重形式的严谨。Partridge(1954:9)认为“英语句子十句有九句是按主谓宾配列的”。刘宓庆先生也认为,任何英语语句都可以完形为主谓统携全句的基本态势。因此,英语句法的特征是:主语突出、易于识别,且只能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担任;谓语绝对受主语的支配,在人称和数上面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有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句与句之间多以明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相连。所以英语依法构句,形式完整而严密。在汉英翻译中,要牢记以上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记住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英语句子构建在主谓轴(subject-predicate pivot)上。因此,选择确定主谓语,是成功构句,保证译文与原文功能相似、语义相符的关键。 4.1主语的确定在汉译英的实践中,对主语的确定可采取三种处理方法:(1)以原句主语作译文主语;(2)重新确定主语;(3)增补主语。 4.1.1以原句主语作译文主语英语句中的主语只能是名词、主格人称代词或名词性的词语。当汉语原文有明确的主语,而且该主语由名词或主格人称代词充当时,我们可以原句主语作为英译文的主语:如:(1)我们的房子是一百多年前建造的。Our house was built over a hundred years ago.(2)我是北京人。I come from Beijing.(3)如果不适当地处理,锅炉及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就会造成城市空气污染。Exhaust from boilers and vehicles, unless properly treated, causes air pollution in cities.(4)假日里,青年人双双对对漫步在公园里。The young people in pairs and couples rambled about the park on holidays.(5)然而悲惨的皱纹,却也从他的眉头和嘴角出现了。Miserable wrinkles began to appear between his eyebrows and round his mouth.(《鲁迅全集》第二卷,杨宪益、戴乃迭等)(6)如果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那么,句子便是文章的“基本部件”。If vocabulary i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for language, sentences are &fundamental parts& of writings.(朱伯石《写作与语言》,李定坤译)例6中,原文的主语“句子”不带数的标记,英译时,其对应词sentence为可数名词,译者从语境和英语语法规则考虑,选取了复数形式sentences,而不是单数的a sentence或the sentence,作为该句的主语。(7)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Mr. Postman would walk up the street with a bundle of letters in his hand. Working in a small town as postman and stamp seller, he still had lots of spare time. Every day he would sit bending over his desk scissor-cutting flower patterns, wearing a pair of glasses for farsighted old people.(师陀《邮差先生》,张培基译)《邮差先生》描写了一个善良、敬业的乡村老邮递员,语言浅白平实。原文含两个句子。前一句为开篇句,以“邮差先生”作主语,直点文章主人公;后一句没有重复“邮差先生”,而以代词“他”指代。译文保留原文主语,对应译为Mr. Postman和he。此外,译者将第二句分成两句,均以he作主语。译文信息准确,逻辑清晰,行文简洁明了。(8)中国有两点是靠得住的,一是讲原则,二是说话算数。(邓小平)China can be counted on. Among other things, first, it upholds principles and second, it honors its words.原文为一个复句,译者根据英文行文的需要,将其拆译作两句:前一句中保留了原主语China(中国);第二句含两个并列分句,从形式上看,原文对应部分没有(也无此必要)明示主语,译者根据语义分析,添补了代词it(指代China)作主语,译文连贯、符合逻辑。(9)人有失错,马有漏蹄。As a horse may tumble, so a man may make mistakes.译文虽照搬了原主语,但句子结构有变化:语序倒换了。原文意合,译文形合。(10)欢乐的人群宛如大海的波涛,从街道上汹涌而过。The jubilant crowd surged through the streets like the sea waves.值得提醒的是,由于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存在巨大差异,汉语主语并非总能完全对应地转换到英语中。直接将汉语原文主语作为英语译文主语的做法最简洁方便,但它运用的场合是有限的。初学者常犯的毛病是不假思索,照搬原文主语,下笔便译,结果译文虽然在形式上可能与原文相似,意义却相去甚远,行文也生硬,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根据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语境和行文需要,对主语的确定加以慎重考虑。如果保留原主语的做法不妥,我们就要另觅他法了。 4.1.2重新确定主语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选择和确定主语,以保证译文逻辑通顺、行文流畅、语言自然地道,行使与原文相似的功能。用来替换原主语的,可以是句中其他成分,也可以是句外的词语。如:(11)他的身材魁梧,生一副大长方脸,嘴巴阔大,肌肤呈着紫檀色。He was a giant of a man with a long square face, a wide mouth and a complexion suffused with the colour of red sandalwood.(吴强《红日》,A. C. Barnes译)该例原文充分体现了汉语注重内容的意会性,以意驭形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名词“身材”是句中主语,但从随后三个部分的内容来看,“生一副大长方脸,嘴巴阔大,肌肤呈着紫檀色”的应该是“他”而不是“身材”。译者根据英语语言逻辑严密的特点,将原为定语的“他(的)”改作主语He,随后表语中三个with + a ( + adj.) + noun的结构排列,内容连贯,形式衔接匀称,读来朗朗上口。(12)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②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③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Lu Hsun was a man of unyielding integrity, free from all sycophan this quality is invaluable among colonial and semi-colonial peoples.原文由意义上相互联系,结构上却相对独立的三个小句组成复句。主语分别是名词“骨头”、代词“他”和“这”。译者将①②合为一个分句,改原来作定语的“鲁迅”为主语,同时舍弃了“骨头是最硬的”这个在汉语中比喻人的品格“刚正不阿”的形象,以a man of unyielding integrity这一意译的方式取而代之;“性格”(this quality)一词原在句③充当谓语的述宾结构中作宾语,现改作主语,译文曲尽原意,语言自然。如若照搬原文主语,结果会怎样?试比较以下译文:Lu Hsun's bo he was free from all sycophan this is invaluable among colonial and semi-colonial peoples.死译硬译,典型的中式英语。(13)幸亏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It was lucky that all these young wives had grown up by the river: their boat went like the wind. It shot forward like some flying fish, hardly skimming the water.(孙犁《白洋淀》,戴乃迭译)将their boat替换“她们”作主语,是便于与后一句的It(指“小船”)照应。(14)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空前活跃。a.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inds China most active on the diplomatic arena.b.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 is very active in its diplomatic activities.有比较就有鉴别。将The turn (of the century)替换原主语“中国”的译文a,比照搬原主语的译文b地道,有韵味。(15)一九六四年十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使世界大为震惊。 a. China's first atomic blast in October, 1964 was a great shock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b. In October, 1964, China blasted its first atomic bomb, which shocked the rest of the world greatly.此例中,以原来作谓语的“爆炸”(blast)取代原主语“中国”(China)的译文a,亦胜过照搬原主语的译文b。(16)胎又瘪了。We've got another flat tire.该例汉语原文和英译文,都是各自语言中的习惯表达方式。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典型地反映了汉英思维方式和语言叙述角度的差异。译文中连主语带谓语(We've got)都是译者增添的。若照原文亦步亦趋,译作The tire turns flat again.语法倒是不错,英美人乍一听,可能会楞上一阵。(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Here and there a few rays from street-lamps filtered through the trees, listless as the eyes of one who is dozing.(朱自清《荷塘月色》,王椒升译)(18)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a. It is impossible to judge people from their appearance, and impossible to measure the ocean by pints.(刘鹗《老残游记》,杨宪益、戴乃迭译)b. We can't judge people from their appearance, just as we can't measure the ocean by pints. 两个译文均新觅主语,替换了“人”和“海水”。 4.1.3增补主语本节开头提到,汉语中,主语隐含不显或无主语的情况时常可见。译成英语,则必须依照英语的规则,将主语增补起来。增补主语的原则,一是要推敲语境,二是要考虑英语语法习惯和行文的需要。(19)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When he reached Jinan and entered the city, there were flowing streams by every house and willow trees by every door, which delighted him even more than the scenery of the south.(刘鹗《老残游记》,杨宪益、戴乃迭译)原文主语被隐去。从上下文可知,这“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的是故事主人公老残,所以增添he作从句的主语;主句用There be ...句型,加上随后的定语从句(which delighted him)中的him与前面的he照应,译文语法严整。原文意合,译文补出连词When和关系代词which,化意合为形合。(20)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Silence, 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杨宪益、戴乃迭译)添补包括作者和读者在内的we作主语,成功地传达了鲁迅对反动派屠杀进步人士的愤慨,对国家及民众前途和命运的担忧,还有他激励人民奋起反抗的呐喊。主语的增补使译文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21)起大风了。It's blowing hard.汉语中表自然现象的句子多为无主语句,如“下雨了”、“下雪了”、“打雷了”等。汉译英时,要依照英语的习惯,增添It作主语:&It's raining&、&It's snowing&、&It's thundering&。(22)用劳动实现自己的理想,用理想指导自己的劳动。You realize your ideals through labour and you guide your labour by ideals.(陈毅《赠郭沫若同志》)(23)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We must not pretend to know when we do not know. We must not put on bureaucratic airs. If we dig into a subject for several months, for a year or two, for three or five years, we shall eventually master it.(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北京外文出版社1961年版译文)(24)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似装在玻璃盆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含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Once outside his own gate he gazed round. All was white except for some green pines and emerald bamboos in the distance, so that he had the sensation of being in a crystal bowl. As he rounded the foot of the slope he smelt a cold fragrance and, looking over his shoulder, saw a dozen or so crimson plum trees in Green Lattice Nunnery where Miaoyu lived, their blossom, red as rouge, reflected in the snow and remarkably vivid against it.(曹雪芹《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原文写宝玉踏雪前往芦雪庭赴姐妹们诗会之约一路所见。该例由典型的流水句组成。文章从宝玉的角度,描述了他眼中看到的大观园一夜瑞雪后,银装素裹,青松翠竹,红梅吐蕊的美景。例中各部分的主语几乎全部隐去。译文遵循英语语法要求,将主语话隐为显,根据语境分别增添了he、All、he、he、he担任三个主句和两个状语从句的主语。 4.2谓语的确定与主谓一致问题汉语句子中谓语成分五花八门,非常复杂,而英语句子中的谓语比较单一,只能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承担。汉译英时,有时可以选择与原文对应的谓语,但多数情况下,我们往往既不能照搬原文主语,也不能照搬原文谓语,而须作调整,或新觅谓语。谓语的确定与主语的选择密切相关。从思维步骤来看,主、谓语的确定互为因果。译者根据语义传达和行文构句的需要,在确定译文主语的时候,也在考虑谓语动词的选择,或者反过来,译者可能先想好了谓语动词,再来选择主语。两种确定的顺序,孰先孰后很难分清。谓语的选择和确定,须兼顾表意和构句的二重需要,即考虑英语语法规范、搭配习惯和逻辑关系等问题。所谓“表意的需要”,指选择谓语时,除考虑该词语本身能否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外,还要关照其与主语的语义关联,亦即逻辑的关联,以及主谓词语的搭配。此外,谓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连系动词和表语的搭配,以及这两种搭配产生的修辞效果,也都影响和制约谓语的选择。而“构句的需要”,则指谓语的确定必须符合英语句法的需要,必须遵循主谓一致的原则,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实际翻译中,“表意”与“构句”问题无法截然分开,但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它们分列在两小节讲述。 4.2.1谓语的确定应该基于表意的需要1. 考虑谓语表意的需要时,首先要看它能否准确传达原意,表意是否贴切。比较以下译文:(1)中央政府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事务。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refrained from intervening in the affairs of the HKSAR.b.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never intervened in the affairs of the HKSAR.两个译文以不同的动词短语作谓语。译文a中has refrained from意为“克制自己不去干预”,而译文b中has never intervened in意为“中央政府从不去干预也不想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事务”。从表意的妥帖与准确性来看,我们应该选后者而不是前者。(2)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a. The economy of China will merge into the tide of the world economy.b. The economy of China will converge with that of the world.译文a与b各选择merge into和converge with译“融入”一词,充当谓语。前者含“消没在??之中”之意,而后者含“与??融合在一起”之意。此处,译文b谓语的选择是恰当的。(3)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a. Even now, this remains fresh in my memory.b. Even now, I still often think about this.就原文“还是时时记起”而言,译文a“remains fresh in my memory”比译文b“still often think about”更贴近原文,表达也更加自然地道。2. 考虑谓语表意的需要时,还必须关照其与主语的语义关联以及主谓词语的搭配。请看下列例句:(4)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空前活跃。a.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inds China most active on the diplomatic arena.b.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 is very active in its diplomatic activities.该例句曾在“主语的确定”部分讲解过。两个译文的主、谓语各不相同,句式结构也迥异。译文a以The turn (of the century)为主语,选择了finds(原句中不存在)作谓语与之搭配,生成了一个表意准确而又合乎英语习惯的句子。这是因为,译者熟悉动词find的用法之一:a time or event finds sb. or sth.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or doing a particular thing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安排在此,正好能传达汉语原文的意义。而译文b亦步亦趋地紧随汉语原文,以China为主语,再按照语法要求,选择了连系动词is(原文中亦无对应表达)加表语very active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第4章 句子的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31等内容。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第 4 章 句子的英译 在汉英翻译实践中,我们明确了关键词语的选择后,就要考虑句子的构建了。 如前文所述,句子是较为理想的汉英翻译...  第3章 词语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 第 3 章 词语英译 文章创作的程式是“积字为句、积句为段、积段为...  第2章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_英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第4章 句子的英译(新编汉... 22页 1下载券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第1章... ...  第3章_词语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_陈宏薇)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英军...(孔子《论语》 , James Legge 译) 析:句中一连出现了五个“知”字,前四...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 主编 陈宏薇 李亚丹, 附录部分词汇英译...第3章 词语英译(新编汉英... 23页 免费 第4章 句子的英译(新编汉... 22...  “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十五”规划教材)...?表面上看,“我们”是句子的主语,第一种译法遵循...英译时应特别注重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及时补充连接 词...  第4章 句子的英译(新编汉... 6页 1下载券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第二... ...(intonation language 第一音节 (scholar, family 倒数第三个音节 (psychology ...  六、参考教材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李亚丹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10 第九周复习思考题 主语的选择 英译下列句子, 英译下列句子,注意选择适当的...  六、参考教材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李亚丹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第九周复习思考题 主语的选择 英译下列句子, 英译下列句子,注意选择适当的主语...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圣才电子书】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货号:28676)
开&&&&&&本:
页&&&&&&数:
字&&&&&&数:
I&&S&&B&&N:
售&&&&&&价:10.00元
品&&&&&&相:
运&&&&&&费:卖家承担运费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9998件)
商品分类:
品相描述:
此书为电子书,非纸质书,不可打印,需根据详情简介中下载地址下载使用,QQ咨询: 电话咨:
详细描述:
下载地址为:/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28676(请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翻译示例汇总第2章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翻译示例汇总第3章 词语的英译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翻译示例汇总 3.4 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句子的英译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翻译示例汇总 4.4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句群与段落的英译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翻译示例汇总 5.4 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篇章的英译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翻译示例汇总 6.4 考研真题详解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